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晚年成才的历史例子
故事1: 袁绍身边的一位门客,名叫崔琰,他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求师学习。
由于他刻苦努力,学问也逐渐多起来。当时袁绍的士兵非常残暴,掘开坟墓将尸骨暴露出来。崔琰劝说袁绍不要这样做,袁绍认为他说得对,封他为骑都 尉。后来,崔琰跟随曹操,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在他作尚书时,曹操想立曹植为嗣子,而崔琰反对,他说:“自古以来的规矩是立长子,怎么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尽管是亲属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既无成就也无名望,亲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后来,崔林果然当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还在魏文帝手下任过司空。
故事2: 东汉时,有一个名叫马援的人12岁就失去了父母,靠他哥哥抚养长大。马援少年有志,可天性并不聪明。当时,同村有个叫朱勃的人,与马援年纪相仿,却能口诵《诗经》《尚书》。马援见此,自愧不如,于是就向哥哥提出要去边疆放牧。哥哥十分了解弟弟,他安慰弟弟说:“你是很有才干的人,只要奋发努力,克服自卑,时间久了,定成大器。”马援听后,发奋学习,坚持不懈,终于在55岁时被封为伏波将军。在东汉建立的过程中,马援屡建奇功,成为了“大器晚成”的名将。
Ⅱ 关于“大器晚成”的名人例子
中国
姜子牙
姜尚
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东海海滨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相传姜尚的先世为贵族,在舜时为官,因功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故为吕氏,名吕尚。中国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产物,所以“姓”即“女生”,后来在一个姓中又以男性为主有了氏,到春秋战国以后,氏越来越多,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就是现在所说的姓氏。
后来家道中落,至姜尚时已沦为贫民。为维持生计,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当时,正是东方大国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腐败,社会黑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望风依附。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一天,姜尚在磻溪垂钓时,恰遇到此游猎的西伯姬昌,二人不期而遇,谈得十分投机。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甚喜,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盼望先生)久矣!”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三字经》
苏洵,号老泉。
姓名: 苏洵
又名: 号老泉 字明允
性别: 男
生卒年: 1009—1066
所属朝代: 宋代
所属文学时期: 宋代文学
所属流派: 三苏 唐宋八大家
代表作品: 权书 衡论
同时期作家: 曾巩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苏辙
作家生平
作家生平
苏洵(1009~1066)
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暴,藐视敌人,写得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说》,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即是一例。
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例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文章的评论就很精当。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著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佑集》15卷。
唐代诗人陈子昂,早年没有用心读书,以至“年十八未知书”,都18岁了,在学识上还一无所知,\要改弦易辙,要急起直追,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果断的抉择。果然,不久在父母教育下,他一旦悔悟,入乡校求学,便“慨然立志”,谢绝门客,专精文典。终于,数年攻读,一举成才。
另外还有五代十国的楚武穆王马殷,76岁才登基,他是历史上登基时年轻最大的皇帝,他年轻时还当过是木工,堪称大器晚成。
国外
1、丘吉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担任英国首相。
丘吉尔曾因成绩差而放弃了考大学的念头,转考陆军士官学校而又两次落榜,第三次才好不容易考取。
丘吉尔少年时很淘气,而且对学科的好恶非常明显。他小学时的一位女班主任老师说:我那里对丘吉尔的印象是:这个矮个子的红脸孩子是全班最淘气的孩子。我甚至还认为他不仅是在全班,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淘气包。
他以最低的成绩考入了哈洛学校(英国一所历史悠久的公立中学)。
关于丘吉尔进入哈洛学校,还有一个秘闻——在入学考试中,丘吉尔的拉丁文考卷答案中,只有一个字母和钢笔水的污痕,当然不及格。可时,校长却说他合格,准许他入学。校长的理由是:伦道夫的儿子肯定不是那种劣等生。
在哈洛学校,他特别不爱学希腊语和拉丁语等古典语,成绩总是不及格。
丘吉尔回忆自己在哈洛学校的经历时说:我的老师们如果想到我年龄这么小却读那么难的书,而我的成绩又很差,似乎苦于难以断定我究竟是早熟呢,还是智力发展迟钝。
2、近代历史小说的鼻祖,英国大文豪沃尔特.司各特,小的时候,曾是学校成绩倒数第一的孩子。
有一天,成名之后的司各特访问了他童年的母校。文豪司各特的来访,在学校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大家热烈地欢迎和接待了他。司各特在校园内边走边看。突然,他问老师们:能不能告诉我谁是这所学校成绩最差的孩子?
