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历史名人洪皓

历史名人洪皓

发布时间:2021-02-28 06:10:40

① 古代姓洪的名人以及它们背后成长的故事

洪秀全(公元1814~1864年),原名洪仁坤,广东花县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今广东花都)。著名清朝中叶太平天国天王,在位时间从公元1851~1864年为期十三年,终年五十岁。
洪承畴(1593~1665),中国明末降清大臣,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 。崇祯七年(1634)任兵部尚书,兼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等处军务,镇压农民军。
洪皓(公元1088~1155年),字光弼,饶州鄱阳人(今江西乐平)。著名宋朝大臣、词人、史学家。洪皓是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以徽猷阁待制假礼。
洪适(公元1117~1184年),字景伯,晚年自称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人(今江西乐平)。著名南宋学者、金石学家。洪适的父亲洪皓,曾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洪适少年时即能日诵书三千言。
洪升(1645~1704),中国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字昉思,号稗畦、稗村,又号南屏樵者。浙江杭州人,生于世宦家庭,或说生于顺治二年(1645)。
洪迈(生卒年不详),洪适三弟,饶州鄱阳人(今江西乐平),著名南宋大臣、史学家。举博学鸿词科,累迁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著有《野处类藁》、《容斋随笔》、《夷坚志》等。
洪钟,字宣之,钱塘人,明朝刑部尚书,太子少保兼左都御史。弘治初,再迁四川按察使。马湖土知府安鰲恣淫虐,土人怨之刺骨,有司利其金置不问,迁延二十年。佥事曲锐请巡按御史张鸾按治,钟赞决,捕鰲送京师,置极刑。
洪仁玕(1822—1864),字益谦,号吉甫,清末政治家,清末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后期主要领导者,“拜上帝会”创始人之一。汉族,广东花县(今广 干王洪仁玕 州市花都区)人,洪秀全族弟。洪熙官。

② 江西古代的名人有哪些

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晏殊、晏几道、黄庭坚、朱熹、陆九渊、杨万里、姜夔、文天祥、乐史、李觏、刘敞、刘攽、刘恕、洪皓、洪迈、洪适、洪遵、曾几、刘过、刘辰翁、谢枋得、王钦若、王安国、王雱、解缙、汤显祖、宋应星、黄子澄、杨士奇、况钟、严嵩、夏言、谭纶等。

一、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职。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二、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三、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出生于临川军之新淦县(今江西新干县)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四、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五、汤显祖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③ 江西历史上的名人

仅挑选大家比较熟悉的: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十一世纪改革家)、欧阳修(政治家)、曾巩
诗词名家:黄庭坚(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书法“宋四家”之一)、文天祥(政治家、诗人、民族英雄)、陶渊明(田园诗第一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晏殊(宋词大家、政治家)、杨万里(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艺术家:八大山人朱耷(中国画一代宗师)、董源(五代绘画大师、北宋三大家)、
文学家:解缙(明朝三大才子、《永乐大典》主编)、姜夔、蒋士铨(乾嘉三大家)、
哲学家:朱熹(儒学集大成者)、陆九渊(陆王心学开创者)、李觏、吴澄(理学家)、
政治家:王安石(十一世纪改革家)、严嵩(明朝权臣)、周必大、杨士奇(明朝首辅“三杨”之首)、陈宝箴(维新变法实权派风云人物)
军事家:陶侃(武庙七十二将)、谭纶(抗倭名将)、邓子龙(抗倭名将)、李烈钧(
科学家:宋应星(中国17世纪的工艺网络全书《天工开物》)、
戏剧家:汤显祖(东方莎士比亚)、
建筑家:样式雷
宗教家:许逊(道教四大天师之一)
地理学家:汪大渊(航海家、《岛夷志略》)、朱思本(《舆地图》)、乐史(《太平寰宇记》)、
著名王侯:吴芮(长沙王)、
近代:陈寅恪(国学大师)、傅抱石(“新山水画”代表画家)、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方志敏(革命家)、张勋(北洋军阀)、张国焘(中共创始人)、胡先骕(中国植物学奠基人)、吴有训(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 杨杏佛(中国人权运动先驱、中国管理科学先驱)、饶毓泰(中国物理学先驱者之一)、李瑞清(中国近现代教育家、书画家)、柳子谷(画坛“金陵三杰”之一)
当代: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黄家驷(医学家)、欧阳自远(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高行健(诺贝尔文学奖)、古龙(著名武侠小说家)、刘瑜(学者)、汪东兴、舒同(书法家)、曾庆红(国家副主席)、吴官正(政治局常委)、李井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段永平(企业家)、程维(企业家)

