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历史上姓王的名人,越多越好
历史名人 王子乔 神话传说中的仙人。汉刘向“列仙传”卷上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亦称为王乔、王子晋。 王翦 战国时秦的名将,频阳(今陕西富平县东北五十里)人。事秦始皇,曾定赵、燕、蓟诸地,后为李信所谗,谢病归里,后信战败,始皇遂用翦策以平荆。 王昭君(王嫱) 汉秭归人。元帝时选入掖庭,呼韩邪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帝以嫱赐之,号宁胡阏氏。晋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妃。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23年在位。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 河北大名县东 )。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时父亲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 王羲之(321~379) 字逸少,东晋临沂(今属山东)人,后南迁为会稽人。尝为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善书法,所写草隶,冠绝古今,以兰亭集序、乐毅论等为最,后人称为书圣。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宋临川人。博览强记,工书画,尤善诗,而文词简练。神宗时为相,改革政治,锐行新法,因反对者众多,没有成功。封荆国公,卒谥文。着有周官新义、临川集、唐百家诗选等。 王阳明(1472~1528) 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代大儒,弘治进士。正德时巡抚南赣,定宸濠之乱。嘉靖时封新建伯,总督两广,破断藤峡贼,卒谥文成。其学以知行合一为主,发挥致良知之教,反对朱熹格物穷理之说,讲心学渊源于宋之陆九渊,世称姚江学派。尝筑室于阳明洞,学者称“阳明先生”,有王文成公全书。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B. 历史上的王姓名人
1、王羲之
(东晋时期书法家)编辑讨论21王羲之(303—,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王勃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
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
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3、王昭君
王昭君(约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名嫱,字昭君(一说昭君非表字),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
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宫女,后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
王昭君维护汉匈关系稳定达半个世纪之久,“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4、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
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
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5、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
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
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C. 历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
王陵:西汉与周勃等齐名的政治家,曾反对吕氏专权
王昭君:汉元帝时北嫁匈奴的著名“和番”美女
王政君:王莽之姑,汉元帝之妻,在她糊涂的庇荫下王莽夺取了汉朝天下
王凤:王政君兄弟,汉成帝时实际统治者,王莽伯父
王莽:西汉王朝的终结者,新王朝的建立者,古代空想社会主义者
王匡:绿林军首领,推翻王莽统治的主力军
王霸:汉光武帝之大将
王朗:东汉末年大官僚,三国演义中传说他被诸葛亮骂死
王祥:中国著名孝子,魏晋时期名士
王览:王祥之弟,琅邪王氏始祖
王衍:西晋时清谈政客,清谈误国导致西晋分崩离析
王导:东晋王朝建立功臣,扶助司马睿偏安江南,王氏势力之大达到“王与马共天下”的程度;
王敦:王导之堂兄,东晋初期军阀,反叛朝廷窘迫而死
王羲之:著名书法家和政治家
王献之:王羲之子,著名书法家
王 诩:战国苏秦、张仪的老师,人称"鬼谷先生"。
王 翦:秦代名将,为秦始皇平定赵、燕、苏、荆诸地,立下赫赫战功。
王实甫:元代著名戏剧家,其最杰出的作品《西厢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极其重
要的地位。
王 充: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是一位无神论者。
王 勃:绛州龙门人,著名文学家,为"初唐四杰"之一。其成就最高以一篇《腾王阁
序》露绝世才华。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江西抚州人。他
主张"变风俗,立法度"实行变法。其散文以雄健峭拔著称。
王昌龄:盛唐著名诗人,宇少伯。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
王 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
王之涣:或作王之奂,字季凌,盛唐著名诗人。
王 肃:字子雍,是三国时期影响较大的经学家,曹操征召为谏议大夫。
王 琼:明代名臣
D. 姓王的历史名人
王姓现在已经是成为了中国第一大姓,人口已经是快要一亿了,占了总人口的8%左右,王姓也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源自姬姓。
E.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姓王的名人
1、王诩
鬼谷子名王诩、王禅,道号玄微子。战国显赫人物,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创建鬼谷门派。著名谋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常入山修炼,深谙道法,神妙莫测。 “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为老学五派之一。鬼谷子主要作品有《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天髓灵文》等。其著作被后世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
2、王翦
王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少时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统兵六十万大败项燕,消灭楚国 。
联同儿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3、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为“明妃”,王明君。
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关系。呼韩邪单于附汉与昭君出塞,不但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而且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加强了双方的交流,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必然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效仿中原的制度。
4、王莽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西汉权臣,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
王莽统治末期,天下大乱。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灭亡。王莽共在位15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
5、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F. 姓王的历史上有什么著名人物
王倪:伏羲和黄帝曾与王倪论道.王倪是啮缺的老师,王倪论道. 道及天边,智达宇际。
王子成父:齐国大夫,累迁大司马,为齐恒公手下一员大将。因败赤狄功在周王室,被周定王赐姓王氏。为琅琊王氏开祖。
王子乔:被奉为“王氏的始祖。”王子乔是黄帝的四十二代后人,又名晋,字子乔,周灵王的太子,人称太子晋。史载太子晋“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十五岁以太子身份辅佐朝政,灵王重之,诸侯从之。师旷见太子晋后,对其称善不已。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纵横家的鼻祖。著有《鬼谷子》兵书十四篇传世,民间称其为“王禅老祖”四大弟子闻名于世。
