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山海经的简介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1)吴鹏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山海经》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该书总体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
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大荒经》由东开始,故有学者认为是南、西、北、东的方位顺序与远古上南下北同,故《大荒经》由东开始,则可能是后人的改动调整),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山经》分为《山海经·南山经》、《山海经·西山经》、《山海经·北山经》、《山海经·东山经》、《山海经·中山经》5个部分,故《山经》又称作《五臧山经》(或作《五藏山经》,臧、藏为古今字)。
《山海经》虽然不是纯粹的地理书,但其地理学内涵是第一位的,它从各个方向有秩序、有条理地记叙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首先,《山海经》有自然地理记述。这包括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山,如“堂庭之山”、“杻阳之山”、“青丘之山”、“箕尾之山”等,而每座山的命名是根据山的地貌而定的,这些山也体现了山系的走势;
以及极其丰富的水文记载,河流大都记明了源头和注入之处,河流的发源地可以在某一山麓,而它的注入处却远离此山,记述者对于水文记载时也注意到河流干流的全貌,河流的经由虽不见记载,但是若干干流如黄河、渭水可以及许多支流流入其干道的情况了解到它们的大致流经区域。
B. 吴鹏的主要成绩
2002年釜山亚运会200米蝶泳、200米仰泳、400米混合泳冠军
2004年全国游泳冠军赛暨奥运选拔赛400米混合泳、200米蝶泳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蝶泳200米第六名;短池游泳世锦赛男子蝶泳200米铜牌
2005年全国游泳冠军赛暨全运会预赛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
2005年十运会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第一名、男子200米蝶泳第一名、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第一名、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第一名、男子100米蝶泳第二名、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第二名
200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200米蝶泳铜牌
2006年多哈亚运会200米蝶泳冠军,以1分54秒91创个人最好记录,该成绩在2006年男子200米蝶泳排第二位,仅次于世界纪录
2006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男子200米蝶泳金牌、100米蝶泳第六名
2007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200米蝶泳银牌
2008年北京奥运会游泳男子200米蝶泳第四名(1分54秒35)
2009年十一运会男子200米蝶泳冠军(1分54秒40)
2010年5月15日美国夏洛特游泳大奖赛男子200米蝶泳冠军(1分56秒92)
2010年11月14日广州亚运会男子100米蝶泳季军
