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鲵的历史故事

鲵的历史故事

发布时间:2021-02-27 00:58:13

① 关于龙的传说故事

1、《画龙点睛》

传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张僧繇的画家,他在一个寺院的墙上画了四条龙,这四条龙都没画上眼睛。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给龙画上眼睛呢,他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去。

听的人不相信,偏要让他画上。张僧繇没有办法,只好用毛笔在龙头上点上了眼睛。谁知道,刚点完两条龙的眼睛天上就电闪雷鸣,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墙壁也震破了,那两条龙腾空而起,飞到天上去了,墙上就只剩下没点眼睛的两条龙了。

2、叶公好龙

春秋时,有位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他家的屋梁上、柱子上和门窗上都雕刻着龙的图案,墙上也绘着龙。传说天上的真龙知道此事后很受感动,专程到叶公家里来,把头从窗口伸进屋子里,把尾巴横在客堂上。叶公看到后,吓得面无血色,魂不附体,抱头就跑。原来他并不是真正喜欢龙。他爱的是假龙,怕的是真龙。

3、龙的诞生故事

据传,古时候森林里的动物很多,而且非常凶猛,常常成群结队出来袭击、吞食人类,致使人类无法安宁地生活。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他们只好频频向天庭发出求救呼声,祈求上天能惩治那些无比凶残的动物。

天帝同情凡人的疾苦,立即委派六郎神到凡间查看,了解实情。 六郎神下到凡间目睹了动物撕咬凡人的场面,感觉到问题的严重,如果不及时拿出拯救办法,人类将无法生存。他重重地划出一条界线,暂时把人与动物隔离开,再遍访百姓,搜罗各方面意见。

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尽快在动物之中立一个“王”,以它来管制那些为所欲为的动物。六郎神采纳了大家的意见,苦思冥想得出了一个妙计:以九种动物组合成一种新动物,取名为“龙”。说办就办,他即刻就在洞壁上漫漫地画了起来。

先勾画出蛇身,接着画驼头、鹿角、牛嘴、鱼鳞、凤尾、鹰爪,当画完“狮须”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他想这第九样“虎眼”只能先画在一旁放着,等到九九八十一天,念个咒,再把两只“虎眼”安上去,以后这东西才会更听话。快到八十天时候,有一个木匠带着斧子、墨斗到深山老林里砍伐木头,走入洞内歇息。

偶然之中看见洞壁上画着一个动物图案,觉得这是一个很奇怪东西,左看右看,就是缺少两只眼睛。他随手拿起墨笔,模仿六郎神画的“虎眼”,添在龙头上。这下坏了,洞壁上的龙张牙舞爪扭动起来,嘴里喷着浓雾,龙体火光四射,一时狂风大作,洞内飞沙走石,龙像一道闪电似的飞了出去。

木匠趴在地上,吓得屁滚尿流。 一听说“王”龙出洞,那些凶猛的动物早已闻风丧胆,再也不敢出来食人,从此,人们有了安全保障,可以随随便便在山野劳作。 但是,龙成了百兽之王后,日益狂妄,根本不听六郎神的使唤,常常飞上天空兴妖作怪,有时连续降雨不止,地上常闹洪灾,百姓叫苦连天。

后来,摇身一变,还多出了一条龙。六郎神一怒之下,一条镇在云层里,继续看管动物;另一条则打入东海,令它不得随意出入。 百姓以为龙虽然出了一点小差错,但毕竟功大于过,依然把它视为吉祥物,因此,逢年过节都要扎上一条龙,走村串户游耍一番,企盼来年风调雨顺,太平安康。

4、掷杖成龙

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

5、鲤鱼跃龙门

鲤鱼们都想跳过龙门。因为,只要跳过龙门,他们就会由普普通通的鱼变成超凡脱俗的龙。可是,龙门太高,他们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摔得鼻青脸肿,却没有一个能够跳过去。他们一起向龙王请求:“尊敬的殿下,请你把龙门降低一点吧!如果连一条鲤鱼都跳不过去,这龙门不等于虚设了吗?”

