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小时候听妈妈/奶奶/姥姥讲过哪些古老的故事
听得最多的就是黄皮子成精的事儿,说的挺吓人的,但是我不信。
㈡ 我的家史作文600字关于姥姥,姥爷的故事
我有许多亲人,和亲人之间也发生过许多故事,但这次我要写的是我和姥姥之间的事。
姥姥文化不多,但却是过来人,她能给我讲很多故事,虽然这些故事并不生动优美,但朴实,吸引人,记得我以前总爱缠着姥姥给我讲故事听,听了一个又一个,总觉得够。一次,姥姥给我讲《周扒皮》的故事,当讲到周扒皮学大公鸡打鸣的时候,姥姥也会学两声鸡叫,可姥姥学的一点也不像公鸡打鸣,反倒像个母鸡哼哼,逗的我哈哈大笑,这时的姥姥仿佛和我一样大,我们就像是朋友。( 吴江市震泽亿龙红木 - 亿龙文学 www.sz-ylhm.com )
但有时,我就比姥姥“大”了,因为姥姥文化不多,我就充当姥姥的老师,教姥姥识字。不过我这个老师一点也不守师德,每次我就找一个本子,在本子上写下汉字,然后告诉姥姥这个汉字念什么,接下来我就在一旁看电视,让姥姥把这些字一遍又一遍的抄,过一段时间我再来检查,如果姥姥记不住我就让她接着抄,我则接着看我的电视。看着姥姥那一脸委屈的样子,我想我可真不是个好老师呀!
尽管有时我对姥姥很“严厉”但姥姥却对我十分的好,经常会瞒着爸爸妈妈偷偷地塞给我些零花钱,也会帮我扛下一些“罪”。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碎了碗,这要是被妈妈知道,一定是一顿狂风暴雨,这时就轮到“替罪羊”姥姥隆重登场了,姥姥会主动到妈妈面前承认她犯下的“莫须有”的罪名。所以,每当我犯下了“罪”时脑海里必然先涌现出来的是姥姥,我都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了姥姥,我这棵小树苗要承受多少“风吹雨打”呀!
㈢ 求三个东北的民间故事,是很小的时候姥姥讲给我的
第一个民间选自聊斋志异续:<<秦吉了>>
剑南一大户人家有一婢,美丽且聪明,主人很宠她,不让她与其他婢女一起。时有某太守辞官,将一只秦吉了送给主人家,这鸟十分聪明,会说人话。主人让这丫环专门喂这鸟。
一天,丫环喂这鸟时,鸟忽然说:“姐姐喂我,一定会找一个好姐夫!”丫环害羞,用扇扑它,鸟也不怕。自此,鸟凡有所言,丫环或笑或骂,习以为常,丫环也不介意。这丫环向独居一室,鸟就挂在门上。鸟和丫环就像一对伴侣,别人也不去管她。又有一天,丫环正洗澡,忽听鸟叫道:“姐姐真好身体,可惜我不是男子,不然魂都被你勾跑了。”丫环急了,光着身子就扑它。其时鸟也刚洗澡,因平时很驯服,笼门没关,竟然振翅出笼,绕着室内飞。丫环更急,鸟忽然穿破窗纸,翱翔而去。丫环顿时惊惶失措,深怕主人责怪,马上想了个主意,穿衣后将鸟笼移到室外房檐下,到主人面前哭诉:“因为我一不小心,关门洗澡,不想旁人嫉妒,乘机将鸟放去。我情愿领罪,任您处罚而无怨!”主人一向对此婢怜爱有加,而且知道众人都嫉妒她,果然没责怪她,反而追究旁人。过不久,就事也就放下来了。
十来天后,丫环奉主母命,去看望同县的梁孺人。梁家有个儿子名绪,未婚。正在书房读书。一会,有一只鸟飞到他的案头,说起话来:“我替你找到了一个佳偶,不去看看吗?”梁生惊视,原来是只秦吉了,于是放下书本追它。鸟忽然飞不见了,却看到了丫环,真是美丽极了,他紧跟在丫环后面。只见丫环一直走到内室,与他母亲叙话,梁生这才知道她是某大户人家的婢女。这婢女姿容端庄,娴雅动人;婢女看这少年,也时时秋波流转。四目交顾,可惜一句话也不能交谈。
许久,丫环才回家。丫环向主人回话后回到自己的房间,空鸟笼还挂在床头,看见秦吉了停在鸟笼上休息。丫环大喜,像得了宝贝一般,要把它重新放到笼子里去。鸟大叫:“我为姐姐奔波累得要死,幸亏替你觅得好姻缘,你怎么还要把我关到笼子里去呢?”丫环对秦吉了说的话感到惊奇,追问它,鸟一一细述。丫环方才明白。她松手后鸟也不飞,停在床上,它对丫环说道:“我虽然不能像古人昆仑奴那样,背着你越过这重重的院墙,然而你的心事,除了我以外,无人可以替你传递。姐姐果真对梁生有意吗?”丫环腼腆不答。鸟笑道:“真乃儿女之态,恐怕有人来,我且去了。”说罢,振翅而飞,一下就不见了。丫环很仰慕梁生的丰采,且耻于替人家做妾。她整晚翻来复去睡不着,还是拿不定主意。
