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我心目中的历史人物

我心目中的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1-02-27 05:53:36

『壹』 我心目中的一个历史人物 雷锋作文450字

人们流传着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今年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
我虽然没见过雷锋,但是他的事迹早已在我心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经常给我讲雷锋叔叔的故事:雷锋叔叔帮助一位大嫂买火车票;帮助一位老奶奶找儿子;帮助同班的战士洗衣服,补袜子;把自己省吃俭用的津贴寄给灾区……总之,他的事迹让我很感动。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助人为乐的好品质,从小就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有一次,我在公共汔车上遇见了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因为车上很挤,又没有座位,老奶奶行动很不利落。就在这时,我想起了雷锋叔叔那种为人民服务的好品质,我连忙站起来说:”奶奶,你坐这里吧。”老奶奶说:“谢谢小朋友!真懂事!”“没关系,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看到车上的人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但是我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在学校,我也帮助学习差的同学和我一起进步,看见地上有纸屑捡起来丢进垃圾桶,把同学掉在地上的铅笔、橡皮捡起来交给老师,积极参加大扫除。在家里我也经常帮助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雷锋的精神我们不仅不能丢,还要继续发扬光大。

『贰』 我心目中的历史人物

天魁星 呼保义-宋 江 天罡星 玉麒麟-卢俊义
天机星 智多星-吴 用 天闲星 入云龙-公孙胜
天勇星 大 刀-关 胜 天雄星 豹子头-林 冲
天猛星 霹雳火-秦 明 天威星 双 鞭-呼延灼
天英星 小李广-花 荣 天贵星 小旋风-柴 进
天富星 扑天雕-李 应 天满星 美髯公-朱 仝
天孤星 花和尚-鲁智深 天伤星 行 者-武 松
天立星 双枪将-董 平 天捷星 没羽箭-张 清
天暗星 青面兽-杨 志 天佑星 金枪手-徐 宁
天空星 急先锋-索 超 天速星 神行太保-戴 宗
天异星 赤发鬼-刘 唐 天杀星 黑旋风-李 逵
天微星 九纹龙-史 进 天究星 没遮拦-穆 弘
天退星 插翅虎-雷 横 天寿星 混江龙-李 俊
天剑星 立地太岁-阮小二 天平星 船火儿-张 横
天罪星 短命二郎-阮小五 天损星 浪里白跳-张 顺
天败星 活阎罗-阮小七 天牢星 病关索-杨 雄
天慧星 拚命三郎-石 秀 天暴星 两头蛇-解 珍
天哭星 双尾蝎-解 宝 天巧星 浪 子-燕 青
地魁星 神机军师-朱 武 地煞星 镇三山-黄 信
地勇星 病尉迟-孙 立 地杰星 丑郡马-宣 赞
地雄星 井木犴-郝思文 地威星 百胜将-韩 滔
地英星 天目将-彭 玘 地奇星 圣水将-单廷珪
地猛星 神火将-魏定国 地文星 圣手书生-萧 让
地正星 铁面孔目-裴 宣 地阔星 摩云金翅-欧 鹏
地阖星 火眼狻猊-邓 飞 地强星 锦毛虎-燕 顺
地暗星 锦豹子-杨 林 地轴星 轰天雷-凌 振
地会星 神算子-蒋 敬 地佑星 小温侯-吕 方
地佑星 赛仁贵-郭 盛 地灵星 神 医-安道全
地兽星 紫髯伯-皇甫端 地微星 矮脚虎-王 英
地慧星 一丈青-扈三娘 地暴星 丧门神-鲍 旭
地然星 混世魔王-樊 瑞 地猖星 毛头星-孔 明
地狂星 独火星-孔 亮 地飞星 八臂那吒-项 充
地走星 飞天大圣-李 衮 地巧星 玉臂匠-金大坚
地明星 铁笛仙-马 麟 地进星 出洞蛟-童 威
地退星 翻江蜃-童 猛 地满星 玉幡竿-孟 康
地遂星 通臂猿-侯 健 地周星 跳涧虎-陈 达
地隐星 白花蛇-杨 春 地异星 白面郎君-郑 天
地理星 九尾龟-陶宗旺 地俊星 铁扇子-宋 清
地乐星 铁叫子-乐 和 地捷星 花项虎-龚 旺
地速星 中箭虎-丁得孙 地镇星 小遮拦-穆 春
地稽星 操刀鬼-曹 正 地魔星 云里金刚-宋 万
地妖星 摸着天-杜 迁 地幽星 病大虫-薛 永
地伏星 金眼彪-施 恩 地空星 小霸王-周 通
地僻星 打虎将-李 忠 地全星 鬼脸儿-杜 兴
地孤星 金钱豹子-汤 隆 地角星 独角龙-邹 润
地短星 出林龙-邹 渊 地藏星 笑面虎-朱 富
地囚星 旱地忽律-朱 贵 地平星 铁臂膊-蔡 福
地损星 一枝花-蔡 庆 地奴星 催命判官-李 立
地察星 青眼虎-李 云 地恶星 没面目-焦 挺
地丑星 石将军-石 勇 地数星 小尉迟-孙 新
地阴星 母大虫-顾大嫂 地刑星 菜园子-张 青
地壮星 母夜叉-孙二娘 地劣星 活闪婆-王定六
地健星 险道神-郁保四 地耗星 白日鼠-白 胜
地贼星 鼓上蚤-时 迁 地狗星 金毛犬-段景住
这是108将,还有几大反派,蔡京,高球,童贯,杨戬,高衙内,西门庆,陆虞侯,祝家庄一群,曾头市一群,后面打契丹,征方腊也有一群人。
全书有名有姓的577人,有姓无名的99人,有名无姓的9人,书中提到但未出现的102人,共写了787个人物。

