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历史人物答题

历史人物答题

发布时间:2021-02-27 03:44:10

1. 高考历史答题方法:历史人物评价题几个层次

  1. 分析该人物存在的历史背景及年代

  2. 分析该人物和他相关的历史事件

  3. 分析该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程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4. 总结该人物的对国家民族做过哪些贡献

2. 关于历史答题怎样才能答到点上,而且不落点

多做,多背,其实历史题目做来做去就那么几条,最多综合一下,
尽量写全一点,年代地点人物都写上.
别追求准,每年高考没听说有几个历史满分.
想到多少答多少,别岔太远就行,

3. 历史答题可以从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答 还可以以哪几种模式答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4. 帮忙找些抢答题!!历史人物

嗯嗯..1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1949年至1958年间兼任外交部部长。历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等党政军重要职务.1972年2月,他同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因膀胱癌于北京市逝世,从1974年6月第一次手术到1976年1月去世为止,一共做了13次手术。他的死讯成为“四五”运动的导火线。
答案:周恩来
2 中国国民党元老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国民党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是第一任中华民国立法院长,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广东都督、南京临时政府秘书长。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于1914年随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此后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人是汪精卫、廖仲恺和他,1935年12月,尚在法国的胡汉民被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选为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
答案:胡汉民
3 年幼时每天为父亲汪椒朗读王阳明的文章和陆游的诗,培养了他演讲的口才。青年时代,他秀才第一名出身,考取公费赴日本留学,后加入孙文的革命组织,因为文采富赡,成为孙文革命事业的得力助手。年少时期相貌英俊,被普遍公认为是美男子。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他决定支持日本所宣传的和平运动而与日本合作,出掌日本在南京组建的中华民国政府,彼时中华民国首都已迁往重庆,基于此项历史事实,加上国共两党皆不遗余力地给予负面评价,因此他被多数中国人视为大汉奸。
答案:汪兆铭(汪精卫)
4 晚清秀才,北洋军阀中直系军阀的首领,官至直鲁豫巡阅使。中国山东蓬莱人,1920年7月,跟随曹锟参加直皖战争,与奉系合作,击败皖系势力,共同参与控制北京政府。1922年4月,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拥曹锟,击败奉系军阀,使之败退关外,成为北洋军阀中的首要人物,驻守洛阳,军事实力最强。1923年2月残酷镇压京汉铁路大罢工,史称“二七惨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居住北平。其间曾批评满州国为日本附庸。1937年抗战爆发后,一直拒绝与日本人合作。1939年12月,于北平因吃水饺引发牙痛,由一日籍牙医替其拔牙,12月4日逝世。有传闻他可能是因为拒绝与日人合作而被谋杀。1940年,国民政府追赠国军上将衔,以显其保存晚节。
答案:吴佩孚
5 北洋军奉系首领,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早年从事绿林,当过土匪,马贼出身,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被盛京将军增祺收编,任游击马队管带,遂升擢而为师长。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他仍效忠清廷,任“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打击革命党人。后被袁世凯任命为第27师师长,镇压反袁的国民党份子。1928年6月被蒋介石北伐军击败,自北京退沈阳。随后遭到日本政府特使要求东北独立。他拒绝该要求。6月4日,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死。其子,也就是后来震惊中国的西安事变主角张学良,遂就任东北保安司令,继续统领东北。
6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与白崇禧一起,为国民党内“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广西省桂林西乡村出生,父亲李培英是名教师,育有五子三女。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党统治而未果。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落叶归根”,偕夫人郭德洁经瑞士回到中国并病逝于北京。
答案:李宗仁
7 原籍江苏,广西苍梧出生。民国年代中国军人,中国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曾于黄埔军校任教,北伐期间协助蒋介石在广东清党,之后又多次反蒋,曾于福建事变时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任政府主席。抗战胜利后脱离蒋介石之中国国民党,另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之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曾在梧州中学堂读书,是胡汉民的学生
答案:李济深

5. 历史的大题答题技巧

一、历史大题解题技巧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3、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4、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5、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二、高中历史大题怎么答

首先是扣题,最好把题目材料中你做认为的关键词都划下来,然后根据这些关键词逐一筛选作答。在答题的时候注意有序性,先答最本质的(得分关键),再答次要的(可遍地撒网,注意广度为先,再追求深度)记得结合材料。
另外还要注意题目分值→此项适用所有文科大题。两分少答,点到本质即可;四分略微扩充;六分、八分、十二分,尽量多答
再者就是掌握一些语料,就像万能金句这类的,实在不知道答什么也不要空着,把句子搬一点上去,说不定能踩点给分。
问答题,则更需要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题目是你曾经见过的,更不必费心去背某道题,只要掌握了方法,问答题也是很好解决的。首先是分析。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达。最好是分条阐述,一点写一两行,不必太嗦,关键是把要点写出,因为评卷时也是按点给分的,写得太多,一个要点绕了好几个弯才讲完,不仅会喧宾夺主,使老师因找不到要点而扣分,还会浪费许多时间,以致来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条时也有一个技巧,即根据所给的分数决定要分几条。一般一个要点是两到三分,如果一道题是八分,那么很可能它的要点就有四个。

