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威远炮台的故事和历史

威远炮台的故事和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01 06:43:27

『壹』 急求虎门威远炮台观后感

小学就学过《复林则制徐虎门禁烟》,民族英雄应该去看看,威远炮台是由海展馆和炮台组成,海展馆展现的是当时的一些历史资料和当时的一些场景的实景,是个教育基地,特别是小孩应该去看看。在海边有当年的大炮和防御工事。上面的很多个山头上都修有炮台,炮台是由暗室、暗道和炮台组成,暗室和暗道在当时是有利于躲藏和运送战需品。 游览炮台的同时,也能观赏到整个虎门大桥。因为更多的炮台都分布在更高的山头上,要去游览就要跨越虎门大桥,当你站在大桥上面的护基上,整个虎门大桥尽收眼底。喜爱爬山和玩水的朋友,这也是个好的去处,威远炮台是面海背山。

『贰』 虎门威远炮台那旁边是海还是江

威远炮台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海口东岸,是在南山炮台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南山炮内台建于熙容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位于阿娘鞋岛(威远岛)武山脚,全周五十二丈五尺,炮位十二个,安放大小生铁炮十二门。于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邓廷桢、关天培奏准于原台前加筑面宽六十丈三合土月台一座,设炮位四十个。始称南山威远月台,后简称威远炮台。
威远岛(阿娘鞋岛)位于虎门海口东岸,它与海口中的横档鸟以及海口两岸的芦湾山构成虎门海口的第二重门户,成为广州海路的天然屏障。自明代开始,朝廷就在虎门海口的山地设置了简易军事建筑物。直至清代,相继在阿娘鞋岛上修建了 南山炮台、威远炮台、镇远炮台、靖远炮台、蛇头湾炮台、鹅夷炮台以及九门寨等防御设施。这些炮台和设施构成了阿娘鞋岛的炮台群体,组成了上、中、下立体交叉的火力网。这些炮台在鸦片战争中均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现存的威远诸炮台基本上保存了清代炮台旧貌。因此,威远诸炮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军事研究价值、社会教育价值和旅游开发利用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叁』 谁有去虎门威远炮台玩的感想

自七月前夕,虎门一日游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无法让自己心灵得到平静……
一尊尊锈迹斑斑的古炮,一座座历经沧桑的炮台,还有那两个湮没着泥沙的销烟池,如同磁石般吸引着数以千百计的国内外游客从四面八方慕名前来,人们伫立在炮台前、销烟池边缅怀先烈,凭吊英灵;默默地凝视,感受着一个半世纪前的民族风云,而销烟池则像一幅巨型屏幕,将那段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壮丽历史画卷映照出来。它让人们想起屈辱历史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它让人们牢记落后就会挨打这一铁的事实;从而激励华夏子孙富国强兵,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那是学生时代,一个青少年在五星红旗下的使命感。而今,在市场经济价值取向和社会物欲日益横流的今天,人们用写实的绘画和逼真的地面塑形,集特技灯光与音响等现代科技手段巧妙结合,形象而生动地再现着1841年2月26日虎门海战的悲壮场面。当我以一个游客的身份踏进虎门海战博物馆的那一刻开始,我的思想已不再属于我自己,看到的物体也不再是物体的本身。它把我带进了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民族英雄与英国殖民者抗争的战场。在那里有刺杀、有流血、有死亡、还有痛不欲生,一幕幕、一点一滴地灌入到我的脑海;虎门,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震惊世界的销烟锣鼓在这里擂响;中国人民近代反侵略者斗争的序幕在这里拉开;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隆隆战炮在这里打响。历史举起如椽的大笔,在这块热土上谱写出抗敌御侮、气壮山河的光辉篇章;书写下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这块英雄的土地,浸透着先烈们的热血,凝聚着虎门军民不屈不挠的高风亮节和爱国情怀。
是的,历史见证鉴千秋—鸦片战争博物馆:在这里,让我们缅怀陈连升父子及其部属为国捐躯的光辉业绩,凭吊义兵节马的英灵;在这里,让人们追忆关老将军跃马横刀,奋勇杀敌的英姿;在这里,让我们回想爱国军民用血肉之躯垒筑城墙,誓死捍卫祖国每一寸神圣领土的豪气和悲壮;在这里,一座座炮台就是一首首壮怀激烈的史诗;在这里,一尊尊古炮就是一曲曲感天动地的乐谱;在这里,一道道城墙就是一页页反抗侵略的篇章;在这里,两丘泥池就是埋葬无数毒品与灾难的见证。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民主、安逸的社会主义环境中,在党的“三个代表”的正确思想领导下,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捍卫千千万万英雄节兵们用鲜血拼下的国土;我们没有理由不为祖国的富强壮大尽自己应尽的责任;我们更没有理由不敬告天下吸毒者:别放弃自己生存的权力,好好珍惜祖国母亲赋予每个人的生命……
我爱虎门,我更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肆』 威远炮台 作文350字