2010年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男子200蝶泳第四名
2010年迪拜短池游泳世锦赛200米蝶泳第五
2011年美国游泳大奖赛印第安纳波利斯站200米蝶泳第三名
2011年4月10日美国密歇根游泳大奖赛200米蝶泳决赛冠军(1分56秒62吴鹏第一次在直接较量中击败菲尔普斯)
2011年5月14日美国夏洛特站游泳大奖赛,在男子200米蝶泳决赛中,吴鹏第二次战胜菲尔普斯,夺得该项目的冠军。
2011年7月27日2011年第14届(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夺取200米蝶泳季军。
2012年全国游泳冠军赛男子200米蝶泳亚军
2012年全国游泳冠军赛男子50米蝶泳冠军(23.72秒)
2012年全国游泳冠军赛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1分59秒50)
2012年05月13日美国游泳大奖赛夏洛特站200米蝶泳冠军(1分56秒69)
2013年巴塞罗那世界游泳锦标赛200米蝶泳季军(1分55秒09)
2002年釜山亚运会以4分15秒38的成绩创男子400米混合泳亚洲纪录
2010年广州亚运会11月13日“亚运之星”候选人
2013年在第12届全运会男子200米蝶泳冠军(1分55秒19),26岁的吴鹏实现了全运会的四连冠,成全运游泳做到这个神迹的历史第一人 。
C. 南京大学有哪些历史名人
南京大学历史悠来久,名人辈出,以源下这些近代史上鼎鼎大名的大家都曾在南大任教,包括:画家张大千、画家徐悲鸿、诗人徐志摩、诗人闻一多、教育家厉麟似、地质学家李四光、经济学家马寅初、教育家罗家伦、生物学家童第周、政治家朱家骅等。
政治家朱家骅
D. 历史上姓耿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名人
耿寿昌,西汉历算家、经济家。宣帝时,任公司农中丞,在西北各郡筑仓贮谷,谷贱时增价收进,谷贵时减价出售,以利农业发展,名为“常平仓”。后封关内侯。他精通数学,曾与张仓对《九章算术》“各称删补”。对天文学也很有研究,以铜铸成用以演示天象的仪器——浑象(相当于现今所谓的天球仪),在中国天文仪器史上是一个创举。著有《月行帛图》二百三十二卷,《月行度》二卷,今佚。
耿纯(?-37),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字伯山,巨鹿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人。王莽时为纳言士。更始初,李轶承制以为骑都尉。光武徇河北,率宗族宾客二千余人归刘秀,拜前将军,封耿乡侯。及即位,更封高阳侯,拜东郡太守,坐事免。建武二年(26),真定王刘杨谋反,刘秀派耿纯前往平定,以计诱杀刘杨,迅速平定叛乱。六年,改封为东光侯。八年,东郡、济阴一带爆发农民起义,刘秀派耿纯前往安抚,由于耿纯素有威望,起义军迅速归顺,复任为东郡太守。建武十三年(37),病逝于任上,谥成侯。
耿况(?-36),东汉将领。字侠游,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以明经为郎,与王莽堂弟王伋一起从安丘先生学习《老子》。新莽时,官至朔调连率(上谷太守)。后率上谷郡兵归刘秀,封隃糜侯。
耿弇(3-58),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二十一岁从刘秀,初任门下吏,继率兵参与击败王郎,升偏将军。更始二年(24),刘玄见刘秀声名日重,令其罢兵回长安。耿弇提出脱离刘玄、占据河北(今河北大部和河南北部)、夺取天下之策,得刘秀赏识,升大将军。后随刘秀镇压铜马、青犊等农民起义军。刘秀称帝后,授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相继率军击败邓奉、延岑等,消灭南阳(今属河南)割据势力。建武五年(29)十月,率部攻张步,先后夺取济南郡(约今济南市)和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西安(今淄博东北)。继以临淄为依托,诱张步军来攻,将其击败,又乘其撤退予以伏击,迫使张步率众十余万投降,攻占齐地。耿弇用兵多谋善断,战功显赫,先后攻取四十六郡三百余城。建武十三年(37)封还大将军印绶,以列侯奉朝请。卒谥愍侯。
