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历史人物黄兴

历史人物黄兴

发布时间:2021-02-28 05:35:03

⑴ 历史上有哪些伟人名人姓黄只要有名的人都可以

黄 歇:战国时楚之贵族,曾为楚相,因有功,被封为春申君,为战国著名四大公子之一。
黄 霸:西汉淮阳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历任刺史、御史和丞相,与龚遂同为封建“循史”的代表,合称为“龚黄”。
黄 忠:南阳(今属河南省)人,三国蜀名将,官至后将军,赐爵关内侯。
黄 盖:三国时代零陵泉陵(今湖南省零陵)人,为孙氏宿将,成名于赤壁之战,官至偏将军。
黄 巢:曹州冤句(今山东省荷泽)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盐商,积财聚众,尤好收留亡命之徒。唐懿宗以来,因皇室奢侈过度,赋税沈重,加上连年发生水、旱灾,遂致民不聊生,盗匪群起。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王仙芝率盗匪起事,翌年黄巢起兵响应,乾符五年王仙芝败死於湖北,黄巢被推举为冲天大将军,率众攻掠江、浙、闽、粤等地,广明元年(880年)陷洛阳、长安,僖宗逃奔成都,巢自号为帝,在长安称帝建立大齐政权,年号金统。唐以官爵笼络李克用相援,大败黄巢,巢自刎身亡。
黄 筌:五代后蜀成都(今属四川省)人,精于禽鸟、人物、山水、墨竹等绘画,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形成五代花鸟画两大主要派别。
黄 兴:湖南长沙人,民主革命家,早年参加民主革命运动,是著名领导人之一。
黄庭坚:北宋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其诗与苏轼并称“苏黄”,开创了江西诗派,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黄公望:元代平江常熟(今属江苏省)人,工书法,通音律,善散曲,尤精于山水画,为“元四家”之一。著有《写山水诀》。
黄道婆: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学习并传播了纺织等技术,推动了当时棉纺织业的繁荣与发展。
黄宗羲:浙江省余姚人,明清之际杰出思想家、史学家,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著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
黄遵宪:广东省嘉应(今梅县)人。清末诗人,其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诗史”,著有《日本国志》、《人境庐诗草》。

⑵ 湖南历史上的有名人物

湖南历史名人
蔡伦 (?-121)年
东汉造纸术发明家。湖南耒阳人。曾任中常侍、尚方令等职。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封龙亭侯。发明了用树皮、麻头、破布及旧渔网为原料造纸,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后在民间推广,人称“蔡侯纸”。《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欧阳询(557-641)年
唐书法家。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勃海县男。工书法,学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体,人称“欧体”。为唐初四大书家之一。碑刻有正书《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皇甫诞碑》,隶书《房彦谦碑》等。行书有《张翰》、《卜商》、《楚奠》等帖,编有《艺文类聚》。

周敦颐(1017-1073)年
北宋哲学家。湖南道县人。曾任大理寺丞、国子博士。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小溪旁,室名“濂溪书堂”,后人遂称为“濂溪先生”。他继承《易传》、《中庸》和道教思想,依托道士陈抟的《无极图》,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他本人成为理学创始人之一。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

王夫之(1619-1692)年
明末清初思想家。湖南衡阳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人称“船山先生”。明亡后,曾举兵抗清,兵败。后辗转流亡,至顺治14年(公元1657年)回衡阳隐居,潜心读书著述,学术成就很大。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研究,尤精于哲学、经学、史学、文学等。重要著作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问录内外篇》等。后人编有《船山遗书》。

曾国藩(1811-1872)年
清末大臣、湘军首领。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两江总督等职。1853年为对抗太平天国,奉命在湖南办团练,1月在长沙编练陆师,9月至衡阳创立水师,后称为“湘军”。兵员由将官招募,所募兵勇,需取保具结。这种“兵为将有”的格局,使“湘军”具有强战斗力。曾国藩率湘军与太平军及捻军作战十余年。1864年派曾国荃部攻陷天京(今南京)。与李鸿章、左宗棠创办上海江南制造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军事工业。1870年查办天津“教案”,残民媚外,受到舆论谴责。有《曾文正公全集》。

