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历史清朝康熙代所有人物(速回!!!)
康熙前期的四大辅政大臣
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康熙中期的辅政大臣
纳兰明珠:内务府总管,内弘文院学士,兵部尚书。 索额图:领侍卫内大臣,索尼第三子。 杰书:康亲王。 图海 陈廷敬:《康熙字典》的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 李光地 熊赐履 汤斌 于成龙 姚启圣 施琅:原是明朝将军,后归清。精通水战。
康熙后期的两大辅政大臣
张廷玉 马齐 佟国维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1654——1674)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康熙四年册封为皇后,时年13岁。康熙八年生皇二子(承祜);康熙十三年生皇六子(即后废皇太子)后因难产去世,享年22岁。谥号为: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年-1678年3月18日),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皇后,仅半年,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谥号为: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17世纪-1689年8月24日), 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的嫡亲侄女,是康熙的表姐妹。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贵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晋升为皇贵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册为皇后,次日即去世。谥号为: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德妃,雍正帝生母,1660——1723), 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帝。十八年封为德嫔。次年生皇六子;三十年十二月二十日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康熙去世后,德妃被尊为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去世,享年64岁。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悫惠皇贵妃(1668——1743),佟佳氏,孝懿皇后的妹妹。康熙三十九年册为贵妃,雍正时尊为皇考皇贵妃,乾隆时尊为皇祖寿祺皇贵太妃。乾隆八年薨,享年七十六岁。死后,谥为悫惠皇贵妃。 敦怡皇贵妃(1683——1768),三品协领祜满之女。瓜尔佳氏。侍奉康熙时为和妃,世宗雍正帝尊为皇考贵妃,高宗乾隆尊为皇祖温惠皇贵太妃,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生一女,殇。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1699),满洲镶黄旗人,参领海宽之女。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三子允(胤)祥,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薨,衬葬康熙帝之景陵。生二女,下嫁仓津,多尔济。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1694), 满洲镶黄旗人,孝昭皇后的妹妹,康熙二十年册为贵妃,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去世。一子,允(胤)礻我,一女,夭折。 慧妃,博尔锦吉特氏(?——1670),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幼年被选进宫,尚未册封,于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五月初九追封为慧妃。 惠妃,纳喇氏(?——1732),郎中索尔和之女,初为庶妃。康熙十六年册为惠嫔;二十年为惠妃。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薨。享年在70岁以上。二子,承庆、允(胤)褆。 荣妃,马佳氏(?——1727),员外郎盖山之女。康熙十六年册为荣嫔;二十年为荣妃。雍正五年闰三月初六去世。享年在70岁以上。生有五子一女,其中只有允(胤)祉成人,一女下嫁乌尔衮。 宜妃,郭络罗氏(?——1733),满洲镶黄旗人,佐领三官保之女。康熙十六年册为宜嫔;二十年为宜妃。雍正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薨。享年在70岁以上。三子,允(胤)祺、允(胤)禟、允(胤)禌。 。 平妃,赫舍里氏(?——1696),孝诚仁皇后的妹妹,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噶布拉之女,幼年时待年宫中,康熙三十年生下允(胤)玑(示字旁),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卒,当月追封为平妃。 良妃,卫氏(?——1711),满洲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一废太子之时,皇八子曾被众大臣保举为皇太子,深受父皇厌恶。康熙曾说:“(皇八子)系辛者库贱妇所生。”(《清圣祖实录》第261卷)辛者库的意思是“管领下食口粮人”,也就是内务府管辖下的奴仆。清朝八旗官员获罪后,本人以及家属被编入辛者库,成为戴罪奴仆,以示惩戒。卫氏本人的祖先当有类似经历,才成为辛者库罪籍。她大约是整个清朝妃嫔中母家地位最卑下者。以此条件,她只能充当宫女,从事一些粗活、重活。与皇帝接触的机会也自然大大少于其他宫女。但她竟然被皇帝看中,生育皇子,说明她的自身条件十分优越,是一位美丽出众的女子。燕北老人《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里说:“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而且“体有异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气”。这些传说并不可信,但是起码反映出卫氏的确是位美丽出众的女子,不仅在宫中闻名,在民间也有所耳闻。康熙三十九年,她和瓜尔佳氏(敦怡皇贵妃)一同册封为嫔,旋晋为妃。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去世,享年当在40岁以上。 宣妃,博尔锦吉特氏(?——1736),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塔之女,顺治皇帝悼妃的侄女。康熙的表姐妹。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宣妃。乾隆元年八月初八薨,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奉安。 成妃,戴佳氏(?——1740),满洲镶黄旗人,司库卓奇之女,处进宫为嫔。康熙十九年生皇七子。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成妃。乾隆五年十月三十日薨,享年当在70岁以上。乾隆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奉安。皇七子允(胤)佑(示字旁),生有残疾(脚跛),康熙三十七年封为贝勒, 少年康熙
四十八年晋升为淳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晋升为亲王,八年四月初二卒,享年51岁,谥曰“度”。 定妃(1661——1757),万琉哈氏,满洲正黄旗人,郎中拖尔弼之女。康熙在时为嫔,雍正时尊为皇考定妃,后来随儿子履亲王允(胤)裪住,轮到自己的生日的时候,还会被迎进宫去祝贺,但再未进尊封,薨时九十七岁。她也是康熙诸妃中最长寿的。 顺懿密妃,王氏(?——1744),知县王国正之女,母黄氏(1640——1709),为苏州籍人氏,可能是康熙二十八年第二次南巡时带回宫中的女子。康熙二十余年进宫,时年大约十六七岁,三十二年生皇十五子,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子,四十年生皇十八子(八岁夭折)。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密嫔,雍正二年六月尊为皇考太嫔,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顺懿太妃,九年十月十六日薨,享年70多岁。次年同日奉安。 纯裕勤妃,陈氏(?——1754),满洲镶黄旗人,二等侍卫陈希闵之女。康熙三十六年生皇十七子果毅亲王允(胤)礼,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勤嫔。雍正四年二月尊为皇考勤妃。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纯裕勤太妃。乾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享年当在60岁以上。乾隆下旨寇摘缨纬,祭酒行礼;十九年四月二十日奉安。 通嫔,纳喇氏(?——1744),监生常保素之女。侍奉圣祖康熙时为贵人。雍正二年,因其女婿有功,受到尊封。乾隆九年六月二十三日薨,享年在80岁以上。二子皆殇(是康熙实际上第9和第12个儿子),一女。 襄嫔(?——1746),高氏,高廷秀之女。乾隆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薨,享年在40岁以上。一子,允(胤)禝,一女,未成年即夭折。 谨嫔,色赫图氏(1698——1739),员外郎多尔济之女。乾隆四年三月十六日薨,享年在41岁。一子,允(胤)祜。 少年康熙