龙王不答应,鲤鱼们就跪在龙王面前不起来。他们跪了九九八十一天,龙王终于被感动了,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鲤鱼们一个个轻轻松松第跳过了龙门,兴高采烈的变成了龙。不久,成了龙的鲤鱼们发现,大家都成了龙,跟大家都不是龙的时候并没有两样。于是,他们又一起找龙王,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龙王笑道:“真正的龙门是不能降低的。你要找到真正龙的感觉,还是去跳那座没有降低高度的龙门吧。”

② 女娲的故事有

女娲造人的传说

盘古开辟了天地,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鸟兽,替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气。

这时,有一位女神女娲,在这莽莽的原野上行走。她放眼四望,山岭起伏,江河奔流,丛林茂密,草木争辉,天上百鸟飞鸣,地上群兽奔驰,水中鱼儿嬉戏,草中虫之豸跳跃,这世界按说也点缀得相当美丽了。但是她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越看越烦,孤寂感越来越强烈,连自己也弄不清楚这是为什么。

与山川草木诉说心中的烦躁,山川草木根本不懂她的话;对虫鱼鸟兽倾吐心事,虫鱼鸟兽哪能能了解她的苦恼。她颓然坐在一个池塘旁边,茫然对池塘中自己的影子。忽然一片树叶飘落池中,静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涟漪,使她的影子也微微晃动起来。她突然觉得心头的死结解开了,是呀!为什么她会有那种说不出的孤寂感?原来是世界是缺少一种像她一样的生物。

想到这儿,她马上用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

捏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小小的东西,模样与女娲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窍,双手两脚。捏好后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来。女娲一见,满心欢喜,接着又捏了许多。她把这些小东西叫作“人”。

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样造出来的,气概举动自然与别的生物不同,居然会叽叽喳喳讲起和女娲一样的话来。他们在女娲身旁欢呼雀跃了一阵,慢慢走散了。

女娲那寂寞的心一下子热乎起来,她想把世界变得热热闹闹,让世界到处都有她亲手造出来的人,于是不停工作,捏了一个又一个。但是世界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双手都捏得麻木了,捏出的小人分布在大地上仍然太稀少。她想这样下去不行,就顺手从附近折下一条藤蔓,伸入泥潭,沾上泥浆向地上挥洒。结果点点泥浆变成一个个小人,与用手捏成的模样相似,这一来速度就快多了。女娲见新方法奏了效,越洒越起劲,大地就到处有了人。

女娲在大地上造出许多人来,心中高兴,寂寞感一扫而空。她觉得很累了,要休息一下,到四处走走,看看那些人生活怎样。

一天,她走到一处,见人烟稀少,十分奇怪,俯身仔细察看,见地上躺着不少小人,动也不动,她用手拨弄,也不见动静,原来这是她是最初造出来的小人,这时已头发雪白,寿终正寝了。

女娲见了这种情形,心中暗暗着急,她想到自己辛辛苦苦造人,人却不断衰老死亡。这样下去,若要使世界上一直有人,岂不要永远不停地制造?这总不是办法。

结果女娲参照世上万物传种接代的方法,叫人类也男女配合,繁衍后代。因为人世间是仿神的生物,不能与禽兽同等,所以她又建立了婚姻制度,使之有别于禽兽乱交。后世人就把女娲奉为“神媒”。

③ 娃娃鱼在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是3亿年前与恐龙同一时代生存并延续下来的大型两栖动物,有“活化石”的美称。距目前为止,大鲵最古老的化石是在美国怀俄明州的下新世地层中发现的。这些化石,大约距今有700万年至300万年的历史。

④ 娃娃鱼的典故

青岩山进深沟西北坡一带瀑布多、潭多;潭多,娃娃鱼也多。传说这些娃娃鱼是送子娘娘给五条有功的神龙送来为他们把守山门的。

传说真武帝上了天宫,修成了正果。为感谢五条神龙相救之恩,真武帝就问五条神龙有什么要求他会尽力满足他们。一条神龙来到人间一游,有心留在风景秀丽的赛武当,真武帝就在赛武当为他们每位安置了一个龙潭,然后请送子娘娘给一条神龙送支几个守门的娃娃解闷。

送子娘娘怀里抱着娃娃来赛武当,她看神龙们都居住在水里,就将怀里的娃娃往水潭里一丢,那些娃娃一见水都“哧溜溜”地钻进鱼腹投胎转世,变成了有手有脚,会夜间唱歌的娃娃鱼。所以,当地百姓只要见到水中戏嬉的娃娃鱼,就知道顺着这潭水可以找到龙宫宝殿。“娃娃鱼戏水”也成了赛武当一景。

