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中山市历史人物

中山市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1-02-27 20:09:18

❶ 中山的历史名人(图)

在中山文化信息网上——香山名人录中找到相应的名人,其中名人录中还有其人的介绍,然后再到网络图片搜索中输入相应的人名,一般能找到其像片。这是我找到的其中的一个名——·杨仙逸 (名人录中)祖籍北台村,1910年加入同盟会,先后就读于复威夷大学及加利福尼亚州哈里大学机械专业。毕业后,为响应孙中山“航空救国”号召,再入纽约迦弥斯航空大学,精研飞机制造与驾驶技术,成绩优异,获万国飞行会陆飞行执照。1917年杨发起组成飞机队,携机回广州参加护法战争,被孙中山任命为飞机队队长。1922年赴美洲向华侨募捐,购买飞机12架,包括其父杨著昆捐献的4架。同年12月由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委托为航空局局长,兼任在广州市没江东东路421号江屋的广东飞机制造厂厂长。次年7月制成中国自行设计生产的以“乐士文”(宋庆龄的英文名)命名的第一架军用飞机,正式试航及命名典礼在广州市水沙头飞机场举行。后曾多次指挥和驾驶飞机参加与平定军阀叛乱。是年秋,率飞机参加讨伐陈炯明。为了摧毁惠州城垣,于9月20日前往博罗之梅湖检查水雷改装炸弹时,因意外爆炸而殉难。时年32岁。
网络图片中 :http://image..com/ir?t=1&u=http://www.sysu.e.cn/museum/szs/wnfd/2/images/PIC00020.jpg&f=http://www.sysu.e.cn/museum/szs/wnfd/2/wnfd2_1.htm&jn=14

❷ 中山有哪些名人要求名字和详细资料,多点哦!!

中山的名人大多数是出现在近代史上,19世纪到20世纪,现代史上没什么名人,贪官倒是出过,早几年的女市长李启红还上央视,

1

孙中山
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0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19岁时的孙中山孙文(1866.11.12~1925.3.12),汉族,字德明,号日新、逸仙。因流亡日本时,曾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故世称“中山先生”。 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时),他出生于中国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农民之家,为家中第三子,幼名“帝象”,七岁时入私塾接受传统教育。 ......[详细]

推荐2

容闳
容闳,字达萌,号纯甫。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1828年11月17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少入澳门马礼逊学堂。道光二十七年(1847)赴美留学。后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咸丰四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后加入美国籍。咸丰五年(1855)回国。曾在广州美国公使馆、香港高等审判厅、上海海关等处任职,后为上海宝顺洋行经营丝茶生意。在洋行任职后,自营商业,旋投入师夷自强的洋务运动。出于对太平天国的同情,1860年至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向洪仁玕......[详细]

推荐3

蔡昌
蔡昌(1877—1953),字均泰,1877年11月2日出生于金鼎镇外沙村。中国近代现代规模最大驰名中外的四大百货公司之一大新公司的创建人。他曾先后担任香港慈善机构保良局局长、东华三院董事长、香港中山海外同乡济难总会委员等职。他热心公益,在家乡创办慈善福寿帛金会,出资在家乡外沙村兴建礼和小学,捐资救济穷困乡亲。1953年在香港病逝,享年77岁。......[详细]

推荐4

郭乐
郭乐(1874-1956)永安公司创始人、华侨工商实业家。广东香山人。1892年去澳大利亚的悉尼谋生,作过佣工、小贩和店员。1897年在悉尼开设永安果栏(店),开始兴办企业。1905年为稳定货源,组设以永安为主体的生安泰公司,在斐吉地区自辟香蕉园多处。1907年开始将经营中心逐渐移往国内,在香港创设永安百货公司,并附设银业部。1909年由澳回港,自任公司总监督,同时增添资本,扩大规模,将其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次年又在香山县石歧镇设永安公司银业部,经营储蓄、侨汇。1913年,开始在上海筹建上海永安百货公司,1918年9月正式开业,以营环球百货为......[详细]