静嫔,石氏(?——1758)。一子,允(胤)祁。 熙嫔,陈氏(?——1737)陈玉卿之女,乾隆二年正月处二日薨(刘心武认为她是《红楼梦》中去世的老太妃的原型),享年在40岁以上。一子,允(胤)禧。 穆嫔,陈氏(?——1727前),陈歧山之女,享年在30岁以上。一子,允(胤)祢。 僖嫔,赫舍里氏 (?——1702),来贝(一个字,上面是来,下面是贝)山之女。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僖嫔,康熙四十一年九月薨,四十四年二月初九日奉安。享年当在40以上。 端嫔,董氏,员外郎董达齐女。康熙十年生皇二女,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端嫔。卒年不详,享年在60岁以上。康熙五十九年九月初九日奉安。 静嫔,石氏(?——1758),石怀玉之女。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皇二十三子,六十一年十二月被雍正帝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被乾隆尊为皇祖静嫔,二十三年六月初八薨,享年当在60岁以上。次年三月二十二日奉安。 安嫔,李氏,汉军正蓝旗,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敬嫔,王佳氏,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贵人,兆佳氏(即布贵人,?——1717),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贵人,郭络罗氏,宜妃的妹妹,满洲镶黄旗人,生皇六女和硕恪靖公主,皇十九子允(胤)(礻禹)。卒年不详。 贵人,袁氏,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生允(胤)禹(示字旁),卒年不详。 贵人,那拉氏。 康熙狩猎图
贵人,陈氏,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一生皇三十五子允(胤)援(示字旁),卒年不详。 贵人,易氏(?——1728),雍正六年四月卒,享年约70多岁。 庶妃,钮祜禄氏,满族。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生皇二十女。卒年不详。 庶妃,张氏,汉族。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皇长女,十三年二月初十日生皇四女。卒年不详。 庶妃,王氏,汉族。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生皇十六女。卒年不详。 庶妃,刘氏,汉族。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生皇十七女,卒年不详。
子女
爱新觉罗·承瑞 爱新觉罗·承祜 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长生 爱新觉罗·万黼 爱新觉罗·允禶 爱新觉罗·胤礻禹 爱新觉罗·胤禨 爱新觉罗·胤禐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废)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是在雍正时期封的,跟康熙皇帝没关),原名爱新觉罗保成 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恒温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幼殇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原封廉亲王,后废 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七殁 皇十子爱新觉罗·胤礻我,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 康熙出巡图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 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辈的,改为“允”字(单单十三子胤祥死后雍正将“胤
”字还给了他这个终生对他忠心耿耿的弟弟)。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母庶妃张氏。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母贵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年十二岁。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母贵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岁。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母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女儿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母庶妃张氏。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母贵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年十二岁。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母贵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岁。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母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
康熙儿子们的福晋: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
嫡夫人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
继夫人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
妾吴雅氏,郎中巴奇纳之女妾关氏,麻色之女;
妾钱氏;
妾阮氏,雅图之女;
妾郭氏,郭永之女;
妾晋氏,达色之女;
妾范氏,二格之女;
妾王氏,王忠之女;
妾高氏,高登科之女。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
嫡福晋瓜尔佳氏,都统、伯石文炳之女。
侧福晋李佳氏,轻车都尉舒尔德库之女。
侧福晋李佳氏,不详。
侧福晋程佳氏,程世福之女。
侧福晋王佳氏,不详。
侧福晋林佳氏,不详。
庶福晋刘佳氏,不详。
庶福晋范佳氏,不详。
庶福晋唐佳氏,不详。
妾刘氏,不详。
妾钱氏,不详。
妾邱氏,不详。
妾祁氏,不详。
妾朱氏,不详。
妾裴氏,不详。
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
嫡福晋董鄂氏,都统、勇勤公鹏春之女;
侧福晋田氏,笔贴式敦达理之女;
妾王氏,桑格之女;
妾富察氏,外富阿之女;
妾伊尔根觉罗氏,噶尔汉之女;
妾完颜氏,牧长二格之女;
妾李氏,李先隆之女;
妾奇德里氏,员外郎、参领萨哈廉之女;
妾朱氏,朱鼐程之女;
妾吴氏,吴美之女;
妾陈氏,陈富荣之女。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
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内大臣费扬古的女儿。雍正九年九月,崩。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的女儿,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乾隆帝。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崩,年八十六。
敦肃皇贵妃,年氏,巡抚年遐龄的女儿,雍正三年十一月,崩。三子,福宜、福惠、福沛,一女,皆殇。
纯悫皇贵妃,耿氏,管领耿德金女。雍正间,封裕嫔,进裕妃。乾隆时,尊为裕皇贵太妃。乾隆四十九年崩。一子,弘昼。
齐妃,李氏,知府李文烨女。三子,弘盼、弘昀,弘时,只有弘时活了下来,其他两个皆殇;一女,下嫁星德。
谦妃,刘氏,管领刘满女,生于康熙五十三年。雍正上台后,封其为谦嫔,乾隆时尊为皇考谦妃,生一子,果毅亲王弘瞻。
宁妃,武氏,知州武柱国女。雍正十二年甲寅五月二十四日卒,追封为宁妃。
懋嫔,宋氏,主事金柱女。生二女,皆殇。
李贵人(?—1760年),雍正七年封贵人,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卒。
