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历史人物也木

历史人物也木

发布时间:2021-02-27 03:47:37

1. 填历史故事的人物

破釜沉舟来(项羽 ) 入木三自分(王羲之 ) 纸上谈兵(赵括 )
背水一战(韩信 ) 指鹿为马(赵高 ) 围魏救赵(孙膑 )
卧薪尝胆(勾践 ) 负荆请罪(廉颇 ) 毛遂自荐(毛遂 )
闻鸡起舞(祖逖 ) 望梅止渴(曹操 ) 图穷匕见(荆轲 )

呵呵,原来我也做过这个题,五年级快毕业的时候

2.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什么含义出自哪一历史人物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含义是限制民众入山过度砍伐,为林木创造足够的再生长时间,那么木材就会多得用不完。

出自于孟子。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原文:孟子对曰:“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出处:出自《论语·梁惠王上》。

作者: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2)历史人物也木扩展阅读

原文是梁惠王和孟子的对话,梁惠王提出了问题,孟子用一个比喻作答。

梁惠王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治国理政的根本问题,到底什么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和要法。

治国理政是有本有末的,要辨明本末,要抓住根本。关于这个根本,孟子讲了下面几条: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谷代表粮食,是粮食的总称。只要你不违背农时,粮食是吃不完的。

2、“数罟不入垮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是比较细。罟,是一种网。如果不用比较细密的渔网去池子里面捞鱼,那么鱼鳖是吃不完的。

3、“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农有农时,山林也有山林的时。砍伐树木掌握一定的时间,而不是滥伐,那么木材的使用也是无尽的。

4、“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粮食、鱼鳖都吃不完,木材都用不完,这样人民生养死葬就没有什么不满的了。

这样的情况,孟子认为是“王道之始也”。——陈来

3. 讲历史人物故事

南征倭寇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内援,但因为道路隔绝容而没有来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继光的罪。而后,汪直余党作乱于岑港,戚继光与俞大猷两军会合,前往围攻。但很长时间都没有攻下来,于是朝廷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全部罢免,让其带罪杀敌。驻守在岑港的倭寇抵御不住戚继光与俞大猷的进攻,于是打算逃走。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造好了大船,准备驾船夜遁,俞大猷和戚继光趁机发动进攻,击沉倭寇大船,余党向闽南逃窜从岑港逃走的倭寇又在台州烧杀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人弹劾戚继光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有通倭的嫌疑。正要准备治罪,戚继光却因平定汪直的功劳而复官,让戚继光守卫守台、金、严三郡。

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发现卫所的将士作战能力一般,而金华、义乌的人比较彪悍,于是戚继光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下,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戚继光根据南方多沼泽的地理特点制定阵法,又给他的部队配备火器、兵械、战舰等装备,戚家军因此名闻天下。

4. 历史人物中谁以木填海

精卫
精卫,古代神话中所记载的一种鸟,相传是炎帝的少女,由于在回东海中溺水而死,所以死答后化身为鸟,名叫精卫,常常到西山衔木石以填东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

