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双百”人物王瑛在担任四川南江县纪委书记期间,坚持原则,一身正气,柔肩担道义,铁腕惩腐恶,亲自查办
(1)她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坚持正义的标准做人做事;爱岗敬业,积极服务社会版,奉献社会;以权国家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切等等。 (2)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双百”人物事迹回答即可。 (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①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我们青少年应以“双百”人物为榜样,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祖国的繁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状,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
❷ 细数泉港历史名人有哪些
吕夏卿(1015~1068)北宋史袭学家。字缙叔。泉州鲤城区人
吕惠卿(1032~1111)北宋大臣。字吉甫。泉州晋江人
梁克家(1127~1187)南宋宰相。字叔子。泉州晋江人
黄克晦(1524~1590)明代诗人。字孔昭,号吾野。泉州惠安人
王慎中(1509~1559)明文学家。字道思,号遵岩居士,又号南江。泉州晋江人
张岳(1492~1552)明代大臣。字维乔,号净峰。泉州惠安人
陈琛(1477~1545)明理学家。字思献,号紫峰。泉州晋江人
❸ 南充革命伟人作事作文
我的家乡南充古朴,钟灵毓秀,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因立城久远,人才辈出、文化传统深厚,故市内佳境众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全国和省、县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多个,旅游景点60余处,既有名扬遐迩的胜迹名苑,天生丽质的自然风光,还有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阆中,白塔古庙及嘉陵江第一山锦屏山的秀色,白去山俊美,升钟水库清幽,太蓬山、金城山、凌云山宗教文化,定会使游人流连忘返.阆中滕王阁、观星楼、汉恒侯祠、万卷楼、张宪祠、李淳风墓、袁天罡墓以及汉将军王平墓将勾起你的怀古幽幽情思.两千多年的栽桑养蚕历史形成丝绸文化,更是独树一帜.朱德故居、罗瑞卿故居、张澜纪念室定将涌腾起人们对伟人虽去,但风范永存的激情.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皮影、川北剪纸将缩小语言、文化时空差距,使人们为之倾倒.目前,南充市已开通两条国际旅游线路:一条是“将帅故里游”,一条是“三国遗迹寻踪游”.区内南部以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为特色,北部山区以自然山水旅游资源为主.
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大巴山山区一带,留下了近代中国革命许许多多的遗址遗迹.全区被列为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0多处.米仓山东段、大巴山区优美的自然风景光彩夺目,如南江光雾山景区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秀丽多彩,通江诺水河景区山清水秀、洞穴成群,钟乳石景观造型精美、玲珑剔透.区内已建立了达县真佛山、通江诺水河、南江光雾山、宣汉百里峡等以自然风景为主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还有巴中南龛坡-阳灵山、蓬溪赤城湖、遂宁广德-灵泉、开江宝石湖、达县明月江等市(县)级风景名胜旅游区,以及营山太蓬山、南充西山和南部升钟水库等旅游点;开辟了达县铁山和西山、南充金城山、大竹五峰山等省级森林公园.
早在公元前316年即为巴国辖区,秦设巴郡,汉置安汉县,自隋唐以来均为郡、州、道、府、路、署、县所在地,以文化发达,人才辈出著称.汉将纪信,风流才子司马相如、蜀将张飞、王平、宋将张宪都是历史上的名将,三国硕儒谯周,唐代尹氏兄弟状元(尹枢、尹极),宋代陈氏兄弟状元、宰相(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都是南充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新中国成立后,南充是川北行政公署(省级行政区)、南充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川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享有“川北心脏”之称.
南充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辛亥革命时期,南充就是全川民主革命斗争的中心区域之一.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南充有7万多人参加红军,其大多数人血洒疆场,解放后有2.72万人被定为革命烈士.朱德旧居、朱德纪念园、罗瑞卿故居、张澜纪念室、张思德事迹陈列室、顺泸起义遗址等,是当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充是古天文研究的中心.西汉伟大的天文学家、历史学家落下闳在其家乡阆中蟠龙山建立了我国最早的民间观星台、创制了第一台浑天仪,奠定了世界最早的浑天说的基础,发明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明确文字记载的历法——《太初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研究天文学的深厚传统,吸引了无数天文学家到阆中,形成了中国古代天文研究的灿烂星空.