齐白石(1864-1957)年
书画家。篆刻家。湖南湘潭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习绘画、诗文、书法、篆刻,以卖画、刻印为生。60岁后画风遽变,重视创作,融合了传统写意画与民间绘画的技法,形成独特艺术风格。擅画花鸟鱼虾,亦画人物山水。论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篆刻单刀直下,苍劲有力。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曾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

谭嗣同(1865-1898)年
中国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早年为新疆巡抚幕宾。中日甲午战后,愤中国积弱不振,在浏阳倡立学社。后遍游北京、上海、南京,吸收新学知识。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等设立财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维新救国之道。8月被征入京,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9月政变遇害,为史称“戊戌六君子”之一。有《谭嗣同全集》。

黄兴(1874-1916)年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湖南长沙人。1902年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选派赴日留学,回国后和宋教仁等组织华兴会,被推为会长。1904年策划长沙起义,未成。次年在日本协助孙中山建立中国同盟会,任庶务长。1907年起先后参与或指挥了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等。武昌起义后,被推为革命军总司令,在汉口、汉阳对清军作战。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1913年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黄兴任江苏讨袁总司令,失败后流亡日本。1916年回上海后病逝。有《黄兴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谭嗣同
(1865-1898)

戊戍维新志士,著名维新思想家。湖南浏阳人。字复生,号壮飞。1895年发起成立算学会。著《仁学》。1897后回湘创办新政,设时务学堂。后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1898年进京,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后遇害。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唐才常
(1867-1900)

自立军首领。湖南浏阳人。字伯平,号绂丞,后改佛尘。1887-1898年在 长沙编辑《湘报》、《湘学报 》,参与创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旋回国组织正气会,筹建自立军。后被捕,就义武昌紫阳湖畔。

熊希龄
(1870-1937)

近代维新派人物。湖南凤凰人。字秉三。1897年任时务学堂提调,次年与谭嗣同等设延年会。戊戌维新后革职。民国初年,曾任北京政府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1928年后任中华红十字会会长。今人辑有《熊希龄集》。

沈 荩
(1872-1903)

自立军统领。湖南善化(今属长沙)人。字愚溪。 1899年与唐才常东渡日本。谋划起义。后回国建立自立军第七军,任右军统领。1903年撰文揭露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阴谋,震动留日学界,后在北京被捕,壮烈牺牲。

黄 兴
(1874-1916)

辛亥革命领袖。湖南善化(今属长沙)人。字克强。1903年与宋教仁等建立华兴会,任会长。1905年与孙中山创建同盟会。武昌起义后任战时总司令。1912年南京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1916年病逝于上海。有《黄兴集》行世。

蔡 锷
(1882-1916)

辛亥革命元勋,讨袁护国军首领。湖南邵阳人。原名艮寅,字松坡。1904年留日回国。1911年响应武昌起义,成立云南军政府,任都督。1915年发动护国军起义,任第一军总司令。后被任为四川都督。1916年病逝于日本。遗著有《蔡松坡先生集》

陈天华
(1875-1905)
反清蹈海烈士。湖南新化人。字星台,号思黄。早年留日。1904年与黄兴等创立华兴会。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民报》编辑。同年在日本参加反日斗争,留下绝命书,投海自尽。有《陈天华集》行世。

杨毓麟
(1872-1910)
反清蹈海烈士。湖南长沙人。字笃生,号叙壬,易名守仁。早年留日。回国参与自立军起义。后参与创立湖南编译社。1903年参与创立华兴会。后在英留学。广州起义失败,投大西洋以身殉国

宋教仁
(1882-1913)

