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除了文成公主入藏,汉族和少数民族联婚的历史故事
这种情况还不少呢。如:金城公主、宁国公主、太和公主(唐代)
这些嫁给异族首版领的“公主”中权,真正的公主并不多,多数只是皇帝的旁系亲属甚至宫女、被皇帝以“公主”的名义送去和亲而已。(文成公主就并非唐太宗之女。)
不过,唐朝后期,由于国家已衰败,为了求得回纥的军事支持,曾经将真正的公主送到回纥进行“和亲”。宁国公主与太和公主就是真的公主。
❷ 中国历史上汉族和其它民族交往的事例!急!
(一)华夏—汉民族的形成与先秦时期的民族融合
中华民族的孕育时代,也就是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据传说和考古发掘,炎黄时代至尧、舜、禹时期,黄河中游的炎、黄两大部落,不断地碰撞融合,结成联盟向东推进,战胜了以泰山为中心的太昊、少昊集团,建立起号令黄河流域各部落的大联盟,并击败江汉流域的苗蛮集团,成为可追溯的中国早期民族融合的核心。所以,我们说,黄河中下游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是华夏族肇兴的腹地。
华夏族是汉民族的前身。“华夏”一词常被用以区别中原地区的民族与其周边的民族(即蛮夷戎狄),然而,华夏族实际上也并非全为中原之旅。它融夏、商、周三族初具雏形之后,就像滔滔东注的长江,涵化万水,汇合百川,最后形成一个庞大的民族集团。大体在周代,在这个族体中,既有涵盖了共同尊奉黄帝为始祖的夏、商、周三族的“华人”,又有华夏化了的戎人、氏人和夷人。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当时,中原地区“华夷”逐渐走向一体,内迁异族已被华夏吸收、融合。中原四周,齐、鲁吞并诸夷,秦霸西戎,楚征服统一诸蛮,边疆地区民族融合、兼并的速度也在加快。而华夏诸侯经过激烈的兼并、分化、吸收、统一,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齐、燕、韩、赵、魏等几个大国和在它们夹缝中的几个小国了。即使是原来被称为“蛮夷”的秦、楚已同被称为“诸夏”或“中国”,与周边各族出现了进一步融合的趋势。地区性的局部统一,为华夏一统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华夏族为核心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舞台。
总之,这一时期,中原大地及其周边各族,不断地凝聚、兼并、扩张,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华夏族。华夏族自诞生之日起,又以迁徙、聚合、民族战争等诸多方式,频频与周边各民族碰撞、交流,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融入众多非华夏族的氏族和部落。这样,以华夏族为核心,在中国的腹心地区进行的民族融合,是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重要特点。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这一时期,与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族,他们出现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后,骤然间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过程,纷纷离散聚合。建立过政权的许多民族都纷纷与汉族融合。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民族之间双向或多向的迁徙、对流,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即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内地来。
在北方,史称“五胡”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塞外民族纷至沓来,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许多政权。这些民族政权,一般不管哪个民族居统治地位,大都与汉族世族阶级相联合;同时,在政权的组合上又往往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北方民族徙居中原,纷纷建立政权,一个最为直接的后果是:在中原地区形成了胡汉杂居的局面,为各民族的融合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些民族在与汉族的长期杂居相处与通婚中,互相依存、互相吸收,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渐渐地,他们与汉族在经济、文化、语言、服饰、姓氏、习俗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差异逐渐缩小,与汉族逐渐融为一体。