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赵州桥的故事简介
关于赵州桥故事
副标题:
作者:小鱼儿 文章来源:收集 点击数:2933 更新时版间:2006-11-18
赵州桥正名安济权桥,俗称大石桥。建于公元595年~605年的隋代,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是世界上年代最久、跨度最大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B. 赵州桥的历史有哪些
赵州桥正名安济桥,俗称大石桥。建于公元595年~605年的隋代,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是世界上年代最久、跨度最大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建筑结构独?特,“奇?巧固护,甲于天下”(唐中书令张嘉贞语),被誉为“天下第一桥”。在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拱肩加拱的敞肩拱的运用,更为世界桥梁史上之首创。在欧洲,最早的敞肩拱桥为18世纪法国在亚哥河上修造的安顿尼特铁路石拱桥和在卢森堡修造的大石桥,但它们比中国的赵州桥已晚了近1100年。?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赵州桥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认定为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并赠送铜牌立碑纪念。这标志着赵州桥已与埃及金字塔、巴拿马运河、巴黎埃菲尔铁塔等世界著名历史古迹并称而齐名。?
赵州桥全长64.4米,拱顶宽9米,拱脚宽9.6米,跨径37.02米,拱矢7.23米。从整体看,它是一座单孔弧形石桥,由28道石拱券纵向并列砌筑而成。比实肩拱桥显得分外空灵秀丽,使造型特别美观,不仅有高度的科学性,而且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伟大作品。?
赵州桥不仅科学水平很高,而且造型艺术十分优美。它的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的造型,巨身空灵,线条柔和,雄伟秀逸,稳重轻盈;远眺犹如苍龙飞架、初月出云,又宛若长虹饮涧、玉环半沉。在桥的主拱顶上雕有龙头形龙门石一块,八瓣莲花的仰天石点缀于桥侧。以造型逼真的石雕群像,运用浪漫手法,塑造出想像中的吸水兽,寄托人们期望大桥永不遭受水灾、长存永安的愿望。桥两边的栏板和望柱上,雕刻有各种蛟龙、兽面、竹节、花饰等。蟠龙汪洋戏水,苍龙意欲腾空,龙兽之状,若腾若飞。石雕的刀法苍劲古朴,艺术风格豪放而新颖,刻工精细,意境深远,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矫健、俊逸的石雕风貌。整个大桥堪称是精湛的艺术珍品,隋唐艺术的精华。宋代赵州刺史杜德源有诗赞曰:“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赵州桥建筑巧夺天工,所以自宋元以来,广泛流传着鲁班修桥,上帝派“天工”、“神丁”暗中相助,一夜成桥的神话故事。脍炙人口的戏剧《小放牛》,把匠师李春喻为“圣人”,更增添了赵州桥的神奇色彩。?
赵州桥的存在,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赵县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
赵县,古为赵郡、赵州。历史悠久,见于文献记载,已有2500多年历史。?
赵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距离省会石家庄市40千米,地处太行山山前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总面积675平方千米,总人口53万。?
几千年来,勤劳朴实的赵州人在这块土地上开垦耕作、生息繁衍,和整个中华民族一道,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在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上,独具特色、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触目可及。有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桥赵州桥以及与之并称姊妹桥的永通桥;有享有“华夏第一塔”之盛誉的赵州陀罗尼经幢;有名播海内外的千年古刹赵州柏林禅寺等一大批珍贵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古城赵县在拥有繁荣发达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依然闪烁着古老幽深的中华文明之光。?
赵县历史上数度辖县而为州治,所以古称赵州。其历史沿革最早可推至商代。据考古发现证明,商代赵县为方国:圉之地。春秋战国时始称棘蒲,西汉封为棘蒲侯国。东晋十六国时,公元529年赵郡(县)设殷州,公元551年(北齐天宝二年)因避太子殷之名讳,改殷州为赵州。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赵州为赵郡。唐代于州郡之间数次反复,最终恢复为州治。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升赵州为庆源军节度。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升为庆源府,1129年庆源府改为赵州,1151年更名沃州。1234年废赵州置永安州,1235年废永安州改称赵州。清初,1725年升赵州为直隶州。民国2年,改赵州为赵县。?
综观赵县历史,其名称、治所、辖地虽经历代多次变更,但由于其地理、人文、民俗、宗教等多方面原因,一直保持了较大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位置,同时保持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风。并且相对保持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广博的基础。?
