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记录片
1.人文始祖
2.青铜时期
3.春秋战国
4.百家争鸣
5.始皇一统
6.大汉雄风
7.东汉兴衰
8.三国鼎立版
9.西晋风云
10.南北对峙权
11.隋唐兴替
12.开元盛世
13.和统一家
14.盛唐气象
15.辽宋和战
16.宋金对峙
17.群星灿烂
18.大元一统
19.明朝盛衰
20.康乾盛世
21.晚清政局
22.辛亥风云
23.晨曦初现
24.北伐战争
25.民族危亡
26.血肉长城
27.迎接黎明
28.中华腾飞
『贰』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故事
远古传说时代
盘古与女娲的传说
黄帝战蚩尤
三皇的传说
五帝的传说
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
夏商周
中国第一暴君夏桀
陪嫁小奴做宰相
姜太公硒溪垂钓
周文王励精图治
灭商的前奏
周武王挥师朝歌
牧野之战
管仲助齐桓公称霸
管仲病榻论相
管仲的驭君术
财政改革与赏罚制度
齐桓公身边的小人
重耳再返故国
晋文公不计旧怨
巧于辞令的高手
吴国的崛起
孙武激流勇退
勾践卧薪尝胆
范蠡退隐江湖
傲视王侯的名士
秦穆公重用百里奚
田氏代齐
屠岸贾助纣为虐
燕昭公招纳贤士
吴起改革
曹刿以逸待劳
邹忌借琴劝齐王
晏婴二桃杀三士
孟尝君最有价值的门客
孙膑装疯脱险
燕昭王用人不疑
蔺相如完璧归赵
廉颇负荆请罪
田单的火牛阵
范雎的激将法
心胸狭窄的范雎
赵奢大破秦军
大投资家吕不韦
秦汉
赢政身世的隐私
少恩寡义的秦王政
秦王政统一六国
焚书坑儒
修筑长城
王翦破楚
赵高弄权
傀儡皇帝秦二世
陈胜吴广起义
陈平三易其主
惊心动魄鸿门宴
刘邦随妇遁逃
刘邦能屈能伸
治国能臣萧何
高阳酒徒郦食其
商山四皓保太子
师出有名,方可兴兵
运筹帷幄的张良
善于用人的刘邦
刘邦速封雍齿
娄敬建议迁都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的谨慎
陈平劝萧何
陈平铲除吕氏
张良功成身退
刘邦不杀季布
陈平巧解白登之围
叔孙通制定朝仪
无功封侯的审食其
周亚夫与张释之
周亚夫的悲剧
盐铁专卖丰国库
桑弘羊晚节不保
司马迁忍辱写《史记》
苏武出使遭祸
苏武北海牧羊
三朝元老霍光
小忍成大谋
化敌为友
刘秀拢民心
以情动人的谋略
度尚的激励术
跋扈将军梁冀
李膺先发制人
党锢之祸
魏晋南北朝
曹操唯才是举
隔岸观火的妙计
诸葛亮为刘备谋划根据地
大度集贤争天下
管宁割席
曹操大败马超
张辽威震逍遥津
曹操选太子
刘备大打“正统”牌
恃才傲物的庞统
刘备人西川
诸葛亮舌战群儒
诸葛亮智激周瑜
空城计
鞠躬尽瘁
邓芝出使东吴
胜人先要胜己
后来居上的吕蒙
曹丕的“禅让”剧
乱世奸雄司马懿
司马懿装病
张华的“钓情”术
八王之乱
刘聪兄弟“让位”
王导力挺司马睿
北伐将军祖逖
石勒蒙骗王浚
王猛扪虱谈天下
淝水之战
刘裕建宋
冯太后执政
北魏孝文帝改革
河阴之变
梁武帝出家
侯景之乱
陈后主井下藏身
地理学家郦道元
隋唐五代
杨坚统一中国
隋朝田制与租税徭役制度
造仓储粮
崇尚节俭的隋文帝
律官厚民
首创科举制度
隋炀帝亡国
唐朝的建立
玄武门之变
贞观圣主唐太宗
明君之镜魏徵
太平宰相房玄龄
玄奘西行取经
文成公主人藏
笑里藏刀的李义府
武则天进宫
大唐贤相狄仁杰
张柬之巧除奸党
弄权高手李林甫
马嵬坡之变
唐代奇相李泌
盛唐的歌者李白
张巡坚守孤城
郭子仪功高而不震主
“打金枝”趣话
理财能手刘晏
韩愈与古文运动
中唐名相裴度
平定淮西叛乱
裴度恢复相位
甘露之变
李克用与朱全忠
八帝宠臣张全义
五朝不倒翁冯道
宋辽金
赵匡胤巧取荆州
赵匡胤巧施反问计
赵匡胤从严治军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太祖的用人术
赵德昭的抉择
赵普扳倒卢多逊