2009年正月初6的下午,我和爸爸妈妈还有五姨妈、五姨父、四姐姐和弟弟,一起到虎门旅游。
我们主要参观了虎门海战博物馆。我们先来到了英国人的战船,他们船上有很多大炮,也陈列了英军的军服,还介绍了几个英军的军官。我们看到当时英国的武器非常先进,难怪小小的英国也敢欺负我们大大的中国。在清兵的战船里我们看到了著名爱国将领的雕像,我还跟“林则徐”合了影。我又看到了在海战中战死的关天的塑像,仔细阅读了他的感人事迹,真为他那为国牺牲的精神感动。
进入沙角城,里面看到了清兵的服装,有绿色的衣服,前后有个圆圈,圈上写着“勇”,红色的写着“兵”。还参观了几个炮台,有沙角炮台、威远炮台、大角炮台、武山炮台。那战争的场面塑造得很逼真,我看到有一位清兵把一个英兵打倒在地,还有一位清兵牺牲了,另一个清兵悲痛地抱着他。还有一些清兵被炸死了,趴在废墟里,有的死在大炮上。看着清朝将士奋勇杀敌,不幸战死,我很爱戴他们。
我们看了英军的进攻路线。他们先珠江口打广东,林则徐早有准备,他们打不进。再沿海岸线北上,转攻厦门。哼,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厦门也攻不破,再北上转攻南京。可惜,南京被他们攻克了。
虎门游,了解了一段历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永难忘。

『伍』 虎门威远炮台与虎门沙角炮台有何不同哪个更好玩

威远炮台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海口东岸,是在南山炮台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南山炮台建于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位于阿娘鞋岛(威远岛)武山脚,全周五十二丈五尺,炮位十二个,安放大小生铁炮十二门。于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邓廷桢、关天培奏准于原台前加筑面宽六十丈三合土月台一座,设炮位四十个。始称南山威远月台,后简称威远炮台。

威远岛(阿娘鞋岛)位于虎门海口东岸,它与海口中的横档鸟以及海口两岸的芦湾山构成虎门海口的第二重门户,成为广州海路的天然屏障。自明代开始,朝廷就在虎门海口的山地设置了简易军事建筑物。直至清代,相继在阿娘鞋岛上修建了 南山炮台、威远炮台、镇远炮台、靖远炮台、蛇头湾炮台、鹅夷炮台以及九门寨等防御设施。这些炮台和设施构成了阿娘鞋岛的炮台群体,组成了上、中、下立体交叉的火力网。这些炮台在鸦片战争中均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现存的威远诸炮台基本上保存了清代炮台旧貌。因此,威远诸炮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军事研究价值、社会教育价值和旅游开发利用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角炮台地处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海口东岩的沙角地域,临穿鼻水道,距东莞市区11公里。该炮台是目前我国保留较为完整的清代炮台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鸦片战争期间,沙角炮台与大角炮台是虎门海口的第一道防线。在抗击外来侵图的战争中,沙角炮台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和悲壮故事。沙角炮台不仅是中外游客瞻仰炮台雄风的胜地,也是广大青少年凭吊先烈英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场所。

沙角炮台现已开放的景点有沙角缴烟码头广场,濒海台、功劳炮、 节兵义坟、节马塑像与陈连升塑像、捕鱼台等。同时增加了《禁毒展览》和《科技探索展览》,以及娱乐场、招待所、酒店、大型游泳场等。