耿霸,东汉将领。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耿况少子。袭封隃糜侯,建武中,以上谷太守与吴汉等击贾贤,连战平城,破其众,追出塞。后与杜茂进驻飞狐道,堆石积土,起筑亭障,从代自平城,长达三百余里。
耿秉(?-91),东汉将领。扶凤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伯初,性勇壮,有兵略,习司马兵法,博通群书,明帝永平十五年(72)拜驸马都尉,与窦固合兵一万四千骑,又与窦宪合兵四万六千骑两伐北匈奴,击败北匈奴于车师,登燕然山刻石纪功。拜征西将军,按行凉州(今甘肃秦安东北),进屯酒泉(今属甘肃)。章帝时,拜度辽将军,封美阳侯,在边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后代桓虞为光禄勋。卒谥桓侯。
耿恭,东汉将领。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北兴平东北)人。有将帅才。明帝时。任戊己校尉。后驻西域疏勒(治今新疆喀什),遭北匈奴围攻。城中粮尽,煮铠驽,食其筋革,与部众坚守不屈。建初元年(76),汉军来援,率领坚持到最后的二十六人与援军会合,且战且行,奋战三月,至玉门关时所部生还的仅十三人。当时称他“节过苏武”。抵洛阳,拜骑都尉。 耿豪(506-550),北魏将领。本名令贵,钜鹿(今属河北)人,世居武川。粗犷有武艺,初从贺拔岳。后以勇猛受宇文泰器重。沙苑之战中衣甲尽染血迹,参与邙山作战,单身冲敌,赐名豪,迁北雍州刺史,后赐姓和稽氏。位至侍中,骠骑大将军。
耿询,隋天文学家。字敦信,丹阳(郡治今江苏南京)人。陈末留岭南,为俚民首领。隋将王世积俘其为家奴,造水力浑天仪。文帝知,以其为太史局官奴。后赐蜀王秀,连坐当斩,何稠为其请,免死。作马上刻漏。炀帝初,放为良。亦言占卜,预言攻高丽必败。位至太史丞。炀帝死,欲归李渊,被宇文化及杀死。
耿湋,唐诗人。字洪源。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宝应进士。初为周至县尉,大历中入朝为左拾遗。德宗时迁大理司法。工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长于五律,多为送别赠答、登临题咏,抒发个人感慨之作,也有反映现实,寄意悲愤之篇。诗风清淡质朴,不喜雕饰。有《耿湋诗集》。
耿全斌,宋将领。冀州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太宗即位,补东班承旨。从征太原,还,遇契丹于蒲阴,追至徐河,据水口要害。迁补日骑副兵马使、云骑军使,屯赢州。历云骑指挥使、御前忠佐马军副都军头,雄州刺史、知深州等。以知安肃军,尝绘山川险易,制图以献。大中祥符初,为濮州钤辖。还京师,卒。
耿南仲(?-1129),宋臣。字希道,开封(今属河南)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历提举两浙常平,徙河北西路,提点广南东路刑狱,移夔州路提点刑狱,为荆湖、江西两路转运副使。召为户部员外郎,任辟雍司业,坐事罢,出知衢州。政和二年(1112)以礼部员外郎为太子右庶子,试太子詹事、徽猷阁直学士,在东宫十年。钦宗即位,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升尚书左丞、门下侍郎。金军入侵,力主割地求和。高宗即位,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言者论劾其主和误国之罪,责临江军居住。建炎二年(1128),降授单州别驾,安置南雄州,行至吉州卒。后追复观文殿大学士。著有《周易新讲义》、《易明蒙》等。《全宋诗》录其诗十八首,大多为其在同文院与同官唱和之作。《全宋文》收其文十一篇。