推荐5

李敏周
李敏周(1881—1935),香山县石岐镇(今属中山市)人,在家里排行老七。自幼活泼好动,富于冒险精神。18岁时,得乡亲梁坤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香蕉业香山籍巨商)之助,远涉重洋,到澳大利亚梁坤和的农场当小工。后在传教士密勒神父的帮助下自学英语,并加入基督教。不久经营一间店铺,做起生意来,而且生意越做越红火,在不到几年时间就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资金。 在一次回国探亲时得上海先施公司任职的黄焕南的帮助,与同乡刘锡基合作,于1926年在上海创办大型百货公司——新新公司,同样经营百货。新新公司能顺利创办与李氏的广结人缘息息相关。新新公司股额定为230万银元,除......[详细]

推荐6

陆皓东
姓名:陆皓东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广东香山(今中山县)出生年月:1868年09月30日牺牲日期:1895年11月07日二、生平 陆皓东,原名中桂,字献香,号皓东。父亲陆晓帆一向在上海经商,家境富裕。1868年9月30日生,陆皓东是独子,9岁时,父亲病逝。陆皓东是孙中山的同乡、幼年的同学。两家相距不远,两人年龄相近,性情相似,都好对世俗表示反抗,从小便成为挚友。清光绪九年(1883)秋,孙中山由美国檀香山回国返里,陆皓东从孙中山那里接受许多欧美科学文化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孙中山在乡间宣传政治改革,抨击清廷政......[详细]

推荐7

吕文成
吕文成 (1898-1981) 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广东音乐最卓越的演奏家、作曲家,也是广东曲艺、粤曲的出色演唱家和革新家。他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广东音乐的发展事业中,为广东音乐传播国内外,成为我国独树一帜、蜚声乐坛的乐种,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吕文成1898年(清朝光绪24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幼年随父亲到上海谋生,在银匠店当过童工。到了十岁,才免费就读于广肇义学,并利用课余时间,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活。由于他从小就酷爱我国民间音乐,常常聆听老艺人的演奏,颇受江南一带民间音乐及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他勤学苦练,自学成才,不到20岁,就已很有名气。1......[详细]

推荐8

容国团
容国团,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原籍广东中山县南屏乡(今属广东省珠海市南屏镇),1937年8月10日生于香港。容国团从小喜爱乒乓球运动。十五岁时即代表香港工联乒乓球队参加比赛。1957年,二十岁时从香港回来,同年进广州体育学院学习。1958年被选入广东省乒乓球队,同年参加全国乒乓球锦标赛,获男子单打冠军。随后被选为国家集训队队员。他直拍快攻打法,球路广,变化多,尤精于发球,推、拉、削、搓和正反手攻球技术均佳。较好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左推右攻打法,并创造了发转与不转球,搓转与不转球的新技术。在比赛中,他运用战术灵活多变,......[详细]

推荐9

卢次伦
卢次伦,号月池,广东中山县翠享村人,清咸丰八年(1858)八月十五日生于一个农家,自幼好学,15岁,即读完《四史》、《通鉴》、《诸子》等书。以后,随哥哥在家务农,农闲学医。不久,便能在种田之余义务行医。此外,还研究方舆、地志一类的学问。24岁,借行医游历,探测矿产资源,先后到过桂林、个旧、衡岳、泰山、曲阜、宜滨等地。光绪十年(1884),卢在广州结识一位矿冶专家,得知湖南石门南镇附近的九台山,有开采价值的铜矿。光绪十二年(1886)春,卢率领数十名采矿伙伴,带着湖南官方签发的开采证,经石门宜市(今泥沙镇)到九台山开矿。后因鄂、湘发生地界与矿区产权纠纷,纠......[详细]

推荐10

阮玲玉
阮玲玉(1910——1935),中国早期影星,原名阮凤根,学名阮玉英。广东香山(今中山)南朗左步关村人,1910年4月26日出生于上海。因为当工人的父亲早逝,孩童时代就随母为人帮佣。母亲节衣缩食,让她上学读书,就读于上海崇德女子中学。1926年,为自立谋生,奉养母亲,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之后,相继在“明星”、“大中华百合”公司主演近20部影片,所扮演在爱情、婚姻方面屡遭不幸的少女或娇媚泼辣的风流女子。1930年进联华影业公司,主演该公司创业作《故都春梦》,扮演0女燕燕获得成功,奠定了她在影坛的地位。此后,......[详细]

❸ 中山的名人资料和图片(除了孙中山)1分钟发来块块!!!!