辛亥革命元勋。湖南桃源人。字逐初,号渔父。1904年与黄兴等在长沙创立华兴会。1905年后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民报》等刊物。1911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法制院院长,8月同盟会改为国民党,任代理理事长,1913年被刺于上海。

⑶ 黄兴的人物评价

一般认为,孙中山是思想家、先行者,黄兴是实干家。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黄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革命时虽然与孙中山有所分歧,但并未夺权而是甘心居次席,鼎力相助之。由于他的派系人马在北伐后备受忽略,其生前的重大贡献、理念和计划也长期被搁置。直到1990年代,海峡两岸才开始重新重视黄兴的功业。 黄兴的一生与整个辛亥革命相始终,他以策动和领导武装起义著称于世。众所周知,黄兴青少年时代并未上过专门的军事学校。赴日留学,他就读于宏文学院速成师范科,拟“学成回国后充任学堂的师资”。然而,黄兴没有终身从事教育,而是与军事结下了不解之缘:华兴会预谋在长沙发难,他自任总指挥;武昌起义爆发,他被推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战时总司令;南京临时政府组成,他做了陆军总长;及至临时政府取消,还担任过南京留守。这自然是由于严重的民族危机使然。黄兴在担任上述职务过程中,打过不少仗,如何看待他在军事上的成就,如何认识他打过的败仗,则是正确评价黄兴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战役虽然失败了,但仍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它打击了敌人,加速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和瓦解。萍浏醴起义爆发,曾引起清廷朝野上下的极大震惊,清政府集中湘、鄂、赣、苏四省兵力才将这次起义镇压下去后,他们仍担心中国南方和长江流域“伏匪”“蠢动”,“再起风潮”,“北京官员仍为之战栗不已。” 防城起义发生,两广总督张人骏上奏清廷说:革命军“攻陷防城,戕官焚署,凶焰日张,剿办愈难措手。” 云南河口起义发生,云贵总督锡良惊呼:“匪之来,防不胜防,匪之过,剿无可剿,势成束手,祸已噬脐。” 这一次又一次起义使统治者如坐针毡,穷于应付。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同挽刘道一,黄兴《挽道一弟作》诗云:“英雄无命哭刘郎,惨澹中原侠骨香。我未吞胡恢汉业,君先悬首看吴荒。啾啾赤子天何意,猎猎黄旗日有光。眼底人才思国士,万方多难立苍茫。”据文献记载,刘道一天资聪慧,风流倜傥,精通日语、英语。作为湖南同乡,黄兴对他格外器重,期以“将来外交绝好人物”。待噩耗传至日本,黄兴与其胞兄刘揆一相抱痛哭,乃挥毫泼墨,诗以志哀。此篇直与孙中山的同题挽诗争辉,堪为近代革命诗史上的双璧 。
“破碎神州几劫灰,群雄角逐不胜哀。何当一假云中守,拟绝天骄牧马来。”太息家国不幸,呼唤救国雄才。这首绝句作于宣统元年(1909年)初夏,三年后书于绢幅,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方声洞的遗孀王颖。“云中守”指西汉云中郡(今内蒙托克托东北)守、抗击匈奴的名将魏尚。末句犹言“驱除鞑虏”。
《回湘感怀》:“卅九年知四十非,大风歌好不如归。惊人事业随流水,爱我园林想落晖。入夜鱼龙都寂寂,故山猿鹤正依依。苍茫独立无端感,时有清风振我衣。”民国元年(1912年)4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迁,黄兴任南京留守,6月辞职,10月25日从上海乘舰返回湖南,适逢三十九岁(虚岁)生日,大江夜航,感而有赋。其时辛亥革命已经完成,虽是袁氏当权,但共和体制毕竟已经建立,黄兴遂有功成身退、归隐家山之志。抵长沙后,受到家乡数万人欢迎。学生集体高歌:“晾秋时节黄花黄,大好英雄返故乡。一手缔造共和国,洞庭衡岳生荣光。”