『叁』 以我心目中的历史人物写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作文

我心中的历史人物
三国,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有多少满腔热血.视死如归的勇猛战士;又演绎了多少让后人为之热泪盈眶.热血沸腾的传奇故事。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五虎上将之首--关羽?????
关羽(—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汉族。关羽身长九尺(今二米一),须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使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杆长2500mm,尖长500mm,龙口宽90mm,长150mm。刀刃弯起到刃口长150mm,窄处长80mm,。从刃尖到龙尾长1000mm,整把刀长4000mm。“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赤兔马一直是好马的代表。它先跟随吕布,后来在跟随汉寿亭侯关羽。从此和青龙偃月刀成为了关羽的代表型像。
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关云长水淹七军......这一幕幕激动人心.触目惊心的画面,恐怕只有他能实现了吧!他在战场上走马观花.无人可敌。遇敌手起刀落,刻不容缓,立马取下敌人首级。不愧享有“武圣”之称。
关羽不仅武功盖世.无人能敌,他的忠义无双更是留芳百世。正应如此,关羽才被曹操好好利用了一番。
军师诸葛亮在一次战争中让关羽把守围堵曹操的最后一道关卡。曹操在战乱中逃过了马超.赵云.张飞三道关卡,来到关羽面前。终于,曹操投降了。可他想起了关羽的致命要害——重情义!他便主动要求关于把他杀了。这时的关羽中计了。他想起了昔日曹操对他的恩情......关羽把头一扭说:“快走,下一次让我再看见你的话,我一定会杀了你!”说完便骑马飞奔到了远方。
关羽,一个传奇的人物,在茫茫人海中,也许他并不引人注目。但是,他的武功,他的情义,我永远都不会忘

『肆』 我心目中最敬佩的历史人物作文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伍』 我心目中的历史人物

