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不懂拒绝诱惑的历史人物

不懂拒绝诱惑的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1-02-28 18:31:10

① 拒绝诱惑的名人事例

查抄和珅家产清单》,
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银铺42处,当铺75处,赤金60000两,纯金,大金元宝100个,有人说才100个,我没说完,1000两一个,100个,多少,十万两;小银元宝56600个,这也不多啊,100两一个,566万两。还没完呢,这还只是九牛一毛,接着念。银锭900万个,900万个,洋钱58000元,制钱150万文,铜钱,150万文。还没完呢,吉林人参600余斤,玉如意1200余柄,皇上家有多少?他们家有1200余柄,珍珠手串230串,还有珍珠,您那珍珠不算,我说的珍珠是桂圆那么大的珍珠,人家记的就是桂圆大珍珠,10粒,大红宝石10块,大蓝宝石40块,看来还是红宝石值钱,银碗40桌,咱就算一桌10个,谁家一桌才摆10个啊,银碗40桌,珊瑚树11支,每支都一米以上高,那时不是这么记的,三尺有余,珊瑚树11支。还有,纱缎绸罗,绫罗绸缎,做衣服的料子,一共有14300匹,毛呢哔叽20000板,狐皮550张,貂皮850张,还有其他的皮又各种粗细皮56000张,铜器和锡器361000件,名贵瓷器10万件。还有床,什么床,成炕的床,满炕就是一个床,一张床,什么床,金子做的,镂金八宝炕床24座,西洋钟460座,四季好衣服7000件,家人606名,妇女600名。查抄时曾经把和珅的家产编为109号,其中26号已估价的价值多少钱呢呢?价值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还有83号没估价。如果按我们估价的再一算,又应该有8亿多两,那也就是说和珅的家产一共有多少,一共有11亿两,11亿两是一个什么概念,还真不好说。
清朝每年的国库收入7000万两,11亿,什么概念?15年清朝的国库收入,和珅当政多少年?25年不到,他自己家产多少?15年清朝的国库收入都给他了,

② 拒绝诱惑的名人故事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诚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

东汉人杨震是个颇得称赞的清官。他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冒邑。冒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吏任内荐举的官员,听到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
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的荐举表示感谢,二是想通过贿赂请这位老上司以后再多加关照。可是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说:“幕夜无知者。”意思是说晚上又有谁能知道呢?杨震立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③ 拒绝诱惑的名人事例,要200字左右的,十万火急!!!

1、邓稼先报国

邓稼先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这位取得学位刚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2、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3、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 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 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东汉人杨震是个颇得称赞的清官。他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冒邑。冒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吏任内荐举的官员,听到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

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的荐举表示感谢,二是想通过贿赂请这位老上司以后再多加关照。可是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说:“幕夜无知者。”意思是说晚上又有谁能知道呢?杨震立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然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话以后却被人们反其意用之,成为订立攻守同盟时的常用语了。这种现象被称作词义反向引申。)

4、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 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 ,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 钱太守”

④ 关于抵制诱惑的名人事例

那什么杨靖宇好像就是吧
据说他被敌人杀了,最后把他的肚子破开,胃里面全是棉花!!!
因为好多天没有东西吃,而敌人又在诱惑他,他为了不投降臼齿棉花

⑤ 举几个名人拒绝诱惑的例子

拒绝诱惑的例子:

一、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个叫刘冲的人被任命为董事会的监督者。他改革了腐败的政策,废除了过多的税收和杂税,使诉讼变得非常清白。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一名工匠大师。在离开之前,当地人主动筹集资金给即将离开的刘崇,刘崇被拒绝了。后来,它非常善良和困难,所以我象征性地拿了一枚铜币接受了它。因此他被称为“一钱太守”。

二、陶母退鱼

陶侃是晋代著名的大臣,年轻时曾是循阳县的一名官员。有一次,他送母亲一罐咸鱼。当他母亲詹收到这封信后,她原封不动地还给他,并给他写了一封信:“作为一个县官,你给了我公共物品,这不仅对我没有好处,而且增加了我的忧虑。”陶坎在这件事上受过很深的教育。

三、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金代人吴银之在广州被任命为太守。在广州城外,他看到了一个叫做“贪婪泉”的水池。当地传说如果你喝了贪婪的泉水,你就会变得贪婪。他相信这一点,并正确地饮用了它。喝完后,他写了一首诗:“古人认为这水是珍贵的宝藏。“益气饮”并不容易,“在他任职期间,他诚实自律,坚持自己的行为。