郭贵人(?—1786年),雍正初年封为郭常在,雍正七年进位郭贵人。乾隆五十一年正月卒,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安贵人(?—?),卒于乾隆十四年四月到十五年底之间,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海贵人(?—1762年)雍正三年为常在,十三年进为海贵人,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卒,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张贵人(?—1732年)初入宫为常在,雍正十三年四月晋封张贵人,雍正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卒。
老贵人
那常在,雍正十三年前卒,暂安于田村,后奉安泰陵妃园寝。
李常在,雍正八年已进宫,封为李答应,雍正十年闰五月进位李常在。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尚健在,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马常在(?—1768年),雍正七年七月已入宫,称马答应,雍正八年一月进位马常在。卒于乾隆三十三年夏,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春常在,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高常在(?—?),雍正七年四月已入宫,称高答应,八年十一月,称高常在。约卒于雍正十年七月到十二年底之间,暂安于田村,后奉安泰陵妃园寝。
常常在(?—1732年)雍正七年一月已入宫,雍正十年八月卒,暂安于田村,后奉安泰陵妃园寝。
顾常在(?—1729年)雍正七年四月已进宫,为常在。雍正七年九月卒,暂安于田村,后奉安泰陵妃园寝。
苏答应,雍正四年七月进宫,可能卒于雍正七年八月以后。
吉常在,原称吉官(吉官女子?),葬在妃园、泰陵、泰东陵之外,待考。
英答应,原称兰英,葬在妃园、泰陵、泰东陵之外,待考。
汪答应,葬在妃园、泰陵、泰东陵之外,待考。
德答应,葬在妃园、泰陵、泰东陵之外,待考。
苏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疑为苏答应。
张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伊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张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云惠,葬在妃园、泰陵、泰东陵之外,待考。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
嫡福晋:他塔喇氏(员外郎张保之女)
侧福晋:刘佳氏(刘文焕之女);瓜尔佳氏(硕色之女)
庶福晋:马佳氏(马三合之女);白佳氏(白玉之女);钱佳氏(管领土完整钱加官之女);张佳氏(张唤文之女)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幼殇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
嫡福晋纳喇氏,副都统法喀之女;
侧福晋纳喇氏,六品牧长韩楚翰之女;
侧福晋巴尔达氏,管领噶尔赛之女;
庶福晋李佳氏,李联科之女;
庶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包衣、参领伯霸之女;
庶福晋富察氏,西特库之女;
庶福晋陈氏,管领萨哈塔之女。
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
嫡妻郭络罗氏,和硕额驸明尚之女;
妾张氏,张之碧之女;
妾毛氏,毛二格之女。
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
嫡妻栋鄂氏,七十之女;
妾刘氏,刘大之女;
妾兆氏,玛纳哈之女;
妾郎氏,郎图之女;
妾周氏,周大之女;
妾完颜氏,王达之女;
妾朱氏,朱大之女;
妾佟氏,佟大之;
妾陈氏,陈大之女。
皇十子爱新觉罗·胤俄:
不清楚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
★胤祹★嫡福晋:富察氏2(太保、大学士、伯爵马齐之女)
侧福晋:方佳氏5(四品典卫方文彬之女);管佳氏1(管有仓之女)
庶福晋:王佳氏1(王德政之女);李佳氏1(轻车都尉车尔特之女);迈氏(员外郎九格之女);陈氏(陈大麻之女)
妾:李氏1(李大之女);姚氏1(管领玛色之女)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
胤祥一辈子有多少妻妾不得而知,但做亲王以后,封诰命的有嫡福晋一个,侧福晋三个,庶福晋两个。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侧福晋富察氏,佐领僧格之女;侧福晋乌苏氏,头等护卫金保之女;侧福晋瓜尔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庶福晋石佳氏,领催庄格之女;庶福晋纳喇氏,轻车都尉吴尔敦之女。
可是从他和嫡福晋生儿育女的数量来看,他和嫡福晋兆佳氏的感情非常非常好,已经到了专宠她一人的地步。他的嫡福晋兆佳氏所生的孩子,不论男女,不论有没有成人,从康熙四十六年到到雍正三年,除去孝期三年,14年当中,兆佳氏共生子女7人 。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
嫡福晋完颜氏 侍郎罗察之女
侧福晋舒舒觉罗氏 员外郎明德之女
庶福晋伊尔根觉罗氏 典卫西泰之女
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 二等护卫石保之女
妾吴氏 常有之女。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
嫡福晋:瓜尔佳氏(都统石文炳之女)
侧福晋:瓜尔佳氏(员外郎博色之女)
庶福晋:杜氏(护军校五尔之女)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
嫡福晋郭络罗氏,三品官品级能特之女;侧福晋李氏,杨达色之女;侧福晋朱氏,朱兆书之女;侧福晋纳喇氏,三等护卫六十八之女;侧福晋张氏,张存仁之女;侧福晋胡氏,胡宗显之女;侧福晋薛氏,佛保之女;庶福晋富察氏,郭礼之女;庶福晋王氏,在尔汉之女;庶福晋廖氏,廖洪柱之女。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
嫡福晋钮祜禄氏,果毅公阿灵阿之女;侧福晋孟氏,达色之女。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
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
嫡福晋鄂勒特氏,噶尔卡思多罗郡王阿保之女;
侧福晋崔氏,崔士桂之女;
侧福晋周氏,蒙色之女;
庶福晋王氏,和索礼之女。
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
嫡福晋祖氏,佐领祖建吉之女;
侧福晋周氏,头等侍卫六格之女;
侧福晋吴氏,吴勋臣之女;
侧福晋关氏,员外郎博色之女。
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
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侍郎双喜之女;
继福晋乌雅氏,内大臣兼尚书海芳之女;
妾程氏,六品典卫程启英之女;
妾杨氏,常住之女;
妾李氏,德住之女。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
不清楚
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
不清楚
㈡ 康字开头即人物介绍
鳌拜是何许人?他何以能爬到清迁辅政大臣的高位,手操军政与杀伐大权,竟能威胁到至高无上的康熙皇帝的权威? 鳌拜,满族瓜尔佳氏人,生年不可考,隶属满清太宗皇太极直辖的镶黄旗,年轻时常常随皇太极征战,骁勇善战,军功卓著,因而深得皇太极宠眷,于1634年就被授予牛录章京(汉译“佐领”),任甲喇额真(汉译“参领”)。1637年,皇太极发兵进攻明边防重地辽宁皮岛,贝子硕托、武英群王阿济格率军多次进攻未克。在这军情危急时,年轻的鳌拜挺身而出,立下军令状,获准后即率军大呼而上,强得登岛成功,然后率先举火引导后续部队冲上该岛。皮岛逐克。皇太极闻报大喜,以鳌拜首功,超升三等男爵,赐号巴图鲁(勇士),后又擢升鳌拜为最重要的镶黄旗护军统领,成为清王朝的主要将领。 1644年清军入关。鳌拜率军定燕京,征湖广,驰骋疆场,冲锋陷阵,为清王朝统一中国立下汗马功劳。这年10月,他率军取道陕北,进攻西安的李自成军。第二年5月李自成在被追击途中遇害。1646年鳌拜又随肃亲王谊格出征四川张献忠大西军,在南充偷袭大西军军营,“大破之,斩献忠于阵”。鳌拜又以首功被顺治皇帝超升为二等公,授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在(皇帝禁卫军司令)。自此,鳌拜参议清廷大政,随侍帝侧,权势日增,处于清廷核心地位。1661年顺治帝,皇三子玄烨刚8岁,即帝位,是为康熙。国家政务由索尼(正黄旗)、遏必隆(镶黄旗)、苏克萨哈(正白旗)、鳌拜(镶黄旗)四个大辅政大臣掌管。鳌拜虽位居四大臣之末,但因索尼年老我病,遏必隆生性庸懦,苏克萨哈因隶属正白旗,是多尔衮旧,为索尼所恶,因而鳌拜得以擅权。他结党营私,日益骄横,竟发展到不顾康熙的意旨,先后杀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临与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等政敌,引起朝野惊恐,康熙震怒。最后康熙终设计将鳌拜擒获,廷议当斩,康熙念鳌拜历事三朝,效力有年,不忍加诛,仅命革职,籍没拘禁。不久鳌拜于禁所。在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历史上,权臣与皇帝的斗争史不绝书。这是当时制度的必然产物。康熙与鳌拜的政争只是其中一例罢了。
㈢ 历史上名字带康的比较出名的人物
康泰
三国时东吴人。曾和朱应出使扶南等国,途中经历和传闻一百多个国家,为中国早期远行海外的旅行家之一,著有《吴时外国传》。