❹ 南江正直出过哪些名人
这是去支教呢,还是去面试啊,要有思想准备哈,上面问的这几个,没有一个在南江县内算得上好的,如果有妹子在那边,打算安家落户,顺便在这学校找一份工作,到是可以考虑。
❺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南氏的大人物。
南霁云(?-757),唐将领。顿邱(亦称顿丘、敦丘,在今河南清丰南寨)人。善骑射,少为舟子,后为张巡将。安禄山反,从巡守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既而城中食尽,霁云奉命突围出,乞师于贺兰进明;进明无出师意,又欲留他,设宴飨之;霁云拔刀断指,不食而去。复冒围入,后城陷被执,贼欲迫降。巡呼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霁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知我者,敢不死?”遂与巡同被害。
南巨川,唐文学家。鲁郡(今山东兖州)人。盛王府录事参军南琰之子。开元二十七年(739)登进士第。至德二载(757)任给事中,奉使吐蕃。后坐事贬崖州,经岳州,贾至有诗赠之。著有《续神异记》,载冥祥灵验故事,今不存。
南卓,唐学者。字昭嗣。初游学于吴、楚,羁旅十余年。大和二年(828)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任拾遗时,因诤谏贬为松滋县令。会昌元年,任洛阳令,后为婺、蔡二州刺史。大中中,官黔南观察使,卒。卓善诗文,亦通音乐。其任洛阳令时,数陪白居易、刘禹锡宴游论文,因谈及羯鼓事,白、刘二人遂劝其撰《羯鼓录》。此书分前后二录。前录首叙羯鼓形状,次叙玄宗以后诸故实。后录载宋璟知音事,亦附以羯鼓诸宫曲名,为研究唐代音乐之重要资料。另著有《唐朝纲领图》、《南卓文》等
南企仲,明臣。居益族父,万历八年(1580)进士。授刑部主事。历文选郎、太仆卿。请亟罢吏、刑二部尚书李戴、萧大亨官,帝大怒,降企仲官一级。复被张凤翔弹劾,削籍。天启时,累迁南京吏部尚书,以老致仕。
南居益(?-1643),明将领。陕西渭南人,字思受,号二太。万历进士。天启时,曾巡抚福建,荷兰海盗骚扰漳、泉,击退之,并筑城镇海港,平息海患。后被削籍。崇祯元年(1628),起为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后代张风翔为工部尚书,不久削籍归乡。十六年,李自成攻克渭南,迫降不从,次年绝食而死。著有《青箱堂集》等。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1918年出生于中国浙江乐清柳市区长岐乡南宅(今属黄华镇殿后村),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现居江苏。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
其他南姓名人有周将领南仲;春秋鲁国季氏字臣南遗、南蒯,齐史官南史,晋美女南威;战国韩大臣南公揭,卫大臣南文子;辽状元南承保;明大臣南师仲、南大吉、南居业、南仝,史学家南轩;清大臣南洙源,将领南天祥、南天章等。近当代南姓名人有解放军将领南萍,物理学家南秀华、南京达,电力专家南志远,化工专家南仁植,材料专家南策文,天文学家南仁东,农学家南文元、南都国,植物学家南寅镐,地质学家南延宗,数学家南基洙,医学家南龙哲、南征,经济学家南汉宸、南钟万、南江,企业家南存辉,法学家南英,哲学家南同茂,历史学家南炳文、南致平,政治学家南俊英,图书馆学家南润根,翻译家南致善、南映一、南金子、南英植,编辑家南尚铉、南云瑞,古典文学专家南矩容,新闻家南振中,作家南新宙、南豫见、南翔,诗人南永前,书法家南祥安、南朝明、南君求,画家南恽笙、南海岩,版画家南洪申,表演艺术家南慧云,田径教练员南康荣,航模运动员南雍,80后网络诗人南博清等。
❻ 请问有谁知道四川巴中有什么名人吗
刘伯坚无产阶级革命家
刘伯坚,四川省平昌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26年在冯玉祥部任政治部部长。离开冯部后,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1931年底,参与领导和指挥了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宁都起义,并担任由起义部队改编的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中央红军长征后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4日,刘伯坚率部队突围时不幸负伤被捕。3月21日,刘伯坚在江西省大余县金莲山上被敌人杀害,时年40岁。
