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哪些经典的历史故事
1、指鹿为马
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
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2、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3、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4、完璧归赵
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赵都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想不给吧,又担心秦兵打过来。
最后派蔺相如出使秦国,交换玉璧,蔺相如到了秦国以后,发现秦王并未真心想用城池交换和氏璧,便提出了吃素食交换玉璧的计谋,在此期间。让人把玉璧偷偷送回秦国。
5、曹冲称象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个成年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贰』 5个历史故事
姜太公钓鱼
太公 姓 姜,名 尚,西周 时 人,曾 辅佐 周 武王 灭了 商朝。据 民间 传说,太公 在 出仕 之前,隐居於 渭水(在今陕西省境内)之 滨。他 常 拿 一根 不带 鱼饵 的 直钩 钓竿,在 水面 上 凭空 钓鱼。一些 樵夫 看到 他 这样 钓鱼 都 发笑。太公 说:” 我 不是 想 钓 真 的 鱼,而 是 想 钓 一位 贤明的 君主。” 太公 就 这样 期待了 几十 年,到 他 快 八十岁 的 时候,周 武王 的 父亲 周 文王 得知 太公 有 治国 才能,亲自 请 他 出来 做了 丞相。
《味如鸡肋》
三国 时期,曹 操 带领 军队 攻打 一个 城市,很长 时间 没有 攻打 下来。这 时候,他 感到 进推 两难:撤退 吧,就 前功尽弃,实在 可惜;继续 攻打 下去 吧,又 实在 没有 取胜 的 把握。一天 他 在 吃鸡 的 时候, 感到 这 情形 就 像 是 吃 鸡肋:实在 没有 多少 肉 可以 吃,可是 丢掉 又 舍不得。这 时候 有人 来 问 他” 今天 晚上 的 口令 是 什麼?” 他 就 随口 回答” 鸡肋。”
《胸有成竹》
宋朝 有 个 画家 叫 文 兴可,善於 画 竹子。他 在 自己的 住房 周围,栽了 许多 竹子,一年 四季,常 去 观察 竹子 的 不同 姿态 与 变化。因而 对 竹子 的 形象 非常 熟悉,所以 他 画出 的 竹子 生动 逼真。《宋史·文同 传》里 说:” 当时 人们 纷纷 请 他 画 竹子, 送去 的 绢,堆了 一大堆,他 有时 厌烦地 把 它们 扔在 地上。”
当时,文 兴可 的 一位 很 要好的 朋友 兆 补之 写了 一首 诗 赞扬 他的 绘竹 艺术,其中 有 两句:” 兴可 画竹 时,胸有成竹。”
成语故事——如鱼得水
三国时期,曹操的实力很强大,刘备在还没有做皇帝之前,被迫依附于亲戚刘表的军队阵容,并且驻守新野这地方。可是刘备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并不想长久寄人篱下,只做别人的军师。正好这个时候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是个难得的好人才,徐庶劝刘备一定要网罗诸葛亮。
为了请诸葛亮协助自己获得天下,刘备曾经三次亲自到他住的茅庐拜访他,诸葛亮看到刘备非常诚恳,最后才同意与刘备见面。刘备向他请教许多治理国家的方法,诸葛亮仔细分析了当时的情势,建议刘备先占据荆州,这样才能有机会和曹操、孙权鼎足而立,互相抗衡。
刘备很欣赏诸葛亮的见解,而且和诸葛亮的感情逐渐加深,高兴的刘备甚至对结拜兄弟关羽及张飞两人说:“我得到孔明的辅助,就好象鱼得了水一样非常快。”
成语故事——杯弓蛇影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成语故事——呆若木鸡
纪渻子是春秋时训练斗鸡的行家,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于是齐王也把他找来训练斗鸡。
十天之后,齐王问他:“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纪渻子回答说:“鸡的性情高傲,时候还不到。”十天后齐王又来问他:“这回斗鸡该训练好了吧?”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它现在还不能沉住气呢。”一个月后齐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可是纪渻子还是摇头说不行。又过了十天后,纪渻子告诉齐王斗鸡训练好了,那只斗鸡非常厉害,别的鸡一见到它就吓得像木头一样呆住,可见它真是天下无敌的斗鸡!
http://joke.usb9.com/joke/cygs.htm这里的很短.但 不知道可不可以上的,
『叁』 历史故事的名字(至少50个)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等。
部分故事介绍:
1、蔺相如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汉族历史故事。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2、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
他向田忌建议说:“此时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邯郸,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都城大梁猛攻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邯郸之围遂解。
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3、惊弓之鸟
从前,更羸与魏王在高大的台下,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更羸对魏王说:“我可以不射中鸟就能使鸟掉下来。”魏王说:“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吗?”更羸说:“可以。”
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雁从东方飞来。更羸随便射了一箭,(箭没有射中大雁,)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魏王惊叹道:“(箭术)难道真的可以达到这种地步!”更羸解释说:“这是一只有伤的鸟!”
