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福州历史名人

福州历史名人

发布时间:2021-02-26 14:33:13

1. 福州有哪些著名的现代人物

林则徐、严复、林觉民等都是福州近代的著名人物。最为有名的,应该还是林则徐。三坊七巷有林则徐纪念馆,此外,林公祠、林则徐故居都在
【西学泰斗——严复】 近代中国系统地介绍、传播西方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第一人。1895年~1898年,严复翻译英国哲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共和先驱——林觉民】 《与妻书》作者,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清宣统三年(1911年)春,林觉民参加孙中山、黄兴组织的广州起义,随黄兴攻入总督衙门,受伤被俘,后从容就义。林觉民在广州起义前写下绝命书《与妻书》。
【化工巨子——侯德榜】 中国近代化工工业奠基人和世界制碱权威。
【虎穴忠魂——吴石】 是中国共产党打入国民党内部的最高情报官,1973年,国务院追认吴石将军为烈士。
【文化巨匠——郑振铎】 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的全才型巨匠。
【天文大家——张钰哲】 享誉国际的天文学家。张钰哲在中国天文史上写下许多“第一”。
【世纪老人——冰心】 被誉为与世纪同龄的文学大师。1923年,冰心发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寄小读者》。
【一代才女——林徽因】 中国首位女性建筑学家,也是现代著名诗人、作家。
【科普铁人——高士其】 被誉为科教战线上的“铁人”,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党内才子——邓拓】 1944年,邓拓主持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第一部毛泽东同志的文集。
【围棋宗师——吴清源】 吴清源现代围棋大师。
【数学巨星——陈景润】 陈景润
【仁心妙手——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2. 福建历史上都有哪些名人

1、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3. 沿海地区的福建,历史上有出过什么名人

1、朱熹

朱熹(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4. 福建各市的历史名人有那些

福建在中古以前属于未开化的南蛮之地,真正有历史名人的应该是从宋开始的。比如南宋法医学家宋慈,南平建阳人。朱熹是江西人,不过他是在三明尤溪出生的,姑且也算福建人吧。真正福建历史名人出现井喷的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特别是福州,当年睁眼看世界的福州人占了半壁江山。 我大概列几个吧。。。福州:严复、冰心、林觉民、林则徐、萨镇冰、沈葆桢、郑振铎、陈景润、林森、林徽因。。。莆田:林默(即妈祖)、蔡襄(书法宋四家之一)、蔡京(这家伙不是什么好东西)。。。泉州:俞大猷、郑成功、施琅、叶飞。。。厦门:陈嘉庚(其他想不起来了,莫不是厦门太小的缘故?)漳州:林语堂、黄道周龙岩:中央苏区所在,红色名人少不了,杨成武、刘亚楼、邓子恢、张鼎丞等等三明:朱熹、黄慎(扬州八怪之一)、杨时(程门立雪那位)、邹韬奋南平:福建福建,福指福州,建就是南平了,所以南平的名人也挺多的,比如:宋慈、柳永、李纲(南宋那个)、黄裳(没看错,就是九阴真经的作者--!)、听说春秋那个铸剑的欧冶子也是南平人。。。宁德:这个嘛。。。虽然我就是宁德人,即使再不想承认,也得说,宁德还真就没什么历史名人,就是一个标准的文化荒漠,唯一一个在史书上列传的恐怕就是明朝的林聪了-- over

5. 福州历史人物郑堂的相关资料!

郑长,正确的应该是叫郑唐或者郑堂,你都是听老一辈讲的哈,所以这个“堂”字在福州话里也是念“栋”哈

福州民间故事以四大故事为主,首先是作为福州人都听说过的“贻顺哥烛蒂”、“郑唐系列”,还有“捡茶记”和“红裙记”。

“郑唐系列”较有影响的有《郑堂烧火炮》。传说福州人放鞭炮的来历颇有渊源。明朝时,居住在福州朱紫坊的诗人郑唐,由于他总是打抱不平,得罪了恶人,除夕这天,仇家找他晦气,就送给他一副棺材,郑唐不以为意,反而把棺材劈成小块烧火,再往上撒些盐巴,噼噼啪啪的非常热闹,他旷达地说“郑唐烧火炮,除死无大灾”,福州后人以此作为除夕夜放烟花、礼炮的由来。

