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东籍的历史名人
孙中山 香山-中山 革命先行者。
洪秀全 广州-花都 太平天国天父。
康有为 南海 维新变法领袖。
梁启超 新会 维新变法领袖。
袁崇焕 东莞 明朝抗清爱国名将 。
詹天佑 南海 中国铁路工程之父。
肖友梅 香山-中山 中国近代音乐之父。
冯 如 江门-恩平 中国航天之父。
冼星海 广州-番禺 人民音乐家。
吴大猷 广州-番禺 中国物理学之父。
苏曼殊 香山-珠海 清末民初著名文学家。
邓世昌 广州-番禺 甲午战争爱国名将。
叶剑英 梅州-梅县 中国十大元帅之一,推翻四人帮,结束文革。
宋子文 海南-文昌 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
惠 能 肇庆-新兴 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唐朝人,著有《坛经》。
张九龄 韶关 唐朝著名诗人。
吴研人 南海-佛山 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屈大均 广州-番愚 清代著名诗人。
黄遵宪 梅州 近代著名诗人。
叶 挺 惠州-惠阳 革命家,抗日名将。
梁思成 江门-新会 著名的建筑学家。
廖仲恺 归善 革命家。
苏兆征 香山-珠海 革命家,1925年香港海员罢工领袖。
容国团 香山-珠海 乒乓球世界冠军。
彭 湃 陆丰 革命家,农民运动领袖。
蔡铤锴 罗定 十九路军总指挥,抗日名将。
蒋光鼐 东莞 十九陆军军长,抗日名将。
谢晋元 梅州-蕉岭 淞沪战役,抗日名将。
李小龙 顺德 武术大师,国际影星。
阮玲玉 香山(祖籍) 30年代上海著名影星
伦文聚 南海 广东第一状元.
陈镜开,中国第一个破世界记录的运动员
李惠堂,中国第一位真正足球世界巨星
广东十虎:
无影脚黄麒英
铁桥三梁坤
九龙拳黄橙可
醉拳苏乞儿
软绵掌周泰
鹰爪王苏黑虎
七星拳黎仁超
侠家拳潭济均
铁指陈铁志
鹤阳拳王隐林
2. 关于广东籍的历史名人
孙中山 革命先行者。
李光耀 新加坡国父。
洪秀全 太平天国天父。
康有为版 维新变法领袖。
梁启超权 维新变法领袖。
袁崇焕 明朝抗清爱国名将 。
詹天佑 中国铁路工程之父。
肖友梅 香山 中国近代音乐之父。
冯 如 江门 中国航天之父。
冼星海 广州 人民音乐家。 李嘉诚 潮州现代商业大王饶宗颐 潮州国学大师谢亿初 汕头 正大集团(侨资典范)叶剑英 梅州 开国元帅之一
3. 南澳大利亚州的历史名人
罗宾·沃伦(来J. Robin Warren)是澳大利源亚科学家,于1937年6 月11 日,出生于南澳大利亚州阿德莱德。1961 年,获南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硕士学位。1982 年,他与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发现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一研究成果打破了当时流行的医学教条,并最终于20 多年后帮助两位科学家赢取了2005 年诺贝尔医学奖。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评价说,马歇尔和沃伦先驱性的发现,使胃溃疡从原先人们眼中的慢性病,变成了一种“采用短疗程的抗生素和酸分泌抑制剂就可治愈的疾病”。
4. 科左后旗的历史名人
科尔沁左翼后旗人杰地灵,历史上以能征善战、爱国尚武著称。“专清初,朝廷凡有征伐,旗属札萨克无不率丁随征,并屡建战功。
旗祖明安子栋果尔伊勒都奇,随清军定朝鲜、克锦州、战松山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镇国公;
第四任札萨克郡王岱布两次随康熙皇帝北征判逆噶尔丹;
岱布之子罗布藏喇什郡王随征小策凌,稳定喀尔喀,建立了殊勋。
近现代史上,有为反对外夷侵略、维护国家尊严,督师清军大败英法联军、威振中外的爱国将领僧格林沁亲王;
在清末民初,有倡导蒙旗兴办实业公司,开办矿业、修筑铁路、振兴教育,向宣统皇帝首呈奏折,辛亥革命后又力主议和、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第十二任札萨克亲王阿穆尔灵圭”( 《 科左后旗志 》 第 4 页)
他们都出自科尔沁左翼后旗博尔济吉特氏族。
5. 大沥镇的历史名人
林良
林良(1416—1480),字以善,大沥人,自幼喜欢绘画,所画花鸟很有新意。因善画而被荐入宫廷,是明朝中期院体画派的代表,在明代画史上评价甚高,有“林良吕纪,天下无比”的称誉,在《明史》、《南海县志》及明代黄佐修《广东通志》和《广州人物传》均有记录,他在花鸟画的发展史上,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在当代美术届享有极高的盛誉和不可替代的地位。他的作品经过500多年的流转,至今仍有《灌木集禽图》、《双鹰图》等103幅名作,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的博物展馆。