5. 姓瑞木的历史名人有哪些我也不知道

端木赐:(生卒年待考),字子贡,是孔子的弟子。
端木叔:(生卒年待考),战国时期端木赐的后代,也是巨富,他曾散尽家财资助宗族国人。直至自己生病时竟无钱买药,死后无丧葬之费,段干生称赞他说:“端木叔,达人也。”
端木孝文、端木孝思:(生卒年待考),兄弟俩;溧水山人(今江苏溧水乌山乡)。著名明朝大臣。
其父端木以善在明兴武年间曾任刑部尚书。端木孝文、端木孝思兄弟二人均极富文采,善于写作,端木孝思尤工书法。
明朝初期二人同为史官,明永乐年间,端孝文由儒士任翰林院待诏,端木孝思亦由儒士兵任兵部员外郎兼翰林院侍书。
端木孝文曾先出使朝鲜,朝鲜政府深重其才,欲借替其做寿为名厚赠礼物。但端木孝文说:“吾持一节来耳,请以一节返”。人皆敬佩。
其后端木孝思亦出使朝鲜。端木孝文赠诗勉励,诗曰:“我曾持节往朝鲜,汝亦承恩下九天,手足情深当此日,君臣义重报何年。云笼鸭绿江船月,风指鸡瓴土炕烟。奉使若无冰檗操,才如班马也徒然。”端木孝思受领而去,后亦以一节报其兄。
朝鲜政府为表彰他兄弟二人在朝鲜期间的高风亮节,特设立“双清馆”以永为纪念。 朝鲜人深慕端木孝思书法,以得到他的手迹为荣,有“收孝思寸楮即宝之”的说法。
端木埰:(公元1816~1892年待考),回族,字子畴,江宁人(今江苏南京)。著名清朝文学家。
端木焯:(生卒年待考),回族,著名清朝书画家。
端木治:(生卒年待考),回族,著名清朝书画家。
端木国瑚:(公元1773~1837年),字子彝、鹤田、井伯,晚年号太鹤山人;青田太鹤山麓人。著名清朝文士、诗人。 著有《太鹤山人诗集》十三卷、《太鹤山人文集》四卷、《周易指》四十五卷、《周易葬说》一卷、《地理元文注》四册。

6. 历史人物

第一个人物嘛,是盘古,夏世系表 (约公元前21—16世纪, 姒姓)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杼)—槐—芒—泄—不降—扁—廑(胤甲) -孔甲-皋-发-桀(履癸)

商世系表 (约公元前16—11世纪, 子姓)

大乙(汤)—大丁—外丙—中壬—大甲(太宗)—沃丁—大庚—小甲—雍已—大戊(中宗)—中丁—外壬—河禀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高宗)—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

西周世系表 (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 姬姓)

武王(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恭王(繄扈)—懿王(燮)—孝王(辟方)—夷王(燮)—厉王(胡)—宣王(静)—幽王(宫涅)

东周世系表(一)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 姬姓)

平王(宜臼)—桓王(林)—庄王(佗)—厘王(胡齐)—惠王(阆)—襄王(郑)—顷王(壬臣)—匡王(班)—定王(瑜)—简王(夷)—灵王(泄心)—景王(贵)—敬王

东周世系表(二)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56年, 姬姓)

元王(仁)—贞定王(介)—哀王(去疾,三个月)—思王(叔,五个月)—考王(嵬)—威烈王(午)—安王(骄)—烈王(喜)—显王(扁)—慎靓王(定)—赧王(延)—考王(嵬)—桓公(揭,封于河南)—威公—惠公(斑)—西周武公(封于河南,即洛)—东周惠公(封于巩)

秦世系表 (公元前221---207年, 赢姓)

始皇帝(政)—二世胡亥—子婴

西汉世系表 (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刘姓)

高帝(太祖,邦)—惠帝(盈)—吕后雉—文帝(太宗,桓)—景帝(启)—武帝(世宗,彻)—昭帝(弗陵)—宣帝(中宗,询)—元帝(高宗)—成帝—哀帝(欣)—平帝(衎)—孺子(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公元8—23年)

东汉世系表 (公元25---220年, 刘姓)

光武帝(世祖,秀)—明帝(显宗,庄)—章帝(肃宗)—和帝(肇)—殇帝(隆)—安帝(恭宗,祜)—顺帝(保)—冲帝(炳)—质帝(缵)—桓帝(志)—灵帝(宏)—少帝(弘农王,辩)—献帝(协,禅位于曹丕)

三国世系表 (公元220---280年)

(一) 魏国(公元220—265年,曹姓) 武帝(太祖,操)—文帝(世祖,丕)—明帝(烈祖,睿)—齐王(芳)—高贵乡公—陈留王(奂,禅于司马炎)

(二) 蜀国(公元221---263年,刘姓) 昭烈帝(备)---后主(禅,为魏所灭)

(三) 吴国(公元222---280年, 孙姓) 大帝(权)—会稽王(亮)—景帝(休)—末帝(皓,为西晋所灭)

西晋世系表 (公元265---316年,司马姓)

武帝(世祖,炎)—惠帝(衷)—怀帝(炽,为匈奴族所俘)—吴王(晏)—愍帝(邺,为匈奴族所灭)