===========先介绍郑唐其人。==========

郑唐,明朝 福州人氏。民间故事这么记载他:“郑唐县试中了秀才后,乡试就没了名,原因是他考试时很快把考卷写完,然后在卷末写诗画图,主考官看了十分生气,郑唐也不买账,从此他无意功名。

才智过人且狡诈无赖。对贪官污吏、为富不仁者及悍妇、地痞疾恶如仇,对邻居、乡里刻薄。常施计榨取贪官们的钱财,屡屡得手。却没人奈何得了他。”

==========再给你个闽剧《郑堂传》的链接=======
在56网。
http://www.56.com/w77/play_album-aid-3237085_vid-MjQ2NTc4MzE.html
http://www.56.com/w77/play_album-aid-3237085_vid-MjQ2MzU4Mjk.html

===========最后给你看几个郑唐的精彩故事========

一、开门大吉,关门大吉

年边了,郑堂看家家户户都买了很多红桔,他只去街上拣到一粒顶大的红桔买下。正月初一早,各家各户都要放火炮开门。郑堂拿着这一粒大桔,边开家门边把大桔抛出门外,大喊:“开门大吉①罗!”众人见了,都觉得这样讨吉利,好尽!也都跟着拣一粒大桔,大喊:“开门大吉罗!”随手把桔抛出门外。讨吉利的好事,传得真快,一街一路的前门、后门,到处有人喊“开门大吉罗!”还有楼上喊“开窗大吉罗!”把一街一巷路上丢的尽是大红桔。郑堂看差不多了,就带老嬷仔一起挑了篮担上街巷,一路上把桔拾进篮里,挑回家时,又大喊:“关门大吉罗!”这下看到的人,也跟着去拾桔回家,也学着大喊:“关门大吉罗!

二、燃放火炮,收下红包

有一年年到了,郑堂家没钱做年,就将身上仅有的几文钱买一粒米升大的火炮芯,又买几张大红纸,把草垫卷起来,外面用红纸糊住,装上火炮芯,做成一个大大的假火炮。大年初一,郑堂将这大鞭炮,扛拿到大街有钱人家店门口去贺年,对老板说:“恭喜发财,祝你生意兴隆,我给你放喜炮啦!”讲着就要点火。店老板,见如此大的火炮,若被点响,人被炸死,店也会被炸飞一半。忙上前又作揖、又道谢:“不用啦,你来了就算为我贺年。”只得拿出一个红包塞给郑堂,叫他快走。郑堂得了红包,又扛着大火炮到另外有钱人家门口,店家也都只好塞个红包给郑堂。一间店一间店贺年,郑堂赚了不少红包,过了一个丰足快活的年。

三、鸡笼做灯 府台赏钱

那时,福州每年元宵节都有闹花灯。官府为了表示爱民的样子,与民同乐,府台都要亲自到街上观赏花灯,规定若有好灯被选中的,便给赏钱。于是各家各户都争做好灯,一则显示手艺精巧;二则或许会讨得赏钱。郑堂就用鸡笼做了个灯,在外面写上“郑堂好灯”四个字,元宵夜也拿到街上去赛灯了。这灯上街,众人看了都觉得奇怪。见那郑堂大摇大摆甚是滑稽,又觉得好笑。凡是经过的地方,看的人无不读着灯上的字“郑堂好灯”。府台大人见了,觉得好笑也随口读着“郑堂好灯”。郑堂即向府台讨要赏钱。府台说:“你这象什么灯,也要赏钱?”郑堂说:“你刚才正是讲‘郑堂好灯’,怎么不给赏钱?”府台哑口无言,只好令衙役收下郑堂的灯,发给了郑堂赏钱。 ①大吉:“吉”与“桔”谐音。
四、郑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皆通。某年,他在繁华的鼓楼开了个字画店,几个月下来,生意兴隆。

一次,有个叫龚智远的人,拿了一幅五代名画家的传世之作《韩熙载夜宴图》来押当。郑堂知道,这可是件稀世之宝,因此心中大喜,当场付了8000两银子,龚智远答应到期愿还15000两。

