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姓的历史名人
(公元1960~今),江苏抄泰兴人。著名地方公务员。内蒙古自治区直辖的草原煤城霍林郭勒市乡镇企业局局长,会计师,霍林郭勒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生兆普
山东省滕州市人,现任滕州市水产局局长
生国栋
山东省滕州市人,现任滕州市卫生局副局长
② 和姓的历史名人
和志光(1946-——),藏族,云南省维西僳僳族自治县人。1964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版。196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权。中专文化。
1964年8月至1969年11月,在昆明军区步兵第13团一连当战士。
1969年11月至1970年6月,任陆军第11军32师95团一连副排长。
1970年6月至1970年12月,任云南省军区独立第9团一连排长。
1970年12月至1974年4月,任云南省军区独立第9团一连副政治指导员。
1974年4月至1979年1月,任云南省军区独立第9团一连连长。
1979年1月至1982年2月,任云南省军区边防第7团一营营长。
1982年2月至1983年2月。任云南省军区边防第15团副团长。
1983年2月至1986年8月,任云南省军区边防第15团团长。
1986年8月至1993年3月,任云南省军区迪庆军分区参谋长。
1993年3月至1995年3月,任云南省军区迪庆军分区司令员。
1995年3月至1998年5月,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少将军衔)(其间:1995年3月至1996年1月在**合成指挥专业学习)。现任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③ 教姓的历史名人
(公元1951~今),满族;辽宁凤城人。著名中共地方党务工作者。现任副县级调研员。1968年中学毕业后在家乡任过赤脚医生、民办教师、公社广播站编辑、生产队长、大队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县纪委书记。1990年调入辽宁省丹东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任副县级调研员。
1993年12月在辽宁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管理经济责任制》一书,1996年、1997年在国家级刊物《当代思潮》发表《社会主义公有制产权不明晰质疑》、《生产力的社会性浅议》,均被多家出版社收入有关大型论文集,如《改革文库》、《世纪文典》、《管理论文集》等。 笔名都古尔杰仓,1931年11月生,1947年参军。内蒙古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1957年考入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日报社蒙文编辑部从事新闻工作直到离休。他在近30年的编辑工作实践中,为新闻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内蒙古日报社长期负责主编《内蒙古日报通讯》(蒙文),此外,先后编印发《新闻写作知识》、《采访与写作》、《好新闻及其分析》(国内部分)、《参考资料:国外好新闻采写技法》、《灯下拾零》等融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为一体的诸多材料,解决了蒙古族通讯员的自学和办新闻学习班无教材的困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已发表的文学著作:早期作品主要是诗歌和散文。80年代以来主要有中篇小说《昆都勒之黄滩》(《赫力其德》军刊物连载)长篇小说《小贡布》(1977年季刊潮洛蒙连载)和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书记阿爸》、《雇工》、《骑手》、《母子情》、《大雪后》、《树叶的回忆》、(自治区级报刊上发表)等。部分作品获自治区优秀作品奖在广播电台播放,或被收入中、小学蒙文教材中。短篇小说已精选结集。翻译著作有《周总理的长征故事》、《英雄们的故事》、《地道战》(内蒙人民出版社出版)、《赶牛的两个人》(世界文学刊物发表)、《同青少年谈道德修养》(内蒙教育出版社出版)、剧本《子夜》、《血疑》、《不该凋谢的玫瑰》、《回乡》、《阿忙佐尔》(内蒙电视台播放)等100余万字。
④ 历史上姓钟的名人故事
1、钟子期
钟子期(前413年—前354年),钟氏,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
历史上记载伯牙探亲回国时,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4、钟明亮
生于南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年~1233年,元太宗窝阔台在位时期),卒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廿七年(1290年),元代中期农民起义领袖。13世纪80年代,相继起事的有广东陈良臣、黎德、欧南喜和福建黄华等。