次日,鸟趁无人又飞来了。丫环一招手它就下来了,她说:“主人对我很宠爱,不会轻易把我嫁出去;况且,梁生青年有为,纵然喜欢年青漂亮的女子,岂肯娶一个丫环为妻呢?多谢你费心,只怕事情难以成功,有什么办法呢?”鸟听懂了她的意思,一下飞走了。到晚上才回来,回复丫环说:“梁生对你的情意,从他写的诗中可以看出来了呀!”于是念诗道:“不妨团扇白,只喜玉颜红。徜遂乘鸾愿,终应跨凤同。”丫环听了很高兴,遂向鸟说了自己的心事,一清早鸟就飞走了。
梁生在书房,日夜挂念丫环,早上注视天空,那高飞的鸟很像那只秦吉了,于是说:“你能将我的话传达给我的心上人吗?我会为你立传的,你的故事将像苏武的雁一样流传。”话未说完,那鸟就飞下来了,停在墙上与梁生交谈,传达了丫环对他的相思及耽心。梁生很高兴,问丫环识不识字?鸟答道:“很识些字。”梁生即草书数行,叙说自己的相思,发誓要同她相好。信写好封口后,放在地上,鸟即衔了飞去,梁生不胜惊叹。此后几天,不再见鸟,那丫环的音讯也突然断了。
正彷徨间,忽传那家有个丫环死了,且已埋葬。梁生心中疑惑,打听后知道果然就是自己的意中人,因此非常悲伤,痛哭失声,也不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殊不知鸟衔信去后,给丫环看了,可她却不会写回信,于是她退下手上的玉镯,交给秦吉了。她把自己父母的住址也告诉了秦吉了,请梁生多交点钱给她父母,将她从主人家赎出,这样他们就可成就百年之好。鸟答应后将玉镯衔了飞去。飞到途中,突然遭到恶少射来的弹丸,被击中了脸,鸟就掉下来死去。而且过了不久,丫环也遇到了麻烦。开始,这家主人因为她貌美而宠她,准备把她收房作妾,可她很不情愿。且丫环因丢失鸟的事情嫁祸于人,虽然没有因为这挨打,而其他人却对她侧目而视。而且怕她得到主人的宠爱后在主人身边吹枕边风,于是都来对付她。听说她曾在室内与鸟谈话谈到半夜,就诬指她与人有私情。主人听后,醋劲大发。又在她房中搜到梁生写给她的信。因此勃然大怒,将她毒加拷打。而丫环因事情太过荒诞,怎么也说不清楚,所以被打得遍体麟伤,奄奄一息。主人不等她咽气就将她装棺,命仆人抬到野外埋了。
此婢之死的前前后后,梁生也不太清楚,只是独自悲伤,不觉伏几而卧。忽然梦见一女子,羽衣蹁跹,走上前来行礼道:“我就是那只秦吉了,和你的意中人本是同类。她因为行善,投胎转为人类。我后来与她偶然重逢,担心她嫁给一个平庸的男人,所以把她与你说合。不想我中途被弹丸击中,使我姊遭到众人的诽谤负屈而死,实在令人叹息!虽然如此,但她还有复生的机会,除了您谁还能帮她一把呢?”梁生梦中大喜,起来问其究竟,女子扬手一指道:“往城外行走百步就是她的坟墓!”说完化为一只孤鹤,凌空飞去。
梁绪惊醒,即带上仆人骑了马,访查到城外,想起有个北堡的地名,和梦中隐隐相合。一直找去,果然寻到丫环的葬处,也不敢冒失地开棺。就借村中一块地暂时休息。等到夜间,给些好处给仆人,一起开墓。所幸棺材埋得并不很深,靠近一听,好像听到有呼吸的声音。他急忙破开棺材,婢女果然复活了,梁生惊喜如狂。这附近有一座尼庵,两人叩开庵门,细述事情的原委,尼姑也乐得做个好人,很痛快地答应了。梁生就把丫环寄养有庵中,给了足够的费用才离去。
过了一个多月,丫环完全复原,还像以前那样漂亮。梁生请尼姑去他家说媒,对他母亲说这丫环是穷人家的女子。梁母去了一看,虽以前只见过一面,也还有些印象,丫环向梁母哭诉经过,梁母心疼儿子,不忍拒绝他的意愿,就把丫环迎娶回家了。并且因为丫环的缘故和那个大户人家不通往来,所以丫环的事情旁人都不知道。后来梁生感念秦吉了的恩德,,遇到捕获秦吉了的就买来放生。后来直到那大户人家败落了,尼姑才将此事泄露出去。