东晋世系表 (公元317---420年, 司马姓)

东晋十六国简表

元帝(中宗,睿)—明帝(肃宗,绍)—成帝(显宗,衍)—康帝(岳)—穆帝(孝宗,聃)—哀帝(丕)—废帝(海西公,奕)—简文帝(太宗,昱)—孝武帝(曜)—安帝(德宗)—恭帝(德文,禅于刘裕)

南朝世系表 (公元420---589年)

(一) 宋(公元420---479年,刘姓) 武帝(高祖,裕)—少帝(义符)—文帝(太祖,义隆)—孝武帝(世祖,骏)—前废帝(子业)—明帝(太宗)—后废帝(昱)—顺帝(禅于萧道成)

(二) 齐(公元479---520年,萧姓) 高帝(太祖,道成)---武帝(世祖,赜)—昭业—海陵王(昭文)—明帝(高宗,鸾)—东昏侯(宝卷)—和帝(宝融,禅于萧衍)

(三) 梁(公元502---557年,萧姓) 武帝(高祖,衍)—简文帝(太宗,纲)—元帝(世祖,绎)—敬帝(方智,禅于陈霸先)

(四) 陈(公元557---589年,陈姓) 武帝(高祖,霸先)—文帝(世祖)—废帝(伯宗)—宣帝(高宗,顼)—后主(叔宝,灭于隋)

北魏世系表 (公元386---534年,鲜卑族拓跋部,孝文帝时改本姓拓跋为元)

高祖成帝什翼犍—拓跋实—道武帝(珪,太祖)—明元帝(太宗,一嗣)—太武帝(世祖,焘)—景穆帝(见)—文成帝(高宗,睿)—献文帝(显祖,弘)—孝文帝(高祖,元宏)—宣武帝(世宗,恪)—孝明帝(肃宗,诩)—孝庄帝(敬宗,子攸)—节闵帝(恭)—安定王(朗)—孝武帝(修).东魏孝静帝(善见,禅于北齐) 西魏文帝(宝炬)-废帝(钦)-恭帝(廓,禅于北周)

北齐世系表 (公元550--557年,鲜卑族,高姓)

高欢――文宣帝(显祖,洋)-废帝(殷)-孝昭帝(肃宗,演)-武成帝(世祖,湛)-后主(纬)-幼主(恒,灭于北周)

北周世系表 (公元557--581年,鲜卑族,宇文姓)

宇文泰-孝闵帝(觉)-明帝(世宗,毓)-武帝(高祖,邕)-宣帝(贇)-静帝(阐,禅于隋)

隋世系表 (公元581--618年,杨姓)

文帝(高祖,坚)-炀帝(广,被宇文化及杀于江都)

唐世系表 (公元618--906年,李姓)

高祖(渊)-太宗(世民)-高宗(治)-中宗(显)-睿宗(旦)-武则天(称制,即帝位改国号为“周”晚年去位。)中宗(显)-睿宗(旦)-玄宗(隆基)-肃宗(亨)-代宗(豫)-德宗(适)-顺宗(诵)-宪宗(炎)-宣宗(忱)-懿宗-僖宗(儇)-昭宗(晔)-哀帝(禅于朱温)

五代世系表

十国简表

后梁(公元907--923年,朱姓) 太祖(温)-郢王-末帝(友贞,为后唐所灭)

后唐(公元923--936年,沙陀部,李姓) 太祖(克用)-庄宗(存勖)-明宗(嗣源,李克用养子)-闵帝(从厚)-末帝(从珂,李嗣源养子,为后晋所灭)

后晋(公元936--946年,沙陀部,石姓) 高祖(敬瑭)-出帝(重贵,石敬瑭养子,为契丹所灭)

后汉(公元947--950年,沙陀部,刘姓) 高祖(知远)-隐帝(承佑,为后周所灭)

后周(公元950--960年) 太祖(郭威)-世宗(柴荣,郭威养子)-恭帝(柴宗训,禅于赵匡胤)

辽世系表 (公元916--1125年,契丹族,耶律姓)

