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鄢陵县历史名人

鄢陵县历史名人

发布时间:2021-03-01 03:52:47

① 鄢陵县的介绍

鄢陵县来隶属于许昌市管辖,位于自河南省中部,西靠长葛市,千里伏牛山脉东方,万里母亲河黄河南侧。属于许昌市下辖县,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魏故都许昌东,下辖8镇4乡,总面积87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万亩,人口62万人(2013年3月)。1早在盛唐时代,鄢陵境内就出现了大型综合园林植物的栽培,北宋时期更有皇家园林在此落户。李白、苏轼、范仲淹等历史文化名人,曾多次莅鄢寻古赏花,留下千古传诵的绝唱。清代诗人汪琬曾有诗云:“鄢陵野色平于掌,也有江南此景无”。1鄢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距国家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京港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20公里,北距新郑国际机场70公里,311国道横穿东西,219省道纵贯南北,兰南高速、许亳高速在鄢陵交汇。2鄢陵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县。鄢陵县花卉苗木种植种植面积达60万亩。2011年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② 鄢陵县杜郎村历史

鄢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约8000年前,先民们便在此繁衍生息。周初封为鄢国,东周平王初改为鄢陵,汉初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郑伯克段于鄢、晋楚鄢陵之战、唐睢不辱使命,李白访道安陵(古鄢陵)等著名历史事件均发生于此,文物古迹遍布,主要有乾明寺塔、尹宙碑、曹操议事台,曹彰墓、许由隐耕处、许由墓、醉翁亭碑、兴国寺塔、甘罗古柏等。
周为鄢国,东周平王初改为鄢陵、因城筑在一南北向土陵上,故名。面积872平方千米,人口61.37万。年平均气温14.3°C,年降水量为700毫米,无霜期215天。区域内已形成了酿酒、纺织、水泥、造纸等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花卉为其特产,古有“花都”、“花县”之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花卉产销基地。旅游景点是曹操议事台、兴国寺塔等。
鄢陵物华天宝,文化底蕴十分丰厚。这里既有许由隐居牧耕的古老传说、郑伯克段于鄢的历史记载,又有唐雎不辱使命的留风遗韵。其花卉种植历史悠久,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这里地处亚热带和北温带的过渡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泉甘土肥,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是我国“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早在盛唐时代,鄢陵境内就出现了大型综合园林植物的栽培,北宋时期更有皇家园林在此落户。李白、苏轼、范仲淹等历史文化名人,曾多次莅鄢寻古赏花,留下千古传诵的绝唱。清代诗人汪琬曾有诗云:“鄢陵野色平于掌,也有江南此景无”。

③ 许昌有哪些风景名胜历史名人家乡特产风味小吃

风景名胜复:
许由墓 在鄢制陵县,在四千五百余年前建造,为上古贤人许由之墓。
华佗墓 在建安区苏桥乡石寨村,距许昌市15公里。
八龙冢 位于许昌城北2公里陈庄村西,为东汉末期朗陵侯相荀淑墓冢。
曹丞相府 景区位于许昌市老城中心的繁华地带,是国内第一个全方位展示东汉末年曹魏文化的主题景区,也是许昌市重点旅游项目。
汉魏故城 位于建安区张潘镇古城村,距许昌市18公里。
灞陵桥 原名八里桥。桥旁有明末将领左良玉题写的“汉关帝挑袍处”石碑
毓秀台 在张潘镇汉魏故城西南隅,建于建安三年(198年),是曹操为汉献帝祭天所筑
射鹿台位于建安区许田村西。相传为汉献帝与曹操、刘备等狩猎射鹿处。
特色小吃:

热豆腐 、鄢陵高炉烧饼 、酸浆豆腐脑 、许昌烩面 、 烩饼 、长葛水煎包 、 绿豆糊涂 、马武清真胡辣汤 、禹州十三碗、 许昌羊肉汤、 王洛红烧猪蹄、许昌新华街第一楼的灌汤小笼包(强烈推荐)、马家趴肉

