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历代名人名言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引自《论语。子罕》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引自《韩非子·喻志》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王充(东汉哲学家)引自《论衡·别通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引自《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引自《岳阳楼记》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张孝祥(南宋词人)引自《论治体 子· 甲申二月九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轲(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孟子 ·滕文公下》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荀况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清代政治家)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引自《郑板桥集》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南宋女诗人)引自《乌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学记》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引自〈说苑〉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桓宽 引自《盐铁论。制议》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张载(北宋哲学家)引自《经学理窟。义理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清代文学家)引自《红楼梦》第5回
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
二 读书·求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刚。
——孔丘 引自〈礼记·中庸·博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引自《进学解》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 引自《训学斋规》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王符(东汉思想家、哲学家)引自《潜夫论·赞学》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引自《朱子语类大全》第10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荀况引自《荀子·劝学篇》
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
——李惺(清代作家)引自《西沤外集·药言剩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韩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唐代诗人)引自《登鹳雀楼》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唐代书画家)引自《劝学》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白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清代学者)转引自《人间词话新注》
三 天才·勤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聃 引自《老子·道德经》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引自《荀子,劝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
❷ 历史的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如果认为整批的研究者们都应该将自己的心血倾注在各种琐屑的事实上,那么,这种狭隘的观点,即使是由那些最诚实的人提出的,也仍旧应该被看作是一种不幸。当历史学家们以自己时代的流行观点测度过去时,他们被看作客观的学者。而当他们不以这些观点为标准时,人们又将其称作是主观的学者。那些被认为最恰当地描述了过去时代的人,恰恰是一些对那个时代最无感受的人。〔丹〕勃兰兑斯:《关于贵族激进主义的一篇论文》
在历史中,人不断地返回他自身——他力图追忆并实现他过去的全部经验。〔德〕恩斯特?卡西尔:《人与文化》
除了人类的罪恶和不幸,历史中很少有别的什么。〔法〕伏尔泰:《天真汉》
现实是往事的主要继承者、审判者。〔俄〕尤里?邦达列夫:《瞬间》
历史意识不仅应领悟到历史的既往性,亦应领悟到历史的现时性。〔英〕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赋》
历史为参与公共事务的人提供最好的培训。〔古希腊〕波利比奥斯
人类历史上已经发生、正在发生以及将要发生的灾祸如此之大,非人类的想象力所能及。〔意〕莱奥帕尔迪:《论文与对话》
每一代人都是一方面相信古人比今人更好,另一方面又相信人类在不断进步和改善。〔意〕莱奥帕尔迪:《论文与对话》
所谓的历史,难道不是在各方意见一致的基础上编造而成的吗?〔法〕拿破仑:《语录》
研究历史是医治心灵疾病的良药。〔古罗马〕李维:《罗驶》
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中〕李世民:《新唐书》
这世界之所以存在,是为了教育每一个人。历史上没有一个时代或是社会状况或是行为的方式,不是在他生活里都有某种与它相符之点。〔美〕爱默森:《历史》
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间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西〕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历史还不是一门科学,仅仅靠伪造和删节才会被弄得像门科学似的。〔英〕罗素:《自由与组织》
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英〕汤因比:《汤因比论汤因比》
历史上最突出的偶然的机遇是赫赫名人、伟大人物的间歇出现。〔美〕阿仑?尼文斯:《历史学导论》
街上的每一块石头,阳光中的每一粒分子,都包含着历史。〔美〕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
历史是说过和做过的事情的记忆。〔美〕贝克尔:《当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
我们的时代主要是历史的时代。历史的观照声势浩大而又不可抗拒地渗透到现代认识的一切生动知识的共同基础和唯一条件。没有它,无论是要理解艺术或者哲学,都是不可能的。〔俄〕别林斯基:《通史教程》
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德〕马克思:《在〈人民报〉纪念会上的演说》
那些最重要的历史时刻都需要有酝酿的时间,每一桩真正的事件都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奥〕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当过去本身被利用来发现错误和缺点(某些政党和派别的)时,对于过去的解释就不是“历史”,而是存在于过去的现代政治。〔意〕葛兰西:《第三部分历史问题和政治问题》
保存古迹这一种运动,在开化的国里大抵是有的。保存的目的可以分作两重,一是美术的,一是历史的。〔中〕周作人:《周作人文集》
历史是传说经过凝炼的精华。〔英〕卡莱尔:《法国革命》
历史是用例子教育人的哲学。〔英〕圣约翰
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英〕汤恩比
历史全都是用地理来说明的。〔美〕R?P?沃伦:《工作中的作家》
科学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错觉和失败的历史,是伟大的顽愚者以笨拙和低能进行工作的历史。〔日〕寺田寅彦:《科学家与头脑》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历史仅仅是人类的罪恶、蠢行和不幸的记录。〔英〕吉本:《罗马帝国衰亡记》
历史著作有开始也有结束,但它们描写的事件却并不如此。〔英〕R?G?科林任德:《自传》
历史乃是斗争,在斗争中温情是不相宜的。〔俄〕车尔尼雪夫斯基:《序幕的序幕》
人类的历史是人类的愚蠢和冷酷之注脚。〔美〕路威:《文明与野蛮》
历史的发展也包含着人的精神进化过程。〔美〕埃里希?弗洛姆:《人的进化》
认识你自己就意味着认识你能做什么〔而且既然没有谁在尝试之前就知道他能做什么,所以人能做什么的唯一线索就是人已经做过什么。因而历史学的价值就在于,它告诉我们人已经做过什么,因此就告诉我们人是什么。〔英〕柯林任德:《历史的观念》
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个结局都是这出戏的新情节的开始。〔荷〕彼得?海尔:《在历史中遭遇》
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法〕雷蒙?阿隆:《历史哲学》
历史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价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别人。〔英〕乔治?屈维廉:《克莱奥——一位缨斯》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随想集》
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中〕魏源:《默觚?治篇五》
历史慢慢地窒息它的真理,但在可怕的补偿苦行中,又急急忙忙地奋力使真理复苏。〔印〕泰戈尔:《流萤集》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俄〕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历史不是别的,只是认识现实的一种努力,这种努力是通过分析构成现实的必然成分即过去和其可能性即将来而实现的。〔英〕科林任德:《人心中的历史》
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过去的一系列不同的图画,它们并不是互不相容的,每一幅画都从某一观点反映了过去的一个方面。〔英〕沃尔什:《历史哲学》
历史纵然不是智慧努力的最高形式,却也是不可短缺的。〔美〕贝克尔:《现代西方史学派文选》
历史好比圣物,因为含有真理。〔西〕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写作历史作品的秘诀在于知道应该忽视什么。〔英〕布赖斯:《传记研究》