二次革命失败,孙、黄再度流亡日本。民国三年(1914年),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而黄兴因意见不合,离开日本转往美国,途中作《太平洋舟中诗》:“口吞三峡水,足蹈万方云。茫茫天地阔,何处着吾身?”人生的苍凉感和对国运的忧患感跃然纸上。其前两句系袭用《清稗类钞》所录前清一位落魄者的题壁诗,大抵是借他人卮酒,浇自家块垒。原诗为:“不信乾坤大,超然世莫群。口吞三峡水,脚踏万方云。” 孙中山与黄兴为建立中华民国的两位最高元勋,常常以“孙黄”并称。清末的重要革命团体和革命活动,多为两人所谋划组织。1905年,孙中山所建立的兴中会与黄兴所建立的华兴会等团体,在日本东京合并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在同盟会成立会上,黄兴提议:“公推孙中山先生为本会总理,不必经选举手续”,孙中山被推为总理。
1907年,光复会的章太炎、陶成章等人以潮州起义失败为由,要求罢免孙中山的总理职务,另举黄兴担任,黄兴推辞。最终光复会退出中国同盟会。1909年秋天,陶成章等起草《孙文罪状》,再次对孙中山发难,要求改选同盟会总理。黄兴极力进行抵制。黄兴在给孙中山的信中,表达了“陶等虽悍,弟当以身力拒之”的态度。
在辛亥革命以前的几次“倒孙”风波中,黄兴素以“成事不必在我”的信念,坚定地拒绝名利的诱惑,其大公无私和忍让顾全的态度,赢得了多数民国元老乃至于后世人的敬重。往后,孙黄在1914年时,针对讨袁的方式时再次有分歧,孙中山认为应该武装反抗,而黄兴认为应该寻求司法,走和平路线。孙中山把这次失败原因归结于党员不听话,特别是黄兴不听话,要另组秘密的中华革命党,以服从他为第一要旨。最后黄兴并未加入孙中山当年7月所成立的中华革命党,而离开日本前往美国。在旧金山时他接到一些拥护者的来信,希望他另行组党。黄兴回曰:“领袖惟有孙中山,其他不知也!”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时,黄兴回到中国,并且在江苏响应孙中山,发动起义。1916年10月31日,黄兴积劳成疾而逝世。孙中山闻讯后悲痛欲绝,第二天即发函海内外哀告黄兴逝世的消息。过去讣告多由死者亲属发布,而黄兴逝世的讣告则由孙中山单独署名发布 。 众所周知,以黄兴为首的两湖志士一直是维护孙中山领袖地位的。是黄兴,在同盟会正式成立大会上首先提议“孙中山先生为本党总理不必经过选举手续”;也是黄兴,在章太炎、陶成章等人迭次掀起倒孙风潮的危难时刻,“弛函劝顾大局”,拒绝受任同盟会总理;还是黄兴,在武昌起义后,谢绝革命党人的推举,迟迟不肯赴南京就任,翘首以待孙中山,使孙回国后顺利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又是黄兴,在孙中山筹组中华革命党时,不少人劝他另外组党,并拥戴他为领袖,但他毅然决然地加以拒绝。黄兴就是这样一如既往地捍卫孙中山领袖地位的。当然,在孙、黄之间也有过三次较大的争论,而且,一次比一次激烈,如果不是黄兴克制自己,作出让步,竭尽全力地维护孙中山领袖地位,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关于筹组中华革命党之争,实质上是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发展党务的不同方法之争。黄兴不同意孙中山另组中华革命党,更不同意党员“服从党魁一人”、“在誓约上用中指按上指印,以起矢忠”,将党员按入党时间区分等级的搞法。当时支持黄兴这种想法的“不肯附和”者,所在多有,张继、邓泽如、李烈钧、谭人凤、柏文蔚、胡汉民等人都不同程度地表示过反对。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尽管黄兴苦口婆心地加以规劝,但并没有使孙中山改变态度,他无可奈何,只得接受孙中山劝他“静养两年”、“此后彼此可不谈公事”的意见,被迫远适欧美,继续从事反袁斗争。后来,陈其美“大肆攻击”黄兴,但他除进行必要的解释之外,采取十分忍让的态度,“听其所为”。黄兴的离日,曾在革命党人内部引起过强烈的反响,日本朋友萱野长知、宫崎寅藏等人还专为发起“召还黄兴运动”, 表达了他们对这位革命者无比崇敬的感情。