④ 韩书成是 鄢陵县名人

早在盛唐时代,鄢陵境内就出现了大型综合园林植物的栽培,北宋时期更有皇家专园林在此属落户。李白、苏轼、范仲淹等历史文化名人,曾多次莅鄢寻古赏花,留下千古传诵的绝唱。清代诗人汪琬曾有诗云:“鄢陵野色平于掌,也有江南此景无”。

⑤ 清朝的鄢陵

鄢陵县隶属抄于许昌市管辖,位于河南省中部,西靠长葛市,千里伏牛山脉东方,万里母亲河黄河南侧。属于许昌市下辖县,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魏故都许昌东,下辖8镇4乡,总面积87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万亩,人口62万人(2013年3月)。
早在盛唐时代,鄢陵境内就出现了大型综合园林植物的栽培,北宋时期更有皇家园林在此落户。李白、苏轼、范仲淹等历史文化名人,曾多次莅鄢寻古赏花,留下千古传诵的绝唱。清代诗人汪琬曾有诗云:“鄢陵野色平于掌,也有江南此景无”。
鄢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距国家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京港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20公里,北距新郑国际机场70公里,311国道横穿东西,219省道纵贯南北,兰南高速、许亳高速在鄢陵交汇。

⑥ 鄢陵县明代和清朝代名人

鄢陵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历史文化深厚,花木文化天下一绝。明清时代的名人不太多,古时很多,比如许由。还有很多人活动在此,比如曹操。

⑦ 鄢陵老张桥有那些历史典故或历史名人及历史遗迹

老张桥:在县城东南17.5公里处。大浪沟在村东2公里处南北流过,隔大浪沟与扶沟版县固城乡权朱岗村东西相望。系张桥乡张中、张北、张南三村委会驻地。据传,村北原有络河,曾有张姓夫妇于此摆渡,死后人们遵瞩用其余资建桥一座,名张桥。建村后,村以桥名。1958年公社机关由此西迁新张桥后改称今名。清咸丰九年(1859年)筑寨,今废。单日有集,农历每逢二、六日有物质交流大会,为鄢陵、扶沟二县交界处重要农贸中心。东南部建露天剧场一座。明、清、民国,直至建国后,多在此设联保及区、乡级治所。为明永乐年间南京东城兵马指挥使曹通、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武进士曹尔录及举人曹振标、拔贡孙起风等人的故里。

⑧ 鄢陵县历史人物刘刃是什么朝的

明代嘉靖时期的人物

⑨ 谁知道鄢陵的由来要有史料根据

鄢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约8000年前,先民们便在此繁衍生息。周初封为鄢国,东周平王初改为鄢陵,汉初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郑伯克段于鄢、晋楚鄢陵之战、唐雎不辱使命,李白访道安陵(古鄢陵)等著名历史事件均发生于此, 文物古迹遍布,主要有乾明寺塔、尹宙碑、曹操议事台,曹彰墓、许由隐耕处、许由墓、醉翁亭碑、兴国寺塔、甘罗古柏等。 周为鄢国,东周平王初改为鄢陵、因城筑在一南北向土陵上,故名。面积872平方千米,人口61.37万。年平均气温14.3°C,年降水量为700毫米,无霜期215天。区域内已形成了酿酒、纺织、水泥、造纸等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花卉为其特产,古有“花都”、“花县”之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花卉产销基地。旅游景点是曹操议事台、兴国寺塔等。 鄢陵物华天宝,文化底蕴十分丰厚。这里既有许由隐居牧耕的古老传说、郑伯克段于鄢的历史记载,又有唐雎不辱使命的留风遗韵。其花卉种植历史悠久,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这里地处亚热带和北温带的过渡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泉甘土肥,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是我国“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早在盛唐时代,鄢陵境内就出现了大型综合园林植物的栽培,北宋时期更有皇家园林在此落户。李白、苏轼、范仲淹等历史文化名人,曾多次莅鄢寻古赏花,留下千古传诵的绝唱。清代诗人汪琬曾有诗云:“鄢陵野色平于掌,也有江南此景无”。

⑩ 河南许昌鄢陵彭店乡孟庙村出过伟人吗还有孟庙村的杨家有族谱吗

网上暂时查不到。 这个要到民政 或 档案局 去调了。网络上没这个!
坐等奇人给答案!

阅读全文

与鄢陵县历史名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