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花椒中国历史故事

花椒中国历史故事

发布时间:2021-03-01 00:40:04

❶ 中国花椒之乡的凤椒传说

凤县是国家林业总局命名的中国花椒之乡,凤县花椒也是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公布的大红袍花椒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5年1月,国家林业局正式将凤县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凤县由于独特的地域气候优势,产于凤县的“大红袍”花椒,以粒大、色艳、味浓、肉厚、果柄有小瓣、形似双耳闻名遐迩,被称为“凤椒”。近年来,凤县把“大红袍”凤椒当作特色主导产业来抓,目前已拥有3000万株的规模。
凤椒传说
编辑
(一)
相传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统兵伐魏,自汉中来到凤县境内的留凤关,时值农历的五月中旬,士兵们走得人困马乏,便在留凤关前安营扎寨。夜里,诸葛亮难以入睡,思虑此次出兵关系重大,吉凶祸福,尚难预料,便披衣起床,步出帐外,抬头观看天象,忽然一阵轻风吹来,送来一阵奇异的清香,诸葛亮顿觉神清气爽。他迎风而立,再轻轻地吸了一口气,果然,香气愈加浓烈。诸葛亮心中诧异,便悄悄地顺着香味寻去,不觉已走出军营。但见巍然屹立的霸王山下,一湾溪流潺潺而来,溪边一片树林,阵阵香气便由林中飘然而来。诸葛亮步入树林,在夜色中细辨这树林、香气,方知这是一片花椒林。他心中暗想,这花椒之树倒也见了许多,只是都不及此处花椒香气浓郁、独特。再前行,只见椒林中有数十顽童,在皎洁的月光下,追逐嬉戏,声振林樾。细察之,发现顽童固然可爱,惟缺一双耳朵。诸葛亮遂大动恻隐之心,一一为顽童捏了一双耳朵,顽童们道谢后,在椒林中须臾不见。后人皆言诸葛夜遇凤椒仙子,凤椒便以“双耳能听”天下闻名。
(二)
相传在清末年间慈禧太后沿古道北上途经凤县留凤关时,突然腹痛难忍、凤颜大变,随行御医束手无策,正在这时当地的一位村姑采摘了几粒花椒熬制成汤,献于慈禧,慈禧喝下后,顿觉麻味悠久,神清气爽,痛感全消,非常高兴,便赐椒名为“凤椒”,封为御用贡品。
凤县境内,风椒漫山遍野,每年农历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全县的乡乡村村,崖畔地边,院落村头,都可见凤椒艳如红花,香味随风飘洒,令观者赏心悦目,闻者如醉如痴。
凤椒全县处处都有,然而,若论最有名者,产地当属留风关。说起来,这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

