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历史人物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刘邦,心狠手辣,但看人眼光准,善于采纳意见。极度无耻和虚伪
❷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有:
1、韬略鼻祖、兵家之宗——吕尚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2、春秋第一霸的主谋者——管仲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誉,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恒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
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
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
3、奇谋成霸业、经商成巨富——范蠡
范蠡(lǐ),字少伯,汉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淅川县)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
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辞而不受,后迁往陶地(今山东肥城湖屯镇陶山,幽栖寺本名“陶公幽栖寺”,俗称西幽寺,始建于宋代,紧邻范蠡墓。)经商积资巨万,世称“陶朱公”。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乃中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4、计关秦王朝兴衰成败——李斯
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
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
李斯贡献巨大,但是害死了韩非,后被赵高所害。
5、辅佐刘邦创建西汉王朝的谋略家——张良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颍川城父(今河南省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人。
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
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
《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❸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人物
你好,中国历史上出现无数英雄人物,你心中位列前十的都有谁?我们国家是一个辈出英雄的民族,从古到今不管是战争还是和平我们民族都有无数的感动英雄人物。他们有来自一线的,也有来自普通岗位的,也有来自国外的,他们是军人,他们是农民,他们又或是医生等等。那么在这无数的英雄人物里面,在我心中最喜欢我最敬佩的前十位是,钱学森、袁隆平、邓稼先、彭德怀、雷锋、叶挺、钟南山、莫言、朱熹,孔子。
每一个积极向上的民族都应该崇尚自己民族的英雄,我们更应该尊重和爱戴我们的英雄,因为一个弘扬历史英雄的民族才是一个发光发热的民族。我们心中都有自己的明星和偶像,这些英雄就应该位列在我们心中。
❹ 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人物
1、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2、孙武(约公元前535-?),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或说广饶)人。著名军事家。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3、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政(正),嬴姓秦氏,又名赵政(赵正。先秦时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秦庄襄王之子,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4、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5、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诗人杜甫也有赞扬诸葛亮的《蜀相》名篇传世。
6、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❺ 历史人物一览表
夏 后羿,女娇,妹喜,夏启,夏桀
商 妲己,伊尹,比干,妇好,商容,西伯侯姬昌,崇侯虎, 闻仲,箕子,微子,伯夷 ,叔齐 ,纣王,还有盘庚。
