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日本投降打一历史人物

日本投降打一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1-02-26 18:11:40

㈠ 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

屈原·苏武·华佗

六十年前此际,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的重庆,某大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两个针锋相对的谜底:屈原,苏武。“屈原”者,日本屈服于美国之原子弹、乃投降也。“苏武”者,指苏联出兵东北,日本投降之决定因素乃苏联之武力也。两个谜底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观。这两种观点曾显赫于中国,有时还左右了中国政治,国人尽知之;直到五十年代后期与苏联反目,当年的亲苏派当然不会再去提“苏武”之类的旧话。八十年代初,我广泛阅读抗战时期报纸,偶尔读得这则旧谜时,即拟了谜底:华佗。当时未作文,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谨以此文论其详。

华佗与屈原、苏武皆中国历史名人。“华”有三个读音,十几个义项,“中华”的“华”与作姓氏的“华”虽音、义皆不同,但这是打谜语,谜语本就有许多格,可用引申、假借等义。“佗”,通“拖”。拖,就是拖住打。“华拖”——是中国战场拖死了日本。所以“华佗”涵义极明:中国是打败日本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持久战是导致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在二战主要对日参战国中,中国是对日作战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数量最大、歼灭日军人数最多、付出代价最惨重的国家。首先看时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即展开局部抗日战争,是世界上首举反法西斯侵略战旗的国家;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为止,持续抗战十四年。若以1937年七·七事变、我开始全国性抗战计,足足打了八年。美国从太平洋战争至1945年9月2日,对日作战三年九个月。苏联对日作战三次,共计不足七个月。中国是抗日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惟一参加抗日全过程的国家。次看歼灭日军数量。在八年全国性抗战中,中国军队进行了重要战役战斗计二百多次,大小战斗近二十万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受降日军128万人,共计消灭日军278万人;此外歼灭、受降伪军264万人。再从抗击日军数量和对日作战付出的代价看,中国也是对打败日本贡献最大、作用最大的国家。

以二战全局的视野看,是中国的持久抗战打乱了日本“北进”、“南进”的世界战略计划,有力支持、配合了苏美等盟国作战。日本世界战略重心是“北进”,与德国东西夹击苏联。是中国的抗战,拖住了日军主力,苏联才避免了东西作战之危,才能从远东抽调数十万精兵、五千多门火炮、3300辆坦克到西线对德作战。打败德国后,苏联才有日后出兵东北之举。同样,中国的持久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泥潭,推迟了“南进”。太平洋战争之初,日军一度得势,又是由于日军210万陆兵总兵力中,140万被中国军队死死地拖在中国战场,只能以四十万兵力投入太平洋战场,从而使盟军度过最危险时期。盟军的“先欧后亚”战略得以成功,端赖中国持久战拖住日军主力、捆住日军手脚,使盟军能各自渡过难关后,合力打败德国,回过头来与中国联手收拾日本。1945年1月,当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曙光初露时,罗斯福总统由衷地说:“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敌军。”这亚洲大陆牵制日军,就属本文所谓“华佗”。二战后,美国军方在研究中国战场的地位和作用后认为:“即使不投原子弹,即使俄国不参战,即使不制定进攻计划,日本也是会投降的。”考其根本原因,就是日本这只战争野兽已被死死地拖在中国战场,被中国军民打得遍体鳞伤,必死无疑。当然,美国两颗正义的原子弹、苏联出百万雄兵于东北,加速了日军的灭亡、日本的投降,使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提前到来;无疑,美苏两大铁血壮举是日本投降的重要因素。但是,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乃是“华佗”。

㈡ 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打一历史人物)”.谜底争

谜面;日本投降的原因。打一历史人物
①屈原:原是指美国投放的原子弹,美国在珍回珠岛事件后答,开始对日正式宣战,并随后将研制的原子弹投放到日本。对于当时已经出现战争疲软的日本来说,这原子弹引起的恐慌让日本政局开始屈服。
②苏武:当日苏联出兵竟如中国,帮助中国早日结束抗日战争。

㈢ 谜语“以日本投降的原因为题,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谜底是什么

(1):
①屈原:原是指美国投放的原子弹,美国在珍珠岛事件后,开始对日正式宣战,并随后将研制的原子弹投放到日本。对于当时已经出现战争疲软的日本来说,这原子弹引起的恐慌让日本政局开始屈服。
②苏武:当日苏联出兵竟如中国,帮助中国早日结束抗日战争。
③蒋干:蒋介石历来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但是在张杨事件后,蒋介石开始对日正式宣战,前期主要是国名党的部队与日本在正面战场作战。
④毛遂:在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联合国名党,联合工农阶级,联合苏联。与世界放法西斯战争联合起来,实现全面抗日。
⑤共工:这里主要指的是共产党的功劳,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由战后根据地的发展,在蒋介石抗日开始不尽心的时候,共产党开始成为主要的抗战力量,最终领导成功了全国的抗战胜利。
(2)这个问题比较开放,因为课本上来说,是这里的全部原因使得抗战胜利。答题的人只要随便抓一个点来回答就好了。例如说屈原:如果没有美国原子弹的催化作用,抗日战争不可能那么快结束。而原子弹的投放,宣告了美国在二战中的中立位置的结束,使得法西斯力量与放法西斯力量的对比扭转了过来,二战即将结束。
抗战胜利的意义:
国内: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对外战争的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的信心。

