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甘肃有哪些著名历史人物
1、秦非子
秦国的先祖非子生活于公元前900年左右,居西垂宫(后称犬丘,今天水市回秦城区西南边),是秦的答开国君主,他因擅长养马,在水、渭水间替周王室主持牧马,马群得到了大量繁殖,为周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2、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名政,秦始皇是甘肃陇西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13岁即位,在位35年,建都咸阳。
公元前221年,历十年之久征灭六国后,建立了大一统秦国。其推行车同轨、书同文、实行郡县制等一系列措施,确立了历代大一统王朝的统一范本,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3、贾诩
贾诩(147-223),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谋士。官至太尉,谥曰肃侯。
4、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5、李广
李广(?—前119),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西汉名将。
『贰』 甘肃陇南徽县有那些历史人物
清代徽县籍进士张,诗文过人,学识渊博,侍读乾隆、嘉庆两代皇帝版,出任广西学政,权名节振奋,朝廷奉为楷模。民国时期的徽县人刘卫石,被称为“东方的爱迪生”,一生发明了“环转三动式”和“活叶吊式”电风扇及其他先进工具数十件。为民族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汉唐以来,名人吟咏徽县山水胜迹的诗不计其数,著名的有李白的《蜀道难》,赞美青泥岭之雄奇,“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紫岩峦”。诗圣杜甫旅居徽县期间,写了许多赞颂徽县风光的诗:《木皮岭》、《白沙渡》、《水岭渡》等。他赞青泥岭说:“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他赞木皮岭说:“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深含哲理,耐人寻味。柳宗元、陆游、韦应物、武元衡、赵忭等远古的著名人物,游览徽县、赞颂徽县。民国期间,爱国民主人士,原国民党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在徽县期间,留下了《徽县早发闻耕者叹息声》等诗。
『叁』 文县历史上人物事迹
萧藉(明举人),城关西元村人,明代官至知州(五品),著述颇丰,有政声,敕封文林郎,殁后葬于鹄衣坝,其墓有研究价值。
王继礼(?——1539),铁楼名人,明正德十六年进士,官湖广按察使(从三品),威镇海境,边隅肃靖,勤政于民。
米重(1862-1923),文县城关人,光绪21年进士,官至海城(奉天)、通化、石泉三县知事(七品),为政宽简,不苟苛察,受人敬戴。程晋三,清末进士,诗文行世,著有《余集》。
程海寰(1908——1949),中共地下党工作者,诗人,诗作《甲后吟草》、《涤月轩集》。
杨怀仁(1917-1949),中共党员,烈士。
秦锡田,文县人,清同治副贡生,
张秋爆(1907——1958),留德学生,欧亚航空公司兰州办事处主任。
韩定山(1893——1965),自幼家贫,聪颖好学,1930年任文县教育局长,1933年任碧口小学校长,1942年创办文县初级中学,著述颇丰。有《阴平国考》等,其文有昌黎遗风,其诗纯朴自然。此外还有张海观等。
齐培礼,曾任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关心家乡建设,著述颇多。西北师大副教授张海生,著有<林则徐在西北》、《甘肃史稿》、《中国近百年经济史辞典》等著作。
鄢雨民先生,文县人,书法在陇原书法界独树一帜,曾在日本国展出。
王应国,文县梨坪人,曾任甘肃省交通厅厅长,为家乡公路建设、冷堡子渡口、九原电站建设做出了贡献。
张艮生,延安大学教授,尚德镇人,从教数十年,西北文学研究所教授王尚寿著述近百万字,著有《简明文学知识辞典》,《甘肃文学四十年》副主编。
刘润寰(1923——1960),舍书板石人,曾用名刘润彩,1949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教员,勤奋教学,深受学员敬佩。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病逝劳教农场,1979年沉冤昭雪。舍书人氏刘郁采,1950年参加工作,曾任甘肃日报社部主任、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省委机关刊物《党的建设》副总编、省委党史办主任,正厅级,著文颇多,有长篇通讯《看,阳山人怎样征山战水》。