太祖(阿保机)-太宗(德光)-义宗(倍)-世宗(阮)-穆宗-景宗(贤)-圣宗(隆绪)-兴宗(宗真)-道宗(洪基)-天祚帝(延禧,为金所灭)

北宋世系表 (公元960--1127年,赵姓)

太祖(匡胤)-太宗(光义)-真宗(恒)-仁宗(祯)-英宗(曙)-神宗(顼)-哲宗(煦)-徽宗(佶)-钦宗(桓),(徽、钦均为金人所俘)

西辽世系表 (公元1131--1211年,契丹族,耶律姓)

德宗(大石)-感天后(塔不烟)-仁宗(夷列)-承天后(普速完)-末主(直鲁古,亡于蒙古族乃蛮部)

西夏世系表 (公元1038--1227年,党项族,赵姓)

景宗(元昊)-毅宗(谅祚)-惠帝(秉常)-崇宗(乾顺)-仁宗(仁孝)-桓宗(纯估)-襄宗(安全)-神宗(遵顼)-献宗(德旺)-末主(为成吉思汗所灭)

金世系表 (公元1115--1234年,女真族完颜部,完颜姓)

太祖(阿骨打)-太宗(晟,本名吴乞买)-熙宗(亶) -海陵王(亮)-世宗(雍)-章宗(璟)-卫绍王(永济)-宣宗(珣)-哀宗(守绪,为南宋、蒙古联军所灭。

南宋世系表 (公元1127--1279年,赵姓)

高宗(构,徽宗赵佶之九子)-孝宗(赵匡胤子德芳后)-光宗(敦)-宁宗(扩)-理宗(昀,赵匡胤子德昭后)-度宗(理宗侄)-恭帝(显)-端宗-帝(为元所灭)

蒙古、元世系表 (公元1206--1368年,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

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太宗(窝阔台)-定宗(贵由)-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刺)-泰定帝(也孙铁木耳)-天顺帝(阿速吉八)-明宗-文宗(图贴睦尔)-宁宗(懿璘质班)-惠宗(顺帝,妥欢贴睦尔,明灭元,北逃沙漠)

明世系表 (公元1368--1644年,朱姓)

太祖(元璋)-惠帝(允炆)-成祖(棣)-仁宗(高炽)-宣宗(瞻基)-英宗(祁镇)-代宗(祁钰)-英宗(祁镇)-宪宗(见深)-孝宗(佑樘)-武宗(厚照)-世宗-穆宗(载垕)-神宗(翊钧)-光宗(常洛)-熹宗(由校)-思宗(由检,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灭)

清世系表 (公元1644--1911年,满族,爱新觉罗氏 )

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圣祖(玄烨)-世宗(胤禛)-高宗(弘历)-仁宗(顺琰)-宣宗(旻宁)-文宗(奕宁)-穆宗(载淳)-德宗(载湉)-溥仪,辛亥革命时退位,清亡。

7. 历史上有哪些木姓的名人

历史名人

1、木楹
宋代人,官浙东帅府参谋,百姓称颂其德政。

2、木增
明代诗人。丽江土知府木青长子,万历二十六年(1558年)袭父职,被称为“木天王”。有军事、文学才干,政治开明,维护祖国统一。在职20年间,多次出征,势力西及边疆,北达理塘。先后向进行输军饷及助陵工银二万余两,赴京陈言边政大事,大力引进汉族及白族先进生产技术,办作坊,开金银铜矿,吸收汉藏的宗教与文化。被明朝视为滇南的屏藩,历授云南、广西、四川等布政使司的左、右参政头衔。爱好汉文化,工诗能文,善书法,著有《芝山云过集》、《山中逸趣集》等,著名文人董其昌、徐霞客、博宗龙、唐泰等分别为其诗文作序和跋。所著《芝山云过集》六卷收入《四库全书》。