第二个听说过但没法说出选自出处,有点不同不是丫鬟而是小姐。只记得马儿,马儿,你走到那儿停我就嫁那儿,走了不知多少路,走到一座秃脱脱的山就停了下来。
㈣ 听爷奶姥姥爷讲小时候的故事600字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让老人们给我讲故事,喜欢各种奇怪的故事,今天讲给大家听,虽然很多都已经记不清了,有一个故事至今都记忆幽深,那是姥姥讲给我的,姥姥说那是发生在她们村子里真实的故事。不过也是一辈辈传下来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到现在早已说不清了,就当个故事听吧。
那是东北一个偏远的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是穷人,夏天的时候,天黑的晚,有那么一家人,丈夫出门赚钱去了久久没回来,仅仅留下一个女人在家带孩子,小孩子还不会说话,那时候的穷村子还没有通电,一般都点蜡烛,仅有的煤油灯也得省着用,所以各家各户都早早睡觉了。东北农村房子的结构是那种一进门就是厨房,然后就会看见灶台,灶台上有一口大锅。
这天孩子睡着了就先放在里屋的炕上了。寻思着孩子一时半会儿不能醒,就跟邻居大娘家唠了一会儿家常,这一唠嗑就忘记了时间,眼看着天黑了就寻思回家做饭,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孩子哭了,走进屋里一看孩子正坐在灶台上哭,由于当时天黑了下来,女人也看不清,寻思着点一根蜡烛,刚点着,呼的一阵邪风就将蜡烛吹灭,女人摸黑往嚎哭的孩子那边走,可是刚要走到那里的时候又一阵强力把她推到了门口那里,孩子哭的越发厉害了,女人心里开始害怕,到底是什么东西推的她?天越来越黑,女人想看清楚一些,于是又点蜡烛,这回女人还没等看清的时候又一阵邪风将蜡烛吹灭,那邪风伴着腐臭的味道恶心极了,女人隐约看到孩子依旧坐在灶台上,只是孩子旁边蹲着一个什么东西看不清,女人继续点蜡烛,那黑东西又使出一阵邪风吹灭了蜡烛,女人怕极了,也不敢上前,想来刚才应该是蹲在那里的东西推她的。心里开始发慌,孩子的哭声不断,女人赶紧去找来邻居。
那时候的邻居都是热心肠,天黑了,各家虽然已经躺下,但还没睡着,一听邻居家出事了赶紧都爬了起来,一会儿院子里就聚集了好些个人,还派出一个人去寻女人的丈夫,众人站在院子里想办法,女人又怕又担心孩子的安危,哭天抹泪地在那里哀求着,于是,村子里两个胆子最大的爷们拿着煤油灯进去,可是刚一进去,所有的光亮一下子全灭了,还伴着一声低低的怒吼,那声音绝对不像人类能够发出来的,俩人也吓的顿时腿软,磕磕绊绊着跑出房子,众人马上问他们看到什么了,俩人说没看清是个什么东西,只是一个黑东西在那里,“那声音你们也听到了,发出的声音像是被女鬼附身的怪兽啊!看不见脸,好像都是毛和头发?”听着就透着一股邪劲儿,还说是看见孩子还是坐在灶台上,那东西就护在孩子旁边,任谁也不能靠近。
这时候女人的丈夫被同村的找了回来,时辰已经快到半夜了,孩子的哭声渐渐有些无力了,怕是快没气儿了,丈夫和他弟弟拿着煤油灯和锄头又一次走进房子,这时候,孩子突然一声嚎叫伴着撕心裂肺的哭声响起,灯灭,只听见丈夫和他弟弟好像在里面与那东西厮打了起来,一时间什么声音都有,外面的人不敢发出任何与这无关的声音,甚至连呼吸都停止了一样。只听一声惨叫, 听上去是丈夫发出的声音,而孩子的声音戛然而止,他弟弟和丈夫不知被什么东西从房子里面扔了出来,看着二人满身伤痕,已经站不起来了,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所有人都不敢再靠近那房子,里面什么声音都没有了。
所有人都不敢离开,更不敢靠近,只能等待着天亮,外面女人嘤嘤低痛哭声,她丈夫和弟弟有些神智不清,还不能说话,村民们更是怕极了,在那里议论纷纷,屋子里再也没有任何声音。夏天天亮的早,众人说着说着就盼来了光亮,这回胆子大的几个村民一拥而上,走进屋子里一看……
