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名字中带鸿的名人,谢谢
黄飞鸿,徐悲鸿,李鸿章,吉鸿昌
㈡ 求五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迹
康熙 [明清] 出生年月:1654年 卒年:1722年
(1661—1722) 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
俗称清圣祖为康熙皇帝、康熙帝。因为明清之帝王时多只有一个年号,因而往往以年号代称帝王。
事迹:康熙执政期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1673年),统一台湾(1684年),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1688年-1697年),并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维持了东北边境一百五十多年的边界和平
曹操 [三国两晋](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族人。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
事迹: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进攻颍川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随之迁为济南相。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长吏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
秦始皇 [秦汉](前259年—前21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开国皇帝。
事迹: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合纵连横[1]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前秦统一形势图230年)灭韩、十九年(前228年)灭赵、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二十五年(前222年)灭燕、二十六年(前221年)灭齐。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孔子 [春秋战国]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汉族。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
事迹:鲁定公九年至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又做司空,后以大司寇行摄相事,这是他政治生涯的巅峰。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使齐归还侵占鲁的汶阳等地。鲁定公十三年,为重新确立鲁公室的权威,孔子策划实施了“堕三都”的政治军事行动,希望能够削减三桓大夫的实力,于是先堕叔孙氏之郈,再堕氏之费,然而围攻成的攻势最终功败垂成。
岳飞,[宋元] 1103年2月15日—1142年1月27日。 民族英雄,著名军事家,抗金名将。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河北(今河南)相州汤阴永和乡孝悌里人。
事迹:抗金时期,就在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在要么班师、要么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的抗金战斗,至此被迫中断。
㈢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分类介绍
儒家学派创始人—回—孔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墨家答学派创始人——墨子
法家学派创始人——韩非子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分类介绍
蜀汉的建立者——刘备
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
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张飞
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魏武帝——曹操
三国时期魏国大将——司马懿
唐代唐代著名人物的分类介绍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著名诗人——白居易
著名诗人——王维
著名诗人——杜牧
宋代宋代著名人物的分类介绍
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苏轼
北宋杰出文学家——王安石
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
北宋前期著名词人——晏殊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著名人物的分类介绍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
㈣ 历史名人
▲唐姓名人
【唐姓得姓始祖——唐尧】
唐尧姓伊祁,名放勋,尧是他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侯,即位后,又立国号唐,所以称为唐尧。唐尧是传说中的圣明天子,被后人尊为“良师帝范”、“文明始祖”。据说,他做了一百年天子,后来禅位给舜。他死后,帝舜又封他的子孙为唐侯。唐国经历夏商两代,周初被周公灭掉。周成王封弟弟叔虞在唐,改封唐侯后人为杜伯(把唐公及其后人迁于杜城,降爵为伯),称为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者,此为陕西唐姓。唐氏后人奉唐尧为唐姓的得姓始祖。
【唐姓其他历史名人】
唐 昧:一作唐蔑,战国时代任楚国(今湖北省北部一带)大将。周赧王十四年(公元前301年),齐、韩、魏联合攻楚,楚将唐昧战死。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楚怀王受骗往秦,被扣留,最后死于秦国。从此,楚国一蹶不振。
唐 勒: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省北部一带)辞赋家。仕顷襄王为大夫,后于屈原,大约和宋玉、景差同时期人。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唐 举:战国时期梁国(今陕西韩城南)相术家,以善相术著名。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
唐 寅:江苏吴县人,字伯虎,明代画家、文学家。擅画山水,并工画人物、花鸟,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唐顺之:江苏武进人,明代散文家,官至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唐宋派”人物之一。
唐 甄:达州(今四川省达县)人,清初思想家,著有《衡书》九十七篇,后更名为《潜书》。宗阳明良知之学,反对空谈心性,主张“富民”。