张思训
宋代天文学家 张思训,四川巴中市巴州区人。北宋天文学家。 曾是司天监学生,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张思训造出以水银(避免温度变化影响)为动力流体的水运“浑象”。《宋史·天文志》记载:“其制:起楼高丈余,机隐于内,规天矩地。下设地轮、地足;又为横轮、侧轮、斜轮、定身关、中关、小关、天柱;七直神,左摇铃,右扣钟,中击鼓,以定刻数。每一昼夜,周而复始。又以木为十二神,各直一时,至其时则自执辰牌,循环而出,随刻数以定昼夜短长;上有天顶、天牙、天关、天指、天抱(托)、天束、天条,布三百六十五度,为日、月、五星、紫微宫、列宿、斗建、黄赤道,以日行度定寒暑进退。”后来宋太宗命人于皇宫内打造,一年有成,放置文明殿东鼓楼下,命名为“ 太平浑仪”。到了苏颂时(1088年)已经毁损,无人知其制法
晏阳初
晏阳初于1890年10月出生,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晏阳初早期开展平民教育运动时,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1943年晏阳初被美国“哥白尼逝世四百年全美纪念委员会”评为“对世界文明贡献较大的10人”之一。 1945年11月13日被美国旧金山市授予“荣誉公民”称号。 1967年5月2日被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授予最高平民奖章“金心奖章”。 1987年10月15日美国总统里根在总统办公室授予晏阳初“终止饥饿终生成就奖”。
29名巴中籍共和国建国将军
吴瑞林, 男 ,巴州区化成乡人 ,海军常务副司令员, 中将 ;
王明坤, 男 ,巴州区清江人, 陕西军区副司令员, 少将 ;
王良太, 男, 巴州区人, 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 少将 ;
邓仕俊,男, 通江县苦草坝人,南京军区司令部顾问, 少将 ;
刘自双, 男, 巴州区 人,福州军区空军顾问 ,少将 ;
朱兆林,男 ,平昌县板庙乡人, 北京军区军政治部副主任, 少将 ;
朱士焕,男 ,通江县石门镇人, 沈阳军区后勤部政委, 少将 ;
冯丕成, 男 ,巴州区渔溪镇人, 成都军区后勤部部长 ,少将 ;
阳自碧, 男, 南江县八庙乡人,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 少将 ;
李勃, 男, 平昌县马鞍乡人, 济南军区顾问, 少将 ;
何正文, 男, 通江县板桥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少将 ;
何云峰, 男 ,平昌县张公乡人, 成都军区副政委 ,少将;
吴荣正,男 ,通江县腊溪口人, 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 少将
吴仕宏, 男, 通江县流二沟人, 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 少将;
吴忠, 男, 南江人, 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少将 ;
陈其通, 男, 巴州区人, 文化部、宣传部副部长, 少将 ;
陈彬, 男 ,通江县麻石场人, 国防科工委主任 ,少将;
张德贵, 男, 巴州区恩阳镇人, 呼盟军分区第二政委, 少将 ;
张显扬, 男 ,通江县碧溪场人, 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少将 ;
张荣森,男, 通江县人, 中共贵州省委书记, 少将 ;
张世盖,男 ,巴州区恩阳镇人, 二炮司令部顾问, 少将;
胥光义, 男, 平昌县人,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 少将;
姜钟 ,男 ,平昌县人, 总参三部部长、党委书记, 少将;
赵兰田, 男, 平昌县岳家乡人, 军委空军顾问, 少将 ;
傅崇碧, 男 ,通江县沙溪乡人, 北京军区政委 ,少将;
程登志,男 ,巴州区人, 旅大警备区政委, 少将 ;
蒲大义, 男, 平昌县镇龙乡人, 云南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 少将 ;
熊国炳,男 ,通江县洪口乡人,西路军政政委会委员;
邱大银,男,巴州区光辉乡哨台村人,空9军后勤部副部长,少将.