王斗:齐人,稷下先生,约活动于齐宣王时期。齐宣王以为贤,于是举荐贤士五人做官,齐国大治。
王绾:战国末年,秦国的丞相。
王龁:号信梁,战国末期秦国大将,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王翦
王翦:姬姓,王氏,名翦。战国著名军事家,秦大将军,始皇师之,因功著晋封武成侯,同时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王贲:王翦之子,秦代名将,与其父同为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
王昭君:(公元前~世纪中叶),名嫱,字昭君,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落雁。
王陵:(公元前?~前181年),西汉初大臣。沛县(今江苏沛县西)人,以功封安国侯,官至右丞相。
王莽:(前45~后23年),新王朝的建立者,公元8——23年在位。
王充:(公元27~约96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东汉著名哲学家。
王符:(约公元85~162年),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 镇原县)人,东汉著名思想家。
王粲 :(公元177~217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王平:(公元?~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有谋略,是蜀汉后期名将。
王肃:(公元195~256年),字子雍,东海郡郯人。三国魏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
王浚:(公元206~286年),字士治,弘农湖县人,西晋著名军事家,曾指挥伐吴的战争,大胜。
王叔和:(公元210~280年),名熙,山东邹城人。晋朝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
王祥:(公元185年~269年),字休征,祖籍琅琊临沂人,历汉、魏、西晋三代。仕晋官至太尉、太保。以孝著称,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
王导:(公元276~339年),字茂弘,祖籍琅琊临沂人,东晋初年的大臣,在东晋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谥号:“文献”
王廙:(公元276~322年),字世将。祖籍琅邪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屈指可数的音乐家。王羲之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或公元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琊临沂人,晋代大书法家。与其子王献之在书法上,称:“二王”
王徽之:(公元338~386年),字子猷。祖籍琅邪临沂人,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第五子。
王献之:(公元344~386年),字子敬,祖籍琅琊临沂人,晋代书法家、诗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
王珣:(公元349~400年),字元琳,小字法护,祖籍琅琊临沂人,晋代书法家,著作《伯远贴》。
王僧虔:(公元426~485年),字简穆,祖籍琅琊临沂,南北朝时期人,仕宋、齐两朝,书法家,官至尚书令。
王猛:(公元325~375年),十六国时期苻坚的丞相。
王通:(公元584~617年),字仲淹,隋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代大儒,卒谥“文中子”。
王勃:(公元649~676年),唐代诗人,唐初四杰之首。
王之涣:(公元688~742年),唐代诗人,《登鹳雀楼》久传不衰。
王维:(公元701~761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外号“诗佛”。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
王冰:(公元710~804年),号启玄子,曾任唐代太仆令。著名医学家。
王孝通:中国唐代算历博士,著名数学家,著作《缉古算经》。
王仙芝:(公元?~878年),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
王显政:五代时期著名孝子,蒲城义门王氏先祖,家有资财,乐善好施。
王全斌:(公元908年~976年),五代至北宋初将领。并州太原人。曾在后唐、后晋、后周为将。
王旦:(公元957~1017年),北宋名相。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官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天禧元年九月,王旦病逝,册封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文正”。仁宗即位后,为其立碑,并亲笔御书“全德元老之碑”。欧阳修奉旨为其撰写碑文,苏轼为王氏宗祠撰写了《三槐堂铭》。
王曾:(公元978~1038年),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宋真宗咸平五年壬寅科状元。取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成为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状元。官至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卒谥“文正”
王惟一:(公元987~1067年),名王惟德,北宋医家。对针灸学很有研究,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奉旨铸造针灸铜人两座。为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之一。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神宗宰相。
王诜 :(公元1036~1093年),字晋卿,北宋太原(今属山西)人,中国古代著名画家。
王重阳:(公元1113~1170年),北宋人,金道士,道教全真道的创始人。
王约:(公元1252~1333年)【元】字彦博,号豫斋,赠文定公、梁国公,为仁宗帝儒师,任太子詹事、河南省右丞、集贤大学士,官荣禄大夫。工文辞,精蒙语,世称元初“鸿笔”,官历七朝五十余年,为元代名臣,深为元廷敬畏。 条定《大元通制》,著有《潜丘稿》《史论》《高丽志》。
王实甫:(公元1260年~1336年),字德信。河北省定兴县究室村人。元代戏曲伟大戏剧家。中国著名剧作《西厢记》的作者。
王祯:(公元1271年~1368年),字伯善,元代东平(今山东东平)人。中国古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
王冕:(公元1287~1359年),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会稽外史等。
王蒙:(公元1301~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元朝著名画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王名世:(公元1567~1646年),明代人,武科三元及第。字史可,号翼宇。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 “三绝”。
王铎:(公元1592~1652年),字觉斯,号嵩樵,别署烟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博学好古,工诗文。好古博学,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以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
王锡阐:(公元1628~1682年),字寅旭,号晓庵,又号天同一生。江苏吴江人。明末清初历算学家,精通天文地理。
王士祯:(公元1634~1711年),原名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字而农,号涢斋,别号一壶道人,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四大学者。
王时敏:(公元1592~1680年),明末清初画家。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等。江苏太仓人。与王鉴、王翚、王原祁并称四王,外加恽寿平、吴历合称“清六家”。开创了山水画的“娄东派”,居清初画家“四王”之首。
王文治:(公元1730~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江南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人。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清代文学家、书法家。工诗、书,书法得董其昌神髓,与梁同书齐名。
王鼎:(公元1768~1842年),字定九,号省匡,陕西蒲城西街达仁巷人。清朝著名水利专家、政治家,曾任道光皇帝老师、军机大臣、林则徐老师,因反对朝廷重用琦善而尸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