杨业之死
吕端大事不糊涂
澶渊之盟
种世衡一诺千金
『叁』 谁有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视频),带有字幕的。或者哪个网站有,急用。网址发过来也可以。谢谢了
http://www.ebama.net/thread-111431-1-1.html这里有来,但自是需要贝壳,你可以看看
『肆』 〖上下五千年有哪些故事〗上下五千年里历史故事有哪些
1、八仙过海
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去赴西王母的的蟠桃会,途经东海,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蓝技水而渡;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八仙过海根据这个传说而来。
2、老马识途
在公元679年,齐桓公约诸侯共同订立盟约。可是,楚国不但不参加,反而叫郑国也别参加。齐桓公火了,正跟管仲商议去讨伐楚国,没想到北方的燕国到这里来讨救兵说北边的山戎打进来了,老百姓都快死光了。从此一场大战展开了。
经过几个国家的齐心协力,终于打了胜仗。山戎的老百姓归顺了齐国,但是,孤竹国大将黄花把齐桓公和燕庄公领进了孤竹国都城,骗到了迷谷,使齐桓公、燕庄公和将士们迷失了方向。那里平沙一片,就跟大海一样,一眼望去分不出东南西北。士兵们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就在这危急时刻,管仲想出了老马识途的办法,让大家走出了迷谷。
3、过五关斩六将
刘备三兄弟逃出许昌后,曹操派军队去进攻。打了几仗之后,刘备战败,只好逃走了。张飞找不到两个哥哥,也逃到山里去了。关羽保护着刘备的家人,又被曹操的军队包围,处境很危险。曹操很敬佩关羽,希望关羽能成为他手下的将领,就派关羽的朋友张辽去劝他投降。
关羽对张辽说:“我死也不会投降。”张辽告诉他可以暂时投降,这样刘备的家人不会受到伤害,以后还可以去找刘备。关羽想了一下说:“要我投降也可以,但是知道了大哥刘备的下落后,我马上就走。”曹操一开始不答应,张辽对他说:“关羽这个人讲义气,只要对他好,他一定会报答你的。”曹操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关羽投降以后,曹操对他很好,经常送给他珠宝、黄金,但是关羽都不要。后来,曹操把吕布的赤兔马送给他,关羽却很高兴的接受了。曹操奇怪的问:“以前送珠宝你都不要,为什么送你一匹马就这么高兴呢?”关羽解释说:“这匹马跑得很快,如果我知道大哥在什么地方,可以马上找到他。”曹操听了,十分后悔送给他好马。
后来,关羽得到了刘备的消息,准备带着刘备的家人去找他。因为以前答应了关羽,曹操只好让他走,但却通知了各个关口的将军拦住他。关羽的功夫十分厉害,他在路上经过了五个关口,杀死了留个阻拦他的将军,终于找到了刘备和张飞。三兄弟见了,十分高兴。
4、炎黄二帝
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本部落人被称之为“百姓”。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5、二桃杀三士
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居功自傲,蛮不讲理,相国晏婴担心他们会闹事而影响国家安危,建议齐景公赐两个桃子让他们三人论功而食,结果他们有勇无谋,因争吃桃子纷纷自杀身亡。
『伍』 上下五千年里历史故事有哪些
先秦时代
1.华夏族的由来 2.尧舜禅让 3.大禹治水 4.商汤灭夏 5.顺民意周伐商 6.烽火戏诸侯 7.齐桓公称霸
8.伍子胥鞭尸雪耻 9.勾践卧薪尝胆 10.韩赵魏分晋 11.商鞅南门立木 12.孙膑庞涓斗智 13.张仪连横破合纵 14.蔺相如完璧归赵
