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平南历史上有那些英雄人物
平南县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有:
李修其,平山七村人,曾留学日本。
苏国忠,丹竹人。
梁嵩专,鹏化里龙街(属大鹏)人,南汉进士第一。
袁崇焕,白马圩人。
蒙得恩,大鹏花王水马铃村人。
胡以晃,官成新平人。
甘曦,六陈人。
蒙志,镇隆社岗人。
韦树模,丹竹都兴村人
❷ 历史上有叫吴靖曦的名人吗
古代一般没有这么复杂的名字。是你自己或身边朋友用这个名字吗?活出自己的独特精彩!
❸ 兴宁市的历史名人
何子渊(1865——1941),字临淑,讳东汉,汉族客家人;辛亥革命元老,老革命家、教育家、实业家、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黄冈起义领导人之一。是一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历史名人,他曾对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和中国现代教育以及“实业救国”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是一位坚强的民主革命战士。
罗孟郊(1092-1153年),字耕甫,号休休,广东循州府兴宁县刁坊镇罗坝村人。罗孟郊早年丧父,侍母很孝顺。少时家贫却聪颖好学,精通经史。二十岁时,他在兴宁神光山附近的罗岭草舍里,勤奋攻读,留下了“神光映读”一段佳话。宣和五年(1123年)他考中举人。宣和六年(1124年)考中进士,为一榜(亦称一甲)第三名探花,始就太学博士职。后累官至谏议大夫、翰林院学士、掌制诰。[1]
罗庆辉(清康熙、雍正年间人,具体生卒年月不详)兴宁福兴镇锦华村人。《罗家通书》创始人。
胡曦(1844~1907)字晓岑,号壶园,兴宁兴城镇大巷里人。晚清诗人、考据学家和书法家。一生诗作甚丰,有《湛此心斋集》共12卷,《湛此心斋诗话》2卷。以方言、谚语入诗,是湛此心斋集》的一大特色。其编辑的《梅水汇灵集》,搜集整理了嘉应五属历代诗人的优秀诗作。早年创作的《燕京感事》、《吊关天增》等,爱憎分明,被中外学者誉大推为黄遵宪新派诗的“同道先进”、“公度新派诗之先河”。同黄遵宪、丘逢甲一起被誉为晚清岭南客家三大诗人。胡曦还是一位考据学家,编纂、整理了大量的乡土文献,计有《扮榆碎事》4卷、《甘露事类》3卷、《乡哲良规》2卷、《宋乡贤罗学士遗事考略》3卷、《兴宁图志考》12卷(今仅存卷一、卷二)等。《兴宁图志考》纠正了阮元《广东通志》的错误,是他一生中的重要贡献之一。胡曦工书法,后人把他同宋湘、伊秉缓一起曦列为清代客家3位书法名家。
何南凤(1588-1651),广东梅州兴宁市石马人,是中国佛教“横山堂”流派创始人,又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何南凤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中举。后来,他决意出家,历游齐、鲁、吴、越等地名山寺庙,曾住持平远文殊、龙川石岭、兴宁曹源和祥云等地寺庙;晚年住持江西豫章普济寺。他博采各家,创立了“横山堂”学说,即亦佛亦儒、亦僧亦俗的新流派,以“劝人行善”为主要教义。由于其学说适应了当时客家地区群众的需要,在粤东、赣南、闽西一带以及东南亚都有其门徒,其学说颇有影响。
张天赋(1481~1547年),广东兴宁福兴镇人。他少负才名,早年考取秀才。后拜太司成(国子监的儒学训导)湛甘泉为师,精研文史,深得兴宁县令祝枝山器重,并亲自写信聘请他到县衙署,参与编修《兴宁县志》。明嘉靖九年(1531),兴宁县令吴悌主修《兴宁县志》,张天赋被邀请参加,刚告完成,广东督学林次涯得悉张天赋的才华,又把他调到省城去参加编修《广东通志》。嘉靖十七年(1539),兴宁县令方述主修《兴宁县志》,因张天赋有一套颇为完备的编修志书的体例法则,他又被邀请参加县志编修工作。完成后,又到南京参加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即明正德皇帝朱厚照)。这期间他留在南京国子监继续钻研学业,后来家中父母双亡,张天赋悲痛万分,不愿出任官职。唯因族内父老再三规劝,才出任湖南浏阳县丞。抵任后,他勤政爱民,生活俭朴,把节余的薪金捐献出来修建学宫,以培养当地人才。他为官清正,扬善抑恶,案无停滞,狱无循情,人心敬服。不久,张天赋因病退休回家,归家时囊箧萧然,归家不久病逝,终年67岁,浏阳士民莫不痛惜。
❹ 历史上有凤曦氏这个人吗她是不是黄帝的妻子
没有,这只是虚构的人物.黄帝的妻子是嫘祖。不信自己可以上网查查。
❺ 求历史人物并称。什么双煞、三杰、七贤之类的。
历史人物并称
一仙:诗仙李白。
一祖三宗:江西诗派以杜甫为“一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
二潘: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尼叔侄。
二妙:西晋书法家卫瓘、索靖。一说金文学家段克己、段成己兄弟。
二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二主:五代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称为南唐二主。
二程: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兄弟。
二张:明朝文学家张溥(pǔ)和 张秉,称为娄东二张。
二石:清朝画家髡(kūn,石溪xī)、原济(石涛)。
屈宋: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宋玉的并称。
班马: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
扬马:汉朝辞赋家杨雄、司马相如。
崔杜:东汉书法家崔瑗、杜操。
钟王:三国魏书法家钟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潘陆:东晋太康体作家潘岳、陆机。
颜谢:南朝宋诗人颜延之、谢灵运。
休鲍:南朝宋诗人汤惠休、文学家鲍照。
徐庾:南朝陈文学家徐陵、北周文学家庾信。
阴何:南朝文学家阴铿、何逊。
羊薄:南朝书法家羊欣、薄绍之。
