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长征中历史人物

长征中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1-02-28 19:03:08

1. 长征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红一方面军长征主要人物有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主 席 朱 德
副 主 席 周恩来
副主席兼总回政主任答 王稼祥
总 参 谋 长 刘伯承

第 1方面军

总司令 朱 德(兼)
总政委 周恩来(兼)
参谋长 刘伯承(兼)
主 任 王稼祥(兼)
军委纵队总指挥 叶剑英

第 1军团

军团长 林 彪
政 委 聂荣臻

第 3军团

军团长 彭德怀
政 委 杨尚昆

第 5军团

军团长 董振堂
政 委 李卓然

第八 军团
军团长 周 昆
政 委 黄

第 9军团

军团长 罗炳辉
政 委 蔡树藩

红二方面军长征主要人物有

(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统一指挥)

第 2军团

军团长 贺 龙(兼)
政 委 任弼时(兼)

第 6军团

军团长 肖 克
政 委 王 震

第 4方面军长征主要人物有

军 委主 席 张国焘
总 指 挥 徐向前
政委兼主任 陈昌浩
副 总指 挥 王树声

骑兵司令员许世友

第 4军

军 长 王宏坤
政 委 周纯全

第 9军

军 长 何 畏
政 委 詹才芳

第30军

军 长 余天云
政 委 李先念

第31军

军 长 王树声(兼)
政 委 张广才

第33军

军 长 王维舟
政 委 杨克明

红25军长征主要人物有

军长 程子华
副军 长 徐海东
政 委 吴焕先

第31军

军 长 王树声(兼)
政 委 张广才

2. 红军长征途中的英雄事迹(故事)

1、张思德“尝百草”

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

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

2、女战士小董

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

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终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滚,100多丈。终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3、一袋干粮——小兰

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

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

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4、断肠英雄陈树湘

红34师师长陈树湘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在湘江边激战四天五夜,最后因弹尽粮断、腹部受伤二被俘。在押解途中,躺在担架上的他撕开伤口,把肠子掏出来拧断,慷慨就义,年仅29岁。“断肠英雄”的事迹,流传至今。

5、哑巴排长

红军在翻越雪山途中,一位因伤致哑的排长负责团给养队的工作。为了给雪山上的部队送粮,他背着一百多斤粮食,顶风冒雪向上进发,可数日不见归队。

战友们焦急地上山寻找,在半山腰发现了“哑巴排长”,他趴在洁白的雪上,沉重的粮食压在身上,右手使劲地向前伸出,手指深深地抠在冰雪里,身体保持着向上爬行的姿势,怀里还揣着两个没舍得吃的山芋。

3. 红军长征有哪些人物

长征里的著名人物抄有朱德,袭周恩来,毛泽东,王若飞,彭德怀。具体介绍如下:

1、朱德。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2、周恩来。字翔宇,曾用名伍豪,少山,冠生等,江苏淮安人,籍贯浙江绍兴。

3、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4、王若飞。参加革命深入敌后化名黄敬斋,出生于贵州安顺,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中共领导人。

5、彭德怀。原名彭清宗,字怀归,号得华,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4. 长征中有哪些名人

朱德 , 周恩来 , 毛泽东 ,王若飞,张闻天等等。

5. 长征中的典型人物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外军事史上的光辉篇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伟大的历史壮举,是中华民族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现将他们当时在长征中所担任的职务介绍如下:
毛泽东,中央政治局委员,长征出发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遵义会议后任政治局常委,三人军事小组成员,中央红军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红军陕甘支队政治委员。
朱德,中央政治局委员,长征时主要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红军总司令等职。
刘少奇,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长征时主要任红军第三军团、第八军团中央代表和第三军团政治部主任、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红军陕甘支队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
周恩来,中央政治局常委,长征时主要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军总政治委员、第1方面军司令员兼政委。
任弼时,长征时主要担任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政治委员、红二军团政治委员。
董必武,长征出发时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最高法院院长、工农检察委员会副主任。
林伯渠,长征出发时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和财政部长。
贺龙,长征时主要任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总指挥、第2军团军团长、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会师时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
李维汉,长征时主要任军委第二野战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第3梯队司令员兼政委。
王稼祥,政治局委员,长征时主要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红军陕甘支队政治部主任。
李富春,长征时主要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中央纵队政治部代主任、第1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第1方面军第3军代政治委员、红军陕甘支队第2纵队政治委员。红二军团政委。
蔡畅,长征出发时为江西省工农监察委员会主席。
张闻天(洛甫),政治局常委,长征时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遵义会议后任党中央总书记。
徐向前,长征时主要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
罗荣桓,长征时主要任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陕甘支队第1纵队政治部副主任。
刘伯承,长征时主要任红军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前敌指挥部参谋长。
邓小平,长征初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遵义会议时任中央秘书长
聂荣臻,长征时主要担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第1方面军第1军政治委员,红军陕甘支队第1纵队政治委员,
彭德怀,长征时主要任红三军团军团长,第1方面军第3军军长、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
邓颖超,长征时任中共中央局秘书长
陈云,长征时主要任红五军团中央代表,中央纵队政治委员
廖承志,长征时任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
叶剑英,长征时主要任军委第一野战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央纵队副司令员、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红军陕甘支队参谋长兼第3纵队司令员。
徐海东,长征时任红二十五军副军长、第15军团军团长
黄克诚,长征初任第三军团第四师政委,邮票志号“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2005-20(10-3)。
陈赓,长征中任红军干部团团长
谭政,长征时任红一军团第1师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
肖劲光,长征时任军委干部队队长、第1方面军第3军参谋长、红军陕甘支队第2纵队参谋长,
张云逸,长征时任第八军团参谋长、红军副总参谋长、红军陕甘支队副参谋长
罗瑞卿,长征时任红一军团保卫分局局长、第3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陕甘支队第3纵队政治部主任
王树声,长征时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