王瑛
女,回族,1961年11月~2008年11月27日,出生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畜牧系;1982年8月至1986年3月在原巴中县畜牧局工作;1986年4月至1987年4月在原巴中县整党办工作;1987年5月至1994年4月在原巴中市纪委工作,历任纪委委员、信访室副主任、纪委常委;1994年5月至1997年11月在原巴中地区纪委工作,任信访室主任;1997年12月至2000年1月在中共南江县委工作,任县委常委、县直工委书记;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任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2001年3月至2002年7月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2002年8月至2006年11月任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县总工会主席;2006年12月至2008年11月任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瑛同志系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市第一届、第二届纪委委员。 2008年11月27日,王瑛同志在赴重庆治病途中,不幸逝世。 2002年10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2003年被巴中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巴中十年创辉煌”劳动模范,被省纪委、省监察厅表彰为“办案先进个人”。2007年1月被中央纪委、人事部、监察部表彰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2009年2月2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王瑛“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王瑛创造性地提出了简称为“五个零”的王瑛工作法。即建立投诉中心,为民服务零距离;召开专题听证会,干群关系零隔阂;开展“三最佳”创评,监督监察零空档;评选诚信先进,再塑形象零起点;实行投诉查结制,案件查处零搁置。通过开展“五个零”的活动,南江的投资环境大大改善,2003年以来,先后有15多个省市的50多家客商来南江投资兴业,总投资达到6个多亿。 2008年11月底,当听闻王瑛去世的噩耗后,数名背二哥赶赴巴中,代表数百名南江背二哥,在灵前打出“王瑛书记,一路走好”的标语,感动无数巴中人。
朱以庄
男,汉族,1955年10月生,四川巴中市南江县人,198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8月参加工作,四川省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2008年7月起,任泸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吴伟仁
男,汉族,1953年10月生,四川巴中平昌县人。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数学会均匀学会副主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国防科技评审组副组长、国防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副主任。近十多年来,先后在航天一院、航天总公司、航天210厂、国防科工委科技质量司等技术管理岗位上任主要领导。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政府终身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现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宋永华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渔溪人,出生于1964年1月,教授。