康僧会
三国时高僧。世居于竺,随父经商,乃移居交趾。十余岁双亲并亡,遂出家。他通天文、谶纬这学,尤娴经律。他通天文、谶纬之学,尤娴经律。247年到三国·吴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孙权为之建塔,因有佛寺,就是江南第一寺“建初寺”(现在的南京大报恩寺)。江苏、上海(现在上海龙华寺、静安寺等也是康僧会创立)一带亦始兴佛法,是江南佛学的创始人。形成江南佛教中心。
古金陵大报恩寺(前身为建初寺)是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为纪念其生母所建。工程自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始建,十万民工,历时19年基本建成,耗费白银248.5万两。宣德皇帝钦命郑和参与工程建设,并主持了落成大典。古金陵大报恩寺是皇家寺庙,所有建筑皆依皇家规制,其鼎盛时期范围达“九里十三步”,曾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金陵三大寺,是明清时期百寺之首,当时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专门机构“僧录司”也设于此。金陵大报恩寺是明初刻经、印经中心,是义学讲坛。在明清佛教界地位崇高。 古报恩寺内五彩琉璃塔高约78米,九层八面,琉璃塔因塔体全部用白石和五色琉璃瓷砖砌成而得名。琉璃塔以五色莲台为基座,塔体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每层的覆瓦、拱门均用赤、橙、绿、白、青五色琉璃贴面。拱门用五色琉璃构件拼接而成,上有飞天、雷神、狮子、白象、花卉等图案,造型生动,制作精美。塔顶有黄金制成的宝顶,下面有9级“相轮”,之下为“承盘”。塔顶和每层飞檐下都垂悬金铃鸣铎(风铃)152只,金铃闻风而鸣,禅意阵阵。塔身内置有146盏长明灯,由百名少年童子,日夜轮值管灯,使之昼夜长明不熄,每日耗油五十一斤之多,白天光亮耀日,入夜如火龙悬挂,华灯耀月,数十里外可见。古金陵大报恩寺塔是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南京城最负盛名的标志性建筑,永乐皇帝赐封该塔为“第一塔”。明散文家张岱称之为“永乐之大窑器,中国之大古董”。被西方人誉为“中世纪七大奇观”之一。1856年,金陵大报恩寺和琉璃塔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康绚
字长明,南朝·梁华山蓝田人。初仕北齐,后任梁朝司州刺史卫尉卿,以宽厚之德著称。其先祖出自康居国人,据《梁书·康绚传》记载,西域的这一支康氏,他们的王子来到中国,在河西郡落脚待诏,后来就定居河西,并且子孙世代繁衍。
康子元
唐代经学大师,会稽(今属浙江省绍兴)人,字右昌,号毓奇。唐开元四年(731)丙辰年科进士,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宗正太卿。举贤能治《易经》、《老庄》之学。形成帝王“受命不于天,于其人”,“是为公是,非为公非,蹈道必赏,违善必罚”,主张改革弊政,创立新制之改革思想。成为历史上改革家而名垂史册。后因,上疏安史隐患不纳,遂请旨入闽观风,居建宁府建阳县,现有遗迹子元公墓在建阳。为入闽康氏始祖。
康昆仑
西域康国人,唐代著名琵琶演奏家。善弹《道调凉州》、《羽调录要》等曲,有“长安第一手”之称。
康日知
唐代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西南)人,至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王。其子康志睦,勇武善驰射,累迁大将军,因功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公。
康澄
五代后唐明宗李嗣源时任大理少卿曾上疏言时事:为国家者有不足惧者五,深可畏者六:三辰失行不足惧,天象变见不足惧,小人讹言不足惧,山崩川竭不足惧,水旱虫蝗不足惧也;贤士藏匿深可畏,四民迁业深可畏,上下相徇深可畏,廉耻道消深可畏,毁誉乱真深可畏,直言不闻深可畏也。”识者皆多澄言切中时病。若从荣之变,任圜、安重诲等之死,可谓上下相徇,而毁誉乱真之敝矣。然澄之言,岂止一时之病,凡为国者,可不戒哉!系康子元后裔。为入莆(福建莆田)康氏始祖。
康福
五代蔚州(今山西省灵丘)人,仕后唐、晋二朝,皆有政绩,所辖之地岁稔仓盈、牛马遍野。后晋时官至宰相,赐输忠守正翊亮功臣、加开府仪同三司。
康再遇
北宋大将,曾为宋太祖立下了开国战功,位居开国功臣之列,遂加官进爵,门庭荣耀,康氏自此显达当朝。
康与之
南宋著名学者.字伯可,一字叔闻,号退轩,滑州(今河南省滑县东)人。曾上书“中兴十策”,表现出其渴望公平合理的乌托邦思想。著有《昨梦录》等。
康进之
元代戏曲家。棣州(今山东省惠民)人,现存其杂剧《李逵负荆》一种。
康茂才
明朝开国大将。康茂才本来是元廷驻应天城的水军元帅,朱元璋攻破应天城的时候,康茂才率部投降并愿意归附红巾军,朱元璋就让康茂才做了红巾军的水军头领。以后,康茂才一直得到朱元璋的重用。比如,朱元璋攻占了浙东以后,曾派康茂才做那里的都水营田使,专门负责修筑河堤,兴建水利工程,恢复农业生产,供给部队军需。俗语说得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朱元璋对康茂才如此看重,康茂才也就兢兢业业地为朱元璋效力。无论打仗还是搞水利,康茂才都干得十分出色,立下了许多功劳。
康大和
公元(1507-1577),字原中,明正德二年(1507)出生于福建莆田崇福里砺山村(今莆田秀屿区月塘乡前康村)。
康大和于嘉靖十四年(1534)朝廷秋闱,入京应试,得中二甲进士,嘉靖三十二年(1553)迁升侍讲学士,嘉靖四十年(1561),晋升南京工部尚书。明朝皇帝称赞大和为“一代儒宗”。他是嘉靖、隆庆、永乐三朝元老,学问渊博,治学严谨,他为官清正、勤政爱民,为人“朴实敦厚,不事表举”。其道德文章,为世人所推崇。年轻时被林贞、肃俊所赏识和器重。在学馆时他曾书写“学林”二字于壁上,寓意敬仰工部侍郎林庭机。他还常说:“庭机吾所不及也”。可见他为官为人很谦虚的,致仕归乡后,与致仕居家的工部尚书林云同诸儒,结社赋诗,风雅一时。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二人应兴化郡守吕一静之邀,续修《兴化府志》,为总裁。后与林云同等续修《郡志》。除总纂《兴化府志》(万历甲戌志)外,有《砺峰集》、《续莆阳文献》传世。
康海
明代文学家。字德涵(1475-1540),号对山、浒西山人、沜东渔夫。陕西省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等。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被诛,康海受牵连而免职。归乡里后,以山水声伎自娱。他是“前七子”之一,所作 杂剧、散曲、诗文集多种。作品主要有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诗文集《对山集》等。
康女
明代人,因“三贤”闻名。据传,其父年老无子,劝父纳妾生子;母病,尝粪辨病;夫亡,誓不改嫁。
康元积
公元(1559-1613),字日空,号函三,明万历辛丑(1600)年进士,任太常寺博士达13年,改任吏科给事时未到任即病逝。光绪《湖南通志》、李元度《南岳志》、《衡山县志》中,对他均有简略的记述,衡岳一带,则颇为流传他的故事。其一是:他向明神宗朱翊钧上《保泰疏》,以“持盈保泰”为宗旨直言时弊,指责朝政,对皇帝和宰相都进行了辛辣的批评,更提出了颇为切合实际的建议。其次随理学名家王家沐读书,在王家沐父子死后为他们建“会灵精舍”,每年春秋在此举行祭礼,兼作教育族中子弟的讲学场所。会灵精舍成为继文定书院而后的由南岳籍的人手建的又一所书院。在南岳还留传一句顺口溜就是 “康家祠堂祭得怪,先祭王夫子,后祭康保泰。”康保泰是因为上保泰疏而得来的尊称。而此处的王夫子,即是王宗沐、王斗溟父子。康元积是王宗沐的门人。王斗溟万历甲午(1594)任湖广左参政,主持乡试,又为康元积座师。康元积同时受王氏父子两代的知遇而尊师之情愈重了。第二则是他奉旨封藩回衡山时,发现黄堡驿马差事使衡山百姓疲于奔命,他致函湖南司道予以裁撤。一举革了为害衡民的弊政。在上述流传的故事中,康元积表现出政治、大胆、尊师重道,关心桑梓疾苦。官虽不大,能量却不小。
《保泰疏》写于万历36年(1608)正月,屡经奏进,直到万历40年初方得到当时皇帝和宰相的重视。宰相赵焕读了《保泰疏》后,叹为“天下第一人”。明神宗则将康元积由太常寺博士这类闲职改任为吏科给事,进入台省供职。但康元积未等发挥他的才干而匆匆谢世。《保泰疏》是以中国古代《易》理作为根据,从正月之卦象为“泰”一点,对它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阐释,结合当时的政治、军事、社会各方面情况,反复曲尽的分析、申述,以动帝听。它通篇充满了宋、明理学的光泽,正如邹元标在《康元积墓志铭》中说的:“其文精、畅、奥、邃,置古名臣奏议中,当为心折。”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敢于对皇帝和宰相直言指责。他指责皇帝不能正确对待江西参政姜士昌、御史宋焘和咸宁知县满朝荐等人的正言,偏听妄信而又不理朝政。“致使天下之大,悠悠泛泛,如无舵之舟;大小之政,日趋于颓靡而满失其初;大小之官,日习于苟且而尽忘其故。”吏部则鬻官卖爵,“吏胥杂流,辄旦夕而得官。”户部则财困粮空,“太仓无二年储。”兵部则贪功好大,将疲兵惰,“或剥军以养寇,或弄兵以修隙。”工部则搞皇亲国戚的楼殿营建,对河道、农田基本建设却马虎了事。礼部则造成了“民竞于偷,士习于躁,缙绅竟于门户,文章竟于纤靡”的社会风尚。洋洋万余言,刘部都批评到了,切中时弊,无外乎引起了神宗和宰相们的震动。他在裁革黄堡驿马的例差致湖南司道书中更大声疾呼,“衡山地瘠民穷”,驿马官差所造成的重担,虽“剜却百姓心头之肉”,也难以解决。这种血泪控诉,使湖南当道官员们不得不勉从其请,裁撤了这项吃人的官差,为衡岳人民稍舒困境。衡山人民曾为此立碑记。