魏王更纳闷了:“先生凭什么知道它呢?”更羸回答说:“它飞得慢,鸣声又凄厉。飞得慢,是因为旧伤疼痛,鸣声凄厉,是因为长久失群,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恐的心理还没有消除,一听见弓弦响声便奋力向上飞,引起旧伤迸裂,才跌落下来的。”
4、指鹿为马
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5、高山流水
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奏。刚弹琴时表现出攀登大山的志向,钟子期说:“弹琴弹得真好啊!好像泰山一样高大。”过了一会儿,琴声表现出了随流水常进不懈的志向,钟子期再一次说:“弹琴弹得真好啊!好像长江黄河一样激荡。”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破琴,拉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
『肆』 历史故事
在这里面
参考资料:http://www.huaxia.com/wh/jdgs/lsgs.html
『伍』 中华上下五千年 历史故事 资料
我们伟大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
譬如,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古时候流传着一个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说的是在天地开辟之前,宇宙不过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这时候,出了一个盘古氏,用大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
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本人也每天长高了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就很高很高,地就很厚很厚,盘古氏当然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后来,盘古氏死了,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就变成了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
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神话。
神话毕竟只是神话,现在谁也不会相信真有这样的事。但是人们喜欢这个神话,一谈起历史,常常说从“盘古开天地”起。这是因为它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气魄和丰富的创造力。
那么,人类历史究竟应该从哪儿说起呢?后来,科学发达了,人们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化石,证明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一种从古猿转变而来的猿人。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祖国各地先后发掘了许多猿人的遗骨和遗物的化石,可以看到我们祖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已经有一百万年以上的历史。像云南发现的元谋猿人,大约有一百七十万年历史;陕西出土的蓝田猿人,大约有八十万年历史;拿有名的北京猿人来说,也有四五十万年的历史了。
这里,我们就从北京猿人说起。北京猿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带。那时候,中国北方的气候比现在温和湿润。山上山下,生长着树林、灌木和丰茂的野草。凶猛的虎、豹、狼、熊等野兽,出没在树林和山野中。那里还生长着大象、犀(音xī)
牛和梅花鹿。
猿人的力气比不上这些凶猛的野兽,但是他们和任何动物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猿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这种工具十分简单,一件是木棒,一件是石头。木棒,树林里多的是,但它是经过人砍削的;石头呢,是经过人工砸打过的,虽然很粗糙,但毕竟是人制造的工具。
他们就是用这种简单的工具来采集果子,挖植物的根茎吃。他们还用木棒、石器来同野兽作斗争,猎取食物。
但是,这种工具毕竟太简陋了,他们获取的食物是很有限的,靠单个人的力量,没法生活下去,只好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对付猛兽的侵袭。这种人群就叫原始人群。
几十万年过去了,猿人在艰苦的斗争中进化了。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发现另一种原始人的遗迹。这种原始人的样子,已经和现代人没有什么两样。我们把他们叫做“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的劳动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他们不但能够把石头砸成石斧、石锤,而且还把野兽的骨头磨制成骨针。别看这一枚小小的骨针,在那时候,人们能磨制骨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了骨针,人们可以把兽皮缝成衣服,不像北京猿人时期那样赤身裸体。
山顶洞人过的也是群居生活。但他们的群居生活已经按照血统关系固定下来。一个集体的成员都是共同祖先生下来的,也就是同一氏族的人。这样,人类社会就进入了氏族公社时期了。
『陆』 30个历史故事 要简短些
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世纪末朝鲜王朝建立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世纪早期印度莫卧儿帝国建立
1520-1570西欧宗教改革
1566-1581尼德兰革命
1600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17世纪初期荷兰侵入印度尼西亚,法,英,荷开始在北美掠夺殖民地;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7世纪英法成为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法国路易十四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18世纪中期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
18世纪中后期奥地利特雷西亚女皇和约瑟夫改革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92.9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3.6-1794。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
1794法国热月政变
1799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海地宣布独立