『陆』 有关威远炮台的历史资料

站在炮台身边,目睹长虹般壮丽景观的虎门大桥,轻轻的抚摸着沉满岁月尘土的炮台,呼吸一股清新的海风,聆听着大海的心跳,沐浴着温情的阳光,就如同沉醉在少女的温柔乡。
威远炮台没有长城的那么长,没有长江那么美,但可以让你暂时忘却闹市的喧嚣都市的纷杂,闭上眼睛,晒晒太阳,用心体会海浪的声音,让思绪带你走进时光的隧道,感受一份远去的历史给你带来的恬静与详和。
这片让我们心灵栖息的热地,就是我们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打响了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争,拉开中国人民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序幕。
威远炮台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威远岛南山前偏西南海滩处,是在南山炮台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南山炮台建于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为加强广东海防力量,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邓廷桢、关天培奏准于原台前加筑面宽六十丈三合土月台一座,设炮位四十个。始称南山威远月台,后简称威远炮台。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二十六日,英军集兵强攻威远,数百官兵与英国侵略者进行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炮台陷落后被毁。二十三年(1843年)再建,咸丰六年(1856年)十月十六日,再次被英军摧毁,至光绪八年(1882年)由总督张树声奏准修复。
威远炮台与镇远炮台、靖远炮台相连,是珠江咽喉的“锁喉骨”,炮台雄伟壮观,炮台平面呈半月形,全长360米,高6.2米,宽7.6米。底层均用宽厚0.3米、长1.5米的花岗岩石垒砌,顶层用三合土夯筑。全台有券顶暗炮位40个,各高2.9米,宽4.2米,深6.6米。沿台面上还有4个露天地位,每个炮位两边各有一个储蓄室。暗炮洞后面由一条2米宽的露天炮巷沟通,炮巷后面还有一条相距2米多的护墙,墙上设有枪眼,万一敌军上岛仍可以坚持抵抗。炮台内围有官厅1座,神庙3间,兵房12间,药局1座,码头1个。原来炮台的东西两头各有券项城门1座,控制着炮台两端唯一的通路。整座炮台背山面海,内有广阔的平地回旋,结构严谨,险要壮观。
威远炮台是虎门海口防务中的主要炮台之一,在鸦片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块热土上浸透了先烈们的鲜血,凝聚着军民爱国的情怀,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光辉篇章,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
在这历史丰碑下临海听风,感受历史遗迹的风采,让心灵随历史作一回宁静而恬美的旅行。

『柒』 鸦片战争的简介,以及虎门的威远炮台

鸦片战争
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鸦片战争(Sino-British Opium War)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也改变了香港的命运。

嘉庆中叶后,清朝的统治日趋衰落。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虚骄自大,闭目塞听。而同一时期的欧美列强却有长足发展,并把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作为他们扩大海外市场的主要目标。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国」思想,一直以来中国人对外来的产品的需求很小。外国商人为摄取暴利,从华南将大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鸦片的输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鸦片的泛滥,影响了民众的身心健康,使吏治败坏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政府财政收入短绌。道光延续自雍正以来的禁烟政策,但鸦片走私不但不见收效,反而日益猖獗。事态的发展引起的朝野人士的警觉。道光下令封疆大臣讨论禁烟的看法,朝野对禁烟的看法不一,最终打东道光帝的是当时湖广总督林则徐的禁烟奏折。林则徐一针见血地指出:若再听由鸦片泛滥下去,则数十年之后中原再无可御敌之兵,也没有可以充饷之银。这种局面显然是道光帝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道光十八年十一月(1838)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抵达广州,随即开展禁烟,严查烟贩,整顿水师,晓谕外商呈交鸦片。同年四月二十二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万余箱鸦片。中国的禁烟措施,遭遇英国政府的强烈反应。道光二十年夏,由四十八艘舰船和四千余名官兵组成的英国远征军封锁了广州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在林则徐的部署下,广州军民严阵以待。英军无隙可乘,逐北犯厦门,也未得逞。又进犯并攻陷浙江定海,继而又前往天津海口,将英国外交大臣的照会送交直隶总督琦善,琦善受命前往天津虎门口外的穿鼻,与英军统帅谈判,议定草约,称为《穿鼻草约》。中国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圆,英国归还定海,两国国交平行等。清政府大为震怒,于是清政府于道光二十一年一月对英宣战,并派皇侄奕山为靖逆将军,率兵赴广东作战。次月,英军攻占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琦善被锁拿入京问罪。同年四月,广州城郊三元里发生民众自发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入侵的勇气。