1984年毕业于原成都科技大学(前成都工学院,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现四川大学)获学士学位,1989年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1991年3月由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作为访问学者留学英国。2004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并荣任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首批特聘海外评审专家、清华大学客座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澳门特区政府科技顾问等。2007年元月出任西交利物浦大学常务副校长。他于1991获Royal Society Visiting Fellowship。 “两个第一”从四川巴中走出的宋永华创下两个第一:英国首位来自中国内地的院士,英国大学首位华人副校长
❼ 平江县古代出过什么大人物
平江县在近代孕育了60多位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军政要员和92位国民革命军抗日将版领。这里更权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工农红军的摇篮之一,曾经发生过“三月扑城”、“平江起义”、“平江惨案”等重大革命事件。为了共和国的诞生,平江20多万儿女壮烈牺牲,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2.1万多人,占湖南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先后走出了64位共和国将军和100多位省、部级干部,是中国三大将军县之一。以下为平江将军名录【上将】张震、苏振华、傅秋涛、钟期光、张海阳【中将】赖毅、钟赤兵、欧阳文、张令彬、邱创成、吴信泉、刘志坚、甘渭汉、方强、方正平【少将】方正、方国安、方国南、孔峭帆、叶楚屏、吕展、李元、李基、李光辉、李桂林李彬山、李梓斌、杨尚高、吴自立、何能彬、何辉、何维忠、余光文、余非、张书祥、张平凯、张正光、张闯初、林胜国、罗湘涛、郑贵卿、钟伟、钟明彪、秦化龙、徐德操唐明、黄连秋、黄胜明、喻缦云、谢忠良、福林、裴周玉、方南江、李柏涛、李作之邱明、张小阳、张连阳、张宁阳、黄彬、喻集禧、王赤军、张振乾、黄跃进
❽ 余姚的著名人物
虞世南,唐代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余姚人。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
严光,又名严遵,字子陵,汉元帝建昭二年八月十二日出生于姚北黄清堰村(现下河严家村),是一位历代传颂的高风亮节之士。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明成化八年(1472年)出生于余姚城内的瑞云楼,是心学大师,教育家、军事家、书法家。
朱之瑜,字鲁屿,号舜水,出生于余姚城内,是中国明清之际的学者,教育家,中日文化交流先驱。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尊称梨洲先生。是明末清初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史学家、学问家。
虞国,汉代人。是孝义传世、德行远著的学者名宦。
董袭,余姚人中难得的一员勇猛的武将,为经营江东(长江下游地区),建立孙吴政权的基业立下汗马功劳。
虞翻(164年—233年),是三国时期的经学家。
虞喜(281年—356年),字仲宁,是东晋时期的经学家和天文学家。
虞预(约285年—340年),字叔宁,东晋的历史学家,是天文学家虞喜之弟。
胡沂(1107年—1174年),字周伯,是南宋时期学者,有胆略的谏臣。
孙介,字不朋,余姚烛湖人,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学者。因著《雪斋野语》一书被人们尊称为“雪斋先生”。
王逨(1116年—1178年),字致君,祖籍宛丘(今河南淮阳),幼年随父迁居姚江,是为余姚人,南宋学者。
方山京,字子高,南宋理宗年间人,出生于梁弄姚巷。是南宋理宗景定三年的状元。
赵善誉(1143年—1189年),字精之,祖籍浚都(今河南开封),生于余姚。是宋太宗赵光义后裔。
孙应时(1154年—1206年),字季和。是南宋前期的儒家名臣。