周 武王,吕尚,周公,幽王,褒姒,郝王
春秋战国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孟尝君,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等诸子百家,田忌,孙武,伍子胥,孙膑,乐毅,吴起,李牧,白起,屈原,荆轲,庞涓,夫差,勾践,介子推
秦 嬴政,2势,赵高,李斯,蒙恬,蒙括,王翦,项羽
汉 刘邦,韩信,萧何,陈平,张良,吕后,东方朔,王昭君,灌婴,张骞、卫青、霍去病,李广,班超,班固,武帝,文帝,景帝,光武帝,霍光,司马迁
三国 三国人物实在太多,只有复制了
梓潼 庞义
安定 程银
建邺 张英 陈横
北海 孙乾 武安国 王朗 国渊
会稽 周昂 周昕 樊能 虞翻
晋阳 李肃 曹性 郝萌 杨丑 穆顺 方悦
天水 华雄
下邳 吕岱 糜竺 曹豹 车胄 陈珪
北平 魏攸 鞠义
蓟 蒋义渠 吴巨
武威 贾诩
洛阳 韩浩 蔡琰 韩玄 杨奉
汉中 张鲁
长沙 区星
邺 苏由 潘凤 沮授 田丰 审配 吕翔 吕旷
陈留 典韦 夏侯渊 夏侯敦 刘馥 毛玠
长安 傅异 杜畿
南皮 文丑 颜良 高览 焦触 逢纪 李孚 季雍 晆元进 韩吕子
濮阳 董昭 于禁 程昱 陈宫 李丰
宛 黄忠 许攸 张勋 韩胤 纪灵 杨弘 俞涉 乐就 梁纲 桥蕤 娄圭
襄平 公孙度
汝南 袁胤 许靖 袁涣 雷薄
吴 严白虎 严兴 许贡 凌操
平原 华歆 崔琰
许昌 钟繇 荀彧 戏志才 辛评 郭图 荀椹
小沛 刘勋
江州 严颜
庐江 周泰
许昌 荀彧 陈群 郭嘉 戏志才 钟繇 许褚
长安 张既 傅异 金旋
南皮 牵招 焦触 李孚 张南
寿春 刘繇
吴 严白虎 严兴 许贡
下邳 车胄
襄阳 向朗 杜畿
成都 张任 张松 王甫 吴兰
洛阳 卢植 韩玄 徐晃 蔡琰 司马朗
濮阳 程昱 王忠 伊藉
平原 崔琰
陈留 梁习 满宠 毛玠 刘馥
襄平 国渊
北海 孙乾
蓟 邹靖 徐藐 吴巨
晋阳 郝萌 杨丑 卞喜 张燕 韩遁
邺 赵范 赵云 吕翔 吕旷 苏由
宛 黄忠 陈震 娄圭 李严
汝南 程秉 周仓 廖化 刘辟 何仪 裴元绍 龚都 吕范 袁涣 李通
吴 凌操 严畯
会稽 贺齐 董袭 虞翻 樊能 周昕
建邺 吕岱
天水 王异
建邺 陈横 张英
洛阳 徐晃 韩玄 杨修 蔡琰 杨奉
柴桑 蒋干 吕蒙
武陵 潘浚
长沙 桓玠
濮阳 王累
陈留 梁习
长安 皇甫嵩 金旋
寿春 蒋钦 刘馥
成都 秦宓 王甫
襄阳 向朗 杜畿
邺 赵范
南皮 郭援 李孚
长安 张既 傅异
平原 崔琰
零陵 刘度 刑道荣
建宁 李恢
襄平 国渊
晋阳 王凌 卞喜 张燕 韩遁
下邳 糜氏 陈矫 车胄
庐江 鲁肃 宋谦 大乔 小乔 周泰
北平 阎柔
汝南 魏延 张阎 周仓 廖化 刘辟 何仪 裴元绍 龚都 李通
北海 孙乾 程秉
蓟 徐藐
宛 甘宁 娄圭 李严
汝南 周仓 廖化 刘辟 何仪 裴元绍 龚都 赵云 陈到 魏延
寿春 张阎 陈兰 雷薄 步骘
长沙 桓玠
宛 娄圭 李严
天水 王异 杨肁
安定 韩德
成都 秦宓
建邺 吕岱 谢旌
濮阳 胡班
洛阳 司马懿 贾逵 司马孚 关平
建宁 李恢
武陵 巩志
邺 樊氏
蓟 田予 徐藐
晋阳 张燕 王凌
小沛 温恢
武威 蔡琰
北海 吴质
庐江 鲁肃
襄平 国渊
武陵 廖立
零陵 程秉 刑道荣
晋 卫瓘,王羲之,王献之,司马炎,谢安,谢玄
隋 杨坚,杨素,杨广,宇文化及,杨玄感,窦建德
唐 李渊,李世民,魏征,李建成,李元吉,房玄龄,李隆基,杨贵妃,李白,杜甫,秦琼,尉迟恭,武则天,郭子仪,安禄山,史思明,韩愈,柳宗元
宋 赵匡胤,赵光义,杨业,佘赛花,徽宗,钦宗,赵构,岳飞,宗泽,韩世忠,李纲,蔡京,高俅,童贯,岳云,王安石,3苏,司马光,欧阳修,
元 铁木真,忽必烈
明 朱元璋,朱棣,朱允文,常遇春,徐达,刘伯温,戚继光,郑成功,李自成,朱由检,刘瑾,魏忠贤,石谦
清 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乾隆,纪昀,和珅,鳌拜,明珠,索额图,陈廷敬,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洪秀全,石达开,慈禧,光绪,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李光地,施琅,吴三桂
手打不容易,有用就采纳吧
❻ 世界历史著名人物
980 -1037 I.西拿 阿拉伯
? -1051 毕升 中国
1021-1086 王安石 中国
1028-1087 威廉一世 英国
1031-1095 沈括 中国
1037-1101 苏轼 中国
? -1121 方腊 中国
1084-1151 李清照 中国
1103-1142 岳飞 中国
1125-1210 陆游 中国
1130-1200 朱熹 中国
1215-1294 忽必烈 中国
1235-1303 卜尼法八世 罗马教皇国
1236-1283 文天祥 中国
1245- ? 黄道婆 中国
1254-1324 M.波罗 意大利
1265-1321 但丁 意大利
1269-1354 黄公望 中国
1313-1375 薄伽丘 意大利
1328-1398 朱元璋 中国
1369-1415 胡斯 捷克
1371-1433 郑和 中国
1394-1460 恩里克王子 葡萄牙
1405-1468 斯坎德培 阿尔巴尼亚
1420-1506 雪舟 日本
1427-1509 沈周 中国
1450-1500 迪亚士 葡萄牙
1451-1506 哥伦布 意大利
1452-1519 D.芬奇 意大利
1460-1524 D.伽马 葡萄牙
1470-1523 唐寅 中国
1470-1559 文征明 中国
