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还知道哪些公正无私的历史人物情列举一两个出来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主要事迹
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回北宋名臣。
天圣五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㈡ 公平镇的历史人物
钟敬文
钟敬文原名钟潭宗,1903年生于公平。早年就读于陆安师范,1934年至1936年在日本早版稻田大学研究院学习民权间文艺学和民俗学:先后在中山大学、浙江大学、香港达德学院等处任教。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当代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奠基人,是“五四”以来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
刘亚梅
刘亚梅,又名刘远拔(1861年一1936年),广东著名拳师,南拳三大名师之一。出生于本镇杂货街一贫困农户。以木匠、脚夫、种地、教拳、卖药为生,以“不可误人,不可骗人”为宗旨,武德、药德备受推崇,蜚声海内外。
㈢ 慷慨正义的古代历史人物有哪些
在古代历史上,慷慨正义的人物层出不穷,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一、牧羊十九年持节不屈的苏武
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二、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三、绝望下自投汨罗江的屈原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在前278年4月10日(农历五月初五,距今已2293年)这天,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㈣ 中国历史上有关公平的事例有哪些
中国历史悠久,关于公平的事迹有很多,如包青天之铡美案、徙木立信、文成公主进藏、个税改革等等。
1、包青天之铡美案
新科状元陈世美文才人品均获太后赏识将之招为驸马,朝野同庆。村妇秦香莲带着一对儿女春哥、冬妹却千里迢迢来到京城寻夫,原来她竟是陈世美的妻小。陈世美当然不认,将母子三人逐出府去,秦香莲得展昭之助来到包拯台前具状申告。包拯心知驸马弃妻再娶犯下了欺君之罪,又怜惜香莲母子孤苦无依,有心规劝陈世美认妻安顿。
陈世美为绝后患竟派出手下韩琪意图杀妻灭子,展昭及时出手搭救,韩琪仗义自刎留下驸马府钢刀为凭尽诉驸马恶行。包拯大怒设计驸马来到开封问罪,陈世美自恃有太后公主撑腰,而太后公主也适时来到开封府要人。包拯两难之际,秦香莲悲叹世间无青天,包拯汗颜羞愤之下,不惜自摘顶上乌纱硬将驸马立斩龙头铡下。
2、徙木立信
秦孝公已经任命了卫鞅,卫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卫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卫鞅)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终于颁布(变法的)法令。
3、文成公主进藏
文成公主进藏是指唐朝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大相噶尔东赞(即禄东赞)为请婚使者,赴长安请婚。唐太宗将远支宗女封为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并诏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主婚使,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入蕃。
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内)迎接文成公主,与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并在拉萨为文成公主修建宫室。文成公主入藏加速了汉藏人们的交流与融合。
4、个税改革
个税改革是社会公平的实现而非仇富,个税改革听证会的举行,既是政治民主化的体现,也是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有利于倾听社会各个阶层的声音,吸纳民众的意见,优化公共政策。毕竟中国的个税征收机制起征点太低,即有“劫贫济富”之嫌,客观上也有悖社会公平,使社会两级分化继续扩大,而听证会的举行,调高起征点,一定程度上是“按比例贡献”原则的体现,促使社会税赋朝向社会最不利者有利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4)公正的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在古代,为了能够更好的、更公平的选拔人才,隋唐时期创立了科举考试制度。以便更公平的选拔人才,未果效力。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科举考试为各朝选拔了大量人才,如史上著名由武举出身的武将尚有唐代的郭子仪(唐玄宗开元初年武举异等),北宋徐徽言(文进士出身,后弃文习武,宋徽宗授武状元),明代戚继光(明世宗嘉靖年武进士)等等。
将选官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有利于封建专制统治。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在这一历史时期,有利于思想的繁荣,文化的发展
㈤ 中国历史上有正义感的人物,不少于3位
邓世昌 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其后人多为内仁人志士
林则徐 中华民族抵容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
孙中山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具有正义感的人物很多,我只举了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
㈥ 中国的正义历史人物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文天祥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史可法
㈦ 历史人物中,哪些人有公正无私、忧国忧民的精神
中国古代一些有名的清官、廉吏:包拯、海瑞、狄仁杰、刘墉、于成龙、房玄龄、姚崇、文天祥、岳飞、辛弃疾、林则徐、范仲淹等
近现代的主要有:焦裕禄、孔繁森等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㈧ 有哪些公正无私的历史人物事迹
苏轼:北宋大文豪苏轼在京做过大官。一日,其乡友带上厚礼想求他帮忙谋个一官半职,并说:“如您不便,劳令弟之驾也行。”乡情不便明伤,苏轼便先给来客讲了一则“寓言”。大意是:某人穷极盗墓,数掘无获,便想去掘伯夷、叔齐之墓,只听伯夷在墓里说:“我是在首阳山饿死的,除了一把枯骨,别无一物,何以如尔愿?”盗墓人丧气地说:“那我就挖开叔齐之墓,碰碰运气吧!”伯夷又说:“连我也不过如此,我弟弟就更帮不上忙了!”
狄仁杰:任大理丞时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一年之内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其名声远洋海外,有荷兰人高罗佩所著《狄公案》系列广受好评。
海瑞:铁面无私为官清廉。 曾直言进谏痛斥嘉靖皇帝。
包拯巧断牛舌案:有盗贼将人家牛的舌头割掉了,牛的主人前来上诉.包拯说:“你只管回家,把牛杀掉卖了.”不久又有人来控告,说有人私自杀掉耕牛,包拯道:“你为什么割了人家的牛舌还要来控告别人呢?”这个盗贼听罢又是吃惊又是佩服.
㈨ 谁有关于公平正义的历史故事及人物 急急急急急急急
伏尔泰反对天主教会愚昧和专制的行为。
㈩ 公正无私的历史人物事迹
中国古代一些有名的清官、廉吏:包拯、海瑞、狄仁杰、刘墉、于成龙、房玄龄、姚崇、文天祥、岳飞、辛弃疾、林则徐、范仲淹等
近现代的主要有:焦裕禄、孔繁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