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香港行政特区历史故事

香港行政特区历史故事

发布时间:2021-03-01 18:00:49

『壹』 有关香港的历史资料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原名称《江宁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以及200多个大小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通过三个条约,英国共占有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达1092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也就是现在整个香港地区的面积。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

(1)香港行政特区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20世纪80年代初,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首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

香港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成生动现实。中央政府严格按照香港基本法办事,认真履行宪制责任,坚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

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继续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中央拥有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既包括中央直接行使的权力,也包括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实行高度自治。对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中央具有监督权力 。

中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两点,一是坚定不移,不会变、不动摇;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不断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也要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建设好。

『贰』 香港和澳门的故事和历史

香港:

香港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以东,西与中国澳门隔海相望,北与深圳市相邻,南临珠海市万山群岛,区域范围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和周围262个岛屿。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曾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跻身亚洲四小龙行列,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央拥有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众多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

澳门

澳门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岸。北与广东省珠海市拱北相接,西与珠海市的湾仔和横琴相望,东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相距60公里,南临中国南海。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的居住权,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占领澳门并将此辟为殖民地。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经过100多年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使澳门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

(2)香港行政特区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澳门特区的制度和政策,以及有关政策,均以基本法的规定为依据。根据基本法,除防务和外交事务外,澳门特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澳门特区的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澳门永久性居民组成。澳门特区保持自由港、单独的关税地区地位,资金进出自由和金融市场与各种金融机构经营自由。

并可在经济、贸易、金融、航运、通讯、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以中国澳门的名义单独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签定和履行有关协议。

澳人治澳是指由澳门人当家作主,自行管理澳门。特区的行政长官、主要官员、行政会委员、立法会议员、终审法院院长、检察长必须是澳门特区永久性居民,其中部份职位还必须由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叁』 香港的历史故事40个字

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鸦片战争后,被迫割让给英国,后又被日本占领。日本战败后,又被英国夺去,直至1997年才回到祖国的怀抱

『肆』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历史名人,谁可以给我一些

最具代表性的香港历史人物如下...

港督:
香港总督(简称港督),殖民地时期(1841年-1997年)英国派驻香港的英王代表,共历28任(另有3任日治时期的港督,是日本人,共计31任)。香港回归中国后此职大致由行政长官取代。

1843年,《英王制诰》颁布,宣布设置香港殖民地。英王是香港的最高统治者,总督则是英王的全权代表,兼任香港三军司令。港督的权力很大,主持香港的行政机关行政局和立法机关立法局,两局的议员都是由港督任命。直至1991年才有第一次立法会直选选出部分议员。早期的港督都是由英国殖民地部官员出任,1971年以后港督大多是外交官出身(麦理浩勋爵是第一位);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则是政治家,曾任英国保守党党魁。

历任港督列表

中文名 英文 任期

砵甸乍爵士,又译璞鼎查 Sir Henry POTTINGER 1843年6月23日-1844年5月8日

戴维斯爵士,又译爹核士 Sir John Francis DAVIS 1844年5月8日-1848年3月21日

文咸爵士,又译般咸 Sir Samuel George BONHAM 1848年3月21日-1854年4月13日

宝宁爵士 Sir John BOWRING 1854年4月13日-1859年9月9日

夏乔士·罗便臣爵士,后为乐善美勋爵 Sir Hercules ROBINSON, later the Lord Rosmead 1859年9月9日-1865年3月11日