唐 英:清陶瓷艺术家。字俊公,关东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初授内务府外郎兼佐领,历任淮关、九江关、粤海关监督以及督陶使等。他能文善画,兼书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清《熙朝雅颂集》收集了唐英的23首诗;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着他的许多精美字画;清人曾集其诗文为《陶人心语》。
唐 兰:现代文学家、音韵学家、历史学家、业余曲家、古文字学家。字立庵,号立厂,浙江秀水(嘉兴)人。1920年入无锡国学专修馆。曾教周学熙家馆。1931年后在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和中国大学任教。1932年受聘为北平故宫博物馆金石鉴定专门委员。雅好昆曲,工大官生,喜清唱《惊变》、《惨睹》等剧目。1935年至1937年间是俞平伯所组清华大学谷音社成员,参加曲集。亦参加北平城内各曲社活动。1939年在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40年任教授。参加昆明三高等学校昆曲研究会等业余昆曲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是曲家许丽香所组藕香曲社成员。1949年出版专著《中国文字学》。五十年代后曾任北京故宫博物院陈列部主任、副院长、研究员。其间亦参加北京昆曲研习社曲事活动。
唐寓之:南朝宋时三吴地区农民起义军首领,在攻占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后称帝建吴国。改元兴平,立太子,置百官。随即遣高道度攻东阳郡。东阳太守、齐高帝族弟萧崇之、长山(今浙江金华)令刘国重拒战被杀,一时朝野震动。时值会稽太守王敬则进京述职,禹之乘虚袭击,命孙泓取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军至浦阳江,郡丞张思祖使浃口戌主杨休武抵御,孙部失利;而齐武帝又出禁军数千,前往镇压,战于钱江南岸。禹之所部无充分应战之准备,又无抗御骑兵之经验,溃败而死。
唐慎微:字审元(1086-1094),蜀州晋原(今四川省崇庆)人,北宋代医药学家。他世世代代以医为业,自己又精通经方,在当地很有名气。尽管如此,他仍然好学不倦,又拜李端伯为师,并因此从晋原迁到成都华阳。据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大臣宇文虚中回忆,他小的时候曾见过唐慎微。唐慎微貌不惊人,甚至可以说是丑陋。从外表来看,他举止朴拙,且不善言词,但内心却极为明敏,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如果有人求他出诊,他决不会考虑病人的身份、地位和财富,而是有求必往,不避寒暑雨雪。著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唐赛儿:山东省蒲台人,明末山东农民起义女首领。为山东蒲台人林三之妻,略识文字。丈夫死后,削发为尼,自称佛母,传教于山东一些州县。永乐年间,明朝为营建北京、修治会通河,北征蒙古,耗资巨大。山东是负担最重的地区之一,加之连年水旱,农民无以为生。唐赛儿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二月起事,迅速发展至数万人,杀死青州卫指挥高凤、都指挥佥事刘忠。但因遭山东都指挥佥事卫青、鳌山卫指挥同知王真的突然偷袭,于三月失败。明廷搜捕唐赛儿,而唐赛儿等人安然逃走,不知所终。
唐才常:湖南省浏阳人,清末维新派人物之一。早年参与时务学堂的创办,编辑《湘学报》,后被张之洞勾结英国领事将其杀害。
唐廷枢:清末广东省中山人,曾任职英商怡和洋行总买办、轮船招商局总办,后开办开平煤矿和修建铁路,为洋务运动中主干分子。
唐正才:又名正财。湖南祁阳人。早年以贩运木材、粮米为业。咸丰二年(1852年)秋,联合船户在益阳参加太平军,被任命为典水匠,职同将军,统辖水营。后串联大批船户水手加入太平军,随洪秀全从洞庭湖进入湖北。12月22日太平军攻占汉阳城,拟在长江上架设浮桥,以利水陆两军合力攻取武昌,由唐负责设计浮桥方案并主持架设工程。24日晚,架桥开始,大批船只进驶江中,以铁索紧锁群船,衔头接尾,横跨大江,进抵对岸;又将鹦鹉洲上的木材、汉阳城内的木板搬运上船铺为桥面。次日黎明,从汉阳鹦鹉洲到武昌白沙洲,从汉阳南岸嘴到武昌大堤口,两座浮桥架成。29日,太平军攻占汉口后,又在汉阳、汉口之间的汉江上架起一座浮桥,第一次把三镇连接起来。次年1月12日,太平军通过长江浮桥,一举攻克武昌城。25日,长江浮桥缆绳被大风吹断,27日,仍由其主持重建武昌汉阳门至汉阳晴川阁浮桥,上以巨缆横缚大木,下系三四千斤重铁锚沉于江中,以稳固桥身,人马往来,如履坦途。因功升为指挥。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历任恩赏丞相、殿左五指挥、提水营事务,并封为航王。1863年战死于苏州。
唐绍仪:广东省香山(今中山)人,清政府时任天津关道、外务部侍郎等职,袁世凯任职临时大总统时,他任国务总理,后任护法军政府代表、国民党政府国府委员等职。
唐继尧:云南省会泽人,为滇军军阀,曾任职贵州、云南都督。唐澍:河北人,陕西渭华起义的领导人,曾任职西北工农革命军前敌总指挥。
唐生智:湖南省东安县人,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曾担任中国国民党革委会中央常委、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建国后任职湖南省副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唐生明:号季澧,湖南省东安县人。系曾与蒋介石争夺过中国统治权的唐生智先生的弟弟,在旧社会被人称为“福将”。但更多的人却在背地里叫他为“花花公子”,并公开说他是一位“哪里有福享就那里去的人”,这是指在抗日战争中,他跑到南京去投汪逆精卫,他去投靠汪逆,不是为了追求沦陷区的生活享受,而是奉命去搞“曲线救国”的。直到解放后,但谁也不会料到,他能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在新社会欢度晚年,保持了崇高的晚节。
▲张姓名人
【张姓得姓始祖——张挥】
张姓的诞生很古老,约有五千年历史。在人文初祖黄帝时代,黄帝有一子叫少昊清阳氏,少昊之子挥自幼聪明过人,爱动脑筋。一次,他观看夜空,从星星的组合中得到启发,经过研究,发明了弓。在当时人类基本以狩猎为生,弓的发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于是黄帝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称“弓长”,又将官名合二为一赐他“张”姓。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
【张姓其他历史名人】
张 仪: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张仪的连横战略增强了秦的力量,加快了中国的统一进程。
张 良:西汉谋臣。(公元前?-公元前186),汉初大臣,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人,刘邦的重要谋士。和萧何、韩信等人辅佐刘邦创建了西汉王朝,封留侯。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张 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在今中亚阿姆河流域)。他的使命是帮助该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汗,直达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撒马尔罕。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因此,张骞给皇帝带回了在中国第一次听到的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后来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张 角:东汉杰出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他组织发动的农民战争给汉政权以沉重的打击。