6. 答题王第538关答案:游牧民族,打一历史人物。

司马迁,司马:掌管马群,迁:迁徙,合起来正好对上游牧民族的特性

7. 历史题目答题格式

一、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二、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三、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四、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五、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答题思路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8. 帮忙找一些历史名人竞猜的抢答题!!!!

写鬼写妖高人一抄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龄

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

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岳飞

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诸葛亮)

李白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蔡鄂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诸葛亮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受;
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史可法
数点梅花亡国泪;
二分明月故臣心。
秦桧(不是赞美)
人从宋后少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岳飞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9. 请答题:运筹帷幄、围魏救赵、四面楚歌和草木皆兵的相关历史人物。

运筹帷幄 张良
草木皆兵 苻坚
围魏救赵 田忌
四面楚歌 项羽

10. 历史答题

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有了很大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那里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窟内保存的大量佛经、文书等也极为珍贵。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敦煌壁画不仅仅是艺术品,同时又是历史的画卷,它以绚丽多彩的画面描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各个朝代多方面的社会面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墙壁上的图书馆”。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难点: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1)书法

原因: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隋朝书法融合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为唐代书法创新奠定了基础。

代表:隋唐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当推颜真卿和柳公权。

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俊丽,骨力劲健。

(2)绘画

特点:隋唐时期,绘画艺术高度发展。宗教画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厚,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已经大量出现。对后世影响较大的画家,有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等。

代表: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他的画,笔力刚健,线条像盘屈的铁丝,人物神形兼备。代表作有《历代帝王图》和《步辇(niǎn)图》。

吴道子画技高超,后世称他为“画圣”。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声。他的名作有《送子天王图》等。

三、学法指导

1.明确概念。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既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实用价值,也具有其欣赏性的艺术价值。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公元前后流行到日本等国。书法是书法家文化修养、个性、思想情感的体现,它通过特有的艺术手段,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人物画: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因题材类别的不同分为许多支科:描写历史故事与现实人物者称人物,描写仙佛僧道者称道释,描写社会风俗者称风俗,描写妇女者称仕女,肖像画称写真。又因画法样式上的区别分为若干类别:刻画工细勾勒着色者名工笔人物,画法洗练纵逸者名简笔人物或写意人物,画风奔放水墨淋漓者名泼墨人物,纯用线描或稍加墨染者名白描人物,以线描为主但略施淡彩于头面手足者名吴装人物。人物画是中国画里直接反映现实的画科。

写意画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意画主张神似,注重用墨、强调作者的个性发挥,多以书法的笔法作画,同时写意者的用笔也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形式,所以写意画家多半是书法家。

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其支科虽仅有山水与屋木两种,但名山大川、风景佳胜、田野村居、城市园林、楼观舟桥、历史名胜均可入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更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花鸟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除了本意花卉和禽鸟之外,还包括了畜兽、虫鱼等动物,以及树木、蔬果等植物。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又可分为大写意花鸟画和小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2.列表法。本课知识点较多,可以按类别、作者、朝代、成就、影响将本课内容归纳一表,学会利用图表概括归纳历史问题,总体掌握本课内容。

类别

作者

朝代

成就

影响或特点

书法

颜真卿

唐朝

创立了 “颜体”,

是继王羲之之后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柳公权

唐朝

柳公权自成“柳体”。

他的字方折俊丽,骨力劲健。

绘画

阎立本

唐朝

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

笔力刚健,线条像盘屈的铁丝,人物神形兼备。

吴道子

唐朝

他的名作有《天王送子图》等。

后世称他为“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声

石窟

敦 煌
莫高窟

隋唐

窟里有大量壁画和无数塑像、佛经、文书等。

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对书法、绘画家列表掌握:

艺术家

美称

代表作

作品特点

颜真卿

“颜体”

《颜氏家庙碑》

雄浑敦厚

柳公权

“柳体”
“颜筋柳骨”

《玄秘塔碑》

骨力劲健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擅长画人物故事画
人物形神兼备

吴道子

“画圣”

《送子天王图》

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

阅读全文

与历史人物答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