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剿匪英雄是谁在扮演的江汉波
江汉波的扮演者是陶宇佳。
陶宇佳,1980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毕业于上海市版戏曲学校话剧影视权班,中国内地女演员。
2002年陶宇佳参演主旋律题材剧《省委书记》,自此开始演艺事业。2005年出演都市情感剧《不想回家》。2006年参演家庭伦理剧《给我一个爱的理由》 。
2007年出演打击走私题材电视剧《沧海英雄》 。2011年主演战争历史剧《绝战桂林》。2012年加盟谍战悬疑剧《刺蝶》。2015年主演战争题材剧《战昆仑》。
(1)剿匪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人物经历
2011年,在张国庆执导的剿匪电视剧《瑶山大剿匪》中饰演绰号“鹤顶红”的柳叶飞;同年,在马鲁剑执导的战争历史剧《绝战桂林》中出演被军统安插到桂林行营的女狙击手苗萱。
2012年,在徐僧、文静主演的抗日战争剧《神枪之出生入死》中饰演烽火奇女子“火兰花”兰晓月;之后,加盟李森执导的谍战悬疑剧《刺蝶》,在剧中饰演上海中共地下党重要领导成员舒秀。
2013年,在张国庆、路军联合执导的民国剿匪题材剧《剿匪英雄》中饰演国民党特派员江汉波。
2015年,参演郝万军执导的战争题材剧《战昆仑》,在剧中饰演日本精英特务宫本云子。
『贰』 中国近代史人物
张学良(1901-2001) 字汉卿,辽宁省海城人,一级陆军上将,长城抗战时为陆海空副总司令,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张学良的父亲为东北军领袖张作霖。张作霖为了培养儿子将来承位,光宗耀祖,在张学良很小时,就聘请专人教他文化和科技知识。1918年张学良17岁,即被任命为卫队旅营长,以后又送他进东北讲武堂学习军事。1920年,19岁的张学良晋升为少将旅长,以后又兼任了航空学校校长,筹划建立了空军和海军,严格选拔和训练各种人才,为东北军的振兴打下了基础。在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他以第三军军长的身分,率部一直打到了天津。1928年,蒋、冯、阎、桂联合北伐,张学良以京汉线总指挥身分率军与之对抗,结果连遭失败,张作霖只好下令撤退。6月4日当张作霖乘坐的专列行驶到沈阳皇姑屯时,被日军炸弹炸毁,张作霖受伤身亡。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司令,他不顾日本的威胁利诱,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毅然决定易帜,接受南京政府的领导,随后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官。1930年5月,蒋、冯、阎的中原大战爆发,两派都派人联络张学良,张学良权衡再三,出兵帮助蒋介石打败了冯、阎联军,蒋封张学良为陆海空副总司令,并把华北大权交给他。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沦丧,华北受侵,张学良判断失误(同时也为保存自己的实力)面对日本的侵略下达不抵抗的命令。蒋介石为了平息全国民众的怨情,逼张学良引咎自辞,张学良只得于1933年3月11日通电下野,出国去疗养,蒋介石安排何应钦接替了张学良北平军分会代委员长的职务。1934年1月张学良被蒋介石从国外召回,先后任他为鄂豫皖三省“剿总”副司令,西北“剿总”副司令,代理总司令职务。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逼他答应抗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但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后,却被秘密软禁起来,由大陆到台湾,几十年失去了自由。
张作霖(1875.3.19——1928.6.4),
奉系军阀首领,字雨亭。1875年3月19日出生于辽宁海城县城西小洼村(今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叶家村张家窝棚屯)。
张作霖幼年家境贫寒,为人放猪,12岁时去私塾偷听,被塾师杨景镇发现后允其免费读书。14岁时父亲去世,随母亲前往镇安县(今黑山县)投奔外祖父。为谋生卖过包子,当过货郎,学过木匠,后跟随继父学兽医、相马。
1894年因为报父仇杀人而流落至营口,适逢甲午战争爆发,便投入驻营口田庄台的毅军,后因表现出众,被提拔为毅军统领宋庆的卫士,后升任伍长。甲午战争失败后,1895年3月被遣返,回到故里,投身草莽。1902年被官府收编,任巡警马队帮带、统带,因剿匪有功升为洮南镇守使。
武昌起义时,张作霖起兵勤王,任“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镇压革命军,受到清廷破格升赏,出任“关外练兵大臣”,赏顶戴花翎,被派任掌管奉军军事大权的巡防营务处总办,成为奉天省地方最大的军事首领。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1912年被任命为第27师中将师长,袁世凯称帝后,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袁死后,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奉天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在日本帮助下控制了辽吉黑三省,成为奉系首领。此后,张作霖以东北为基地,向关内扩张势力。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前,与直系共同把持了北京政府。