15.毛遂自荐 16.信陵君窃符救赵 17.荆轲刺秦王 18.秦王灭六国 19.百家争鸣 20.胡亥假传遗诏 21.陈胜吴广起义
两汉三国
刘邦和项羽
2.巨鹿破釜沉舟 3.萧何月下追韩信 4.楚汉相争 5.汉高祖白登被围 6.汉高祖杀马立誓 7.周勃智夺军权 8.张謇通西域
9.司马迁写《史记》 10.昭君出塞 11.王莽篡权称帝 12.绿林赤眉起义 13.刘秀中兴汉朝 14.蔡伦发明造纸术 15.跋扈将军梁冀
16.黄巾军起义 17.王允计除董卓 18.挟天子以令诸侯 19.官渡大战 20.孙策占据江东 21.刘备三顾茅庐 22.火攻赤壁
23.关羽白走麦城 24.曹植七步成诗 25.七擒孟获 26.孔明挥泪斩马谡
两晋南北朝
1.司马昭之心 2.灭属建西晋
3.王濬楼船破吴 4.八王之乱 5.李特的流民大营 6.王马共天下 7.王羲之写字换鹅 8.祖狄中流击楫 9.恒温北伐 10.淝水之战
11.刘裕巧布缺月阵 12.“元嘉治世" 13,乘长风破万里浪 14.孝文帝定计迁都 15.贾思勰编写农书 16.北魏的分裂 17.梁武帝做和尚
隋唐五代
1.陈后主荒淫亡国
2.隋文帝治国 3.杨广弑父夺皇位 4.隋炀帝迁都 5.李渊太原起兵 6.李世民平定东都 7.玄武门之变 8.唐太宗降服突厥
9.武则天显赫一时 10.著名宰相狄仁杰 11.韦后乱政 12.唐玄宗开元之治 13.李林甫口蜜腹剑 14.贵妃杨玉环 15.李白蔑视权贵
16.安禄山叛乱 17.马嵬驿兵变 18.李光弼破史思明 19.杜甫写“诗史” 20.郭子仪退回纥
21.甘露之变 22.唐王朝的末日
宋明清史
1.黄袍加身
2.杯酒释兵权 3.李后主亡国 4.阿保机建辽 5.杨家将 6.元昊建立夏朝 7.寇准建辽 8.铁面无私的包拯 7.王安石变法 8.靖康之耻
9.南宋赵构称帝 10.女词人李清照 11.岳飞打破金兀术 12.”莫须有"冤狱 1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4.忽必烈建元 15.文天祥起兵
16.正气歌 17.马可波罗东行 18.明太祖严惩贪吏 19.明太祖兴文字狱 20.郑和七下西洋 21.戚继光驱逐倭寇 22.明末后宫三疑案
23.皇太极施反间计 24.李自成进京 25.吴三桂降清 26.郑成功收复台湾 27.康熙帝平定三藩 28.曹雪芹写《红楼梦》 28.大贪官和珅
29.林则徐虎门销烟 30.英法火烧圆明园 31.慈禧垂帘听政 32.戊戌变法 33.八国联军进京 34.武昌起义
『陆』 谁有上下五千年里面的历史故事呀
金兵退走以后,宋钦宗和一批大臣以为从此可以过太平日子了。他们把宋徽宗接回东
京。李纲一再提醒宋钦宗要加强军备,防止金军再次进攻,可是每次提出来,总受到一些投
降派大臣的阻挠。宋钦宗也嫌李纲噜苏。
哪料到东路的宗望刚退兵,西路的宗翰率领的金兵却不肯罢休,加紧攻打太原。宋钦宗
派大将种师中带兵援救,半路上被金兵包围,种师中兵败牺牲。投降派大臣正嫌李纲留在京
城碍事,就撺掇宋钦宗把李纲派到河北去指挥战争。
一些正直的大臣认为朝廷不该在这个时候让李纲离开京城,但是宋钦宗却硬要把李纲调
走。
李纲明知道自己遭到排挤,但是要他上前线抗金,他也不愿推辞。钦宗拨给他一万二千
人,他向朝廷请求拨军饷银、绢、钱各一百万,朝廷只给了二十万。李纲想做好准备工作再
走,宋钦宗嫌他拖拉,一再催促,李纲只好匆匆出兵。
李纲到了河阳,招兵买马,修整武器。但是朝廷却命令他解散招来的新兵,立刻前去太
原。李纲调兵遣将,分三路进兵,但是,那里的将领直接受朝廷指挥,根本不听李纲的调
度。三路人马没统一指挥,结果打了一个大败仗。
李纲名义上是统帅,实际上没有指挥权,只好向朝廷提出辞职。投降派又攻击他专门主
张抗金,打起仗来却损兵折将。宋钦宗把李纲撤了职,贬谪到南方去了。
金朝君臣最怕李纲,现在李纲罢了官,他们就没有顾忌了。金太宗又命令宗翰、宗望进
攻东京。
这时候,太原城已经被宗翰的西路军围困了八个月。太原守将王禀率领军民坚决抵抗。