同年夏秋,英军继续扩大战火,先后攻陷福建厦门,浙江定海,镇海和宁波。皇侄奕经奉命赴浙江主持军务,连遭挫败,逃至杭州。道光二十二年,应军攻陷吴淞口炮台,守将陈化成战死。之后,英军一度侵占上海,宝山,又闯入长江,攻陷镇江,切断京杭大运河南北交通,继而直抵江南重镇---南京城下。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在英军的炮口下,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他规定中国割让香港,赔偿二千一百万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城市对外通商,此外英国还享有协议关税,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优惠国待遇等特权。美国,法国随之也接蹱而至,先后胁迫清朝政府与他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道光二十九年,葡萄牙驱逐中国在澳门的官吏,停付租金,公然强占了澳门。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使中华帝国关闭自守五千年的古老大门,从此被英国的尖兵利炮打开。从此再也不能复合,美国总统泰勒随即派全权大使乘军舰到广州,清政府已成惊弓之鸟,急忙跟他签订《望厦条约》。法国军舰开到广州海面示威,宣称将北上攻击舟山群岛,道光帝连忙跟他签了《黄埔条约》。几个中国人听都没听过的西方国家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普鲁士(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荷兰,丹麦,瑞典等等,「一些中国曾经听说过,或从没有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够资格的,现在排队而来。」(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下卷)他们一一和中国签订了条约,而且均享有和《南京条约》中英国人一样享有的特权。中华帝国顿时陷入半殖民地状态。五千年来,从未受此侮辱。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要求有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掠夺到的权益,要求在《南京条约》的基础上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1854年和1856年,英、法、美曾两次以帮助镇压了太平天国为借口,向清政府提出包括中国全境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等无理要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随后,英法两国即策划了一场新的侵华战争,以武力来达到其罪恶的目的。这就是英法共同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法国以1856年2月法国神父马赖在广西西林从事非法活动被杀事件作为侵华借口。英国则急不可奈地制造了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亚罗号”事件。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经在香港领过一张登记证,已经过期。1856年10月,中国水师在广州附近登上亚罗号拘捕匪徒,遭到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的抗议。尽管两广总督叶名琛同意交还在亚罗号上被捕的中国水手,英方却不予理睬。10月下旬,英军突然发动进攻,占领广州以南沿江各炮台,并一度冲进广州城内。由于力量不够,1857年1月英军从省河撤退,等待援军。

1857年9月,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统率海陆军来到香港。10月,法国全权代表葛罗也率兵到达。12月中旬,英法联军5000余人发动了对广州的进攻,29日占领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广东巡抚、广州将军等人投降敌人,在英法监视下组织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

1858年4月,英法舰队到达大沽口外海面。5月20日,联军发动进攻,大沽炮台在经过顽强抵抗后失陷。英法舰队随即溯白河(即海河)而上,到达天津。清政府慌作一团,立即派大学士桂良等赶往天津议和。在英法的威吓下,桂良于6月下旬分别与英、法签订了可耻的卖国条约——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驻北京;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江宁(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雇用外人;外国传教士入内地自由传教;外国人往内地游历通商;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来往;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在此以前,中俄、中美《天津条约》已先签订。

1859年初,英、法政府分别任命普鲁斯和布尔布隆为驻华公使。6月中,英法公使率军舰到达大沽口外,拒绝清政府从北塘登陆的指定,蛮横地要经大沽口溯白河进京换约。6月25日,英法军舰向大沽炮台发动进攻。经过整顿的大沽守军奋起反击,击沉击伤英法兵舰十余艘,毙伤侵略军四、五百名。英法联军狼狈撤出大沽口。