顾陆:东晋画家顾恺之、南朝宋画家陆探微。
温邢:北朝魏文学家温子升和北朝魏、齐文学家邢绍。
邢魏:北朝魏、齐文学家邢绍和魏收。
王孟:唐朝诗人兼画家王维、诗人孟浩然。
高岑:唐朝诗人高适、岑参。
李杜:唐朝诗人李白、杜甫。
颜柳:唐朝诗人建书家颜真卿、柳公权。
张王:唐朝诗人张籍、王建。
沈宋:唐朝诗人沈铨期、宋之问。
韩孟:唐朝诗人韩愈、孟郊。
郊岛:唐朝诗人孟郊、贾岛。
刘柳:唐朝文学家刘禹锡、柳宗元。
刘白:唐朝诗人刘禹锡、白居易。
元白:唐朝诗人元稹、白居易。
皮陆:唐朝文学家皮日休、陆龟蒙。
姜张:宋朝诗人姜夔、张炎。
黄徐:五代后蜀画家黄筌、五代南唐画家徐熙。
董巨:五代南唐画家董源、五代宋画家巨然。
陶谢:晋末南朝宋初诗人陶渊明、谢灵运。
杨刘:北宋文学家杨亿、诗人刘筠。
苏黄:北宋文学家苏轼、诗人黄庭坚。
李郭:北宋画家李代、郭熙。
米薛:北宋书画家米芾、薛绍彭。
苏辛:宋词人苏轼、辛弃疾。
周柳:南宋词人周邦彦、柳永。
刘卢:元朝文学家刘因、卢挚。
姚卢:元朝文学家姚燧、卢挚。
高顾:明代东林党领袖高攀龙、顾宪成。
康梁:清末文学家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
汤戴:清代画家汤昭汾、戴熙。
两司马: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辞赋家司马相如。
大小谢: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及族弟谢惠连。
卢奇马怪:唐代诗人卢仝、马异。
郊寒岛瘦:唐代诗人孟郊、贾岛。
韩马戴牛:唐代画家韩滉善画马,戴嵩善画牛。
南陈北崔:明末画家陈洪绶、催子忠。
南洪北孔:清代两位杰出的戏曲家洪升、孔尚任。
南施北宋:清初诗人施闰章、宋琬。
南欧北梅: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欧阳予倩、梅兰芳。
燕许大手笔:唐代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颋。
三圣:诗圣杜甫、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
三张:西晋诗人张载、张协、张亢兄弟。
三隐:东晋诗人陶渊明、周续之、刘遗民,被成为“浔阳三隐”。
三家:六朝画坛三大家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三罗:唐代诗人罗隐、罗邺、罗虬(qiú)。
三柳:宋朝词人柳永、柳三复、柳三接兄弟,又称柳氏三绝。
三谢: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惠连和齐诗人谢眺。
三孹(bò):北宋文坛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三人。
三苏: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
三杨:明代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
三袁:明代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三魏:清代散文家魏祥、魏禧、魏礼兄弟三人。
三任:清代画家任熊及弟任熏、任颐,加任预又称“四任”。
岭南三家:清诗人梁佩兰、屈大均、陈恭尹。
通州三范:清代今南通文学家范当世及弟范钟、范铠。
浙中三毛:清初文学家毛先舒、毛奇龄、毛际可。
江南三布衣:清初无锡文学家朱彝尊、姜宸英、严绳孙。
江右三大家:清代戏曲家蒋士铨、文学家袁枚、诗人赵翼。
四杰:唐代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宋欧阳询,元赵孟頫。
初唐文坛四杰: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
唐初书法四大家:欧阳修、褚遂良、虞世南、薛稷。
文章四友:唐朝诗人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
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北宋书法四大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
苏门四学子:出于苏轼门下的诗人黄庭坚、词人秦观、文学家晁补之、诗人张耒。
南宋诗坛四家: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又称“尤杨范陆”。
南宋画坛四家:画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
永嘉四灵:南宋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的并称。四人都是永嘉人,照字灵辉,玑号灵渊,卷字灵舒,师秀号灵秀。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元四家:明代大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明四家:明朝画家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
明代江南四才子:唐伯虎、祝枝山(允明)、文徵明、周义宾。
嘉定四先生:明朝诗人兼画家程嘉燧、李流芳、唐时升、娄坚。
吴中四子:唐伯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
吴中四士: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张旭。
吴中四杰:明朝诗人杨基、高启、张羽、徐贲。
皇甫四兄弟:明朝诗人皇甫冲、皇甫涍、皇甫汸(pāng)、皇甫濂四兄弟。
四公子:明末清初文人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冒襄。
曾门四弟子:清朝曾国藩门徒文人黎庶昌、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
四王: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huī)、王原祁。