金兵用尽一切办法攻城,都被王禀打退。日子一久,城里断了粮,兵士把牛马、骡子杀了充
饥;牛马吃完了,就把弓弩上的皮革煮来吃。老百姓天天吃野草,糠皮,没有一个人投降。
最后,太原城终于被金兵攻破。王禀带着饥饿的兵士跟金兵巷战之后,自己跳到汾水里牺牲。
太原失守之后,两路金兵继续南下。各路宋军将领听到东京吃紧,主动带兵前来援救。
宋钦宗和一些投降派大臣忙着准备割地求和,竟命令各路援军退回原地。
这时候,在黄河南岸防守的宋军还有十二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宗翰的西路军到了黄河北
岸,不敢强渡。到了夜里,他们虚张声势,派兵士打了一夜战鼓。南岸的宋军听到对岸鼓
声,以为金兵要渡河进攻,纷纷丢了营寨逃命,十三万宋军一下子逃得精光。宗翰没动一刀
一枪,就顺利地渡过了黄河。宗望率领的东路,也攻下大名(今河北大名),渡河南下。两
路金兵不断向东京逼近,把宋钦宗吓昏了。一些投降派大臣又成天向宋钦宗嘀咕,说除了求
和之外,没有别的出路。宋钦宗只好派他弟弟康王赵构到宗望那里去求和。
赵构经过磁州(今河北磁县),州官宗泽跟赵构说:“金朝要殿下去议和,这是骗人的
把戏。他们已经兵临城下,求和又有什么用呢?”
磁州的百姓也拦住赵构的马,不让他到金营去求和。赵构害怕被金朝扣留,就在相州
(今河南安阳)留了下来。
没有多久,两路金军已经赶到东京城下,猛烈攻城。城里只剩下三万禁卫军,也是七零
八落,差不多逃亡了一大半。各路将领因为朝廷下过命令,也不来援救东京。这时候,宋钦
宗再想召回李纲,已经来不及了。
宋钦宗急得束手无策。京城里有个大骗子,名叫郭京,吹嘘会使“法术”,只要招集七
千七百七十九个“神兵”,就可以活捉金将,打退金兵。一些朝廷大臣,居然把郭京当作救
命稻草,让他找了一些地痞无赖,充当“神兵”。到金兵攻城的时候,郭京和他的“神兵”
上去一交锋,就全垮下来。东京城被金兵攻破。
宋钦宗眼看末日来到,痛哭了一场,只好亲自带着几个大臣手捧求降书,到金营去求
和。宗翰勒令钦宗把河东、河北土地全部割让给金朝,并且向金朝献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
锭,绢帛一千万匹。宋钦宗一一答应,金将才放他回城。
钦宗回到城里,向百姓大刮金银,送到金营。金将嫌他太慢,过不久,又把宋钦宗叫到
金营,扣押起来,说要等交足金银后再放。宋钦宗派了二十四名官吏帮金兵在皇亲国戚、官
吏、和尚道士等家里彻底查抄,前后抄了二十多天,除了搜去大量金银财宝之外,把珍贵的
古玩文物、全国州府地图档案也一抢而空。
公元1127年四月,宗翰、宗望和他们率领的金军,俘虏了宋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和
皇族、官吏二三千人,满载着搜刮去的财物,回到北方去。从赵匡胤称帝开始的北宋王朝统
治了一百六十七年,宣告灭亡。
『柒』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故事有那些
先秦时代
1.华夏族的由来 2.尧舜禅让 3.大禹治水 4.商汤灭夏 5.顺民意周伐商 6.烽火戏诸侯 7.齐桓公称霸 8.伍子胥鞭尸雪耻 9.勾践卧薪尝胆 10.韩赵魏分晋 11.商鞅南门立木 12.孙膑庞涓斗智 13.张仪连横破合纵 14.蔺相如完璧归赵 15.毛遂自荐 16.信陵君窃符救赵 17.荆轲刺秦王 18.秦王灭六国 19.百家争鸣 20.胡亥假传遗诏 21.陈胜吴广起义
两汉三国
刘邦和项羽 2.巨鹿破釜沉舟 3.萧何月下追韩信 4.楚汉相争 5.汉高祖白登被围 6.汉高祖杀马立誓 7.周勃智夺军权 8.张謇通西域 9.司马迁写《史记》 10.昭君出塞 11.王莽篡权称帝 12.绿林赤眉起义 13.刘秀中兴汉朝 14.蔡伦发明造纸术 15.跋扈将军梁冀 16.黄巾军起义 17.王允计除董卓 18.挟天子以令诸侯 19.官渡大战 20.孙策占据江东 21.刘备三顾茅庐 22.火攻赤壁 23.关羽白走麦城 24.曹植七步成诗 25.七擒孟获 26.孔明挥泪斩马谡