叶颙
叶颙谧号正简,字子昂,少年勤学聪敏,品德俭朴,胸怀大志,南宋高中绍兴元年(1131年)中进士及第,官授南海县主簿,兼掌管治安的武官。他61岁辞官归隐,回到大沥大圃颜峰村安享晚年。1217年89岁的叶颙在乡间逝世。其子孙把他的故居建成叶氏大宗祠,迄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了。1994年南海市府发91号文,把叶颙坟墓和叶氏大宗祠列入南海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
邹伯奇
邹伯奇(1819-1869),字一鹗,又名特夫,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 1819 ),是南海黄岐泌冲人,终年五十岁。他是中国清代后期一个学贯中西的网络全书式的学者。他既对中国古代文化诗书、礼乐和算术有所研究,也对西方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光学和仪器制造等科学技术的研究造诣颇深,堪称中国19世纪科学技术和人文研究相结合的先驱,他自己动手制作照相机并拍摄照片,并著有《摄影之器记》和《格术补》,专门探讨摄影技艺及理论问题。他曾独立制造了中国第一台照相机,比西方仅仅晚了4年,也被称为中国照相机之父。
冯乃超
冯乃超(1901-1983),南海盐步东秀高村人。1924年参加日本革命学生组织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和艺术研究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兼人事处处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等职。1951年2月起,历任中山大学副校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及广东省委员会副主席,其间被选为第一届全国“大”代表,中共“八大”代表等。著作汇集为《冯乃超选集》和《冯乃超全集》。
钟麟
钟麟,原名钟攀麟(1915-1996),大沥沥东人。中国现代渔业科技的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水产科学家,珠江水产研究所创始人,被誉为“家鱼人工繁殖之父”,历任广东省第五届人大常委,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79年获广东省科学大会奖。
新珠
新珠,原名朱植平(1894-1968),新珠为艺名。大沥人,14岁开始在广州学艺。新珠将京剧按粤剧的特点加以融汇消化。由于在《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走麦城》和《月下释貂蝉》等一系列“关公戏”中,扮相威武凝重,被观众誉为“生关公”。广州解放后,新珠成为粤剧界第一批共产党员,加入广东省粤剧团,后调任广东省粤剧学校校长,1956年赴京演出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和勉励。
邝露
邝露(1604—1650),南海大沥大镇人,工于诗词,被称之为“岭南前三大家”。又由于书法造诣高,精于骈文,通晓兵法,懂得古文物鉴赏和收藏,因而又有“粤中四才子”美誉。
6. 莞岛郡的历史名人
张保皋一个抱有“称霸海洋的人才可以称霸世界”的信念的人,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内家、容贸易家、航海家,也是一个军事战略家。张保皋大使是新罗莞岛人,他创设了莞岛清海镇,经营新罗、唐朝和日本的国际海运贸易,拥有海上之王的盛名。张大使作为其祈愿的寺庙在石岛赤山、莞岛的像皇峰、济州等地创建了法华院。日本僧人圆仁一行曾作为这个寺庙的和尚在此停留多时,受到了各种关照,并在张大使的帮助下最终得以回到祖国。这里曾有新罗人聚居的新罗坊和自治机关。由于岁月的流逝,过去寺庙的模样早已不复存在,而两国的友谊却是永远的。
为了纪念这位历史伟人,在莞岛郡修建了张保皋纪念馆,纪念馆于2008年2月29日正式开馆,也成为韩国国民陶冶历史文化情操的教育场所。每年五月莞岛还要举行为期4天盛大的张保皋庆典活动,使莞岛重新回到千年前韩、中、日的海洋中心。
7. 达濠古城的历史沿革
古时的达濠古城,是招收都的政治、军事、经济管理中心。城西设有“水师左营版守备府”权,相当于团一级的军事指挥部;东面设“招宁司巡检署”,即现在的公安局;城北则设“招收盐场”,相当于现在盐务局,东西北三个机构形成品字形布局。民国期间,“招宁司巡检署”改为“达濠警察所”。1918年后,又建群英、盛德两小学于城内,城中有居民几十户,多是前清来濠小官吏后裔。1939年,日军侵占达濠,将城内居民尽数逐出城外,并拆毁了民房,使其成为一座空城。