④ 洪姓的起源历史上有哪些姓洪的名人

[洪氏属地]
敦煌郡,今甘肃敦煌县。《百家姓》注居豫章,今江西南昌县。

[洪氏来历]
《元和姓纂》记载:“共工氏之后。本姓共氏。因避仇,改洪氏。”《通志·氏族略》也记载:“洪氏,本共氏,因避仇改为洪。”也就是说,洪氏是源自共氏的,而共氏是由上古时的共工氏省略而来。共工,传说是上古时期伏羲之后,是尧的臣子,因荒淫怠事,被舜流放于幽州,失去官位,其子孙乃开始以共为姓。此后又因避仇而在原姓“共”字左边加上了三点水,成了今日之“洪”,称为洪氏。《通志·氏族略》中还记载:“豫章有弘氏,因避唐明皇讳改为洪。”《元和姓纂》亦记载:“毗陵监察御史洪察,常州人,本姓弘氏,避孝敬讳,改称洪氏。生子舆,起居舍人。生经纶,谏议大夫。”可见,洪氏除了源自共工氏一支外,还有源自于唐明皇时江西南昌的弘氏和唐德宗时江苏武进的弘氏。这三支洪氏共同组成了今日之洪姓大家族。

[洪氏名望]
历史上的洪姓名人有很多,但最为著名的恐怕要数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了。洪秀全原名洪仁坤,广东花县人,他于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田村举行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称天王,建都南京,与清政府抗衡了十四年之久。
除了洪秀全之外,唐代侍御史洪子舆,宋代文学家洪皓、洪迈、吏部尚书洪拟、钱币学家洪遵,明代诗画家洪孝先,清代将领洪承畴、戏曲家洪升、学者洪亮吉、太平天国革命领袖之一洪仁玕等也是洪姓家族中的佼佼人才。

⑤ 江西有哪些历史名人

1、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在文天祥的心目中,复兴南宋和收复失地有望,所以这一时期写的诗歌的特点是清新、明快、豪放,感情特别丰富,浓郁,常以饱满的战斗精神勉励自己,使人读之如饮郁香的葡萄美酒,沁人肺腑。

2、江万里

江万里(1198-1275),字子远,号古心,南康军(江西都昌县林塘柏树下江村)人。南宋爱国丞相,教育家。自幼神隽颖异,年轻有文名,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进士,为官40余年,历官91任,也曾坐事闲废12年。宋度宗即位,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

秉性峭直,力主抗元。咸淳九年,予祠。元兵至,为游骑所执,后伺机脱归。元兵攻破饶州时,江万里率子江镐等投水殉国。著有《宣政杂录》。 江万里是都昌县宋代的杰出人物,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3、严嵩

严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右民系,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进士。他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

63岁拜相入阁。严嵩书法造诣深,擅长写青词。《明史》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透过戏曲和文艺作品、历史典籍,严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间。

4、林士弘

林士弘,饶州鄱阳(江西鄱阳)人,隋末南方农民起义军领袖。林士弘豪迈爽直,好武功,通谋略。 大业十二年(616年),林士弘随同乡操师乞率众起义,任大将军,攻占豫章郡。操师乞战死,林士弘继领其众,大败隋军于鄱阳湖,杀隋将刘子翊,众至十余万。

初称南越王,后称帝,国号楚,定都豫章,年号太平。一度据有北起九江南达番禺(今广东广州)的广大地区。武德五年(622年),战败投降,后又退守安成(今江西安福东南)山洞,不久病死。

5、姜曰广

姜曰广(1583~1649)明末抗清官员,与史可法、高弘图并称“南中三贤相”。字居之,号燕及,晚号浠湖老人,江西南昌新建(今江西丰城市同田乡浠湖村)人。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朝官至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福王时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为马士英所忌,乞休归。后从金声桓反清,兵败投水死。