两晋南北朝
1.司马昭之心 2.灭属建西晋 3.王濬楼船破吴 4.八王之乱 5.李特的流民大营 6.王马共天下 7.王羲之写字换鹅 8.祖狄中流击楫 9.恒温北伐 10.淝水之战 11.刘裕巧布缺月阵 12.“元嘉治世" 13,乘长风破万里浪 14.孝文帝定计迁都 15.贾思勰编写农书 16.北魏的分裂 17.梁武帝做和尚
隋唐五代
1.陈后主荒淫亡国 2.隋文帝治国 3.杨广弑父夺皇位 4.隋炀帝迁都 5.李渊太原起兵 6.李世民平定东都 7.玄武门之变 8.唐太宗降服突厥 9.武则天显赫一时 10.著名宰相狄仁杰 11.韦后乱政 12.唐玄宗开元之治 13.李林甫口蜜腹剑 14.贵妃杨玉环 15.李白蔑视权贵 16.安禄山叛乱 17.马嵬驿兵变 18.李光弼破史思明 19.杜甫写“诗史” 20.郭子仪退回纥
21.甘露之变 22.唐王朝的末日
宋明清史
1.黄袍加身 2.杯酒释兵权 3.李后主亡国 4.阿保机建辽 5.杨家将 6.元昊建立夏朝 7.寇准建辽 8.铁面无私的包拯 7.王安石变法 8.靖康之耻 9.南宋赵构称帝 10.女词人李清照 11.岳飞打破金兀术 12.”莫须有"冤狱 1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4.忽必烈建元 15.文天祥起兵 16.正气歌 17.马可波罗东行 18.明太祖严惩贪吏 19.明太祖兴文字狱 20.郑和七下西洋 21.戚继光驱逐倭寇 22.明末后宫三疑案 23.皇太极施反间计 24.李自成进京 25.吴三桂降清 26.郑成功收复台湾 27.康熙帝平定三藩 28.曹雪芹写《红楼梦》 28.大贪官和珅 29.林则徐虎门销烟 30.英法火烧圆明园 31.慈禧垂帘听政 32.戊戌变法 33.八国联军进京 34.武昌起义
『捌』 上下五千年里的历史故事有什么
先秦时代
1.华夏族的由来 2.尧舜禅让 3.大禹治水 4.商汤灭夏 5.顺民意周伐商 6.烽火戏诸侯 7.齐桓公称霸 8.伍子胥鞭尸雪耻 9.勾践卧薪尝胆 10.韩赵魏分晋 11.商鞅南门立木 12.孙膑庞涓斗智 13.张仪连横破合纵 14.蔺相如完璧归赵 15.毛遂自荐 16.信陵君窃符救赵 17.荆轲刺秦王 18.秦王灭六国 19.百家争鸣 20.胡亥假传遗诏 21.陈胜吴广起义
两汉三国
刘邦和项羽 2.巨鹿破釜沉舟 3.萧何月下追韩信 4.楚汉相争 5.汉高祖白登被围 6.汉高祖杀马立誓 7.周勃智夺军权 8.张謇通西域 9.司马迁写《史记》 10.昭君出塞 11.王莽篡权称帝 12.绿林赤眉起义 13.刘秀中兴汉朝 14.蔡伦发明造纸术 15.跋扈将军梁冀 16.黄巾军起义 17.王允计除董卓 18.挟天子以令诸侯 19.官渡大战 20.孙策占据江东 21.刘备三顾茅庐 22.火攻赤壁 23.关羽白走麦城 24.曹植七步成诗 25.七擒孟获 26.孔明挥泪斩马谡
两晋南北朝
1.司马昭之心 2.灭属建西晋 3.王濬楼船破吴 4.八王之乱 5.李特的流民大营 6.王马共天下 7.王羲之写字换鹅 8.祖狄中流击楫 9.恒温北伐 10.淝水之战 11.刘裕巧布缺月阵 12.“元嘉治世" 13,乘长风破万里浪 14.孝文帝定计迁都 15.贾思勰编写农书 16.北魏的分裂 17.梁武帝做和尚
隋唐五代
1.陈后主荒淫亡国 2.隋文帝治国 3.杨广弑父夺皇位 4.隋炀帝迁都 5.李渊太原起兵 6.李世民平定东都 7.玄武门之变 8.唐太宗降服突厥 9.武则天显赫一时 10.著名宰相狄仁杰 11.韦后乱政 12.唐玄宗开元之治 13.李林甫口蜜腹剑 14.贵妃杨玉环 15.李白蔑视权贵 16.安禄山叛乱 17.马嵬驿兵变 18.李光弼破史思明 19.杜甫写“诗史” 20.郭子仪退回纥
21.甘露之变 22.唐王朝的末日
宋明清史