孙中山(1866~1925)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名文 ,字德明 ,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

投身民主革命 1879年(光绪五年) ,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他的长兄孙眉资助孙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 西方式的近代教育 。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孙中山目睹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开始产生反清和以资产阶级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经常发表反清言论,同时与早期的改良主义者何启、郑观应等有所交往。1892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后在澳门、广州等地一面行医,一面结纳反清秘密会社,准备创立革命团体。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
1894年11月,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1895年2月,在香港联合当地爱国知识分子的组织辅仁文社,建立香港兴中会。同年10月,兴中会密谋在广州起义,事泄失败 。孙中山被迫亡命海外 。1896年10月 ,在英国伦敦曾被清公使馆诱捕,经英国友人营救脱险。此后,孙中山详细考察欧美各国的经济政治状况,研究了多种流派的政治学说,并与欧美各国进步人士接触,产生了具有特色的民生主义理论 ,三民主义思想由此初步形成。1897年,孙中山赴日本,结交其朝野人士。1900年10月,派郑士良到广东惠州(今惠阳)三洲田发动起义。义军奋战半月,开始颇为得手,后因饷械不继而失败。戊戌变法以后,因日本友好人士的活动,孙中山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曾商谈过合作问题,但因改良派坚持保皇、反对革命,合作未能实现。1904年孙中山在日本、檀香山、越南、暹罗(今泰国)、美国等地对华侨及留学生宣传革命,1905年在比、德、法等国的留学生中建立了革命团体,在此期间也与国内的革命团体和革命志士建立了联系。
创建同盟会与改良派作斗争 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 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他派人到国内外各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他自己也在1905~1906年间赴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和募集革命经费 ,在一些地方创立同盟会的支部。他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使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革命。孙中山成为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领导的对改良派的批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有力的思想准备 。从1906~1911年 ,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孙中山为起义制定战略方针,并在海外奔走,为起义筹募经费。1907年12月镇南关起义时还亲临前线参加战斗。各次起义都因缺乏群众基础、组织不够严密而失败,但革命党人前仆后继,英勇战斗,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给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特别是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之役,在全国引起了巨大震动。
推翻封建帝制与捍卫共和制度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在美国得知消息后,12月下旬回国,即被17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2月12日 ,清朝宣统帝(溥仪)被迫宣布退位 ,结束长达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孙中山制定和公布一系列改革和进步的法令 ,3月11日 ,颁布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强大压力与革命党本身的涣散无力,孙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后 ,于1912年2月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让位于袁世凯,4月1日正式解职。此后一年多,孙中山积极宣传民生主义,号召实行平均地权,提倡兴办实业;还亲自担任了全国铁路督办,力图筹借外资修筑铁路干线。但因政权落在袁世凯手中,孙中山的努力并未取得成果。1912年8月 ,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孙中山被推举为理事长 。1913年3月 ,袁世凯刺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孙中山主张武力讨袁 。7月发动二次革命 ,失败后再度出亡日本。
1914年6月 ,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 ,希望恢复和发扬同盟会的精神。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孙中山于1915年5月初回到国内 ,继续为捍卫共和制度而斗争 。旋又返日,10月25日在东京与宋庆龄结婚 。1917年7月 ,因段祺瑞为首领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和废弃《临时约法》,孙中山联合西南军阀,在广州建立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进行护法战争。但孙中山在军政府内备受军阀、政客的排挤,不得不于1918年5月辞去大元帅职务 ,经日本赴上海 。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从1918~1920年,孙中山完成过去已着手撰写的《建国方略》,对以往的革命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计划。