老师们感到很为难,但没有办法,只好叫过来一个学生,向司各特介绍说:这个孩子就是学校里成绩最差的孩子。那个小学生面红耳赤地低下了头。
司各特走近那个学生,抚摸着他的头,说:你是学校中成绩最差的学生吗,不过,你是一个好孩子,你现在在忠实地替我守着我从前的位置。说完,他从口袋里取出金币,送给了这个孩子。
3、“世界英雄,征服者拿破仑”,大军事家、法国皇帝拿破仑在学校读书时,成绩也不好,16岁 毕业于巴黎的军事学校,学习成绩只排在第四十二位。据传记载,他在校学习期间,除数学以外,其它学科的成绩都很糟糕。据说,在他一生中,不论是法语,还是 别的外语,他都不能准确地说和写。他的身材矮小,头形又长得难看,小时候,他家里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孩子不会有什么出息。实际上,幼年时代的拿破仑是一个 任性、粗野的孩子。
4、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在物理学方面引起一场大革命。小时候说话很晚,4岁时,父母甚至认准“这个孩子智力发育太慢”。直到9岁,爱因斯坦还不能流利地说话。上学以后,他父亲听老师说:脑筋迟钝,不善交际,毫无长处。老师们轻蔑地称他为“笨蛋”。14岁,叔叔征得他父亲的允许,开始教他代数和几何学,努力获得了成功。
5、爱迪生是现代最了不起的发明家,也是咱们中国人心中,最著名的外国人之一。他发明的电报机、电话机、白炽灯、留声机、无线电报、电影放映机、电气铁路、X线透视镜等,共1300多种。小时候读书,老师曾骂他:你真是个臭脑袋瓜!因为爱迪生的脑袋是偏头,医生说:里面的脑子也坏了。母亲只好把孩子领回家,自己教他学习。
6、蒸汽机的发明人詹姆斯.瓦特,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他对人类的贡献同爱因斯坦、爱迪生一样十分巨大。瓦特上小学的时候,多数老师认为他不爱学习,评价他:学习劣等生。
小学毕业后,瓦特在父亲经营的小作坊里干活。他心灵手巧,技术长进极快。18岁时,他立志在制造科学器具上有所造就,便来到伦敦,在一家科学器具厂家当了一年学徒。
Ⅲ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大器晚成的人物,他们都有什么故事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多少俊才在时光流逝中要么英年早逝,要么沦落为庸人。反而是那些早年其貌不扬的人物,在长年累月间坚持自我,最终大器晚成,名留青史,那么最大器晚成的人物是谁呢?