康元积20岁左右受业于王宗沐,难以胡安国的学术思想对他也有影响,加上家学渊源(他祖父康三泉是著名理学家邹东廓的门人),因而在理学领域涉猎甚深。他专治《春秋》,又旁及诸子百家,佛道内典,著有《麟经约言》、《南岳笔记》等。他原籍江西安福,因在南岳读书,加上祖父康三泉于嘉靖21至31年,十年中两次来南岳讲学,南岳又山明水秀,为宋代胡安国、朱熹、张栻,明代湛甘泉、罗洪先、邹东廓等讲授理学的胜地,诸多渊源,使他决定寄籍南岳。南岳会灵精舍侧有保泰祠,就是康元积的子孙们祭祀之所。
康涛
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画家,工山水花卉,亦善书。为雍正、乾隆年间画家,以人物画著称,承明代仇英、尤求白描传统,用笔工整,形象静逸。所画《华清出浴图》,以杨贵妃出浴为题。图中杨贵妃的云鬓松挽,身披罗纱。两个小宫女端着香露,跟随其后。
康有为
广东省南海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1895年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朝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后依靠光绪帝发动“戊戌变法”,遭慈禧镇压。逃亡日本。民国6年(1917年)7月和张勋拥清朝废帝溥仪复辟,十二天后失败。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孟子微》、《春秋笔修大义微言考》、《孟了微》、《春秋笔修大义微言考》、《大同书》、《中庸注》等,颇受近代学术界的重视。
㈣ 姓康的伟人都有谁
康有为康泰:三国时东吴人,曾和朱应出使扶南等国,途中经历和传闻一百多个国家,为中国早期远行海外的旅行家之一,著有《吴时外国传》。
康绚:字长明,南朝·梁华山蓝田人,初仕北齐,后任梁朝司州刺史卫尉卿,以宽厚之德著称。其先祖出自康居国人,据《梁书·康绚传》记载,西域的这一支康氏,他们的王子来到中国,在河西郡落脚待诏,后来就定居河西,并且子孙世代繁衍,变成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跟汉人没有丝毫分别。
康福:五代蔚州(今山西省灵丘)人,仕后唐、晋二朝,皆有政绩,所辖之地岁稔仓盈、牛马遍野。后晋时官至宰相,赐输忠守正翊亮功臣、加开府仪同三司。
康海:明代文学家。字德涵(1475-1540),号对山、浒西山人、沜东渔夫。陕西省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等。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被诛,康海受牵连而免职。归乡里后,以山水声伎自娱。他是“前七子”之一,所作 杂剧、散曲、诗文集多种。作品主要有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诗文集《对山集》等。
康女:明代人,因“三贤”闻名。据传,其父年老无子,劝父纳妾生子;母病,尝粪辨病;夫亡,誓不改嫁。
康涛: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画家,工山水花卉,亦善书。为雍正、乾隆年间画家,以人物画著称,承明代仇英、尤求白描传统,用笔工整,形象静逸。所画《华清出浴图》,以杨贵妃出浴为题。图中杨贵妃的云鬓松挽,身披罗纱。两个小宫女端着香露,跟随其后。
康僧会:康居国(今中亚一带)人,一代高僧。世居于竺,随父经商,乃移居交趾。十余岁双亲并亡,遂出家。他通天文、谶纬这学,尤娴经律。他通天文、谶纬之学,尤娴经律。247年到三国·吴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孙权为之建塔,因有佛寺,江苏一带亦始兴佛法,是江南佛学的创始人。
康子元:唐代经学大师,会稽(今属浙江省)人,官至宗正少卿。举贤能治《易经》、《老庄》之学。形成帝王“受命不于天,于其人”,“是为公是,非为公非,蹈道必赏,违善必罚”,主张改革弊政,创立新制之改革思想。成为历史上改革家而名垂史册。
康昆仑:西域康国人,唐代著名琵琶演奏家。善弹《道调凉州》、《羽调录要》等曲,有“长安第一手”之称。
康日知:唐代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西南)人,至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王。其子康志睦,勇武善驰射,累迁大将军,因功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公。
康再遇:北宋大将,曾为宋太祖立下了开国战功,位居开国功臣之列,遂加官进爵,门庭荣耀,康氏自此显达当朝。
康与之:字伯可,一字叔闻,号退轩,滑州(今河南省滑县东)人,南宋著名学者。曾上书“中兴十策”,表现出其渴望公平合理的乌托邦思想。著有《昨梦录》等。
康进之:棣州(今山东省惠民)人,元代戏曲家,现存其杂剧《李逵负荆》一种。康海:陕西武功县人,明代文学家,作品多杂剧、散曲、诗文等。曾任翰林院修撰,列“前七子”之一。
康茂才:明朝开国大将。康茂才本来是元廷驻应天城的水军元帅,朱元璋攻破应天城的时候,康茂才率部投降并愿意归附红巾军,朱元璋就让康茂才做了红巾军的水军头领。以后,康茂才一直得到朱元璋的重用。比如,朱元璋攻占了浙东以后,曾派康茂才做那里的都水营田使,专门负责修筑河堤,兴建水利工程,恢复农业生产,供给部队军需。俗语说得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朱元璋对康茂才如此看重,康茂才也就兢兢业业地为朱元璋效力。无论打仗还是搞水利,康茂才都干得十分出色,立下了许多功劳。
康茂林:明朝开国大将。与康茂才兄弟二人为朱元璋手下大将,明朝建国后,封康茂林在山东青州府为衡王,建衡王府。
康济鼐:清代西藏贵族。曾因功被康熙皇帝封为贝子,与阿尔布巴、隆布鼐共同掌管西藏政务。雍正五年(1727年),西藏内部发生叛乱,藏王康济鼐被杀。
康有为:广东省南海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1895年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朝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后依靠光绪帝发动“戊戌变法”,遭慈禧镇压。逃亡日本。民国6年(1917年)7月和张勋拥清朝废帝溥仪复辟,十二天后失败。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孟子微》、《春秋笔修大义微言考》、《孟了微》、《春秋笔修大义微言考》、《大同书》、《中庸注》等,颇受近代学术界的重视。其中的《少年中国说》入选中学生语文课本。
康广仁:号右博,又号大中,广东省南海人,系康有为幼弟,曾创《知新报》,办大同译书局,发起不缠足会。清末维新变法人士。1897年在澳门主持《知新报》,后又经理上海不缠足会艾书、大同译书局。1898年,在京协助康有为草拟新政奏稿及联络事宜。戊戌政变时遇难。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康同薇:字文僴,号薇君,广东省南海人,康有为长女。自幼不缠足、不穿耳,开中国妇女界风气之先。15岁即据二十四史编《风俗制度考》,后又翻译大量日本书籍,助父编纂《日本政变考》、《日本书目志》等。1897年在澳门《知新报》任翻译。1898年7月与李惠仙(梁启超夫人)等在上海创办中国最早由妇女主办、以妇女为阅读对象的报刊《女学报》。精国学和英、日语种,为当时新女性之代表。
康克清:江西省万安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卓越领导人,杰出女政治家,朱德夫人。生前为中共中央委员,全国妇联主席。历任乡妇女协会秘书,红军总司令部交通大队政委、女子义勇队队长、直属队指导员,八路军总司令部直属队政治处总支书记、主任,中央妇委委员,全国妇联部长、常委、副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副主席、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㈤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姓康的皇帝
没有姓康的皇帝,不止如此,就算推算康姓改姓之前也没有.以下资料可供参考:
关于康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出自姬姓。周武王灭商后,把同母幼弟姬叔封在康,故称康叔。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因年幼,由周公摄政,三监(管理商朝旧臣封地的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勾结武庚(商纣王后裔)和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平定。之后,便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当时素负贤名的康叔统治,并改封康叔为卫君,建立卫国,故又称卫康叔。康叔把卫国治理得很好,声誉日益上升,到周成王亲政时被举为司寇,权位高于其他诸侯。他死后谥号是"康",其后便有以谥号为氏,或以封邑为氏,称康氏。史称康姓正宗。
汉代时,西域康居国派遣他们的王子来到中国,表示对汉朝皇帝的诚心,那位王子到达我国后就在河西落脚待诏,后来就定居河西,其后子孙以国为姓,称康氏。到隋唐时,这个位居东亚的国家仍然存在,被称为康国。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登基后,为避其名讳,令"匡"氏改为音近的"康"氏。
突厥(公元6世纪在今新疆境内的游牧部落,西魏时建立政权,隋之前疆域最广)族中有康姓。
康姓历史名人
