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历史人物姓项

历史人物姓项

发布时间:2021-02-26 21:55:23

A. 历史上姓贠的有那些名人

贠德忠:山东泰安东贠家北一世祖。
贠德诚:山东冠县贠庄(原山东堂邑)一世祖。先世枣强、冀州人,明初洪永年间始迁鲁。贠氏伍贠之裔也。一名位姓,迄今与伍氏称同家。自古有贠半千知名士。始祖当永乐年间由枣强冀州迁来。
贠 敞:(生卒年待考),前凉金城人(今甘肃兰州)。
贠半千:(生卒年待考),本名余庆;晋州临汾人。著名唐朝大臣、诗人。
其师王义方器之曰:“五百岁一贤者生,子宜当之。”因改名半千。
贠兴宗:(生卒年待考),字显道,仁寿人。著名宋朝大臣、学者。
贠兴宗著有《九华集》五十卷,《国史经籍志》又有辩言及采石战胜录,并传于世。
贠小苏:(公元1950~今),河南陕县人。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贠 杰: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行政管理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硕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府政策评估的效率与方法体系研究”负责人。
贠恩凤:(公元1940~今),出生于西安,原籍陕西华阴。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中国民族声乐学会理事,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兼职教授。曾先后担任陕西省政协第四届委员、第五、六、七、八届常委等职务。现为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名誉团长、书记。
贠 超:(公元1952~今),陕西三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先后在天津大学机械工程系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机器人技术和机器人控制、机械系统动力学。
贠宝山:(公元1930~1951),河南安阳人。著名国际主义战士,一级战斗英雄。
贠东华:(公元1950~今),陕西省华山监狱民警
1986年1月由部队转业到华山监狱工作。先后担任房产基建办主任、监察室主任等职。2001年6月至今,担任华山监狱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所所长,党支部书记。因工作业绩卓越,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2004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贠相彬:青年诗人。
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
现任中国金笔作文研究会秘书长,中国金笔作文教研组组长,砺智总校教研部副主任,中国金笔作文高级讲师。著有教学论文《一二年纪作文启蒙》,《作文教学与市场细微化处理》,文学剧本《吆喝》,诗歌《相彬诗文集》等。
贠宗翰:(公元1940~今),陕西咸阳人。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秦腔研究会副会长。
贠更厚:(公元1954~今),河南陕县人。著名美术家。
中国博物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三门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三门峡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副研究馆员职称。

B. 姓氏"项"是由何而来

项姓的姓源来历是比较单一的。

据史料记载,项姓源于芈姓。春秋时楚国的公子燕,他本是王族的后裔,因功被封于项地,并以封地的名为国名,建立了项国。公元前647年,这个小国被齐桓公所灭,从此以后,居住在项国的人就以国为氏而姓了项。另据史籍《广韵》记载,项姓虽然源于芈姓,但芈姓的先祖本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所以追本溯源,项姓的起源还是源于姬姓后人。

项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项姓后来辽西国郡发展成望族,世称辽西望。

项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人口约九十六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06%,居第一百六十三位。尤以湖南、浙江、湖北、贵州等省多此姓,这四省项姓约占全国项姓人口的74%。

http://zhummzyking.bokee.com/viewdiary.12011094.html

项姓起源参考之一
「项」源出:
一:出自芈姓。一说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春秋时, 楚国公子燕, 被封於项国(在今河南省项城), 公元前647年灭亡。《左传》谓项国被鲁僖公所灭, 《公羊传》,《谷梁传》则云被齐恒公所灭。子孙以原国为氏。楚霸王项羽就是项国贵族之后。
家族名人
项羽

地望分布:河北省乐亭,辽宁省大凌河。

项姓起源参考之二:项羽故里说项姓
说起鸿门宴的故事,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楚汉相争的两位重要人物——项羽和刘邦,而说起项羽呢?人们同样会联想到他和虞姬演绎出的一场悲壮的爱情故事——霸王别姬。

