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买姓的历史名人

买姓的历史名人

发布时间:2021-02-28 12:28:09

① 历史上有没有姓边的名人呢

1、边让

边让,字文礼,东汉末年名士,兖州陈留郡浚仪县人。边让善于辩论,辞赋,年轻时便声名在外。中平元年(184年),大将军何进听说边让的名望,十分仰慕,想征辟他为大将军府官员,又担心他不来,于是诈称征其为军事幕僚。

边让到雒阳后,何进任命其为令史。何进设礼接见边让,边让既能善于占射,又能辞对,当时宾客满堂,无人不被边让的风采所倾倒。司徒府掾吏孔融、王朗都一起向其递交名片,以求交往。

2、边镐

边镐,小名康乐,生卒年不详,江宁人。五代时南唐著名将领。南唐保大元年,边镐奉南唐中主李璟之命,镇压张遇贤起义,以行营招讨的名义兼任抚、信、袁、吉等州都虞侯,随齐王李景隆进攻割据福建的闽主王延政,历经激战,王延政出降,闽亡。

南唐卷入与后周的战争时,边镐被重新任命为将领,但被后周军队生擒,周世宗柴荣任命他为右千牛卫上将军,等到双方议和,边镐又被遣返,但从此不被重用。最后卒于金陵。

3、边贡

边贡,道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边贡出身于一个官僚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的儒学教育。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及第,年仅20岁。少年登科,名动朝野。初授太常博士,迁兵科给事中。明六科给事中掌钞发章疏,稽察违误,职权颇重。

边贡任职期间,不避权贵,不计利害,上书弹劾贪冒军功、卑怯无能的监军太监和统兵将帅,上《言边患封事疏》。当时监军太监苗逵为皇帝所宠信,镇军统帅是宗室保国公朱晖和右都御史史琳。边贡奏文疏直激切,闻者凛然,表现出他关心国事、直言敢谏的品格。

4、边景昭

边景昭,字文进,明代画家。陇西人,生卒年不详。永乐年间任武英殿待诏,至宣德时仍供奉内廷。后为翰林待诏,常陪宣宗朱瞻基作画。他为人旷达洒落,且博学能诗。他继承南宋“院体”工笔重彩的传统,其作品工整清丽,笔法细谨,赋色浓艳,高雅富贵。

边景昭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所绘的《三友百禽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更具典型性,画面松竹梅岁寒三友并植,寓意君子之德,百鸟聚集,隐喻百官朝拜天子,顺承天意、熙宁祥和的立意,凸现吉祥瑞应的象征意义。

同时,象形刻画也生动活泼,尤其百禽的动姿,或跳踯,或鼓噪,或饮啄,或顾盼,悉尽其态,气氛热闹欢快,诸鸟细致入微的描绘,使品类意义可辨,布满全幅的构图,呈现“茂密”的特点,画风工细精微又富装饰性,此作堪称边氏最具宫廷花鸟特色的佳构。

5、边寿民

边寿民擅诗词,然散佚未刊,诗名为画名所掩。《苇间老人题画集》乃百年以后有心人从画本录出者,计诗70首,皆题画作,词35首,其中17题17首为题画,另5题18首非题画作,乃录附于此者。非题画之作,想必甚多,年远自难于收辑。