1922年4月,发动第一次直奉战争。战败后,张作霖挟“东三省议会”推举自己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宣布东北自治。1924年发动第二次直奉战争,打败直系军阀,控制北洋政府。1926年称安国军总司令。1927年4月,杀害了共产党人李大钊等35名爱国进步人士。
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并组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32届、也是最后一届内阁,成为北洋军政权最后一个统治者。
1928年4月,在蒋、冯、阎、桂四大集团军的攻击下,奉军全线崩溃。6月2日,张作霖声言退出北京。由于他没有满足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部要求(包括开矿、设厂、移民和在葫芦岛筑港等),1928年6月4月晨5时许,当张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这位乱世枭雄身受重伤,当日逝世,时年53岁。
曾国藩(1811-1872) 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湖南人。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中兴名臣」之一,也是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现属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曾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至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
曾国藩28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力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
曾国藩的一生是和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分不开的。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的起义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不堪一击。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1853年藉著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史称「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不仅他自己直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也杀人,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为「曾剃头」、「曾屠户」。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在和太平军作战中,曾国藩用劫掠财物、封官赏爵的办法来鼓舞士气,养成湘军凶悍领残的本性。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曾国藩一生著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1879年,也就是曾国藩死后7年,传忠书局刻印了由李瀚章、李鸿章编校的《曾文正公家书》。
曾国藩本人也善于运用人才,清朝另外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鸿章都与他有密切关系。左宗棠、李鸿章等称呼曾国藩为老师。曾国藩曾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俞樾)拼命著书”。
太平天国失败后,太平军在江北的余部与捻军汇合,清廷命曾国藩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曾国藩带领湘军二万,淮军六万,配备洋枪洋炮,北上“剿捻”,他的方针是“重迎剿,不重尾追”,并提出“重点设防”等计划,妄图把捻军阻击在运河、沙河地区,使捻军无处可逃,然后加以消灭。但是捻军突破了曾国藩的防线,进入山东,使曾国藩的战略计划全部破产。曾国藩被免职,由李鸿章接代。
1870年,正在直隶总督任上的曾国藩奉命前往天津办理天津教案。1870年6月21日,天津数千名群众因怀疑天主教堂以育婴堂为晃子拐骗人口、虐杀婴儿,群集在法国天主教堂前面。法国领事丰大业认为官方没有认真弹压,持枪在街上碰到天津知县刘杰,因发生争执开枪射击,当场击死刘杰仆人一人,民众激愤之下先杀死了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及其秘书西门,之后又杀死了10名修女、2名神父、另外2名法国领事馆人员、2名法国侨民、3名俄国侨民和30多名中国信徒,焚毁了法国领事馆、望海楼天主堂以及当地英美传教士开办的4座基督教堂。事件发生后,英、美、法等国联合提出抗议,并出动军舰逞威。曾国藩到天津后,考量当时局势,不愿与法国开战,“但冀和局之速成,不问情罪之一当否”,在法国的要求下,商议决定最后处死为首杀人的18人,充军流放25人,并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被革职充军发配到黑龙江,赔偿外国人的损失46万两银,并由崇厚派使团至法国道歉。这个交涉结果,朝廷人士及民众舆论均甚为不满,使曾国藩的声誉大受影响,引起全国朝野的垂骂,连他的湖南同乡,也把他在湖广会馆夸耀其功名的匾额砸烂焚毁。
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公历:1872年3月20日)在南京病逝。朝廷赠太傅,死后被谥“文正”。其家族后代多出官宦,如曾纪泽等。
『叁』 剿匪电视剧有哪些
1、《血色湘西》