至元二十四年(1287)冬,福建汀州(今福建长汀)钟明亮起义,把斗争推向高潮。汀州一带,山深林密,广东、江西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千百成群,移居到此,开荒种地,称为畲民。钟明亮就是畲民之一。
他发动起义后,义军很快发展到十万人,活跃于福建、江西、广东三省边界地区。在他的影响下,广东董贤举、江西丘元、谢主簿、刘六十、卢大老、福建泉州陈七师、兴化朱三十五等,纷纷起义,互相呼应,对元朝统治形成很大的威胁。
元朝政府集中大批军队围攻,钟明亮采用流动作战的方法,出没无常,东击则西走,西击则东逸,使元军疲于奔命。为了在军事上取得主动,他曾两次假降,但一当形势有利,便重新举事。
元军围剿数年,始终未能取胜。至元二十六年(1289),丘应祥被月的迷失俘获。月的迷失请以其人等为元官吏。不允,诏押往京师。至元二十七年,钟明亮病逝,起义趋于失败。
5、钟芳礼
钟芳礼 太平天国官员。清广西桂平(立武宣县东南)人,一说是广东花县人。天京事变发生,钟芳礼与杨秀清关系密切,但同时他又是洪秀全姐夫,故此得留性命。为了避免牵涉进政治风波里。他随石达开出天京。他这一决定是正确的,没随他出走,仍然留在天京的族人,在天京沦陷后被屠杀殆尽。
石达开兵败后,钟芳礼走昆明。娶当地富女为妻,学打金技术。学成,携家迁至广东韶关始兴县,开利源金铺,成为良民。他儿子中进士,为大学士,受军机大臣赐匾,匾现今仍在始兴县钟家手中。
⑤ 历史名人的故事
孔子(前~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放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他才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史记》,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⑥ 列姓的历史名人
列子:(生卒年待考),名寇,又名御寇、圄寇、国寇;郑国人。著名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列子的生活时代与郑缪公(即郑穆公姬兰,公元前649~前606年)基本是同一时期。他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丘子为师,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们的真传,而友伯昏无人。修道九年之后,他就能御风而行。在史籍《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列子之学本于黄帝、老子为宗,主张清静无为。史籍《吕氏春秋》中记载:“子列子贵虚”。列子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他认为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列子曾因为穷困而常常面有饥色,却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恢问老师:“所有闻道者为富乎?”列子回答:“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以亡!”著名的东汉史学家班固在《艺文志·道家》部分记录有《列子》八卷。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极其重要的典籍。所著年代大体在春秋战国时代。《列子》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其中有人们熟悉的“愚公移山”、“亡呋者”、“歧路亡羊”等。在《列子》中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中,不乏十分有教益的文章,勘称至理名言。如《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人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又如《承蜩犹掇》(《列子·黄帝》)告诉人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列子·汤问》)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对于列子的学说,东汉史学家刘向认为:“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在典籍《尔雅·释诂》中邢昺《疏》引《尸子·广泽篇》及《吕氏春秋不二》评论:“子列子贵虚”。在典籍《战国策·韩策》中有:“史疾为使楚,楚王问曰:‘客何与所循?’曰:‘治列子圄寇之言。’曰:‘何贵?’曰:‘贵正’。”张湛在《列子·序》中论述:“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为表,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仕,顺性则所至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