高翥(1170年—1241年),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余姚石山樟树人(今属慈溪)。是南宋时期“江湖派”诗人中的诗家。
杨璲,字元度,号西园,元末明初人,一生崇尚儒学,是宋代理学在姚江的传人。王纲(1302—1371),字性常,一字德常,以文学知名,是思想家王阳明的六世祖。
谢迁(1449年—1531年),字于乔,号木斋。是明代前期秉节直谅的大臣,为当时世称的“天下三贤相”之一。
孙燧(1460年—1519年),字德成,号一川。出生于横河孙家境一个世代官宦之家。是一位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谋判分裂,不惜以身殉难的忠烈之士。
倪宗正(1471年—1537年),字本端,号小野,出生于余姚北城武胜门内清晖佳气楼。是明代的文章家。
徐爱(1487年—1517年),字日仁,号横山,余姚马堰(现属慈溪)人,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的最先及门弟子,妹夫。是王学的主要传人。
徐珊(1487年—1548年),字汝佩,号三溪,王阳明学生,是一位不畏权贵的志士,严尊师说的王学传人。
韩应龙(1498年—1536年),字汝化,是明代余姚三状元之一。
钱德洪(1496年—1574年),名宽,字德洪,以字行,又字洪甫。出生于余姚绪山(即龙泉山)北麓的瑞云楼,又曾在绪山就学,因此取名绪山,学者尊称他为绪山先生。是五代吴越国君钱镠的第十九世裔孙,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的高足弟子,嘉靖十一年进士。
赵锦(1516年—1591年),字元朴,号麟阳,是王阳明弟子中最年轻的学生,明代的学者型官员。
诸燮(1522年—1566年),字子相,明代余姚人,历官兵部主事、邵武同知,俱有惠政。曾守山海关,忠贞为国。精理学,一洗陈言。
谢志望(1528年—1555年),字见甫,系谢迁之长玄孙,是明嘉靖年间浙东地区的抗倭英雄。
何良臣,字际明,号惟圣,生活于明正德至万历年间,是明代的军事家。
叶宪祖(1566年—1641年),字美度,一字相攸,号六桐、桐柏,园居士、紫金道人,是明代的戏曲作家。
沈国模(1575年—1656年),字叔则,号求如,晚年居住横岙之石浪山,又号石浪老樵,是晚明王学传人,姚江书院的首创者。
史孝咸(1582年—1659年),字子虚,号拙修,出生于城南半霖史家村,是南宋臣相史浩之后裔,是姚江书院首创者之一。
黄尊素(1584年—1626年),字真长,号白安,城东黄竹浦人,明季东林党骨干人物,思想家黄宗羲的父亲。
朱启明(1590年—1671年),原名之琦,字伯球,号苍曙,出生于余姚城内龙泉山麓。他是明军将领,明末清初学者朱舜水的胞兄。
韩孔当(1599年—1671年),字仁甫,是姚江书院第二代主讲。
孙嘉绩(1604年—1646年),字硕肤,天启年间阁老孙如游之孙。是明末清初的抗清志士。著有《五世传赞》、《存直录》等作。
吕章成,字裁之,号馀民,是明末清初余姚的一位身怀奇才的气节之士。
熊汝霖,字雨殷,姚北天华街(今朗霞街道天华)人,明末抗清志士。
郑遵谦,字履恭,余姚临山卫人,少年时即有侠义心肠,轻财好义,是明末一位坚持民族气节,为大义而断绝亲情的抗清英烈。
史标(1616年—1693年),字显臣,是沈国模弟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是姚江书院第三代主讲。
王翊(1616年—1651年),字完勋,号笃庵,是明末清初的抗清将领,民族英雄。
黄宗炎(1616年—1689年),字晦木,号立溪,学者称鹧鸪先生,通德乡黄竹浦人,黄宗羲胞弟,抗清义士、学者。
黄宗会(1618年—1663年),字泽望,号缩斋,世称石田先生,黄宗羲二弟,清初学者。
徐景范,字文亦,号正庵,是清代中兴“姚江书院”的王学传人。著有《四勿徽录》、《学问偶存》、《五经疑》、《纪史》、《正庵诗稿》等作。
黄百家(1643年—1709年),黄宗羲第三子,字主一,号不失,别号黄竹农家,通德乡黄竹浦人,清初史学家,是近代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者。
邵廷采(1648年—1711年),原名行中,字允斯,后改名廷采,字念鲁。余姚城区人,是清朝初期浙东地区的重要史学家。
劳史(1655年—1713年),字麟书,号馀山,是清康熙至雍正年间的平民学者。
陈梓(1683年—1759年),字敷公,字右民,号一斋,又号客星山人。姚北临山人,是清代康熙至乾隆间的诗人。著有《四书质疑》、《经义质疑》、《删后诗文存》、《客星零草》、《寓峡草》、《九九乐府》、《一知杂著》、《定泉诗话》等作。