⑷ 历史上姓黄的名人有哪些

黄姓复人才辈出,历制代都涌现出一些颇有建树的人物。
如秦朝末年的黄石公;
西汉丞相黄霸;
东汉神童黄香;
三国时有名将黄忠,黄盖;
唐代最著名的人物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他于875年起义,881年攻克洛阳,继又于当年年底进入长安,做上了皇帝,国号大齐,但由于没有根据地,起义很快便被镇压,黄巢自杀;
五代有画家黄筌、黄居 ;
北宋有著名书法家、诗人黄庭坚;
南宋末有思想家黄震;
宋元之际有音韵训诂学家黄公绍;
元代有女纺织技术家黄道婆和书法家、音乐家、画家黄公望;明代,农民起义领袖黄萧养,女文学家黄娥;
明清之际有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为三大儒之一;
清代有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围棋国手黄龙士,篆刻家、书画家黄易,诗人黄景仁;
近现代有作家黄人,革命家黄兴等等。黄姓为我国第八大姓,在南方人口中所占比例较高。

⑸ 历史上姓黄的名人有哪些

1、黄景仁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词句句渗透着感人的力量,也渗透着无法掩饰的浓厚的悲剧意蕴。

黄景仁性格上的“狂”,使其词风以豪旷为主导,他的豪词,有的清朗疏宕,平淡高逸;有的奔放舒卷,气度开张;有的大开大阖,豪放悲壮;有的苍凉悲凄,也有的恬淡闲适,但“豪旷”是其词作的主要风格。

2、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黄庭坚的诗以唐诗的集大成者杜甫为学习对象,构建并提出了“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成为江西诗派作诗的理论纲领和创作原则,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宋代大诗人之一,黄庭坚对宋诗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一代大文豪苏轼。

3、黄炎培

黄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出生于川沙镇内史第,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1901年入南洋公学,选读外文科,受知于中文总教习蔡元培。1905年参加同盟会。

晚年的黄炎培虽为国家领导人,仍念念不忘家乡。1963年他视察川沙毛巾工业后,写信给当时的纺织部副部长荣毅仁,纺织部很快拨出了一批自动织机装备川沙各厂,使川沙的毛巾工业设备从木机、铁机时代跨越到自动织机时代。毛巾的品种、质量和产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4、黄忠

黄忠,字汉升,南阳郡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景耀三年(260年),追谥刚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率军与夏侯渊交战。夏侯渊所率兵马都是曹军精锐,黄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将夏侯渊斩杀于定军山。同年,刘备称汉中王,任命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

5、黄歇

黄歇(前314年-前238年),黄国楚国江夏人,楚国大臣,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黄歇为相,赐其淮河以北十二县,封为春申君。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公元前242年,各诸侯国担忧秦国吞并中原的势头不能遏制,于是互相订立盟约,联合起来讨伐秦国,并让楚考烈王担任六国盟约的首脑,让春申君当权主事。六国组成合纵联军,由黄歇任命庞暖为联军主帅,六国联军曾一度攻到函谷关,秦国倾全国之兵出关应战,六国联军战败而逃。

⑹ 近代史里有哪个著名历史人物是姓黄的么

近、现代
黄兴
黄霑 - 香港著名填词人、广告人、作家及传媒创作人。
黄巢版 农民起义
黄继光权 战斗英雄
黄庭坚 词人,书法家
黄道婆 ......
黄克成 将军
黄健祥 体育解说.
还有很多人,不用我介绍黄兴了吧?