在众多的姓氏当中,项姓的姓源来历是比较单一的。据史料记载,项姓源于芈姓。春秋时楚国的公子燕,他本是王族的后裔,因功被封于项地,并以封地的名为国名,建立了项国。公元前647年,这个小国被齐桓公所灭,从此以后,居住在项国的人就以国为氏而姓了项。另据《广韵》记载,项姓虽然源于芈姓,但芈姓的先祖本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所以追本溯源,项姓的起源还是源于姬姓后人。
我们今天向您介绍的项姓,它的发源地就在河南项城县境内。项氏族人最初居住在中原一带,大约在周朝末期,由于当时群雄四起,战事连年,人口流动就成为一种必然。这时,居住在中原一带的项氏族人,有一部分逐渐向江苏、浙江和东南沿海一带繁衍发展。经过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如今项氏后人已遍布各地。在姓氏这个大家族中,项姓并不是一个大姓,但它在中国历史上却名声远播,十分显赫,说起“西楚霸王”项羽这位历史人物,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江苏宿迁市文联秘书长刘云鹤:项羽小时就有远大的志向,他不满足于学书学剑,而是要立志学万人敌的大本领。他24岁的时候在苏南,也就是现在的太湖流域一带起兵,北上抗秦,他带领各路诸侯,摧毁了秦王朝的主力,特别是巨鹿之战,大伤了秦朝的元气,也就是说,真正摧毁秦王朝的还是项羽,这就是项羽所以受到历代人们敬仰的根本原因。
但项羽毕竟不是一位政治家,他在楚汉战争中最终被刘邦击败,并演出了一场“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更是表达了对项羽的赞叹和惋惜之情。
江苏宿迁市文联秘书长刘云鹤:项羽的后人呢?我们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项氏肯定是有后人的。刘邦得天下之后,为了笼络人心,他把这个项氏赐为刘姓,但是至今来讲,宿迁仍然有姓项的。宿迁市居民:我姓项,叫项明,祖祖辈辈一直是住在宿迁的,我们宿迁这个地方,尤其是大兴镇有一个庄子,全姓项。项庄村民项继贤:这个庄子就叫项庄,大概有50%的人全姓项,1937年的时候,我伯父在的时候,沭阳的,新沂的、泗洪的,还有其它地方的人,曾经搞过一次延续家谱的事。可以那么说,我们是项羽的后代,但我们那个家谱全部被烧了。
项姓的起源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如今项姓已成为江南著姓。

项姓起源参考之三
项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春秋时有诸侯国项国(今河南项城东北一带),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后来被齐桓公攻灭,项国公族后代就以国名“项”为姓。以做纪念。项姓起源于姬姓。项姓后来辽西国郡发展成望族,世称辽西望。

在众多的姓氏当中,项姓的姓源来历是比较单一的。据史料记载,项姓源于芈姓。春秋时楚国的公子燕,他本是王族的后裔,因功被封于项地,并以封地的名为国名,建立了项国。公元前647年,这个小国被齐桓公所灭,从此以后,居住在项国的人就以国为氏而姓了项。另据《广韵》记载,项姓虽然源于芈姓,但芈姓的先祖本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所以追本溯源,项姓的起源还是源于姬姓后人。

我们今天向您介绍的项姓,它的发源地就在河南项城县境内。项氏族人最初居住在中原一带,大约在周朝末期,由于当时群雄四起,战事连年,人口流动就成为一种必然。这时,居住在中原一带的项氏族人,有一部分逐渐向江苏、浙江和东南沿海一带繁衍发展。经过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如今项氏后人已遍布各地。在姓氏这个大家族中,项姓并不是一个大姓,但它在中国历史上却名声远播,十分显赫,说起“西楚霸王”项羽这位历史人物,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江苏宿迁市文联秘书长刘云鹤:项羽小时就有远大的志向,他不满足于学书学剑,而是要立志学万人敌的大本领。他24岁的时候在苏南,也就是现在的太湖流域一带起兵,北上抗秦,他带领各路诸侯,摧毁了秦王朝的主力,特别是巨鹿之战,大伤了秦朝的元气,也就是说,真正摧毁秦王朝的还是项羽,这就是项羽所以受到历代人们敬仰的根本原因。

但项羽毕竟不是一位政治家,他在楚汉战争中最终被刘邦击败,并演出了一场“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更是表达了对项羽的赞叹和惋惜之情。

江苏宿迁市文联秘书长刘云鹤:项羽的后人呢?我们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项氏肯定是有后人的。刘邦得天下之后,为了笼络人心,他把这个项氏赐为刘姓,但是至今来讲,宿迁仍然有姓项的。