6. 在红军长征中有那些英雄人物

1,陈坊仁(1916—1967),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2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六十六军副军长、六十八军军长。回国后历任济南军区副参谋长,山东省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34年11月30日下午,湘江战役中红二师退守黄帝岭,陷于敌人的三面包围之中,双方展开搏杀战。战斗中,四团政委杨成武率部跨越公路时被子弹击中,血流不止、不得动弹。几次上前营救的战士连连负伤。敌人如狼似虎般地扑过来,情况十分危急。五连指导员陈坊仁一边顺势阻击敌人,一边与副营长黄霖一起冲上前,架起杨成武的胳膊,把他从火线上救了下来。

2,邝任农(1910—2003),原名邝有槐,曾用名邝世林,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寻邬县游击队排长、中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五十团营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五军特务团团长,独立第三师经理部部长,红二十一军供给部部长,红三军团第五师供给部部长,军团供给部部长。

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战斗在军队的后勤补给线上,历任军团供给部部长,军区后勤部司令员等职。红军长征时,给养十分困难,他为部队的给养殚精竭虑。

1935年6月,红军过草地,粮食奇缺,他为了给部队筹集粮食,常常连续工作,四处奔波,在累的吐血昏倒后,醒来第一句话,仍然是“三十斤小麦拿到了吗?”。

3,李继开(1916—1994),一九三二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兵站警卫连排长,中央军委警卫营参谋,军委一局参谋。参加了长征。

高虎垴反击战是红军长征前第五次反“围剿”的最后血战。战斗如火如荼之时,前线阵地部队出现了弹药供给危机。兵战部排长李继开带领警卫排和兵站战士,一次又一次扛起一箱箱、一包包弹药,冒着敌人的弹雨,灵活穿插,飞速前进,冲破重重险阻,把弹药给养一次次及时补充送达到前沿阵地战友手中。前线战友固守了高虎垴阵地,延缓了敌军向红色首都瑞金的进攻。

4,陈云开(1912年—1990年10月12日)江西省泰和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任译电员、连指导员、支队政委、科长、营政委、团政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军分区副政委、旅政委、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军政治部主任、军政委。

长征时,陈云开在红六军团保卫局执行科当审讯员。过草地途中,粮食问题直接威胁着战士的生命。为了找到充饥的食物,他毅然决定把危险留给自己,主动试毒尝遍多种野菜。那些不知名的野菜“苦、酸、麻、辣、涩”五味俱全,当他尝到第七种时,不幸中毒昏迷,经过抢救才脱离了危险。战友们靠着他试出的无毒野菜,走出了草地。

5,毛少先(1908—1983),原名毛金祥、毛少轩。江西省安福县人,1908年出生。1929年参加湘东南赤卫军,后编入红军,担任过红20军排长、连长,湘赣边工农民主政府政府警卫队队长。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任红军营长。

开国少将毛少先,因为个子矮小,在部队落下一个绰号叫“矮子”,然而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矮个在长征时期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4年8月,红6军团西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病重,吃苦耐劳的“毛矮子”承担起了保卫任弼时的安全工作,他和战友抬着任弼时,冒着敌人的炮火,攀山走险、日行上百里。10月,红6军团在贵州和强敌遭遇,情形十分严峻,敌人离任弼时只有百来米,毛少先二话不说,背起任弼时就跑。事后,任弼时说:“是矮子同志救了我的命啊!

7. 长征中的主要人物介绍(最主要的)

长征中的主要人物介绍:

1、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军事家,诗人,书法家。


5、贺子珍:原名桂圆,又名自珍,江西永新乡绅贺焕文长女,贺子珍与毛泽东生三子三女,李敏是贺子珍和毛泽东惟一在世的孩子。

大革命前后入党并投身游击战争,是井冈山第一位女党员。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毕业于永新女子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共青团永新县委书记、中共吉安县委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建国后,任杭州市妇联主任,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妇女先驱。

8. 红军长征主要人物

1、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2、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

3、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4、王若飞(1896年10月—1946年4月8日),幼年原名大伦,小名运笙(运生)、荫生,号继仁,曾用名王度、雷音,参加革命深入敌后化名黄敬斋,出生于贵州安顺,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中共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四八”烈士。

5、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军事家。原名彭清宗,字怀归,号得华。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军长、三军团总指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长征后期担任过以毛泽东同志为政治委员的陕甘支队司令员。

9. 长征中有哪些英雄人物事迹

1、张思德“尝百草”

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

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

2、女战士小董

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

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终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滚,100多丈。终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3、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

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些人遮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些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

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这时,一枚炸弹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

4、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5、红军长征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时候,3名红军女战士借宿农民徐解秀家,因为家里穷,当时床上只铺了稻草和破棉絮,晚上,三名女红军就和徐解秀盖一条行军被,睡一张床,徐解秀的丈夫就睡在门口的草垛上。

白天,红军战士们和徐解秀一起干活,讲进步道理,还帮她带孩子,徐解秀帮红军战士煮饭。红军要开拔了,看到徐解秀家连一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一名女红军用剪刀将这床被子剪开,将半床被子留给了徐解秀。这就是红军战士和老百姓的鱼水情深,生死与共。

阅读全文

与长征中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