⑤ 中国小鲵的物种学史

中国小鲵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看上去似蜥非蜥,似鱼非鱼,跟娃娃鱼相似。但它却并非鱼类,而是一种两栖爬行动物。它可以用肺呼吸,像青蛙一样,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来进行气体交换,作为辅助呼吸,所以必须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以昆虫、蠕虫、蚯蚓等小动物为食。
据了解,1889年,一外国人最早在湖北宜昌发现这种小动物,定名为“中国小鲵”。上世纪30年代,又有人在福建崇安、浙江温岭和湖南祁阳发现过“中国小鲵”,尔后便销声匿迹。
由于濒临灭绝,1986年与国宝大熊猫一起被国家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事实上,这种有3亿年历史、与恐龙同处一个发展时代,当年曾与恐龙“称兄道弟”的古老物种,历尽沧桑劫难能顽强地繁衍生息至今,本身就足以令人震撼,堪称珍贵的“生物活化石”,被生物学家誉为研究古生物进化史的“金钥匙”。
2005年05月02日,在湖南省安仁县豪山乡发现了很多。
2007年8月,甘孜州海拔4600米一海子出水溪谷中发现很多,地方老百姓用来泡酒饮用,据说可以治胃病。
2007年12月9日,中国小鲵在广东东莞观音山森林公园内的原始次森林一小溪岩缝中被发现。
2008年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一个溶洞,当地村民发现过中国小鲵。
2007年和2015年,广东东莞观音山景区工作人员在景区内先后两次发现了中国小鲵。
2013年2月,湖南省衡阳县岣嵝峰内发现两条中国小鲵,同年10月,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火烧坪乡某工地上,一辆挖机在挖石头时,挖出了一条中国小鲵,后被当地林业部门放生。
2015年10月,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当地遭受暴雨洪灾侵袭,造成部分乡镇水土严重破坏,给小鲵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一些小鲵在洪灾后爬出洞穴,爬到田间地头,被群众捕捉。之后,当地畜牧兽医水产局将回收的300多只珍稀小鲵放生。

⑥ 鱼的历史有多久

近五亿年前,地球上生命历程进程中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飞跃,出现了最早的鱼形动物,揭开了脊椎动物史的序幕,从而导致动物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真正的鱼类最早出现于三亿余年前,在整个悠久历史过 程中,曾经生存过大量的鱼类,早已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亡绝灭,今天生存在地球上的鱼类,仅仅是后来出现、演化而来的极小的一部分种类。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能识别物种,给以名称,通常所说的“鱼”包括水中的所有动物,因而把许多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均冠以鱼名,把鲸、海豹、大鲵(娃娃鱼)、乌贼、鱿鱼、章鱼、海星、海哲、海绵、文昌鱼等与鱼类混为一谈。到底那些水生动物 才是真正的“鱼”,对于“鱼”的划分,在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的定义。
二千几百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纪元前427——347)对鱼类所下的定义是:“这一类(鱼类)是由完全无知无觉的东西造出来的。变形之主以为在这一类中给予纯洁的呼吸是不再值得的,因为它们是各种罪恶的后代,而存在着不洁之心。变形之主把它们投入水中,使它们通过深厚的污泥,来呼吸那神妙而纯洁的空气。这就是鱼和牡蛎以及其他所有的水生动物,作为有了莫大的无知之罪而得到的处罚,被遥远地分离开来了”。柏拉图的观点充满了神创论。由于近代科学的发展,早已彻底否定了这种观点。
我国汉代初期的《尔雅》把动物分为虫、鱼、鸟、兽4类,其中鱼包括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低等脊椎动物及鲸和虾、蟹、贝类等
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奈(1707——1778)创立了现代分类学,他在所著的《自然系统》一书中,他将动物界分为哺乳、鸟、两栖、鱼、昆虫及蠕虫等6纲。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诞生了系统分类学。从此,鱼类的定义及包含范围也就确定下来。
究竟那些动物属于“鱼”?现代分类学家给“鱼”下的定义是: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脊椎动物。鱼类包括园口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等三大类群、世界上已知鱼类约有26000多种,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大类,约占脊椎动物总数的48.1%.它们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里,淡水鱼约有8600余种。我国现有鱼类近3千种,其中淡水鱼约1000种左右。
在我国沿海近岸浅水区的粗砂中生活着一种体形细长,长不超过50毫米,两端尖、半透明的小“鱼”,其学名为“文昌鱼”,它的外形虽是鱼,但它并不属于鱼类,文昌鱼的体背侧虽具脊索,但无脊柱的构造,体内无骨骼,无明显的头,心脏未形成。文昌鱼近似鱼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有脊索、神经管和鳃裂,在分类学上处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中间过渡类群——原索动物的全索类,也称无头类。