⑥ 姓洪的历史名人

洪 皓: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宋代大臣、词人。政和进士。曾以礼部尚书之职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才被放回,有宋之苏武之美誉。后因与秦桧不合,被贬。他学识渊博,著有《帝王通要》、《松漠纪闻》、《鄱阳集》、《鄱阳词》。
洪 适:宋代名医。洪皓之子,少时聪慧。与弟洪遵、洪迈同中博学宏词科,时称"三洪"。以文章著称于时,好收藏金石拓本,并以据订正史传的讹误。
洪 迈:南宋大臣、史学家。洪适三弟。亦举博学鸿词科,累迁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有《野处类藁》、《容斋随笔》、《夷坚志》等。二哥洪遵乃钱币学家,有《泉志》。
洪 炎:南昌人,黄庭坚外甥,南宋诗人。进士出身,累官至秘书少监。诗属江西派,有《西渡集》。
洪 升:字方思,号稗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剧作家、诗人。杂剧代表作为《长生殿》,现存还有《四婵娟》。另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
洪 仁:洪秀全族弟。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之一。1858年辗转到天京后,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他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写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天京沦陷后,辅佐幼主,以图恢复。后被俘于江西石城,不屈被杀。
洪 钧:江苏省吴县人,清末外交官。同治年间中状元,历任提督江西学政、翰林院侍读学士等职。后出使俄、德、荷、奥诸国,官至兵部左侍郎。著有《元史译文证补》。著名交际花赛金花即为其妾。
洪咨夔:字舜俞,号平斋。临安於潜(今浙江省临安西)人,南宋大臣、词人。嘉定进士,历任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加端明殿学士。词学苏、辛,以淡雅见长。有《平斋词》、《平斋文集》、《春秋说》。
洪子舆:江苏省常州人,唐代大臣。睿宗时官至侍御史。
洪觉范:宋代新昌人,以其书而出奇,同县人邹元佐以其命而出奇,彭渊材以其音乐而出奇,人称新昌三奇。
洪兴祖:字庆善(1090-1155),南宋丹阳人。与孔端明、张炳、周林同时被召赴翰林院考试,名列第一,官秘书省正字。
洪亮吉:阳湖(今江苏省常州)人,清朝史学家、经学家、文学家。乾隆进士,任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一生著述颇丰,尤精于史学与地理沿革。有《春秋左传训诂》、《补三国晋书地理志》、《洪北江全集》等。
洪秀全:清朝人。1843年创立了农民革命组织“拜上帝会”,自称是"天帝"次子。著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1851年,在广西桂县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太平天国十四年,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起义失败。
洪亮吉:清代学者兼文学家。乾隆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工篆书,著有《洪北江全集》。
洪学智:安徽省金寨人,中共高级将领。有勇有谋,抗美援朝时任志愿军副总司令,1955年被中共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

⑦ 历史上那些姓洪的名人

家族名人

洪秀全:清朝人。1843年创立了农民革命组织"拜上帝会",自称是"天帝"次子。著专有《原道救世歌属》、《原道醒世训》等。1851年,在广西桂县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太平天国十四年,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起义失败。

洪觉范

宋代新昌人。以其书而出奇,同县人邹元佐以其命而出奇,彭渊材以其音乐而出奇,人称新昌三奇。

洪兴祖

南宋丹阳人。公元1090-1155年,字庆善。与孔端明、张炳、周林同时被召赴翰林院考试,名列第一,官秘书省正字。

洪适

南宋鄱阳人。字景伯。与其弟遵、迈先后考中词科,从此三洪文章名满天下。

洪皓

南宋鄱阳人。公元1088-1115年,字光弼。曾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始终不屈,时人将其与苏武相比。初官宁海主簿,代行县令事,减赋税,抚恤贫民,深得人心。

洪亮吉

清代江苏阳湖人。公元1746-1809年,字君直。进士出身,官编修。精研经史、音韵及舆地学,诗文亦佳,著作颇丰。幼丧父,靠教书养母。曾绘《机声灯影图》,怀念母亲的辛劳与教诲。

洪咨夔:南宋诗人。嘉定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

⑧ 历史上有才的洪姓人物

家族名人

洪秀全:清朝人。1843年创立了农民革命组织"拜上帝会",自称是"天帝"次子。著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1851年,在广西桂县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太平天国十四年,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起义失败。

洪觉范

宋代新昌人。以其书而出奇,同县人邹元佐以其命而出奇,彭渊材以其音乐而出奇,人称新昌三奇。

洪兴祖

南宋丹阳人。公元1090-1155年,字庆善。与孔端明、张炳、周林同时被召赴翰林院考试,名列第一,官秘书省正字。

洪适

南宋鄱阳人。字景伯。与其弟遵、迈先后考中词科,从此三洪文章名满天下。

洪皓

南宋鄱阳人。公元1088-1115年,字光弼。曾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始终不屈,时人将其与苏武相比。初官宁海主簿,代行县令事,减赋税,抚恤贫民,深得人心。