❷ 花椒――从后宫到厨房阅读答案

在现代汉语里与“椒”有关的东西不少,辣椒、胡椒、花椒,还有随着热播宫廷剧火起来的“椒房”。而椒房实非新词,《汉官仪》中记载:皇后以椒涂壁,称椒房,取其温也;汉代著名宫殿群未央宫中皇后所住居所就称之为“椒房殿”。汉代名后窦漪房就以入主椒房殿为其达到权利和地位巅峰的标志。再后来,椒房一词逐渐演化为后宫嫔妃的居所及嫔妃们的代名词。甄嬛娘娘便是以得到了“椒房之宠”昭告她获得了皇上的专宠和偏爱。图片来源于网络那么椒房是什么呢?有人想当然地将椒理解为辣椒,认为辣椒红火,里面又多子,而且还杀菌,寓意良好。结果这类答案在网络里居然还引来点赞无数,闹了蛮大的笑话。辣椒原产南美,随着新大陆的发现而被引进,在我国的栽培历史不过数百年时间,如果2000年前的汉代就种植辣椒那只有穿越故事了。椒者,花椒也;早在先秦时间我国便有了对花椒的记录和运用的历史。因为全株具芳香的特征,在先秦时期便作为敬神祭祖的香味,同时也拿来寓意美好幸福生活,偶尔还被用来毒杀老鼠害虫,当然这些是花椒用途之一。直到两汉时期,花椒的种种功能运用体系才被完整开发。作为药物,花椒被认为是济世药物用来治疗很多疾病,即使今天也是重要一类药食同源的香辛类药物。作为香料,花椒用来祭祀、殉葬和装饰家居,未央宫内皇后居所椒房殿一词便是因为运用了花椒和泥涂抹墙壁而得名,传说这样除了能改善居室气味,还能起到建筑防虫的效果。作为调料,特别是在宋朝以前,加了椒的食品被认为是上等的美味佳肴。如《蛮书》记载:“取生鹅治如脍法,方寸切之,和生胡瓜子及椒榝啗之,谓之鹅阙,土俗以为上味”。在历史上相当一段时间内,花椒都是社会上流阶层才能享用之物,拥有和使用花椒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在当时花椒的精贵是因为产量太少,一些研究考证后认为花椒的原产地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如四川、贵州、陕西和甘肃南部等地,而这些地区均较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较远,而花椒的人工种植直到两晋时期才开始发展,并且由于气候和种植技术限制,花椒的产量在历史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很低,这是导致当时花椒奇货可居的一个可能重要原因。图片来源于网络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绘图:肖溶时至今日,我国的花椒栽培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培育出了众多的品系。而在植物分类学上,花椒代表了一个不小类群植物类群“花椒属Zanthoxylum”,全世界约有200余种,广泛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然而除了我国外,仅有很少的南亚东南亚国家运用花椒属的植物作为食物香料。花椒属与柑橘、佛手、黄皮、吴茱萸等是亲戚,均属于芸香科,古人有云:“其味似橘皮“,这也很大程度上呈现了许多芸香科植物的共同特征,植株多芳香,叶片富含油点。这也是该科植物在野外的重要识别特征之一。柠檬叶片上富含具有浓郁香味精油的油点花椒属在中国约有45种,13个变种,其中已用作香料食用的约有十余种,如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及其原变种、竹叶花椒Zanthoxylumarmatum、青花椒Zanthoxylumschinifolium、野花椒Zanthoxyluymsimulans、川陕花椒ZanthoxylumPiasezkill等。但是我们平时食用的花椒品名远比这个复杂,在漫长的花椒种植史上,由于长时间的杂交、选育和地域影响,使得今天的花椒衍生出了极多的品系。如按照产地和品系分为大红袍、汉源椒、茂汶椒、凤椒、伏椒等品种。又有按照风味的香型分成青香、蒿香、桔香品种。而最为简单粗暴的方式则是按颜色把所有花椒划分为青花椒和红花椒,虽然不全面可也能部分代表花椒的风味特征。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毛刺花椒Zanthoxylumacanthopodiumvar.timbor无论哪种花椒,其最核心的味道必定是麻味,这种由酰胺一类化学物质带给舌头的刺激感,正是大多数人对于花椒的最直观印象。相对而言,大多数中国北部和东部地区的人并不喜欢这种带来强烈舌尖刺激的麻味。但这并不影响花椒在这些地区的广泛使用。制作泡菜、茴香豆、炖肉、卤味等等菜式时时常均有花椒的身影。作为一味出色的香料,花椒的香味是多层次的,绝不仅仅是麻味本身。青花椒多具清香和刺激感,红花椒多浓郁略苦厚重(青花椒多为竹叶花椒Zanthoxylumarmatum和青花椒Zanthoxylumschinifolium,红花椒多为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及其原变种)。在恰当使用且量不大的情况下人们很难在菜中尝出花椒的麻味,而各种花椒的香味却悄悄地完美融入菜肴之中为其增香。相比较含蓄地利用花椒来给菜肴调香,许多中西部地区的人更喜欢花椒的浓烈香麻,这种味道对他们自小相随,有着无法割舍的情节。麻辣火锅、麻辣烫、夫妻肺片、麻婆豆腐、麻辣锅巴、椒盐排骨、青椒童子鸡这些菜式均是因为有了花椒的浓厚味道显得独特而精彩。在重庆吃麻辣火锅,如果没有满盆的花椒和辣椒构成主味的汤底是无法想象的,麻味和辣味缺一不可。而对于出生在贵州的我来说,每次回老家吃羊肉粉时,如果没有满满一勺的花椒面加进去,那碗粉的味道及其小时候的回忆也就不再完整。麻辣火锅(图片来源于网络)将花椒的麻味和香味巧妙地运用于烹饪,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味道体系,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中国饮食文化对世界烹饪多样性的一个伟大贡献。据我所知在世界范围内这类以麻味为主导味道的菜式也是独一无二的,花椒Sichuanpepper(花椒英文名)及其这种味道本身也正成为了一种中国饮食文化符号;伴随着传统川菜名菜“麻婆豆腐”被评为老外最喜爱的八大中国菜之一,世界各地中餐馆都能随着此菜找到花椒的身影。麻婆豆腐(图片来源于网络)但你如果作为一个略懂植物的吃货,只是简单的满足于在烹饪时撒点干花椒粒或者花椒粉无疑是远远不够的。新鲜花椒和花椒嫩尖也是十分美味的香料。花椒鸡:选用土鸡加少量水清炖至酥软,待放凉后切块,上面铺上新鲜藤椒粒(竹叶椒)、辣椒、蒜粒、姜丝,加上酱油、少量糖、少量鸡精、少量醋、少量香油、最后淋上少许热油拌匀即可(喜辣者可用炒炙过的干辣椒热油或者加少许小米辣)。图片来源于网络花椒尖肥牛煲:少量豆瓣酱加油炒香,加入胡萝卜丝、新鲜青花椒粒、大蒜、盐、少量糖和鸡精烹炒半分钟,将所有配料倒入沙煲内,加少量水煮开后加入肥牛,转小火煲大概3-5分钟至肥牛熟透味道与汤底融合,最后加入花椒尖煲半分钟即可。TIP:花椒尖具有花椒的清香,而麻味很低,口感香脆,在烹饪很多菜时均能增加菜的香味和观感,用于油炸、凉拌、蒸炒皆可