如至北魏后期,匈奴、羯、氏、羌等少数民族已不见于史乘,柔然、吐谷浑、敕勒等也与汉族逐渐融合。到隋朝统一黄河流域,从北方迁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差不多都被汉族融合了,连鲜卑族也最终完成了汉化。当然,在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大背景下,必须要提的重要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建立北魏政权后,为了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他顺应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模仿汉政权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实行了三长制、均田制,改胡姓为汉姓,改胡服为汉服,提倡胡汉联姻。其中均田制的推行,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化,对民族融合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迁都洛阳,更可以直接地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这大大加速了胡汉民族融合。
在南方,自秦汉以来,就有不少华夏或汉族大批进入蛮族区、西南夷及岭南地区。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为了逃避战乱和苛重的税役,或迁往河西陇右,或随晋室南迁而偏居江左,甚至在传统的蛮、俚、僚、爨等族聚居区,也能看到他们的踪迹。与此同时,豫州蛮、荆、雍州蛮向北推移,爨人被征调内地,成为南朝的编户齐民。通过这种双向的、对流式的迁徙杂居,以及不间断的武力征伐、联姻结盟和左郡左县的设置等多种渠道,南方地区汉族的夷化和夷族的汉化现象也日渐普遍。
(三)辽宋夏金元时期
自五代十国以后,历史又进入一个大分裂、大混乱之后的大统一的辽宋夏金元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民族融合先在各民族政权统治区域内进行,亦即主要在边疆进行。二是在北宋──辽──西夏、南宋──金──西夏对峙、纷争、冲突与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中,由于民族大迁徙而再次改变民族分别格局,从而促进了一次新的民族大融合,为元的空前统一奠定了基础。
在宋的北部,辽夏金北族王朝的建立,促进了这一地区的民族融合。
建立辽的契丹源于鲜卑。它是在东灭渤海,频繁征伐回鹘、新罗、吐蕃、党项、室韦、沙陀、乌古等民族和不断向南扩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向南发展,辽治下的汉人日益增多,在与中原的冲突和交融之中,缩小了差距,民族融合的最后结果是形成了以汉文化为核心又带有契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辽文化。
西夏为党项族所建,而党项族又是以党项羌为主体,吸收氐、羌、吐蕃以及西北地区其他民族成分而形成的重要民族,其发展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民族融合过程。西夏建国后,势力迅速扩大,相继与北宋、辽、金、南宋形成鼎立局面,盛时辖今宁夏、陕北、甘肃西部和内蒙古的一部分,为我国西北部的开发、统一与西北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
源于黑水靺鞨,崛起于东北的女真,灭辽亡宋建立了金。金灭辽,承继了辽文化,直接与汉文化相碰撞。尤其是在南下的过程中,金把大批俘获的汉人迁往东北,又把大批的女真人迁出故地,散居契丹、汉人地区。这种民族间的迁徙、杂处,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在宋的南部,吐蕃统治下的青藏高原诸部族,大理国统治下的乌蛮、白蛮等民族,南僚蛮诸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彼此间的融合以及与宋的交融。