海洋四家:清朝画家弘仁、査士标、汪之瑞、孙逸。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京剧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越剧四大名旦:袁雪芬、傅全香、王文娟、戚雅仙。
现代戏曲四大声腔:空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
五君:魏晋时的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
五子:宋哲学家周敦敏、程颢、程颐、张载、朱熹。
六逸:唐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并称“竹溪六逸”。
清六家:清朝画家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huī)、王原祁)及吴历、恽寿平。
浙西六家:清初浙江乌程(今吴兴)文学家严遂成、厉鹗、钱载、王又曾、袁枚、吴锡麒。
六君子: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害死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六人于狱中,号称“六君子”。
苏门六君子: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zhì),被称为“苏门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清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遭杀害,称为“戊戌六君子”。
七贤:魏晋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合称“竹林七贤”。
七子:①汉末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鄅(yǔ)、应瑒、刘桢为“建安七子”。②明代文学家李梦阳、向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③ 明代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并称“后七子”。
七对李杜:①李白、杜甫;②晚唐李商隐、杜牧;③汉代名臣李膺、李密;④汉代名士李固、杜桥;⑤汉代因“十常侍”被害的李云、杜众;⑥南北朝李冲、杜预;⑦宋代李韶、杜范。
岭南七子:清初广州诗人梁佩兰、程可则、陈恭尹、王邦畿、方殿元、方远、方朝。
七君子: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于1936年11月遭政府逮捕,时称“七君子事件”。
竟陵八友:南朝齐代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八位文学家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萧衍。
史学八大家:鲁国左丘明《左传》,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汉班固《汉书》,唐朝刘知几《史通》,唐朝杜佑《通典》,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南宋袁枢《通鉴记本末》,明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散文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蜀中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而朱先生。
嘉庆八才子:明朝戏曲家兼文学家、诗人李开先、王慎中、唐顺之、陈束、赵时春、熊过、任瀚、吕高。
清代八大诗家:曹尔堪、宋琬、沈荃、施闰章、王士禄、王士祯、汪琬、程可则。
清代八骈文家:袁枚、邵其焘、刘星炜、吴锡麒、曾燠、洪亮吉、孔星衍,孔广森。
扬州八怪:清朝郑燮、汪士慎、李鱓(shàn)、黄慎、金农、高翔、李方膺、罗聘。
秦淮八姬:马湘兰、柳如是、李香君、顾眉生、卞玉京、董小宛、寇白门、陈圆圆,她们多与反清复明的志士、文人交往,其中马湘兰、柳如是等能诗善画。
九老:唐代诗人白居易、胡臬、吉皎、郑据、刘真、卢真、张浑、李元爽、如满,称“香山九老”。
九僧:宋初诗僧希昼、保暹(xīan)、文兆、行肇、简长、惟凤、字昭、怀古、惠崇等九人的并称。
十子:明朝福建诗人林鸿、王恭、王偁(chēng)、高棅、陈亮、郑定、王褒、唐泰、周玄、黄玄,称“闽中十子”。
十大女诗(词)人:西汉班婕妤,汉末蔡琰(文姬),西晋齐国左芬,十六国前秦苏惠,东晋谢道韫,南朝宋时鲍令晖,唐朝薛涛,南宋李清照,南宋朱淑贞,近代秋瑾。
十八学士:唐太宗造文学馆,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xù)等十八人为学士。
唐玄宗开元年间,以张说、徐坚、贺知章、赵冬曦、冯朝隐、康子元、侯行果、韦述、敬会真、赵玄默、毋煚(jiǒng)、吕向、咸冀业、李子钊、东方颢、陆去泰、余钦、孙季良十八人为学士。
大历十才子:唐代诗人卢纶、吉中孚、韩翃(hóng)、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wéi)、夏侯审、李端。
明代十才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阾、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
❻ 求历史人物并称,有㊚也有㊛的那种
历史人物并称
一仙:诗仙李白。
一祖三宗:江西诗派以杜甫为“一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
二潘: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尼叔侄。
二妙:西晋书法家卫瓘、索靖。一说金文学家段克己、段成己兄弟。