耿京(?-1162),南宋山东抗金义军领袖。济南(属山东)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军南下,他与李铁枪等六人入东山,招集义军,攻克莱芜县、泰安军(山东泰安)。他任命贾瑞为诸军都提领。义军发展至二十五万人。河北大名义军派人来联系,表示听从节制。次年初,被南宋任为天平节度使,统率山东、河北忠义军马。不久,被叛徒张安国所杀,张降金。义军掌书记辛弃疾与世隆等突入金营,缚安国南归。
耿君用,明将领。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与朱元璋同乡。后随朱元璋渡江,任管军总管,至正十六年(1356)七月在救援宜兴时,与张士诚交锋,士诚弃镇江,移兵潜袭宜兴,君用不及防备,城陷力战而死。余众由其子耿炳文继续领导。
耿炳文(1334-1403),明将领。濠州(今安徽凤阳)人。父君用,随从朱元璋军渡长江,积功为管军总管。援宜兴,力战死。炳文袭职,领其军。攻克长兴,留炳文守。十年间,他以寡敌众,大小数十战,战无不胜。吴平,升大都督府佥事。从征中原,镇守陕西,疏通泾阳洪渠,百姓得利。升秦王左相都督佥事。洪武三年(1370)封长兴侯。从出塞远征,破元军。随同傅友德征云南,随同兰玉北征,至捕鱼儿海。为朝廷所看重。燕王起兵反朝,命为大将军率军北伐,时年六十五。战败,被解兵权。永乐元年(1403),御史陈瑛等弹劾他僭用帝王服饰。惧,自杀。
耿再成,明将领。字德甫,五河(今属安徽)人。从朱元璋于濠州,克泗、滁州。败元兵于六安。以镇抚从元璋渡长江,下集庆。留守镇江、长兴、扬州。从取金华,克处州,留守处州城。治军严厉。士兵出入百姓间,蔬菜瓜果无所取。金华苗帅蒋英等叛变,杀胡大海,处州苗帅李佑之亦叛,再成正陪客吃饭,闻变上马,迎战,受伤落马,不屈死。追封高阳郡公。洪武十年(1377),加赠泗国公,谥武壮。
耿九畴,明臣。字禹范,卢氏(今属河南)人。永乐进士。宣德六年(1431)授礼科给事中。议论能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被推荐选拔为盐运司同知。痛革时弊,上奏五事,著为令。十年(1445)为都转运使。节俭无其他嗜好,公余读书,廉洁名声益大,妇孺皆知其名。因事被诬,事白,任刑部右侍郎。屡办疑狱。景泰中,累官右副都御史,曾兼理两淮盐政,兼抚江北诸府,代镇陕西。天顺时历任右都御史、南京刑部尚书。上疏建议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尝、重台宪五事。卒谥清惠。
耿裕,明臣。字好问,耿九畴子。景泰进士。官户、工科给事中。天顺初,父为右都御史,改裕官检讨。父因弹劾石亨被贬,裕亦贬为泗州判官。成化初,复检讨,历祭酒、吏部尚书。因事,调到南京礼部。孝宗嗣位,转南京兵部,参赞机务。弘治改元,任礼部尚书。后为吏部尚书、太子太保。提倡节俭。铨政平允。自奉淡泊。父子并有名德。卒,赠太保,谥文恪。
耿定向(1524-1597),明臣、学者。字在伦。黄安(今湖北红安)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初授行人,继而任御史。曾弹劾吏部尚书吴鹏之婿董份在总裁会试时偏私等六大罪,因严嵩袒护而无结果。嘉靖四十一年,竭力主张建置黄安县。出按甘肃期间,推荐人才与弹劾酷吏,均不徇私情。不久调南京,督理学政;设崇正书院。隆庆初,提升为大理右寺丞。后高拱擅权,因他曾讥讽高拱,被贬为横州判官。高拱罢官后,迁衡州推官。万历年间,升为右副都御史。后任户部尚书,督仓场。辞官后居天台山,与弟定理、定力设书院,研究学问,讲学授徒,学者称之为天台先生。著有《冰玉堂语录》、《天台文集》二十卷及《硕辅宝鉴要览》等。
耿仲明(1604-1649),明末将领,清初三藩之一。字云台。祖籍山东,后迁移至辽东盖州(今属辽宁)。崇祯初为登州参将。袁崇焕督师蓟辽,擅杀毛文龙,耿仲明被调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后与孔有德出兵抵御后金(清),粮饷不至,怨愤不已,两人遂于崇祯六年(1633)率所部相偕渡海降后金,授总兵官。崇德元年(1636),封怀顺王,属汉军正黄旗。从清兵入关,镇压农民起义军。顺治六年(1649)改封靖南王。不久,因部将犯法,惧罪自缢。子继茂袭爵。
