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理历史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刺激汉武帝探索从西南方前往印度的“蜀身毒道”,经营西南边疆。前109年(汉武帝元封二年)在大理地区遥置叶榆县,是中原王朝最早在云南设县的地区。东汉时隶属于南中地区的永昌郡。
大理地区三国时臣服于诸葛亮的南征军,设立了蜀汉云南郡。南北朝时先后属河阳郡、西河郡。当时,白族已大致形成,并在洱海边建筑了多座城邑。
唐朝初年,洱海周边有6个部落,称为六诏。唐高宗时,蒙舍诏以外的五诏均被吐蕃征服。737年(唐开元二十六年),蒙舍诏首领皮逻阁兼并五诏,建立起南诏国,并将都城从蒙舍(今巍山)搬迁到了太和城(今太和村),并以此为基地,继续征服周边地区,控制今天云南大部。
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夺权,建立“大长和国”。927年,杨干贞扶持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随后又自立为王,建“大义宁国”。
937年(后晋天福二年),段思平也于羊苴咩城定都建国,国号大理。段氏自称是汉人后裔,立国后,大力推行汉文化,并与南宋遣使通商。
大理国历经了316年后,在1253年,为忽必烈亲征所灭。1274年,元朝为便于统治,在押赤城(又名中庆路,今昆明市)设置了云南行省,同时设立大理路及太和县,隶属于云南行省。从此云南的中心城市便由大理转移到了昆明。
1382年,明军攻占大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仍治太和县,并筑新的府城,即今大理古城。1659年,清军攻入云南。清代沿袭明制。1856年(清咸丰六年)爆发云南回变,建立杜文秀回族政权,控制云南大部分地区。
中华民国建立后,裁撤大理府,太和县则改名为大理县。1950年析置下关市,1983年,下关市与大理县合并设立了县级大理市。目前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府,全市人口中约三分之二是白族人。
(1)大理云龙历史名人扩展阅读:
大理地势西高东低,全市年平均气温15℃,降水量1056毫米。农业主产稻谷、小麦、玉米、猪、牛、禽蛋等,特产有云南山茶花、苍山杜鹃花、大理雪梨、下关沱茶等。目前工业主要集中于洱海南岸的下关镇附近,有烟草、茶叶、食品、纺织等门类,盛产大理石。
位于大理古城和下关之间的"太和村"是古南诏国早期的都城,有太和城遗址,规模较大,是国家级文物。位于洱海西北岸的喜洲镇则是白族居民的聚居地,当地的民族风情浓郁,民居颇具特色。
位于洱海北岸的上关镇古代为大理古城的军事屏障,境内遍植朝珠花,以“上关花”而闻名。此外,附近还有鸡足山和巍山等景区。
Ⅱ 大理州云龙县《云龙文化》《古老民俗."阿昌族"求雨活动的由来》作者是谁
大理州云龙县云龙文化:《古老民俗."阿昌族"求雨活动的由来》作者是李赵忠回。
原文在中国云答龙网http://www.yunlong.yn.cn/yldg/dlwh/322527.shtml,原文的故事根据阿昌族传承人赵世斌口头传述,真正的左纳后代左胜珍讲述,阿昌学会会员李赵忠收集整理。
Ⅲ 大理有那些历史故事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大理曾有着显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汉之际,大理是“蜀·身毒国道”(从四川成都,经云南大理、保山进入缅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经之地,这条通道,对促进大理地区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中国和东南亚诸国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理地区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广泛分布在以洱海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围。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种植水稻,驯养家畜,从事采集、渔猎,创造了大理地区的远古文明。汉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5年),汉王朝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云南、邪龙、比苏4县,属益州郡管辖,从此大理地区正式纳入了汉王朝版图。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属永昌郡,蜀汉时期分属永昌、云南2郡;晋朝时分属宁州的永昌、云南2郡,刘宋王朝时分属宁州的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南齐时期分属宁州的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永昌郡;隋代属昆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洱海地区置有“八州十七县”,麟德元年(664年),改属姚州都督府。