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孙中山于1918年夏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祝贺俄国革命的伟大胜利。1919年的五四运动,给予孙中山以很大的鼓舞,他高度评价和支持学生运动。孙中山从1920年开始与苏俄人士接触,1921年12月在桂林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讨论建立革命党和革命武装问题 。1922年4月 ,又在广州与苏俄的全权代表会见,从幻想向帝国主义寻求援助转而希望联俄。
1919年8月,孙中山委派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等人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大力宣传民主革命理论。10月 ,宣布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920年8月 ,孙中山指示驻闽粤军回师广东,驱逐了桂系军阀。11月,孙中山回到广州,重举护法旗帜。1921年5月 ,在广州就任非常国会推举的非常大总统,接着出师广西,消灭了桂系军阀陆荣廷的势力,准备以两广为根据地北伐。掌握广东军队统率权的陈炯明 ,于1922年6月发动叛乱 。孙中山脱险后率海军反击叛军,奋斗50余日,因待援无望,被迫离开广州赴上海。
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陷于极为困难的境地,他决心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欢迎李大钊等共产党人以个人身分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3年1月 ,与苏联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奠定了联俄政策的基础,随即派廖仲恺赴日与越飞谈判 。1923年1月 ,表示服从孙中山的滇、桂军队将陈炯明逐出广州 ,2月 ,孙中山从上海回到广州重建陆海军大本营,以大元帅名义统率各军,综理政务。与此同时,逐步加紧改组中国国民党的准备工作 。8月 ,派出以蒋介石为首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到苏联考察政治、党务和军事。10月,聘请苏联派来的鲍罗廷为顾问;接着,委任廖仲恺 、谭平山等组成新的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筹备国民党的改组工作。
对三民主义作新的解释 1924年1月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主持了大会。大会通过新的党纲、党章,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选出有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央领导机构。在大会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孙中山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充实了反帝反封建的内容。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1924年5月 ,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州岛创立陆军军官学校,为建立革命军队打下基础 。
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 孙中山早期曾努力争取日、英、法、美等国援助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但均无所获。他在斗争中认识到,要争取中国独立富强就必须努力推翻帝国主义。晚年,他同帝国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23年12月 ,帝国主义各国因广东革命政府截留粤海关关余和要求收回海关主权,集中大批军舰到广州河面对孙中山进行恫吓。孙中山在关余事件中态度果断坚决,迫使帝国主义各国在1924年5月应允照付广东政府应得的关余 。1924年10月,孙中山镇压了广州商团发动的武装叛乱。
1924年10月,奉系军阀的张作霖和直系将领冯玉祥联合推翻曹锟为总统的直系军阀政权。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先后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孙中山接受邀请,并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召开国民会议作为解决时局的办法。11月 ,离广州北上,先抵上海,再绕道日本赴天津。12月底,扶病到达北京。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 。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三个文件 。在国事遗嘱中 ,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指出,要按他“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继续努力,以求贯彻”。在家事遗嘱中,说明将遗下的书籍、衣物、住宅等留给宋庆龄作为纪念,要求子女们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在致苏俄遗书中,阐明他实行三大革命政策,坚持反帝爱国事业的坚定信念,表示“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欣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1929年,遗体由北京移葬南京紫金山。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政治上也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 。著有《建国方略》 、《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 ,有中华书局 1986 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 ,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