洪亮吉

清代江苏阳湖人。公元1746-1809年,字君直。进士出身,官编修。精研经史、音韵及舆地学,诗文亦佳,著作颇丰。幼丧父,靠教书养母。曾绘《机声灯影图》,怀念母亲的辛劳与教诲。

洪咨夔:南宋诗人。嘉定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

洪 皓: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宋代大臣、词人。政和进士。曾以礼部尚书之职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才被放回,有宋之苏武之美誉。后因与秦桧不合,被贬。他学识渊博,著有《帝王通要》、《松漠纪闻》、《鄱阳集》、《鄱阳词》。
洪 适:宋代名医。洪皓之子,少时聪慧。与弟洪遵、洪迈同中博学宏词科,时称"三洪"。以文章著称于时,好收藏金石拓本,并以据订正史传的讹误。
洪 迈:南宋大臣、史学家。洪适三弟。亦举博学鸿词科,累迁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有《野处类藁》、《容斋随笔》、《夷坚志》等。二哥洪遵乃钱币学家,有《泉志》。
洪 炎:南昌人,黄庭坚外甥,南宋诗人。进士出身,累官至秘书少监。诗属江西派,有《西渡集》。
洪 升:字方思,号稗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剧作家、诗人。杂剧代表作为《长生殿》,现存还有《四婵娟》。另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
洪 仁:洪秀全族弟。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之一。1858年辗转到天京后,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他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写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天京沦陷后,辅佐幼主,以图恢复。后被俘于江西石城,不屈被杀。
洪 钧:江苏省吴县人,清末外交官。同治年间中状元,历任提督江西学政、翰林院侍读学士等职。后出使俄、德、荷、奥诸国,官至兵部左侍郎。著有《元史译文证补》。著名交际花赛金花即为其妾。
洪咨夔:字舜俞,号平斋。临安於潜(今浙江省临安西)人,南宋大臣、词人。嘉定进士,历任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加端明殿学士。词学苏、辛,以淡雅见长。有《平斋词》、《平斋文集》、《春秋说》。
洪子舆:江苏省常州人,唐代大臣。睿宗时官至侍御史。
洪觉范:宋代新昌人,以其书而出奇,同县人邹元佐以其命而出奇,彭渊材以其音乐而出奇,人称新昌三奇。
洪兴祖:字庆善(1090-1155),南宋丹阳人。与孔端明、张炳、周林同时被召赴翰林院考试,名列第一,官秘书省正字。
洪亮吉:阳湖(今江苏省常州)人,清朝史学家、经学家、文学家。乾隆进士,任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一生著述颇丰,尤精于史学与地理沿革。有《春秋左传训诂》、《补三国晋书地理志》、《洪北江全集》等。
洪秀全:清朝人。1843年创立了农民革命组织“拜上帝会”,自称是"天帝"次子。著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1851年,在广西桂县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太平天国十四年,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起义失败。
洪亮吉:清代学者兼文学家。乾隆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工篆书,著有《洪北江全集》。
洪学智:安徽省金寨人,中共高级将领。有勇有谋,抗美援朝时任志愿军副总司令,1955年被中共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

⑨ 姓洪的名人有哪些

洪经纶:唐朝黜陟使。
洪皓:宋朝忠良,民族英雄,太师,魏国公。
洪迈:宋朝作家,忠良,民族英雄,副丞相,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
洪适:左丞相,宋代名医,宋代三大金石学家,太师,魏国公。
洪遵:“三洪”之一,副丞相,太师,信国公,宋朝钱币学家。
洪咨夔:南宋诗人。嘉定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
洪钟:明朝刑部尚书,太子太保兼左都御史。
洪垣:明朝御史,南京太仆少卿。
洪文衡:明朝太常卿,工部右侍郎。
洪云蒸:明朝忠烈,御史大夫,列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八熊文灿列传。
洪信文:明朝孝义人士,列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四孝义。
洪升:清朝作家。
洪亮吉:清代学者兼文学家,著有《洪北江全集》。
洪秀全:太平天国君主。
洪学智:中国将军。
洪虎:中国政治人物原吉林省省长。
洪天贵福:太平天国君主。
洪腾云:清朝商人。
洪纪:清朝政治人物。
洪仁玕:太平天国政治人物。
洪承畴:明末清初军事人物,太傅,清朝首辅。
洪熙官:武术家,洪拳创始人。
洪毓琛:清朝政治人物。
洪清田:中国作家。
洪汛涛: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神笔马良”之父。
洪金宝:香港艺人。(1952年1月7日—) 乳名三毛,父母来自上海。香港著名演员,祖籍浙江宁波,是20世纪80年代香港影坛的「大哥大」、「杂家小子」。洪金宝对电影的涉猎很广,曾经担任的工作包括演员、动作指导、导演、监制、编剧以及舞龙舞狮。