麦当奴爵士 Sir Richard Graves MACDONNELL 1866年3月11日-1872年4月16日

坚尼地爵士 Sir Arthur Edward KENNEDY 1872年4月16日-1877年4月22日

轩尼诗爵士 Sir John Pope HENNESSY 1877年4月22日-1883年3月30日

宝云爵士 Sir George Ferguson BOWEN 1883年3月30日-1887年10月6日

德辅爵士 Sir George William DES VOEUX 1887年10月6日-1891年12月10日

威廉·罗便臣爵士 Sir William ROBINSON 1891年12月10日-1898年11月25日

卜力爵士 Sir Henry Arthur BLAKE 1898年11月25日-1903年7月29日

弥敦爵士 Sir Matthew NATHAN 1904年7月29日-1907年7月29日

卢吉勋爵,又译卢嘉或卢押 Lord Federick LUGARD 1907年7月29日-1912年3月

梅含理爵士 Sir Francis Henry MAY 1912年7月24日-1919年9月30日

司徒拔爵士 Sir Reginald Edward STUBBS 1919年9月30日-1925年11月1日

金文泰爵士 Sir Cecil CLEMENTI 1925年11月1日-1930年5月9日

贝璐爵士 Sir William PEEL 1930年5月9日-1935年12月12日

郝德杰爵士 Sir Andrew CALDECOTT 1935年12月12日-1937年10月28日

罗富国爵士 Sir Geoffry Alexander Stafford NORTHCOTE 1937年10月28日-1941年9月10日

杨慕琦爵士 Sir Mark Aitchison YOUNG 1941年9月10日-12月25日

香港沦陷,香港日治时期

酒井隆中将 Lieutenant General Takashi Sakai

新见政一将军 General Masaichi Niimi 1941年12月25日-1942年2月20日

矶谷廉介中将 Lieutenant General Rensuke Isogai 1942年2月20日-1944年12月24日

田中久一中将 Lieutenant General Hisaichi Tanaka 1945年2月1日-1945年8月15日

日治时期结束,英国复权

杨慕琦爵士复任 Sir Mark Aitchison YOUNG 1946年5月1日-1947年7月25日

葛量洪爵士 Sir Alexander William George Herder GRANTHAM 1947年7月25日-1958年1月23日

柏立基爵士 Sir Robert Brown BLACK 1958年1月23日-1964年4月14日

戴麟趾爵士 Sir David Clive Crosble TRENCH 1964年4月14日-1971年11月19日

麦理浩爵士,后为勋爵 Sir Murray MacLEHOSE, later the Lord MacLehose 1971年11月19日-1982年5月20日

尤德爵士,于任内病逝。Sir Edward YOUDE 1982年5月20日-1986年12月4日

钟逸杰爵士[署理] Sir David AKERS-JONES[Acting] 1986年12月4日-1987年4月9日

卫奕信爵士,后为勋爵 Sir David WILSON, later the Lord Wilson 1987年4月9日-1992年7月9日

彭定康,后为勋爵 Christoper Francis PATTEN, later the Lord Patten 1992年7月9日-1997年6月30日

『伍』 关于香港的历史故事

1891年英国抢占新界,1982年9月,中、英两国落实香港前途问题,

于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

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陆』 谁能告诉我关于香港的历史故事

香港的历史故事:

在英国占领香港前,香港基本上是一个荒岛,岛上南部的赤柱、回大潭笃答和石排湾、东部的阿公岩、水井湾等,有一些渔民居住。

英国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直至19世纪后期清朝战败后,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使其成为英国殖民地。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6)香港行政特区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20世纪80年代初,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首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香港回归祖国以后五十年政策不变,五十年以后更没有变的必要。香港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成生动现实。

中央政府严格按照香港基本法办事,认真履行宪制责任,坚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

『柒』 香港100年来10大历史事件

这个是我个人觉得的哈
1、1834年 8月21日,英国首任驻华商务总监督律劳卑致函外交大臣格雷,建议使用武力占领香港岛。
2、1841年 1月25日,英军乘“硫磺”号战舰在香港岛西北部的大笪地登陆。26日,舰队司令官伯麦率领海军陆战队登陆,举行升旗仪式,正式占领该岛。6月,英国宣布香港为自由港。
3、1842年 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
4、1864年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成立。
5、1941年 12月8日,日军进攻香港。25日,英军投降,香港沦陷。
6、1965年 1月,洋紫荆被选作香港市花。
7、1982年 9月23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应邀访华。24日,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会见了撒切尔夫人。中英两国政府开始就香港问题举行谈判。
8、1986年 10月,香港联合交易所开幕,证券业迈向新纪元。
9、1996年 12月11日,董建华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行政长官人选,12月16日,获国务院任命。12月2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产生,共60名议员。
10、1997年 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

当然这些时间过了不只一百年,呵呵,其他肯定还有重大事件,这是我自己归纳的。

『捌』 香港的历史和民间传说

香港长洲、蒲苔岛、东龙岛发现多处史前石刻足以证明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於香港活动。
由於有天然良港,古代香港不只是一个名不经传的捕鱼产盐之地,还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一个重要中转站!古时经水路来南中国贸易商船,会先到屯门(香港古名,也是现代香港的一个地区名)补给必须品,再沿珠江河北上广州或再远航去福建泉州。
唐代设屯门镇,属安南都护府,设边防军驻守,以保护外商不被海盗侵扰。这就是"屯门"这名字的来源。五代南汉时於屯门设靖海都巡,宋代置巡检司,负责缉捕海盗。
明代建筑墩台和泛房,分别派兵驻守。(大屿山东涌仍保存有古炮台遗迹)
明正德九年(1514年),葡萄牙人占领当时属东莞县的屯门,并在当地设立营寨。正德十六年(1521年),广东海道副使汪鈜在海战中击败葡人,重夺屯门。
清代设屯门寨、墩台。清末改属新安县。
大约明、清期间屯门因为盛产香木,又有香港的别名。
1842年《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成为英国殖民地,1860年《北京条约》令九龙半岛成为英殖民地香港一部份,1898年《拓展香港界址专条》,满清政府租借新界连同附近233个岛屿,为期99年给英国,自此新界及附近岛屿都成成为英殖民地香港的一部份。
英国人占领香港期间,初时主要作为对华贸易基地,其後因香港占尽了天时、地利,逐渐发展成国际大都会,有"东方之珠"美誉。
1997年7月1日,英国交还香港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宣布成立。

『玖』 香港的历史简介。

英国开始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时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时称九龙司地方一区)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块大小岛屿总计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并将租借地称为“新界”,租期为99年。从1898年7月1日开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从而占领香港全境。

1982年9月,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虽然《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皆指香港岛及鸭脷洲与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国,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承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所有相关不平等条约,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而非英国属地,并要求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1997年,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交还给中国,但同时争取维持英国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达22轮的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

『拾』 香港被割让的历史故事(150字)

香港,意为出抄口香料的港口。历史上东莞的莞香树受虫蛀或人式砍伤后,由木质分泌而出,经多年沉积而成,有特别香气,故名“沉香”。可作中药,又是制作多种香的主要原料。东莞一带所产的这种香料最有名,故称“莞香”。今香港新界沙田、大屿山等地,古属东莞,亦产莞香。当时莞香多数先运到香(土步)头(今尖沙咀),再用小艇运至港岛南边的香港仔与鸭(月利)洲相抱形成的石排湾,然后换载“在眼鸡”帆役转运广州,再行销北方,远至京师。莞香所经之地,多被冠以“香”字:集中莞香的码头叫香(土步)头;运莞香出口的石排湾,就被称为香港仔、香港围;1 8 6 0-1 8 7 0年间,在旧围之外又建起新围,叫香港村,即今黄竹坑(屯阝)。原石排湾亦有几户人家,1 9 6 5年在此开发兴建渔光(屯阝)。总之,“香港”原指石排湾、香港仔一带,后推而广之,扩大为香港全岛乃至九龙、新界之总称,而香港仔则独留其原有之名。

阅读全文

与香港行政特区历史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