颜真卿

谁都知道这是一位创造了汉文字艺术巅峰的书法大家,却鲜有人知道他刀光剑影的一生,知道他是出入十万敌军如履平地的一条铁血汉子,知道他是风雨飘摇、烽烟四起的中唐时代之忠臣烈士。刚正耿直的人格和瑰丽雄浑的艺术在他身上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巨大骄傲,也是其历尽苦难仍然生生不息的根由。每次感受颜体厚重雄强、大气磅礴的书风,我就觉得自己回到了汉唐,那个创造经典的时代,也是人格伟岸的时代。在平定安史叛乱中,颜真卿凑集河北二十万大军拖住叛军,打赢了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一场大仗。叛军势盛时,河北各郡大都被攻陷,只有他固守的平原城没有陷落。后来,为了平息李希烈叛乱,他以七十七岁高龄独闯虎狼之地,面对土匪们明晃晃的尖刀,毫不畏惧,面不改色,在被李希烈扣留一年多后自缢殉国。身为朝廷重臣,他为官廉洁自持,绝不贪枉苟取,以致闹到了“举家食粥来以数月,今又罄竭”的地步,不得不写信向同事求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这就是书法史上奇特的《乞米贴》的来历。寥寥数言,但研读起来却觉浩然正气,扑面而来。著名艺术家黄裳说:“予观鲁公‘乞米帖’,知其不以贫贱为愧,故能守道,虽犯难不可屈。刚正之气,发于诚心,与其字体无异也。”

王阳明

小时候读《三国》、《大明英烈》,觉得诸葛孔明、刘伯温天上之事知道一半,地上之事全部知道,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真乃神人;后来沉迷金庸武侠世界,对那些在人迹罕至的山洞突然悟得武学真谛,然后横行天下无敌手的神奇际遇心驰神往。再后来,明白这一切都是传说和虚构,是自以为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的白日梦。但读过阳明先生的传记后,我才明白中华历史上还真存在过这样的牛人。这个人集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于一身,千古之下,无人可比。想当年,他站在贵州龙场那个小小的驿站门前,独对如血残阳,惊天一悟,“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从此中国的思想河流发生了巨大的转向,这与武侠小说中的大侠突然悟出武学秘笈具有同样的浪漫主义色彩,而且在他人生的每一个转折时刻,都有僧人、道士、方外异人出现。他断言:“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不仅彻底瓦解了宋明理学,而且直抵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和存在主义思想境域,更为要紧的是,让葡伏了数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突然明白了主观能动性的巨大能量,“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从此中国的历史由帝王史变成为名臣史、知识分子史。王阳明的个人气质近于古人所谓“豪雄”,或者说他根本就是一个武林高手。他青年时任侠骑射,留情兵武,足迹踏遍江南塞北之地。在江西比武时,他以九矢全中的成绩震慑向他挑畔的内侍高手。正德十四年,宁藩朱宸濠在南昌发动叛乱,以十万大军,兵下南京,震动朝野。王阳明手无寸兵,却义无反顾,在强弱悬殊得不可思议的情况下,35天就生俘了朱宸濠,表现出了惊人的军事谋略和政治技巧。他的事业功绩不仅在古今读书人中绝无仅有,在两千年的文臣武将中也十分突出。所以有人说:彪炳显赫,自明之后,唯此一人而已。而我以为,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孔子之后唯阳明先生可当此论。

张自忠

关于张自忠的事迹网上书籍中到处都能看到,我并不比别人了解得更多。我的家乡,抗战时属第九战区,是中日两军搏杀的主战场。我小时念书的学校不远有座马头固,当年就发生过激烈的战斗。山上至今有战壕和弹坑遗迹,我们还在山上拾过弹壳。在一个名东郑的山乡,我见过一个合葬的抗战烈士墓。那是人迹罕至的山间,就一块平常的墓碑,刻着当时县长题的碑文,字迹已不太清楚。细看方知是国民党军李天霞部在此曾与敌寇激战数昼夜,为长沙会场的一部分。不久前读到萨苏先生《国破山河在》,这本书是作者在日本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写成的,真实而感人。他在书的《后记》中说:“在这些资料中,我看到的分明是一个个当年的中国人,他们或刚烈、或勇猛、或聪颖、或机变,用他们的脊梁扛起那个时代中国的命运。”八年抗战,那一代中国人为保护自己的家园和尊严而英勇赴死,与凶残的敌人展开长达十四年的殊死搏斗,他们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是中国的国魂。张自忠将军只是他们中的一员。