❹ 中山有哪些伟人

中山市名人录

第一节 古代名人录
香山县(中山)古代名人录,以汉、唐、宋、明、清5个朝代之科举文武进士出身为主,全部在旧志中有传或记载。其中汉朝陈临、唐朝郑愚,是立县前之名人,故选入之。宋朝梁杞、陈天觉乃立县之功臣,马南宝乃宋亡殉国之重臣,今再立传。此外,元朝由于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以及其他种种原因,香山县士子参加该朝科举考试者不多,遍查《香山县志》,未有中进士者记载其中。故本志仅从明、清两朝共125名文武进士中(个别非进士出身)选47名官职较高、著作较多、名气较大者,列入古代名人录。

陈临 字子然,香山人。汉顺帝永建年间,郡举孝廉,先任苍梧太守,汉献帝建安年间,召聘为廷尉(掌刑狱、即司法官),卒年未详。

郑愚 香山人。唐开成二年(837年),授秘书省校书郎,累迁尚书郎,改桂管观察使、岭南西道节度使,命授邕州刺使兼御史大夫。僖宗中和初年(881年),命出镇南海,后召拜尚书左仆射(尚书省的副职),中和四年病故任内。

周尚文 字质善,神涌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进士,选龙岩丞,官至御史。

黄瑜 字廷美,县城人。明景泰七年(1456年)丙子科举人。天顺初年(1457年),帝颁诏求直言,瑜应诏上疏六事。成化五年(1469年)授长乐县知县。以年迈告老归会城番山下,手植槐树两株,自称“双槐老人”,学者称“双槐先生”。卒年73岁。遗著有《应诏六疏事》、《书传旁通》10卷、《双槐文集》10卷、《双槐岁抄》10卷等。

❺ 中山街道的历史人物

沈度
沈度(1357—1434),字民则,号自乐,明松江府华亭县人,家住日河旁。少时刻苦力学,工篆、隶、真、行和八分书,笔法婉丽。成祖即位后,任翰林院典籍。楷书特精,工整匀称,平正圆润,既婉丽飘逸,又雍容矩度,时称“台阁体”,曾盛行于当时,并影响至清代。宣宗即位,官至侍讲学士。现存书法作品有《楷书敬斋箴》、《楷书归盘谷序》(藏故宫博物院)。著有《滇南稿》、《随笔录》、《西清余暇自乐稿》、《自示编》。
沈粲
沈粲(约1360一?),字民望,自号简庵。明松江府华亭县人,沈度胞弟。其书法以道逸胜,行、草、正楷俱佳。其《千文卷》进入内府,并见于《石渠宝笈》的有2卷,现分别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吉林省博物馆。明永乐元年(1403年)以善书被选人翰林院,任待诏。累迁至侍读学士,与兄沈度齐名,景泰元年(1450年),解职回松。传世作品有《重建华亭县治记》(碑刻)等。著有《筒庵诗稿》。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 ’,字玄宰,号思白,明松江府华亭县人,家住南门内龙门寺西。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土,由庶吉士历官至湖广按察副使,后历任湖广提学副使,太常寺少卿,擢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南京礼部尚书,诏加太子太保致仕。卒,赐葬于苏州渔洋山,谥“文敏”。
生平以书画及鉴赏知名。书法集各家之长,自成一家,影响书坛近300年。代表作有《古诗十九首墨迹》《董香光手札墨迹》《行书诗轴》《松江府城隍神制》(现藏南京博物院)等。
山水画代表作有《云山小隐图》(现藏故宫博物院)、《烟江叠嶂图》(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秋兴八景》、《遥山泼翠图》(现藏上海博物馆)、《烟江叠嶂图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流云烟树图》(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归盘谷序图》(藏于日本大阪美术馆)等。松江博物馆藏有其手迹《秋林晚景图》等。
著作有《容台集》(文集10卷、诗集4卷、别集6卷)、《学科考略》、《四印堂诗稿》等,纂辑有《南京翰林院志》(12卷),评注有《便读苹堂诗余》(7卷)等。
莫是龙
莫是龙(1537—1587),字云卿,改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明松江府华亭县人,家住府城东明桥堍。工诗画,善草书,喜散曲,精鉴赏。
传世作品有《浅绛山水图》(现藏故宫博物院)、《仿米氏云山图》(见于《中国绘画史图录》)、《长谷幽松图》(现藏松江博物馆)。书法作品有《草书五律诗》、《行草七律诗》(现藏上海博物馆)等。著有《石秀斋集》(10卷)、《画说》(1卷)、《笔尘》(1卷)及《廷韩遗稿》(16卷),辑有《崇兰馆续帖》及散曲《南北宫词记》。