邵昂霄,字子政,清朝的天文历算学家。
卢文弨(1717年—1795年),字绍弓,好矶渔,人称抱经先生,是清代的经籍校勘学家、藏书家。
邵晋涵(1743年—1796年),字与桐,又字二云,号南江,是的历史学家,浙东史学的殿军。
翁元圻(1751年—1825年),字载青,号凤西。清代学者,书法家。
黄澄量(生卒年未详),字式筌,号石泉。梁弄人,诸生,清乾嘉时藏书家。
叶樊(1791年—1836年),字季卫,号槿圃,余姚城北武胜门人。是清代余姚地区的桥梁建筑师。好土木营建,尤长桥梁建筑,相继督造修建余姚东门外皇山桥(今改建混凝土闸桥)、跨舜江的通济桥(今存,为余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城石巍桥(今河填桥废)、转良桥(今称最良桥)。又捐资3万缗,扩建北门外候青桥,改3孔为5孔,民感其德,改名季卫桥。桥成,越年卒。建宅寿山堂即今王阳明故居
朱兰(1800年—1873年),字久香,号耐庵,文治先生之子,姚城东门外酱园街人。清中晚期闻名全国的考试官。
黄春生(1811年—1861年),郑巷黄李鲍村人,是清咸丰年间余姚“十八局”佃农起义的领袖。
黄炳垕(1815年—1893年),字慰亭,号了翁,是清代后期的天文、历算、史地学家,是黄宗羲的七世孙。
翁庆龙,初名琳,字巳兰,号解虚心室主人。清代学者翁元圻曾孙,晚清的书法家。
虞悰(434年—499年),字景豫,出生于虞氏豪强大族之家,是南北朝时期的贵官巨宦。
阮令瀛(474年—540年),原姓石,是南北时期萧梁朝的文宣皇太后。
顾全武(866年—930年),少年时曾做过和尚,故又名顾和尚。是五代时期余姚人中的吴越王钱镠胡名将。
孙子秀(1212年—1266年),字元实,号静见,梁弄汪巷人。是宋代较有才气,注重儒学的官员。
谢丕,字以中,号汝湖,泗门人,明大学士谢迁之子。又是奸相严嵩的知心朋友。
吕本(1504年—1587年),字汝立,号南渠、期斋,出生于余姚南城的玉兰堂。明代余姚三阁老之一,亦是依附严嵩奸党的亲信之一。
翁大立(1517年—1597年),字儒参,明代中期为治理洪水作出重大贡献的大臣。
孙如游(1549年—1624年),字景文,是忠烈公孙燧的曾孙,明代余姚三阁老之一。
王喜姐,祖籍余姚双雁乡上王村(今东南街道茭湖上王村),为明神宗的皇后,世称孝端皇后。
骆尚志,号云谷,浙江绍兴余姚人,明万历年间神机营参将,臂力惊人,能举千斤,且擅长剑术。参加明军入朝作战,取得不错战绩。
高士奇(1645年—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江村,原籍余姚匡堰乡(今属慈溪市)。是清代的书画、古董鉴赏家、收藏家、历史学家。
邵友濂(1840年—1901年),原名维诞,字小村,是清末的外交大臣。
高似孙,字续古,号疏寮,原籍鄞县,晚年迁居余姚。是宋代的方志学家和目录学家。
朱然(181年—249年),字义封,三国时期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是余姚有史籍可查的首任行政长官。
宋汉章,余姚丰南郎霞宋家人。近代银行家,上海中国银行负责人。
黄楚九,名承乾,字楚九,号磋玖,清同治十一年出生于余姚通德乡黄竹浦(今属梁辉镇)医药世家,为上海大世界的创始人。对近代医药业和娱乐业的发展作出过贡献。
蒋梦麟(1886年—1964年),原名梦然,后改梦麟,字兆贤、少贤,号孟邻,笔名唯心。1886年1月20日诞生于余姚老蒋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浙江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长、西南联合大学主要领导人、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是教育活动家。
杨贤江,余姚云和乡杨家村人。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一代青年的导师、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沈宗瀚,乳名修年,字海槎,别号克难居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2月15日)生于余姚凤亭乡,为中国农学家。
吴耕民,1896年3月17日出生于余姚镇精忠乡东溜场村(今属慈溪),现代园艺学奠基人,逝世前为中国园艺学会名誉理事、浙江农业大学一级教授。