达濠,古称招收都。山多田少,民以渔盐为业,史载“田三渔盐七”,指的就是当时的生产布局。清康熙年间,两广总督杨琳上奏朝廷,请准在达濠沿海一带构筑城墙,用以防御明朝余党和海盗的骚扰。当时的地方官姓许名颖,觉得在此地建城廓,一不方便靠潮汐劳作的渔民出入,二来以渔盐为业的居民,生活极其贫困,温饱且难,更无财产遭劫之虑,大兴土木搞城建工程,实在是劳民伤财。但不筑城又恐难以向上司交代。于是,想出了一个应对的办法,建成了招收城,并根据达濠鱼岛附近的环境,修建了一条大约20多里的长堤,使当地居民免受了潮水之灾。
8. 汕头有哪些名人
一、历史名人
1、唐伯元(1535年-1592年):澄海区溪南镇仙门村人,明朝潮州名贤之一。
2、卢侗版(1023年-1094年):澄海权区上华镇冠山人,潮州前八贤之一。博通经史,尤精《周易》。 3、张夔(1068年-1157年):澄海区莲华镇隆城人,潮州前八贤之一。
二、近现代名人
1、张明汉:潮阳区谷饶镇人,中国核电专家。
2、郭任远:潮阳区铜盂镇人,中国心理学奠基人。
3、李新魁:澄海区人,中国着名语言学家。
4、赵汀阳:市区人,中国着名哲学家。
5、林伦伦:澄海区人,中国着名语言学家。
6、郑正秋:潮南区成田镇人,中国电影事业奠基人之一。
7、黄光裕:潮阳区人,国美电器等董事长,为2005、2006、2008胡润内地首富。
8、马化腾:潮南区成田人,腾讯创始人,董事长。
9. 汕头最有名的历史伟人是求大神帮助
源起——潮汕在远古时属南交之地,2000多年前的夏、商、周时属扬州南部的荒僻地带,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为越族的一支。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南越,设立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在南海郡的揭阳岭设置戍所。秦末陈胜吴文起兵抗秦,赵佗占据这里,拥兵自立为南越武王,设揭阳令于此,于是这里才有政权建制。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潮汕地区设立揭阳县。从此,正式有了行政区划。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改称义安郡,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始称潮州,“以潮水往复而名”。以后又经过多次变动,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为潮州府,一直沿用到清代。 开埠——汕头市开埠到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这里原是一片波涛滔滔的海湾,因近几百年来韩江所带泥沙的冲积,才逐从朋海底浮聚起来。元代时,在现在的光华埠一带,已初步形成较大的渔村,称为“厦岭”明洪武二年(1369年),设蓬洲御千户所于此。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韩江口的沙脊已积聚成片,称为“沙仙坪”。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在这里筑烟墩建炮台,称为“沙仙头”。从雍正(公元1730年)到乾隆年间,迁到这里居住的人日益增多,除了捕鱼、耕田之外,还利用海水晒盐,各地盐贩也常到这里贩盐运销。清政府在此设站征收盐税。简称“汕头”。汕头又有“鱼它 岛”。以后,随着过往商船日趋频繁,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清政府在放鸡山(今妈屿岛)设立“常关”,课收南北商运的关税,这是在汕头最早设立的海关。 建国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建制,设立潮汕专区;1953年1月与惠阳、兴梅专区合并为粤东行署;1956年2月与兴格合称汕头专区,1965年兴梅独立设专区,汕头及下辖县称为汕头地区。另经几次变动。但汕头市均为地方或专区党政机关所在地。1981年11月,在汕头市划出一片土地创办汕头经济特区。1983年7月,实行地市合并,建立市领导县的体制,辖澄海、南澳、潮阳、揭阳、揭西、普宁、惠来、饶平8县和潮州市。1989年1月潮州市划为省辖市。1991年4月6日,国家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扩大到整个汕头市,面积234平方公里,并定于199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务院1991年12月决定,调整潮汕地区的行政区划,设置汕头、潮州、揭阳3个地级市。1993年4月,国务院批准潮阳撤县设市(县级);1994年4月,国家辽批准澄海撤县设市(县级);同月,国务院批准潮阳市河清镇划归汕头市,设河浦区(县级)。至此,汕头市辖龙湖、金园、升平、达濠、河浦五个县级区和南澳县,代管潮阳市、澄海市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