1860年4月,英、法全权代表额尔金和葛罗率大批军队再度开到中国。5月下旬,英军占领大连湾。6月初,法军占烟台,完成了对渤海湾的封锁。8月1日,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21日陷大沽炮台,24日占领天津。清军退守张家湾、通州(今通县)一线。9月9日,联军向通州推进,21日在通州八里桥打败清军。次日,咸丰皇帝仓皇逃往热河。10月初,联军占领圆明园,在恣意抢劫破坏之后,又放火焚烧,一座世界上最瑰丽多姿的宫苑杰作就这样毁于英法侵略军之手。13日,北京留守当局向英、法投降,交出安定门,联军兵不血刃控制了北京城。10月下旬,清政府代表、恭亲王奕欣与英、法代表先后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至此结束。《北京条约》规定:开天津为商埠;准许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地方给英国;发还天主教资产;对英、法赔款增加到800万两。

『捌』 广东虎门广东虎门威远炮台有什么故事

有林侧徐和一帮爱国将士奋勇杀敌,挡敌于海上

『玖』 威远炮台如何建造的

杨岐珍(1836-1903),字西园,回族人,出生于安徽省淮南市(原寿州)谢家集区赖山村一户农民家里。1921年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称他“长身鹤立,威仪甚整。生平未尝欺人。初在籍练兵,御苗沛霖有功,授都司。从李鸿章征捻,官至福建提督。”

据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寿州县志》记载:咸丰二年(1853年)二月初十,太平军攻占南京并定都于此,江南各地纷纷建立团练自保。这一年,出身武童、年方十七的杨岐珍,跟随父亲杨守恩协助办理寿州团练,巡防州境。第二年,清廷招募兵勇,杨守恩被征入伍,成为清军绿营的千总(正六品),留守江苏省六合县。1858年8月,太平军攻破浦口清兵江北大营后,陈玉成率兵攻克六合县城,杨守恩战死。杨岐珍“闻父阵亡六合,匍匐奔六(合)寻榇,回籍后以先人为国捐躯,投军从戎,奋复君父仇,历战数省”(《寿州县志》)。先是投效清军张国梁部,1862年加入淮军,隶属于吴长庆部。

在与太平军、捻军作战中,杨岐珍屡立战功,数年间由都司晋升为游击,加参将衔至副将(从二品官),留两江尽先补用。1867年,他因擒获捻首赖文祥,升为记名提督(清制,官吏在任时有功,报吏部或军机处记名,遇有出缺则表奏其姓名以备简放;记名提督即记名准备提拔为提督者),受封“裴凌阿巴图鲁”(勇士之意)。1868年,他又奉命赴直隶攻打捻军张宗禹部,再立新功。

过去的史书,对“镇压农民起义”者,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均持贬义。或许是这种历史偏见,使得文史界对杨岐珍史料的搜集、宣传做得很不够。

镇海战役重伤法军舰队司令孤拔

1884年,法国军队大举侵犯我国,清廷命令沿海各省戒备防范。杨岐珍统率淮军5营驻防浙江宁波镇海口北岸,他亲驻招宝山威远城。

招宝山原有威远炮台一座,他上任后,再建定远、安远两座炮台,与南岸金鸡山、小港口的靖远、镇远以及新增建的天然、自然等炮台,夹江守护镇海,新添射程较远的21生克虏伯后膛炮、80磅弹阿姆斯特朗前膛炮十几门。他又下令在港口处布置梅花桩3000多支,其间布下渔网,用2丈大木船36艘,装满石块,沉于桩缝之间,其外布置电控水雷。另在滨海要隘处及所筑长堤外埋雷。再调5艘战舰、兵轮列于水雷排桩后面,用3500磅大铁锚固定,舰首对准海口方向。拆去七里屿、虎蹲山等处灯塔、标杆,以迷敌舰。并自宁波至镇海,增设电线40里,以迅速传达军情。

『拾』 威远炮台的纪念意义是什么

欢迎来虎门玩。
你要去的三个景点现在都是免费的。
鸦片战争纪版念馆和威远炮台权比较近,但没有直达车,要在黄河转车。
去威远炮台的车比较多,去鸦片战争纪念馆的只有虎门镇内的3路车可到。
威远炮台旁还有个海战博物馆,也是免费的。
沙角炮台和威远炮台是8路车的终点站。
沙角和沙角炮台有一段距离的,从车需看清楚,
另外景点的东西最好不要吃了,死贵还不好吃。
建议不要在周日去,周日逛黄河的人太多了,公车很挤的。
虎门公园就不用去了,还不如长安公园。

阅读全文

与威远炮台的故事和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