正是有这样一种文化背景,赵州桥诞生于赵县这块土地上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赵州桥的设计建造者李春的生平,史料中缺乏详细的资料记载,其中一种说法认为李春为赵州人。虽然这种说法目前还没有充分的依据,但是从赵州陀罗尼经幢为本州人何兴、李玉等人设计建造以及后来建造的柏林寺塔,从这两座建筑高超的建筑艺术来看,从隋朝起,赵州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高超技艺的建筑工艺群体,只是随着时光的变迁,这一群体逐渐才出现了衰落和位移。?
走近赵州桥公园,您首先看到的是古色古香的仿唐山门,山门大殿前后的匾额“中国赵州桥”、“瞻奇仰异”均出自名家之手。赵州桥公园占地8?7万平方米,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碧草如茵,苍松如盖,赵州桥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间。簇拥在樱花丛中的李春铜像以沉思的目光凝视远方,桥头东侧的纪念铜牌,标志着国际权威机构对千年古桥恰如其分的评价。兴致所至,您可以碧水荡舟,体味她那“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的诗韵。同时,您也可以品一品古桥茗茶,读一读赵州桥的传说,了解一下一座桥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当然,您也可以坐在亭台楼阁之中或是草丛树下,做一段轻松惬意的美梦。赵州桥公园作为国家著名的文物风景旅游景点,1999年被评为石家庄市十佳景点,2000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河北省三星级窗口单位。赵州桥以她卓越的风姿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参观者,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国际友人来赵州桥参观考察者更是不胜枚举,对赵州桥的雄奇、俊逸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赵州桥以其在民族历史、文化和科学方面所独有的巨大价值和意义,经过不断增加设施建设和扩大教育内容,在对全国各地游客,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了巨大作用。1996年4月被确定定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8月被确定为石家庄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时代的需要、是历史的需要。赵州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文明史的一个典型例证,其价值和意义正在于增强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让历史昭示未来,继承辉煌的过去,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赵州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依托赵州桥以及赵州桥公园的建筑、设施,经过重新配置、改造,赋于其更新的内容和更全面的教育意义。?
目前,基地已建有陈列室、展览室两座,有各类介绍赵州桥历史和现状的书籍、资料及宣传纪念品20余种,有专职讲解人员5人,有录放像设备及音像资料近百套,有基地标牌等。为全省、全市人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家乡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重要场所。?
为发挥基地教育功能,先后同清华大学建筑系及省内部分高等院校和县内中、小学建立了共建共育关系,年接待大、中专学生,中、小学生,青年职工,国外友人等受教育者和游客数十万人,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利用每年的三一八成人节、五四青年节等,组织本地及来自全省各地的青年学生、青年志愿者、团员青年开展系列纪念活动;配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赵州桥》一文的教学组织接待附近县、市大批小学生及全县该年级小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宣传教育活动,把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理想教育、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收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为改善基地环境面貌、扩大教育功能,在赵州桥公园扩建、改建的基础上,将建设融民族风格与现代艺术为一体的世界桥梁博物馆。建成后的世界桥梁博物馆,将采用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各种微缩桥梁模型500个,同时展出赵州桥、永通桥、永通桥石刻文物1000余件、图片5000余幅。展线总长1000米,总展览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桥馆单体建筑占地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36平方米,赵州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更充分地发挥历史和时代赋于它的重大作用。?