8世纪30年代,洱海地区“六诏”中的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诏为一,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发动宫廷政变,建立了大长和国,南诏亡。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又先后建立了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通海节度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南宋宝元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大军灭大理国,建立云南行省。南诏、大理国历唐、宋两朝,达500余年,使云南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统一体,奠定了祖国的西南边疆,推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元代,云南政治中心东移昆明,元朝在大理地区设立了上下二万户府。元至元十一年(1274),改设路、府、州、县,大理地区分属大理路、鹤庆路、威楚路和云龙甸军民府。明代,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鹤庆府、蒙化府、永昌府、楚雄府。清代,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蒙化直隶厅。1913年,大理地区属滇西道。1929年,国民政府实行省、县两级制,大理地区设祥云、弥渡、宾川、凤仪、蒙化、大理、永平、云龙、漾濞、邓川、洱源、剑川、鹤庆13县。40年代后期,云南省政府在大理、蒙化、鹤庆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2月1日,大理专员公署建立,辖下关、大理、凤仪、邓川、宾川、祥云、弥渡、蒙化、云县、缅宁、顺宁(凤庆)、永平、漾濞、云龙、洱源15县市。1956年,云县、缅宁、顺宁3县划归临沧专区,丽江专区的鹤庆、剑川2县划归大理专区。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定为自治州首府。2000年止,大理白族自治州辖1市11县,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大理地区设叶榆县,直至南北朝叶榆县的建制一直未变。唐初,洱海地区“六诏”中的蒙舍诏势力渐强,在唐朝支持下,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国都城由巍山迁至太和城(今大理苍山太和村附近),此后又迁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带)。南诏与以后建立的三个王朝及大理国都城均定都于羊苴咩城。从公元8至13世纪的唐宋五百多年间(即从公元738年南诏国建立至公元1253年大理国覆灭),大理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诏、大理国的都城所在地。
元代大理国灭亡后,仍然将云南政治中心设于大理。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立云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迁至昆明,但大理仍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袭至今。
Ⅳ 云龙县兰花名人
不是件容易的事
Ⅳ 大理云龙县跟祥云县那个好
从经济发展、人口、地理位置等各方面祥云县显然要比云龙县强很多。
祥云县回是云南省县域经答济发展先进县,辖8个镇2个乡。其中祥云坝子为全省第二大坝子(即平地),位于楚大高速边,去临沧都是从祥云转,且新修了祥临高速公路等。
云龙县在整个大理州算比较落后的县份,辖4个镇7个乡,全县90%都是山区。
当然如果是旅游的话还是云龙景点要多点,原生态点,云龙诺邓的火腿上了《舌尖上的中国》。
Ⅵ 云南省历史上出过哪些文化名人
云南汉族历史名人
明帝国时期
开疆功臣
傅友德——颖川侯
蓝玉——永昌侯
沐英——西平侯、镇国公
沐春——黔国公
政治人物
杨一清——兵部、户部、吏部尚书,武英殿、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云南安宁人。
朱家民——贵州左布政使,云南曲靖人。
杨绳武——兵部尚书,云南弥勒人。
包见捷——吏部右侍郎,云南建水人。
陈表——浙江道监察御史,云南玉溪人。
胡平表——贵州布政使,云南建水人。
傅宗龙——贵州巡抚、顺天巡抚、陕西总督、兵部尚书,云南昆明人。
雷跃龙——礼部尚书兼育英殿大学士,云南玉溪人。
王锡衮——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云南禄丰人。
朱化孚——湖广按察使,云南安宁人。