耿继茂(?-1671),清藩王。汉军正黄旗人,耿仲明之子。顺治初授世职昂邦章京,顺治六年(1649)随父进兵广东。父死后,代领其众。八年袭父爵,为靖南王。与尚可喜同镇广东,并赴广西进攻孙可望、李定国等部农民军。他在广东奢侈无度,滥设工役、私创苛税。顺治十七年(1660)移镇福建。康熙初年率军攻克厦门等地,击败郑成功部。康熙十年五月卒。谥忠敏。
耿精忠(?-1682),清藩王。汉军正黄旗人。耿仲明孙,耿继茂长子,肃亲王豪格婿。康熙十六年(1671)袭父继茂爵,为靖南王。十三在福建响应吴三桂叛乱,两年后又降清。十九年被召入京,三藩叛乱平定后被磔于市。
耿介(1623-1693),清学者。河南登封人,初名冲壁,字介石,号逸庵。顺治进士,由庶吉士授检讨。出为福建按察司副使,转江西湖东道,改直隶大名道,所至除弊裁冗,戒贪墨,有政声。官至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受业于孙奇逢。曾兴复并主讲嵩阳书院。学宗朱熹,内主于敬而行之以恕。有《孝经易知》、《理学要旨》、《中州道学编》、《敬恕堂存稿》等。
其他耿姓名人有汉大臣耿艾,将领耿舒、耿国、耿广、耿举、耿霸、耿忠、耿夔、耿晔、耿临;唐画家耿昌言;辽将领耿延毅;金大臣耿端义;元官吏耿奉训;明大臣耿定力、耿橘、耿通、耿如杞、耿章光,将领耿天璧、耿秩、耿贤、耿宗元,名士耿光,藏书家耿震国;清大臣耿昭忠、耿聚忠,孝子耿燿、耿炳、耿权、耿极、耿辅,学者耿之珽,皮簧演员耿永山,皮簧乐师耿永清等。近当代耿姓名人有解放军将领耿飚、耿锡祥、耿道明,红军将领耿凯、耿子英,政治家耿涛、辽长锁、耿岳仑,民主革命者耿世昌、耿丹、耿伯钊,国民党将领耿幼麟、耿继周,国民党官员耿云卿,农学家耿庆汉、耿士杰,粮油专家耿长琥,生物学家耿运琪、耿建国,植物学家耿以礼,地质学家耿瑞伦、耿树芳、耿克勤,城市规划专家耿毓修,建筑设计专家耿培棠,数学家耿如明,物理学家耿新华、耿完桢,地球化学专家耿安松,地球物理学家耿大玉、耿庆国,海洋石油勘探专家耿福东,铸造专家耿茂鹏,计算机专家耿卫东,电子学家耿鼎发,自动化控制专家耿沪光,材料专家耿林、耿贵立,汽车工程专家耿耀西,药理学家耿宝琴,医学家耿兆麟、耿殿栋、耿志明、耿硕儒、耿济华、耿鉴庭、耿正惠,企业家耿昭杰,经济学家耿殿明、耿庆武,证券专家耿亮,民族学家耿世民、耿予方,考古学家耿德明,历史学家耿淡如、耿引曾,耿捷,文物鉴定专家耿宝昌,国际问题专家屡殿忠,翻译家耿继元、耿升、耿龙明,新闻家耿耀、耿修业,编辑家耿立、耿本清,出版家耿志远,图书馆学家耿济安,文学评论家耿占春、耿云志,作家耿瑞、耿守忠、耿天丽、耿家强,诗歌评论家耿建华,诗人耿林莽,书法家耿彬、耿仲敭、耿立军,画家耿明、耿欣、耿建翌、耿凤阁,版画家耿玉昆、耿汉,摄影师耿兴余,曲艺作家耿瑛,音乐教育家耿生廉,词作家耿大权,歌唱演员耿莲凤、耿贵龙,电影剧作家耿西,电影演员耿乐,电视导演耿明宸,话剧演员耿震,京剧演员耿其昌,秦腔演员耿忠义,武术家耿霞光、耿军,乒乓球运动员耿丽娟,跳伞运动员耿桂芳等。
E. 陈寅的人物故事
吴鹏是中国男子游泳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但他在国内也面临挑战,他身后有一位“棍子”选手——河北名将陈寅,始终都在虎视眈眈,目标也是200米蝶泳的王位。
如同田径场上的刘翔和史冬鹏的较量,吴鹏和陈寅在游泳池中也演绎着这种良性竞争。吴鹏对他的刻苦精神和训练承受力非常佩服。
指导陈寅训练八年多的教练刘海涛透露,和吴鹏相比,弟子的身体条件非常不好,水感很差,柔韧性更差,硬得像根棍子。他说:“从小到大为了柔韧性,他没少吃苦,但和其他选手相比,还是硬。他在水里就好像一块木板,技术动作受到很大的限制。”
刘海涛指出,柔韧性差这个弱点在运动员小时候不太明显,但到了高水平之后就成了“致命伤”。他说:“高水平选手比赛,比的就是细节。陈寅从打腿、划手、身体躯干以及流线型都不好,游起来在水里的阻力特别大。”