1.黄袍加身 2.杯酒释兵权 3.李后主亡国 4.阿保机建辽 5.杨家将 6.元昊建立夏朝 7.寇准建辽 8.铁面无私的包拯 7.王安石变法 8.靖康之耻 9.南宋赵构称帝 10.女词人李清照 11.岳飞打破金兀术 12.”莫须有"冤狱 1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4.忽必烈建元 15.文天祥起兵 16.正气歌 17.马可波罗东行 18.明太祖严惩贪吏 19.明太祖兴文字狱 20.郑和七下西洋 21.戚继光驱逐倭寇 22.明末后宫三疑案 23.皇太极施反间计 24.李自成进京 25.吴三桂降清 26.郑成功收复台湾 27.康熙帝平定三藩 28.曹雪芹写《红楼梦》 28.大贪官和珅 29.林则徐虎门销烟 30.英法火烧圆明园 31.慈禧垂帘听政 32.戊戌变法 33.八国联军进京 34.武昌起义
『玖』 《上下五千年》中的历史故事
《上下五千年》里的历史故事有“1开天辟地的神话 2钻木取火的传说 3黄帝战蚩尤 ”........
古时候流传着一个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说的是在天地开辟之前,宇宙不过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这时候,出了一个盘古氏,用大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
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本人也每天长高了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很高很高,地很厚很厚,盘古氏当然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后来,盘古氏死了,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就变成了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
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神话。
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类生活是怎样进化的,我国古代也有许多传说。传说中有一些大人物,这些人往往既是首领,又是一个发明家。这种传说多半是古人根据远古时代的原始人生活想象出来的。
钻木取火的传说:
原始人的工具十分简单,周围又有许多猛兽,随时随地会遭到它们的伤害。后来,他们看到鸟儿在树上做窝,野兽爬不上去,不能伤害它们。原始人就学着鸟儿的样,在树上做起窝来,也就是在树上造一座小屋。这样就安全得多了。后来的人把这叫做“构木为巢”(巢音cháo,就是鸟窝)。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大家一起摸索出来的。但是在传说中,却把这件事说成有一个人教大家这样做的,他的名字叫做“有巢氏”。
最早的原始人,还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了。后来,才发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上,已发现用火的痕迹,说明那时候已经知道利用火)。
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可是原始人开始看到火,不会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一尝,味道挺香。经过多少次的试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
黄帝战蚩尤:
炎黄二帝,争霸于阪泉之野,蚩尤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