一晃就到了最后期限,可是仍不见龚智远过来赎画。郑堂取出那幅画,在放大镜下仔细察看,这才发现是幅假画。

郑堂被骗去8000两银子的消息,在一夜之间不胫而走,一下子惊动了全城的同行。

第三天,郑堂在家里办了10桌酒席,邀请全城士子名流和字画行家聚宴。这晚宾客来得很齐,有的抱着关切的心情来,有的抱着吸取教训的心情来,也有的抱着看热闹的心情来,更有一些人是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情来的。

酒饮一半,郑堂从内室取出那幅画,挂在大厅堂的正中,对大家说:“今天宴请诸位,一方面是向大家表示郑某立志字画行业,决不因此罢休的决心;另一层意思是,让我们同行共看假画,认识一下骗子是如何用巧妙的手段以假乱真的。”

同行们看完假画后,都说:“郑先生使我们开了眼界,避免以后受骗上当,真是功德无量!”

此时,郑堂把假画投进火炉,边烧边说道:“不能留此假画害人!”郑堂烧画,一夜之间又轰动了整个福州城。

第二天,郑堂来到店里,却见龚智远已坐在那里等着他,说是有事而误了银子的还期。郑堂说:“只误三天,无妨,但需加三成利息。”一算,共计本息达15240两银子。

那龚智远早知画已烧了,所以并不害怕,就说:“好,兑银,请郑先生兑画!”郑堂进内取出那幅画,龚智远给了银两。龚智远接画在手,迅速展开一看,不由得两腿一软,几乎瘫了下来。

原来郑堂在宴席上烧的画,是自己仿造的那一幅。原来,曾经上当受骗的郑堂早已察出这幅画是假的,当时故作不知,以图让龚智远就范。随后,郑堂照这幅画仿造了一轴,同时故意四处声张自己受骗了,然后设宴毁画,给典画的幕后策划者知道,让他主动送来本息巨金。

前一阵在地摊上买到一本讲他故事的小册子。

6. 福建有哪些名人并简单说一说他的事迹

福建有哪些名人
我来答
热心网友
2018-11-29
林徽因:原名徽音,190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参与国徽设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7. 福州有哪些历史名人

福州历史人文荟萃,代有名人。下面是一些历史名人资料供您参考。

【杏林始祖——董奉】 董奉(200年—280年),东汉名医。董奉一生行医济世,不取分文报酬,只让治愈者在其住宅周围种植杏树,售杏得谷用以赈济贫民。董奉以其崇高的医德,使医生的职业有了“杏林”的别号,也被后人尊为“杏林始祖”。

【福州鉴真——隐 元】 隐元禅师(1592年—1673年),日本黄檗宗开创者。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任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住持的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弘法,使沉寂已久的日本佛教界为之轰动。隐元禅师开创了日本五大佛教宗派之一的黄檗宗,目前日本崇奉黄檗宗的信众达数百万人,建有黄檗分寺500余座。隐元禅师还将中国的馒头、豆腐配方和当时中国的建筑、雕塑、书法、印刷、医药和音乐等传入日本,被日本称为“黄檗文化”。

【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1850年),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1839年6月,林则徐领导了震动世界、彪炳史册的“虎门销烟”,掀开了近现代炎黄子孙反抗外国殖民侵略波澜壮阔的第一页,树立了国际禁毒史上的第一块丰碑。林则徐一生历官十四省,被誉为“六任封疆帅,千秋社稷臣”。他组织编译的《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的译著;他在新疆主持兴修水利,开挖“坎儿井”,至今仍为民造福,被颂称为“林公渠”、“林公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名句,是林则徐一生的写照。

【船政之父——沈葆桢】 沈葆桢(1820年—1879年)清代洋务运动重要人物之一,首任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创办的福建船政,是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基地,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和专业技术高等学府,奠定了近代中国海军和工业、科技、高等教育的基础。沈葆桢提出“船政之根本,在于学堂”,他培养出的船政学堂精英,撑起了近代中国革新、自强的脊梁。