康有为:近代维新派著名领袖。1895年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朝廷,为"公车上书"。1898年依靠光绪帝发动了维新运动,但遭镇压,逃亡日本。民国6年(1917年)7月和张勋拥清朝废帝溥仪复辟,十二天后失败。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
康广仁:康有为之弟。参与维新变法,戊戌政变时被捕入狱,与谭嗣同等同时在北京菜市口被杀,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康僧会:三国时高僧。世居天竺。他通天文、谶纬之学,尤娴经律。247年到建夜,孙权为之建塔,因始有佛寺,于是江苏佛法始兴。
康 泰:三国时吴国人,为中国早期远行到海外的旅行家之一。约在公元226年和朱应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国,曾经历和传闻的国家有一百数十个,并曾在扶南会见天竺(今印度)使臣,归国后撰有《吴时外国传》。
康再遇:北宋大将,曾为宋太祖立下了开国战功,康氏自此显达当朝。
康昆仑:西域康国人,唐代琵琶演奏家,德宗贞元时有"长安第一手"之称。
康与之:南宋时人。高宗时因上"中兴十策"而闻名。他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纯以农业为主,按口授田,自力耕织,平均分配生活资料,无私有制,无战争和剥削,反映了一种乌托邦思想。著有《昨梦录》。
康 海:明代文学家,曾任翰林院编修,为"前七子"之一。所作杂剧、散曲、诗文集多种。
㈥ 康姓历史名人及贡献
康大和 康大和(1507~1577),字原中,明正德二年(1507)出生于莆田县崇福里砺山(砺峰)(今莆田市秀屿区月塘乡前康村),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授编修。时明世宗礼佛拜道,醮事不断,竟以青词(道士斋醮时上奏天神的表章)优劣,衡量翰苑词臣撰述之高下,以至众多词臣潜心奉制取幸。康大和却不为所动,多次疏谏世宗以国事为重,远离僧道,停止建醮,世宗不听。严嵩入阁后,大和为其所忌,出仕近二十年,至严嵩倒台方复出。 明宪宗时,仙游县籍翰林检讨郑纪,针对宦官弄权、朝政腐败,上《太平十策》,规谏远奸邪,任忠良、恤民命、兴礼教,励精图治,重振朝纲。宪宗不纳、郑纪愤然辞官归养,至孝宗即位方供职,入侍经筵,寻召为国子祭酒,升南京太常少卿、户部右侍郎等职。任上,屡加献纳,《裁借备荒六事》为孝宗嘉纳,官至户部尚书,史称“经济名臣”。 康泰 三国时东吴人,曾和朱应出使扶南等国,途中经历和传闻一百多个国家,为中国早期远行海外的旅行家之一,著有《吴时外国传》。 康绚 字长明,南朝·梁华山蓝田人,初仕北齐,后任梁朝司州刺史卫尉卿,以宽厚之德著称。其先祖出自康居国人,据《梁书·康绚传》记载,西域的这一支康氏,他们的王子来到中国,在河西郡落脚待诏,后来就定居河西,并且子孙世代繁衍,变成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跟汉人没有丝毫分别。 康福 五代蔚州(今山西省灵丘)人,仕后唐、晋二朝,皆有政绩,所辖之地岁稔仓盈、牛马遍野。后晋时官至宰相,赐输忠守正翊亮功臣、加开府仪同三司。 康海 明代文学家。字德涵(1475-1540),号对山、浒西山人、沜东渔夫。陕西省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等。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被诛,康海受牵连而免职。归乡里后,以山水声伎自娱。他是“前七子”之一,所作 杂剧、散曲、诗文集多种。作品主要有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诗文集《对山集》等。 康女 明代人,因“三贤”闻名。据传,其父年老无子,劝父纳妾生子;母病,尝粪辨病;夫亡,誓不改嫁。 康涛 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画家,工山水花卉,亦善书。为雍正、乾隆年间画家,以人物画著称,承明代仇英、尤求白描传统,用笔工整,形象静逸。所画《华清出浴图》,以杨贵妃出浴为题。图中杨贵妃的云鬓松挽,身披罗纱。两个小宫女端着香露,跟随其后。 康僧会 康居国(今中亚一带)人,一代高僧。世居于竺,随父经商,乃移居交趾。十余岁双亲并亡,遂出家。他通天文、谶纬这学,尤娴经律。他通天文、谶纬之学,尤娴经律。247年到三国·吴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孙权为之建塔,因有佛寺,江苏一带亦始兴佛法,是江南佛学的创始人。 康子元 唐代经学大师,会稽(今属浙江省)人,官至宗正少卿。举贤能治《易经》、《老庄》之学。形成帝王“受命不于天,于其人”,“是为公是,非为公非,蹈道必赏,违善必罚”,主张改革弊政,创立新制之改革思想。成为历史上改革家而名垂史册。 康昆仑 西域康国人,唐代著名琵琶演奏家。善弹《道调凉州》、《羽调录要》等曲,有“长安第一手”之称。 康日知 唐代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西南)人,至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王。其子康志睦,勇武善驰射,累迁大将军,因功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公。 康再遇 北宋大将,曾为宋太祖立下了开国战功,位居开国功臣之列,遂加官进爵,门庭荣耀,康氏自此显达当朝。 康与之 字伯可,一字叔闻,号退轩,滑州(今河南省滑县东)人,南宋著名学者。曾上书“中兴十策”,表现出其渴望公平合理的乌托邦思想。著有《昨梦录》等。 康进之 棣州(今山东省惠民)人,元代戏曲家,现存其杂剧《李逵负荆》一种。康海:陕西武功县人,明代文学家,作品多杂剧、散曲、诗文等。曾任翰林院修撰,列“前七子”之一。 康茂才 明朝开国大将。康茂才本来是元廷驻应天城的水军元帅,朱元璋攻破应天城的时候,康茂才率部投降并愿意归附红巾军,朱元璋就让康茂才做了红巾军的水军头领。以后,康茂才一直得到朱元璋的重用。比如,朱元璋攻占了浙东以后,曾派康茂才做那里的都水营田使,专门负责修筑河堤,兴建水利工程,恢复农业生产,供给部队军需。俗语说得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朱元璋对康茂才如此看重,康茂才也就兢兢业业地为朱元璋效力。无论打仗还是搞水利,康茂才都干得十分出色,立下了许多功劳。 康茂林 明朝开国大将。与康茂才兄弟二人为朱元璋手下大将,明朝建国后,封康茂林在山东青州府为衡王,建衡王府。 康济鼐 清代西藏贵族。曾因功被康熙皇帝封为贝子,与阿尔布巴、隆布鼐共同掌管西藏政务。雍正五年(1727年),西藏内部发生叛乱,藏王康济鼐被杀。 康有为 广东省南海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1895年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朝 梁启超与光绪和康有为 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后依靠光绪帝发动“戊戌变法”,遭慈禧镇压。逃亡日本。民国6年(1917年)7月和张勋拥清朝废帝溥仪复辟,十二天后失败。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孟子微》、《春秋笔修大义微言考》、《孟了微》、《春秋笔修大义微言考》、《大同书》、《中庸注》等,颇受近代学术界的重视。其中的《少年中国说》入选中学生语文课本。 康广仁 号右博,又号大中,广东省南海人,系康有为幼弟,曾创《知新报》,办大同译书局,发起不缠足会。清末维新变法人士。1897年在澳门主持《知新报》,后又经理上海不缠足会艾书、大同译书局。1898年,在京协助康有为草拟新政奏稿及联络事宜。戊戌政变时遇难。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康同薇 字文僴,号薇君,广东省南海人,康有为长女。自幼不缠足、不穿耳,开中国妇女界风气之先。15岁即据二十四史编《风俗制度考》,后又翻译大量日本书籍,助父编纂《日本政变考》、《日本书目志》等。1897年在澳门《知新报》任翻译。1898年7月与李惠仙(梁启超夫人)等在上海创办中国最早由妇女主办、以妇女为阅读对象的报刊《女学报》。精国学和英、日语种,为当时新女性之代表。 康克清 江西省万安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卓越领导人,杰出女政治家,朱德夫人。生前为中共中央委员,全国妇联主席。历任乡妇女协会秘书,红军总司令部交通大队政委、女子义勇队队长、直属队指导员,八路军总司令部直属队政治处总支书记、主任,中央妇委委员,全国妇联部长、常委、副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副主席、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追问: 我佩服你!谢谢
㈦ 名字带“康”的外国名人
Constance, 康斯坦丝, 拉丁, 坚定忠实的人。
Conrad, 康拉德 , 援助者,智慧;指导的人。
Cornelius, 康那理惟士, 拉丁, 太阳之角;王权
Cornell 康奈尔 法国, 金黄色头发的人。
Constantine,男名,中文译“康斯坦丁”本意:坚守信念。
Cambier, 康比尔,
Cambridge,俗译剑桥,其实直译应该是康桥,再直接应该叫:康布里齐(很英伦,哈利波特的味道了)
Concordia, 康柯迪娅
Condillac, 康迪拉克(就是两个字母之差, Cadillac就是凯迪拉克了)
Condorcet,康多赛,法语发音译
Condruses,康杜鲁斯
Conlin,康林
Connelly,康耐力,康耐莉
Conniewalker,康尼沃克(或者译:康尼步行者)
Connorivens,康诺里文斯
Connormcarty,康诺姆卡蒂
Connors,康纳斯
Conrada,康拉达
Conradferdinand,康拉德费迪南德(一眼就知道是西文名)
Conradhirsh,康拉德什(印度名吧?!)