1804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1810-1826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
1815维也纳体系的确立
1830法国七月革命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8-1849 1848年欧洲革命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
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普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81-1899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1882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
19世纪80年代法国最终确立了对越南的统治
1889第二国际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1905-190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907英法俄协约的最后形成
1910日本正式吞并朝鲜
1910-1917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
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8.11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
1918-1922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919-1922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1919.3.1朝鲜三一运动
1919.3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共产国际建立
1919.1-6巴黎和会
1921.11-1922。2华盛顿会议
1922.10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
1922.12苏联成立
1925.10洛迦诺会议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1希特勒在德国上台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5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935-1936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
1936-1939西班牙反对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8.9慕尼黑会议
1939.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6法国投降
1940秋不列颠之战
1940.9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1941.6苏德战争爆发
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秋大西洋宪章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2莫斯科保卫战
1942.6中途岛战役
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12.1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1943.11-12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
1944.6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5.2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5.8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945.9.2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10联合国建立
1947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独立
1948以色列建立,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1954《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
1955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6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9古巴革命取得胜利
1960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成为“非洲独立年”
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
20世纪60年代初-1973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七十七国集团产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出现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8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7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2.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1973美国在《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上签字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9中美建交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1苏联解体
1992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1993欧洲联盟建立
.............................................................
四、 近代史
民国(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
1928年 井冈山会师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4年 红军长征开始
1936年 西安事变