⑺ 湖南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湖南历史名人
蔡伦 (?-121)年
东汉造纸术发明家。湖南耒阳人。曾任中常侍、尚方令等职。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封龙亭侯。发明了用树皮、麻头、破布及旧渔网为原料造纸,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后在民间推广,人称“蔡侯纸”。《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欧阳询(557-641)年
唐书法家。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勃海县男。工书法,学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体,人称“欧体”。为唐初四大书家之一。碑刻有正书《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皇甫诞碑》,隶书《房彦谦碑》等。行书有《张翰》、《卜商》、《楚奠》等帖,编有《艺文类聚》。

周敦颐(1017-1073)年
北宋哲学家。湖南道县人。曾任大理寺丞、国子博士。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小溪旁,室名“濂溪书堂”,后人遂称为“濂溪先生”。他继承《易传》、《中庸》和道教思想,依托道士陈抟的《无极图》,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他本人成为理学创始人之一。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

王夫之(1619-1692)年
明末清初思想家。湖南衡阳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人称“船山先生”。明亡后,曾举兵抗清,兵败。后辗转流亡,至顺治14年(公元1657年)回衡阳隐居,潜心读书著述,学术成就很大。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研究,尤精于哲学、经学、史学、文学等。重要著作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问录内外篇》等。后人编有《船山遗书》。

曾国藩(1811-1872)年
清末大臣、湘军首领。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两江总督等职。1853年为对抗太平天国,奉命在湖南办团练,1月在长沙编练陆师,9月至衡阳创立水师,后称为“湘军”。兵员由将官招募,所募兵勇,需取保具结。这种“兵为将有”的格局,使“湘军”具有强战斗力。曾国藩率湘军与太平军及捻军作战十余年。1864年派曾国荃部攻陷天京(今南京)。与李鸿章、左宗棠创办上海江南制造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军事工业。1870年查办天津“教案”,残民媚外,受到舆论谴责。有《曾文正公全集》。

齐白石(1864-1957)年
书画家。篆刻家。湖南湘潭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习绘画、诗文、书法、篆刻,以卖画、刻印为生。60岁后画风遽变,重视创作,融合了传统写意画与民间绘画的技法,形成独特艺术风格。擅画花鸟鱼虾,亦画人物山水。论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篆刻单刀直下,苍劲有力。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曾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

谭嗣同(1865-1898)年
中国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早年为新疆巡抚幕宾。中日甲午战后,愤中国积弱不振,在浏阳倡立学社。后遍游北京、上海、南京,吸收新学知识。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等设立财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维新救国之道。8月被征入京,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9月政变遇害,为史称“戊戌六君子”之一。有《谭嗣同全集》。

黄兴(1874-1916)年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湖南长沙人。1902年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选派赴日留学,回国后和宋教仁等组织华兴会,被推为会长。1904年策划长沙起义,未成。次年在日本协助孙中山建立中国同盟会,任庶务长。1907年起先后参与或指挥了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等。武昌起义后,被推为革命军总司令,在汉口、汉阳对清军作战。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1913年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黄兴任江苏讨袁总司令,失败后流亡日本。1916年回上海后病逝。有《黄兴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谭嗣同
(1865-1898)

戊戍维新志士,著名维新思想家。湖南浏阳人。字复生,号壮飞。1895年发起成立算学会。著《仁学》。1897后回湘创办新政,设时务学堂。后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1898年进京,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后遇害。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唐才常
(1867-1900)

自立军首领。湖南浏阳人。字伯平,号绂丞,后改佛尘。1887-1898年在 长沙编辑《湘报》、《湘学报 》,参与创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旋回国组织正气会,筹建自立军。后被捕,就义武昌紫阳湖畔。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熊希龄
(1870-1937)

近代维新派人物。湖南凤凰人。字秉三。1897年任时务学堂提调,次年与谭嗣同等设延年会。戊戌维新后革职。民国初年,曾任北京政府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1928年后任中华红十字会会长。今人辑有《熊希龄集》。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沈 荩
(1872-1903)