四、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去昌邑的路上经过昌邑,昌邑县的王米山来探望他,给了他十斤黄金。杨震说:“老人认识国王,绅士不认识老人,这是什么?”王密不明白杨震的责备,说:“天很黑,没人知道。”杨震说:“天知道,天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什么是无知?”只有这样,王密才明白,觉得羞愧,就走了。

五、不私一钱

明朝嘉兴知府杨继宗清正廉洁,自卫自卫,赢得了人民的心。有一次,一个太监走过来要贿赂。他打开国库说:“所有的钱都在这里。你可以带着它,但你得给我盖上国库基金的公章。”回北京后,太监在明英宗面前诽谤了他。英宗问:“你说杨继宗太无私了,不留儿子吗?”太监听了以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⑥ 不被利益所诱惑的历史人物

1、美国国父华盛顿
1783年9月3日,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11月2日,在普林斯顿附近的洛基希尔,华盛顿向追随他征战多年的将士发表了告别演说,他说:“你们在部队中曾是不屈不挠和百战百胜的战士;在社会上,也将不愧为道德高尚和有用的公民。”“平民生活的俭朴、谨慎和勤劳的个人美德与战场上更为壮丽的奋勇、不屈和进取精神同样可贵。”最后他公开表达了自己即将退役、过平民生活的热切愿望,“分离的帘幕不久就要拉下,他将永远退出历史舞台了。”两天后,华盛顿乘船离开纽约港,岸边送别的人流如潮。 12月23日,华盛顿向大陆会议辞去一切公职,亲手交回了大陆军总司令的委任状,正式解甲归田,然后,回到他日夜思念的故乡弗农山庄。在给一位朋友的信里,华盛顿说:
“亲爱的侯爵,我终于成了波托马克河畔一个普通的百姓,在自己的葡萄架和无花果树下休闲纳凉,看不到军营的喧闹和公务的繁忙。我此时所享受的这种宁静幸福是那些贪婪地追逐功名的军人们,那些日夜图谋策划、不惜灭亡他国以谋私利的政客们,那些时时察言观色以博君王一笑的弄臣们所无法理解的。我企盼能独自漫步,心满意足地走完我的人生旅途,我将知足常乐。”
从上面的信里我们可以看到,从将军到公民,对于华盛顿而言是再平常不过了,就像当初应召为国服务,义不容辞,这是义务,是责任,也是他作为军人的荣誉感,是他做人的基本原则。一旦胜利降临,戏剧落幕,他就坦然地告别这个舞台,没有一丝的犹豫和留恋。在华盛顿看来,为国家做任何事情都是责任和义务,而不是获取个人利益的手段。
2、朱镕基总理
卸任总理朱镕基淡泊生活:不写书也不看传记
当年, 朱镕基曾表示: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之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4、庄子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为名而生存,为利而奔波的人不在少数。而真正能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在当今社会,屈指可数。当我们翻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时候,一大批文人学士展现在我们面前:庄周、陶渊明、王维、孟浩然……他们淡泊名利、归隐田园,而淡泊名利的先驱者应为庄周。
当自我价值追求与自身命运发生冲突时,庄子只好追求一种“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大宗师》)的高度抽象又极端具象的“道”。这个最高的虚无存在,具有自身设定的无限可能性。因而,如果绝对虚静的心灵进入“道”的境界,精神就获得绝对的自由,生命中就没有物质欲念和功名角逐的束缚了。
在庄子看来,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有如“舔痔得车”: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舔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列御寇》)
寓言把那种通过卑污下贱的行为去博得统治者的欢心,而获得功名利禄的人进行讽刺和嘲笑。如把曹商获得的“车数乘”、“车百乘”讽刺为是“舔痔”而得来的,并且说:“所治愈下,得车愈多。”这样功利性的人生价值观的追求不过是一种“功得机巧”,最终会导致“必忘夫人之心”(《庄子·天地》)。
在战国时代,当许多士大夫把立名看作是使生命不朽的一种方式。为了名汲汲奔波不顾一切时,庄子则指出:“名者,实之宾也。”(《庄子·逍遥游》)“名也者,相轧也。”(《庄子·人间世》)他把“名”这种使人异化(虚伪、相互倾轧等)的东西暴露无遗。
而“困窘织履”、“往贷粟于监河侯”的庄子,并没有追求名利,而是拒绝相位:“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庄子列传》)他视相位如“腐鼠”,宁可“快吾志”,而不愿“为有国者所羁”,表现出他的淡泊名利。
这种淡泊的心境,使他放荡不羁、蔑视礼法和权贵以及与统治者不合作。相反,那种对名利追求的人最终“以身殉利”,成为“小人”(《庄子·骈拇》)。
对名利淡泊的庄子,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的自由。如寓言“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摇曳尾于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秋水》)
可见庄子不愿意“为留骨而贵”,宁可象神龟一样“曳尾于涂中”。这种把名利权势、荣华富贵看作是负累,并不是一种对权势的欲望被熄灭之后所产生的怪僻,而是一种对个人精神自由的特殊理解和追求。这种追求是一种真正的精神负累的解脱,换言之,这是内在生命价值的虚无化,而不是被名利所累之后的异化。
当庄子一个人在前面举着“名者,实之宾也”“名也者,相轧也”的旗帜时,跟在他身后的是一批批在名利道路上厌倦、后悔的追随者。庄子,一个率性而真的老顽童,一位淡泊名利的先驱者。