宿迁市居民:我姓项,叫项明,祖祖辈辈一直是住在宿迁的,我们宿迁这个地方,尤其是大兴镇有一个庄子,全姓项。

项庄村民项继贤:这个庄子就叫项庄,大概有50%的人全姓项,1937年的时候,我伯父在的时候,沭阳的,新沂的、泗洪的,还有其它地方的人,曾经搞过一次延续家谱的事。可以那么说,我们是项羽的后代,但我们那个家谱全部被烧了。

项姓的起源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如今项姓已成为江南著姓。

C. 历史上姓户的名人都有哪些

户茂来 主任医师。男,1952年1月出生,山东枣庄人。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现江苏省徐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病区主任。主任针炙推拿师、中国文化研究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科分会会员、北京兴华大学、医学课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业绩:从医26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国际性论文8篇,国家级杂志14篇,省级杂志1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致痛因素及手法机制》一文,获中华医学论文集优秀论文证书,并获九六年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北京、旧金山,优秀论文成果奖,并授世界传统医学突出贡献锦旗。《肌萎缩侧束硬化症》的研究成果,由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数据库收录入库。以针炙、穴位注射、关节腔穿刺、关节腔封闭、局封、常规推拿手法、松驰法、保健手法、被动手法、体疗、药物及功能锻炼相结合,主治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损伤、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脑血管后遗症等常见病,疑难病症具有独到之处和系列手段。被《当代骨伤人才录》、《中华当代名人辞典.医药卷》、《国际骨伤推拿医师交流手册》、《当代名医诊治秘验》、《现代名医大典》、《中国中医药优秀学术成果文库》、《中国当代学者大辞典》、《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等十家科名典收录。发表有《粘连性肩周炎的临床康复》、《手法治疗推动脉型椎病的机理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与手法治疗机制》、《滚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增生性膝关节炎的临床康复与评定》、《踝关节损伤的临床康复》、《手法治疗内伤头痛的操作与机理探讨》、《胃脘痛的手法操作与机理探讨》等论文。

户赦文 1937年8月出生。西安市人。大学本科,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现任镇安县农技中血站技术干部,县科协委员。1958年考入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1962年毕业并参加工作.1971年至1980年任铁厂区农技站站长。1982年至1986年任县农技站站长,1987年负责植保工作至今。三十余年来。长前深入基层,推广适用技术,对促进农业发展和推动农村科技进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一是解决了全县洋芋低产和晚疫病的危害问题。1970年在锡铜乡蹲点开展了30个洋芋品种试验,示范、、筛选出高抗高产“安农五号”品种,1971年在铁厂区率先示范繁殖,亩产4一8千斤,校当地洋芋增产1-3倍,深受群众欢迎。二是解决了全县小麦品种抗病性差和混杂低产问题。小麦品种,获得成功,在全县大面积种植获得了大丰收,受到了省、地、县各级领导的表影奖励。三是分类指导,大力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并根据全县立体地从、立体气候较为明显的特点,分区分类指导行套,提高复种指数,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78年主持铁厂区农业区划调查依据小麦收获时间,划分”三区六类”,撰写的”区域划分报告”。荣获陕西省税研成果三等奖。四是摸清了全县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和危害规律,提出了预防办法及防治措施,为确保农业全面丰收做出了贡献.1963年至1980年按县级有关部门评为先进个人8次,1983、1984年被县政府评为三等奖科技成果两项,1986年获地区奖励,1993年荣获农业部荣誉奖章。
户振江 男,1952年月日1月生,江苏省邳州市人。中共党员、高级讲师。1980年1月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数学系,1985年轻月在徐州师范学院数学系函授本科毕业。1997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课程班毕业。现任灌输省运河师范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近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有:《浅谈三垂线定理的应用》,文章针对三垂线定理这一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例题引路,深入浅出,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例说命题转换的几种非常规策略》是作者多年来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文章涉及面广,提示了数学中的辩证法,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好效果;《如何正确使用“且”、“和”、“或”》《师范教育》,文章利用诸多实例对“且”、“和”、“或”等几个逻辑连结词在数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透的分析,澄清了学生在逻辑上极易混淆的一个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组三角求值题图证及引申》,文章综合了一组三角求值题的类似解法,并在此基础上导出了一组三角恒等式,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一定的指导和求范作用;《浅谈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文章从不同角度指出了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途径和措施。另外,还参与编写《代数与初等函数辅导材料》一书。1985年被评为邳州市优秀共产党员,1990年受到徐州市“记功“奖励,1993年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98年再次受到徐州市委、市政府表彰,并记二等功。