张 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张 飞:字冀德,燕人,三国时名将。为蜀国五虎上将,战长坂名震于时。传与刘备、关羽结义于桃园,世称桃园三结义,被后世所传诵。
张 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省南乐人,唐初开国功臣张公谨之孙,少聪敏,博览经史,尤精于历象、阴阳、五行之学。为避武则天之侄武三思,而出家做和尚,法号一行。唐玄宗即位,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气象、地震的调查统计工作,支持“浑天说”。后人只知其善算法,他算法方面的书籍早已散佚,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
张 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
张 謇:江苏南通人,清代著名实业家和政治活动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开创了士林一代新风。
张 澜,爱国民主人士。(1872-1955),四川南充人。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著名爱国人士和教育家。1949年9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先后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择端 字正道,北宋画家,东武(今山东省诸城)人。曾在北宋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事绘画,因为丢失官位家居,以卖画为生。宣和年间翰林待诏,擅长“界画”,尤善画舟车、市街、城廓、桥架皆独具风格。他的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图》、《烟雨风雪图》和《西湖争标图》等。最著名的作品是《清明上河图》,据说历时十年完成,历经辗转,后为明贾似道得手,迭经明清两朝皇室收藏。曾被溥仪带至关外,是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的极品,存北京故宫。
张道陵:原名张陵,字辅汉。东汉沛国丰(今江苏省丰县)人,留候张良九世孙,生于吴之天目山。通达五经,曾入太学,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任巴郡江州(今重庆)令。后弃官隐居北邙山(今洛阳北)。汉章帝、汉和帝征沼皆不就。与弟子王长杖策入淮,经鄱阳(今波阳),溯流至云锦山(今贵溪龙虎山)炼丹,修长生之道,三年丹成。闻巴蜀诊气为害,遂与弟子赴四川鹤鸣山(一作鸽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传道。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僧繇:南朝梁代吴中(今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书画家。创造了“凹凸法”的绘画手法,与顾恺之、陆探微并称魏晋三大画家。
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张居正:明末著名政治家。字叔大(1525-1582),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人。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明太祖朱元璋时已经没有宰相的设置,但是他却有宰相的实权)十年,海内称治。卒谥文忠。著有《太岳集》、《帝监图说》等。
张德成:清末义和闭首领。直隶新城(今河北省高碑店)白沟河人。船夫出身。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4月在静海(今属天津市)独流镇设拳坛,所部团民称“天下第一坛”。6月下旬串闭民五、六千人至天津,在紫竹林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天津沦陷后,回独流镇准备再起,不久在静海王家门被地主杀害。
张大千:名爱(1899-1983),又名秀,季菱,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或迳署“署人张大 千”,当代著名画家。四川省内江人,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阉学诗文、书法和绘画。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获得了卓越的成就。一生作画无数,遗作甚多,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
张自忠:著名爱国将领。字荩忱(1890-1940),山东省临清市唐元村人。自1914年投笔从戎之日起,张将军便将自己的生命和热血奉献给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抗战期间驰骋抗日沙场,屡建战功,一九四零年壮烈殉国于湖北。张自忠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五十多个同盟国中殉职最高的将领,也是抗日战争期间为国捐躯的唯一的国民党上将级军官,对于他的壮烈殉国,举国同悲,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分别题写“尽忠报国”、“为国捐躯”、“取义成仁”的挽词。
张太雷: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苏省武进人,中共早期党员之一。1920年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陪同共产国际代表,先后在北京、上海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会谈,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以中共代表身份出席共产国际三大。1922年8月参加中共中央杭州会议,主张国共合作,建立反帝反封建统一战线。曾任中共第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五届中央委员,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27年领导广州起义,任总指挥。同年12月12日,在赴前方指挥战斗途中,遭敌伏击,壮烈牺牲。
张学良: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的组织者。字汉卿,号毅庵,奉天(今辽宁省)海城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之长子。发动“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功绩。2001年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劳比医院病逝,享年101岁。
㈤ 名字中带弘字的历史人物有那些
爱新觉罗·弘曕(1733年6月11日-1765年),雍正帝第六子,序齿排行为第十子。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的继子。