⑦ 拒绝诱惑的反面名人事例

《查抄和珅家产清单》,
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银铺42处,当铺75处,赤金两,纯金,大金元宝100个,有人说才100个,我没说完,1000两一个,100个,多少,十万两;小银元宝56600个,这也不多啊,100两一个,566万两。还没完呢,这还只是九牛一毛,接着念。银锭900万个,900万个,洋钱58000元,制钱150万文,铜钱,150万文。还没完呢,吉林人参600余斤,玉如意1200余柄,皇上家有多少?他们家有1200余柄,珍珠手串230串,还有珍珠,您那珍珠不算,我说的珍珠是桂圆那么大的珍珠,人家记的就是桂圆大珍珠,10粒,大红宝石10块,大蓝宝石40块,看来还是红宝石值钱,银碗40桌,咱就算一桌10个,谁家一桌才摆10个啊,银碗40桌,珊瑚树11支,每支都一米以上高,那时不是这么记的,三尺有余,珊瑚树11支。还有,纱缎绸罗,绫罗绸缎,做衣服的料子,一共有14300匹,毛呢哔叽20000板,狐皮550张,貂皮850张,还有其他的皮又各种粗细皮56000张,铜器和锡器361000件,名贵瓷器10万件。还有床,什么床,成炕的床,满炕就是一个床,一张床,什么床,金子做的,镂金八宝炕床24座,西洋钟460座,四季好衣服7000件,家人606名,妇女600名。查抄时曾经把和珅的家产编为109号,其中26号已估价的价值多少钱呢呢?价值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还有83号没估价。如果按我们估价的再一算,又应该有8亿多两,那也就是说和珅的家产一共有多少,一共有11亿两,11亿两是一个什么概念,还真不好说。
清朝每年的国库收入7000万两,11亿,什么概念?15年清朝的国库收入,和珅当政多少年?25年不到,他自己家产多少?15年清朝的国库收入都给他了,