其实刘备也是属于大器晚成之人,刘备在六十一岁时才称帝,此时距离他去世仅有两年时光。刘备在历史上的名声极大,很多人误以为刘备一生一直极为得意,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刘备家境落魄,年少时与其母织席贩履为生,直到三十三岁时才因为镇压黄巾军起义而走上仕途。刘备的仕途也并不顺利,期间投奔了很多人,还曾在曹操门下做官。刘备在四十六岁时,还投奔在刘表处,没有建立自己的势力。当时他摸着自己大腿上已经生出的肥肉,感叹自己髀肉复生,却功业未建,不禁悲从中来。到四十七岁时,刘备才获得诸葛亮辅佐,开始慢慢建立自己的功业。临死前几年才称帝,可以说,刘备也在最大器晚成的行列。
Ⅳ 大器晚成的古代名人
辅佐周朝的姜太公
刘邦出身农家,秦朝时担任沛县泗水亭长的小吏,在陈胜起义后不久,刘邦也集合三千子弟响应,拿下县城,被沛县父老推举为沛公。那一年他已经48岁了,51岁的刘邦成为汉王;56岁的刘邦成为大汉帝国皇帝。
Ⅳ 大器晚成的成语典故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韩非子·喻老》 记载:“楚庄王(1)莅政三年,无令发(2),无政为也(3)。右司马御座(4),而与王隐,(5)曰‘有鸟止南方之阜(6),三年不翅(7),不飞不鸣,默然无声(8),此为何名(9)?’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10);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11)。虽无飞,飞必冲天(12);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13),不谷知之矣(14)。’”处半年(15),乃自听政(16),所废者十(17),所起者九(18),诛大臣五(19),举处士六(20),而邦大治(21)。举兵诛齐(22),败之徐州(23),胜晋于河雍(24),合诸侯于宋(25),遂霸天下(26)。 庄王不为小害善(27),故有大名(28);不蚤见示(29),故有大功(30)。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31)
注释
(1)楚庄王:(?~前591)春秋楚国国君,名叫熊旅,也作熊侣、熊吕。莅: 统治;统领。政:政务。
(2)令:政令。发:发布;发号。
(3)政:政绩。为,作为。也:“亦”表示同样。
(4)右司马:按照古代左主政、右主兵的习惯,右司马一般指负责军事兵员管理的武官(时任楚国右司马伍举)。御座:君王座驾。
(5)而:“来”表示目的关系。隐:精深;微妙。
(6)止:停留;停驻。阜:阜山(一则说是普通的土山丘)。
(7)翅:扇动翅膀。
(8)默然:沉默。
(9)名:名字。
(10)将:是。为:为了。长:生长。
(11)观:观察。则:态度;准则。
(12)必:必将;必会。
(13)子:你。释之:放心。
(14)不谷:“我”古代诸侯谦虚的自称。
(15)处:经历;经过。
(16)乃:于是;就。自:亲自。听:听取。
(17)所:被。废:废除。
(18)起:兴办。
(19)诛:诛杀;诛灭;讨伐。
(20)举:推举;引荐;提拔。处士:隐士。
(21)而:“因而;所以”表因果关系。邦:国家。
(22)举:率领;带领。齐:春秋齐国。
(23)败:击败;大败;打败。之:在。
(24)于:“在;位于”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河雍:今河南孟州市。
(25)合:会合;集合。宋:春秋宋国。
(26)遂:“终于,到底”表示最后的结果。(这里不能作“于是”或“顺利地完成;成功”解释)
(27)不为:不因为。小:小事。害善:加害忠善的人。
(28)故:故此;所以。大名:好的名声。
(29)蚤:指时间在先,和“迟”相对。见:通“显”。
(30)功:成绩;劳绩;功绩。
(31)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原意“铸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钟)越晚成型,越好的音乐越寂静无声(或作“最好的音乐是没有声音”)。”文中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
译文
《韩非子·喻老》记载:“楚庄王熊旅统治朝政三年,没有发号一项政令,也没有一样政绩上的作为。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对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话,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你放心,我知道了。”经过半年,楚庄王就亲自听取朝政,被废除的有十项政令,被启用的有九项政令,诛杀大奸臣五人,提拔隐士六人,因而国家能被大力整治。带兵讨伐齐国,在徐州大败了齐军,在河雍战胜了晋军,在宋国汇合诸侯,终于使楚国称霸天下。庄王不因为小事加害忠善的人,故此能有好的名声;没有事先显示,故此能有好的功绩。所以说:“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 【大器晚成】谓贵重器物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常比喻大才之人成就往往较晚。《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汉王充《论衡·状留》:“大器晚成,寳货难售。大崇一朝辄成贾者,菜果之物也。”《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琰从弟林 ,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琰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二:“暮年方妙者,乃大器晚成尔。”《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老舍《四世同堂》四一:“最后,那驰名的‘白杏’用绵纸遮护着下了市,好象大器晚成似的结束了杏的季节。”