自立军统领。湖南善化(今属长沙)人。字愚溪。 1899年与唐才常东渡日本。谋划起义。后回国建立自立军第七军,任右军统领。1903年撰文揭露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阴谋,震动留日学界,后在北京被捕,壮烈牺牲。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黄 兴
(1874-1916)

辛亥革命领袖。湖南善化(今属长沙)人。字克强。1903年与宋教仁等建立华兴会,任会长。1905年与孙中山创建同盟会。武昌起义后任战时总司令。1912年南京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1916年病逝于上海。有《黄兴集》行世。

蔡 锷
(1882-1916)

辛亥革命元勋,讨袁护国军首领。湖南邵阳人。原名艮寅,字松坡。1904年留日回国。1911年响应武昌起义,成立云南军政府,任都督。1915年发动护国军起义,任第一军总司令。后被任为四川都督。1916年病逝于日本。遗著有《蔡松坡先生集》。
陈天华
(1875-1905)

反清蹈海烈士。湖南新化人。字星台,号思黄。早年留日。1904年与黄兴等创立华兴会。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民报》编辑。同年在日本参加反日斗争,留下绝命书,投海自尽。有《陈天华集》行世。
杨毓麟
(1872-1910)

反清蹈海烈士。湖南长沙人。字笃生,号叙壬,易名守仁。早年留日。回国参与自立军起义。后参与创立湖南编译社。1903年参与创立华兴会。后在英留学。广州起义失败,投大西洋以身殉国
宋教仁
(1882-1913)

辛亥革命元勋。湖南桃源人。字逐初,号渔父。1904年与黄兴等在长沙创立华兴会。1905年后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民报》等刊物。1911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法制院院长,8月同盟会改为国民党,任代理理事长,1913年被刺于上海。等等等等 举不胜举啊

⑻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都有谁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林则徐,关天培,魏源,曾国藩,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林凤祥,李开芳,赖汉英,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曾国荃,慈禧,左宗棠,曾纪泽,李鸿章,丁汝昌,邓世昌,爱新觉罗·奕(xīn),崇厚,张之洞,冯子材,刘永福,郑观应,爱新觉罗·载湉(光绪帝),爱新觉罗·奕劻(庆亲王),铁良,姚莹,徐继畲(yú),沈葆桢,徐寿,邝(kuàng)荣光,华蘅芳,刘铭传,左宝贵,叶志超,林永生,聂士成,徐骧,王德标,龚振麟,李善兰,王韬,陈宝箴,张维屏,李宝嘉,吴沃尧,曾朴,林纾,任伯年,吴昌硕,高剑父,严复,容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梁信芳,刘光第,杨锐,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詹天佑,赵三多,张德成,曹福田,章炳麟,邹容,陈天华,黄飞鸿,霍元甲,萨镇冰,辜鸿铭,袁世凯,孙中山,黄兴,张謇,宋嘉树,陈其美,唐国安,张勋,廖仲恺,宋教仁,溥仪,蒋介石,汪精卫,宋庆龄,宋美龄,陈独秀,李大钊,夏明翰,徐锡麟,秋瑾,焦达峰,谭延闿,伍廷芳,陆征祥,杨度,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蔡锷,唐继尧,徐世昌,曹锟,赵炳均,段芝贵,徐树铮,曹汝林,章宗祥,陆宗舆,张作霖,黎元洪,冯玉祥,吴佩孚,孙传芳,张宗昌,孙殿英,陈炯明,唐绍仪,陆荣廷,李烈钧,冯如,刘静庵,刘道一,顾维钧,王国维,鲁迅,齐白石, 徐悲鸿,傅斯年,瞿秋白,杨昌济,毛泽东,贺子珍,杨开慧,何叔衡,李达,张闻天,张国涛,王明,方志敏,王稼祥,张学良,郭松龄,陈果夫,陈立夫,宋子文,宋霭龄,宋美龄,孔祥熙,孙科,侯德榜,童第周,周恩来,朱德,夏斗寅,许克祥,朱培德,张太雷,汤芗茗,杨靖宇,赵尚志,傅作义,盛世才,刘湘,杨森, 叶挺,刘峙,马占山,俞明震,易顺鼎,佟麟阁,赵登禹,李家钰,郭沫若,闻一多,陶行知,李公朴,郁达夫,徐志摩,黄节,陈去病,夏敬观,高旭,马君武,苏曼殊,柳亚子,梁思成,林徽因,老舍,周作人,陈寅恪,李济琛,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钱玄同,林彪,彭德怀,陈毅,曹禺,杜月笙,韩复榘,陈布雷,顾祝同,胡宗南,陈诚,王家烈,龙云,汤恩伯,张灵甫,黄维,黄百韬,何应钦,张自忠,孙立人,孙连仲,马步芳,郑洞国,左权,贺龙,彭雪枫,张大千,吉鸿昌,卫立煌,马本斋,薛岳,何健,王耀武,戴笠,毛人凤,杨杏佛,项英,聂耳,王若飞,沈钧儒,朱自清,章伯钧,陈建功,华罗庚,李四光,竺可桢,吴有讯,茅以升,茅盾,田汉,冼星海,黄炎培,徐特立,戴望舒,赵九章,顾颉刚,林语堂,熊十力,张爱玲,张恨水,彭雪枫,陈昌浩,段德昌,李天佑,陈明仁,杜聿明,廖耀湘,冯友兰,冰心,邹韬奋, 傅雷,梅兰芳,许光达,吴宓,孙伏园,沈雁冰,成仿吾,陈源,夏坚白,萧红