【爱国侨领——黄乃裳】 黄乃裳(1849年—1924年),著名的爱国侨领。1896年,黄乃裳参与“公车上书”,并创办了福建近代第一张报纸《福报》。1899年,黄乃裳毅然出南洋,寻找垦殖之地,胼手砥足地在马来西亚沙捞越诗巫创办了“新福州”垦场,成为一代侨领。经过一代又一代福州移民的拼搏奋斗,“新福州”日益繁荣,已发展成为诗巫市。

【译林鼻祖——林纾】 林纾(1852年—1924年),被公认为近代中国翻译界开山祖师。他与王寿昌合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是中国第一部翻译小说。林纾一生译作180多部,极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西学泰斗——严复】 严复(1854年—1921年),近代中国系统地介绍、传播西方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第一人。1895年~1898年,严复翻译英国哲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警醒国人奋发图强,一时风靡全国,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共和先驱——林觉民】 林觉民(1887年—1911年),《与妻书》作者,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清宣统三年(1911年)春,林觉民参加孙中山、黄兴组织的广州起义,随黄兴攻入总督衙门,受伤被俘,后从容就义。林觉民在广州起义前写下绝命书《与妻书》,勉励妻子“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其情其志,影响深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舍小我成就大我,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舍生取义、慷慨赴死。

【化工巨子——侯德榜】 侯德榜(1890年—1974年),中国近代化工工业奠基人和世界制碱权威。侯德榜揭开了苏尔维法的秘密,发明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改进了碳化法氮肥生产流程,为中国化工工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侯德榜生产的“红三角”牌中国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他写下的《纯碱工学》等专著,揭开了纯碱生产的秘密,被誉为“中国化学家为世界文明做出的突出贡献”。

【虎穴忠魂——吴石】 吴石(1894年—1950年),是中国共产党打入国民党内部的最高情报官,牺牲时公开身份为“中华民国国防部参谋次长”。毛泽东主席曾题诗赞誉吴石将军,写下了“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的名篇。1973年,国务院追认吴石将军为烈士。

【文化巨匠——郑振铎】 郑振铎(1898年—1958年),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的全才型巨匠。郑振铎在拓展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以及挖掘、整理中国传统文化、文物考古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郑振铎担任首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

【天文大家——张钰哲】 张钰哲(1902年—1986年),享誉国际的天文学家。张钰哲在中国天文史上写下许多“第一”。1928年,中国人自己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第1125号小行星)就是由张钰哲发现并命名为“中华”。1941年,他组织拍摄了中国境内的第一张日全食照片。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1978年8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第2051号小行星定名为“张钰哲星”。

【世纪老人——冰心】 冰心(1900年—1999年),被誉为与世纪同龄的文学大师。1923年,冰心发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寄小读者》。其后,在她8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小桔灯》、《繁星》、《春水》、《空巢》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读者的文学名篇。冰心以爱为中心的文学精神和人格力量,使她成为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之一。

【一代才女——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中国首位女性建筑学家,也是现代著名诗人、作家,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林徽因参与新中国国徽设计,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发掘、抢救了国宝景泰蓝制作工艺,为民族和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文学创作上,她一生也著述等身,留下了《你是人间四月天》等大量优秀的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

【科普铁人——高士其】 高士其(1905年—1988年),被誉为科教战线上的“铁人”,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全身瘫痪的高士其,以顽强的毅力奇迹般工作了60年,写下600多篇、75万多字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故事和科普文章,引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走上科学道路。高士其受到广大青少年的热爱,被称为“中国两亿儿童的爷爷”,被中共中央组织部确认为“中华民族英雄”。

【党内才子——邓拓】 邓拓(1912年—1966年),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37年,邓拓创办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最早的党报——《抗敌报》。1944年,邓拓主持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第一部毛泽东同志的文集。新中国成立后,邓拓担任《人民日报》总编、社长等职务,为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围棋宗师——吴清源】 吴清源(1914年— ),现代围棋大师。少年时代的吴清源就被誉为“一代围棋神童”。东渡日本后,吴清源与日本著名棋士木谷实开创了“新布局”,被称为围棋现代布局的奠基人。1939年至1956年,他与当时所有日本围棋一流高手的番棋决战均取得胜利,纵横日本棋坛近20年难逢敌手,被尊为“昭和的棋圣”,开创了“吴清源时代”。1983年,吴清源先生因健康原因隐退。