该剧以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湖南主战场为背景,讲述了1939-1945年期间,以田穗穗、石三怒、龙耀文、龙耀武为代表的湘西麻溪铺镇一带抗日军民,在共产党员童莲的教育、发动、组织、领导下,面对日寇进犯,誓死捍卫家园的悲壮故事。
2、《新乌龙山剿匪记》
湘西匪患严重,解放初期,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剿匪的故事就曾在这里上演,号称"东北虎"的我方英雄刘玉堂智斗土匪头目"钻山豹"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该剧描写了解放军剿匪小分队队长,人送外号“东北虎”的刘玉堂为首的剿匪小分队依靠当地人民群众与匪首田大榜、钻山豹,国民党女特务四丫头等展开的一场殊死的斗争。
3、《大西南剿匪记》
这是一个乱世中的爱情故事,也是1950年前后的一段惊世传奇。歌仙郑幺妹和土匪刘大卯本应该是两条平行线,却被那乱世之像生生扰成了锐角,人生切过来横过去,有了难得的交集却最终没能定格成首尾相连的团圆。
4、《林海雪原》
该剧主要讲述了1946年冬天,国民党在东北地区成立了“中央先谴军”。这对当地百姓的工作、生活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我军和当地人民经过激烈交锋,歼灭全部匪徒,取得了剿匪的全面胜利的故事。
5、《铁梨花》
讲述的是一个出生在晋陕交界盗墓贼家的女儿,在横跨军阀混战直至抗日战争这段动荡岁月里中,与身边的亲人、爱人、朋友甚至仇敌共同演绎的一段传奇岁月,先后与几个男人间的爱恨纠葛,以及她从一个普通人家女儿、到军阀家的姨太太、再到坚定抗日的民族志士的心路历程。
『肆』 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土匪头子有哪些
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土匪横行,尤其是在朝代更迭之时,土匪之乱更盛。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土匪头子有程咬金、张作霖和座山雕。前两位都是土匪出身,后来归顺了朝廷,唯有座山雕一条匪路走到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牵动了多少读者的心!书中对土匪头子座山雕等人的描写,使现代的人们了解到了土匪的凶残。的确,土匪是凶狠的,土匪是霸道的,土匪是打家劫舍的,土匪就是强盗。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对土匪头子座山雕等人的描写,是对关东大地众多土匪劣迹的浓缩。
『伍』 余则成历史人物是谁
余则成的历史人物是吴石、黎强和刘青石。
余则成是三十集谍战系列电视连续剧《潜伏》的男主角,由孙红雷塑造的经典形象。该人物出自龙一同名小说《潜伏》。
剧中余则成人物的原型是吴石、黎强、刘青石等人。在《潜伏》热播后,余则成不仅仅成为我地下党的代表,更成为一切间谍的代称。
(5)剿匪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余则成原型介绍:
吴石
吴石原名萃文,字虞薰,福州市仓山区螺洲乡人,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师处长,后任北伐军总参谋部作战科科长。
1929年赴日本留学,回国任参谋本部第二厅处长,抗战中任第四战区参谋长、军政部主任参谋兼部长。1948年参加民联,与中共华东局直接建立联系,提供重要军事情报。
1948年底调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6月去台湾,后任国防部参谋次长。1950年,因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叛变而被秘密逮捕,同年6月10日,与陈宝仓、聂曦、朱谌之在台北遇害。
黎强
黎强原名李碧光,曾用名李唯平,潜伏特务机关时用名李长亨;董必武为其在党内起化名黎强,意为能力强,后一直沿用。
刘青石
刘青石本名刘英昌,是中共地下党员,余则成原型之一。1923年生于台湾基隆一户普通人家,台北工业学校毕业。
『陆』 剿匪时期真有田大榜和钻山豹吗
乱说,黔阳县安江镇的是黄月娇好不,就是湘西剿匪里的好不
『柒』 历史上的山西名人
1、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回名将,早期答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2、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3、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4、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5、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又名元宏。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即位时仅5岁,改年号为延兴。
『捌』 历史人物的剿匪英雄中的杜鹃现在还在吗
还在的。杜鹃是由袁志博主演的。
袁志博,中国演员,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00级毕回业生。
袁志博答演技精湛,能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尊重角色本身的特征和剧情发展的需要(新浪娱乐)[19] 。袁志博屏幕形象百变,自出道以来塑造了很多经典形象,其中有温婉可人的客家女子“等郎妹”,有美丽善良、温柔多情的草绒,也有贪慕虚荣的女军医汪小丽。和沉稳大气的女公安局长,完成了一次角色的大转换。
望采纳。
『玖』 历史川军有名人物啥大将~将军之类的!!