Consadole,康撒多勒
Conscience,良心这个词也可以做人名,汗! 人名译:康施恩斯
Consolmagno,康索马格诺
Constable,康斯特布尔
Constantia,康斯坦莎
K开头的“康”字名
Koncek,康克
Kondakov,康达科夫
Kondojiro,康多吉罗(多半是一个日文名用罗马文拼的名,楼主不喜欢可以跳过了)
Kondratyuk,康卓拉杜克
Konig,德文名字来了。。。。康尼什
Konigstuhl,康尼什施杜尔
Konko,康考,(一个字幕之差,就是国内的大品牌:Konka康佳!)
Konkolya,康柯尔娅
Konnai,康纳伊
Konradbenes,康拉得本斯
Konradin,康拉丁
Konradzuse,康拉得宙斯
Konstantin,康斯坦丁(注意这个词用K开头不是C)
Konstfrolov,康斯特夫洛洛夫
Konstitutsiya,康斯提图西娅
Konyukhov,康雨克霍夫
兄弟,我又补充了自己对着Minor Planet字母表翻译的。。心血都给出去了,没功劳有苦劳是不~
㈧ 康姓名人的故事有哪些
康大和 公元(1507-1577),字原中,明正德二年(1507)出生于莆田崇福里砺山村(今莆田秀屿区月塘乡前康村)。 康大和于嘉靖十四年(1534)朝廷秋闱,入京应试,得中二甲进士,嘉靖三十二年(1553)迁升侍讲学士,嘉靖四十年(1561),晋升南京工部尚书。明朝皇帝称赞大和为“一代儒宗”。他是嘉靖、隆庆、永乐三朝元老,学问渊博,治学严谨,他为官清正、勤政爱民,为人“朴实敦厚,不事表举”。其道德文章,为世人所推崇。年轻时被林贞、肃俊所赏识和器重。在学馆时他曾书写“学林”二字于壁上,寓意敬仰工部侍郎林庭机。他还常说:“庭机吾所不及也”。可见他为官为人很谦虚的,致仕归乡后,与致仕居家的工部尚书林云同诸儒,结社赋诗,风雅一时。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二人应兴化郡守吕一静之邀,续修《兴化府志》,为总裁。后与林云同等续修《郡志》。 除总纂《兴化府志》(万历甲戍志)外,有《砺峰集》、《续莆阳文献》传世。 康泰 三国时东吴人,曾和朱应出使扶南等国,途中经历和传闻一百多个国家,为中国早期远行海外的旅行家之一,著有《吴时外国传》。 康绚 字长明,南朝·梁华山蓝田人,初仕北齐,后任梁朝司州刺史卫尉卿,以宽厚之德著称。其先祖出自康居国人,据《梁书·康绚传》记载,西域的这一支康氏,他们的王子来到中国,在河西郡落脚待诏,后来就定居河西,并且子孙世代繁衍,变成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跟汉人没有丝毫分别。 康福 五代蔚州(今山西省灵丘)人,仕后唐、晋二朝,皆有政绩,所辖之地岁稔仓盈、牛马遍野。后晋时官至宰相,赐输忠守正翊亮功臣、加开府仪同三司。 康海 明代文学家。字德涵(1475-1540),号对山、浒西山人、沜东渔夫。陕西省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等。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被诛,康海受牵连而免职。归乡里后,以山水声伎自娱。他是“前七子”之一,所作 杂剧、散曲、诗文集多种。作品主要有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诗文集《对山集》等。 康女 明代人,因“三贤”闻名。据传,其父年老无子,劝父纳妾生子;母病,尝粪辨病;夫亡,誓不改嫁。 康涛 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画家,工山水花卉,亦善书。为雍正、乾隆年间画家,以人物画著称,承明代仇英、尤求白描传统,用笔工整,形象静逸。所画《华清出浴图》,以杨贵妃出浴为题。图中杨贵妃的云鬓松挽,身披罗纱。两个小宫女端着香露,跟随其后。 康僧会,三国时期僧人,西域康居国大丞相有一个大儿子,单名叫会。他不恋富贵,看破红尘,立志出家当了和尚,人称“康僧会”,康僧会秉承佛旨,来到中华弘传佛法,广结善缘。他不仅精通佛典,而且「天文图纬,多所贯涉」。他于公元247年来到三国时的东吴。他在建业(当时东吴的都城)建立寺庙,供奉佛像弘扬佛法。不久受到孙权的信敬,并为他建佛塔,造佛寺。是继支譧之后在江南传教的人,康子元 唐代经学大师,会稽(今属浙江省)人,官至宗正少卿。举贤能治《易经》、《老庄》之学。形成帝王“受命不于天,于其人”,“是为公是,非为公非,蹈道必赏,违善必罚”,主张改革弊政,创立新制之改革思想。成为历史上改革家而名垂史册。 昆仑西域康国人,唐代著名琵琶演奏家。善弹《道调凉州》、《羽调录要》等曲,有“长安第一手”之称。 康日知 唐代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西南)人,至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王。其子康志睦,勇武善驰射,累迁大将军,因功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公。 康再遇 北宋大将,曾为宋太祖立下了开国战功,位居开国功臣之列,遂加官进爵,门庭荣耀,康氏自此显达当朝。 康与之 字伯可,一字叔闻,号退轩,滑州(今河南省滑县东)人,南宋著名学者。曾上书“中兴十策”,表现出其渴望公平合理的乌托邦思想。著有《昨梦录》等。 康进之 棣州(今山东省惠民)人,元代戏曲家,现存其杂剧《李逵负荆》一种。康海:陕西武功县人,明代文学家,作品多杂剧、散曲、诗文等。曾任翰林院修撰,列“前七子”之一。 康茂才 明朝开国大将。康茂才本来是元廷驻应天城的水军元帅,朱元璋攻破应天城的时候,康茂才率部投降并愿意归附红巾军,朱元璋就让康茂才做了红巾军的水军头领。以后,康茂才一直得到朱元璋的重用。比如,朱元璋攻占了浙东以后,曾派康茂才做那里的都水营田使,专门负责修筑河堤,兴建水利工程,恢复农业生产,供给部队军需。俗语说得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朱元璋对康茂才如此看重,康茂才也就兢兢业业地为朱元璋效力。无论打仗还是搞水利,康茂才都干得十分出色,立下了许多功劳。 康茂林 明朝开国大将。与康茂才兄弟二人为朱元璋手下大将,明朝建国后,封康茂林在山东青州府为衡王,建衡王府。 康济鼐 清代西藏贵族。曾因功被康熙皇帝封为贝子,与阿尔布巴、隆布鼐共同掌管西藏政务。雍正五年(1727年),西藏内部发生叛乱,藏王康济鼐被杀。 康有为 广东省南海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1895年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朝 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后依靠光绪帝发动“戊戌变法”,遭慈禧镇压。逃亡日本。民国6年(1917年)7月和张勋拥清朝废帝溥仪复辟,十二天后失败。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孟子微》、《春秋笔修大义微言考》、《孟了微》、《春秋笔修大义微言考》、《大同书》、《中庸注》等,颇受近代学术界的重视。其中的《少年中国说》入选中学生语文课本。康广仁 号右博,又号大中,广东省南海人,系康有为幼弟,曾创《知新报》,办大同译书局,发起不缠足会。清末维新变法人士。1897年在澳门主持《知新报》,后又经理上海不缠足会艾书、大同译书局。