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子的故乡。“自荐”而名传后世的毛遂,“凿壁偷光”的大经学家、西汉丞相匡衡,明代“博学宏词”的大文学家贾三近\孟尝君父子田文、田婴和明永乐皇帝妃子权妃
薛国故城
薛国故城在滕州市南部的官桥镇,距滕州市区约17公里。它东依沂蒙余脉,西傍微山湖畔,南连苏淮平原,北望龙峄两山,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拥有六万余家”的大都会了。薛国故城是我国地面上最长、当今保存最好的古代城池。城分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外城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周长为10615米,城墙逶迤起伏,现存城垣高出地面4—7米,底部宽20至30米。夯层厚19—22厘米,夯窝直径6—7厘米。有城门5座,南面2座,其它三面各一座,形成于战国时期。居住遗址9处,制陶、冶铁、冶铜、制骨作坊10余处。内城在大城的东南隅,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周长2750米。墙宽10米左右,城壕宽8米,内城门即西周、春秋的薛城,并一直延续到汉代。
滕国故城
“滕”作为“国”见于史籍,大约在距今四千年前,我国进入奴隶制社会的时期。西周初年,武王克商后,封其异母弟叔绣于滕,爵为侯,立为滕国。
南常故城
南常故城位于薛城区原南常乡南常村村北,坐落在凤凰山之阳的一片平原地带上。凤凰山又名朝阳山,山势连绵数里,上有三峰高低相错,其间杂有参差的巨石,形似展翅的大鹏,俯瞰南常故城沃野平原。凤凰山北麓有玉华泉,南麓有凉泉,二泉之水合流环绕故城,最后西流入漕河。东峰下有朝阳洞。故城东有老鸪山,山西侧有元代广威将军同知峄州军事周忠及其子武节将军兼邳州节度副使周瑞昌的墓葬。南常故城东西长约550米,南北宽约440米略呈长方形。故城东北隅,沿东墙基向北延伸出一个南北约100米的突出部分,俗传为“北门”,亦称“瓮上”。故城附近,古墓很多,经常有画像石刻出土。曾发现距今两千年而完整无锈的汉代环首铁刀、汉代石羊、和大批陶器。
震惊世界的台儿庄大战,运河支队的英烈,鲁南战役的辉煌,更有闻名遐迩的铁道游击队的雄风,枣庄因此博取了“铁道游击队的故乡”的美称
Ⅱ 德州现代名人、德城区现代名人、乐陵市现代名人、禹城市现代名人、临邑县现代名人、平原县现代名人、
李宫俊 韩红 张宏森
Ⅲ 近代禹城有哪些英雄人物
李三李连祥
Ⅳ 临邑出过什么名人
临邑县有邢侗、王抄洽、郭谌、葛守礼、孟郊、邓广铭等名人。
临邑县隶属于山东省德州市,东与济南市商河县毗连,西与禹城市、平原县、陵县为邻,南隔陡骇河与齐河县相望,北以马颊河与乐陵市为界,西距德州50公里,南距济南60公里,北距北京300公里、天津200公里,东距滨州码头100公里、青岛码头300公里,地处环渤海经济圈、黄河三角洲和“京九”经济开发带。2012年,临邑县总面积1016平方公里,辖8镇1乡3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54.19万。2012年,临邑县实现生产总值206.85亿元。[1]
Ⅳ 禹城的名人
王明奎(1874—1944)禹城五香脱骨扒鸡创始人。市中街道月牙湾村人。18岁时,学煮扒鸡,后求一老中医选配五种药料调味,制出的扒鸡,五味溢香,名为“五香扒鸡”。又因手提鸡腿,骨肉分离,起名“五香脱骨扒鸡”。
王克寇(1916—1944)原名王汝清,鲁西北四区基干二团政委。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大小战斗百余次,对党忠诚,作战勇猛,指挥有方,在鲁西北地区声望很高。1944年5月,王克寇率部队攻打东阿县牛角店伪军部,不幸中弹牺牲。
马毅之(1912—1954)中共禹城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梁家镇马家桥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在连五高小学组建了中共禹城县第一届委员会,任书记等职。历任豫西三十五团政委、临江中心县委书记、中央二机部党委副书记等职。
王春英,女,52岁,汉族,中专文化,中共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演唱的歌曲曾获中国民歌邀请赛银奖,获省级奖10余个,现任禹城市文化馆声乐教师副研究馆员。
