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问问湛江的历史
楼主您好!
--------------------------------------------------------------------------------------------------------------------------------------------
1899年,雷州府遂溪县东部沿海(今湛江市区)被法国“租借”,当时名字叫“广州湾”,对外贸易曾繁盛一时。
1943年,广州湾为日军占领。
1945年日本投降后,于9月21日从日本侵略军和法国殖民者手中接收广州湾,以原范围划设市治,定名“湛江市”。因历史上曾属椹川县,境内东海岛曾设椹川巡检司,因而得名。
据现存的地方志记载,古“椹川”亦有称为“湛川”的。今湛江辖地远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夏、商之间),就有人类居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今湛江辖地归属象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南部徐闻、海康、遂溪三县属交趾部徐闻县;北部吴川、廉江两县分属交趾部高凉县和合浦县。
以后,南部三县先后属交州、合州、南合州、东合州,至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统管雷州半岛三县,直至清代;北部两县先后属广州、罗州、化州,至明清属高州。1911年10月起,五县先后属广东省高雷道、南路行政区、南区善后委员会公署、南区绥靖公署;民国25年(1936年)起,南部三县先后属广东省第八 区、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吴川县先后属第七区、第十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续解放湛江全境。此后,五县先后属广东省南路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高雷区专员公署、粤西区行政公署、湛江专区专员公署、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9月,湛江地区与湛江市合并,五县划归湛江市。
湛江市区历史上属遂溪、吴川两县。隋至唐初,郊区湖光镇旧县村曾先后为铁耙县、遂溪县县治;南宁景炎三年(1278年),宁帝禺即位于市区硇洲岛,升硇洲为翔龙县;明洪武年间至清雍正年间,曾先后在市郊旧县村和东海岛设置椹川巡检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事件
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法国胁迫清 政府签订《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遂溪、吴川两县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的麻斜海湾(今湛江港湾)划为法国租界,统称“广州湾”,划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范围,设广州湾行政总公使署,受安南总督管辖。
民国32年(1943年)2月,复为日本侵略军所占,曾建立极为短暂的日伪政权。
民国34年(1945年)9月21日,由我国收回,以广州湾范围划设市治,定名“湛江市”。
1946年1月15日成立湛江市政府,为省辖市,并隶属广东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7年(1948年)3月改隶属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8年(1949年)5月,改隶十四区行政督 察专员署;公署设于湛江。
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仍为省辖市。
1952年11月起,先后归属粤西区行政公署、湛江专区专员公署、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83年9月地区与市合并为湛江市,为省直辖市。
现湛江市共辖二县:遂溪县、徐闻县,四区: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坡头区,代管三个县级市:吴川市、廉江市、雷州市。
望采纳
Ⅱ 湛江的著名人物
历史著名人物:
陈文玉:雷州市人,唐代刺史。纪应炎:湛江市人,南宋进士。陈贞豫:遂溪县人,明代官史。
冯彬:雷州市人,明嘉靖年间进土。陈瑸:雷州市人,卓绝清官。王梦龄:雷州市人,漕运总督。
陈乔森:遂溪县人,岭南才子。陈昌齐:雷州市人,清代学者。洪泮洙:湛江市人,清世人龙。
林召棠:吴川市人,状元及第。鄚玖:雷州市人,华侨首领。乌石二:雷州市人,一代枭雄。
李晋熙:雷州市人,国史孝友。陈兰彬:吴川市人,驻美公使。黄学增:遂溪县人,农运领袖。
李浴日:雷州市人,兵学奇才。李汉魂:吴川市人,民国广东省政府主席。张炎:吴川市人,民国将领。
何荦:徐闻县人,民国将领。许爱周:湛江市人,爱国商人 。吴华:雷州市人,原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外司司长
当代著名人物:
邓海光:雷州市人,现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防总总指挥、省社工委副主任。
陈武:雷州市人,现任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广东省反贪局局长。
刘华秋:吴川市人,曾任外交部原部长、党委委员。
陈坚:雷州市人,曾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第一副主任。
王兆林:雷州市人,曾任广东省原人民政协副主席。
徐益明:雷州市人,曾任中国跳水队总教练。
洪三泰:遂溪县人,现任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学院院长、国家一级作家。
辛世文:雷州市人,全球“克隆植物基因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海中:雷州市人,国际著名学者,“周氏猜测”与“网络语言学”的创立者。
李仁师:雷州市人,世界仪器公司首席执行官、现任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席。
谢康来:雷州市人,国家一级书法师,现任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兼海南分院院长。