D. 历史上姓史的名人有哪些


籀:
周宣王时书法家,相传他造有籀文(即大篆)。他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唯物主义命题。

鱼:春秋时卫国史官,以正直著称。临死时,还劝卫灵公进贤(蘧伯玉),去佞(弥子瑕)。后人称为"尸谏"。他秉笔直书,堪称史家楷模。

恭:汉宣帝时是宣帝舅公,凉洲刺史、赠杜陵侯抚
养辅佐宣帝有功、而先后有十几人获封候。

高:乐陵侯、车骑大将军、辅佐汉元帝有功。

崇:封溧阳万户候,为溧阳埭头史氏一世祖。
史务滋:溧阳侯之21世孙,唐左纳言、司宾卿

浩:溧阳侯之35世孙,南宋宰相,为岳飞平反昭雪,出自宁波东钱湖下水史家,一门三宰相,七十二进士;四世两封王。
史弥远:溧阳侯之36世孙,南宋宰相,史浩之四子。
史嵩之:溧阳侯之37世孙,南宋宰相,
史天泽:溧阳侯之36世孙,元朝著名军事家、宰相、枢秘使
金紫光录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平章军国重事、忠武镇阳王。
史可法:溧阳侯之49世孙,民族英雄,抗清名将。明朝文渊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在兵困扬州时,他拒降固守,奋战到底,不幸英勇就义。
史孟麟:明朝理学家。他主张以理学为"国本",以名节相砥砺,同时参与东林书院讲学。

夔:溧阳侯之51世孙,清瞻事府大堂,康熙老师。康熙字典主笔。
史贻直:溧阳侯之52世孙,清文源阁大学士
宰相,军机大臣。

E. 历史人物里姓氏后带“子“的有哪些

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庄子、孙子、曾子、朱子;韩非子、孔文子;子产;老子。

F. 历史上姓单的有那些名人

1、单雄信

单雄信有勇力,擅长使用马槊。大业九年,韦城翟让亡命瓦岗,聚众起义,单雄信与徐世勣前往归附,翟让在徐世勣的建议下攻取荥阳、梁郡二郡,瓦岗势力达到万余人。 同年,李密助杨玄感反隋失败,投奔瓦岗。

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举军投降。李世民下令将单雄信等一干将领全部处死,徐世勣向李世民求情,希望可以免单雄信一死,但遭到拒绝。徐世勣说,忠义难两全,并表示会在单雄信死后照顾单雄信的家人。徐世勣割下自己一块肉给单雄信吃下,说自己没有忘记当初的誓言,单雄信吃下后赴死。

2、单安仁

字德夫,濠(安徽凤阳)人,官至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少为府吏。元至正十一年,江淮兵乱,单安仁召集义兵保卫乡里,授枢密判官。至正十五年,从元镇南王孛罗普化守扬州。

历任浙江副使。至正二十一年,升任浙江按察使。至正二十四年,征为中书左司郎中,辅佐李善长裁断。调任瑞州守御千户。至正二十七年,入为将作卿。

明洪武元年,擢嘉议大夫、工部尚书,仍领将作事。单安仁精敏多智计,诸所营造,大小中程,甚称帝意。逾年改兵部尚书。年已六十七的单安仁请老归,赐田三千亩,牛七十角,岁给尚书半俸。

3、单卷

又名善卷、亶卷、单父,相传为远古后期东夷族中影响较大的政治领袖、氏族首领。活跃在今山东省单县一带。单卷,又名善卷、亶卷、单父,是帝舜的老师。

相传为远古时期游牧于菏泽四泽六水之地的东夷族中影响较大的政治领袖、氏族首领,因善道术,有德行,被时人尊称为单父(单即单卷,父是古人对长辈男子的尊称),曾居于单父。