《苇间书屋词稿》虽系边寿民自辑,然仅晚年的某一时期的词稿,远非全貌 ,计词27首,其中15首为题画,12首非题画作。两集之外散见于画面者尚有一批。

② 古代姓买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名人
买壮图:(公元?~1876年待考),回族;河南鲁山人。著名心意拳武术大师。
现在河南、上海、安徽、武汉等地流传的心意六合拳多源自于买壮图,他是心意六合拳一代集大成者。
买壮图生于清道光初年,活动于咸丰、同治时期,逝世于清光绪三年,终年八十余岁。这个时期是中华武术登峰造极之年,他和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郭云深大师齐名黄河南北,同车毅斋大师并列为意拳三绝。
买壮图大师的入室弟子有:丁兆祥、李海森、买朋宪、袁凤仪、尚学礼等人。诸弟子亲承师训,又奖掖后人,故买壮图事迹绝招,在河南心意门中有口皆碑,传为美谈。
清咸丰年间,舞阳县北舞渡镇清真寺阿訇丁兆祥,某日见一老者礼拜,因面目陌生而叩问姓名,始知是鲁山买壮图,经商路过渡口,入寺礼拜。二人促膝畅谈,感情相投。买壮图于寺外试技,用手掌近按一只蝴蝶,让其任意飞翔,自己随蝶转折飞奔五里之许,其蝶仍在掌中。这种粘蝶之功使丁赞叹不已,当即拜买为师,留其在寺教习心意拳法。
郏县心意拳师李海森,去鲁山探望其表兄买壮图。一日,雨后复晴,骄阳似火,表兄弟在屋内品茶乘凉,恣谈拳法。李海森听到高兴处,不禁手舞足蹈。适门外石榴树上麻雀喳喳乱叫,惹起心烦,欲拨掉此树,却被表兄制止。买壮图从座椅上突然跃起,左手指在空中挑起竹帘,飞跃上树,右手指早已夹住一雀。这种飞手擒雀之功实属罕见,使表弟十分折服。
心意拳是历史上的心意拳家们在三百多年的艰苦捶练中,象沙里淘金一样精筛细选出来的武术精华,成为祖国瑰宝。买壮图大师是精练简化心意拳的杰出代表之一。
心意拳套路四把捶,在拳谱中称为心意四象,暗含着龙虎猴马等十大动物之意,基本拳式为:出手横拳、斩手(或称斩捶)、虎扑把及鹰捉把。拳式结构极其简练,每个动作几乎是直来直往。流传最早的是马三元式四把捶,其招数多达二十八式。买壮图将二十八式马式四把捶精简到三个半拳式,把重式和侵扑站全部删掉。仅加反背做为半式,充分发挥心意拳在武术技击中以少胜多,以短见长的科学道理。时隔一百四十多年,从无人能将买式四把捶随意更动、增加或减少半式。买壮图对心意拳的贡献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演练内、外长拳的武术家大多明了,倘若把所练的武术招数全部化解,运用到技击中去是很费劲的。在搏斗中时会出现顾此失彼,手足无措的现象。而心意拳法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大胆割弃复杂拳式,着重四把捶的锻炼,静如山岳,动则崩翻,攻中带防,柔中寓刚,浑然一体,瞬息万变,既是套路,又是散手。
长期练习买式四把捶,会锻炼出心意门中所要求的决断劲,俗称爆发力,也叫内劲、六合劲。买壮图曾作一首发人深省的心意拳六合歌诀:“练拳容易得艺难,灵劲上身天地翻。六合相聚人难躲,遇人好似弓断弦。”
买壮图为中国武术事业作出了贡献,他的光辉业绩,将永远流传在人们中间!

③ 买姓的历史名人

买壮图(公元?~1876年待考),回族;河南鲁山人。著名心意拳武术大师。现在河南、上海、安徽、武汉等地流传的心意六合拳多源自于买壮图,他是心意六合拳一代集大成者。买壮图生于清道光初年,活动于咸丰、同治时期,逝世于清光绪三年,终年八十余岁。这个时期是中华武术登峰造极之年,他和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郭云深大师齐名黄河南北,同车毅斋大师并列为意拳三绝。买壮图大师的入室弟子有:丁兆祥、李海森、买朋宪、袁凤仪、尚学礼等人。诸弟子亲承师训,又奖掖后人,故买壮图事迹绝招,在河南心意门中有口皆碑,传为美谈。
清咸丰年间,舞阳县北舞渡镇清真寺阿訇丁兆祥,某日见一老者礼拜,因面目陌生而叩问姓名,始知是鲁山买壮图,经商路过渡口,入寺礼拜。二人促膝畅谈,感情相投。买壮图于寺外试技,用手掌近按一只蝴蝶,让其任意飞翔,自己随蝶转折飞奔五里之许,其蝶仍在掌中。这种粘蝶之功使丁赞叹不已,当即拜买为师,留其在寺教习心意拳法。郏县心意拳师李海森,去鲁山探望其表兄买壮图。一日,雨后复晴,骄阳似火,表兄弟在屋内品茶乘凉,恣谈拳法。李海森听到高兴处,不禁手舞足蹈。适门外石榴树上麻雀喳喳乱叫,惹起心烦,欲拨掉此树,却被表兄制止。买壮图从座椅上突然跃起,左手指在空中挑起竹帘,飞跃上树,右手指早已夹住一雀。这种飞手擒雀之功实属罕见,使表弟十分折服。心意拳是历史上的心意拳家们在三百多年的艰苦捶练中,象沙里淘金一样精筛细选出来的武术精华,成为祖国瑰宝。买壮图大师是精练简化心意拳的杰出代表之一。心意拳套路四把捶,在拳谱中称为心意四象,暗含着龙虎猴马等十大动物之意,基本拳式为:出手横拳、斩手(或称斩捶)、虎扑把及鹰捉把。拳式结构极其简练,每个动作几乎是直来直往。流传最早的是马三元式四把捶,其招数多达二十八式。买壮图将二十八式马式四把捶精简到三个半拳式,把重式和侵扑站全部删掉。仅加反背做为半式,充分发挥心意拳在武术技击中以少胜多,以短见长的科学道理。时隔一百四十多年,从无人能将买式四把捶随意更动、增加或减少半式。买壮图对心意拳的贡献之大,由此可见一斑。演练内、外长拳的武术家大多明了,倘若把所练的武术招数全部化解,运用到技击中去是很费劲的。在搏斗中时会出现顾此失彼,手足无措的现象。而心意拳法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大胆割弃复杂拳式,着重四把捶的锻炼,静如山岳,动则崩翻,攻中带防,柔中寓刚,浑然一体,瞬息万变,既是套路,又是散手。长期练习买式四把捶,会锻炼出心意门中所要求的决断劲,俗称爆发力,也叫内劲、六合劲。买壮图曾作一首发人深省的心意拳六合歌诀:“练拳容易得艺难,灵劲上身天地翻。六合相聚人难躲,遇人好似弓断弦。”
买壮图为中国武术事业作出了贡献,他的光辉业绩,将永远流传在人们中间! 买红妹(1971.1.9——),回族,河南鲁山人。中国小品演员。优秀小品作品有《女兵公开日记》、《小保姆》等。还出演过《杨光的新生活》、《卧底将军》等影视剧。详细资料参见网络“买红妹”词条。