故事(一)
袁绍身边的一位门客,名叫崔琰,他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求师学习。
由于他刻苦努力,学问也逐渐多起来。当时袁绍的士兵非常残暴,掘开坟墓将尸骨暴露出来。崔琰劝说袁绍不要这样做,袁绍认为他说得对,封他为骑都尉。后来,崔琰跟随曹操,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在他作尚书时,曹操想立曹植为嗣子,而崔琰反对,他说:“自古以来的规矩是立长子,怎么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尽管是亲属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既无成就也无名望,亲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后来,崔林果然当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还在魏文帝手下任过司空。
释读
大器:古时指贵重的器物,现比喻大才。晚:长期。成:制成。原意是指贵重的器物需要长期的雕琢才能制成{此句改为:原意是铸造越大个头的铸件(如鼎、钟)所需要冷却凝固时间就越长,冷却时间足够长,铸件方能“成器”}。现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
出处《老子》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故事(二)
东汉末年,有个名叫崔琰的人,剑法很好,他特别喜欢交朋友。可是,有些人却认为他不学无术,除了舞刀弄棒,学问上一窃不通。一次,他去拜访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主人让管家出来告诉他说:“主人正在潜心读书,无暇闲谈。”崔琰知道人家是嫌他没知识,感到无比羞愧,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人。从此,崔琰虚心拜师求学,学问逐渐增多起来;当时独霸北方的袁绍就把他招为谋士。袁绍被曹操所灭后,曹操久闻崔琰才干,劝崔琰归顺自己。在曹操的大本营邺城(今临漳邺镇)中,崔琰出了不少主意,很受曹操器重。
有一次,曹操和崔琰商量,想立小儿子曹植为太子。崔琰说:“自古以来,都是立长不立幼,您立曹植,曹丕心里不服,大臣们也不服,这就种下了祸根。纵观古今,因为废长立幼引起的骨肉相残还少吗?请主公三思而行!”其实曹植还是崔琰的侄女婿,但尽管是亲属,崔琰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崔琰的公正。
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崔林年轻时一事无成,亲友们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他凭自己的经历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大器晚成),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器的。”后来,崔林果然成才当上了大官。
释读
这个成语原意为大才需经过长期磨炼方有成就。现指成名较晚的人。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崔琰传》。
新的解释:
虽然清代学者对“大器晚成”的考证很严谨,也颇有道理,但并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因为过去《老子》的通行版本都写作“大事晚成”,此事到1972年才发生了大逆转。
在当年发掘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批重要的帛书,其中就有分别用古隶和今隶抄写的两种版本《老子》,学术界将古隶本称为“《老子》甲本”,今隶本称为“《老子》乙本”。甲本上,“大器晚成”这一章文字全部漫涣莫辨,而乙本中则很完整,一字不缺。专家发现,书中的“大器晚成”写作“大器免成”,这与清代学者考证出的“大器无成”,在意思上不谋而合,虽然“免”与“无”非一个字。
但现代国内学术界支持“大器晚成”一说者立即起来反对,认为“免”即通“晚”。后觉得不太对劲,又有学者认为“免”通“勉”,但古今又皆无此通假用法。
各执一词之际,1993年在湖北荆门战国楚墓中再次出土了一种比汉马王堆墓更早版本的《老子》。虽然这仅是一种简本,但比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更接近原貌。简本中,既非“大器晚成”,也非“大器免成”,而是写作“大器曼成”。
这一发现,直接否定了“晚成”派学者所谓“免”通“晚”之观点。因为“晚”与“曼”字形、结构均毫无关系,时人不可能将二字误写或假借。
目前,“大器无成”一说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学者的肯定。中国语言学会理事董莲池教授的观点最有代表性:先秦“曼”确有“无”意,“大器曼成”即“大器无成”在语言学上有根据。他认为,“大器晚成”与下一句“大音希声”连在一起,应该这样翻译:大器之人看上去似无所成就,大的音响听起来反而没有声。
那么“大器无成”,到底是怎么成了“大器晚成”的?这与最早释读《老子》的名叫“河上公”的秦汉时人有关,河上公的《章句》在解读这句话时称:“大器之人,若九鼎瑚琏,不可卒成也。”