谷镜,公历1896年9月26日生于浙江余姚梁辉乡杨梅潭村,为中国现代病理学创始人,病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
黄云眉,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出生于余姚城内笋行弄锈衣坊。字子亭,以“半坡”为号,教育家、历史学家,现代史学界公认的明史专家。1965年曾将旧籍245种,3130册赠送给梨洲文献馆及余姚梨洲中学。
严景耀,1905年7月24日出生于余姚低塘姆湖严家村。社会学家,中国犯罪学的开拓者。严景耀、雷洁琼夫妇俱为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
胡考,祖籍余姚。1912年12月23日生于上海。1994年6月23日逝世于北京。是集画家、小说家、诗人于一身的艺术家。
王仲荦,1913年11月9日生于余姚(一说生于上海),一名颂平,又名元崇,为中国现代史学家。
杨积芳(1856年—1938年),字馥笙,号福荪、寄篁,又取号东渔,下沙畈人。曾在朗霞篁封桥住过。编纂有《六仓志》,留有《东渔印存》。
郭静唐(1903年—1952年)幼名寅生,又名挹青,字琴堂。姚北周巷人。与楼适夷合办《余姚评论》、《余姚青年》等刊物。
高培良(1894年—1967年)余姚候青门高家弄人。与亲戚郭永泉合资创办“余姚唯一特产制造厂”,生产笋干菜,以“唯一”商标向政府注册。
裘树堂(1906年—1990年),又名柱常,笔名裘重,出生于余姚龙泉山北麓的邬家道地。为上海《新闻日报》的编委,中国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另著有《黄宾虹传记年谱合编》。
楼适夷(1905年-),中共余姚第一任支部书记。1944年12月到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浙东行政公署担任文教处副处长。参加过抗美援朝。1980年写有散文《夸我的故乡》《适夷散文选》。
陆一飞,又名瑞云,字挹斐,1931年出生于余姚桐江桥。中国山水画家,有不少画是余姚山水,出版过专集三本。
胡景耀,1937年出生于余姚镇,北京天文台研究员。1989年在欧洲南方天文台发现一颗闪烁绿色光环的行星状星云,被国际天文界命名为“胡星”。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大陆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校长。
沈君山,1932年8月29日生,浙江余姚人,家世显赫,台湾大学物理系学士,美国马里兰大学物理博士,曾任职于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太空总署太空研究所及普度大学。1973年回台湾后,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兼理学院院长,后曾担任行院政务委员,并于1993年当选第一届民选校长。
❾ 南的南姓名人
(1918年—2012年),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1918年出生于中国浙江乐清柳市区长岐乡南宅(今属黄华镇殿后村),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现居江苏。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
其他南姓名人有周将领南仲;春秋鲁国季氏字臣南遗、南蒯,齐史官南史,晋美女南威;战国韩大臣南公揭,卫大臣南文子;辽状元南承保;明大臣南师仲、南大吉、南居业、南仝,史学家南轩;清大臣南洙源,将领南天祥、南天章等。近当代南姓名人有解放军将领南萍,物理学家南秀华、南京达,电力专家南志远,化工专家南仁植,材料专家南策文,天文学家南仁东,农学家南文元、南都国,植物学家南寅镐,地质学家南延宗,数学家南基洙,医学家南龙哲、南征,经济学家南汉宸、南钟万、南江,企业家南存辉,法学家南英,哲学家南同茂,历史学家南炳文、南致平,政治学家南俊英,图书馆学家南润根,翻译家南致善、南映一、南金子、南英植,编辑家南尚铉、南云瑞,古典文学专家南矩容,新闻家南振中,作家南新宙、南豫见、南翔,诗人南永前,书法家南祥安、南朝明、南君求,画家南恽笙、南海岩,版画家南洪申,表演艺术家南慧云,音乐奇人《南卫东,南卫平》兄弟,田径教练员南康荣,航模运动员南雍,导演南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