④ 在历史长河中买姓人才辈出有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西周初期宋微子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偃师姓氏源流》记载:“宋微子之后有买姓”。在史籍《潜夫论·志氏姓》中也记载:“宋微子之后有……己氏、成氏,边氏、戎氏、买氏、尾氏,桓氏、戴氏、向氏,司马氏……皆子姓也。”

第二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莒子密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偃师姓氏源流》记载:春秋时期有莒子密州,字买朱锄,其后裔子孙以先祖的字为姓氏,称买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许国君主许悼公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许国君主为许悼公(公元前546~前523年),一称作许惮公,名姜买(许买),字智敏。其父为许灵公姜宁(许宁),是春秋诸侯国许国君主之一,在位期间为公元前546~前523年。许悼公逝世后,其二子姜斯五(许斯五,许男斯)即位。公元前504年,许国被郑国所灭,姜斯五被夺去侯爵君主称号。
许悼公的后裔中,有庶支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买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商、周之际太岳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炎帝神农氏之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贤人,佐帝掌四岳,曾辅佐大禹治水。由于功劳巨大,帝舜晚年赐伯夷姓姜,赐氏为吕,并封他为吕侯,形成了吕氏部族。
吕氏部族早年活动于甘肃、青海交界的山岳地区,由于崇拜山岳之神,形成了四个部落。在尧、舜、夏禹时代,四岳成为部落联盟的山岳祭司,属羌人的一支,是姜姓的重要分支。
吕侯之后分衍为吕氏、甫氏、旅氏、申氏,就是后称的太岳,即四岳。
太岳之中的申氏后建有申国,史称西申,位在今陕西省米脂县及以北地区。在西周后期,申国仍不断与王室通婚,且在周王室中任要职,如周厉王大臣“申季”,周厉王、周幽王皆娶申女为后等。
其后裔有居“买邑”者,即今陕西省旬邑县一带,以邑为姓氏,遂分衍有买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改姓为氏。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公元1075~1135年),在为时间从公元1123~1135年为期十二年,汉名为完颜·晟,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弟。
金太宗即位后,继续进行灭辽国的战争,在公元1125年,消灭辽国,然后开始进攻北宋。公元1126年攻下汴京,北宋灭亡。其后,金太宗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军事改革。
金太宗本人非常节俭。他下诏在女真旧地实行赋税制,不得私役百姓;规定权势之家不得买贫民为奴;还多次下诏敦劝农功和派遣使臣到各地劝农,是金国时期有作为的帝王之一。金太宗逝世时六十一岁。
金太宗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女真族名字“吴乞买”的谐音汉字“买”为姓氏者,称买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韶州路同知买住罕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史籍《姓氏略考》中也记载:“今蜀中多买氏,为元人买住(韶州路同知)之后。”
据考证,史籍中所称买住,全名应为斡脱怜·买住罕,蒙古族人,为元朝时期韶州路同知,即枢密院所属同知枢密院的属官,在地方上为节度使的副手,负责分掌巡捕、粮务、屯田、水利、江海防务等职责。后升任湖广平章政事加封鲁国公,在元朝末期移驻沙州(今甘肃敦煌)。
至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在沙州的蒙古族酋长困即来、军政统领买住罕“率众来归”,明成祖朱棣下令在敦煌设置沙州卫,任命买住为沙州卫指挥使,护守嘉峪关外至新疆的广大地域。
买住罕的后裔子孙,有以其先祖之名字的谐音汉字为姓氏,称买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时期西域来华人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中的麦氏,取自先祖经名首音的谐音汉字。
阿拉伯语“麦术丁”(Maisad-Din)可译作“麦述丁”、“买述丁”等,故有以“麦”后“买”为汉姓者,称麦氏、买氏。
在文献《回教民族说》中记载:“买述丁之后裔姓买”,故而在《姓氏词典》中称买氏为“回族姓”。
在元朝至正四~七年(公元1344~1347年)任中政院使海道万户府达鲁花赤的买述丁,先世为不花刺人,元太祖成吉思汗时随父入关,为政期间轻徭减役、革除弊端、裁减冗员、禁官府压价购民财、备银赈灾,功绩十分卓著。元朝学者朱德润曾撰《买公惠政碑》颂其德政。
买氏回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