4、单懋谦

单懋谦,字仲亨,号地山,湖北襄阳人,晚清官员。公元1832年(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进士,殿试名列二甲第六名,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左都御史、工部、户部、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咸丰三年至六年,于襄阳办团练,拒太平军。

同治十一年,拜文渊阁大学士。仕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丁忧期间,回襄阳鹿门书院讲课,擢拔英才。光绪五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文恪。单精诗词,工书法,有《岘云山房遗稿》存世。

5、单超

延熹二年,梁太后死,桓帝与中常侍单超、具瑗、唐衡、左悺、徐璜5人合谋,派虎贲、羽林千余人包围梁冀府第,梁冀自杀,梁氏族人亲戚,不论老少,皆弃市,受牵连而被杀的公卿、列校、二千石以上官员有数十人,故吏、宾客被免官的有300余人,“朝廷为空”,梁冀家产被抄,共计30余亿。

这使本来专门抨击外戚的士大夫阶层,受到更重大的伤害,他们愤怒地转回头来跟外戚联合,把目标指向宦官。并且不像过去那样,仅只在皇帝面前告状而已。士大夫外戚联合阵线,利用所能利用的政府权力,对宦官采取流血对抗。

桓帝初为中常侍,与宦官徐璜、具瑗、唐衡共谋诛灭外戚梁冀兄弟,以功封新丰侯,为“五侯”之一,食邑二万户,后官拜车骑将军。

G. 为什么历史上姓项的除了项羽几个人就没有名人了而姓吕的确是名人历年都有

项姓排名第156位,吕姓排名第47位;

历史名人
项 羽: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名籍,字羽。楚贵族出身。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从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项梁败死后领其军。破釜沉舟,于钜鹿击败秦军主力,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入关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继与刘邦争天下,战无不利。公元前202年,被刘邦困于垓下,后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项 槖:春秋时神童。相传他七岁时与孔子辩难,使孔子窘困。被后世称为"圣人之师"。
项元淇: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工诗、古文辞。小楷严整,尤善草书。
项 昕:元朝人。为人勤奋好学,喜词章,工绘画。因母病为庸医误投药而死,十分悲痛,乃立志学医,以医名世。
唐代有诗人项斯,明代有兵部尚书项忠、书画鉴赏收藏家项元汴、画家项圣谟。

历史名人:
吕留良:明末清初人,号晚村。与黄宗羲、高斗魁等结识。雍正十年因曾静案,被剖棺戮尸,著述焚毁。学宗程朱,特别表扬朱熹的种族思想。
吕 布:东汉末年名将,善弓马,力大无穷,时称"飞将",封温侯,割据徐州,为一代枭雄。
吕洞宾:号纯阳子,唐代八仙之一,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被道教全真教尊为北五祖之一。
吕 光:十六国时后凉(建都今甘肃武威)的建立者,在位13年。
吕不韦:战国时秦丞相,被封为文信侯,称为"仲父"。门下曾有宾客三千,并让他们编著有《吕氏春秋》。
吕 雉:汉高祖皇后,人称吕后。曾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后代理朝政。
吕 蒙:三国时东吴名将,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以致鲁肃见他时,曾称赞其"学识渊博,非复吴下阿蒙"。

H. 项姓的起源是什么

项姓氏是源自古代周国的姓氏。 来自周国的来源非常简单。襄城是周朝初年的一个国家。公元17年的夏天,鲁国摧毁了这个国家,国家的名字被取消了。

只保存了地名。 后代使用该项作为姓氏。 在东周和战国时期,楚汝鲁,土地被改为属于楚国。 当楚王为王时,他从楚迁到陈,并将该物品用作另一物(即伴随着首都)。

从姓氏。 有人说是吉。以国家为家庭。春秋时期,楚国公子晏被封入湘国(今河南襄城)。于公元前647年去世。 “左传”说,陆国功摧毁了这个国家,“公羊传”和“古梁传”被齐恒功摧毁。 后代是原始国家。 楚霸王项羽是湘国贵族之后。

关于“物品”的最早记载是“左传”,“公羊”和“古良传”,但说法不同。“左传”记载“鲁迅公明十七年降级”,而“公羊传”和“古良传”则记载为“齐衡公民”。

这三本书记载,虽然在“灭绝”中存在争议,但来源的方向是相同的,即周峰国家,然后灭绝。 还有楚王的后裔的姓氏记录。春秋时期,楚国公子岩被封在襄城(今河南省襄城县)并建立了国家。 后来,该国被齐国摧毁,其后裔以该国的名字命名。