这里的“卒”,即“猝”,时间短暂之意。整句话意思是,有大才干大的人物,就像宗庙重器九鼎瑚琏一样,不能在短时间内培养而成。据此,魏晋人王弼在为《老子》作注时,将河上公的观点进一步深化:“大器成天下,不持全别,故必晚成也。”
王弼注《老子》影响很大,“大器晚成”进一步流传开来,到今天已成约定成俗为一句励志语。可见,古人误解“大器晚成”,从河上公、王弼开始,一直讹传了两千多年。
实际上,就算是“大器晚成”,也不能将其中的“晚”理解为时间概念。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称,“晚,莫也 。”清人段玉裁注称: “莫者 ,日且冥也 。”意思是白天就要结束了,可引申为太阳“没了”,没了就是 “无”。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陈子昂,唐代诗人,早年没有用心读书,以至“年十八未知书”,都18岁了,在学识上还一无所知,要改弦易辙,要急起直追,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果断的抉择。果然,不久在父母教育下,他一旦悔悟,入乡校求学,便“慨然立志”,谢绝门客,专精文典。终于,数年攻读,一举成才。
姜子牙,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东海海滨人。相传姜尚的先世为贵族,在舜时为官,因功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故为吕氏,名吕尚。后来家道中落,至姜尚时已沦为贫民。为维持生计,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丘吉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担任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因成绩差而放弃了考大学的念头,转考陆军士官学校而又两次落榜,第三次才好不容易考取。丘吉尔少年时很淘气,而且对学科的好恶非常明显。他小学时的一位女班主任老师说:我那里对丘吉尔的印象是:这个矮个子的红脸孩子是全班最淘气的孩子。我甚至还认为他不仅是在全班,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淘气包。
他以最低的成绩考入了哈洛学校(英国一所历史悠久的公立中学)。关于丘吉尔进入哈洛学校,还有一个秘闻——在入学考试中,丘吉尔的拉丁文考卷答案中,只有一个字母和钢笔水的污痕,当然不及格。可时,校长却说他合格,准许他入学。校长的理由是:伦道夫的儿子肯定不是那种劣等生。在哈洛学校,他特别不爱学希腊语和拉丁语等古典语,成绩总是不及格。丘吉尔回忆自己在哈洛学校的经历时说:我的老师们如果想到我年龄这么小却读那么难的书,而我的成绩又很差,似乎苦于难以断定我究竟是早熟呢,还是智力发展迟钝。
豪沃尔特·司各特,近代历史小说的鼻祖,英国大文豪。小的时候,曾是学校成绩倒数第一的孩子。有一天,成名之后的司各特访问了他童年的母校。文豪司各特的来访,在学校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大家热烈地欢迎和接待了他。司各特在校园内边走边看。突然,他问老师们:能不能告诉我谁是这所学校成绩最差的孩子?老师们感到很为难,但没有办法,只好叫过来一个学生,向司各特介绍说:这个孩子就是学校里成绩最差的孩子。那个小学生面红耳赤地低下了头。司各特走近那个学生,抚摸着他的头,说:你是学校中成绩最差的学生吗,不过,你是一个好孩子,你现在在忠实地替我守着我从前的位置。说完,他从口袋里取出金币,送给了这个孩子。
拿破仑,“世界英雄,征服者拿破仑”,大军事家、法国皇帝拿破仑在学校读书时,成绩也不好,16岁毕业于巴黎的军事学校,学习成绩只排在第四十二位。据传记载,他在校学习期间,除数学以外,其它学科的成绩都很糟糕。据说,在他一生中,不论是法语,还是 别的外语,他都不能准确地说和写。他的身材矮小,头形又长得难看,小时候,他家里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孩子不会有什么出息。实际上,幼年时代的拿破仑是一个任性、粗野的孩子。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在物理学方面引起一场大革命。小时候说话很晚,4岁时,父母甚至认准“这个孩子智力发育太慢”。直到9岁,爱因斯坦还不能流利地说话。上学以后,他父亲听老师说:脑筋迟钝,不善交际,毫无长处。老师们轻蔑地称他为“笨蛋”。14岁,叔叔征得他父亲的允许,开始教他代数和几何学,努力获得了成功。
爱迪生,他是现代最了不起的发明家,也是咱们中国人心中,最著名的外国人之一。他发明的电报机、电话机、白炽灯、留声机、无线电报、电影放映机、电气铁路、X线透视镜等,共1300多种。小时候读书,老师曾骂他:你真是个臭脑袋瓜!因为爱迪生的脑袋是偏头,医生说:里面的脑子也坏了。母亲只好把孩子领回家,自己教他学习。
詹姆斯·瓦特,蒸汽机的发明人,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他对人类的贡献同爱因斯坦、爱迪生一样十分巨大。瓦特上小学的时候,多数老师认为他不爱学习,评价他:学习劣等生。小学毕业后,瓦特在父亲经营的小作坊里干活。他心灵手巧,技术长进极快。18岁时,他立志在制造科学器具上有所造就,便来到伦敦,在一家科学器具厂家当了一年学徒。
Ⅵ 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器晚成的事例,至少3个。
苏洵
“苏老泉,夺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是过去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三字经》中的一则故事。讲的就是北宋大文学家、《六国论》的作者苏洵青年时代的事。