C. 赵州桥的历史
从唐代到明代,安济桥屡见于文献。明代隆庆丁卯年(年)举人张居敬有《重修大石桥记》,记述大石桥(赵州桥)因火灾受损后重修的经过。赵州桥火灾的起因,是运输薪炭的船家,泊舟桥下,发生火灾,延烧到桥券隙缝,使腰铁剥落,石桥颓危。
从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动工,开始维修,到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冬竣工,使“胜地飞粱,依然如故”。
民间传说安济桥是鲁班一夜之间修建而成,这座桥为洨河两岸人民提供了便利,人们就用美好的传说来赞扬造桥者。
1933年冬,梁思成和莫宗江到河北省进行野外考察,当时一首提到应州塔和安济桥的童谣“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引起他的注意,当时他们刚刚完成对应州塔的考察,歌谣为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梁思成果然在河北省赵县重新发现了安济桥,随即对安济桥进行详细的考察,绘制《河北赵县赵州桥平、立、剖平面图》,并写成论文《赵县大石桥即安济桥》,发表在营造学社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4年第五卷第一期。
(3)赵州桥的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1950年代,文物工作者在赵州桥下发掘出1000多块栏板,含隋、唐、宋、明、清等朝代的栏板,收藏在赵州桥的陈列室内。
2014年,“赵州桥馆藏栏板及构件抢救保护修复工程”启动,由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副研究员梁书台和他的团队修复隋二龙交颈栏板、清饕餮栏板、清龙凤栏板等栏板及构件30件,2017年完成。这是赵州桥完成的首次文物修复。
1996年国家文物局向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提交赵州桥申遗报告,提名理由为“赵州桥首创敞肩圆弧拱桥,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现已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候选名录第95号:赵州桥。
D. 赵州桥的历史30条
传说赵州桥赵州桥上的仙迹,主要指传说中张果老倒骑毛驴在桥上走留下的驴蹄子印;柴王爷推车过桥轧下的车道沟印和膝盖跪下的膝盖印;鲁班为救石桥跃身跳入河中,用手力顶石桥的手掌印,这些仙迹常常成为游人津津乐道的最有趣内容之一。相传从前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地方,有一条大河,名叫洨河。洨河发源于河北西部的井陉山。在古代,它的水势很大,每逢夏秋两季,大雨来临,雨水和山泉一并顺流而下,沿途又汇合几条河水,形成了汹涌的洪流。因此,洨河两岸的居民和来往的行人,都感到非常不便。赵县人民的这个困难,被著名的工匠祖师鲁班知道了。他特地远道赶来,施展出卓越的技术,在一夜之间就造好这座赵州大石桥。赵州桥造好的消息,很快地传遍了四方。远近居民都怀着惊喜的心情,争先恐后地前来参观。这个奇迹甚至惊动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驴背的褡裢里一边装上了“太阳”,一边又装上了“月亮”,要在桥上走过。这还不算,张果老存心要和鲁班开个玩笑,他又约了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独轮车,一道来到桥头,开口便问这桥能不能让他们两人同时行走。这时,鲁班刚把大桥修好,正在十分得意,便很不以为然地说:“这么坚固的石桥,还经不起你们两人走么?”不料他们上桥以后,把桥压得摇摇欲坠。鲁班一看情况不妙,赶忙跳下桥去,用手使劲托住桥身东侧,才使这两位仙人带着日月和五岳名山顺利通过。从此,桥上留下了几处人们津津乐道的“仙迹”;张果老的驴蹄印和斗笠颠落压成的圆坑;柴荣因推车力过猛,一膝着地压成的膝盖印和车道沟;还有鲁班托桥的手印。后来,除了因为东侧一度塌毁,手印已经不见,其余的仙迹“都留存下来。《小放牛》里所歌唱的就是这一段生动的传说。
E. 赵州桥 故事
隋朝时,赵州(今河北省赵县)有一条大河,名叫友水,每逢雨季来临,泣水回便成了汹涌的答洪流,阻隔了两外门交通,传说工匠的祖师爷鲁班知道了这个情况,来到这里,一夜之间就造好了一座大石桥。
桥刚建好, “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骑着毛驴远远走来,看到鲁班得意的样子,便想和他开个玩笑。恰好柴王爷推着小车也来到桥边,张果老问鲁班: “这桥能不能经住我们两人?”鲁班说:“没问题,你们放心过吧。”
不料张果老用法术把“五岳”(五座大山)搬来,一起推到了桥上,桥立刻摇晃起来。鲁班急忙跳到桥下,用双手撑住桥身,这才使那两人和五座山顺利走过桥去。
从此,桥上留下了鲁班的手印、张果老毛驴的蹄印以及柴王爷的车沟印等“仙迹”。但这毕竟只是个传说。
(5)赵州桥的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赵州桥雄伟壮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桥两侧的栏杆,栏板装饰得很漂亮,石栏;仮上雕刻的蛟龙,有的相互缠绕,有的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隋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为后世带来深远影响。隋朝虽然短暂,但是,在科学技术方面却有不少卓越的成就,赵州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F. 赵州桥的故事
赵州桥位于石家庄市赵县。这座桥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鲁班的神奇故事。
1、据说古代有一条特别凶险的河,叫洨河。夏日大雨来临,山里泥石流爆发,更加凶险,导致交通堵塞。给人带来很大的麻烦。后来一传十十传百,这件事被鲁班爷爷知道了,特地从远处赶来,只用了一夜,就建造了这座闻名与世的赵州桥。
2、鲁班爷爷的丰功伟绩一传十十传百,惊动了当时的八仙之一张果老。张果老像与鲁班开个玩笑,便约上了柴荣。推着五岳名山的独轮车,一道来到桥头,遇见了刚好来视察的鲁班。张果老问到鲁班,我们同时通过可以吗?这时,桥刚建好不久,便很不以为然地说:“我修建出来这么坚固的石桥,还经不起你们两人走么?”