(8)历史人物姓项扩展阅读:

项姓名人:

项羽: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名籍,字羽。楚贵族出身。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从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项梁败死后领其军。

破釜沉舟,于钜鹿击败秦军主力,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入关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继与刘邦争天下,战无不利。公元前202年,被刘邦困于垓下,后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项槖:春秋时神童。相传他七岁时与孔子辩难,使孔子窘困。被后世称为“圣人之师”。

项昕:元朝人。为人勤奋好学,喜词章,工绘画。因母病为庸医误投药而死,十分悲痛,乃立志学医,以医名世。

项炯:元代诗人。端行积学,通群经大义,为当时名儒,晦迹不仕。

项英:(1898──1941年),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北省总工会委员长兼党团书记。是中共三至六届中央委员,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30年8月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12月调到中央苏区,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兼军委主席。

后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副主席。1934年主力红军长征后,与陈毅等留在赣粤边区坚持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副军长。在皖南事变中,经过七昼夜激战,与周子昆等冲出重围,隐蔽在深山里与打散的同志及地下党取得联系。

因敌人搜捕很紧,3月12日拂晓,转移到蜜蜂洞附近的一个石洞里。第二天拂晓,原军部副官刘厚聪叛变,开枪打死熟睡中的项英和周子昆。叛徒刘厚聪投到旌县国民党部,后来被敌人打死。

项元淇: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工诗、古文辞。小楷严整,尤善草书。

项兰贞:明代女诗人。黄卯锡之妻。有诗作《栽月》。

此外,还有唐代有诗人项斯,明代有兵部尚书项忠、书画鉴赏收藏家项元汴、画家项圣谟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项姓

I. 以下的人物姓什么(历史人物)

1.汲2瓜尔抄佳3.海4.嬴5。姒(si四),名文袭命6。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7。姬8。姓姬,号高阳氏9。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尚书》和《史记》都说他名叫放勋。后代又传说他号陶唐,姓伊祁氏,故亦称为唐尧。10。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