❸ 辣椒传入中国以前,川菜等以辣为主的菜系到底如何调味

那时候的川菜肯定和现在的川菜口味有很大的区别,包括湘菜也是一样,现在的川菜和湘菜主要以麻辣为主,但是当时的口味只是比较重,但没有像现在那么的辣,比方说像四川那时候用的都是花椒和桂皮这种五香调料,辣椒一直到明朝的时候才传入我国,所以到了后来川菜和湘菜才开始使用辣椒来提升菜的口。

而到了明朝时期,各种外来的食用蔬菜进入了我国,比方说土豆,番茄还有辣椒等等,而川菜它本身的做法就是适合放辣椒的,当时引进了辣椒的时候,他们试着把辣椒融入到川菜当中,竟然发现口感变得更好了,于是今天的川菜就缺不了辣椒这一样东西,包括湖南的湘菜烹饪方式也是一样,湘菜的口感也是非常鲜辣的,没有辣椒的话是做不好的。

❹ 花椒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花椒是中国自古既有的本土作物,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诗经》里。

花椒分布北起东北南部,南至五岭北坡,东南至江苏、浙江沿海地带,西南至西藏东南部;台湾、海南及广东不产。见于平原至海拔较高的山地,在青海,海拔2500米的坡地也有栽种。耐旱,喜阳光,各地多栽种。