二.分布:
今甘肃省的古浪县泗镇光辉村、临夏市广河县买家巷、和政县买家集,河南省的孟洲市桑坡、焦作市博爱县二郎岗、武陟县宁郭镇、温县、沁阳市,北京市,河北省的万家庄,上海市,陕西省的西安市阎良区,天津市,福建省的泉州市,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均有买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
凉州:为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期改置为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其时辖地在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古各一部。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仅辖河西地区。凉州曾一度属于吐蕃(今新疆)。五代时期的西夏为设西凉府。元朝时期亦为西凉州。明朝时期置为凉州卫。清朝雍正时期改置凉州府,仅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民国时期废府为县。
瓜州:原安西县,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西部浩瀚的戈壁滩上,东邻玉门,西连敦煌,南望祁连,北枕大漠,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安西,是取“国家统一,西方安定”之意,古称瓜州。夏、商、周时为羌戎地,秦时大月氏居之。汉初被匈奴所占,汉武帝置河西四郡时,为敦煌郡三县地:冥安、渊泉、广至。两晋沿袭汉制,隋置长乐郡,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改称瓜州,宋、元两朝相沿,明朝时期设赤金蒙古卫。清朝时期康熙大帝在安西布隆吉大败葛尔丹部属三千余人,始称安西,取义为“安定西域”,寄托了平定西域之乱的期望。清雍正元年设置安西直隶厅,后改为安西府、安西直隶州,至中华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安西直隶州改为安西县,隶属酒泉地区管辖。2007年丁亥经国务院批准,将甘肃省酒泉市安西县更名为瓜州县,让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安西县重新恢复汉唐时期的地域名称。