《列子》有旧本二十篇,在先秦曾有人研习过,经过秦火,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整理时仅存八篇,《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中有“刘向说……列子八篇。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句,应该是刘向、刘歆父子,或同时代其它人整理的八篇。西汉时仍盛行,西晋遭永嘉之乱,渡江后始残缺。其后经由张湛搜罗整理加以补全。今本《列子》版本不下几十种,书前大多存有刘向所撰的《序》或张湛(东晋时人)所作的《序》,各版本内容相差不远,有大量寓言、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书中旨意大致归同于老、庄。学者萧登福的《列子古注今译》,征引了历代主要注疏。学者认为,《列子》成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列子稍后,门人据其活动与言论编撰而成,不止八篇。
第二,汉人在此基础上补充整理,而成《汉书·艺文志》上著录的八篇之数。
第三,张湛据其先人藏书,及在战乱后收集到残卷,“参校有无,始得完备”,并依照《汉书·艺文志》所记八篇,编撰成今本《列子》。单由于在编撰过程中,为疏通文字,连缀篇章,必然加进张湛本人的一些思想与他编的一些内容,所以,今本《列子》杂进一些魏、晋两朝人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张湛集纂成书的《列子》,杂就难免了。
⑦ 求姓的历史名人
求仲,汉代隐士。后用以为隐士的代称。 唐 钱起 《岁初归旧山》诗:“ 求仲 应难见,残阳回且掩关。答”
《三辅决录》汉有求仲。 求仲弓,字德夫,黄岩(今属浙江)人。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特科进士。仕终乐清令。(《嘉定赤城志》)
⑧ 能姓的历史名人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公元前246年(秦庄襄王四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专其时辖地属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华阴县:本来是春秋时期的晋国之地。公元前199年(汉高祖八年)改名为华阴县,因为在太华山的北面,所以起名叫华阴,故城在今陕西省华阴县东南一带。 太原堂:以望立堂。
华阴堂:以望立堂。
淄青堂:唐朝的时候,能元皓为淄青的节度使。他开始的时候属于安禄山统辖,后来安禄山造反,他毅然归唐。
⑨ 姓段 名人故事
历史上姓段的名人:
段会宗(前83年~前9年),字子松,天水上邦(今甘肃夭水)人。汉元帝时以杜陵令出为西域都护、骑都尉光禄大夫。回长安后作过沛郡、雁门等地的太守;后于阳朔三年(前22)至鸿嘉元年(前20),第二次出任西域都护,此后又四度出使乌孙并于元延四年(前9)在乌孙死于任上,享年75岁。段会宗出使乌孙期间,当乌孙多次内乱之际,代表朝廷敉平叛乱,册立新君,为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统一作出了贡献,在西域各族人民中享有很高威望。
段颎(?----179)字纪明,武威姑臧人。西域都护段会宗从曾孙。少时习弓,有文武智略,初举孝廉,后戌边十余年。段颎屡破羌军,先后交战180次,斩杀近4万人。汉灵帝时官至太尉。与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皆籍隶凉州,合称“凉州三明”。
段务目尘(此名系根据《魏书》所载,《晋书》则作段务勿尘),生卒年不详,中国十六国时期段部鲜卑的首领,受晋朝册封为辽西公。是前任首领段乞珍之子。
武宣王,名段业(公元?—401年),原为后凉建康太守,后建北凉,称凉王,在位5年,沮渠蒙逊发动兵变将他俘杀,葬处不明。
褒国壮肃公段志玄(598-642),齐州临淄(今山东济南)人,唐代名将。大业十三年(617年),随高祖起兵,授右领大都督府军头。后在潼关击败隋将屈突通,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封临淄郡公。武德九年(626年),参与玄武门之变。太宗即位后,迁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贞观十一年(637年),改封褒国公。贞观十二年(638年),拜右卫大将军。贞观十四年(640年),加镇军大将军。贞观十六年(642年)病卒,赠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
段成式(803---863),字柯古。晚唐邹平人,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邹平郡公,工诗,有文名。在诗坛上,他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