二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二主:五代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称为南唐二主。
二程: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兄弟。
二张:明朝文学家张溥(pǔ)和 张秉,称为娄东二张。
二石:清朝画家髡(kūn,石溪xī)、原济(石涛)。
屈宋: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宋玉的并称。
班马: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
扬马:汉朝辞赋家杨雄、司马相如。
崔杜:东汉书法家崔瑗、杜操。
钟王:三国魏书法家钟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潘陆:东晋太康体作家潘岳、陆机。
颜谢:南朝宋诗人颜延之、谢灵运。
休鲍:南朝宋诗人汤惠休、文学家鲍照。
徐庾:南朝陈文学家徐陵、北周文学家庾信。
阴何:南朝文学家阴铿、何逊。
羊薄:南朝书法家羊欣、薄绍之。
顾陆:东晋画家顾恺之、南朝宋画家陆探微。
温邢:北朝魏文学家温子升和北朝魏、齐文学家邢绍。
邢魏:北朝魏、齐文学家邢绍和魏收。
王孟:唐朝诗人兼画家王维、诗人孟浩然。
高岑:唐朝诗人高适、岑参。
李杜:唐朝诗人李白、杜甫。
颜柳:唐朝诗人建书家颜真卿、柳公权。
张王:唐朝诗人张籍、王建。
沈宋:唐朝诗人沈铨期、宋之问。
韩孟:唐朝诗人韩愈、孟郊。
郊岛:唐朝诗人孟郊、贾岛。
刘柳:唐朝文学家刘禹锡、柳宗元。
刘白:唐朝诗人刘禹锡、白居易。
元白:唐朝诗人元稹、白居易。
皮陆:唐朝文学家皮日休、陆龟蒙。
姜张:宋朝诗人姜夔、张炎。
黄徐:五代后蜀画家黄筌、五代南唐画家徐熙。
董巨:五代南唐画家董源、五代宋画家巨然。
陶谢:晋末南朝宋初诗人陶渊明、谢灵运。
杨刘:北宋文学家杨亿、诗人刘筠。
苏黄:北宋文学家苏轼、诗人黄庭坚。
李郭:北宋画家李代、郭熙。
米薛:北宋书画家米芾、薛绍彭。
苏辛:宋词人苏轼、辛弃疾。
周柳:南宋词人周邦彦、柳永。
刘卢:元朝文学家刘因、卢挚。
姚卢:元朝文学家姚燧、卢挚。
高顾:明代东林党领袖高攀龙、顾宪成。
康梁:清末文学家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
汤戴:清代画家汤昭汾、戴熙。
两司马: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辞赋家司马相如。
大小谢: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及族弟谢惠连。
卢奇马怪:唐代诗人卢仝、马异。
郊寒岛瘦:唐代诗人孟郊、贾岛。
韩马戴牛:唐代画家韩滉善画马,戴嵩善画牛。
南陈北崔:明末画家陈洪绶、催子忠。
南洪北孔:清代两位杰出的戏曲家洪升、孔尚任。
南施北宋:清初诗人施闰章、宋琬。
南欧北梅: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欧阳予倩、梅兰芳。
燕许大手笔:唐代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颋。
三圣:诗圣杜甫、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
三张:西晋诗人张载、张协、张亢兄弟。
三隐:东晋诗人陶渊明、周续之、刘遗民,被成为“浔阳三隐”。
三家:六朝画坛三大家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三罗:唐代诗人罗隐、罗邺、罗虬(qiú)。
三柳:宋朝词人柳永、柳三复、柳三接兄弟,又称柳氏三绝。
三谢: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惠连和齐诗人谢眺。
三孹(bò):北宋文坛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三人。
三苏: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
三杨:明代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
三袁:明代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三魏:清代散文家魏祥、魏禧、魏礼兄弟三人。
三任:清代画家任熊及弟任熏、任颐,加任预又称“四任”。
岭南三家:清诗人梁佩兰、屈大均、陈恭尹。
通州三范:清代今南通文学家范当世及弟范钟、范铠。
浙中三毛:清初文学家毛先舒、毛奇龄、毛际可。
江南三布衣:清初无锡文学家朱彝尊、姜宸英、严绳孙。
江右三大家:清代戏曲家蒋士铨、文学家袁枚、诗人赵翼。
四杰:唐代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宋欧阳询,元赵孟�\。
初唐文坛四杰: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
唐初书法四大家:欧阳修、褚遂良、虞世南、薛稷。
文章四友:唐朝诗人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
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北宋书法四大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
苏门四学子:出于苏轼门下的诗人黄庭坚、词人秦观、文学家晁补之、诗人张耒。
南宋诗坛四家: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又称“尤杨范陆”。
南宋画坛四家:画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
永嘉四灵:南宋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的并称。四人都是永嘉人,照字灵辉,玑号灵渊,卷字灵舒,师秀号灵秀。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元四家:明代大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明四家:明朝画家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