川军将领名录(部分)
姓名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籍贯
军衔
结局
刘伯承 1892.12.4 1986.10.7 四川开县
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衔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24年脱离川军,加入共产党,解放军缔造者之一,后病逝于北京。
熊克武
1885.12.2
1970.9.2 四川井研县
北洋政府陆军中将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策动川西起义,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病逝于北京。
刘存厚 1885.1.24 1960.6 四川简阳县
北洋政府陆军上将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到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终于台湾。
周道刚 1875 1953 四川双流县
北洋政府陆军上将
病逝于成都。
彭光烈 1883 1956 四川双流县 北洋政府陆军中将 1949年在双流县通电起义。
石青阳 1878 1935 四川巴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病逝于上海。
刘湘 1888.7.1 1938.1.20 四川大邑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北洋政府陆军上将
率军出川抗日,出师未捷身先死,病故于汉口。
杨森 1884.2.20 1977.5.15 四川广安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到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病逝于台湾。
刘文辉
1894.1.10
1976.6.24
四川大邑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在彭县通电起义,林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病逝于北京。
李家钰 1892.4.25 1944.5.21 四川浦江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在陕县秦家坡高地遭到日军的围攻,壮烈殉国。
邓锡侯
1889.6.22
1964.3.30
四川营山县
北洋政府陆军上将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在彭县起义,四川省副省长、全国人大代表。病逝于成都。
孙震 1892.2.5 1985.9.9 四川绵竹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逝世于台北市。
王陵基 1883.9
1967.3.17
四川乐山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50年化装成军医外逃被捕,1964年获人民政府特赦。病逝于北京。
吕超
1890.3.9
1952.7.20
四川宜宾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留居大陆,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等职。病故于重庆。
潘文华
1886.10.1.
1950.11.16
四川仁寿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彭县通电起义,后任西南军政委员。病逝于成都。
但懋辛
1886.1.25
1965.11.7
四川荣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策动川西起义,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等职。病逝于成都。
王缵绪
1885.5.9
1960.11
四川西充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成都起义,1957年潜赴深圳企图越境,被逮捕。病死于狱中。
田颂尧
1888.6.19
1975.10.25 四川简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彭县起义,四川省政协委员。病逝于成都。
王铭章 1893.7.4 1938.3.14 四川新都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山东滕县与日军作战时壮烈殉国。
饶国华 1894.12.7 1937.12.1 四川资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抗日战争期间在广德、泗安战役中,自杀殉国。
唐式遵 1883 1950.3.28 四川仁寿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被解放军击毙于越隽县。
赖心辉 1886 1942.4.18 四川三台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病逝于成都。
杨干才 1900
1949.4.24
四川广安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安徽芜湖兵败自杀。
杨汉域 1905 1973 四川广安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成都参加起义。
范绍增 1894年
1978.3.5
四川大竹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大竹起义,河南省体委主任等职。病故于郑州。
赵渭宾 1893 1938.3.17 四川新都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38,徐州会战,在滕县殉国。
许国璋 1897 1943.11 四川成都市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常德会战中自杀殉国。
罗泽洲
1891.5.15
1950.7.17
四川浦江县
北洋政府陆军少将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在成都吞服烟膏身亡。
黄隐 1890.6.12
1968.4.2
四川华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彭县通电起义,川西军区副司令员,病逝于成都。
马毓智 1894 1956 四川成都市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彭县参加起义。后任四川文史馆馆员。 病逝于成都。
喻孟群 不详 不详 四川营山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广汉率部起义。
刘邦俊 1891
1950
四川简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被俘获后在简阳被处决。
夏首勋 1890 1969 四川江津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全国政协委员。1969年文革中被迫害致死。1978年予以平反。
陈离 1892 1977.5.3 四川安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国家林业部副部长。病逝于北京。
陈万仞 1888 1961 四川仁寿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参加成都起义,后任成都市政协委员。逝世于成都。
廖震 1881 1949.11.30 四川简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在成都服毒自杀。
许绍宗 1896 1967 河北青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广汉起义。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协委员。
董宋珩 1891 1955.1.8 四川仁寿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什邡率第16兵团起义。解放军第9兵团副司令员。
陈光藻 1890 1962 四川成都市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雅安参加起义。
刘元瑭 1903 1958 四川大邑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因抗拒政府,被判处死缓,在狱中病故。
唐英 不详 不详 四川仁寿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参加康定起义,1950年率部叛变,后又率部回康定投诚。
向传义 1886 1955 四川仁寿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拒赴台湾,在成都迎接解放。
钟体乾 1879 1962 四川成都市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协助潘文华起义。后任四川省副省长等职。病逝于成都。
刘兆藜 1893 1962 四川南部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成都率部起义。任重庆北碚区政协委员。