花椒主要产自与中国四川、陕西、河南、湖南、河北、山西、云南、贵州等省,四川产的花椒质量好,以河北、山西产量为高。

1、云南产的花椒品种是青椒。

2、四川产的花椒品种是金阳的青椒、江津的青椒、汉源椒、茂汶椒。

3、陕西产的花椒品种是韩城的大红袍、凤椒。

4、甘肃产的花椒品种是伏椒、秋椒。

5、山东产的花椒品种是大椒、小椒。

6、河北产的花椒品种是大椒、小椒。

7、山西产的花椒品种是芮城花椒,为当地特产。

8、湖南的花椒品种是九叶青花椒。

9、河南的花椒品种是大红袍花椒。

10、贵州的花椒品种是贵州花椒。

(4)花椒中国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花椒一名,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诗经》里。《诗经》是收载西周时期的民间诗歌,说明中国人民于二千多至三千年前已经利用花椒了。古代人认为花椒的香气可辟邪,有些朝代的宫廷,用花椒渗入涂料以糊墙壁,这种房子称为“椒房’,是给宫女住的。

春秋时的男女有用花椒来作为定情信物的习俗。《诗经·陈风·东门》中,就讲到一个男子在舞会上收到姑娘送的一束花椒作为定情物的故事。

花椒除了是佐料,在药用上也很有价值。花椒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的功效。

❺ 中国古代香文化中,女人与香之间有哪些故事

唐有杨玉抄环香汤沐浴,清有香妃玉体生香,这是两个很有名的。
还有西施。当年越王勾践为图东山再起,为吴王献西施和郑旦。夫差尤其喜爱西施,为她修“馆娃宫”和“玩花池”。根据陈敬的《香谱》,西施“举体异香”,在溪里洗浴把水都染香了,所以她沐浴的地方后来被称为“香溪”,“脂粉塘”。宫女把她沐浴过的水洒在屋里,“用洒帷幄,满室皆香”。罐子里剩下的水,沉淀下渣滓,宫女把它做成香膏,放在锦囊里。
汉代皇后的住所,以花椒涂壁,取温香多子之义,故后妃寝处有“椒房”之称。汉武帝在李夫人逝去后,日思夜想。东方朔把一种香草“怀梦草”献给武帝,武帝睡时抱于怀,梦里见到了翩翩的李夫人。武帝惊醒后,衣枕上犹有余香,历月不散。
西晋时候,也有个故事,但是主人公是男的。此人小字“檀奴”,他乘车出门,街上的女子都把香果投到车上,“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❻ 中国的花椒之都在哪里

凤椒凤县

是国家林业总局命名的中国花椒之乡

凤县花椒也是国家质检内总局正式公布容的大红袍花椒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5年1月,国家林业局正式将凤县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凤县由于独特的地域气候优势,产于凤县的“大红袍”花椒,以粒大、色艳、味浓、肉厚、果柄有小瓣、形似双耳闻名遐迩,被称为“凤椒”。近年来,凤县把“大红袍”凤椒当作特色主导产业来抓,目前已拥有3000万株的规模。

❼ 花椒,红豆,梳子,历史上中国古代送哪些定情信物

中国古代十大定情信物:
1、正妻范儿——簪;
2、君子之情——玉佩;
3、情香怡人——香囊专;
4、直截了当——花椒;
5、温良贤属惠——瓜果;
6、受之父母——头发;
7、狗血剧情——对半之物;
8、纠结缠绵——同心结;
9、神仙专用——手镯;
10、帝王之选——玉如意。

❽ 中国古代最早的调料都有那些

辣椒原生复长于中南美制洲热带地区,1493年传入欧洲,1583年-1598年传入日本,传入中国未见具体时间,中国最早关于辣椒的记载参见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笺》(1591年),有:“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的描述。辣椒传入中国有两条路径,一是声明远扬的丝绸之路,从西亚进入甘肃、陕西等地,率远在西北栽培;一是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在南方的云南、广西和广东等地栽培。
在中国古代,辛辣的调料十分多,重要的有花椒、姜、茱萸、扶留藤、桂、胡椒、芥辣、辣椒等,在明代末年辣椒传入中国前,花椒、姜、茱萸使用最多,是中国民间三大辛辣调料。
花椒在中国古代的辛辣调料中地位重要,历史上又称川椒、汉椒、巴椒、秦椒、蜀椒等,在中国种植和使用都曾十分普遍。早在《诗经》中便多处提到花椒。特别值得说的是中国古代普遍有煮茶加姜、椒、桂的传统。历史上常用的“五味”,其中花椒在其中居第二位。而所谓“三香”为花椒、姜、茱萸,其中花椒又为首。过去使用的“五香”,也是由大小茴香、丁香、桂皮、花椒组成。