明代江南四才子:唐伯虎、祝枝山(允明)、文徵明、周义宾。
嘉定四先生:明朝诗人兼画家程嘉燧、李流芳、唐时升、娄坚。
吴中四子:唐伯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
吴中四士: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张旭。
吴中四杰:明朝诗人杨基、高启、张羽、徐贲。
皇甫四兄弟:明朝诗人皇甫冲、皇甫涍、皇甫汸(pāng)、皇甫濂四兄弟。
四公子:明末清初文人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冒襄。
曾门四弟子:清朝曾国藩门徒文人黎庶昌、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
四王: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huī)、王原祁。
海洋四家:清朝画家弘仁、査士标、汪之瑞、孙逸。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京剧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越剧四大名旦:袁雪芬、傅全香、王文娟、戚雅仙。
现代戏曲四大声腔:空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
五君:魏晋时的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
五子:宋哲学家周敦敏、程颢、程颐、张载、朱熹。
六逸:唐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并称“竹溪六逸”。
清六家:清朝画家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huī)、王原祁)及吴历、恽寿平。
浙西六家:清初浙江乌程(今吴兴)文学家严遂成、厉鹗、钱载、王又曾、袁枚、吴锡麒。
六君子: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害死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六人于狱中,号称“六君子”。
苏门六君子: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zhì),被称为“苏门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清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遭杀害,称为“戊戌六君子”。
七贤:魏晋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合称“竹林七贤”。
七子:①汉末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鄅(yǔ)、应瑒、刘桢为“建安七子”。②明代文学家李梦阳、向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③ 明代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并称“后七子”。
七对李杜:①李白、杜甫;②晚唐李商隐、杜牧;③汉代名臣李膺、李密;④汉代名士李固、杜桥;⑤汉代因“十常侍”被害的李云、杜众;⑥南北朝李冲、杜预;⑦宋代李韶、杜范。
岭南七子:清初广州诗人梁佩兰、程可则、陈恭尹、王邦畿、方殿元、方远、方朝。
七君子: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于1936年11月遭政府逮捕,时称“七君子事件”。
竟陵八友:南朝齐代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八位文学家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萧衍。
史学八大家:鲁国左丘明《左传》,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汉班固《汉书》,唐朝刘知几《史通》,唐朝杜佑《通典》,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南宋袁枢《通鉴记本末》,明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散文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蜀中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而朱先生。
嘉庆八才子:明朝戏曲家兼文学家、诗人李开先、王慎中、唐顺之、陈束、赵时春、熊过、任瀚、吕高。
清代八大诗家:曹尔堪、宋琬、沈荃、施闰章、王士禄、王士祯、汪琬、程可则。
清代八骈文家:袁枚、邵其焘、刘星炜、吴锡麒、曾燠、洪亮吉、孔星衍,孔广森。
扬州八怪:清朝郑燮、汪士慎、李鱓(shàn)、黄慎、金农、高翔、李方膺、罗聘。
秦淮八姬:马湘兰、柳如是、李香君、顾眉生、卞玉京、董小宛、寇白门、陈圆圆,她们多与反清复明的志士、文人交往,其中马湘兰、柳如是等能诗善画。
九老:唐代诗人白居易、胡臬、吉皎、郑据、刘真、卢真、张浑、李元爽、如满,称“香山九老”。
九僧:宋初诗僧希昼、保暹(xīan)、文兆、行肇、简长、惟凤、字昭、怀古、惠崇等九人的并称。
十子:明朝福建诗人林鸿、王恭、王偁(chēng)、高棅、陈亮、郑定、王褒、唐泰、周玄、黄玄,称“闽中十子”。
十大女诗(词)人:西汉班婕妤,汉末蔡琰(文姬),西晋齐国左芬,十六国前秦苏惠,东晋谢道韫,南朝宋时鲍令晖,唐朝薛涛,南宋李清照,南宋朱淑贞,近代秋瑾。
十八学士:唐太宗造文学馆,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xù)等十八人为学士。