1471-1528 丢勒 德国
1472-1528 王守仁 中国
1475-1564 米开朗琪罗 意大利
1480-1521 麦哲伦 葡萄牙
? -1552 仇英 中国
1490-1525 闵采尔 德国
1490-1576 提香 意大利
1518-1593 李时珍 中国
1521-1593 徐渭 中国
1527-1602 李贽 中国
1528-1587 戚继光 中国
1533-1603 伊丽莎白一世 英国
1545-1598 李舜臣 朝鲜
1547-1616 塞万提斯 西班牙
1550-1597 巴伦支 荷兰
1559-1626 努尔哈赤 中国
1561-1626 F.培根 英国
1561-1642 朴仁老 朝鲜
1562-1633 徐光启 中国
1516-1616 莎士比亚 英国
1550-1616 汤显祖 中国
1562-1635 维加 西班牙
1564-1642 伽利略 意大利
1571-1630 开普勒 德国
1577-1640 鲁本斯 荷兰(佛兰德斯)
1583-1645 格劳秀斯 荷兰
1588-1679 霍布斯 英国
1592-1670 夸美纽斯(考门斯基) 捷克
1596-1650 笛卡尔 法国
1598-1652 陈洪绶 中国
1599-1658 克伦威尔 英国
1599-1660 委拉斯开兹 西班牙
1518-1593 李时珍 中国
1521-1593 徐渭 中国
1527-1602 李贽 中国
1528-1587 戚继光 中国
1533-1603 伊丽莎白一世 英国
1545-1598 李舜臣 朝鲜
1547-1616 塞万提斯 西班牙
1550-1597 巴伦支 荷兰
1559-1626 努尔哈赤 中国
1561-1626 F.培根 英国
1561-1642 朴仁老 朝鲜
1562-1633 徐光启 中国
1516-1616 莎士比亚 英国
1550-1616 汤显祖 中国
1562-1635 维加 西班牙
1564-1642 伽利略 意大利
1571-1630 开普勒 德国
1577-1640 鲁本斯 荷兰(佛兰德斯)
1583-1645 格劳秀斯 荷兰
1588-1679 霍布斯 英国
1592-1670 夸美纽斯(考门斯基) 捷克
1596-1650 笛卡尔 法国
1598-1652 陈洪绶 中国
1599-1658 克伦威尔 英国
1599-1660 委拉斯开兹 西班牙
1707-1778 林奈 瑞典
1707-1783 欧勒 瑞士
1710-1782 歌德 德国
1711-1765 罗蒙诺索夫 俄国
1712-1778 卢梭 法国
1713-1784 狄德罗 法国
1723-1777 戴震 中国
1723-1790 A.斯密 英国
1724-1804 康德 德国
1728-1809 博尔顿 英国
1729-1781 莱辛 德国
1732-1809 海顿 奥地利
1735-1815 段玉裁 中国
1736-1819 J.瓦特 英国
1743-1793 马拉 法国
1743-1794 拉瓦锡 法国
1743-1805 邓石如 中国
1744-1829 拉马克 法国
1744-1832 王念孙 中国
1746-1828 戈雅 西班牙
1749-1832 歌德 德国
1754-1793 路易十六 法国
1756-1791 莫扎特 奥地利
1758-1794 罗伯斯比尔 法国
1759-1805 席勒 德国
1760-1825 圣西门 法国
1766-1844 道尔顿 英国
1769-1821 拿破仑.B 法国
1769-1852 威灵顿 英国
1769-1859 A.洪堡 德国
1770-1827 贝多芬 德国
1770-1831 黑格尔 德国
1771-1858 R.欧文 英国
1772-1823 李嘉图 英国
1772-1837 傅立叶 法国
1777-1855 C.F.高斯 德国
1778-1850 圣马丁 阿根廷
1782-1840 帕格尼尼 意大利
1783-1830 玻利瓦尔 委内瑞拉
1785-1850 林则徐 中国
1788-1824 拜伦 英国
1789-1846 李斯特 德国
1791-1867 法拉第 英国
1792-1822 雪莱 英国
1794-1858 佩理 美国
1797-1828 舒伯特 奥地利
1797-1856 海涅 德国
1797-1875 赖尔 英国
1798-1855 密茨凯维支 波兰
1798-1863 德拉克洛瓦 法国
1799-1837 普希金 俄国
1799-1850 巴尔扎克 法国
1802-1885 雨果 法国
1803-1869 柏辽兹 法国
1804-1857 格林卡 俄国
1804-1872 费尔巴哈 德国
1806-1872 胡亚雷斯 墨西哥
1807-1882 加里波第 意大利
1808-1879 杜米埃 法国
1809-1852 果戈里 俄国
1809-1865 林肯 美国
1809-1882 C.达尔文 英国
1810-1849 肖邦 波兰
1811-1848 别林斯基 俄国
1811-1886 李斯特.F 匈牙利
1811-1888 萨米恩托 阿根廷
1812-1870 狄更斯 英国
1812-1870 赫尔岑 俄国
1813-1883 R.瓦格纳 德国
1813-1901 威尔第 意大利
1814-1864 洪秀全 中国
1814-1875 米勒 法国
1815-1898 俾斯麦 德国
1816-1888 鲍狄埃 法国
1818-1883 屠格涅夫 俄国
1818-1883 马克思 德国
1819-1892 惠特曼 美国
1819-1901 维多利亚女王 英国
1820-1895 恩格斯 德国
1821-1880 福楼拜 法国