⑩ 历史上姓洪的有哪些名人

洪姓洪姓人口虽然不多,但是来源相当复杂,源于黄帝的有两支,具体情况如下:
一、出自翁姓。周昭王姬瑕庶子食采于翁山(今浙江),子孙后代便以翁为氏,世代沿袭。下传至宋朝翁乾度,生有六个儿子,人人都有出息,先后进士及第,他便让六个儿子一个人姓一个姓,除老三继续姓翁之外,其他五个儿子都改了姓,从老大到老六依次姓洪、江、翁、方、龚、汪,老大处厚易姓为洪,并繁衍至今。这六个姓的血缘关系,被姓氏学者称为“六桂联堂”。很显然,出自翁乾度长子之后的这一支洪姓,理所当然是黄帝后裔。
二、山东省汶上县、河南省偃师市《姬氏志》都介绍:“洪姓,系出安乐郡,姬姓,卫大夫弘演之后。到唐始避高宗子李弘之讳,改为洪姓。”此支洪姓显然也是黄帝后裔。
三、其他来源:1、出自共氏,为炎帝之后。2、古代共工氏部落后裔,由祁连山一带逐步往东迁徙至河南灵宝以至朝鲜、日本,有的姓共,后来又有的加一个三点水,姓了洪。譬如:汉武帝时,共工氏后裔共勋之子共普,为躲避朝廷内乱,去敦煌后改为洪姓,叫洪普,洪普被不少洪氏人信封为始祖。3、唐朝豫章宏姓,为避讳唐太子宏而改为洪姓。4、宋朝宋太祖的祖父叫赵弘,江西、江苏的弘姓人、刘姓人因避讳,改为洪姓。
洪姓鼎盛于闽、粤、台。唐朝长安人洪扈迁居福建仙游;宋朝庆历年间又有洪忠去福建;传至洪浩之孙迁居广东。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以及妹妹洪宣娇、兄长洪仁达、洪仁发,亲属洪仁政、洪全福、洪和元,儿子洪天贵福,都是广东花县人。起义失败后,纷纷逃至南洋、美国。
洪姓名人还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妹妹嫁给洪家生第四子,长子洪朋随黄庭坚学诗法,弟弟洪刍、洪炎、洪羽的诗文都不错,被誉为“四洪”。洪普后裔、宋朝洪皓与金人谈判,被扣留10年,他的三个儿子洪适、洪遵、洪迈,都有成就,洪迈担任龙图阁学士,著有历代政治家所钟爱的《容斋随笔》。宋代重臣洪咨夔、学者洪兴祖,明朝万历进士、崇祯时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洪承畴,清朝文学家洪亮吉,戏曲家洪升,出任德国、澳大利亚、荷兰大使的洪钧,当代将军洪学智,党政要员洪虎、洪兰友、洪陆东、洪绂(音伏)曾、洪峰,等。
洪姓郡望:敦煌郡(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宣城郡(今安徽省东南部)、豫章郡(今江西省南昌市)。
洪姓堂号:
双忠堂(宋朝洪皓,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扣留了他,皓坚决不屈服。被扣15年,他经常暗自派人向宋朝廷金国的情况,人们把他比作苏武。他的儿子洪迈,又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强迫他称“陪臣”,他坚决拒绝,因此被金人扣留。他父子都为了祖国恪尽忠诚,人称“父子双忠”)。
三瑞堂:源自洪皓,他在公元1115年登进士,状元及第,中进士后任海宁主簿时,蠲免赋税,抚恤贫民,县中的荷、桃、竹都成连理,便命名自己的住房为“三瑞堂”。
飞白堂、平山堂(以望立堂)、 敦煌堂(以望立堂)、义居堂、招隐堂、积德堂、听彝堂、务本堂、怀本堂、敦本堂、本立堂、楚宝堂、永锡堂、和顺堂、敬爱堂、洪福堂、著存堂、光裕堂。

阅读全文

与历史名人洪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