四.历史名人:
买壮图:(公元?~1876年待考),回族;河南鲁山人。著名心意拳武术大师。
现在河南、上海、安徽、武汉等地流传的心意六合拳多源自于买壮图,他是心意六合拳一代集大成者。
买壮图生于清道光初年,活动于咸丰、同治时期,逝世于清光绪三年,终年八十余岁。这个时期是中华武术登峰造极之年,他和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郭云深大师齐名黄河南北,同车毅斋大师并列为意拳三绝。
买壮图大师的入室弟子有:丁兆祥、李海森、买朋宪、袁凤仪、尚学礼等人。诸弟子亲承师训,又奖掖后人,故买壮图事迹绝招,在河南心意门中有口皆碑,传为美谈。
清咸丰年间,舞阳县北舞渡镇清真寺阿訇丁兆祥,某日见一老者礼拜,因面目陌生而叩问姓名,始知是鲁山买壮图,经商路过渡口,入寺礼拜。二人促膝畅谈,感情相投。买壮图于寺外试技,用手掌近按一只蝴蝶,让其任意飞翔,自己随蝶转折飞奔五里之许,其蝶仍在掌中。这种粘蝶之功使丁赞叹不已,当即拜买为师,留其在寺教习心意拳法。
郏县心意拳师李海森,去鲁山探望其表兄买壮图。一日,雨后复晴,骄阳似火,表兄弟在屋内品茶乘凉,恣谈拳法。李海森听到高兴处,不禁手舞足蹈。适门外石榴树上麻雀喳喳乱叫,惹起心烦,欲拨掉此树,却被表兄制止。买壮图从座椅上突然跃起,左手指在空中挑起竹帘,飞跃上树,右手指早已夹住一雀。这种飞手擒雀之功实属罕见,使表弟十分折服。
心意拳是历史上的心意拳家们在三百多年的艰苦捶练中,象沙里淘金一样精筛细选出来的武术精华,成为祖国瑰宝。买壮图大师是精练简化心意拳的杰出代表之一。
心意拳套路四把捶,在拳谱中称为心意四象,暗含着龙虎猴马等十大动物之意,基本拳式为:出手横拳、斩手(或称斩捶)、虎扑把及鹰捉把。拳式结构极其简练,每个动作几乎是直来直往。流传最早的是马三元式四把捶,其招数多达二十八式。买壮图将二十八式马式四把捶精简到三个半拳式,把重式和侵扑站全部删掉。仅加反背做为半式,充分发挥心意拳在武术技击中以少胜多,以短见长的科学道理。时隔一百四十多年,从无人能将买式四把捶随意更动、增加或减少半式。买壮图对心意拳的贡献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演练内、外长拳的武术家大多明了,倘若把所练的武术招数全部化解,运用到技击中去是很费劲的。在搏斗中时会出现顾此失彼,手足无措的现象。而心意拳法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大胆割弃复杂拳式,着重四把捶的锻炼,静如山岳,动则崩翻,攻中带防,柔中寓刚,浑然一体,瞬息万变,既是套路,又是散手。
长期练习买式四把捶,会锻炼出心意门中所要求的决断劲,俗称爆发力,也叫内劲、六合劲。买壮图曾作一首发人深省的心意拳六合歌诀:“练拳容易得艺难,灵劲上身天地翻。六合相聚人难躲,遇人好似弓断弦。”
买壮图为中国武术事业作出了贡献,他的光辉业绩,将永远流传在人们中间!
(望采纳,谢谢)

⑤ 买姓氏的来源

买(读音作mǎi)姓的来源共有八个渊源,第一:源于子姓,出自西周初期宋微子专之后。第二,源于嬴姓属,出自春秋时期莒子密州。第三,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许国君主许悼公之后。第四,源于姜姓,出自商、周之际太岳之后。第五,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之后。第六,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韶州路同知买住罕之后。第七,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时期西域来华人之后。第八,买姓在台湾是一个特殊罕见姓氏。今甘肃省的岷县买家庄村、古浪县泗镇光辉村、临夏市广河县买家巷、和政县买家集,河南省的济源市水运庄、下街等均有买氏族人分布。买姓_网络