1822-1856 维尔特 德国
1822-1884 孟德尔 奥地利
1822-1895 巴斯德 法国
1823-1849 裴多菲 匈牙利
1823-1886 A.奥斯特洛夫斯基 俄国
1824-1884 B.斯梅塔那 捷克
1826-1866 B.黎曼 德国
1828-1888 狄慈根 德国
1828-1889 车尔尼雪夫斯基 俄国
1828-1906 易卜生 挪威
1828-1910 托尔斯泰 俄国
1830-1878 大久保利通 日本
1830-1905 米歇尔 法国
1831-1879 J.C.麦克斯韦 英国
1832-1883 马奈 法国
1834-1907 门捷列夫 俄国
1835-1901 福泽谕吉 日本
1835-1909 利奥波德二世 比利时
1835-1910 M.吐温 美国
1839-1881 穆索尔斯基 俄国
1840-1893 柴可夫斯基 俄国
1840-1902 佐拉 法国
1840-1909 伊藤博文 日本
1840-1913 倍倍尔 德国
1840-1917 罗丹 法国
1840-1928 哈代 英国
1843-1907 E.格里格 挪威
1844-1908 里姆斯基-科萨耶夫 俄国
1844-1927 吴昌硕 中国
1844-1930 列宾 俄国
1847-1931 爱迪生 美国
1848-1916 苏里科夫 俄国
1848-1932 狄盖特 法国
1849-1936 巴甫洛夫 俄国
1850-1921 伐佐夫 保加利亚
1852-1911 范特荷甫 荷兰
1852-1912 明治天皇 日本
1852-1919 E.费雪 德国
1853-1895 马蒂 古巴
1854-1895 全琫准 朝鲜
1855-1935 米丘林 俄国(苏联)
1856-1924 布拉戈耶夫 保加利亚
1856-1950 萧伯纳 爱尔兰
1857-1933 蔡特金 德国
1859-1933 片山潜 日本
1860-1904 契诃夫 俄国
1861-1919 詹天佑 中国
1861-1941 泰戈尔 印度
1863-1938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俄国(苏联)
1863-1957 齐白石 中国
1865-1898 谭嗣同 中国
1865-1955 黄宾虹 中国
1866-1930 恰佑比 阿尔巴尼亚
1866-1909 库尼亚 巴西
1866-1925 孙中山 中国
1866-1944 R.罗兰 法国
1866-1845 T.H.摩尔根 美国
1867-1934 M.S.居里 法国(原籍 波兰)
1867-1945 珂勒惠支 德国
1868-1936 高尔基 俄国(苏联)
1868-1963 杜波依斯 美国
1869-1936 章炳麟 中国
1869-1948 甘地 印度
1869-1954 M.A.尼克索 丹麦
1870-1924 列宁 俄国
1871-1919 卢森堡 德国
1871-1919 K.李卜克内西 德国
1871-1945 德莱塞 美国
1871-1950 H.曼 德国
1874-1916 黄兴 中国
1875-1946 加里宁 俄国(苏联)
1875-1955 T.曼 德国
1875-1963 沈钧儒 中国
1877-1925 廖仲恺 中国
1877-1926 捷尔仁斯基 俄国
1879-1907 秋瑾 中国
1879-1953 斯大林 俄国
1879-1955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德国
1880-1961 萨多维亚努 罗马尼亚
1881-1936 鲁迅 中国
1882-1938 李仪祉 中国
1882-1949 吉米特洛夫 保加利亚
1885-1919 斯维尔德洛夫 俄国(苏联)
1885-1960 林伯渠 中国
1886-1944 台尔曼 德国
1888-1939 马卡连柯 俄国(苏联)
1889-1923 林祥谦 中国
1889-1927 李大钊 中国
1889-1971 李四光 中国
1889-1977 卓别林 英国
1890-1939 白求恩 加拿大
1890-1969 胡志明 越南
1893-1930 马雅可夫斯基 俄国
1894-1942 J.R.迪亚斯 西班牙
❼ 历史上都有哪些特出的人物啊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详情请看: http://..com/question/13166183.html 2.军史人物: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出生在中国,并在中国度过了大半生。他的父亲是一位在中国传教的美国牧师。他曾子继父业,做过牧师。他也是辛亥革命后,在现场亲耳聆听孙中山先生发表愿将临时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的讲演的唯一一位西方记者。 司徒雷登是燕京大学的主要创办人,并长期担任燕大的最高行政领导。在燕大,他提倡学术自由,支持学生运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不惜出重金聘请了许多著名的国内外教授,从而使燕大成为当时可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齐名的中国名校。 抗战时期,司徒雷登站在中国人民一边,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为燕大师生逃离日占区,奔赴大后方和抗日根据地提供过种种掩护与方便,并因此被日寇关进监狱达三年之久。 