龚彝——户部尚书,云南凤庆人。
萧崇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云南建水人。
医学家
兰 茂——医学家,著有《滇南本草》,云南嵩明人。
清代时期
政治人物
严清——吏部尚书,云南昆明人。
李因培——湖北巡抚、湖南巡抚、福建巡抚,云南晋宁人。
赵士麟——浙江巡抚、江苏巡抚,云南澄江人。
朱嶟——工、刑、兵、户、吏诸部尚书兼内阁学士,云南通海人。
赵光——工、刑、兵、户、吏诸部尚书,云南昆明人。
何桂清——两江总督,云南昆明人。
陈时夏——江苏巡抚,云南元谋人。
丁槐——广西巡抚,云南鹤庆人。
钱沣——江南道监察御史,云南昆明人
中华民国时期
军事人物(只列上将级别)
李根源——陆军上将,云南腾冲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唐继尧——陆军上将,云南会泽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顾品珍——陆军上将,云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刘祖武——陆军上将,云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李鸿祥——陆军上将,云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谢汝翼——陆军上将,云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罗佩金——陆军上将,云南澄江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殷承瓛——陆军上将,云南陆良县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张开儒——陆军上将,云南巧家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赵复祥——陆军上将,云南凤庆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叶荃——陆军上将,云南云县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庾恩旸——陆军上将,云南墨江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黄毓成——陆军上将,云南镇沅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朱培德——陆军一级上将,云南禄丰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金汉鼎——陆军上将,云南江川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唐淮源——陆军上将,云南江川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王 钧—— 陆军上将,云南呈贡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范石生——陆军上将,云南河西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胡瑛——陆军上将,云南云县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杨增新——陆军上将,云南蒙自人,清朝进士出身。
丁 槐——陆军上将,云南鹤庆人。
谭庆林——陆军上将,云南建水人。
政治人物
李根源——陕西省省长,中华民国代总理,云南腾冲人。
杨增新——新疆省主席,云南蒙自人。
朱培德——江西省主席、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总参谋长,云南禄丰人。
唐继尧——贵州都督、云南都督,云南会泽人。
王九龄——教育总长,云南云龙人。
张耀曾——司法总长,云南大理人。
金融管理调控专家
盛延龄——中国富滇银行总行长,云南玉溪人。
陆子安——中国富滇银行总行长,云南巧家人。
缪云台——中国富滇新银行总行长,云南昆明人。
优秀的技术官僚
缪云台——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主任,云南昆明人。
著名商人
梁金山——缅甸华侨首富,云南保山人。
郑一斋——一代儒商,云南玉溪人。
气象专家
陈一得——云南近代气象、天文、地震科学的先驱,云南盐津人。
教育家
熊庆来——教育家,曾经把云南大学办成中国十五所名牌大学之一,云南弥勒人。
数学家
熊庆来——数学家,他定义的无穷级被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级”,载入世界数学史册。云南弥勒人。
国学大师
姜亮夫——国学大师,著有《中国声韵学》、《楚辞学论文集》等,云南昭通人。
哲学家
艾思奇——哲学家,著有《大众哲学》,云南腾冲人。
音乐家
聂耳——音乐家,曾经谱曲《义勇军进行曲》,云南玉溪人。
建筑设计专家
张邦翰——建筑设计专家,作品有“云大会泽院”,云南镇雄人。
民主人士
楚图南——中国民盟主要领导人之一,云南文山人。
Ⅶ 从古至今云南有哪些历史名人