韩全朴 1891 1971 四川南充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万县参与策动国民党军起义。后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
傅翼
1888.3.8
1952 四川酉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拒绝参加反共武装,在重庆迎接解放。
张斯可 1882 1961 四川资中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彭县参加起义。四川省政协常委,病逝于成都。
王泽浚 1903
1974.1.19
四川西充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8年在浙江邳县战败被俘。病逝于秦城监狱。
李宗昉 1891 1954 四川彭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川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四川文史专员。
孟浩然 1897 1953 四川梁山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渠县参加起义。
胡临聪 1902.1.10 1989.3.19 四川犍为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8年淮海战役中于商丘被俘,1960年获特赦。病故于成都。
廖泽 1890 1952 四川江津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51年在重庆被捕,次年被处决。
傅秉勋 1906 1952.9.2 四川仁寿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52在黑水兵败自杀。
杨晒轩
1892.11.21
1965 四川岳池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彭县参加起义。任解放军第8步兵学校副校长等职。
杨勤安 1890.9.7 1962 四川峨边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成都起义。后任解放军西南军区高参。
陈兰亭 1887.6.25 1961.5.23 四川石柱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重庆迎接解放,后病逝于重庆。
夏炯 1897 1950.11.10 四川温江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50年在灌县被俘,后被处决。
王翥 1894 1959 四川大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温江起义。四川民主联军新编第12军副军长。病逝于重庆。
王靖宇 不详 不详 四川犍为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在雅安参加起义。因起义部队叛乱被捕,1964获特赦。
陈鼎卿 不详 不详 四川简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彭县率部起义。后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
牛锡光 1887 1960 四川成都市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参加彭县起义。四川省人民政府委员。病逝于成都。
杨汉烈 1917 1987.7.10 四川广安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率20军在金堂起义。解放军第7军19师师长。
彭斌 1900 1978 四川荣昌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灌县起义,后作为战犯被押,1961年被赦。
谢无圻 1897 1952 四川华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四川彭县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第60军第179师师长。
黄鳌 不详 不详 四川崇庆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四川崇庆起义。
吕康 1892 1969 四川华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什邡县随16兵团一起起义。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周从化 1895
1949.11.27
四川新繁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重庆被国民党杀害,1950年追认为烈士。
伍培英 1908
1968.10.22
四川大邑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西昌起义。因文革中迫害,在成都自杀。
罗俊树 不详 不详 四川巴中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50年在犍为参加起义。
罗忠信 1896 1962 四川泸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川为中共从事策反工作,后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余际唐 1888.12.6 1964.5.22 四川荣昌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春参与策动国民党军起义。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薛奉先 不详 不详 四川荥经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邛崃被俘。
彭焕章 1895
1971.12.3
四川永川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宜宾起义,四川政协委员。病逝于内江。
罗君彤 1892 1969 四川营山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四川什邡起义。
范楠煊 不详 不详 四川大竹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四川渠县参加起义。
杨学端 1888 1969 四川西昌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雅安参加起义。1969年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严啸虎 不详 不详 四川华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8年在彭县参加起义。四川省政协常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
汪匣锋 1899 1953 四川简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1953年病逝于铁岭狱中。
向廷瑞
1898 不详 四川遂宁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广汉起义。任解放军第7军17师参谋长,重庆市政协委员。
刘元琮 1909
1951.3.22
四川大邑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雅安参加起义。解放军第62军186师师长。1951年自杀。
刘元瑄 1911.8 1996.3 四川大邑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雅安参加起义。解放军第62军副军长。
田钟毅 1895 1972 云南漾濞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成都参加起义。四川省政府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
李树骅 1893 1966 四川遂宁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成都参加起义。川北区剿匪副总指挥,川北区政协委员。
廖敬安 1899.5.1 1987.10.2 四川开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开县起义。四川政协常委。病逝于万县。
柴意新 1898 1943 四川南部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3常德会战中殉国。
注:1.石青阳、李家钰、王铭章、饶国华、唐式遵、杨干才生前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去世后追赠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2.许国璋、赵渭宾、傅秉勋生前军衔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去世追赠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3.刘文辉、潘文华、王缵绪、唐式遵其军衔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加上将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