莫各伯:雷州市人,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书法家、雕塑家、文艺评论家、诗人。
符马活:雷州市人:中国70后代表诗人之一、著名图书策划人。
何冲:遂溪县人:现为中国男子跳水队运动员、曾荣获“奥运冠军”。
吴天胜:廉江市人:世界记忆大师,中国首位世界记忆冠军,海归。
劳丽诗:廉江市人:曾为中国女子跳水队运动员、曾荣获“奥运冠军”。
六哲:雷州市人:当代中国内地华语唱作型男歌手,有“人气王”之称。
李圣豪:雷州人:2007年获得CCTV“中国骄傲获奖人物”。
Ⅲ 急求。。。。广东省湛江市的历史故事
市名由来
由“广州湾”到'湛江"市 1899年,法国强租当时名曰“广州湾”的雷州府遂溪县东部沿海(今湛江市区)法国人则称为“白雅特堡”(Fort Bayard),而此湛江对外贸易盛极一时。1943年,日军侵略者从法国人手中接管“广州湾”,到45年日本投降后,民国政府于当年9月21日光复广州湾,以原范围划设市治,因史上曾属椹川县,境内东海岛曾设椹川巡检司,古“椹川”亦有称为“湛川”,故定名“湛江”市。
悠久的历史
今湛江辖地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约4000年前夏、商之间)便有了人烟。秦皇统一中国后,今湛江辖地归属象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南部徐闻、海康、遂溪三县属交趾部徐闻县;北部吴川、廉江两县分属交趾部高凉县和合浦县。 以后,南部三县先后属交州、合州、南合州、东合州,至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统管雷州半岛三县,直至清代;北部两县先后属广州、罗州、化州,至明清属高州。 1899年,晚清政府与法国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强租法国。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写下了名篇《七子之歌》(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 广州湾 九龙 旅顺大连等七处“失地”),其中第五章便是“广州湾”湛江。 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正面)[1]
?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陆续解放湛江全境。此后,五县先后属广东省南路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高雷区专员公署、粤西区行政公署、湛江专区专员公署、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9月,湛江地区与湛江市合并,五县划归湛江市。 湛江市区历史上属遂溪、吴川两县。隋至唐初,郊区湖光镇旧县村曾先后为铁耙县、遂溪县县治;南宁景炎三年(1278年),宁帝禺即位于市区硇洲岛,升硇洲为翔龙县;明洪武年间至清雍正年间,曾先后在市郊旧县村和东海岛设置椹川巡检司。
历史事件
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法国胁迫清 政府签订《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遂溪、吴川两县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的麻斜海湾(今湛江港湾)划为法国租界,统称“广州湾”,划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范围,设广州湾行政总公使署,受安南总督管辖。? 民国32年(1943年)2月,复为日本侵略军所占,曾建立极为短暂的日伪政权。 民国34年(1945年)9月21日,由我国收回,以广州湾范围划设市治,定名“湛江市”。 1946年1月15日成立湛江市政府,为省辖市,并隶属广东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7年(1948年)3月改隶属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8年(1949年)5月,改隶十四区行政督 察专员署;公署设于湛江。 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仍为省辖市。 1952年11月起,先后归属粤西区行政公署、湛江专区专员公署、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83年9月地区与市合并为湛江市,为省直辖市。
Ⅳ 湛江的历史文化。
湛江历史文化:湛江辖地远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居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今湛江辖地归属象郡。汉代,南部三县先后属交州、合州、南合州、东合...
Ⅳ 湛江大海的历史有什么或者传说
有东海贼。
有乌石二揭竿海上。
有随南宋南明小朝廷南撤到该地区的故事。
有妈祖,婆母。有雷公吃尽海水,脸为什么被海鱼虾弄花了的原因。
有很多,比如乌石二九罐金九罐银。乌石二能令青鳞咸鱼在碗里游。
还有很多很多
Ⅵ 湛江的名称怎么来有什么故事
市名由来:从“广州湾”到'湛江"市
1899年,雷州府遂溪县东部沿海(今湛江市区)被法国专“租借”,当时名字叫“广属州湾”,对外贸易曾繁盛一时。1943年,广州湾为日军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于9月21日从日本侵略军和法国殖民者手中接收广州湾,以原范围划设市治,定名“湛江”市。因历史上曾属椹川县,境内东海岛曾设椹川巡检司,因而得名。
Ⅶ 在我们湛江有哪些历史事件,名人志气,有什么文物古迹
1、湛江籍世界和全国着名的运动员、教练员有吴国村、张小冬、劳丽诗、何强、徐益明内、陈福来、苏国容熙、郑观志、杨春林、姚喜明、黄秀妮、邱亚帝、符晓云、林小妹、林来九、李桂莲、黄华东、高红、陈丽霞、李蓉娟、麦康德、李汉明等。
2、湛江历史名人:林召棠、张炎、陈文玉、陈上川、黄学增、李汉魂、陈瑸、陈兰彬、林联桂、欧光宸。
3、湛江名人(香港大亨):许爱周、许世勋、许晋亨。
1、影视艺人:杨怡、杨卓娜(两姐妹,香港TVB艺人);黄伊文(原名黄恺慈)、撒贝宁(央视)、伍燕(广视)
2、历史名人:林召棠、张炎、陈文玉、陈上川、黄学增、李汉魂、陈瑸、陈兰彬、林联桂、欧光宸。
3、商人:许爱周、许世勋、许晋亨。
Ⅷ 湛江大海的历史或者传说有什么
湛江是一个很传统的海滨小城,有大海,有小岛,有海鲜,也有热情好客的专当地人。总结成一句,属去海边,首选湛江!