发现什么东西也没有,所有人反复检查一边,屋子里什么都没缺,只是孩子去哪儿了不知。这一夜所有人都守在屋子门前,这孩子怎么就没有了呢?
所有人都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后来就一传十十传百,成了一个未解的谜团,有人说可能是什么怪兽把孩子吃了,有人说可能是什么仙儿啊鬼儿啊把孩子收走了,还有人说啊是那帮人把孩子吃了。。。
㈤ 姥姥讲故事 火烧赤壁
曹操统一北方后,企图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208年,曹操率20万(号称80万)大军南下,与孙权、刘备5万联军在赤壁决战。孙刘联军用火攻曹,曹军大败退守北方。这一战役史称“赤壁之战”。
㈥ 从哪些描写可见姥姥讲故事的确讲得好
老人家最爱来讲的,最愿源意让人们听的就是一些努力的事迹,比如以前灾荒年之类的,那时候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啊之类的, 我外公外婆一天到晚都会告诉我们这些, 我们也爱听一年的故事。还会互动。。。。。一些词语可以给一些提示, 船到桥头自然直,丢了西瓜捡芝麻,像这些, 老人家很愿意讲的, 而且故事还很多!
㈦ 听爷爷奶奶讲解放战争的故事
小时候,听到的最多的故事,就是爷爷奶奶给我讲的解放战争时期的事儿,虽然这些故事我听的耳朵都磨出了茧子,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使我最受启发的,还是这些我都“听烦了的故事”。
“解放前的国家特别落后,到处都穷,还总是受敌人欺负。在战争时期,人们一听到敌机来了的时候,就都往防空洞里跑,吓得在防空洞里躲半天都不敢出来,待到没有了飞机声,才敢出来。整天提心吊胆,就怕敌人来“找事儿”,弄得大家整天神经紧张。小鬼子还经常到处抢东西,那些看上去像有钱人家的就被抢了不止一次,有的还把人打死了,就这样,大家出门都得小心翼翼。那日子简直没法过。”奶奶总是一边叹气,一边说。而爷爷呢,则经常给我讲解放军。
“敌人总来欺负我们,我们总不能挨着吧,所以,解放军们出面了。这些解放军可都是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在战场上坚强、勇敢地与敌人殊死搏斗。在炎热的夏天,解放军们要执行任务,趴在草垛里,草垛里有好多虫子,解放军们就要忍受着蚊虫叮咬,一动不动的趴在里面,生怕暴露;还有的解放军,在战场上,跟敌人打急眼了,打得肠子都打出来了,也顾不上,继续打……那真是国家的好儿女,国家的骄傲啊!”每提到这,爷爷的脸上就会流露出笑容,但同时,也有一丝难过。”我总会想:爷爷应该是在为那些既然方军叔叔感到惋惜吧。
讲的最多的,还是敌人投降,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的事儿。“小鬼子投降后,大伙儿心里都想,这苦日子可熬到头了,那高兴劲儿别提了!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全国上下没有一个人不开心、不高兴,个个都比过年还开心,那种心情简直无法形容……”他们总是这样说,而且,每说到这里,必定会笑,甚至都能开心好一阵子。
如今生活与以前的生活简直是天壤之别!但是,我认为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些解放军,是他们为他们的子孙后代打拼出了一片天地,是他们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平常的点点滴滴都是他们留给我们的.他们是伟大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那么好的生活。现在的生活好了,各方面条件也高了,我们更应该珍惜,不应忘记过去,还要努力学习,创造美好未来!