⑥ 请问各位学者:买姓的由来

买[买,读音作mǎi(ㄇㄞˇ)] 一.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西周初期宋微子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偃师姓氏源流》记载:“宋微子之后有买姓”。在史籍《潜夫论·志氏姓》中也记载:“宋微子之后有……己氏、成氏,边氏、戎氏、买氏、尾氏,桓氏、戴氏、向氏,司马氏……皆子姓也。” 第二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莒子密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偃师姓氏源流》记载:春秋时期有莒子密州,字买朱锄,其后裔子孙以先祖的字为姓氏,称买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许国君主许悼公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许国君主为许悼公(公元前546~前523年),一称作许惮公,名姜买(许买),字智敏。其父为许灵公姜宁(许宁),是春秋诸侯国许国君主之一,在位期间为公元前546~前523年。许悼公逝世后,其二子姜斯五(许斯五,许男斯)即位。公元前504年,许国被郑国所灭,姜斯五被夺去侯爵君主称号。许悼公的后裔中,有庶支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买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商、周之际太岳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炎帝神农氏之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贤人,佐帝掌四岳,曾辅佐大禹治水。由于功劳巨大,帝舜晚年赐伯夷姓姜,赐氏为吕,并封他为吕侯,形成了吕氏部族。吕氏部族早年活动于甘肃、青海交界的山岳地区,由于崇拜山岳之神,形成了四个部落。在尧、舜、夏禹时代,四岳成为部落联盟的山岳祭司,属羌人的一支,是姜姓的重要分支。吕侯之后分衍为吕氏、甫氏、旅氏、申氏,就是后称的太岳,即四岳。太岳之中的申氏后建有申国,史称西申,位在今陕西省米脂县及以北地区。在西周后期,申国仍不断与王室通婚,且在周王室中任要职,如周厉王大臣“申季”,周厉王、周幽王皆娶申女为后等。其后裔有居“买邑”者,即今陕西省旬邑县一带,以邑为姓氏,遂分衍有买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改姓为氏。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公元1075~1135年),在为时间从公元1123~1135年为期十二年,汉名为完颜·晟,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弟。金太宗即位后,继续进行灭辽国的战争,在公元1125年,消灭辽国,然后开始进攻北宋。公元1126年攻下汴京,北宋灭亡。其后,金太宗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军事改革。金太宗本人非常节俭。他下诏在女真旧地实行赋税制,不得私役百姓;规定权势之家不得买贫民为奴;还多次下诏敦劝农功和派遣使臣到各地劝农,是金国时期有作为的帝王之一。金太宗逝世时六十一岁。金太宗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女真族名字“吴乞买”的谐音汉字“买”为姓氏者,称买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韶州路同知买住罕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史籍《姓氏略考》中也记载:“今蜀中多买氏,为元人买住(韶州路同知)之后。” 据考证,史籍中所称买住,全名应为斡脱怜·买住罕,蒙古族人,为元朝时期韶州路同知,即枢密院所属同知枢密院的属官,在地方上为节度使的副手,负责分掌巡捕、粮务、屯田、水利、江海防务等职责。后升任湖广平章政事加封鲁国公,在元朝末期移驻沙州(今甘肃敦煌)。至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在沙州的蒙古族酋长困即来、军政统领买住罕“率众来归”,明成祖朱棣下令在敦煌设置沙州卫,任命买住为沙州卫指挥使,护守嘉峪关外至新疆的广大地域。买住罕的后裔子孙,有以其先祖之名字的谐音汉字为姓氏,称买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时期西域来华人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中的麦氏,取自先祖经名首音的谐音汉字。阿拉伯语“麦术丁”(Maisad-Din)可译作“麦述丁”、“买述丁”等,故有以“麦”后“买”为汉姓者,称麦氏、买氏。在文献《回教民族说》中记载:“买述丁之后裔姓买”,故而在《姓氏词典》中称买氏为“回族姓”。在元朝至正四~七年(公元1344~1347年)任中政院使海道万户府达鲁花赤的买述丁,先世为不花刺人,元太祖成吉思汗时随父入关,为政期间轻徭减役、革除弊端、裁减冗员、禁官府压价购民财、备银赈灾,功绩十分卓著。元朝学者朱德润曾撰《买公惠政碑》颂其德政。