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历史有三种不同的任务,我们可以称为科学的、想象的或推测的和文学的。〔英〕乔治?屈维廉:《克莱奥——一位缪斯》
在人的心理上,历史的印象所产生的真正力量困惑者的历史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虽然人的心理对于历史的印象的天赋感受了,假定一般都是相同。〔英〕汤因比:《历史研究》
前一代人的邪说就是后一代人的正统观念—————〔美〕欧文?斯通:《心灵的激情》
历史有两部:一部是官方的,骗人的历史,做教科书用的,给王太子念的另一部是秘密的历史,可以看出国家大事的真正合因。〔法〕巴尔扎克:《幻灭》
如果从死者的灵魂里没有得到再生的财富,那么历史有什么价值呢?〔法〕罗曼?罗兰:《罗曼?罗兰回忆录》
为了占有文化的世界我们必须不断地靠历史的回忆来夺回它。〔德〕恩斯特?卡西尔:《人与文化》
只有传记是真实的历史。〔英〕卡莱尔:《新闻评论》
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英〕汤因比:《汤因比论汤因比》
人类的具体历史,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所有人的历史,也必然是人类的一切希望、斗争和受难的历史。〔英〕波普:《公开社会及其敌人》
正如哲学是研究他人误解的学问,历史是研究他人错误的学问。〔英〕菲利浦?古德利尔:《龙套与超人》
历史是人类的过去的知识。〔法〕亨利?伊雷内?马鲁:《历史如同知识》
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法〕雷蒙?阿隆:《历史哲学》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法〕雨果:《笑面人》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德〕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族》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俄〕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历史是知识分子文化活动的结果。〔苏〕高尔基:《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历史是说过和做过事情的记忆。〔美〕卡尔?贝克:《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中〕廖沫沙:《廖沫沙近作选》
历史会重演。〔古希腊〕修昔底德:《历史》
死亡的历史会复活,过去的历史会变成现在,这都是由于生命的发展要求它们的缘故。〔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现代史。〔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历史有三种不同的任务,我们可以称为科学的、想象的或推测的和文学的。〔英〕乔治?屈维廉:《克莱奥——一位缪斯》
历史和哲学负有多种永恒的责任,同时也是简单的责任。〔法〕雨果:《悲惨世界》
历史展示出现在与过去的一种对话,在这种对话中,现在采取并保持着主动。〔法〕雷蒙?阿隆:《历史哲学》
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个结局都是这出戏的新情节的开始。〔荷〕彼得?海尔:《在历史中遭遇》
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
比起大自然来,历史对人类的感情更严酷,更残暴。大自然要求人们仅仅满足于天赋的本能,而历史却要强制人的理智。〔苏〕高尔基:《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历史上最突出的偶然的机遇是赫赫名人、伟大人物的间歇出现。〔美〕阿仑?尼文斯:《历史学导论》
人类的历史是很忍耐地等待着被侮辱者的胜利。〔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中〕班固:《汉书?京房传》
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中〕魏源:《默觚?治篇五》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中〕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历史是严峻的。历史并不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中〕古华:《芙蓉镇?人情?鬼情》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中〕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旧的历史,带着它的诗、画,与君子小人,必须死!新的历史必须由血里产生出来!〔中〕老舍:《四世同堂》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中〕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
历史是进化的,但有时总使人感觉它是在重复过去。〔中〕廖沫沙:《廖沫沙杂文集》
历史不能长久被欺骗,正像民众不能长久被欺骗一样。〔中〕华岗:《中国历史的翻案》
历史多么无情而又有情,不遗忘每一个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宽容每一个对历史的障碍。〔中〕范文澜:《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
历史对事业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结果来评定的!〔意〕乔万尼奥里:《斯巴达克思》
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还打开了通向其他许多部分的门径,并为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材料。〔英〕休谟:《论历史研究》
历史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价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别人。〔英〕乔治?屈维廉:《克莱奥——一位缪斯》
历史不应该仅有消除偏见,它还应该孕育热情。〔英〕乔治?屈维廉:《克莱奥——一位缪斯》
历史又可教我们以智慧和价值的相对性。〔法〕莫洛亚:《书卷长留伴一生》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只要我们都尊重历史,就一定能够得到真理。〔中〕廖沫沙:《廖沫沙近作选》
我们的历史是一份无比珍贵的遗产,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中〕吴晗:《学习集?论历史知识的普及》
历史还不是一门科学,仅仅……伪造和删节才会被弄得像门科学似的。〔英〕罗素:《自由组织》
历史只是一连串罪恶与灾难的图画。安分守己与清白无辜的人,在广大的舞台上一向就没有立足之地。〔法〕伏尔泰:《天真汉》
历史有如悲剧,要没有情欲、罪恶、灾难,在其中掀风作浪,就会显得毫无生气,令人生厌。〔法〕伏尔泰:《天真汉》
历史不时表现为一团乌七八糟的偶然事件,像急转的洪流一样。〔德〕雅斯贝尔斯:《人的历史》
历史是用激情和痛苦创造的。〔苏〕高尔基:《克里姆?萨姆金的一家》
历史的第一页是从互相猜忌、搞阴谋和耍手腕开始的。〔苏〕米?左琴科:《一本浅蓝色的书》
科学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错觉和失败的历史,是伟大的顽愚者以笨拙和低效能进行工作的历史。〔日〕寺田寅彦:《科学家与头脑》
历史永远是陈旧的,新的生活不能把历史为根据,这正如一种新的爱情不能和旧的爱情一样。〔中〕胡也频:《到莫斯科去》
研究历史是医治心灵疾病的良药。〔古罗马〕李维:《罗驶》
历史是生活的教师。〔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历史总是为生活服务的,它提供范例,评价过去,或者把目前这个时刻安放到生成——演变中去。〔法〕雷蒙?阿隆:《历史哲学》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是自然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德〕雅斯贝尔斯:《人的历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中〕赵鑫珊:《哲学与当代世界》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中〕《管子?形势》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中〕《大戴礼记?保傅》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历史著作有开始也有结束,但它们描写的事件却并不如此。〔英〕科林伍德:《自传》
历史有两部:一部是官方的,骗人的历史,做教科书用的,给王太子念的;另外一部是秘密的历史,可以看出国家大事的真正原因,是一部可耻的历史。〔法〕巴尔扎克:《幻灭》
历史是为活着的人们而写的。活着的人们搜了死者腰包之后,踏着死者尸体前进。〔法〕罗曼?罗兰:《母与子》
撰写历史是摆脱过去的一种方式。〔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中〕吉鸿昌:《吉鸿昌》
不论当什么家,有了必要的历史知识,有百益而无一害。〔中〕任继愈:《爱祖国是学习的真正动力》
首先要生活上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人们才开始有哲学思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必须达到某种阶段,一般地才会有哲学。〔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观察自然,观察人吧!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哲学的秘密。〔德〕费尔巴哈:《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
❸ 名人名言的历史名言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旧唐书)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❹ 古代有什么名人名言呢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0、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3、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1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7、不可同日而语。
18、百闻不如一见。
1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0、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2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2、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5、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26、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8、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魏书》)