⑦ 娃娃鱼历史、文化、典故的典故么;

娃娃鱼学名为鲵,分小鲵和大鲵两种,大鲵又称瑕(鱼字旁),素有“活化石”之称。它是与恐龙繁衍生息于同一时代并延续至今的珍稀物种,也是地球上现存最原始、体型最大的两栖类动物。大鲵是反映地球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环境优劣的生物指示剂。
目前发现的大鲵体长1•8米,是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前肢四指,后肢五趾,头部疣粒显著,自颈侧至体侧有皮肤皱,以鱼、蛙、虾为食,分布在四川、山西、陕西、河南等地(2002年在我国赤峰市宁城县一处侏罗纪地层中发现1•65亿年前的真螈类动物化石,这是最早的娃娃鱼祖先)。或许几千年前的大鲵,它们的体型更长大,因此具有被后人神化为龙的资格。
《水经注•伊水》引《广志》曰:“鲵鱼声如小儿啼,有四足,形如鲮鳢,可以治牛,出伊水也。”所谓“可以治牛”,当是能够治服牛的意思,表明伊水的鲵鱼个头相当的大。屈原在《楚辞•天问》里问道:“焉有虬龙,负熊以游?”意思是哪里有这样大的无角龙,能够驮着黄熊在江河上出游?所谓虬龙可能指的也是大鲵,而人或神乘龙出游的传说当亦源于此(不排除人驯服大鲵用以渡河的可能性,因为大鲵不像鳄鱼那样危险;不过,鲵鱼也有凶猛的一面,见《吕氏春秋•贵直》)。
《本草纲目•鳞部四》称:“鲵鱼,在山溪中,似鲇有四脚,长尾,能上树,声如小儿啼,故曰鲵鱼,一名人鱼。”由于鲵鱼能爬上山椒树,因此又称山椒鱼。娃娃鱼的这种兼具水行、陆行和树行的生存能力,有可能被后人夸张成龙的上天入地入水的神奇本领。
根据全彩绘《经典图读山海经》(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华宝典《五藏山经》是帝禹时代的国土资源普查白皮书,其中记述许多地方都有娃娃鱼,然而却有着不同的名称,例如瑕(大鲵)、谛鱼(小鲵)、赤儒和人鱼;此外,《五藏山经》记述有当时人们对龙的崇拜习俗,但没有直接描述龙的形貌特征及其价值。
但是,到了夏代文献《海外西经》里,娃娃鱼已被称为龙鱼,而且开始被神化了:“龙鱼陵居在其(诸夭之野)北,状如狸(鲤),一曰嘏(鲵),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显然,夏代的人还知道龙的原形是大鲵;不过,已经有点拿不准,而且与鲤鱼混淆了(估计是鲤与鲵音相近而误传,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可能原本属于鲵鱼)。
接下来,在周代早期文献《海内北经》里则称“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这就表明周代的人已经不怎么知道龙鱼(陵与龙通)是娃娃鱼了,以为它是海洋里的鱼类。在周代和春秋战国时的作品《诗经》里,现存的305篇提到动物108种(《中国古代动物学史》,科学出版社),其中没有娃娃鱼,表明当时娃娃鱼非常少,人们的眼球已经见不到它们了。
根据蔡墨掌握的上古文献,帝舜时代有一个名叫董父的人,擅长畜养龙,被封为豢龙氏。到了夏帝孔甲时(公元前17世纪),在黄河和汉水获得两对龙,被认为是上帝赐给的乘龙;但是孔甲不知道如何喂养龙,遂聘请刘累养龙,并封其为御龙氏;后来有一条雌龙死了,御龙氏将死龙肉烹制成肉汤,献给夏后吃;夏后品尝后,问起龙养得怎么样了,御龙氏惧罪而迁居鲁县,夏代的养龙活动从此也就消失了。
此外,《尚书•舜典》记载帝舜任命22名中央和地方的长官,其中任命龙为纳言,即帝王的喉舌,相当于今天的政府发言人或宣传部长,并兼有钦差大臣的身份。这就表明帝舜时代,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动物,并有人(氏族)以龙为图腾(或者以捕龙、养龙为职业);以“龙”为发言人,可能与娃娃鱼的啼声与人类相近有关,而且娃娃鱼是唯一能发声的鱼类(蛙类除外)。