据说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直到二十七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这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仁宗嘉佑元年,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52岁),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我也是27岁才参加成人高考,开始正式的学习。现在立志考历史学院的研究生。每次学到痛苦的时候就用苏洵来勉励自己。也希望那些年纪偏大,基础不好的朋友但又有志向的朋友不要放弃自己
8 勾践
勾践23岁就继承王位,刚继位不久就打败了强大的吴国,可谓是志得意满,但此时的勾践当然还算上“成”。因为强大的吴国正在发奋血耻,一场灭顶之灾随即就降临到了这位年轻的君王和他的国家。
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勾践五年,率妻和大臣范蠡亲去吴国臣事夫差入质于吴,抵达吴都,勾践忍辱负重,自称贱臣,对吴王执礼极恭,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养马,夫人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无恨色。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
勾践七年(30岁)归越,归国后,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这就是“卧薪尝胆”典故的由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勾践乘吴国争霸中原国内空虚加上国内天灾大败吴国。勾践二十四年(47岁),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杀。吴亡。随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诸侯会盟,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有志者,事竞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丘吉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担任英国首相。
丘吉尔曾因成绩差而放弃了考大学的念头,转考陆军士官学校而又两次落榜,第三次才好不容易考取。
丘吉尔少年时很淘气,而且对学科的好恶非常明显。他小学时的一位女班主任老师说:我那里对丘吉尔的印象是:这个矮个子的红脸孩子是全班最淘气的孩子。我甚至还认为他不仅是在全班,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淘气包。
他以最低的成绩考入了哈洛学校(英国一所历史悠久的公立中学)。
关于丘吉尔进入哈洛学校,还有一个秘闻——在入学考试中,丘吉尔的拉丁文考卷答案中,只有一个字母和钢笔水的污痕,当然不及格。可时,校长却说他合格,准许他入学。校长的理由是:伦道夫的儿子肯定不是那种劣等生。
在哈洛学校,他特别不爱学希腊语和拉丁语等古典语,成绩总是不及格。
丘吉尔回忆自己在哈洛学校的经历时说:我的老师们如果想到我年龄这么小却读那么难的书,而我的成绩又很差,似乎苦于难以断定我究竟是早熟呢,还是智力发展迟钝。
Ⅶ 求我国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名人及其故事,尽量详细介绍。
印象最深是姜尚姜子牙 尤记当年封神榜中蓝天野的风采
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东海海滨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相传姜尚的先世为贵族,在舜时为官,因功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故为吕氏,名吕尚。中国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产物,所以“姓”即“女生”,后来在一个姓中又以男性为主有了氏,到春秋战国以后,氏越来越多,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就是现在所说的姓氏。
后来家道中落,至姜尚时已沦为贫民。为维持生计,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当时,正是东方大国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腐败,社会黑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望风依附。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一天,姜尚在磻溪垂钓时,恰遇到此游猎的西伯姬昌,二人不期而遇,谈得十分投机。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甚喜,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盼望先生)久矣!”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这老爷子70多才被赏识拜相 后伐纣成功 渭水垂钓,愿者上钩 牛人!!