29、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30、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3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3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3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路史》)
3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资治通鉴》)
35、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3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3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3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汉·韩婴)
40、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4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42、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4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4、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4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8、疑则勿用,用则不疑。(陈亮)
49、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运命论》)
50、—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51、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52、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刘义庆)
5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5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5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56、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
5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5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5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60、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6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杜牧)
6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6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6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
示康》) 65、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66、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6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6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69、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7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释道原》)
71、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罗大经)
7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陆游)
7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陆游)
7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75、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黄庭坚)
76、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77、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
78、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马致远)
7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杂剧)
80、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西厢记)
81、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8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
8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明·凌蒙初)
8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明·凌蒙初)
8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86、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87、宁为太平犬,不作乱离人。(冯梦龙)
88、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冯梦龙)
89、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90、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彭大翼)
9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92、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炯)
93、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官场现形记)
94、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赵雪航)
9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杜弼)
9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序》)
9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98、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解缙)
99、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
100、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西游记》)
101、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
10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国演义》)
103、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104、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水浒传》)
105、好风凭借力,(名言 www.lz13.cn)送我上青云。
106、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107、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08、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109、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110、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11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11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13、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114、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115、酒香不怕巷子深。
116、死猪不怕开水烫。
117、磨刀不误砍柴工。
118、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119、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
12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1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汉书)
12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
123、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三国志)
1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蜀志)
12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126、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12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2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129、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三国志)