这一时期,各大政治实体之间,在冲突与纷争的同时,还通过遣使、朝贡、互市、联姻等方式进行频繁交往,进行更为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其结果不仅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融于汉族,还有不少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具体如契丹人在南宋时大批进入中原,至元代中叶已被元朝政府视同于汉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所列汉人8种就有契丹人,元代后期“契丹”之名便逐渐消失了。女真人的内迁从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压迫迁都汴京,内迁的女真人更多,约占女真人总数的一半。他们与汉人错杂而居,互为婚姻,改用汉姓,提倡儒学,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渐丧失。元代统治者将女真人、汉人、契丹人同列为第三等级,政治待遇相同,这在客观上消除了女真人与汉人的民族畛域,促使女真人更加汉化。迨至元末,中原地区的女真人已完全融入汉族中了。
(四)清代民族融合
清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一个重要时期。较之前代,这时的民族融合、民族交往波澜壮阔,高潮迭起,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实现了满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大融合。早在清军入关,满汉之间已经有了接触。清军入关后,随之满族大批迁入关内,客观上打破了满汉之间的地域界线,形成了交错杂居的局面。同时,为了巩固统治,满清统治者还主动寻求与汉族地主阶级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上层的联合。这样,在多民族长期的杂居相处中,满族因融入汉族和其他民族成分而日渐壮大。同时,也有部分成员分离出去,融入其他民族。这种血缘的交流,既有利于满汉之间的融合,又密切了各兄弟民族间的关系。
其次,边疆地区各民族的融合较前代有所加强。清初,今天我国境内的55个少数民族已基本上形成,他们主要分别在边疆地区,呈大杂居、小聚居、普遍散居的状态。清朝定鼎北京后,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册封了西藏宗教首领和派驻藏大臣,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这在客观上,既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又有利于边疆各民族间的融合。如清代在对北部边疆的经营与管理中,先是把散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族迁入东北腹地。接着,又经过多年的征战,控制了蒙古高原及迤西地区,推行“盟旗制度”,以统治归附的蒙古各部。同时,内地汉族人民因战乱、灾荒、饥馑等诸多原因,亦大量流入北部边疆,与他族杂居。这种不同民族成分之间的辗转流动与交错杂居,在北方广阔的地区,掀起了以汉、满、蒙古的融合为核心,维吾尔、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也纷纷卷入的民族融合高潮。
第三,各族人民在共同的反清统治和抗击列强入侵中,增强了彼此间的凝聚、交往和融合。满族贵族在入关之初,曾推行过圈地、投充、剃发等一系列扰民政策,在南下剪除南明政权、平定“三藩”战争中,八旗军也曾扰害汉民。这些政策,曾一度激起阶级对立和各族反抗,客观上使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反抗清统治中加强了联系。清后期,统治日益腐朽,列强纷纷染指中国,狼烟四起,边患频仍,民族危机加深。在内忧外患交相逼迫的情况下,在患难与共的斗争中,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联合,加强了各民族的凝聚与融合。
❸ 联姻和亲是我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之一。你知道汉族与哪些少数民族联姻和亲的历史故事
文成公主入吐蕃。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
还有汉派王昭君外出与匈奴呼韩邪单于和亲
❹ 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的事件
^_^,我们寝室三个人有两个同学都是少数民族的,我们才一起吃了好多东西,平时互相帮助。呵呵,这也算是交往的事件吧,多实在啊!
❺ 汉族同胞与少数民族的故事
四川省凉冕宁县是少数民族聚集区,1935年5月,红军先遣队为大部队开路来到此地,用真情宣传革命主张、团结彝族同胞共同抗争,流传下了一段“彝海结盟”的佳话。