明朝
政治人物
杨一清——内阁首辅,云南安宁人。
刘文征——四川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云南昆明人
朱家民——贵州左布政使,云南曲靖人。
杨绳武——兵部尚书,云南弥勒人。
包见捷——吏部右侍郎,云南建水人。
陈表——浙江道监察御史,云南玉溪人。
胡平表——贵州布政使,云南建水人。
傅宗龙——贵州巡抚、顺天巡抚、陕西总督、兵部尚书,云南昆明人。
雷跃龙——礼部尚书兼育英殿大学士,云南玉溪人。
王锡衮——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云南禄丰人。
朱化孚——湖广按察使,云南安宁人。
龚彝——户部尚书云南凤庆人。
萧崇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云南建水人。
张志淳——户部右侍郎,云南保山人。 医学家
兰 茂——医学家,著有《滇南本草》,云南嵩明人。
胡璇——工部右侍郎,云南腾冲人。 民国时期
军事人物(只列上将级别)
李根源——陆军上将,云南腾冲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唐继尧——陆军上将,云南会泽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顾品珍——陆军上将,云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刘祖武——陆军上将,云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李鸿祥——陆军上将,云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谢汝翼——陆军上将,云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罗佩金——陆军上将,云南澄江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殷承瓛——陆军上将,云南陆良县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张开儒——陆军上将,云南巧家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赵复祥——陆军上将,云南凤庆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叶 荃——陆军上将,云南云县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庾恩旸——陆军上将,云南墨江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黄毓成——陆军上将,云南镇沅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朱培德——陆军一级上将,云南禄丰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金汉鼎——陆军上将,云南江川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唐淮源——陆军上将,云南江川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王 钧—— 陆军上将,云南呈贡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范石生——陆军上将,云南河西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胡 瑛——陆军上将,云南云县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龙 云——陆军上将,云南昭通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卢 汉——陆军上将,云南昭通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杨 杰——陆军上将,云南大理人,陆军大学毕业。
杨增新——陆军上将,云南蒙自人,清朝进士出身。
丁 槐——陆军上将,云南鹤庆人。
谭庆林——陆军上将,云南建水人。
政治人物
李根源——陕西省省长,中华民国代总理,云南腾冲人。
杨增新——新疆省主席,云南蒙自人。
朱培德——江西省主席、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总参谋长,云南禄丰人。
唐继尧——贵州都督、云南都督,云南会泽人。
孙渡——热河省主席,云南陆良人。
王九龄——教育总长,云南云龙人。
张耀曾——司法总长,云南大理人。
金融管理调控专家
盛延龄——中国富滇银行总行长,云南玉溪人。
陆子安——中国富滇银行总行长,云南巧家人。
缪云台——中国富滇新银行总行长,云南昆明人。
非常优秀的技术官僚
缪云台——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主任,云南昆明人。
著名商人
梁金山——缅甸华侨首富,云南保山人。
郑一斋——一代儒商,云南玉溪人。
气象专家