国外: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为世界放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环保,禁毒,反恐等全球性的问题如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样,不是在一个国境内取得胜利就表示了胜利,需要全球各国联合起来,互相帮助,一同努力才可以解决的问题。

㈣ 谜面;日本投降的原因。打一历史人物

屈原。日本因为原子弹的威力后来屈服投降,所以谜底是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4)日本投降打一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屈原的文学成就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

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艺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

屈原作品想象最为丰富,词采十分瑰丽。《离骚》中大量运用神话传说,把日月风云,都调集到诗篇中来,使辞采非常绚灿,他还突出地描写了三次求女的故事,以表达自己执兼比兴”。

他善于用美人、香草,以喻君子;恶木秽草,以喻小人,通过比兴手法把君王信谗、奸佞当道、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情景,写得淋漓尽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屈原

㈤ 日本投降𡿨打一历史人物

屈原——屈服原子弹 苏武——苏联的武装力量起了举足轻重作用 蒋干——内指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抗容战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毛遂——指毛泽东及其领导的共产党是抗战的主要力量 共工——意为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共同抗战才使日本投降

㈥ 抗战时的灯谜:“日本投降(打一中国历史人物)”

灯谜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猜灯谜是我国的一项古老而又永葆活力的活动。抗战胜利后有两则经典灯谜,饶有趣味。
1945年抗战胜利后,陪都重庆沉浸在一片喜庆氛围中。一次庆祝晚会上,有一则灯谜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其谜面是“日本投降(打一中国历史人物)”。
大家纷纷作答,结果出现五种谜底:分别是“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
“屈原”,意为日本屈服于原子弹;“苏武”,指苏联的武装力量起了举足轻重作用;“蒋干”,指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抗战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毛遂 ”,指毛泽东及其领导的共产党是抗战的主要力量;“共工”,意为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共同抗战才使日本投降。五个答案都有道理,都算正确答案,由此造成一谜五底的佳话。
还是在抗战胜利后,还是在陪都重庆,在一次灯谜竞猜活动中,一则灯谜赢得众多喝彩:“是文人又是武人,是今人又是古人,是一人又是二人,是二人仍是一人。”
谜底是“李白”,令人拍案叫绝。李就是李宗仁,白就是白崇禧。他们都是广西桂林人,都是战功赫赫的抗日名将。李宗仁和白崇禧素来被人们合称为“李白”,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心,多年来两人一直合作无间,发出的总是一种声音,合穿一条裤子都嫌肥。
这两则灯谜都很经典,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也折射着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据考证,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据《武林旧事·灯品》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由于猜灯谜既能启迪智慧又迎合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所以成为了各地欢度元宵节时不可缺少的节目。

㈦ 日本投降的原因(打一历史人物)

在举国上抄下欢庆胜利的时候,袭北平新创刊的《新生!新生!》报纸上刊登了从广州传来的 “一谜三底”的灯谜。
文章说:在联欢晚会上有条灯谜,谜面是“日本投降”,打中国古人名一。
众人猜谜,议论纷纷,有人猜谜底是“屈原”,意思是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屈服于美国 投掷的原子弹。
后来有人在“屈原”上方挂出了一个谜底:“苏武”,意思是日本帝国主义 投降的原因是8月8日苏军对日宣战,出兵我国东北。此谜底贴出后,人群中马上形成两大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就在这时,有个大学教授不慌不忙贴出一个谜底:“共工”(古代历史传说中的人物),意思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团结一切爱好和平与民主的力量共同努力(工作)的结果。
第三个谜底一亮相,众人都赞同这种说法。“一谜三底传佳话,五湖四海奏凯歌。”由此可见,全国亿万人民的兴奋心情。

㈧ 灯谜“日本投降(打一中国历史人物)”

屈服原子弹美国扔原子弹 苏联的武力打击进军东北 蒋介石的中国本土反攻正面战场
毛爷爷的援助敌后战场反攻 共同的工作导致日本投降

㈨ 日本投降的原因, 谜底是五个历史人物

(1):
①屈原:原是指美国抄投放的原子弹,美国在珍珠岛事件后,开始对日正式宣战,并随后将研制的原子弹投放到日本。对于当时已经出现战争疲软的日本来说,这原子弹引起的恐慌让日本政局开始屈服。
②苏武:当日苏联出兵竟如中国,帮助中国早日结束抗日战争。
③蒋干:蒋介石历来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但是在张杨事件后,蒋介石开始对日正式宣战,前期主要是国名党的部队与日本在正面战场作战。
④毛遂:在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联合国名党,联合工农阶级,联合苏联。与世界放法西斯战争联合起来,实现全面抗日。
⑤共工:这里主要指的是共产党的功劳,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由战后根据地的发展,在蒋介石抗日开始不尽心的时候,共产党开始成为主要的抗战力量,最终领导成功了全国的抗战胜利。

㈩ 小日本投降 打一历史名人

屈原-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
苏武-苏联向日本动武,日本投降。

阅读全文

与日本投降打一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