刘梅,女,49岁,汉族,大专文化,山东省舞蹈家协会会员,创编的舞蹈曾获文化部“群星奖”铜奖,获省级奖20余个,现任禹城市文化馆舞蹈教师。
艾宇,女,30岁,汉族,大专文化,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演唱的歌曲曾获山东省青年歌手大奖赛金奖,山东电视台签约歌手,现任禹城市文化馆声乐教师。
Ⅵ 禹州历代都有哪些名人
大禹 他是我复国原始社会最后一制位 部落联盟首领,奴隶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君主。主要活动区域在河南,先后定都于河南登封、禹州和偃师,以“大禹治水”而流芳百世。
吕不韦 河南禹州市人,秦朝丞相。编撰了《吕氏春秋》。
晁错 河南禹州市人,西汉政治家、散文家,御史大夫。
郭嘉 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谋略家
褚遂良 唐代著名书法家,河南禹州人
吴道子 “画圣”武则天执政初年(公元686年)出生于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素有“吴带当风” 的美誉,他的人物绘画更是“冠绝于世”,被后人尊称为“画圣”。
张良 河南郏县人,西汉名相。汉初三杰之一。
Ⅶ 山东德州,有哪些历史名人
德州历史名人
1、先秦德州名人
夏朝 后 羿(前21世纪)有穷部落长、善射,“因夏民以代夏政”。
春秋 晏 婴(前6世纪)齐国正卿、政治家、外交家,封地在今齐河。
战国 赵 胜(前3世纪)赵国丞相、战国四大公子之一,封地在今武城。
战国 廉 颇(前3世纪)赵国上卿、“信平君”、军事家。今陵县人。
第三期 德州历代名人
2、汉代德州名人
西汉 董仲舒(前179-前104)今文经学大师、哲学家,在德州读书讲学“三年不窥园”。
西汉 东方朔(前154-前93)汉武帝时期太中大夫、给事中、滑稽大师。今陵县人。
东汉 赵 苞(2世纪)汉灵帝时任辽西太守抗击鲜卑、追封“鄃侯”。今武城人。
东汉 祢 衡(173-198)汉末名士、文学家。今临邑人。
第四期 德州历代名人
3、魏晋北朝德州名人
三国 刘 备(161-223)蜀汉皇帝、曾任平原县令、平原国相。
三国 华 歆(157-231)曹魏大臣、司徒、封安乐乡侯。今禹城人。
三国 管 辂(210-256)曹魏术士、卜卦大师。今平原人。
三国 崔 琰(159-216)曹魏名士,初任袁绍幕僚,后仕曹操。今武城人。
北魏 崔 宏(?-418)北魏大臣、司空、封白马公。今武城人。
北魏 崔 浩(?-450)北魏大臣、司徒。今武城人。
北魏 崔 鸿(5-6世)古代著名史学家,著《十六国春秋》。今平原人。
第五期 德州历代名人
4、隋唐德州名人
隋朝 窦建德(573-621)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河北起义军)。今武城人。
唐朝 崔义玄(586-656)唐初大臣、御史大夫。今武城人。
唐朝 孙伏伽(?-658)唐初大臣、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今武城人。
唐朝 颜真卿(709-785)唐朝大臣、书法家,唐玄宗时任平原太守,抗击安史叛乱。
唐朝 孟云卿(725-?)盛唐诗人,与杜甫等相唱和,“为当代推服”,今临邑人。
唐朝 孟 郊(751-841)中唐诗人,今存《游子吟》等诗500余首。今临邑人。
唐朝 张 祜(785-804)中唐诗人,以宫词闻名,与白居易过往甚密。今武城人。
唐朝 崔 胤(854-904)唐末大臣、四拜宰相。今武城人。
后唐 李 愚(?-935)后唐大臣、平章事(宰相)。今庆云人。
第六期 德州历代名人
5、宋元德州名人
北宋 刘 翰(919-990)宋初医学家,著有《开宝本草》。今宁津人。
北宋 李之仪(?-1117)北宋词人、文学家,备受苏轼敬重。今庆云人。
南宋 吕颐浩(1071-1139)南宋大臣、官至右相,封太师、秦国公。今乐陵人。
金朝 崔 立(?-1234)金末大将。今德城区人。
第七期 德州历代名人
6、明清德州名人
明朝 董 伦(1324-1403)明初大臣、翰林学士。今武城人。
明朝 葛守礼(?-1578)明初大臣、穆宗时任户部尚书,太子太保。今临邑人。
明朝 邢 侗(1551-1612)明代书画家,与董其昌齐名。今临邑人。
明朝 董养性(1616-1672)明末著名学者、有“江北第一才子”之称。今乐陵人。