这里有历史深邃的晏海石滩,千百年前,火山爆发,波涛汹涌的熔岩与冰冷的海水碰撞,留下了这一条长长的海滩。黑色的石头,随处可见的海浪打在礁石上的美丽浪花,细腻柔软的沙子,都要亲自去看看,去感受,才会得到满意的惊喜。
湛江的文化气息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最为著名的是遂溪孔子庙,在这里,感受儒家经典文化,学习人生的道理,体会人生天地间的交织所在,是一次不可多得的体验。
Ⅸ 列举有湛江本地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例子
湛江位居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地理位置独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其中有六项传统文化列入国家级非物质:东海人龙舞、遂溪醒狮、吴川飘色、雷州石狗、姑娘歌和湛江傩舞。东海岛人龙舞起源于东海岛东山镇,始于明末清初,是流传300多年的民间大型广场表演艺术,其结构分为龙头、龙身和龙尾,由大人和孩童结合而成,规模可大可小,节数多少不等。昨天表演的东海岛人龙舞,就是由当地188名大人与孩童组合共同创作的。他们的精彩表演,博得了现场数万观众的喝彩和掌声,在公证人员现场监证下,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纪录。
遂溪醒狮表演始于明清时期。200多年来,凡逢年过节、喜红庆典,都用醒狮助兴,祈求平安吉祥,醒狮表演成为当地乃至湛江市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近年来,遂溪县因势利导,加强组织、积极扶持,全县民间醒狮表演活动空前活跃。吴川飘色是吴川民间艺术“三绝”(飘色、泥塑、花桥)之一,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色板,色板上装饰着固定姿势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故而叫飘色。特别奇妙的是,在空中飘动的人物的立足点只是踩着一根缨枪或剑尾上;更有趣的是,有的角色还踏着活生生的动物(如公鸡、白鸽、鲤鱼、金鱼等)在行进间手舞足蹈,给予人们一种神秘感。飘色的人物形象普遍是按戏剧人物的艺术造型设计、打扮的。一板飘色往往就象一座流动的小舞台表现着一出精彩的特写镜头。现时飘色一般由2至6岁左右的儿童上板乔装打扮,并由过去的一板一层飘色发展到如今的的一板两层或三层飘色。雷剧已有500多年历史,是雷州土生土长的文化艺术瑰宝,是粤西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雷剧起源于广东省雷州市(原海康县),广泛流传于雷州半岛以及雷州话方言地区,辐射人口约800万。其演出人物众多,场面宽阔,内容丰富,深受群众的喜爱,成为广东四大剧种之一。
Ⅹ 湛江有些什么历史呢
湛江历史沿革
市名由来
由“广州湾”到'湛江"市
1899年,法国强租当时名曰“广州湾”的雷州府遂溪县东部沿海(今湛江市区)法国人则称为“白雅特堡”(Fort Bayard),而此湛江对外贸易盛极一时。1943年,日军侵略者从法国人手中接管“广州湾”,到45年日本投降后,民国政府于当年9月21日光复广州湾,以原范围划设市治,因史上曾属椹川县,境内东海岛曾设椹川巡检司,古“椹川”亦有称为“湛川”,故定名“湛江”市。
悠久的历史
今湛江辖地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约4000年前夏、商之间)便有了人烟。秦皇统一中国后,今湛江辖地归属象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南部徐闻、海康、遂溪三县属交趾部徐闻县;北部吴川、廉江两县分属交趾部高凉县和合浦县。
以后,南部三县先后属交州、合州、南合州、东合州,至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统管雷州半岛三县,直至清代;北部两县先后属广州、罗州、化州,至明清属高州。
1899年,晚清政府与法国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强租法国。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写下了名篇《七子之歌》(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 广州湾 九龙 旅顺大连等七处“失地”),其中第五章便是“广州湾”湛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陆续解放湛江全境。此后,五县先后属广东省南路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高雷区专员公署、粤西区行政公署、湛江专区专员公署、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9月,湛江地区与湛江市合并,五县划归湛江市。
湛江市区历史上属遂溪、吴川两县。隋至唐初,郊区湖光镇旧县村曾先后为铁耙县、遂溪县县治;南宁景炎三年(1278年),宁帝禺即位于市区硇洲岛,升硇洲为翔龙县;明洪武年间至清雍正年间,曾先后在市郊旧县村和东海岛设置椹川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