1935年5月,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继续北上。他们要前往大渡河,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条走大路,翻越国民党军重兵把守的山岭;另一条走小路,经冕宁,但要穿过彝族区。
家住羊坪子的果基小叶丹是一位头人,通晓汉语,在听懂了红军的宣传后,就派精通汉话的管家沙马尔各,下山进一步探听情况。
在彝族人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来阻止这支队伍进入的时候,红军反而原地坐下不还一枪一弹,这些举动就完全与国民党的兵不一样。不仅如此,红军还救出关在狱中的彝族人质,为彝民开仓放粮。这些行动都让彝族人看到了一支为人民而战的军队。
得知红军如此,果基小叶丹就经人介绍,与刘伯承在彝海边相见。这第一面就让小叶丹难以忘记:当时他要向刘伯承鞠躬行礼,但刘伯承却跨前一步,一把扶住小叶丹,这让他感受到几十年来和汉军打交道从没有遇到过的尊重。
后来双方达成共识:讲和不打,结成盟友,共同对付国民党军和地方军阀。为了表示守信用,小叶丹提出要按彝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喝血酒,义结金兰,而刘伯承欣然答应。
当时由于是临时在这个海边集结没有酒,刘伯承就说了兄弟只要坦诚,用水也是可以的,这样他从身边的警卫员身上取了两个瓷盅,让他们警卫员从海里面舀了两盅的水,然后把这个鸡血滴在里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
兄弟之情,肝胆相照。为了帮助果基小叶丹组建一支像红军一样的队伍,中央红军赠送枪支弹药,授予他“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旗帜,这在小叶丹去世后,成为夫人用生命守护的宝物。
彝海岸边,结下民族情谊,也在充实红军力量。据不完全统计:1935年5月中央红军过冕宁期间,县内有200多名青壮年参加红军,但仅有16人胜利到达陕北。
由于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1935年5月23日,果基小叶丹派得力的彝族青年为红军带路,红军所到之地,通过与彝族同胞交涉后都顺利通过,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5)汉族和少数民族通婚的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小叶丹(果基约达,1894-1942),男,彝族,四川省冕宁县(今彝海镇)人。
1935年与刘伯承彝海结盟。建立了第一支少数民族地方红色武装的红军果基支队,坚持5年与国民党斗争。誓死捍卫红军授予他的“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旗帜。
上世纪90年代,凉山彝族人民在中央和省、州、县党政军的关心支持下,兴建了“彝海结盟纪念碑”。
石像高20多米,刘伯承和小叶丹并肩站立,高举酒碗,脸带笑容,遥看远方,对天盟誓的塑像栩栩如生。碑座背面是用中、英、彝三种文字刻写的碑文,结束语是:“彝海结盟是民族团结和军民团结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胜利,是红军长征史上光辉的一页。
❻ 汉族与少数民族感人的小故事
在阿勒泰市萨尔胡松乡干沟村,住着166户村民,何厚宾家是这里唯一的一户汉族,在何厚宾居住的40多年里,他手把手教村民翻土、施肥、种菜、预防病虫害,带领村民种树,还为自己的儿子取了一个哈萨克族儿媳妇。如今在这个村子里,到处是郁郁葱葱的白杨树以及家家户户种植的蔬菜,这里的民族在进步,这里的发展很稳定,这里没有汉民族之分,这里只有团结凝聚,这里只有欣欣向荣…….
阿勒泰市拉斯特乡拉斯特村一名8岁的小女孩艾明,在海拔2000多米的 “湖南也别斯”夏牧场的原始森林里走丢了。在她走失的52个小时里,来自八乡三镇两个牧场的60位汉、哈、回、蒙、维等民族自发组成的营救小组,对艾明进行了排山倒海式的原始森林大营救,场面壮观,感人肺腑: 68岁的哈萨克族玛燕老人,是在据阿勒泰市40公里的小东沟附近开了饭馆,当她听说艾明走失的消息时,饭馆成了营救小组的周转站,免费吃住,玛燕52小时守候在电话旁边等候小艾明的消息;维吾尔族蒙族小伙子巴代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阴坡上,一边走一边喊一边用白色布条留下记号,在人们搜索了52个小时后,终于找到了坐在河边发抖的小艾明……
❼ 写少数民族和汉族互助互爱的小故事
在阿勒泰市萨尔胡松乡干沟村,住着166户村民,何厚宾家是这里唯一的一户汉族,版在何厚宾居住权的40多年里,他手把手教村民翻土、施肥、种菜、预防病虫害,带领村民种树,还为自己的儿子取了一个哈萨克族儿媳妇。如今在这个村子里,到处是郁郁葱葱的白杨树以及家家户户种植的蔬菜,这里的民族在进步,这里的发展很稳定,这里没有汉民族之分,这里只有团结凝聚,这里只有欣欣向荣…….