唐玄宗开元年间,以张说、徐坚、贺知章、赵冬曦、冯朝隐、康子元、侯行果、韦述、敬会真、赵玄默、毋煚(jiǒng)、吕向、咸冀业、李子钊、东方颢、陆去泰、余钦、孙季良十八人为学士。
大历十才子:唐代诗人卢纶、吉中孚、韩翃(hóng)、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wéi)、夏侯审、李端。
明代十才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阾、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
❼ 历史上的舒姓名人
老舍 (1899~1966)
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 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舒姓成功人士
舒北诚1970年生,湖北阳新人,教师,世界书画家华北协会艺术家学术委员会副主席。90年从事教育工作,工作之余,便挥洒铁笔,沉醉于艺海之中。1994年初次投稿,便获“中国国际文学艺术作品”三等奖,95年获《当代书画艺术名人证书》。此后多次被一些艺术团体邀约投稿,并被一些艺术团体特聘为书画师。书法作品先后入选《中国古典诗歌墨迹大观》、《中国硬笔书法大成》、《1996书画精品鉴赏系列台历》。1999年获《中国书画艺术家世纪奖》。艺术传略先后入录《中国硬笔书法史》(1725页)、《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754页)、《跨世纪/中国专家学者名录》(719页)。但艺无止境,认为自己的书艺还不够成熟, 仍练习不止,以臻佳境。
舒洪滔 男,1921年出生,浙江缙云人,中医世家,自幼善篆刻、爱绘画,抗日期间黄埔军校十八期,在军旅中长期不放弃艺术追求,辗转南北,经名山、历大川、法自然,师造化,对山水花鸟都有一定的造诣,近年来,在国内外省级多次获奖,现为加拿大世界书画家协会会员。1995年6月29日, 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第三届国际书画展中获三等奖。
舒经文 1935年11月出生,湖南汉寿人,大学本科毕业,高级工程师,长沙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国际文人画家总会执行理事、中原书画研究院书法研究员等。历年来,其书作数十次入选全国书展。95年在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博览会活动中,其作品被认定为特别等级。97年香港回归“中原杯”邀请展,获“荣誉金奖”。作品入刻“中国西王母万碑林”。作品入选“中日书法交流大展”、“国际中国书画大展”。作品及传略入编《国际现代书法集》、《全国中原杯书画名家作品集》、《中国现代艺术精品集》、《中国改革二十年书法作品精选》、《世界华人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
舒兴达 女,1926年11月23日生,湖南汉寿人,原任北京161中学高级英语教师。北京海淀老龄大学国画系写意花鸟创作研究班毕业。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北京分会会员,中国科学院美协会员,北京海淀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员。国画作品《梅花》、《荷花》、《牡丹》等参加1991年及1993年北京市普教系统老教育工作者书画展,1991年参加纪念宋庆龄逝世十周年齐白石门下姐妹画展;北京市1992重阳老年书画展;1993年图书城北京地区书画展;1993年作品被《当代翰墨大观画集》入选,并且被收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辞典》第一卷。曾获1991年海淀老龄大学学员书画赛第一名。国画作品被送到日本东京练马区展览,作品多次赠与日本、美国、德国友人收藏。
舒应福 1959年生,土家族,作家。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以创作乡土小说,散文为主,迄今为止已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计100余万字, 已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散文集《乡情依依》、《恋土》和长篇历史小说《贺龙传奇》、《南叶》文学杂志头条位置刊发了中篇小说《我和阿仪》、《四川文学》、《文坛风景线》、《苍生》、《朔方》等文学杂志均发表了中篇小说。散文《父亲》获1992年四川省报刊副刊研究会颁发的一等奖,散文《建房》获该研究会的二等奖。散文诗《春天是一种机会》获全国散文诗大赛二等奖,总计获省级以上各类文学大奖30余次。供职于重庆市酉阳报社编辑部,任编辑、总编室主任。
舒展 1951年7月生,湖北仙桃人。艺名雪仙楼主。1969年入伍后,近26 年时间里,刻苦学习政治、军事、文学理论,潜心钻研军旅书法艺术,注重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尤其在师团领导和担任南京军区宣传部长期间,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作了积极贡献。曾两次荣立三等功。在军内外报刊发表军事、政治、文史等方面的学术文章100余篇,著有《现代军人的勇与智》出版。1997 年转业地方工作后,侧重于新时期广播电视艺术的研究,发表数十数言论与漫谈文章。于1997年1月选为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其书法初学颜、柳,后追二王, 兼融篆隶之法,逐步形成了豪放飘逸、俊秀典雅的艺术风格。其作品十数次参加全国全军书法展并获奖,出版《舒展军旅书法作品选》。传略入编《中国百人名家录》、《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当代著名书画篆刻家润格大全》。