❾ 中国哪里的花椒最好

“中国花椒之乡”汉源唐朝是皇室专用的贡椒,正宗的汉源花椒,取名清溪花椒,当地方言是清溪(qingji)花椒,只产在清溪区的几个乡,汉源花椒经过上百代清溪椒农的选种繁育,气更清、味更重、香更浓、麻上劲。2001年汉源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2004年,巴蜀一绝的汉源花椒正式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8年汉源花椒名列四川省“十佳地理标志农产品”榜首,是雅安市唯一上榜的产品。正宗的汉源花椒,取名清溪花椒或者牛市坡花椒,只产在清溪镇的几个乡。汉源其它乡镇产的花椒品质都要差一些。西昌、泸定等地的花椒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溪花椒了。由于资源稀缺,在市场上很难买到真正上等的清溪花椒或者牛市坡花椒,本地花椒在当地的批量收购价格都比外面的零售价格还高,想一想就知道情况了。2000年前后,先后有很多外地的老板来建黎乡地区收购了成百上千万的花椒幼苗去外地兜售种植。因此,正宗牛市坡花椒在现代物流水平的支持下,可能也会出现在不同地区。但是,即便这样,同样的花椒品种在不同地方栽培出来的品质差别巨大。无论如何,岁贡皇室的汉源花椒,有名的娃娃椒的产地是在汉源县。
根据汉源本地老百姓的历史经验,汉源县最好的花椒出自北部高海拔地区的清溪镇,而清溪镇最好的花椒出自建黎乡(建黎乡古名牛市坡,古代牛马贸易集散之地,故名)。因此,建黎花椒(牛市坡花椒)在汉源县内名气最大。建黎乡也是历来选供皇室贡椒的主要产地,该地还保存有一块珍贵文物----免贡碑,记录了清朝末年汉源县丞官僚向光绪皇帝为民请命免除岁贡的故事。很多网店除了使用汉源花椒作为招牌,也有很多直接用牛市坡花椒作为招牌的。汉源花椒历史悠久,唐代列为贡品,故名"贡椒"。以其色泽丹红,粒大油重,芳香浓郁、醇麻爽口,畅销省内外,用鲜椒炼制的"黎江牌"花椒油,84年荣获省优质产品称号,深受消费者欢迎。汉源的花椒最香,最麻,放一粒在嘴里很麻,像是其他的花椒有苦味,正宗汉源花椒没有苦味

❿ 中国古代都使用哪些调料

辣椒原生长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1493年传入欧洲,1583年-1598年传入回日本,传入中国未见具体时间,中答国最早关于辣椒的记载参见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笺》(1591年),有:“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的描述。辣椒传入中国有两条路径,一是声明远扬的丝绸之路,从西亚进入甘肃、陕西等地,率远在西北栽培;一是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在南方的云南、广西和广东等地栽培。 在中国古代,辛辣的调料十分多,重要的有花椒、姜、茱萸、扶留藤、桂、胡椒、芥辣、辣椒等,在明代末年辣椒传入中国前,花椒、姜、茱萸使用最多,是中国民间三大辛辣调料。 花椒在中国古代的辛辣调料中地位重要,历史上又称川椒、汉椒、巴椒、秦椒、蜀椒等,在中国种植和使用都曾十分普遍。早在《诗经》中便多处提到花椒。特别值得说的是中国古代普遍有煮茶加姜、椒、桂的传统。历史上常用的“五味”,其中花椒在其中居第二位。而所谓“三香”为花椒、姜、茱萸,其中花椒又为首。过去使用的“五香”,也是由大小茴香、丁香、桂皮、花椒组成。

阅读全文

与花椒中国历史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