【数学巨星——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1996年),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把全部的生命投入解析数论尤其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1966年,他证明了“1+2”,这项成果被称为“陈氏定理”,至今仍居世界领先地位。1978年,新华社记者徐迟写下了著名的长篇通讯《哥德巴赫猜想》,报道了陈景润的事迹。在十年“文革”动乱刚刚结束的那个“科学的春天”里,陈景润成为激励广大有为青年向科学进军的一面旗帜,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仁心妙手——吴孟超】 吴孟超(1922年— ),中国肝胆外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吴孟超创立了中国肝胆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造就出高层次专业团队,使中国肝脏外科诊治、研究从一纸空白到一举迈进世界先进行列。吴孟超视病人为亲人,他常说医生的医德比医术更重要,只要有可能都坚持亲自主刀,至今已使1.36万多名患者恢复了健康。年逾八旬的吴孟超院士,至今仍奋斗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2006年,吴孟超以其精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获得了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中国医学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8. 谁知道福建有那些历史名人和事迹

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回《两个家答庭》,此后,相继发表《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你们都不知道什么情况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我要睡觉啊,我就觉得这个世界你不懂啊啊啊吧

9. 有哪些历史名人在福州为官、居住或者生活过

爱国诗人:张元干

张元干:宋朝人,自幼成长在书香门第。从小在家乡福州寒窗苦读,饱读诗书。而父亲是当地的名士,因此家中常常高朋满座,而张元干总是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父亲与朋友们讲论诗文,偶尔提及时局政事,看着那些读书人对奸臣当道的无奈痛心,看到父辈们对国家深沉的爱,张元干深受震撼,爱国的种子在张元干心中扎下了根,逐渐发芽。



到了青年时期,张元干随着当官的父亲到处游历,在饱览神州大地风光,感叹于华夏之大的同时,张元干也看到了因为金兵侵略造成的国土沦陷、百姓流离失所,这些更加坚定了他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的决心。游历中国的过程中,张元干还结交了许多有识之士,和他们谈诗论道,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他的诗词创作水平。



成年之后,张元干考取了进士,入朝当了官。在靖康元年,跟随爱国官员李刚从军作战。在战场上,张元干全然忘记了自己是个文弱的书生,变成了一位身先士卒的急先锋,带领着士兵面对金兵的流矢箭雨冲锋陷阵,多次在与金兵的战斗里大获全胜。

在战争里,张元干不忘写诗,创作了多篇脍炙人口,令人热血沸腾的战地诗词,充满了豪迈的爱国情怀。不幸的是,作为坚定的抗金派,张元干在政治上遭到了投降派的排挤,一直壮志难酬,甚至被构结罪名,贬谪回乡。

两任内阁:叶向高

叶向高,明朝人。他的出生到童年,都是在东奔西走、颠沛流离的困苦中度过的。他的母亲是在福建倭寇的追杀途中,在路边生下他的。出生后,本该在母亲怀中享受安乐温暖的婴孩叶向高,却要跟着大人四处躲避倭寇的追杀。虽然在少年时期,叶向高经常面临着居无定所,衣不蔽体,无法温饱的流亡生活,但是在父母的严加教导下,他从来都没有放弃学习。直到戚继光消灭倭寇,叶向高才能回到故乡。



自幼聪颖的叶向高在二十四岁就考取了进士,随后一直在南京国子监工作,期间由于仗义执言,让上司很不快,因此一直都没有受到重用。直到四十七时,叶向高被朱赓提拔进入内阁。专横的朱赓本以为叶向高是一个软弱老实的老好人,可以任他操纵,却没有想到叶向高在官场早已浸淫多年,早已学会喜怒于无形,宠辱不惊了。虽然逢人笑眯眯的,但是内心却无比坚韧强大。

10. 福州历史人物郑长有人有他的相关资料么

郑长,正确的应该是叫郑唐或者郑堂,你都是听老一辈讲的哈,所以这个“堂”字在福州话里也是念“栋”哈

福州民间故事以四大故事为主,首先是作为福州人都听说过的“贻顺哥烛蒂”、“郑唐系列”,还有“捡茶记”和“红裙记”。

“郑唐系列”较有影响的有《郑堂烧火炮》。传说福州人放鞭炮的来历颇有渊源。明朝时,居住在福州朱紫坊的诗人郑唐,由于他总是打抱不平,得罪了恶人,除夕这天,仇家找他晦气,就送给他一副棺材,郑唐不以为意,反而把棺材劈成小块烧火,再往上撒些盐巴,噼噼啪啪的非常热闹,他旷达地说“郑唐烧火炮,除死无大灾”,福州后人以此作为除夕夜放烟花、礼炮的由来。