J. 历史上姓『应』的名人有

历史名人 应曜 汉初,在淮阳山里隐居,不愿出来做官。汉高祖派大臣,请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为官,应曜坚决不去。时人说:"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 应顺 东汉河南尹,字华仲,南顿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无私。侍后母孝。和帝时为河南尹,明达政事。生十子,咸以才学名。中子叠,江夏太守。叠生郴,武陵太守。郴生奉。 应叠 汝南南顿人,应顺中子。江夏太守。 应郴 汝南南顿人,应叠之子,武陵太守。 应奉 [约公元144年前后在世]字世叔,汝南顿人,应郴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汉顺帝末年前后在世。少聪明,读书五行俱下。记忆力特佳,自幼至长,凡所经历,无有忘怀。年二十时,尝诣袁贺,适贺将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之。后数十年,路逢车匠,知而招呼。梁冀举为茂才。永兴元年(公元153年)拜武陵太守,有威恩,为蛮夷所服。延熹七年(公元164年)从车骑将军冯绲征武陵蛮,以功荐为司隶校尉。党人事起,乃愤然以疾自退。后诸公多荐举,会病卒。奉追愍屈原,因以自伤,著《感骚》三十篇,凡数万言。又尝删《史记》、《汉书》及《汉记》三百六十余年事,自汉兴至其时,凡十七卷,名曰《汉事》。 应劭 [约公元178年前后在世]字仲远,(一作仲援,亦作仲瑗)汝南南顿人,应奉之子。生卒年不详,约汉灵帝光和元年前后在世。少笃学博览。灵帝初拜孝廉。中平六年,(公元一八四年)拜太山太守。献帝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大破黄巾三十万众,郡内以安。献帝迁都于许(公元一九六年)之明年,诏劭为袁绍军谋校尉。后卒于邺。劭尝有感于当时旧章淹没,书记罕存,乃缀集所闻,著《汉官仪》及《礼仪故事》,又撰《风俗通》以辨物类名称,释时俗嫌疑。文不典而通俗,可谓名副其实。凡所著述,共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汉书》,皆传于世。 应珣 字季瑜,司空掾。应劭弟,珣生玚。 应玚 字德琏,三国,魏文学家,汝南人,应珣之子。曹操征之为丞相掾,后为五官中郎将文学。曹丕称其才学足以著书,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应德琏集》。 应璩 (?~252)字休琏,三国时,魏文学家。汝南(今属河南)人,应玚之弟。生于汉献帝初平元年,卒於魏齐王芳嘉平四年,享年六十三。博学好作文,善于书记。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曹芳即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当时大将军曹爽擅权,举措失当,应璩曾作《百一诗》讽劝。应璩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其诗、文共10余篇,与应玚作品合为《应德琏、应休琏集》,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应贞 [公元?年至269年]字吉甫,汝南人,应璩之子。生年不详,卒于晋武帝泰始五年,少以才名,善谈论。正始中,夏侯玄名势甚盛。贞常在玄坐作五言诗,玄大嘉许。举高第,历显位。后为武帝参军。帝践阼,迁给事中,累官散骑常侍。又与太尉荀顗撰定新礼,未施行而卒。贞著有文集一卷,(《隋书经籍志》)传于世。 应詹 [公元279年至331年]字思远,汝南南顿人。生于晋武帝咸宁五年,卒于成帝咸和六年,年五十三岁。幼孤,为祖母所养。十余岁,祖母又亡,居丧以孝闻。家富于财,乃请族人共居,情若至亲。以才艺文章知名当世。仕为太子舍人,累官光禄勋。王敦叛,明帝以詹为都督前锋军事。事平,以功封观阳县侯,都督江州诸军事,领江州刺史。卒,赠镇南大将军,谥曰烈。詹作有文集三卷,《隋书经籍志》注有镇南大将军应瞻集五卷,詹缮作瞻,当为作者误书;此从《唐书志》传于世。 应夷节 唐代人。游天台山,栖真道元院,相传尸解成仙。栖真,保其根本,养其元神。 应用 后周书法家,江南人。善写细字,微如毛发,尝于一钱上写《心经》:又于一粒芝麻上写《国泰民安》四字。 应舜臣 宋代婺州人。字仁伯,少卓荦不羁,及长,笃志向学,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进士。官至洪州知府。 应纯之 (宋)字纯甫。永康人。孟明子。嘉泰进士。历知楚州,兼京东经略安抚使。见北军屡捷,谓中原可复,密闻于朝。丞相史弥远鉴于开禧之事,不欲大举,但敕立忠义军,令就节制。已而擢兵部侍郎。金人入侵,力战而死。 应子和 永康(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官至观察使掌中军都督府事。长于诗,尝有句云:"西岸夕阳红,烛炬短烧红,风过花落红",时人有三红秀才之称。事见清光绪《永康县志》卷八个《文苑》。 应材 (?-1180) 字伯良,岩后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授衢州教授。后潜心钻研理学,造诣甚深。宋隆兴间,朝廷下诏求贤,应材被举荐,升任兵部架阁文字,掌管帐籍机密文案。后因老成持重,端庄谨严,被帝选为太子春坊,总管东宫内外庶务。宋淳熙初,应材上疏力陈北伐收复中原失地。几年内,边境平静安定。淳熙七年应材病故于军中。谥安国公。 应象翁 元代判官,字景则,黄岩人。生宋季,尝随车若水、黄超然游,时称圣泉先生。有《圣泉文集》等。 应本仁 元代学者,字本立。以世为宋臣,义不仕元。隐居城南,博学好施。尝规建义庄,又即其中为义塾。世称"应家馆"。 应良 字原忠,仙居人。正德六年进士。官编修。守仁在吏部,良学焉。亲老归养,讲学山中者将十年。嘉靖初,还任,伏阙争大礼,廷杖。张?总黜翰林为外官,良得山西副使,谢病归,卒。 应大猷 (1487—1581)字邦升,号容斋。仙居人。明正德九年进士。曾任南刑部主事,参与平定宸濠之乱。后历广东参政、佥都御史、吏部右侍郎、官至刑部尚书。卒年九十五。