还有比较有名的有晋文公重耳了 这哥们流忘各国19年 到哪都是虎躯一震 然后就是狂收女人 最后成就五霸之一 也是牛人了
Ⅷ 历史上有哪些大器晚成的例子
历史上有许多大器晚成的例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姜子牙,姜子牙72岁的时候才成名。
Ⅸ 历史上大器晚成的事例
首先苏轼需要慎重考虑,苏轼年轻时就表现出超人的才华,以当时让人难以致信的成绩考取了功名,并且苏门三父子的名声也很早就以声闻了,因此个人认为他算不得大气晚成。不过他老爸苏洵倒算得上大气完成;有说法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对于文人而言,27岁算老了。
黄忠:虽然作为长沙守将时已经颇有名气,但是直到归顺先主以后在定军山诛夏侯,这才声动天下,名流后代。
慕容垂:在付坚麾下忍辱负重几十载,直到须发皆白才重新收拾了燕家天下;
司马迁晚年才写成《史记》
德川家康:德川家康在日本战国得以成功,关键在于隐忍。在他年轻的时候,战国的风云属于织田信长,在壮年时期,则由丰臣秀吉引领风骚;直到这两人都死去,德川家康才从得以一展才智,统一了日本战国,成立了幕府。
,许多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或者艺术家,早年大都颠沛流离,他们的作品不被理解直到晚年才受到追捧或重视,也能算大器晚成吧。比如凡高,早年他的作品因为奇异的风格不被接受,直到自杀前不久,他的作品才开始流行。
国画大师黄宾虹和齐白石一样,也是晚年才成名的。另外,吴辰恩72岁才开始写《西游记》;叔本华也是一样。
如果以足球运动员的运动生命来说,齐达内是公认的大器晚成型的天才。
Ⅹ 历史上大器晚成的人及故事
很多,有苏老泉(苏轼他老爹),唐代诗人陈子昂和姜子牙等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三字经》
苏洵,号老泉。
姓名: 苏洵
又名: 号老泉 字明允
性别: 男
生卒年: 1009—1066
所属朝代: 宋代
所属文学时期: 宋代文学
所属流派: 三苏 唐宋八大家
代表作品: 权书 衡论
同时期作家: 曾巩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苏辙
作家生平
作家生平
苏洵(1009~1066)
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暴,藐视敌人,写得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说》,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即是一例。
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例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文章的评论就很精当。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著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佑集》15卷。
唐代诗人陈子昂,早年没有用心读书,以至“年十八未知书”,都18岁了,在学识上还一无所知,\要改弦易辙,要急起直追,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果断的抉择。果然,不久在父母教育下,他一旦悔悟,入乡校求学,便“慨然立志”,谢绝门客,专精文典。终于,数年攻读,一举成才。
姜子牙
姜尚
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东海海滨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相传姜尚的先世为贵族,在舜时为官,因功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故为吕氏,名吕尚。中国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产物,所以“姓”即“女生”,后来在一个姓中又以男性为主有了氏,到春秋战国以后,氏越来越多,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就是现在所说的姓氏。
后来家道中落,至姜尚时已沦为贫民。为维持生计,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当时,正是东方大国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腐败,社会黑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望风依附。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一天,姜尚在磻溪垂钓时,恰遇到此游猎的西伯姬昌,二人不期而遇,谈得十分投机。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甚喜,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盼望先生)久矣!”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