清朝 田 雯(1635-1704)清初大臣、文学家,官至贵州巡抚。今德城区人。
清朝 孙 勷(1656-1739)清初名士。今陵县人。
清朝 卢见曾(1690-1768)康熙朝大臣、文学家。今德城区人。
清朝 卢荫溥(1760-1839)乾嘉时期军机大臣。今德城区人。
第八期 德州历代名人
7、近代德州名人
近代 韦逢甲(1796-1842)近代抗英将领。今齐河人。
Ⅷ 禹城的大禹像建于什么时间
巴姓源流 郡望堂号
一、寻根溯祖
1、以水为姓。相传,上古时伏羲氏有个后裔叫后照,定居于巴水,即今四川东部一带。他的子孙就以巴水为姓,称巴氏。若干代以后,住在这一带(含今川、鄂、湘、黔边地区)的共有五个民族:巴氏、樊氏、醰氏、相(向)氏、郑氏。巴氏住在红色的山洞里,其他五族住在黑色的山洞里。由于各自信仰的神灵不同,他们常常互相争斗,生活很不稳定。后来大家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协商决定推举一位共同的首领。方法是五族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比赛,赢的人就是首领。巴族推出的代表叫务相。他在两场比赛(掷剑和赛船)中都取得了胜利,所以他就当上了五族的首领,号称廪君,他的后代多数也 称巴氏。
2、以国为姓。周代有巴子国,开始被封的国君是子爵。巴子国辖境相当于现在四川的旺巷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并于秦。巴子国国君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巴”作为自己的姓氏,称巴氏。《世本》云:“巴子国,子孙以国为氏。”
二、郡望堂号
1、堂号“双卿堂”:战国时巴国将军巴蔓子,因巴国发生内乱,出使楚国,要求楚国出兵平乱,答应楚国,乱平后,割给楚国3座城。楚国出兵平了巴国乱后,向巴国要城,巴蔓子对楚国使者说:“城不能割,请拿我的头谢楚王。”说罢,自刎而死。使者带了巴蔓子的头见楚王。楚王对巴 蔓子的忠君爱国,非常佩服,就用葬王卿的礼节葬了巴蔓子的头。巴国也用葬王卿的礼节,葬了巴蔓子的尸身。
2、郡望高平郡:西晋时将汉代原有的山阳郡改为高平郡。治所在昌邑。在今山东省巨 野县一带。
三、历史名人
巴肃:东汉名士。字恭祖,渤海人,据记载,他与窦武、陈蕃共谋杀宦官,整饬朝政,事泄后遭到朝廷通缉。他到县令处投案自首,县令欲弃官与他一块逃跑,他坚持不肯。后遂被杀害。
巴泰:清朝汉军镶蓝旗人。以善战著称,因功封一等子爵。官至中和殿大学士。
巴蔓子:战国时期巴国人,官至将军。周朝末年,国内大乱,蔓子向楚国求救,答应若楚出兵剿乱,则许给楚国三座城池,楚国出兵援助了巴国。内乱平定后,楚王派使者前去接收三城,蔓子说:“藉楚之灵,克济祸乱,诚许三城,可持吾头往谢,城不可得也。”于是自刎。当使者事实丰蔓子的头回报楚王时,楚王敬佩他为人臣子的忠义气节,就以上卿之礼厚葬其头,巴国则重葬了他的尸身。
Ⅸ 高唐县的名人
春秋时期音乐家绵驹,齐国大将盼子,东汉鲁相乙瑛,三国魏相华歆,唐代大思想家、著名学者吕才,清代三省总督朱昌祚等历史名人辈出。当代国画大师李苦禅,山水画巨匠孙大石,著名画家谢家道、韩静霆、李燕等都是高唐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
华歆(157-231),字子鱼,高唐县涸河乡人,东汉末年举孝廉,授朗中职。大将军何进辅政时,华歆为尚书郎。
吕才(600-665),高唐县清平镇人,唐代著名学者。制造的管乐器“只八”,并著有勘正《阴阳书》。
杜潜(1522-1566),高唐人。明朝进士,初为户部主事,后升为山西左布政使,任蓟洲兵备道员时期,领兵抗击倭寇,镇守今河北省长城以内、东至山海关、西至居唐关之间的天津市以北地区。
杨顺天(1866一1899),高唐县张大屯乡后杨庄人。义和拳著名领袖。气功好,并擅长书法,后去北京受戒遂成为名僧。
王立言(1862-1900),高唐县琉璃寺乡王莫庄人。义和拳运动时,为拳众出谋划策,人称“王宰相”。
于清水,义和拳早期领袖之一,高唐县琉璃寺乡郝庄人,死时年仅30岁。
李苦禅(1899-1983),原名李英,号励公,高唐县三十里铺乡李奇庄人,当代杰出的书画艺术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在国内素有“南潘北李”之称,在国际上也颇有盛誉。
孙瑛(1919-),名大石。高唐县三十里铺乡河崖孙庄人,爱国归侨。著名山水画家。
Ⅹ 山东德州的名人有哪些从古至今!拜托各位了 3Q