3、不料他们上桥以后,一瞬间把桥压得摇摇欲坠。鲁班发觉不对劲,赶忙跳下桥去,用手使劲托住桥身东侧,这才使这两位仙人顺利通过,但却留下的一道车子扎过的印记。
(6)赵州桥的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赵州桥:
1、赵州桥又称安济桥或大石桥,是石家庄市赵县境内的石拱桥,由隋朝李春建造,它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单孔石拱桥。
赵州桥的历史意义:
1、赵州桥的造桥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不仅在中国古桥是现存最完整的石拱桥也是人们智慧结晶的展现,相比于西方国家,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直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这样的造桥技术。
G. 赵州桥简介和故事来历
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 有关于赵州桥的传说
相传,鲁班周游天下,走到赵州(今赵县),一条白茫茫的洨河拦住了去路。河边很多人上争着过河进城,而河里只有两只小船摆来摆去,半天也过不了几个人。鲁班为便利百姓交通运输,决心自己动手,在河上建造一座坚固、美观的石拱桥。
鲁班的雄心壮志感动了“上帝”,派来了“天工”“神役”支援。在一个傍晚,有个神童从河西边赶来一群羊,到了鲁班的工地后,神童突然不见了。而那群羊则一下子变成了修桥用的石料、拱圈石、桥面石、栏板石、望柱石、勾石、帽石等,样样俱全。在那些“天工”、“神役”的帮助下,鲁班用了不到一夜时间,胜利地完成了这座“制造奇特”的石拱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约1397年(也有些资料为大约700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石拱桥。但此前欧洲已有三层石拱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荣获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
它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世界第一座石拱桥为古罗马阿尔坎塔拉桥,该桥由拉塞(lacer)于公元98年——105年建造,此后罗马又修建了诸多石拱桥。)。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I. 赵州桥故事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来赵县,又名安源济桥,横跨于洨河上,是世界上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老的石桥。它修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设计建造精妙让它屹立了千年而不倒,不得不让我们为古人的智慧感到惊叹。
J. 赵州桥的神话故事
传说天上的神有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地煞,三十六天罡,二十八星宿,九么星君,六丁六甲。这一神话传说对赵州桥的建造构想起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奠定了创造设计的思想基础,我们的先人,聪明的匠师,就是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大胆设想,巧妙构想,充分利用前人的经验和神话传说,把它们融化进了桥的构造中去。
一是它把我国在古代科学的天干地支作了桥的总体造型结构来设计,即太极分而仪,二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桥身为太极,两端分二仪。四个小拱为四象。
二是又把传说中的众天神与桥的构件相结合,使科学的经验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一个神化形象的赵州桥。如:二十八道拱圈为二十八星宿,每道拱圈的七十二块拱石为七十二地煞,它们在桥下承托桥底。九根铁梁为九么星君,六块勾石为六丁六甲,它们保护桥身。
一百零八块仰天石为一百单八将,镇守桥两边。三十六根栏杆为三十六天罡,把守桥面。各天神构件在太极、二仪、四象、八卦结构的布局内,分兵把守,紧密协作,各尽其力。
这一巧妙的设计,借鉴、利用、结合神话传说,以虚带实,虚实结合,使这一神话的影响,在桥的设计构造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我国匠师一大发明。由于这一巧妙的结合,使神的形象渗透到桥的结构之中,又使桥的结构以神的形象来体现,桥成了众天神的化身——神化的赵州桥。
神化传说是一虚构的故事,但经匠师的超凡天才,把它巧妙科学地结合利用,工程卓著,“巧夺天工”,使之在建筑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后人的借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被世人广为传颂。
(10)赵州桥的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赵州桥不仅建造工艺独特,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而且造型优美,桥体饰纹雕刻精细,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横跨洨河,宛如长虹飞架,巨身凌空,气势雄伟。
弧形平坦的主拱线上,对称地轻伏着四个小拱,仿佛四个巨型花环,装饰在桥身两肩,轮廓清晰,线条明快,在恢弘之中,透出矫健、轻盈的美感。
大桥顶部正中,雕刻出传说中的吸水兽饕餮,寄托大桥不受水害、长存无疆的良好愿望,栏板和望柱上雕刻着精美的石雕群像,各式蛟龙、兽面、花饰、竹节等,尤以蛟龙最为精美。
蛟龙或盘踞游戏,或登陆入水,变幻多端,神态极为动人。雕作刀法苍劲有力,艺术风格新颖豪放,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俊逸的石雕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