阿勒泰市拉斯特乡拉斯特村一名8岁的小女孩艾明,在海拔2000多米的 “湖南也别斯”夏牧场的原始森林里走丢了。在她走失的52个小时里,来自八乡三镇两个牧场的60位汉、哈、回、蒙、维等民族自发组成的营救小组,对艾明进行了排山倒海式的原始森林大营救,场面壮观,感人肺腑: 68岁的哈萨克族玛燕老人,是在据阿勒泰市40公里的小东沟附近开了饭馆,当她听说艾明走失的消息时,饭馆成了营救小组的周转站,免费吃住,玛燕52小时守候在电话旁边等候小艾明的消息;维吾尔族蒙族小伙子巴代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阴坡上,一边走一边喊一边用白色布条留下记号,在人们搜索了52个小时后,终于找到了坐在河边发抖的小艾明……
❽ 汉族和少数民族成为朋友的故事
1935年5月22日,红军总参谋长、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结盟,书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传奇。
彝族的历史非常古老,相传,诸葛亮南征的就是彝族,在汉族统治者的压迫下,彝人流落在大凉山区,过着贫穷的生活。据老百姓的描述,彝族还处于奴隶社会,他们相信神灵,还使用巫术。在冕宁不远的地方,有道泉水,据说就是《三国演义》里的哑泉,当地人说,彝人在水里施下符咒,喝了泉中的水就会变哑。
在刘伯承和聂荣臻的带领下,来到彝区,部队都进行了民族政策教育,上级说,彝族同胞受的苦难,远远超过汉人,国民党欺压他们,奸商欺骗他们,他们对汉人是抱有成见的,但无论如何,绝不许开枪。
山上还有“孔明寨”,据说这是孔明和孟获交战时屯兵之所。彝人的田就在山坡上,倾斜度跟峭壁差不多,地里只有点玉米,房子更是简陋,墙壁是用竹子编的,上面覆盖着松树皮。
突然间,山上传来“喔……喔……”的声音,有成百上千的人在叫,身材高大的彝人出现了。他们穿着奇怪的服饰,有很多根本没穿衣服,男男女女耳朵上戴着骨环,有的人鼻子上还穿着银环,这些人挥舞着土枪、长矛、棍棒,叫喊着冲下来,他们显得非常激动,后面工兵部队遇到袭击,衣服都被剥光了,人却没有受到伤害。肖华等人出面宣传党的政策,费尽口舌之后,终于有个小头目去喊彝族人的领袖。
小叶丹来了,那是个高大的汉子,披头散发,刘伯承也到了。他们诚恳地交谈,最后当众结拜为兄弟。当晚在大桥镇,刘伯承买光了全城的酒来接待小叶丹,小叶丹答应帮红军过境。
山里的天气很奇特,中午十分炎热,下午会有大风,晚上开始下雨,到了第二天早上又是晴天。今天一早,小叶丹的四叔做了红军的向导,在他的带领下,到了晚间,红军终于走出彝区。
红军走后,小叶丹打起了红军彝民支队的旗帜,在因伤留下的红军某部政治委员的帮助下,坚持了5年的斗争。
国民党要追究他与红军结盟的罪责,他被迫交出1.2万两白银和120头母羊。但宁肯倾家荡产,也不愿交出“中国彝民红军果基支队”队旗。他叮嘱妻子:“万一我死了,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这面红旗,将来交给红军。”
小叶丹将这面旗帜珍藏在背兜下特制的夹层里,随身携带,格外珍惜。
1941年,彝族败类邓秀廷在反动军阀的支持下,挑拨离间,分化了联盟,镇压了彝民革命,抓住了红军政委。后来小叶丹的委任状被邓秀廷搜去,以“通共有据”,在大桥镇惨遭杀害。小叶丹在被捕前,含着热泪告诉自己的妻子和弟弟沽基尼尔:“刘伯承这样有信有义的大人物是绝不会骗人的。万一我死了,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这面旗帜,将来交给刘司令员。”
1950年春,冕宁解放后,小叶丹的妻子从山洞里取出珍藏的“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红旗,把它交到了刘伯承手中。刘伯承又回忆起15年前那段动人的故事......
小叶丹的孙女果基曲比莫经常拿着照片,对4个子女讲述彝海结盟的故事。
如今,小叶单的后代伍兵和哥哥伍精明同是西南民族大学三年级学生,弟弟伍云华和妹妹伍云霞刚被西南民族大学录取。由于小叶丹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教育部办公厅专门发函,解决小叶丹后代上学及所需经费问题。
在家空闲时,伍云霞和3个哥哥经常帮父母干农活,下地收玉米、喂猪。父母没有工作,都以务农为生,家庭收入微薄。如今,四兄妹上大学的所有费用全免。“优惠政策是一种鞭策,提醒我们要加倍努力,才对得起小叶丹这个名字。”伍兵说。
❾ 历史上少数民族与汉族合婚的故事
那叫和亲、通婚
汉凶之间经常和亲,如昭君出塞。
唐和周边少数民族也经常通婚,如突厥、回鹘、土蕃,著名的文成公主。
北宋时期也和辽国、金国有过和亲政策
❿ 汉族与哪些少数民族联姻和亲的历史故
文成公主入吐蕃。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 还有汉派王昭君外出与匈奴呼韩邪单于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