1946年7月,已70高龄的司徒雷登被马歇尔选中,出任美国驻国民党政府的最后一任大使,因而被深深地卷入了当时的中国政治,成为一个非常矛盾的人物:他既与蒋介石私交甚笃,又做过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座上客。他执行当时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支持国民党政权,燕大的学生为此打出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标语。在“调停”失败后,司徒雷登站在蒋介石一边,支持国民党打内战,但当蒋介石下台,国民党政府被迫迁往广州,要求各国使馆一同南迁时,他却坚持留在南京,以务实的态度积极与中国共产党代表联络,并希望美国政府及时承认共产党中国这一现实。当时,他已做好了到北京与毛泽东和周恩来会谈的准备,但他的建议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批准,不得不遗憾地离开中国。途经冲绳岛时,他发表声明主张美国应承认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因此被美国国务院下了“禁言令”。 详情请看: http://www.jrj.com.cn/NewsRead/Detail.asp?NewsID=122254 3.慈僖太后 一个女人,几乎成了历史上第二个女皇,但她没有这么做,没登大宝。 没有慈僖主政的这30年,既没有洋务运动,也没有“同光中兴”,慈僖稳定了清庭30年,在她死后仅仅不到5年,天下大乱。 戊戌变法如果成了,中国一定乱,改革嘛,只有一步步来,过于激进的改革对于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是不适应的。
❽ 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有哪些
1、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
自名武曌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2、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
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 ,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
3、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4、杜甫(712年—770年)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5、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❾ 世界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大历史人物
1、美尼斯 :埃及法老, 统一上下埃及,强化王权对地方的统治,极大的推动了埃及文明的发展。
2、汉谟拉比: 巴比伦国王, 统一伊拉克两河流域,制定汉谟拉比法典,实现了统治区的法制化管理,为世界上已知的第一部成文法。是巴比伦文明的代表。
3、阿育王 :印度孔雀帝国国王, 定佛教为国教,大力推行并实施。为佛教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是佛教文明的代表。
4、亚历山大: 希腊化马其顿帝国皇帝, 征服中东,终结埃及文明和巴比伦文明。实现中东的希腊化,同时希腊公民在意大利的殖民和文化传播,使希腊文化成为罗马文化的源泉。是希腊文明的代表。
5、秦始皇: 中国秦朝皇帝, 中国统一者,中央集权制的奠基人,统一文字、货币等,以法家统一思想。后来,汉武帝把儒家立为正统思想,但政治制度仍基本继承秦始皇。所以秦始皇是中华文明的代表。
6、凯撒: 古罗马将军,征服环地中海地区,以希腊文明为源泉,发展形成罗马文化,为罗马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后继者后代将耶稣的基督教定为国教,发展形成今天西方的基督文明。所以凯撒可以作为西方文明的代表。
7、穆罕默德: 阿拉伯帝国哈里发, 统一阿拉伯半岛,建立伊斯兰教。后继者征服埃等地,实现中东的伊斯兰化。是伊斯兰文化的缔造者。
8、成吉思汗: 蒙古帝国大汗, 和后继者一起征服欧亚大陆,将孤立的儒家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及基督文化纳入政治版图,马可波罗游记刺激了后来哥伦布的大航海和西方殖民时代。是东西方文化开始接触的桥梁。
9、拿破仑: 法兰西帝国皇帝, 统一欧洲大部,拿破仑法典成为欧洲各国制定资本主义法律的样本。
10、希特勒: 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 征服欧洲及北非,发动二战,是纳粹主义的代表。由于二战,催生了联合国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所以希特勒是影响二十世纪至今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