买氏回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 二.分布:今甘肃省的古浪县泗镇光辉村、临夏市广河县买家巷、和政县买家集,河南省的孟洲市桑坡、焦作市博爱县二郎岗、武陟县宁郭镇、温县、沁阳市,北京市,河北省的万家庄,上海市,陕西省的西安市阎良区,天津市,福建省的泉州市,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均有买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凉州:为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期改置为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其时辖地在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古各一部。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仅辖河西地区。凉州曾一度属于吐蕃(今新疆)。五代时期的西夏为设西凉府。元朝时期亦为西凉州。明朝时期置为凉州卫。清朝雍正时期改置凉州府,仅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民国时期废府为县。瓜州:原安西县,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西部浩瀚的戈壁滩上,东邻玉门,西连敦煌,南望祁连,北枕大漠,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安西,是取“国家统一,西方安定”之意,古称瓜州。夏、商、周时为羌戎地,秦时大月氏居之。汉初被匈奴所占,汉武帝置河西四郡时,为敦煌郡三县地:冥安、渊泉、广至。两晋沿袭汉制,隋置长乐郡,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改称瓜州,宋、元两朝相沿,明朝时期设赤金蒙古卫。清朝时期康熙大帝在安西布隆吉大败葛尔丹部属三千余人,始称安西,取义为“安定西域”,寄托了平定西域之乱的期望。清雍正元年设置安西直隶厅,后改为安西府、安西直隶州,至中华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安西直隶州改为安西县,隶属酒泉地区管辖。2007年丁亥经国务院批准,将甘肃省酒泉市安西县更名为瓜州县,让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安西县重新恢复汉唐时期的地域名称。 四.历史名人:买壮图:(公元?~1876年待考),回族;河南鲁山人。著名心意拳武术大师。现在河南、上海、安徽、武汉等地流传的心意六合拳多源自于买壮图,他是心意六合拳一代集大成者。买壮图生于清道光初年,活动于咸丰、同治时期,逝世于清光绪三年,终年八十余岁。这个时期是中华武术登峰造极之年,他和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郭云深大师齐名黄河南北,同车毅斋大师并列为意拳三绝。买壮图大师的入室弟子有:丁兆祥、李海森、买朋宪、袁凤仪、尚学礼等人。诸弟子亲承师训,又奖掖后人,故买壮图事迹绝招,在河南心意门中有口皆碑,传为美谈。清咸丰年间,舞阳县北舞渡镇清真寺阿訇丁兆祥,某日见一老者礼拜,因面目陌生而叩问姓名,始知是鲁山买壮图,经商路过渡口,入寺礼拜。二人促膝畅谈,感情相投。买壮图于寺外试技,用手掌近按一只蝴蝶,让其任意飞翔,自己随蝶转折飞奔五里之许,其蝶仍在掌中。这种粘蝶之功使丁赞叹不已,当即拜买为师,留其在寺教习心意拳法。郏县心意拳师李海森,去鲁山探望其表兄买壮图。一日,雨后复晴,骄阳似火,表兄弟在屋内品茶乘凉,恣谈拳法。李海森听到高兴处,不禁手舞足蹈。适门外石榴树上麻雀喳喳乱叫,惹起心烦,欲拨掉此树,却被表兄制止。买壮图从座椅上突然跃起,左手指在空中挑起竹帘,飞跃上树,右手指早已夹住一雀。这种飞手擒雀之功实属罕见,使表弟十分折服。心意拳是历史上的心意拳家们在三百多年的艰苦捶练中,象沙里淘金一样精筛细选出来的武术精华,成为祖国瑰宝。买壮图大师是精练简化心意拳的杰出代表之一。心意拳套路四把捶,在拳谱中称为心意四象,暗含着龙虎猴马等十大动物之意,基本拳式为:出手横拳、斩手(或称斩捶)、虎扑把及鹰捉把。拳式结构极其简练,每个动作几乎是直来直往。流传最早的是马三元式四把捶,其招数多达二十八式。买壮图将二十八式马式四把捶精简到三个半拳式,把重式和侵扑站全部删掉。仅加反背做为半式,充分发挥心意拳在武术技击中以少胜多,以短见长的科学道理。时隔一百四十多年,从无人能将买式四把捶随意更动、增加或减少半式。买壮图对心意拳的贡献之大,由此可见一斑。演练内、外长拳的武术家大多明了,倘若把所练的武术招数全部化解,运用到技击中去是很费劲的。在搏斗中时会出现顾此失彼,手足无措的现象。而心意拳法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大胆割弃复杂拳式,着重四把捶的锻炼,静如山岳,动则崩翻,攻中带防,柔中寓刚,浑然一体,瞬息万变,既是套路,又是散手。长期练习买式四把捶,会锻炼出心意门中所要求的决断劲,俗称爆发力,也叫内劲、六合劲。买壮图曾作一首发人深省的心意拳六合歌诀:“练拳容易得艺难,灵劲上身天地翻。六合相聚人难躲,遇人好似弓断弦。” 买壮图为中国武术事业作出了贡献,他的光辉业绩,将永远流传在人们中间! 就给我个小红旗吧。