13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131、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13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1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13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35、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136、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137、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
138、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
139、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14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41、树欲静而风不止。(汉,韩婴)
142、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
143、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韩愈)
14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
145、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诸葛亮)
14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47、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王勃)
14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4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150、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望采纳!
❺ 中国历史名人名言
爱国名人名言集锦
●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婴
●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 爱国如饥渴。——班固
●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 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 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李希仲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 陈毅
● 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吕坤
●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吉鸿昌
●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孙中山
●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 华罗庚
●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
● 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何香凝
●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 朱德
●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 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鲁迅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汉)司马过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 鲁迅
·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吉鸿昌
·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 赵博生
·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周恩来
·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 陈毅
·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 巴金
· 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邓小平
❻ 铭记历史名人名言
不忘历史的名言警句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欲灭其国,必去其史!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 ,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名人名言
贫穷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国耻不能忘记的名言
历史是记忆的生命。
——西塞罗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历史不能长久被欺骗,正像民众不能长久被欺骗一样。
——华岗
壮志未酬的名言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曹植
欲安其家,必先安国也,——武则天
会当报国耻,岂必怀封侯——陈子龙
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谭嗣同
士大夫的无耻,是为国耻——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
——丰子垲
爱国高于一切。
——肖邦
为国捐躯,虽死优荣。
——荷马
关于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的名句
有关“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的名言警句
勿忘国耻名言警句
1,知耻近乎勇。
——孔丘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丘 3,不诚则有累,诚则无累。
——杨时 4,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
——高尔基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6,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
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写一篇动态简报
贫穷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国耻不能忘记的名言历史是记忆的生命。
——西塞罗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历史不能长久被欺骗,正像民众不能长久被欺骗一样。
——华岗壮志未酬的名言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曹植 欲安其家,必先安国也,——武则天会当报国耻,岂必怀封侯——陈子龙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谭嗣同士大夫的无耻,是为国耻——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
——丰子垲爱国高于一切。
——肖邦为国捐躯,虽优荣。
——荷马
请编写,一句格言,就不忘国耻。
铭记历史表明你的情感态度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名言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名言:回顾近代中国,一次次地遭受外族入侵,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每一次战争都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的历史深渊。
国家丧失主权、任由宰割,人民惨遭涂炭、流离失所。
这段屈辱、抗争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不能忘记也不可忘记的。
耻辱的历史同时明证着“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
爱国高于一切——肖邦。
为国捐躯,虽死优荣——荷马。
历史是记忆的生命——西塞罗。
欲安其家,必先安国也——武则天。
会当报国耻,岂必怀封侯——陈子龙。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
士大夫的无耻,是为国耻——顾炎武。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
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谭嗣同。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垲。
历史不能长久被欺骗,正像民众不能长久被欺骗一样——华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宋。
朱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
范仲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
顾炎武)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
有关“热爱祖国,勿忘国耻“的名言名语6句?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曹植
会当报国耻,岂必怀封侯——陈子龙
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谭嗣同
士大夫的无耻,是为国耻——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
——丰子垲
为国捐躯,虽死犹荣。
——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