于谦
他是有名的清官, 他是有名的忠臣。他保卫着北京城,他就是于谦!!一句“只留清白在人间”千古传诵,一叠诬告他的奏折也无法掩盖他的清廉。 “清官!” 人们这样称呼他。虽位高权重,但家中竟无金无银。 多少送钱的考生被他拒之门外,多少冤屈被他逐一化解。人们大喊一声:“好人于谦!” “忠臣!”这是他的另一个雅称。也先的铁骑在北京城下虎视眈眈,城墙上的指挥却是个瘦弱的文官。面对南侵的鞑靼大军,他以惊人的胆量与出色的指挥让这座城市及其成千上万的百姓得以幸免于难。 功成了,在腐败的朝堂上。他也是百官的一员,他不拉帮结派,不结党营私。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位置上一定要做好应做的事。为国家,也为了人民。 北京东市,阴云密布。新继位的皇帝将他逮捕入狱。现在正准备将他斩首。 为什么?难道在这个世界上刚正不阿的人会遭人排挤、暗算吗?刀起头落,我们发现的只是他留下的一首“石灰吟”。没有权术,没有阴暗。 他的命运让人无法相信公平、正义还存人间。 这就是于谦!

『陆』 作文 我心目中的历史人物XXX600字

仅供你参考:
我心目中的周总理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里面主要讲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故事,我深有感触,通过学习了这篇文章使我认识和了解了周总理。在我的眼里,周总理是一个极其负责的人。课文里面有一句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问我,一两句。”可以看出总理对待工作非常认真仔细,他仔细审阅文件,没有一点马虎;从“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可以看出,总理对工作非常投入;更可以看出总理工作的时间很长,常常是通宵达旦,真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在我的眼里,周总理是一个生活简朴的人。从“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但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可以看出,总理的房子虽然大而漂亮,但室内陈设非常简单,“如此而已”这个词更是强调了陈设只有这些,再没有其它的东西,可以看出了总理生活简朴到了难已想像的地步。从“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可以看出,花生米虽然增加了,但数量还是很少,如果是总理一个人的就更少了,从这里更加看出总理生活一点也不奢华又非常好客。

『柒』 作文:《我心目中的历史英雄》 400字左右

我心目中的历史英雄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翻开司马迁著述的《史记》,它颤动着我的心灵。
其中《项羽本纪》更令我对项羽有了很深的感触。
武功盖世,风云际会,一举成名,威服天下,主宰苍生,英雄莫敢俯视。但大起过后即大落,大喜过后即大悲。从笑傲天下,碑睨诸侯,短短四年,被迫自刎乌江,项羽不愧为悲情英雄。
项羽,字子羽,出生在一个世代将门的贵族家庭,他不愿读书,不学习击剑,更不愿学识字,只学能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法,这为他能成为统帅,完成他灭秦的夙愿成了坚固的基础。年仅二十四岁,拥有如此的雄心壮志,如此远大的抱负,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没有理想没有抱负的人往往不能成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共鸣。
他的叱咤风云又重情重义,既神勇无比又亲善士兵。
秦二世二年,一个眼色,立刻拔剑杀死了殷通。混战中,以一杀百。他的果断,他的勇猛不得不使我震惊。“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为所为起大事”他出色的表现在司马迁眼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这位光明磊落的千古义士令我颤动。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别姬的故事,无不体现到项羽柔情的一面。自古英雄爱江山,自古英雄爱美人。项羽爱江山还是爱美人?我认为他既爱江山也爱美人。
爱江山,他才南征北伐,陶醉于西楚霸王的宝座;爱美人,他才随身不离虞姬。许多人觉得项羽不应该因为美色而在四面楚歌时,不开个例会,但试问,面临生死一别的边缘,谁不珍惜与爱人共度的时光?何况项羽身后这个如此乖巧的女子,难怪得到他欢心。这出于项羽的柔情,他的重情义。这位柔情似水的猛将令我佩服。
两军对战,拼死一搏,“所当者破,所击着服,未尝败北”这十二个字是在项羽本纪里,项羽对自己的评价。项羽的一往直前,视死如归的精神,如果能在如今社会中发扬,那么会多好?地震当中如果官员也秉着这种精神,那么我想也不至于有那么多的伤亡人员。这为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的灭秦功臣让我感动。
项羽对士兵的友善,对部下的关心,同甘共苦的精神,历代是多少帝王所能做到的?又是多少现代人能顾及的?无良商贩为了私欲,剥削员工的实例比比皆是,为什么就不能学习一下他的精神呢?
项羽的果断,细腻,勇猛,感悟了我。让我明白到时机是多么重要,情谊是多么的可贵,精神是多么可嘉。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鼠目寸光,残暴不仁,妄自菲薄。
虽然项羽神勇无比,但却在处理私情方面十分不谨,对于项伯私访张良,泄漏军机,项羽却没有诛杀,导致往后与刘邦在求封汉中成了忧患之处。啊!为了所谓的信任而重用无能的亲信,特别是在事业成败个人生死的重大问题上重用无能的亲信,是如此愚蠢的行为啊!
项羽在每次战争之后,必定屠城。活生生地把人埋了,人家都已经投降了,还要这样涂炭生灵,难道这值得肯定吗?这种滥杀无辜的行为难道知道赞扬吗?
刘邦,一个市井之徒,能把一代将相项羽打败,这似乎是出乎预料。但我觉得是在情理之中!项羽自伺高贵,能力超群,看不起刘邦,就是因为他的嫉恨上头,才被刘邦看准了弱点,击得他落花流水,才使贤才都归心于汉。这使我悟出一个道理,要成为英雄一定要忍耐。做人也一样,因为一时得暴躁而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是如此的可恨!是如此的后悔!三思而后行啊!
项羽的滥用私情,残暴,冲动,无一不警戒我,应该冷静、客观地面对每一件事,从多角度地去看每个问题,才能理性地作出选择。
在一个盛行“胜者王侯败者”的观念,竟然还有一个失败了的项羽受到如此的礼赞。他让我叹息,让我感概,让我伤感,让我敬佩。他的血性和柔情,让我挥之不去,咏之不足。他虽然像流星,在历史长河中一闪而过,但他却成了一个文化符号,被人们无数次地评价着。