❻ 中山历史名人分别有哪些

孔夫子,论语,儒家思想的源头,中华文化的精典
司马迁 史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李自成 农民起义,推翻明朝 闯王来了不纳粮 均田免税
孙中山 创立中华民国 力行三民主义 民族 民权 民生

❼ 广东省中山市历史上出现的名人有哪些

孙中山

❽ 中山历史人物

莫利爱路(后译莫利哀路)29号(今香山路7号)。民国7年(1918年)6月26日至民国13年11月21日,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居此。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居至民国26年。
故居建于20世纪初,为两层欧式楼房,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13平方米,建筑面积452平方米。外墙饰以灰色卵石,屋顶铺盖洋红色鸡心瓦。楼前正方形草坪,三面绕以冬青、香樟和玉兰等树木花圃。民国7年,4名加拿大华侨购赠孙中山。为筹集革命经费曾抵押予银行,由几名华侨赎回。
底层东为客厅,正中置放一套沙发,墙上悬挂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蒙难一周年纪念等照片,友人赠送的名家书画和象牙雕刻等。西为餐厅,正中置放一套广式红木圆桌和圆凳,墙上有孙中山画像和照片,其中一幅是民国12年视察广州机场时在中国第一架自行装配的飞机前与宋庆龄的合影,还陈列有民国6年护法运动时使用的一把指挥刀和民国13年北上时沿途团体和群众赠送的银盾、银杯等。
楼上西为书房,东为卧室。书房中央一张普通写字台,墙周挂有大小不同地图,其中《上海吴淞间水陆交通图附军队配备地图》和另一幅毛笔画的军事示意图,为孙中山手绘。书房和走廊上,存有中外图书5000余册,内容广涉政治、军事、经济、历史、地理和法律。
卧室里有床、衣橱等,挂有孙中山夫妇民国9年在上海的合影。书房和卧室前,为一间长方形内阳台,陈列着日本友人赠送的一副贝壳质围棋和印尼木雕等。墙挂一帧民国4年孙中山和宋庆龄在日本东京婚后合影。
北向小客房中,陈列着孙中山北伐时穿的一套哗叽中山装、一套麻布衣服和票夹、眼镜、行军餐具和行医用的部分医疗器械。
民国7~8年,孙中山在此完成重要著作《孙文学说》和《实业计划》。民国9年11月,经陈独秀介绍,在此会见共产国际远东局代表魏金斯基,详细询问俄国革命情况,要求与苏俄建立电台联系。民国11年8月23日,会见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双方就中国革命和改组国民党问题进行交谈。两天后,又会见苏俄使者越飞代表马林,就远东局势和中国革命、改组国民党、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等问题,连续数天会谈,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思想。民国12年元旦,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强调今后革命必须依靠民众。1月17日,会见上海各团体代表60余人,号召团结起来奋斗,使中国成为一独立国家。19~20日,宴请、接见苏俄代表越飞。26日,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
民国13年11月17日,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孙中山应邀北上,途经上海,中午抵寓所,接受国闻、东南两社记者采访,并接见各界人士,宣传召集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主张。19日,邀请上海新闻界30余人茶聚,发表演说。23日,离沪北上。
民国14年,孙中山病逝,宋庆龄继续居此。民国20~22年间,宋庆龄先后在此会见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斯诺和英国作家萧伯纳。民国25年1月初,约见中共地下工作者董健吾,托董将倡言“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重要信件转交毛泽东和周恩来。民国26年7月,会见赴庐山与蒋介石谈判的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表示拥护支持中共提出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主张。
八一三事变后,宋庆龄撤离上海,故居家具物件委托亲友妥为保管。民国34年年底,宋庆龄将此故居移赠国民政府,作为永久性纪念地。
解放后,屡次全面维修。1959年5月26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3月4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挺纪念馆

❾ 中山历史近代名人

1.孙中山;2.阮玲玉;3.郑观应;4.杨仙逸;5.容国团;6.孙眉;7.杨心如;8.蔡尚雄;9.吴其辉;10.雷楚恩;11.方成;12.吴森辉;13.萧友梅

阅读全文

与中山市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