㈥ 高中历史著名人物
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①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②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2、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评价:
①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③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④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3、北魏孝文帝改革(略)、后周周世宗改革(略)、庆历新政(略)
4、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
①内容与作用:
A、理财措施
a、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b、募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c、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d、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e、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增加
B、军事措施
a、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和西夏进攻主,减少了军费开支
b、将兵法→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
C、教育措施
a、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律令、断案等
b、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做官
②成效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失败原因
a、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b、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c、宋神宗后期的动摇和去世,改革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④评价
a、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b、王安石能针对统治积弊大胆改革,这种面对封建统治危机勇于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5、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581年)
①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②内容:,
a、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征收银两
b、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③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附:
1、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分类
①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
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④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2、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
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
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3、古代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
②革除社会弊病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③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④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将遭到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的斗争
这些高中历史都讲过的 。
望采纳 谢谢!
㈦ 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人物
1、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2、孙武(约公元前535-?),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或说广饶)人。著名军事家。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3、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政(正),嬴姓秦氏,又名赵政(赵正。先秦时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秦庄襄王之子,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4、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5、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诗人杜甫也有赞扬诸葛亮的《蜀相》名篇传世。
6、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㈧ 宋泓的人物简介
宋泓,女,祖籍上海,现居北京。当代著名国画家。自幼习画,1985年毕业于新疆大学美术系,2006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少文工作室,先后师承朱修立、李少文、宋雨桂等先生,现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文化部书画院理事;北京诚信置森书画院特聘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
宋泓的绘画作品多次被选入国内外专业美术展并获奖。多次举办个人展。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书画频道、《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中国画坛》、《中国美术》、中央电视台书画栏目,等众多媒体纷纷专题、专刊报道。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山水画名家宋泓》、《宋泓山水作品集》等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