⑧ 拒绝诱惑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周总理的妙语荟萃-超级经典
1.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周总理肯定地说:“有!” 全场哗然,议论纷纷。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
2.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3.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4.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5.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6.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7.有一次周总理应邀访问苏联。在同赫鲁晓夫会晤时,批评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义政策。狡猾的赫鲁晓夫却不正面回答,而是就当时敏感的阶级出身问题对周总理进行刺激,他说:“你批评的很好,但是你应该同意,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是出身于资产阶级。”言外之意是指总理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说话。周总理只是停了一会儿,然后平静地回答:“是的,赫鲁晓夫同志,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
8.九一三事件发生以后,苏联大使找到周总理,阴阳怪气地问道:“总理同志,听说最近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周总理平静地回答:“也没什么大事,只不过是森林里倒了一棵树;一棵树上落下一片叶子而已。”苏联大使故作关心地说:“据权威人士推测,此事对中国的影响极为不利呀!”总理答道:“恰恰相反,一颗毒瘤在肌体上自动消失,有百利而无一害。”苏联大使有些恼怒:“总理同志,有句话我早就想说了,你们在国际上口口声声骂我们是社会帝国主义,把我们说得比厕所还臭。既是这样,那么请问:你们的林副统帅在国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什么偏要投奔我们苏联呢?”周总理冷笑道:“正因为厕所臭,苍蝇才喜欢那个地方。大使同志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又何必多此一问?”苏联大使被说得哑口无言。
9.周总理设宴招待外宾。上来一道汤菜,冬笋片是按照民族图案刻的,在汤里一翻身恰巧变成了法西斯的标志。外客见此,不禁大惊失色。周总理对此也感到突然,但他随即泰然自若地解释道:“这不是法西斯的标志!这是我们中国传统中的一种图案,念‘万’,象征‘福寿绵长’的意思,是对客人的良好祝愿!”接着他又风趣地说:“就算是法西斯标志也没有关系嘛!我们大家一起来消灭法西斯,把它吃掉!”话音未落,宾主哈哈大笑,气氛更加热烈,这道汤也被客人们喝得精光。
10.在某次国际会议期间,周总理与当时的美国外长(具体的职位和人名忘了)相遇.周总理主动伸手,但对方傲慢的抱起手来拒绝握手。 周总理笑着说:“在朝鲜,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一身手你们美国兵就往后退,怎么这个毛病也传染给阁下了呢?”

⑨ 无法拒绝诱惑的反面事例

1、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见了美女褒姒,惊为天人,非常喜爱,马上立她为妃。幽王自得褒姒以后,十分宠幸她,无法抵制诱惑,一味过起荒淫奢侈的生活。 褒姒虽天生丽质,却自进宫来从未笑过,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想尽一切办法。为此,幽王竟悬赏求计。这时有个佞臣叫虢石父,提议用烽火台一试。

烽火本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必须起兵勤王,赶来救驾。 虢石父献计令烽火台平白无故点起烽火,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发笑。

昏庸的周幽王带着褒姒,令守兵点燃烽火。各地诸侯一见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带领本部兵马急速赶来救驾。到了骊山脚下,却只看到周幽王和褒姒高坐台上饮酒作乐。周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取乐,诸侯们始知被戏弄,怀怨而回。

褒姒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儿戏般,嫣然一笑。周幽王大喜,立刻赏虢石父千金。周幽王为此数次戏弄诸侯们,诸侯们渐渐地再也不来了。结果,申侯于公元前771年进攻镐京。周幽王听到犬戎进攻,惊慌失措,急令点燃烽火。

可是诸侯们因上次受了愚弄,这次都不再理会。镐京守兵这时也都不愿效命,犬戎兵一到,便勉强招架了一阵以后,一哄而散,犬戎兵马蜂拥入城,周幽王带着褒姒、伯服,仓皇从后门逃出,奔往骊山。途中,他再次命令点燃烽火。烽烟虽直透九霄,还是不见诸侯救兵前来。

犬戎兵紧紧追逼,周幽王的左右在一路上也纷纷逃散,只剩一百余人逃进了骊宫。周幽王命令放火焚烧前宫门,以迷惑犬戎兵,自己则从后宫门逃走。逃不多远,又被追上,一阵乱杀,只剩下周幽王、褒姒和伯服三人。

犬戎兵见周幽王穿戴着天子服饰,知道就是周天子,当场将他砍死。又从褒姒手中抢过太子伯服,一刀将他杀死,只留下褒姒一人做了俘虏。至此,西周宣告灭亡。

2、许衡“我心有主”

《元史》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许衡不为所动。

有人问:“你为何不摘梨呢?”许衡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它已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

3、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

“诗仙”李白他凭借着自己的才气,放下自尊,去依附于权贵,他会给自己的仕途铺一路锦绣的,但他没有,他拒绝了诱惑,他高傲地写出了“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言壮语。

4、柳下惠坐怀不乱

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 裹紧,同坐了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於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

5、司马迁仗义执言遭酷刑

司马迁生于西汉时期,当时汉朝上下都认为李陵投降于敌军,汉武帝极其愤怒。本来,司马迁可以迎合皇帝的心意,在朝廷上批评李陵几句,那样他就可以加官进爵,仕途高升。

但他拒绝了加官进爵,仕途高升诱惑而遭受宫刑痛苦,而使他在良心上是清白的,使他的人格更加崇高,也孕育了《史记》,让他流芳百世。

阅读全文

与不懂拒绝诱惑的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