3、木待问
浙江省永嘉(今温州市)人,字蕴之。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癸未科状元。木待问少年时,曾从学于大儒郑伯熊。中状元后,累官太子詹事,焕章阁待制,礼部尚书,官至侍从。木待问为官素无望闻,为人却自私刻薄,且忘恩负义。恩师郑伯熊去世后,木待问扩建自家府宅,擅侵郑家之地,师叔郑伯英与之辨理,争执中打了起来。木待问告官,并随差人抓捕郑伯英。伯英闻讯,扶老母迎出家门,木待问羞愧而退。宋孝宗鄙视木侍问的为人,曾问木姓起于何时?木待问答不上来。孝宗对其岳父大学者洪迈道:"被朕擢为状元,而不知祖姓来源,卿宜劝之多读书。"木待问长于写诗,其《千里思》云:“君行千里轻所历,妾弛千里心匪石。春房酌酒意息息,愁不在离愁在忆。鸳鸯瓦上昏无色,鹦鹉杯中坐更积,灯前独坐制君衣,泪湿剪刀裁不得。”
木天骏
南宋浙江省瑞安人,字德远,嘉熙年间进士,历官建昌守、大理宗丞。教授永州时,阐明张栻(号南轩)理学,颇有成就。

4、木玉璋
1931年生,云南省福贡县人,傈僳族名 木玉璋作品:《人类的金色童年》钱傅增。195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第一期军政干部训练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副研究员,现离休反聘,研究傈僳族音节文字及其文献。曾师从傅懋勋先生,参加了语言调查,民族识别,新傈僳文字方案的设计和推广。主要论著有:"傈僳语语法纲要"、"谈傈僳语词头a"、"傈僳族原始记忆方法和音节文字"、"傈僳族语言文字概况"、"傈僳语概况"、"傈僳汉词典"、"傈僳语简志"、"傈僳语中pat mo neil m、a色一词的浅识"、"恒乍绷故事中的"沙尼"一词及其姓氏"、"傈僳话语材料"、"汪忍波与傈僳音节文字"、"傈僳族语言文字研究概况"、"老傈僳文、新傈僳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音档傈僳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音档傈僳语禄劝方言武定话"、"《藏缅语音词汇》傈僳语"、"傈僳语数词的构成和用法"、"傈僳族音节文字的研究及发掘清理工作"、"傈僳族音节文字中的历法"、"傈僳族音节文字及其文献"、"傈僳族音节文字文献内容概述"、"傈僳族音节文字造字法特点简介"、"傈僳族音节文字文献汇编"、"傈僳族音节文字及其文献研究",《傈僳族首领木必入怒江史迹初探》、《傈僳族诗的艺术特色的文化价值》、《记述接角裴阿欠老人点滴事》、《傈僳族和姓氏和命名方式初探》。傈傈语译著有:"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共产党三十周年"、"庆祝峨傈山彝族自治县成立"、"中苏友谊"、"生命进行曲"等。

5、木义富
男,1933年8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汉族。高级经济师。1952年毕业于邮电部华东邮电学校,曾任北京市电信局三三局、四四局、五五局电力机务员、电力室班长。在此期间曾获模范工作者、先进生产者称号。1957年任北京市市内电话局团委书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1964年任北京市电信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l978年兼任北京市电信局教育处长。1983年任北京市电信管理局工会主席。1987年主持成立北京市电信职工技术协会兼任该会会长。1994年退休,现任技协顾问。曾写过《依照法律开展技协活动》、协好职工技协的经济实体,增强基层工会实力和活力》、《一手托两家,共同发展》、《职工技协在大发展中需探讨的几个问题》等多篇论文,并在《中国职工技术导报》等刊物登载。在推动职工技术协作活动开展方面,发挥了很好作用,北京电信职工技协连续12年被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会授予先进单位称号。我我该玲,女,1951年2月生,江西宜丰人,汉族。1966年参加甘肃生产建设兵团。1972年进天津第一金属工艺品厂做过工人,当过干部。1974年被选拔入天津财经学院工业管理系工业会计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在马列部任教、教哲学。1984年考入南开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三年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于lop年毕业取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在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进行研究工作。l992年调到天津城建学院管理系任系副主任、副教授。1994年始到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工作,历任教务处副处长,哲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现为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参加工作以来,在工作中始终保持高度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2次获校(局)级先进,多次获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奖。自从进入哲学领域,发表了说史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科学性质》、柱体的多种功能及其对主体的意义》、《主体范畴的具体性》、《关于集体主义原则的思考》、《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的可能性》、《关于实践作为标准的思考》等近50篇论文,参编、主编《当代人生哲学》、《价值值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十多部著作,约计170余万字。