刘守业, 石坊人,曾任陇南行署专员,省扶贫办副主任,扶持修建石坊灌渠,积极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1]
『肆』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近现代历史人物
东汉词赋家赵壹、五代诗人王仁裕、元代重臣赵世延、明礼部尚书蒙克新
『伍』 陇南有哪些名人
名人也很多,不知你要问那方面的,
『陆』 武都的历史文化、杰出人物、名胜古迹、民俗风情
武都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白龙江中游地带,地处秦岭与岷山之间,秦巴山系结合部,甘肃、陕西、四川三省交通要道,长江支流白龙江从武都城区流过,地理位置属于南方地区。总面积4683平方千米,总人口58.0201万(2010年)[4] ,辖4个街道办事处、15个镇、19个乡、2个民族乡,50个社区、684个行政村。
武都区素有“陇上江南”和“植物大观园”之称,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誉为“宝贝的复杂地带”。境内有水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植物和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拥有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铜河流域)、裕河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和武都裕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
武都区是“中国花椒之乡”、“红芪之乡”、“黄芪之乡”、“中国油橄榄之乡”、“中国西部冬季露地蔬菜之都”,名优特产有“米仓红芪”、“武都黄连”、“武都花椒”、“武都油橄榄”等。
邢澍,清史学家、史志目录学家、藏书家、金石学家。字雨民,号佺山。阶州(今甘肃武都)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任浙江永康、长兴等县知县。官江西南安、饶州府知府。精于史学、天文、舆地之学,专治各史表、志、目录。著有《全秦艺文志》、《两汉希姓录》、《金石文字辨异》、《关右经籍考》、《南旋诗草》、《旧雨诗谭》、《守雅堂诗文集》、《寰宇访碑录》等16种,今存者数种。
马明心,中国清代伊斯兰著名经学家、苏菲神秘主义学派哲赫忍耶教团创始人。1718年(清乾隆五十七年)生于甘肃阶州(今甘肃陇南市),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农历3月27日被清廷杀害于兰州城头,终年63岁。中国伊斯兰教内尊奉他为舍希德(为主道牺牲的烈士)
洋芋搅团
洋芋搅团
洋芋搅团是甘肃陇南武都小有名气的小吃。搅团是流传已久的一种家常饭,以玉米面搅团最为常见,兼有荞麦面搅团、杂面搅团等多种形式。洋芋搅团,以前是农民们改顿的食物,在推而广之,成为当地有名的小吃。
凉粉
武都的凉粉,一般是泛指早市上的面皮、米皮、凉粉、洋芋搅团和油面茶等风味小吃。
油茶
以本地产的大叶绿茶和面粉上火同炒,加水煮沸调以薄荷、霍香等香料,盛碗后再调以炒熟的核桃面、鸡蛋丁、豆腐丁、洋芋丁。
米皮
武都米皮
武都两水汉王大米,浸泡,打浆。在特制的木板笼床上蒸熟。汤汁与饺团同。
豆花子酸菜面
刚刚点出的清香豆花。面条可以多样化。但一般要求是手擀面。荞面。玉米面。小麦面。杂面。
地软耳包子
春秋季节的大地上,一种黑紫色的柔软的菌类。加上蘑菇、香菇、木耳做成的一种素食。
荞面、苞谷面饺团
糊状,煮熟。置于瓷盆,降温,凝固。切片与酸菜汤一起享用。解暑,易消化,健胃。
武都擀面皮
洋芋丝饼饼
主要由洋芋丝加适量面粉和花椒粉、细盐、老葱丝,在平底锅中煎熟。厚度1—3厘米。
麻辣洋芋粉
洋芋粉是当地洋芋加工的宽粉,质量一等。
武都酸菜汤
武都酸菜,用野生苦曲菜、木疙瘩菜、芹菜茎叶、野生银钙菜、苦戈菜腌制。发酵好时,菜脆而味酸。中药上全部属于解毒、清热、消暑类型,做汤时用清油炒一下,加老葱丝或野生韭菜花。加洋芋丝。还可以加面粉做成酸菜拌汤。
『柒』 陇南的英雄人物是谁
石首运动,瓮安运动,重庆出租车大罢工,孟连事件,靖西事件,南康运动,富锦运动,陇南事件,陆良事件……
假如某天某党倒台可能上述也会被写入历史。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很多东西是被丑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