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入木三分相关的历史人物

入木三分相关的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1-03-01 14:20:36

Ⅰ 入木三分的历史人物()

答案:王羲之
入木三分
典故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书法,可以称得上冠绝古今,他的字秀丽中透着苍劲,柔和中带着刚强,后代的许多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学习书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范本。现今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著名的有《兰亭集序》、《黄庭经》等。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Ⅱ 与三顾茅庐、入木三分、乐不思蜀有关的历史人物。

与三顾茅庐、入木三分、乐不思蜀有关的历史人物有刘备、王羲之、刘婵。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邓县隆中(襄阳市西郊二十里)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

入木三分

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刻者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刻者惊叹其笔力雄劲,入木三分。

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三国时期的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禅。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出自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2)入木三分相关的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其他历史人物故事:

四面楚歌

项羽的军队驻军在垓下,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层围了好几层。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是什么原因让楚人这么多呢?”项羽就在夜里爬起来,到军帐中喝酒。

七步之才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登位后, 命弟弟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来。 曹植果真在七步之内做出诗。 曹丕也受此诗所感,放了曹植。

闻鸡起舞

出自《晋书·祖逖传》,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Ⅲ 根据所给成语写出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王羲之)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Ⅳ 入木三分的历史人物

“王羲之”
传说有次他到朋友家做客,久等主人不到,无聊中在人家的茶几上题了几个字。朋友父亲不识货,想用水洗掉,怎么洗都洗不掉,原来已经渗入木中。
后来人们就用“入木三分”这句成语,用来形容某一件事做得熟练老道。

Ⅳ 入木三分( )这个成语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主人公是 王羲之

首先来看看它的意思。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内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容透彻。传说王羲之笔法刚劲有力,字写在板上,工人刻字时发现字迹已经透入木板有三分深。

自古以来任何时候都有这样的事:当一个人有了名气后,大家就会开始给他编造一些夸张奇闻异事。那入木三分的主人公——王羲之也不例外。据说当时朝廷举行祭祀大典,就请王羲之把祝词写在祝版,当工人准备刻字时,他们拿起祝版一看,发现每个字的笔痕都已陷入木中三分,就好比刻刀雕刻一般,大家都非常惊讶,赞叹不已。

这个传说虽然有点夸张了,但用来形容王羲之运笔力量的强劲,还是不难理解。所以“入木三分”这个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了。

Ⅵ 入木三分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入木三分

解 释 :形容书法笔力苍劲有力。比喻分析问题见解很深刻。

出 处 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典故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书法,可以称得上冠绝古今,他的字秀丽中透着苍劲,柔和中带着刚强,后代的许多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学习书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范本。现今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著名的有《兰亭集序》、《黄庭经》等。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Ⅶ 入木三分的历史人物是谁

王羲之想刻个字,就现在木板上写了几个然后拿去刻。结果那木匠可下去三寸(不太现实)还能看见墨迹,于是就有入木三分来形容笔力深厚,现在多用于表示见解深刻

Ⅷ 入木三分的历史人物是谁

入木三分的历史人物是:王羲之。

传说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专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属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

王羲之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来的。



(8)入木三分相关的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书圣王羲之很喜欢鹅,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到一些书法理论。有一次王羲之出外游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鹅,便想买下,一问之下知道这些鹅是附近一个道士养的,便找到那个道士想与他商量买下那群鹅。

那个道士听说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买,便说:只要王右军能为我抄一部《黄庭经》,便将拿些鹅送给他,王羲之欣然答应,这便成就了书成换白鹅的佳话。

Ⅸ 成语入木三分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最初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如果我记得没错
这应该是说王羲之写字
其墨水渗入木材有三分

Ⅹ 与三顾茅庐、入木三分、乐不思蜀有关的历史人物.

三顾茅庐:刘备
四面楚歌:项羽
七步之才:曹植
入木三分:王羲之
马革裹内尸:马援
约法三容章:刘邦
司马青衫:白居易
闻鸡起舞:祖逖
投笔从戎:班超
指鹿为马:赵高
请君入瓮:来俊臣
(处治周兴)
颜筋柳骨:颜真卿、柳宗元
孺子可教:张良
高山流水:钟子期
东山再起:谢安
乐不思蜀:刘禅
纸上谈兵:赵括
卧薪尝胆:勾践
多多益善:韩信
洛阳纸贵:左思

阅读全文

与入木三分相关的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