先天条件不好,教练没有嫌弃他,陈寅也没有放弃。靠着踏实、勤奋的训练作风,他逐渐在国内拼出了一片天。除了难以翻越吴鹏这座“大山”,他多次在全国比赛中名列前茅。在顺德全国冠军赛中,吴鹏缺席这个项目,他就获得金牌,还参加了多哈亚运会和墨尔本世锦赛。
世锦赛是陈寅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他在半决赛中游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绩、以第四名的身份挺进200米蝶泳决赛,吴鹏名列第二。陈寅在兴奋之余,主动向教练表示:决赛当天上午的训练课以及决赛前的准备活动都由自己掌握。结果,他名列第八,成绩比半决赛慢。吴鹏为中国游泳摘得了一枚宝贵的银牌。
刘海涛说:“我很后悔没有坚持给他指导那两堂训练课,后来我才知道,他按照自己的感觉随意游了很短的距离就起水了,根本没有达到要求。”
陈寅承认:“虽然我的年龄比吴鹏大1岁,都21岁了,但我没有大赛经验,也缺乏自控力。以为自己随便游游就行了,结果一下水就感觉不对。决赛前的训练和准备是非常有学问的,我太冒失了。这真是一次教训。”
但世锦赛的失利也给陈寅增添了信心。他说:“除了菲尔普斯,世锦赛的前五名成绩都非常接近,如果我发挥好了,也有机会进入。好在我已经达到奥运A标了,北京奥运会,我希望能够在进入决赛的基础上,力争前三名。”
“我知道,其实吴鹏距离领奖台更接近一些,但我想把自己的目标确定得高一点,逼着自己克服困难,全力前进!”陈寅认真地说。
F. 明朝吏部尚书吴鹏的第五个女儿没有名字吗
明朝师部尚书吴鹏的5g五个女儿没有你儿子吗?没有,没有。
G. 贵州历史上都有什么名人
张之洞、何应钦、王阳明、杨龙友、周渔璜等。
1、张之洞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2、何应钦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
1948年5月,任国防部长,次年3月任行政院长,5月辞职,8月去台湾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民国联合国同志会理事长、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主任委员等职。
1987年10月在台北病逝。
1945年9月,何应钦在南京代表中国政府接受冈村代表日本政府投降,这是一个中国军人所能享有的最大荣耀!
3、王阳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
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4、杨龙友
杨文骢(1596年—1646年),字龙友,贵州人,明代画家。流寓金陵(今南京)。万历四十七年(1619)举人,六次会试不中,崇祯七年(1634)选为华亭县教谕,后迁青田、江宁、永嘉等知县。
为御史詹兆恒参劾被夺官。杨文骢博学好古,善画山水。为“画中九友”之一。生于贵筑,独破天荒,所作台蕖等图,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结,有元人之风雅去其佻,出入巨然、惠崇之间。
5、周渔璜
周渔璜,清初著名学者,诗人。父亲周国柱有四子,渔璜排行第一。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渔璜22岁乡试第一。三十三年(1694年),29岁时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
三十六年(1697年)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四十四年(1705年)任浙江乡试正考官。四十九年(1710年)擢升翰林院侍读。五十年(1711年)简任顺天学政。
五十一年(1712年)升侍读学士。五十二年(1713年)晋升詹事府詹理,奉命祭禹陵、明太祖孝陵,检阅浙江、江南两省兵。五十三年(1714年),终因操劳过度,年近半百即逝世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