⑼ 姓黄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黄姓历史名人】
黄 歇:战国时楚之贵族,曾为楚相,因有功,被封为春申君,为战国著名四大公子之一。
黄 霸:西汉淮阳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历任刺史、御史和丞相,与龚遂同为封建“循史”的代表,合称为“龚黄”。
黄 忠:南阳(今属河南省)人,三国蜀名将,官至后将军,赐爵关内侯。
黄 盖:三国时代零陵泉陵(今湖南省零陵)人,为孙氏宿将,成名于赤壁之战,官至偏将军。
黄 巢:曹州冤句(今山东省荷泽)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盐商,积财聚众,尤好收留亡命之徒。唐懿宗以来,因皇室奢侈过度,赋税沈重,加上连年发生水、旱灾,遂致民不聊生,盗匪群起。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王仙芝率盗匪起事,翌年黄巢起兵响应,乾符五年王仙芝败死於湖北,黄巢被推举为冲天大将军,率众攻掠江、浙、闽、粤等地,广明元年(880年)陷洛阳、长安,僖宗逃奔成都,巢自号为帝,在长安称帝建立大齐政权,年号金统。唐以官爵笼络李克用相援,大败黄巢,巢自刎身亡。
黄 筌:五代后蜀成都(今属四川省)人,精于禽鸟、人物、山水、墨竹等绘画,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形成五代花鸟画两大主要派别。
黄 兴:湖南长沙人,民主革命家,早年参加民主革命运动,是著名领导人之一。
黄庭坚:北宋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其诗与苏轼并称“苏黄”,开创了江西诗派,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黄公望:元代平江常熟(今属江苏省)人,工书法,通音律,善散曲,尤精于山水画,为“元四家”之一。著有《写山水诀》。
黄道婆: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学习并传播了纺织等技术,推动了当时棉纺织业的繁荣与发展。
黄宗羲:浙江省余姚人,明清之际杰出思想家、史学家,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著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
黄遵宪:广东省嘉应(今梅县)人。清末诗人,其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诗史”,著有《日本国志》、《人境庐诗草》。

阅读全文

与历史人物黄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