㈧ 小时候听老人讲过些什么传奇小故事
孟母三迁:孟母头疼的摇了摇头,外面又传来了各种的痛哭声,还有一些丧葬的呐喊声,孟母一听到这些就头疼。自己家旁边不远处就是一大片墓地,所以时不时的就有这些丧事的声音传到自己家里来。吓人不说,但是孟子这个小家伙,居然一听到这些声音就兴奋的不得了,整天学着这些声音干嚎着,真怕这孩子学坏了。
一想到孩子学坏的这个问题,孟母觉得这个地方实在是不适合有孩子的居住,教坏了孩子。所以在和夫君商量过后,决定另找住处。很快,孟母就将家搬到了街上的闹市处,不用再听到那些丧事声音了,终于孩子不会再被这些声音给影响到了,孟母松了口气。
但是过了几天,孟母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孟子居然喜欢跑到东边的墙角下去聆听外面的声音,然后自己也跟着有样学样。“猪肉啦,新鲜猪肉,3文钱一斤。”“十文钱一只鸡。”……孟母忽然想起来,这里的外头街上,就是一条很热闹的街道,买什么的都有,而且不远处就是专门杀猪的地方。
所以孟子又跟着学了这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孟母再一次的忧伤起来,自己的孩子学这些有什么用?对他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只会影响到他而已。她有些责怪自己,找住所的时候,怎么没有经过多方面的打探,就住进了这么一个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的地方。
孟母忐忑的和孟父商量了这些事情,孟父犹豫了一下,就同意了孟母第三次搬家的请求。孟母这次吸取了前两次的经验教训,认真考察了各处房子,并且分析其中的各种利弊。在初一去看房子的时候,学生在进入学堂之前碰见都会相互问好,看到在学堂门口的先生,也会恭敬鞠躬问候。
孟子看到了这些,也跟着学,看到旁边的人都主动问好,遇见了长者也主动避让。孟子的改变以及行为,孟母看在了眼里,忍不住的叹息道,这才是适合孩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孟母在这学校附近选择了房子,并且尽快的搬了过来。
㈨ 姥姥讲故事葫芦兄弟
传说葫芦山里关着蝎子精和蛇精。一只穿山甲不小心打穿了山洞,两个妖精逃了出来,专从此百姓遭难。穿属山
葫芦兄弟
甲 急忙去告诉一个老汉,只有种出七色葫芦,才能消灭这两个妖精。老汉种 出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大葫芦,却被妖精从如意镜中窥见 。他们摧毁不了这七个葫芦,就把老汉和穿山甲抓去。七个葫芦成熟了, 相继落地变成七个男孩,穿着七种颜 色的服装。他们为了消灭妖精,救出老汉和穿山甲,一个接一个去与妖精搏斗。红娃是大力士,但有勇无谋, 落入泥潭被擒。橙娃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却被妖精的魔镜射瞎了眼睛 。黄娃是硬铁头,,被妖精用刚柔阴阳剑束缚住。绿娃会火功,又被妖镜的冷泉清凉酒灌倒。青娃有水性,被妖精用如意销魂酒醉倒。蓝娃有隐身术 ,去偷妖精的如意,解救了前五个兄弟。但是紫娃心已变黑,成了妖精的孩子,结果紫娃将六个哥哥吸进自己的宝葫芦,自己也被妖精活捉。妖精把七兄弟送进炼丹炉,想炼成七心丹。这时,老汉把七色彩莲的莲子投入炼丹炉,使他们联合起来,发挥各人的法术,冲出炼丹炉,终于打败妖精,把他们收进宝葫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