⑧ 鲸的故事

鲸集体自杀之谜(一)
1979年7月17日,加拿大欧斯海峡狭长的沙滩上,突然从海中冲上来一大群不速之客——鲸,粗略估算一下,足有百余头。这群鲸集体冲上海滩自杀的消息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其实,有关鲸集体自杀的事,在世界其他一些海域也曾发生过。早在1784年,法国海岸就发生过这类怪事。这年3月13日;在奥捷连恩湾里,只见一群抹香鲸趁涨潮时游上海滩,退潮时,也不肯游去。结果有32头鲸搁浅在沙滩上,吼叫之声在数千米外都能听到。最后,这群抹香鲸活活干死在沙滩上。当时,人们还没有援救鲸的意识,只是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自杀”。到了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人们慢慢有了援救鲸类的意识,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1970年1月11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处海滩上,一大群逆戟鲸不顾一切冲上海滩,冲上来的达150余头。海岸警备队发现了它们;立即把它们拖回到海里,可是它们又冲上岸,个个都是“宁死不屈”的样子。最后那些冲到海滩上的,全部干死了。这个事例说明,鲸冲上海滩,并不是误入歧途,而是它们完全不想活了。说它们是“自杀”一点儿也不过分,而且是地地道道的集体自杀。
鲸为什么要集体自杀呢?几十年来,不少人在研究这个问题,得出的结果也不一致。有人说,鲸自杀可能是鲸群中的领头鲸神经错乱而导致的结果。有的认为,鲸自杀可能是这群鲸患了某种我们人类还弄不清的疾病所致。还有人说,可能是鲸群追捕食物误入浅滩搁浅的缘故。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这些说法都不能使人信服。
为了揭开鲸集体自杀之谜,许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的进展。荷兰科学家杜多克收集整理了133例鲸自杀的事例。他发现,鲸自杀的地方,在地球各个角落都有,通常是在低海岸、水下沙滩、沙地或是淤泥冲积地区的海角。鲸有精确的回声定位器官,发生自杀时,往往是因为鲸的测定方位器官受到干扰,以致导航系统发生困难而自杀的。造成回声定位系统失灵的主要原因是遇到了缓斜沙质海底。另一个原因是鲸在捕捉食物时,由于声波系统紊乱造成的。俄罗斯的学者认为,鲸集体自杀的原因是出于一种保护同类的本能。据1985年美国科学家的一份研究报告说,从212例鲸和海豚集体自杀的事例分析,凡是发生鲸类自杀的地方,全都是磁场最弱的地方。这意味着什么呢?它与鲸的集体自杀有必然联系吗?这都没有最后的答案,可见,鲸集体自杀之谜并没有真正揭开。

鲸集体自杀之谜(二)