6、木沙
这位青海石油管理局驾驶员的平凡而 木沙普通的名字在柴达木戈壁油城被人们广为传颂着。请看他所创造的一串串惊人的数字:1981年——1988年连续8年累计完成6443765个吨公里,为国家创造经济价值1224315.35元,上缴盈余476711.52元,节约油料36729公斤、节约材料费25320.95元,8年完成了18年的任务,按工作定额考核,提前跨入了21世纪。1989年他驾驶的41——01147号大田野拖车完好、出勤率为99.1%;周转量完成855794个吨公里,完成计划的232.2%;节约油料5424公斤,节约材料费用4727.75元。木沙1969年开车以来,始终战斗在柴达木盆地内,一心一意为井队送水、送泥浆、送油、送钻具、送生活用品。1988年12月中旬的一天,深夜一点多钟。一阵敲门声将木沙惊醒,得知北山6058队钻井用的钻挺断了,他马上开车装上钻铤为井队送去。当行至北山沟的陡坡时,由于路面有冰,车轮打滑上不去,他把车上准备应急用的铁锨取下来,一锨上一锨上往路面上垫,一直用了3个多小时才将路面垫好。这时,他浑身都冻麻木了。他咬着牙继续向前行驶,将钻挺及时送到井场。木沙出车时,为了节约时间,他都带上干粮和水壶,饿了啃上几口子馍,渴了喝上几口凉开水,长年跑野外,使他患了较严重的胃病,但他从未因病而影响工作。20年来,木沙同志共安全行驶了949845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行驶了20多圈。苏源是海南省汽车运输总公司七○一车从一个普通的汽车司机,在33年里安全行驶了200万公里,把近百万个旅客送到了目的地。苏源的青春是在单调枯燥的公路上度过的,是在常忘了吃饭休息的保养车工作中度过的。几十年来,苏源很少在家过春节。那年春节,他特意跟调度要了休假。家人知道后。把年货备得比往年都丰盛。除夕中午,车队长到他家告诉他,路上有车坏了,要他去驳车。队长深感内疚地说:“你们是最有资格吃这顿团圆饭的,但车队实在找不出人来了。”苏源二话没说,匆匆地打起行李上路了。200万公里,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五倍多。而苏源的200万公里是在海南险要的山路、恶劣的气候中跑出来的。为了让旅客更安全,他自己时常会遇到危险。他曾被皮带咬掉半截手指,曾从几米高的车顶上摔下来。他还常把家人拉来擦洗车。并每年无报酬地多出勤几十天,仅1988年就多出勤45天。苏源爱车如命。有一辆车他开了17年,行驶百万公里后性能依然良好。这些年,他为国家节约大量保修费,仅1987、1988两年就节约1万多元。18年他为国家创利润61万元,节约汽油近6万公升。

8. 历史人物 猜一猜

凿壁偷光(猜一历史人物)____________诸葛亮(孔明)

9. 历史人物有哪些

《陈化成》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军进范吴淞要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领上内海军民英勇抵抗。由于清政府的容错庸和怯懦,陈化成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最后粮尽援绝,为国牺牲。陈化成的英雄行为,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苏武》:苏武奉了汉武的帝命令,出使匈奴,被单于扣留。单于千方百计地胁迫他投降,但他在冰天雪地北海边,忍受着长期的苦难,不肯屈膝。苏武不畏艰苦的精神和高贵的民族气节,为后人所称颂。《于谦》:于谦,明代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当时,北方的瓦剌部族侵犯明朝,在“土木堡”将明英宗浮去,明廷大震,于谦率领军民,保卫北京,终于把强敌击败,英宗也被送回。朝中的奸臣怀恨于谦,借英宗、代宗争夺的时机杀害了他。可是于谦忠勇为国的事迹,直至今天一直为人们所称颂,留有著名的《石灰吟》

阅读全文

与历史人物也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