1937年 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7年 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五、 现代史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6年 四五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 改革开放
『柒』 历史故事有那些
中华名族上下五千年,有许多,非常经典的历史故事,很多时候我会用在写作,那么,历史故事有哪些?
例如:
隋炀帝游江都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为了加强对全国政治上的控制,并且使江南地区的物资能够更方便 地运到北方来,加上他个人追求享乐,一开始就办了两件事:一是在洛阳建造一座新的都 城,叫东都;二是开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公元605年,隋炀帝派管理建筑工程的大臣宇文恺(音kǎi)负责造东都。宇文恺 是个高明的工程专家,他迎合隋炀帝追求奢侈的心理,把工程规模搞得特别宏大。建造宫殿 需要的高级木材石料,都是从大江以南、五岭以北地区运来的,光一根柱子就得用上千人 拉。为了造东都,每月征发二百万民工,日夜不停地施工。他们还在洛阳西面专门造了供隋 炀帝玩赏的大花园,叫做“西苑”,周围二百里,园里人造的海和假山,亭台楼阁,奇花异 草,应有尽有;尤其别出心裁的是到了冬天树叶凋落的时候,他们派人用彩绫剪成花叶,扎 在树上,使这座花园四季长春。
在建造东都的同一年,隋炀帝就下令征发河南、淮北各地百姓一百多万人,从洛阳西苑 到淮水南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开通一条运河,叫“通济渠”;又征发淮南百姓十多万 人,从山阳到江都(今江苏扬州),把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的一条“邗(音hán)沟”疏 通。这样,从洛阳到江南的水路交通就便利得多了。
以后五年里,隋炀帝又两次征发民工,开通运河,一条是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到涿郡(今 北京市),叫“永济渠”;一条是从江都对江的京口(今江苏镇江)到余杭(今浙江杭 州),叫”江南河”。最后,把四条运河连接起来,就成了一条贯通南北,全长四千里的大 运河。这条大运河是我国历史上伟大工程之一。它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祖国的统一, 起着积极的作用。不用说,这是我国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
隋炀帝特别喜欢外出巡游,一来是游玩享乐,二来也是向百姓摆威风。
从东都到江都的运河刚刚完工,隋炀帝就带着二十万人的庞大队伍到江都去巡游。
隋炀帝早就派官员造好上万条大船。出发那天,隋炀帝和他妻子萧后分乘两条四层高的 大龙船,船上有宫殿和上百间宫室,装饰得金碧辉煌;接着就是宫妃、王公贵族、文武官员 坐的几千条彩船;后面的几千条大船,装载着卫兵和他们随带的武器和帐幕。这上万条大船 在运河上排开,船头船尾连接起来,竟有二百里长。
这样庞大的船队,怎么行驶呢?那些专为皇帝享乐打算的人早就安排好了。运河两岸, 修筑好了柳树成荫的御道,八万多名民工,被征发来给他们拉纤,还有两队骑兵夹岸护送。 河上行驶着光彩耀目的船只,陆地上飘扬着五色缤纷的彩旗。一到晚上,灯火通明,鼓乐喧 天,真是说不尽的豪华景象。
为了满足船队大批人员的享受,隋炀帝命令两岸的百姓,给他们准备吃的喝的,叫做 “献食”。那些州县官员,就逼着百姓办酒席送去,有的州县,送的酒席多到上百桌。别说 隋炀帝吃不了那么多,就连他带的宫纪太监、王公大臣一起吃,也吃不完。留下的许多剩 菜,就在岸边掘个坑埋掉。可是那些被迫献食的百姓,却弄得倾家荡产了。
江都在当时是个繁华的地方。隋炀帝到了江都,除了尽情游玩享乐,还大摆威风。为了 装饰一个出巡时候用的仪仗,就花了十多万人工,耗费的钱财更是上亿论万。这样整整闹腾 了半年,又耀武扬威地回到东都来。
打这以后,隋炀帝几乎每年出巡。有一次,他从陆路到北方去巡视,征发了河北十几个 郡的民工,开凿太行山,铺一条巡行的道路;为了保护他巡行的安全,又征发了一百多万人 修筑长城,限期二十天筑成。这样,他才在五十万将士的护卫下,在北方边境上巡行了一 转。北方没有现成的宫殿,好在隋炀帝身边的宇文恺是个巧匠,专门为他造了一个活动宫 殿,叫做“观风行殿”。这种行殿上面可以容纳侍卫几百人,使用的时候装起来,不用的时 候可以拆卸装运;下面装着轮子,可以随意转动。这在当时可算是一种发明,可惜只是供隋 炀帝一个人享乐罢了。
隋炀帝建东都,开运河,筑长城,加上连年的大规模的巡游,无休无止的劳役和越来越 重的赋税,已经把百姓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是隋炀帝的骄奢淫逸的心理却越来越重了。为了 炫耀武功,公元611年,他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这一年,他从江都乘龙船,沿着大运河直达涿郡,亲自指挥这场战争。他下令全国军,不论远近,一律向涿郡集中;还派人在东莱(今山东掖县)海口督造兵船三百艘,造船 的民夫在官吏监视下,日日夜夜在海边造船,得不到休息。他们下半身泡在海水里,时间一 久,从腰以下都腐烂得生了蛆,许多人受不了这样折磨,倒在海水里死了。
接着,隋炀帝又命令河南、淮南、江南各地督造五万辆大车,送到高阳,给兵士运输衣 甲、帐幕;又征发江、淮以南民夫和船只把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和洛口仓的粮食运到涿 郡。于是,无数的车辆,无数的船只,不分白天黑夜,沿着陆路和运河源源不断由南向北, 形成一支滚滚洪流。几十万运输物资的民夫,在半路上有不少累死饿死,沿路都是倒毙的尸 体。由于民夫死亡太多,耕牛也被征发拉车,弄得田园荒芜,民不聊生。
人民没法忍受下去了。要想活下去,只有反抗。邹平(今山东邹平)人王薄,首先领导 农民在长白山起义,他写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浪死就是白白送死的意思),号召大 家反抗官府,歌中写道:“……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砍头何所伤。”
接着,在山东、河北广大地区,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农民起义,隋王朝的统治开始不稳了。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宋朝。
宋太祖亲自出征,费了很大劲儿,才把他们平定。
为了这件事,宋太祖心里总不大踏实。有一次,他单独找赵普谈话,问他说:“自从唐 朝末年以来,换了五个朝代,没完没了地打仗,不知道死了多少老百姓。这到底是什么道 理?”
赵普说:“道理很简单。国家混乱,毛病就出在藩镇权力太大。如果把兵权集中到朝 廷,天下自然太平无事了。”
宋太祖连连点头,赞赏赵普说得好。
后来,赵普又对宋太祖说:“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两人,兵权太大,还是把他们调 离禁军为好。”
宋太祖说:“你放心,这两人是我的老朋友,不会反对我。”
赵普说:“我并不担心他们叛变。但是据我看,这两个人没有统帅的才能,管不住下面 的将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闹起事来,只怕他们也身不由主呀!”