舒 达 1969年生,女。土家族。湖南沅陵人。1987 年毕业于怀化师范专科学校。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张家界民族艺术团三级演员。1987年怀化市、怀化地区歌手大赛获美声唱法三、二等奖;1988年沅陵县中小学文艺汇演及大型环境游行活动中编导的节目获一等奖和特别奖;1988年沅陵县歌手大赛中分别获美声、通俗唱法一等奖;1989年湖南省文联艺术研究会在沅陵召开,在第三届声乐大赛中获通俗一等奖;1992年两次在张家界市歌手大赛中获美声、民族唱法一等奖;1993年获湖南省少数民族歌手大赛民族唱法一等奖;1994年获’94湖南省“红豆杯”歌手大赛三等奖。
舒 戈 1933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话剧团演员。 几十年来扮演过主要角色及配角40多个,如《保卫延安》中的周大勇、《降龙伏虎》中的赵大康、《千万不要忘记》中的丁少纯、《年青一代》中的林育生、《赤胆红心》中的张玉堂、《电闪雷鸣》中的丁强、《渔人之家》中的彼里特、《在那一边》中的伊格拉采夫及杰尼索夫、《带镣铐的人》中的刘杰、《于无声处》中的欧阳平等。除舞台剧外,还扮演了电影《翠谷钟声》中的主要角色姚书记,电视剧《湖南和平起义》中的康先生、《枪口下的搏杀》中的市委书记陈超、《一代诗人》中的周世钊等。
舒 群1958年生,安徽旌德人。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 武汉大学建筑系讲师、美术教研室主任。1985年任北方艺术群体理事长。1986年8月任’85 青年美术思潮学术文献展评选委员会副主任。1987年2 月参加“北方艺术群体双年展”,并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1988年《绝对原则》等18件油画作品收入《理性绘画》专集。1989年台湾《艺术家》杂志曾专栏评介。同年2 月参加“中国现代艺术展”,接受中央电视台国际部的采访。1991年收入《中国当代美术史》。1992年收入《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并参加“中国广州·首届九十年代国际艺术博览会”获学术奖;参加香港”“亚洲同际艺术博览会”。辞条收入台湾《中国大陆中青代美术家百人传》、英国剑桥《国际名人辞典》。
舒 昭1936年生,云南大理人。四川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协会员。1954 年入川音师从段启诚教授,1956年始以独奏参加一些重大演出,并创研了叠指持弓法。1957年毕业留校,曾到沈阳、中央音乐学院深造。1963年获四川二胡演奏评比第一名。在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先后培养专业学生80余人和一大批校外生,其中不少人在全国、全军大赛中获奖。编写的数种教材分别在第一、二次全国二胡教学研讨会上获得好评。1990年曾出国讲学与演奏。1993年出席无锡阿炳国际学术会议。出版有《自学二胡》。《舒昭二胡教程》等书及论文《浅论二胡换把》、《二胡教学与心理学》、《琐谈“二泉映月”的再创造》等。舒长根男,1946年6月出生。 现任湖南省淑浦县人民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五官科副主任。从事口腔工作33年,擅长用硬化剂治疗口腔科肿瘤和口腔内科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的诊断与治疗。撰写论文“颌骨病灶刮除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在海军口腔学术会议上交流,并还参加杭州全国光固化学术会;1991年参加湖南省第四届口腔科学术会,并在大会交流了空管疗法的论文。1994年在北京口腔疾病研讨会上宣读了“麦迪霉素治疗牙龈出血”的论文;
舒承林 1935年生,笔名陈玲。江西贵溪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速记学校。 历任贵溪县文化局局长、文化局调研员。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鹰潭市影协理事,先后有百余幅新闻图片被省、地(市)报刊采用,其中1989年《洪涝灾后自救纪实》、《畲乡医疗卫生事业新发展》分别获鹰潭市新闻摄影比赛一、二等奖。主要作品有《金秋》、《山泉》、《林间晨曦》、《仙山琼阁》、《银河蝶舞》等。作品《莲花石》被《人民中国》杂志刊用,《空中迪斯科》刊登于《农民画报》,作品分别入选于省摄影家协会年度作品展、新作展等摄影艺术展览。1984年《金秋》、《山泉》分别获得“三星”摄影艺术联展一、二等奖。舒道德1945年生,山西孝义人。1965年毕业于山西晋中艺术学校。晋中青年晋剧团副团长。山西剧协会员。二级演员。1982年晋中地区中、青年演员调演获优秀演员奖。1984年四省振兴晋剧调演获表演二等奖。1991年晋中地区折子戏大赛获二等奖。表演过《白水滩》中的青面虎,《三岔口》、《打焦赞》中的焦赞,《下河东》中呼延赞,《十三妹》中的纪多文,《卧虎岭》中的邓禹、唐丹、李膘,《升官记》中的徐九经等以及新编历史剧《杨儒传奇》中的贾臣,《钱庄客店》中的钱通,现代戏《爹的丑事》中的张老六,《海港》中的钱守维,《潇河风云》中的贾忠贤,《醋工歌》中的陈二栓等。
舒发达 1936年10月出生,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疗系。 现任江西上饶地区人民医院脑外科主任。兼任江西省神经外科学会委员。从事医疗工作近4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对外科急腹症、脑外科出血、脑损伤,颅内肿瘤,脑血疾病诊断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技能。尤擅长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依底肿瘤手术等具有一定的造诣。系院脑外科学术带头人。认真总结经验,潜心研究,著述颇丰,先后在全国及省级医学学术会议上和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并获省级优秀论文二次。主要论文有:“再次开颅探讨颅内血肿多发原因”、“脑血管风状细胞瘤诊治体会”、“迟发性血肿瘤分析”、“重度颅脑损伤血气酸碱紊乱30例报告”、“急性脑肿胀27例诊治经验”等论文,在全国第二届天津颅脑损伤会议及99年全国医疗临床医学会交流会上交流,并编入汇编。