加拿大纽芬兰的波林半岛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除了秀丽迷人的海岸风景,明媚的阳光和清新的海风,更有一个最令游客们心动的景观--在湛蓝湛蓝的海面上,有时会突然喷起一股水柱,像喷泉一样;有时又突然会翘起一双大尾鳍,像是一只巨大的蝴蝶停留在海面上 ,有时还会传来"哼哼"的歌声,声音刚完,突然从水面下跃出一个庞然大物,背脊着水,又用鳍翅拍打浪花,嬉闹玩耍,弄得浪花四溅,真是自由自在,乐而忘形。原来,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鲸,那股水不过是鲸呼吸时从鼻孔里喷出来的巨大水柱,而那只海上的大蝴蝶,就是鲸的尾鳍。
渔民约翰就住在海边的小渔村里,每次看到这样的景象,他就会骄傲地向游客们介绍说:"看哪,这就的鲸!"看到游客们惊讶的神态,他又不厌其烦,滔滔不绝地向人们介绍起:"鲸虽然生活在海洋中,外形很像鱼却不是鱼,是高级的哺乳动物,它们也有很多种类,如蓝鲸、座头鲸、露脊鲸、抹香鲸等。鲸遨游大海,或沉或浮,活动自如,而且和我们渔民相处得非常友好,比我家的小狗还亲热哪!"
谁知,没过几天,灾难就降临了。那是1979年7月16日,约翰和几个好朋友正在海边聊天,突然,海面上许多鲸像是受了惊吓一样,争先恐后地向海滩上冲来。这突如其来的事情令他们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很快,第一条鲸冲上了沙滩,扭动身体奋力拍打着,浪花漫天飞溅,鲸上了陆地之后,它的骨骼支撑不住它的身体,这条鲸立即显出了痛苦的神色,辗转挣扎。而此时,第二、第三条鲸也纷纷跃上了海滩,苟延残喘。鲸奋力地挣扎着,拍打鳍肢,痛苦地呻吟,许多母鲸还带着幼鲸,而海中的鲸却依然拼命地向岸上冲来。
欧斯峡角湾小渔村的渔民们闻讯纷纷涌向海边,他们用船横在海滩外,阻止鲸冲向海滩;约翰又叫大家拿来绳索、水泵等奋力将鲸拖回深水处,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鲸身体庞大,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将几条鲸拖回水中,但很快,它们又重新向岸上冲来。……有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海滩上平静下来了,精疲力竭的人们看着海滩上铺满一条又一条鲸的死尸,都不禁痛苦起来,泣不成声。渔民约翰说:"我从未见过人们如此痛苦的目光。"
前来处理事务的政府环境保护局4官员对约翰他们说:"类似的事件很多,世界各地都有发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约翰急切地问,"那是因为近年来海水受到严重污染,鲸缺少生存的良好环境而自杀身亡吧!"那官员眉头紧皱,若有所思地说。
当然了,鲸的"集体自杀"之迷实际上要复杂得多。几年后,约翰从环境保护报上看到了一则消息:美国拉斯帕尔马斯大学兽医学系教授洛佩斯.胡拉多和英国伦敦大学生物系教授M.西蒙氏经过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解开了鲸"集体自杀"之迷。他们认为鲸的"集体自杀"的原因是军舰产生的各种噪声污染:军舰上的发动机声音,水下的爆炸声以及军舰上的水声测位仪和回声测位仪(声纳系统)等,造成了鲸回声定位系统的紊乱,使鲸不辨方向而误送性命,酿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悲剧。而事实也证明了,发生鲸集体搁浅海滩的当时,在附近的洋面上都有军舰正在活动。谜解开了,但我们人类应该如何去采取措施使鲸的悲剧不再重演呢?约翰想起那位政府环保局官员的深邃的目光,就像他眼前幽蓝幽蓝的海水一样,带着一丝忧郁迷茫的神色

⑨ 宠物(这两个字)的来历,历史,要具体的

宠物
宠物是抄人们不是为了经济目袭的,而是为了精神目的而豢养的动物。一般为了消除孤寂,或娱乐而豢养,一般宠物在主人那里会受到很好的对待,但由于对宠物的需求,导致宠物市场的出现,为了赢利,从野生到达市场之前,会有许多动物导致不必要的死亡。宠物一般是哺乳纲或鸟纲的动物,因为这些动物脑子比较发达,容易和人交流。但其实人可以把所有种类的动物变成宠物,包括鱼纲、爬行纲、两栖纲甚至昆虫,不过一般宠物都是体型比较小的动物。

目前常见的宠物包括:

哺乳类

马 狗 猫 啮齿动物(包括仓鼠<金丝熊>, 荷兰猪, 小白鼠, 沙鼠, 金花鼠, 八齿鼠, 寒号鸟<鼯鼠>和大花鼠. ) 兔 貂 刺猬 羊驼 小型的猪 猴 驴

鸟类

虎皮鹦鹉 葵花鹦鹉 金刚鹦鹉 其他种类的鹦鹉 金丝雀和其他种类的鸣禽(包括百灵,画眉) 鸽 灰葵花鸟

爬行类

蜥蜴 鬣蜥 蛇 龟 鳄鱼(包括宽吻鳄, 短吻鳄,印度食鱼长吻鳄,湾鳄<通常只有小时能当宠物饲养>)

两栖类

蛙 蟾蜍 娃娃鱼 鲵 蚓螈(一种地下生活的类似蚯蚓的两栖类动物)

鱼类

金鱼 锦鲤 热带鱼

昆虫类

蚂蚁 蟋蟀 蜘蛛

阅读全文

与鲵的历史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