我心目中的历史英雄
看完《鸿门宴》后,很多人都有会认为项羽是“妇人之仁”,错失了杀死刘邦的大好时机。但苏轼却认为项羽有“君人之度”。这并不是因为苏轼一时新血来潮,来个唱反调,这是他发自内心地赞赏。

当时的时局对刘邦是不利的,若项王一举入关杀死刘邦还好说,问题是他若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就不好了,刘邦手下虽说只有十五万余兵,但尽待在关内,加之刘邦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他们大多对刘邦十分忠心,倘若得之刘邦已死,必尽其力而反之,彼可于大路埋伏(项羽素傲,必取大而舍小),但见来时可往来冲突,却不与其正面交锋,此可疑其兵也,然后可使一人佯装投降,传书与羽言其为内应,里应而外合也,羽必信之,待羽入城,三下围攻,可擒矣(此乃关门打狗之策)。

项王可能考虑到此为人和与他势力不利也,故作个顺水人情,放刘归去。

刘邦善用人,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也正是如此,项王手下如韩信、陈平等皆降刘邦。项王会败,这是一个原因,可胜败兵家常事,一场战争的胜负不会抹杀真英雄的形象。

项羽不肯学书,书足以记姓名而已,不肯学剑,剑一人敌,要学的是万人敌。他打仗不管兵法,每战必披甲持乩,亲自出战。一者鼓舞士气,二者削敌锐气。真英雄莫过于此!羽曾以3万楚军大破汉兵56万,打得刘邦抱头鼠窜。这是多么的霸气啊!项王曾和刘邦讲和,划鸿沟为界,这是多么的豪气啊!他曾因兵败,而在乌江自刎,这是多么有骨气啊!

无论是打仗,做人,甚至是作诗,都掩饰不了他的英雄之气:

力拔山兮气慨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可奈何

项羽的这首诗也因此流传千载。

司马迁说过:“他爱马,爱美人,爱故交,最后自刎而死!这是一个十足的让人快意的英雄……”我想这是对项羽英雄之气的最好诠释吧!

项羽的死,不在与别的,只是他的英雄气,是他那天生的英雄气,注定了他悲剧般的命运!