段文昌,唐(公元七七三年至八三五年)字墨卿,一字景初,其先位齐州临淄人,世居荆州。(旧唐书作西河人。此从新唐书)生于唐代宗大历八年,卒于唐文宗太和九年,年六十三岁。
段思平(893—944年),大理喜睑(今喜洲)人,一说为剑川永旁人,大理国的缔造者。其家族世代为南诏武将.父为段宝龙。思平因为累积军功而升任为大义宁通海节度使。杨干贞夺赵善政之位,干贞之弟杨诏谮思平有帝王之相,干贞于是追杀思平。会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友好,派人接思平,思平之弟思良和军师董迦罗前来加以保护.思平向东方的黑爨三十七蛮部借兵,讨伐杨干贞。937年,灭大义宁,建立大理国,建元文德。仍都大理。天福三年封董迦罗为相国,封高方为岳侯,死后谥号神圣文武帝,庙号太祖。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
段玉裁(1735年~1815年)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字若膺,号懋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金坛人,龚自珍外公。乾隆举人,历任贵州玉屏、四川巫山等县知县,引疾归,居苏州枫桥,闭门读书。曾师事戴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之学。
段祺瑞(1865—1936),原名启瑞,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民国时期政治家,北洋三杰”之一。皖系军阀首领。他帮助袁世凯练北洋军,而后以此纵横政坛十五载,一手主导了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有“三造共和”的美誉,后来因宠信徐树铮,迷信武力统一,为直系击败而下野,曾借助和张作霖和孙中山的三角同盟而短暂复出。但因失去实际权力而成为摆设。一生清正耿介,颇具人格魅力,号称“六不理总理”,他还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担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
姓段的女明星:
段林希
段林希(Jeremy
Duan),中国新生代女歌手,云南保山人。2011“快乐女声”全国总冠军,阳光正能量才女,有“云南之光”之称。锅盖头、大眼镜、小虎牙、羞涩笑、吉他弹唱是她的特色。她温柔而又富于感性的嗓音、扎实的唱功、正能量十足的歌声、对歌曲情感的细腻处理以及多种类型曲风的准确驾驭,深受大家的欣赏和喜爱,而她灿烂的微笑更是使人不论何时都会感到十分温暖。赛后发行个人单曲《追梦的孩子》《另一种灿烂生活》《不会寂寞》,主演微电影《天亮以前》。经过一年精心筹备,于2012年12月24日发行全新EP《我们》,其中《我不会写歌》更在中歌榜2013年17期夺冠。她,是正能量的代言人,在社会上为抗战老兵捐款13万元,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
段丽阳
段丽阳,女,1993年出生于河北邯郸,现就读于中华女子学院,3岁开始学习钢琴,舞蹈,声乐,4岁开始登台演出,多次参加各种演唱比赛,并获得了许多大奖;经常参加电视台的各种演出;2004年签约新儿歌,出版了八张新儿歌专辑。拍摄了《别惹小孩》《家有儿女》《赶走你的忧郁》等电视剧和电影;主持过多台晚会和电视栏目;曾任cctv-少儿《大仓库》主持人。
段倩茹
段倩茹,模特兼演员,曾出演过多部影视作品,在网络剧《爱情公寓外传》饰演杜茜茜,在cctv6电视电影《狗也爱钻石》饰演海伦,在电视剧《爱情公寓2》饰演简凝,在电视剧《金枝玉叶》饰演年轻沈曼亭等。
段仕萍、段雯锴、段岫、段蔚、段红、段林菊等等。
姓段的男明星:
段奕宏
段奕宏,汉,出生于1973年5月16日,原名段龙,演员。1998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进入中国国家话剧院,2009年签约华谊兄弟。早期多活跃于话剧舞台,代表作品是孟京辉导演的先锋话剧《恋爱的犀牛》。2007年因出演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袁朗为广大观众所熟知和喜爱,其后带给观众《我的团长我的团》、《西风烈》、《我愿意》、《白鹿原》和《楚汉传奇》等一系列优秀的影视作品。
段暄
段暄,1972年7月8日出生,毕业于中国广播大学,曾被广播电影电视部评为一级播音员。
段黄巍
HIT-5组合成员(主唱),段黄巍在队内昵称“段公子”,担任主唱的他是歌曲的灵魂。段黄巍拥有明亮的声线和不俗的唱功,偏爱R&B曲风,性格开朗热情。与武艺、邓紫衣合作的电影《蝙蝠别墅》已于9月30日上映。
段钧豪
段钧豪,男,中国男演员。1979年2月15日,出生于中国台湾。2006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进修班。因电影《千禧曼波》被大家熟知。2010年通过谍战剧《内线》成功进军内地。在电视剧《泪洒尘缘》,《铁血女骑兵》中均有出色演出,2013年因在热播剧《爱在春天》中成功饰演“阪本少佐”深受观众喜爱。
⑩ 历史上姓司的名人故事
司马光砸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