1898年,在京协助康有为草拟新政奏稿及联络事宜。戊戌政变时遇难。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康同薇 字文僴,号薇君,广东省南海人,康有为长女。自幼不缠足、不穿耳,开中国妇女界风气之先。15岁即据二十四史编《风俗制度考》,后又翻译大量日本书籍,助父编纂《日本政变考》、《日本书目志》等。1897年在澳门《知新报》任翻译。1898年7月与李惠仙(梁启超夫人)等在上海创办中国最早由妇女主办、以妇女为阅读对象的报刊《女学报》。精国学和英、日语种,为当时新女性之代表。 康克清 江西省万安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卓越领导人,杰出女政治家,朱德夫人。生前为中共中央委员,全国妇联主席。历任乡妇女协会秘书,红军总司令部交通大队政委、女子义勇队队长、直属队指导员,八路军总司令部直属队政治处总支书记、主任,中央妇委委员,全国妇联部长、常委、副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副主席、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㈨ 康姓来源及名人
姓氏起源
关于康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出自姬姓。周武王灭商后,把同母幼弟姬叔封在康,故称康叔。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因年幼,由周公摄政,三监(管理商朝旧臣封地的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勾结武庚(商纣王后裔)和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平定。之后,便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当时素负贤名的康叔统治,并改封康叔为卫君,建立卫国,故又称卫康叔。康叔把卫国治理得很好,声誉日益上升,到周成王亲政时被举为司寇,权位高于其他诸侯。他死后谥号是"康",其后便有以谥号为氏,或以封邑为氏,称康氏。史称康姓正宗。
汉代时,西域康居国派遣他们的王子来到中国,表示对汉朝皇帝的诚心,那位王子到达我国后就在河西落脚待诏,后来就定居河西,其后子孙以国为姓,称康氏。到隋唐时,这个位居东亚的国家仍然存在,被称为康国。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登基后,为避其名讳,令"匡"氏改为音近的"康"氏。
突厥(公元6世纪在今新疆境内的游牧部落,西魏时建立政权,隋之前疆域最广)族中有康姓。
聚集地(迁徙分布)
康氏最早的发源地是康叔被封的卫国,在今河南省的东部、山东省的西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一带。卫国定都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东北),后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东)。至秦代,康姓开始向西、或向东继续繁衍播迁,以致后来在陕西、山东两省形成了早期康姓两个大的族派。魏晋之际,又有河西康氏迁入蓝田(今属陕西)。至唐代,康姓已散居今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新疆、山西、河北、安徽等地。康姓南迁始于三国以前。唐初,有康姓渡江南迁到江苏、浙江一带。唐玄宗时有灵州人(今宁夏灵武县)康植封天山县男(今新疆托克逊县东北),其孙康日知,举家南迁浙江省绍兴县定居。北宋初,蔚州人(今河北蔚县)从征入蜀,后定居四川;同时,康氏还有迁至福建者。明代,江西泰和、湖南邵阳、广东顺德等地均有康姓人物载入史册,说明康氏分布地更为广泛。从清代开始,闽、粤康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移居海外者。
康姓,在台湾为第七十九个大姓,以屏东、嘉南等地为最多。现台湾的屏东、嘉南、台北、苗栗、台中等地,集中了大量康姓。在台湾其他各地,也有康姓人士的踪迹,可谓遍布台湾的每个角落。
堂号
"会稽堂":唐朝时有康志睦,身材魁梧,善于骑马射箭,官大将军。后来讨平张韶,升平卢节度使,又平了李同捷的叛乱,加检校尚书右仆射,封为会稽郡公。康姓因以"会稽"为号。
康氏还以"京兆"为堂号。
历史名人
康有为:近代维新派著名领袖。1895年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朝廷,为"公车上书"。1898年依靠光绪帝发动了维新运动,但遭镇压,逃亡日本。民国6年(1917年)7月和张勋拥清朝废帝溥仪复辟,十二天后失败。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
康广仁:康有为之弟。参与维新变法,戊戌政变时被捕入狱,与谭嗣同等同时在北京菜市口被杀,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康僧会:三国时高僧。世居天竺。他通天文、谶纬之学,尤娴经律。247年到建夜,孙权为之建塔,因始有佛寺,于是江苏佛法始兴。
康 泰:三国时吴国人,为中国早期远行到海外的旅行家之一。约在公元226年和朱应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国,曾经历和传闻的国家有一百数十个,并曾在扶南会见天竺(今印度)使臣,归国后撰有《吴时外国传》。
康再遇:北宋大将,曾为宋太祖立下了开国战功,康氏自此显达当朝。
康昆仑:西域康国人,唐代琵琶演奏家,德宗贞元时有"长安第一手"之称。
康与之:南宋时人。高宗时因上"中兴十策"而闻名。他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纯以农业为主,按口授田,自力耕织,平均分配生活资料,无私有制,无战争和剥削,反映了一种乌托邦思想。著有《昨梦录》。
康 海:明代文学家,曾任翰林院编修,为"前七子"之一。所作杂剧、散曲、诗文集多种。
㈩ 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有康的还有谁
你好!很高兴能来为你自解答!因为人物简介太长就直接上,人的详细内容请网络!希望能采纳谢谢!
太康,夏朝君主.生卒年不详,启长子。
仲康,夏朝君主.生卒年不详,太康弟,后羿废黜太康后立其为王。
少康,又名杜康。生卒年不详。少康是夏朝第六世君王,为夏后相之子,相妻有仍氏之女后缗所生。
康叔(康氏之主)
康大和
· 康泰
· 康绚
· 康福
· 康海
· 康女
· 康涛
· 康僧会
· 康子元
· 康澄
· 康昆仑
· 康日知
· 康再遇
· 康与之
· 康进之
· 康茂才
· 康茂林
· 康济鼐
· 康有为
· 康广仁
· 康同薇
· 康克清
· 康世恩
· 康干生
· 康志强
· 康庄
· 康林
· 康烈功
· 康健民
康熙(年号)
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的武将、战国大名,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
想不出了,不容易啊!还望采纳!谢谢!也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