陈一得——云南近代气象、天文、地震科学的先驱,云南盐津人。
教育家
熊庆来——教育家,曾经把云南大学办成中国十五所名牌大学之一,云南弥勒人。
数学家
熊庆来——数学家,他定义的无穷级被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级”,载入世界数学史册。云南弥勒人。
国学大师
姜亮夫——国学大师,著有《中国声韵学》、《楚辞学论文集》等,云南昭通人。
哲学家
艾思奇——哲学家,著有《大众哲学》,云南腾冲人。
音乐家
聂耳——音乐家,曾经谱曲《义勇军进行曲》,云南玉溪人。
建筑设计专家
张邦翰——建筑设计专家,作品有“云大会泽院”,云南镇雄人。
民主人士
楚图南——中国民盟主要领导人之一,云南文山人。
Ⅷ 昆明有那些历史人物
先秦时期
庄硚(神话中的人物)
隋唐时期(南诏国时期)
皮罗阁
两宋时期(大理国时期)
段思平
元朝时期
赛典赤
明朝时期
开疆功臣
傅友德——永昌侯
蓝玉——颖川侯
沐英——西平侯
沐春——黔国公
政治人物
杨一清——华盖殿大学士,云南安宁人。
朱家民——贵州左布政使,云南曲靖人。
杨绳武——兵部尚书,云南弥勒人。
包见捷——吏部右侍郎,云南建水人。
陈表——浙江监察御史,云南玉溪人。
胡平表——贵州布政使,云南建水人。
傅宗龙——兵部尚书,云南昆明人。
雷跃龙——礼部尚书兼育英殿大学士,云南玉溪人。
王锡衮——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云南禄丰人。
医学家
兰 茂——医学家,著有《滇南本草》,云南嵩明人。
清朝时期
政治人物
严清——吏部尚书,云南昆明人。
李因培——福建巡抚,云南晋宁人。
赵士麟——浙江巡抚、江苏巡抚,云南澄江人。
朱嶟——工、刑、兵、户、吏诸部尚书兼内阁学士,云南通海人。
赵光——工、刑、兵、户、吏诸部尚书,云南昆明人。
何桂清——两江总督,云南昆明人。
陈时夏——江苏巡抚,云南元谋人。
丁槐——广西巡抚,云南鹤庆人。
钱沣——江南监察御史,云南昆明人。
何桂珍——两江兵备道,云南师宗人。
王人文——四川总督,云南大理人。
袁嘉谷——云南科举史上第一个全国状元,云南石屏人。
著名商人
李沅——19世纪的云南首富,云南昆明人。
银行家
王炽——20世纪初的中国首富,云南弥勒人。
画家
缪嘉蕙——著有《供奉画稿》,云南昆明人。
民国时期
军事人物(只列上将级别)
李根源——陆军上将,云南腾冲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顾品珍——陆军上将,云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刘祖武——陆军上将,云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李鸿祥——陆军上将,云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谢汝翼——陆军上将,云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罗佩金——陆军上将,云南澄江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唐继尧——陆军上将,云南会泽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张开儒——陆军上将,云南巧家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赵复祥——陆军上将,云南凤庆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叶荃——陆军上将,云南云县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庾恩旸——陆军上将,云南墨江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黄毓成——陆军上将,云南镇沅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朱培德——陆军上将,云南禄丰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金汉鼎——陆军上将,云南江川人,云南讲武堂毕?br>
唐淮源——陆军上将,云南江川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王 钧—— 陆军上将,云南呈贡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范石生——陆军上将,云南河西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胡瑛——陆军上将,云南云县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龙云——陆军上将,云南昭通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卢 汉——陆军上将,云南昭通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杨 杰——陆军上将,云南大理人,陆军大学毕业。
杨增新——陆军上将,云南蒙自人,清朝进士出身。
丁 槐——陆军上将,云南鹤庆人。