『捌』 我心目中的_____(中国清正廉洁的历史人物)

我心目中的鲁迅
在我开始识字的时候,我所知道姓鲁的只有三个。一个是倒拔垂杨柳的梁山好汉鲁智深,再一个是班门弄斧中说的那个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鲁班,我还模模糊糊的记得有个叫鲁迅的,我只知道他的文章很难懂。上了五年级学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才觉得他充满了正义感。从此我开始读鲁迅的文章,鲁迅便在我心中树立了高大的形象。它比鲁智深还英勇,比鲁班还聪明,是一个把杂文视为匕首和刀枪,勇于跟反动派作斗争的伟人。
在众多的作家群中,鲁迅是突出的一个,也是特殊的一个。与其他举世瞩目的文豪相比,人们不禁要发出疑问:仅仅是写些短小的结构杂文,小说的鲁迅,何以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放出夺目的异彩?是的,鲁迅没有莎士比亚的累累巨著,没有卢梭的长篇自传,也没有雨果那曲折、动人的小说情节。然而他的确是位伟大的作家,因为他首先是位伟大的战士。他生活在一片混沌的世界中,却异常地清醒与敏锐,他不屈地战斗着、抗争着,以思想作剑,寸笔为枪,划存漫漫长夜,挑出些许亮色.
读鲁迅的作品,实际上是在了解鲁迅的为人。他敢骂,骂苟延喘、阴险狡诈的“落水狗”,骂奴颜卑膝,貌似中庸的伪君子;他敢论,论国民众生的劣根本性,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悲剧之源;他敢抨击,抨击狂人眼中“吃人”的世界,抨击把孔乙己推上绝路的封建礼教;报敢呐喊,为艰辛而麻木地生活着的闰土,为爱四大权力压迫的祥林嫂。他嫉恶如仇,使那些反动御用的文人们捉襟见肘,心惊肉跳,使病态社会的千疮百孔暴露无遗。他的幽默中闪烁出睿智与深刻,内中包含的是一颗忧愤深沉的爱国之心!
这,就是鲁迅。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消失了,又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让我们发扬鲁迅精神,把病态社会的千疮百孔暴露无遗,人人内心中包含着一颗忧愤深沉的爱国之心吧!

『玖』 我心中的历史人物

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集团将领,杰出的军事家。美姿容,精音律,长壮有姿貌,多谋善断,胸襟广阔。后与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并称卧龙凤雏幼麟冢虎。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为东汉太尉。其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初崛起时周瑜随之扫荡江东,并送钱粮物资助孙策成就大事。袁术仰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正式投奔孙策,与孙策一起南征北战,为打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孙策信任。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执掌军政大事。曹操消灭袁绍后,威逼孙权送儿子为人质,周瑜志向高远,劝阻孙权送质。赤壁大战之时,力主抗曹,并慧眼预见到曹军的劣势和己方的优势,指挥全军在赤壁、乌林大败曹军,是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其后又成功地攻克了荆州战略要地南郡,曹仁败走。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建议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吞并刘璋,与曹操二分天下,体现了一个军事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

周瑜去世,孙权痛哭流涕,说:“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短命而死,叫我以后依赖谁呢?”他称帝后,仍念念不忘周瑜,曾对公卿们说:“没有周公瑾,我哪能称尊称帝呢?”“东吴的王图霸业,随周瑜猝死化为泡影,自此从欲染指天下转为偏安一方。”可见周瑜在东吴所起的作用是无人可替代的。

《三国志》记载,周瑜举贤荐能可比鲍叔;折节为国可比蔺相如;谦礼忠君无人能比。雅量高致,气度恢弘。孙策初亡,孙权“ 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诸将礼简时,周瑜对比自己年幼的孙权极为恭敬,因此有性度恢廓评语,仅与程普不和,但他折节下交,终令程普叹服。史载,“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

与人相交时如饮醇酒,典故就出自程普与周瑜交往的感受。而陈寿提到的“曲有误,周郎顾”,则成为后来的文学作品中一个常用的典故。陈寿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记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阅读全文

与我心目中的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