廉颇 山东德州陵县人,汉族,生于公元前327年卒于公元前243年,死时已是84岁高龄.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德州陵县神头镇人,一说山东惠民人,有误)人。性诙谐幽默,善辞赋,武帝时大臣、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东方朔原有集2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东方太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程绍(明1557-1639),字公业,明工部尚书,德州市德城区人。程绍为人严峻耿直,沉静稳重,雄才大略,蔑视权贵,亢直敢言,不徇私情,遇事果断,不以难易而回避屈服。 田雯,一代文宗,字纶霞,济南府德州人(今德州市德城区吕家街人)。官至户部左侍郎,世称田侍郎。田雯居官职任心强,政绩卓著,关心民疾,兴利除弊,受到人们的敬仰。其居官从政的一生,也是著述的一生。他学识广博,著述丰富,《古欢堂集》十二卷、《黔书》上下二卷、《长河志籍考》十卷、《幼学编》四卷和《诗传全体备义》等。乾隆三十七年(1772)收入《四库全书》,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管辂(公元210—256年),字公明,三国时期魏国术士平原郡(今德州平原县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术士,被后世卜卦观相的人奉为祖师。管辂一生著述甚丰,主要有《周易通灵诀》2卷、《周易通灵要诀》1卷、《破躁经》1卷、《占箕》1卷,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死后葬于平原城西南周寨村西、尚庙附近。旧志记载有墓,今已不存。 刘峻(462—521),字孝标,今德州平原县人。南朝梁学者,文学家。曾注《世说新语》,引证详确,为世所重,原有集已散失,明人辑有《刘户曹辑》。 祢衡(173-198)字正平,东汉末名士,文学家。平原郡人(今临邑县德平镇小祢家村),幼聪敏好学;成年后博学多识,才华横溢。甚受北海太守孔融赏识,说他“其才十倍于我”有恃才傲物、善辩好胜、不畏权势的性格。祢衡著作原有两卷,已失传。后世见到的仅《吊张衡文》、《鲁夫子碑》、《颜子碑》、《鹦鹉赋》等四篇文章。 邢侗(1551-1612)字子愿,号知吾,来禽济源山主,晚号方山道民,临邑镇邢柳行村人。幼颖慧,七岁能作擘窠大书。善书、诗、画。尤以书法名世。朝人购邢书,“与黄金同价”。其名与董其昌、张瑞图、米万钟同称明末四大书家。与董其昌又称南董北邢。墨迹为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及上海、苏州、西安、四川、沈阳、承德避暑山庄所收藏;日本也有收存。山东历史博物馆藏有其著作与画品;著作有《来禽馆集》29卷,《南官县志》,《武定州志》15卷,《临邑县志》16卷。其中《武定州志》被方志家誉为名志。刻有《来禽馆帖》,其中以《十七帖》《澄清堂帖》最著名。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德州临邑东北)。孟郊早年生活贫困,以他为“清奇僻苦主”。他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又多苦语。《游子吟》是其代表作,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葛守礼、明朝德州临邑县人。出身农家,自幼贫而好学。1558年,乡试第一,次年成进士,授彰德推官。时有长久未决冤狱,礼一审即破。世宗爱其才,授职镇守山海山。赴任后增补关法,力除积弊,不久迁兵部主事。后来,升迁为南京礼部尚书。隆庆元年,明穆宗重新起用葛守礼,任他为户部尚书。葛守礼洞察时局,针砭时弊,竭力反对当时的“一条鞭法”及“一串铃法”。万历三年(1575年),葛守礼告老还乡。明神宗下诏,加授葛守礼太子太保封号。万历六年(1578年),一代名臣葛守礼与世长辞,帝赠太子太保,谥号端肃。 历史古迹: 苏禄王墓、禹城禹王亭颜真卿书《东方先生画赞碑》、夏津点将台泰山奶奶庙、平原文昌阁、临邑邢侗公园、平原千佛塔、齐河时传祥纪念馆、庆云海岛金山寺。 历史故事: 刘关张桃园结义、东方朔智勇故事、颜真卿为官佚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