宋太祖敲敲自己的额角说:“亏得你提醒一下。”
过了几天,宋太祖在宫里举行宴会,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几位老将喝酒。
酒过几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监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先请大家干了杯,说: “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地位。但是你们哪儿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难 处,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不瞒各位说,这一年来,我就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
石守信等人听了十分惊奇,连忙问这是什么缘故。宋太祖说:“这还不明白?皇帝这个 位子,谁不眼红呀?”
石守信等听出话音来了。大家着了慌,跪在地上说:“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现在天 下已经安定了,谁还敢对陛下三心二意?”
宋太祖摇摇头说:“对你们几位我还信不过?只怕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 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想不干,能行吗?”
石守信等听到这里,感到大祸临头,连连磕头,含着眼泪说:“我们都是粗人,没想到 这一点,请陛下指引一条出路。”
宋太祖说:“我替你们着想,你们不如把兵权交出来,到地方上去做个闲官,买点田产 房屋,给子孙留点家业,快快活活度个晚年。我和你们结为亲家,彼此毫无猜疑,不是更好 吗?”
石守信等齐声说:“陛下给我们想得太周到啦!”
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第二天上朝,每人都递上一份奏章,说自己年老多病,请求 辞职。宋太祖马上照准,收回他们的兵权,赏给他们一大笔财物,打发他们到各地去做节度 使。
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杯酒释兵权”(“释”就是“解除”)。
周公辅成王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 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再说,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 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历史上通常不称周公旦的名字,只叫 他周公。
周公的封地在鲁国,因为他要留在京城处理政事,不能到封地去,等他的儿子伯禽长大 了,就派伯禽代他到鲁国去做国君。
伯禽临走的时候,问他父亲有什么嘱咐。周公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当 今天子的叔叔,你说我的地位怎么样?”
伯禽说:“那自然是很高的了。”
周公说:“对呀!我的地位确实很高,但是我每次洗头发的时候,一碰到急事,就马上 停止洗发,把头发握在手里去办事;每次吃饭的时候,听说有人求见,我就把来不及咽下的 饭菜吐出来,去接见那些求见的人。我这样做,还怕天下的人才不肯到我这儿来呢。你到了 鲁国,不过是个国君,可不能骄傲啊!”
伯禽连连点头,表示一定记住父亲的教导。
周公尽心尽意辅助成王,管理国事,可是他的弟弟管叔、蔡叔却在外面造谣,说周公有 野心,想要篡夺王位啦!
纣王的儿子武庚虽然被封为殷侯,但是受到周朝的监视,觉得很不自由,巴不得周朝发 生内乱,重新恢复他的殷商的王位,就和管叔、蔡叔串通一气,联络了一批殷商的旧贵族, 还煽动东夷中几个部落,闹起叛乱来。
武庚和管叔等人制造的谣言,闹得镐京也沸沸扬扬,连召公奭听了也怀疑起来。成王年 小不大懂事,更闹不清是真是假,对这位辅助他的叔父也有点信不过。
周公心里很难过,他首先向召公奭披肝沥胆地谈了一次话,告诉召公奭,他决没有野 心,要他顾全大局,不要轻信谣言。召公奭被他这番诚恳的话感动,消除了误会,重新和周 公合作。周公在安定了内部之后,毅然调动大军,亲自率领大军东征。
这时候,东方有几个部落像淮夷、徐戎等,都配合武庚,蠢蠢欲动。周公下命令给太公 望,授权给他,各国诸侯,有不服周朝的,都由太公望征讨。这样,由太公望控制了东方, 他自己全力对付武庚。
费了三年的工夫,周公终于平定了武庚的叛乱,把带头叛乱的武庚杀了。管叔一看武庚 失败,自己觉得没有面目见他的哥哥和侄儿,上吊自杀了。周公平定了叛乱,把霍叔革了 职,对蔡叔办了一个充军的罪。
在周公东征的过程中,一大批商朝的贵族成了俘虏。因为他们反抗周朝,所以叫他们是 “顽民”。周公觉得让这批人留在原来的地方不大放心;同时,又觉得镐京在西边,要控制 东部的广大中原地区很不方便,就在东面新建一座都城,叫做洛邑(今河南洛阳市),把殷 朝的“顽民”都迁到那里,派兵监视他们。
打那以后,周朝就有了两座都城。西部是镐京,又叫宗周;东部是洛邑,又叫成周。
周公辅助成王执政了七年,总算把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下来,他还制订了周朝一套典章制 度。到周成王满二十岁的时候,周公把政权交给成王管理。
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 做“成康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