曾巡抚云南、四川、山东,所至均有政绩。 应典 字天彝,号石门,浙江永康芝英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历任兵部职方司主、事车驾司主事,承德郎,尚宝同丞等职。应典自乡试中式考取举人以后,总是奋然希望自己能达到圣贤境地。创建丽泽祠于寿山,汇集诸生讲学。应典为王琼所器重,委以总揽本部四司政务。居家养母,不希荣利。通籍三十年,在官止一考。 应奎 (1466-1545)字方塘,又字天启,浙江永康芝英人。明弘治十三年(1500)举人,十四年进士。授南直隶和州学正。任内,办学制定条例,以身作则,学风改观,人才辈出八年后,提升湖广武昌教授。后起用江西广信教授。又曾主管广西,广东乡试,遵守考场规矩,中试之士甚多。大学士费宏,曾赠送“两广文衡”匾额褒扬。 应撝谦 [公元1615年至1683年]字嗣寅,号潜斋,浙江仁和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年六十九岁。明诸生。生而有文在手,曰“八卦”,左耳重轮,右目重瞳年二十余,与虞分等为猡社。性至孝,授徒养母,三十未娶。归安沈士毅慕其义,妻以兄女,资使奉养。撝谦终不入私室,母丧服除,始成礼。康熙十七年,李天馥等以博学宏词荐,以老病不能行辞。撝谦性介特,读书务穷底蕴。著有潜斋文集十卷,教养全书四十一卷,性理大中二十八卷,古乐书二卷……等二十八种,(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应宝时 (1821—1890)字敏斋。永康人。清道光二十四年举人。咸丰初,考授国子监学正。同治四年,任苏松太道。创建龙门书院,开办普育善堂。九年,任江苏按察使,兼署布政使。饬令各府州县立常平仓,并主持疏浚淞江水道。工诗文,有《射雕词》二卷。 应昌期 祖籍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台湾金融界、实业界著名人士,应氏围棋计点制创造人,被誉为“黑白世界的诺贝尔”。应先生爱国爱乡,热心报效桑梓,先后捐资创建慈城昌期幼儿园,重建慈城中城小学和慈湖中学;捐资扩建慈城保黎医院;捐资助建台北市宁波同乡会馆、市联谊中心。投资创办宁波现代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利华羊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促进家乡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尽心尽力。 其他 应益都(1903-1937),上栗县杨岐乡关上村人,父辈为清末秀才。第一批加入共产主义先锋队,中共共产党员,随毛泽东同志参加过秋收起义暴动,曾任游击队队长、新四军新编团团长。1937年从事秘密工作不幸被害身亡。现予以抚恤。 应明典 男,河南省郾城县人,高级政工师资格,任漯河市第一印刷厂党总支书记。1958年在漯河技工学校任团支部书记,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在漯河市委组织部工作,1983年在漯河市第一印刷厂任党总支书记。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 应宏伟,男,1971年5月出生,江西萍乡人,博士,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应益荣(Ying Yi-rong),男,1961年6月生,江西省上绕市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做博士后。2004年6月至2004年7月在法国里尔科技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曾任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基础部副主任。现任上海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系教授,金融学系副主任。现在是上海市金融工程学会的理事,中国运筹学会企业运筹学会理事,中国运筹学会不确定系统学会理事。 应凤琢 男,1950年8月生。江苏省淮安市人。会计师。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江苏省淮安市财政局书记。 应启亮 男,1944年4月生。浙江鄞县人。高级工程师。1966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原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市邮电管理局局长。 应瑞森 男,汉族,浙江永康人,1937年5月出生,大学文化,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应锡璋 男,1946年8月出生,副研究员。兼一级教授。1986年至1993年,在上海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人工心脏研究室工作。1994年至1998年在测试中心工作。1999年至今,在数学教研室工作。自2000年3月起兼国际卫生医学研究院(加拿大)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应宗奎 男,1933年1月生。笔名:运生。四川省泸州市人。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青海教育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图书馆长、学报编辑部主任、主编。中国写作学会二、三届理事、常务理事。青海写作学会会长、名誉会长。青海作家协会会员。现已退休。1987年参加《普通写作学》、《应用写作学》的编写工作。1989年参加《普通写作学教程》的编写工作,担任编委。1989年参加编写《中国写作学大辞典》 应采儿,女,台湾艺人,生于台北市的香 港女演员,祖籍山东青岛。

阅读全文

与历史人物姓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