谭庆林——陆军上将,云南建水人。
政治人物
李根源——陕西省省长,中华民国代总理,云南腾冲人。
杨增新——新疆省政府主席,云南蒙自人。
朱培德——江西省主席,云南禄丰人。
唐继尧——贵州都督、云南都督,云南会泽人。
王九龄——教育总长,云南云龙人。
张耀曾——司法总长,云南大理人。
金融专家
盛延龄——中国富滇银行总行长,云南玉溪人。
陆子安——中国富滇银行总行长,云南巧家人。
缪云台——中国富滇新银行行长,云南昆明人。
著名商人
梁金山——缅甸华侨首富,云南保山人。
郑一斋——一代儒商,云南玉溪人。
气象专家
陈一得——云南近代气象、天文、地震科学的先驱,云南盐津人。
教育家
熊庆来——教育家,云南弥勒人。
数学家
熊庆来——数学家,云南弥勒人。
历史学家
姜亮夫——历史学家,云南昭通人。
哲学家
艾思奇——哲学家,著有《大众哲学》,云南腾冲人。
音乐家
聂耳——音乐家,云南玉溪人。
建筑设计专家
张邦翰——建筑设计专家,云南镇雄人。
民主人物
楚图南——中国民盟主要领导人之一,云南文山人。
报人
杨振鸿——曾经创办《光华日报》,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云南昆明人。
Ⅸ 大理云龙县团结乡河东村著名人物有哪些
云龙县历史人物:27人,其中“改土归流”以前土司7人、明末1人、清代1人、民国17人、建国后1人。27人中,原属外籍,后来落籍云龙的7人,外籍1人,本籍19人。
段 保 四川人,流寓云龙,入赘早氏土司,后征普颜笃有功,明洪武十七 (1384年)年封为云龙土知州,设治1日州,其辖地沿元朝云龙甸改设,世袭土司。
早 纳 漕涧阿昌族首领,沐英南征金齿 (保山)时,率众归顺,洪武间,授漕涧土千总,万历间,其后裔早陶遣子随军征何天恩,赐姓左。
字 忠 武定土司安慈次子,随颖川侯傅友德平大理,洪武间,授箭杆场土巡检。
李 智 邓川人,洪武间,随征佛光寨有功,授十二关士巡检。
李 良 原为元末管军百户头目,明朝南征时归顺,授顺汤土巡检。
杨 胜 原师井土官,明朝南征时归顺,授师井土巡检。
杨 惠 剑川人,洪武间随明军南征,授上五井土巡检。
董邦宪 太和人,明崇侦间来云龙定居,捐资倡建"太和寺",冶铸铜佛像,继又倡修 云龙通漾濞之大桥,名"云龙桥"。
李玉树 字桂楼,洱源人,杜文秀元帅府大翼长,清同治元年 (1862年)率师总镇云龙,建“飞龙桥”,1864年工程告竣,为云龙县境内横跨澜沧江的第一座铁链桥。
杨式中 宇玉衡,宝丰人,武昌陆军中学毕业后任连长,参加武昌起义,旋升营长,后随杨增新赴新疆,任饷兵团团长、兼骑兵独立团团长,1921年任伊犁镇守使,在任殁。
杨承铎 字宗泽,石门人,曾任贵州三合县县长、大理一中训育主任。
杨武勋 字雪隐,天耳井人,云南政法学校毕业,曾任东陆大学秘书、施甸县县长、中学校长。
杨迎道 字竹轩,宝丰人,云南讲武堂乙班毕业,辛亥革命时任警卫连长,继任护国军营长,驻粤滇军第一师参谋长、中央直辖军一五O团团长,参加北伐回滇后任补充第二大队,十八团团长,威信、马关县长。
赵连城 旧州人,曾任驻粤滇军十二团团长。
罗焕文 师里人,少年习射猎,百发百中,从军后,曾任北伐军第三军营长、团长。
刘鳃麟 字古侯,天耳井人,云南讲武堂乙班毕业,曾在顾品珍部任团长,在密谋倒唐 (继尧)时,事泄被害。
何世雄 字子侯,石门人,云南讲武堂毕业,任第三混成旅旅长,一OO师副师长兼昆明戒严司令、云南造币厂厂长。
何乃辅 字绍丞,石门人,曾任贵阳城防司令。
胡正昌 字耀州,汤涧人,云南讲武堂毕业,任近卫二团营长、西畴县长,抗日战争时期,随六十军出征,任辎重团团长,在任病殁。
王祖羲 字翼军,石门人,曾任丽江县县长。
李嘉策 字少丹,石门人,曾任永仁县县长。
马浩川 字若湘,大井人,云南教导团经理班毕业,曾任五十八军二师军需处长、保安二旅军需处长。
张叶翠 字连庵,石门人,云南讲武堂毕业,曾任开封城防司令。
张德明 字建中,云龙人,云南讲武堂毕业,曾任滇黔绥靖公署混成独立旅护卫团团长、二四师二团团长。
左宗盛 原名左仁极,漕涧人,云南教导团毕业,随格桑泽仁(西康省主席)进藏,任少校文书科长,后返南京进蒙藏政治训练班,毕业后,任国民党中央蒙藏委员会委员、驻西康省特委、驻藏办事处处长。
杨发春 字晓楼,石门人,毕业于保定军校,后赴天津,与胡汉民等组织报馆,宣传革命,闻武昌举义,与崔缉勋等密运汽油,拟烧中华门响应,事泄全被逮捕,除杨发春、崔缉勋幸免于难,余五人皆被杀害。光复后,随杨增新赴新疆,授步兵上校,继任骑兵第19团团长兼哈密镇守使,卒于任,追赠少将衔。
何文瞻 字昭然,石门人,师范毕业,曾任云南省志馆编辑,云龙县县志局长,长于古体诗,又精中医,在石门开 “德馨堂”药室行医。曾辑 《云龙诗征》三卷,是书采集自清乾隆至近代云龙人之能诗者,每卷后附录并增以拾遗。
何 钧 字少杰,石门人,曾任陆军第12师副团长,1949年任云龙县自卫总队长,同年7月经“边纵”派回云龙从事地下活动的杨霖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董泽,字雨苍,宝丰人,白族,生于清光绪戊子(1888)年。从1922~1927年,董泽先后任云南教育司长、财政司长,并于1927年筹建修通昆明至禄丰段公路,成为云南省第一条公路;1948年资助创立云龙县第一所农业职业学校,该校于1952年并入云南省农业学校。曾担任云南东陆大学(即云南大学)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