===========先介绍郑唐其人。==========

郑唐,明朝 福州人氏。民间故事这么记载他:“郑唐县试中了秀才后,乡试就没了名,原因是他考试时很快把考卷写完,然后在卷末写诗画图,主考官看了十分生气,郑唐也不买账,从此他无意功名。

才智过人且狡诈无赖。对贪官污吏、为富不仁者及悍妇、地痞疾恶如仇,对邻居、乡里刻薄。常施计榨取贪官们的钱财,屡屡得手。却没人奈何得了他。”

==========再给你个闽剧《郑堂传》的链接=======
在56网。
http://www.56.com/w77/play_album-aid-3237085_vid-MjQ2NTc4MzE.html
http://www.56.com/w77/play_album-aid-3237085_vid-MjQ2MzU4Mjk.html

===========最后给你看几个郑唐的精彩故事========

一、开门大吉,关门大吉

年边了,郑堂看家家户户都买了很多红桔,他只去街上拣到一粒顶大的红桔买下。正月初一早,各家各户都要放火炮开门。郑堂拿着这一粒大桔,边开家门边把大桔抛出门外,大喊:“开门大吉①罗!”众人见了,都觉得这样讨吉利,好尽!也都跟着拣一粒大桔,大喊:“开门大吉罗!”随手把桔抛出门外。讨吉利的好事,传得真快,一街一路的前门、后门,到处有人喊“开门大吉罗!”还有楼上喊“开窗大吉罗!”把一街一巷路上丢的尽是大红桔。郑堂看差不多了,就带老嬷仔一起挑了篮担上街巷,一路上把桔拾进篮里,挑回家时,又大喊:“关门大吉罗!”这下看到的人,也跟着去拾桔回家,也学着大喊:“关门大吉罗!

二、燃放火炮,收下红包

有一年年到了,郑堂家没钱做年,就将身上仅有的几文钱买一粒米升大的火炮芯,又买几张大红纸,把草垫卷起来,外面用红纸糊住,装上火炮芯,做成一个大大的假火炮。大年初一,郑堂将这大鞭炮,扛拿到大街有钱人家店门口去贺年,对老板说:“恭喜发财,祝你生意兴隆,我给你放喜炮啦!”讲着就要点火。店老板,见如此大的火炮,若被点响,人被炸死,店也会被炸飞一半。忙上前又作揖、又道谢:“不用啦,你来了就算为我贺年。”只得拿出一个红包塞给郑堂,叫他快走。郑堂得了红包,又扛着大火炮到另外有钱人家门口,店家也都只好塞个红包给郑堂。一间店一间店贺年,郑堂赚了不少红包,过了一个丰足快活的年。

三、鸡笼做灯 府台赏钱

那时,福州每年元宵节都有闹花灯。官府为了表示爱民的样子,与民同乐,府台都要亲自到街上观赏花灯,规定若有好灯被选中的,便给赏钱。于是各家各户都争做好灯,一则显示手艺精巧;二则或许会讨得赏钱。郑堂就用鸡笼做了个灯,在外面写上“郑堂好灯”四个字,元宵夜也拿到街上去赛灯了。这灯上街,众人看了都觉得奇怪。见那郑堂大摇大摆甚是滑稽,又觉得好笑。凡是经过的地方,看的人无不读着灯上的字“郑堂好灯”。府台大人见了,觉得好笑也随口读着“郑堂好灯”。郑堂即向府台讨要赏钱。府台说:“你这象什么灯,也要赏钱?”郑堂说:“你刚才正是讲‘郑堂好灯’,怎么不给赏钱?”府台哑口无言,只好令衙役收下郑堂的灯,发给了郑堂赏钱。 ①大吉:“吉”与“桔”谐音。

阅读全文

与福州历史名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