⑦ 买姓的姓氏渊源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许国君主许悼公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许国君主为许悼公(公元前546~前523年),一称作许惮公,名姜买(许买),字智敏。其父为许灵公姜宁(许宁),是春秋诸侯国许国君主之一,在位期间为公元前546~前523年。许悼公逝世后,其第二子姜斯五(许斯五,许男斯)即位。到了周敬王姬丐(姬匄)十六年(许男斯姜斯十九年,郑献公姬虿十年,公元前504年),许国被郑国所灭,姜斯五被夺去侯爵君主称号。
在许悼公的后裔庶支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买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姜姓,出自商、周之际太岳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炎帝神农氏之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贤人,佐帝掌四岳,曾辅佐大禹治水。由于功劳巨大,帝舜晚年赐伯夷姓姜,赐氏为吕,并封他为吕侯,形成了吕氏部族。吕氏部族早年活动于甘肃、青海交界的山岳地区,由于崇拜山岳之神,形成了四个部落。在尧、舜、夏禹时代,四岳成为部落联盟的山岳祭司,属羌人的一支,是姜姓的重要分支。吕侯之后分衍为吕氏、甫氏、旅氏、申氏,就是后称的太岳,即四岳。太岳之中的申氏后建有申国,史称西申,位在今陕西省米脂县及以北地区。在西周后期,申国仍不断与王室通婚,且在周王室中任要职,如周厉王大臣“申季”,周厉王、周幽王皆娶申女为后等。
其后裔有居“买邑”者,即今陕西省旬邑县一带,以邑为姓氏,遂分衍有买氏。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改姓为氏。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公元1075~1135年),在为时间从公元1123~1135年为期十二年,汉名为完颜·晟,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弟。金太宗即位后,继续进行灭辽国的战争,在公元1125年,消灭辽国,然后开始进攻北宋。公元1126年攻下汴京,北宋灭亡。其后,金太宗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军事改革。金太宗本人非常节俭。他下诏在女真旧地实行赋税制,不得私役百姓;规定权势之家不得买贫民为奴;还多次下诏敦劝农功和派遣使臣到各地劝农,是金国时期有作为的帝王之一。金太宗逝世时六十一岁。
在金太宗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女真族名字“吴乞买”的谐音汉字“买”为姓氏者,称买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韶州路同知买住罕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史籍《姓氏略考》中也记载:“今蜀中多买氏,为元人买住(韶州路同知)之后。”据考证,史籍中所称买住,全名应为斡脱怜·买住罕,蒙古族人,为元朝时期韶州路同知,即枢密院所属同知枢密院的属官,在地方上为节度使的副手,负责分掌巡捕、粮务、屯田、水利、江海防务等职责。后升任湖广平章政事加封鲁国公,在元朝末期移驻沙州(今甘肃敦煌)。至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在沙州的蒙古族酋长困即来、军政统领买住罕“率众来归”,明成祖朱棣下令在敦煌设置沙州卫,任命买住为沙州卫指挥使,护守嘉峪关外至新疆的广大地域。
在买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其先祖名字的首音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买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时期西域来华人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中的麦氏,取自先祖经名首音的谐音汉字。阿拉伯语“麦术丁”(Maisad-Din)可译作“麦述丁”、“买述丁”等,故有以“麦”后“买”为汉姓者,称麦氏、买氏。在文献《回教民族说》中记载:“买述丁之后裔姓买”,故而在《姓氏词典》中称买氏为“回族姓”。在元朝至正四~七年(公元1344~1347年)任中政院使海道万户府达鲁花赤的买述丁,先世为不花刺人,元太祖成吉思汗时随父入关,为政期间轻徭减役、革除弊端、裁减冗员、禁官府压价购民财、备银赈灾,功绩十分卓著。元朝学者朱德润曾撰《买公惠政碑》颂其德政。
买氏回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 源于高山族,出自台湾省高山族西拉雅平埔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买氏,在台湾省是一个特殊的姓氏,主要氏西拉雅族平埔部的特有姓氏之一。“平埔族”是一种特殊称谓,并非特指某一个民族。在台湾省,人们对于被汉化的原住民统称为平埔族,其中西拉雅族是买氏族人的姓氏之一。
在台湾省的平埔族历史中,西拉雅族曾经是平埔族中人口最多且势力最强的族群,在清朝时期被称为“平埔熟番”,主要是指分布在台湾平野地区南岛语系的原住民族群体。西拉雅族的传统社会制度一直到明、清时期仍为母系氏族社会制度,但随着国姓爷郑成功入台,西拉雅族孙俗汉化,而且当年许多来自大陆的郑成功属下军人,因为与西拉雅族的女子通婚而取得了财产继承权,使得不少西拉雅族人的财产与土地因而转入汉族人的手中。西拉雅族原来主要分布在台南县的嘉南平原一带,包括今佳里、麻豆、善化、新化、新市、七股等地方,后但因明朝末年与清朝在治理台湾期间,大批汉族人移居台湾岛,迫使西拉雅族向台南和台东两地的山区迁移,改居于今大内、官田、玉井、东山等地一带。据台南县户政机关统计,目前台湾省买氏居民最多的地方为台南县的左镇乡。
关于台湾买氏族人的来源,曾有传说为阿拉伯人的后裔,是在明朝末年国姓爷郑成功来台,当时有许多穆斯林族人随军队迁至台湾,因此带来了买氏,后与当地土著联姻,因此将姓氏带入西拉雅族。此说目前无可靠的史料证据,因此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阅读全文

与买姓的历史名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