舒高福 1936年生,笔名舒夫。山东博兴人。1952 年毕业于山东省惠民地区第五速成师范。历任傅兴县文化局副局长、局长、调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山东省文联民间文学学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地、县书法展览。
舒广德 男,于1960年应征入伍,在部队从事医务工作,于1965 年退伍转业到新疆建设兵团工作,1981年退休,退休后从事医务工作。在工作期间曾先后三次参加过涪陵科技服务中心中医骨伤科专业培训,华夏中医研究院特技培训,中国平衡医学研究会培训,均获毕业证书和资格证书,现为医师,全国委员。经过培训和自己在工作中实践经验的积累,运用针灸治疗各种疑难杂症、骨伤科、气功点穴治疗等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在工作中除了从事医务外还热衷于各种验方的研究和配制,并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发表,经自己研究配制的神龙散,在治疗肠炎,红百痢疾有特效,此方和论文被国家级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评审录用,并获优秀论文二等奖。用江湖牙痛术治疗牙痛有特效,此方和论文被国家级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灵验方相真传》评审录用,并获论文一等奖。论文王味散及配方在治疗雷蓖性阴道炎有奇效,被中国医学文库《中国特色医疗新技术》审评录用并获成果进步奖。
❽ 姓胡的历史名人
姓胡的历史名人有:胡广、胡曾、胡宏、胡得生、胡三省、胡渭、胡天游回等等。
1、胡答三省
胡三省(1230年5月15日—1302年2月21日),字身之,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宋元之际史学家。南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应贾似道召,从军至芜湖,屡有建言,然贾似道专横不用。后隐居不仕。
2、胡曾
胡曾(音层)(约840—?),唐邵州邵阳人,号秋田。懿宗咸通中举进士不第 。关心民生疾苦、针砭暴政权臣而著称。《唐才子传》称赞他“天分高爽,意度不凡”。著作有《咏史诗》。
3、胡得生
胡得生(863~937)法名齐己,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塔祖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著有《白莲集》十卷、诗论《风骚指格》一卷传于后世。
4、胡瑗
胡瑗(993~1059)字翼之。中国北宋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 因世居陕西路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庆历二年至嘉祐元年历任太子中舍、光禄寺丞、天章阁侍讲等。
5、胡广
胡广(1370年-1418年6月11日),一名靖,字光大,号晃庵,江西吉水人,南宋名臣胡铨之后。明朝文学家,学者,官员。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状元。官至文渊阁大学士。
❾ 河南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老子,春秋晚期楚国(今河南鹿邑)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道家学派的版创始人,著有权《道德经》。
司马光,生于河南光山县,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编撰了《资治通鉴》。
张衡,东汉南阳西鄂(今河南召县石桥镇)人。杰出的科学家,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测验风向的候风仪等。
张仲景,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司马懿,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统帅,以谋略著称,是晋王朝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玄奘,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县缑氏镇)人,是我国佛教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代高僧,也是一位成绩卓著的翻译家,被后人尊称为"唐三藏"。
杜甫,祖籍襄阳,创作了"三吏","三别"
等大量优秀诗篇,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千古绝句。
白居易,生于河南新郑,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处曾相识"等许多不朽诗句。
吴道子,出生于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素有"吴带当风"
的美誉,他的人物绘画更是"冠绝于世",被后人尊称为"画圣"。
岳飞,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华民族一代英杰。
❿ 晨曦公主历史原型是谁
有的,当年秦始皇死后,赵高窜改了秦始皇的遗诏,害死了原本应该继承皇位的扶苏专,让胡亥坐上了皇属位,而胡亥就听信了赵高的话,杀死了自己二十多个兄弟姐妹。
晨曦公主自然也在这些兄弟姐妹之中,也被杀了,当时的晨曦公主尚未婚嫁,所以她是一生未嫁的,可惜啊!
她并不是《楚汉传奇》的虚构人物,如果是虚构的,导演肯定会说明的,毕竟这是历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