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懿历史人物

懿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1-02-26 06:46:43

① 《如懿传》如懿原型是历史上的什么人

历史上是乾隆的第二位皇后,被称为纯帝继皇后。满洲镶黄旗出身,地位不低。随乾隆南巡时候触动皇帝,之后失宠。相当于挂名皇后,被皇帝收回了实权。如懿传 如懿历史原型人物详细资料

② 《如懿传》各个人物背景是什么

1、乌拉那拉·如懿

少时骄傲任性入宫屡受磋磨,更习得谋略与手段,但始终不改倔强与真情。明知后宫难得一人心,仍渴望夫妻间的尊重与信任。

也得乾隆珍重扶持,一路由冷宫走至继后。却在位居中宫之后,与乾隆渐行渐远,终至断发被废,独守青樱弘历的美好回忆而去。如懿看破帝家薄凉、世事红尘,却也是不悔一生爱一人。

2、爱新觉罗·弘历

雍正熹贵妃养子,出生丧母备受父嫌,与养母相互利用而上位,一生难脱童年阴影。才华横溢、运筹帷幄亦自卑多疑,腹黑权谋,渴望情感亦不懂情感。

与如懿识于微时、相知相惜,排除万难将其扶上后位,却难逃帝后夫妻困境,摩擦渐生终至决裂。对如懿看似决绝的后事安排似弃实放,允其平凡与自由。

3、珂里叶特·海兰

额尔吉图之女,乾隆前期妃嫔,绣娘出身。与如懿一生交好,性格温婉,表面柔弱,内里果敢,极富韧性。唯有她,一声“姐姐”可以叫得百转千回,掩盖万般算计,把“姐姐”叫成了一生执念。对待感情清醒冷静,与如懿彼此信任扶持。生下永琪后不能再侍寝,却很能劝说皇帝。

4、富察·琅嬅

乾隆嫡后,出身满族大家富察氏。家世显赫,端庄温婉,古板恭俭。最看中皇后颜面与家族荣耀,为此揣圣心防宠妃,处处焦虑,更为生嫡子不顾一切,耗尽气血。

对皇帝敬畏之余也有爱慕,但不知如何表达,常常适得其反。被皇帝与如懿以为坏事做尽,病故前大为不甘。死后皇帝才知亦有许多误会,追念多年。

5、金玉妍

北国金氏贡女。容貌美艳,风骚妩媚,又善保养,生四子。表面心直口快,不善心计,其实城府极深,野心勃勃,狠决老辣。

如懿屡次受冤,都是她在背后盘算,却嫁祸琅嬅和晞月,坐收渔翁之利。一生钟情北国世子,一心为母族利益谋划,为此不择手段。阴谋败露后却被世子和母族抛弃,绝望自杀。

(2)懿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一、《如懿传》创作背景:

《如懿传》是小说《甄嬛传》原著作者流潋紫历时五年创作并进行剧本改编的作品。2011年,流潋紫在完成《甄嬛传》原著小说后就已经开始着手《如懿传》小说的创作。

在此期间,从故事架构到内容填充,从小说创作到剧本调整,流潋紫几易其稿。2015年,完成130余万字的电视剧剧本创作。

二、剧情简介:

公元1735年乾隆(霍建华饰)即位,与他少年相知的侧福晋如懿(周迅饰)也依礼进宫为妃。从此,二人在宫廷里演绎了一段从恩爱相知到迷失破灭的婚姻历程。

新帝登基,如懿因与乾隆青梅竹马的情分成为娴妃,由此受到众人排挤,而太后(邬君梅饰)又与如懿家族有世仇,如懿危机四伏。此时,乾隆也同样面对太后掌权和老臣把持朝政的难题。

权力更迭过程中,乾隆与如懿互相扶持,共同渡过难关,直到二人扫清障碍。乾隆经过多年努力也如愿将如懿推到皇后位置,与她共有天下。

然而做了皇后的如懿却发现,乾隆已从少年夫君成长为成熟帝王,他的多疑善变以及帝王自私不断显露,两人间的情意信任渐渐破灭。但如懿依旧坚守美好回忆,恪守皇后职责,直到去世。

③ 历史上有如懿这个人吗

没如懿,但有原型人物。乌拉纳拉氏如懿历史上的原型是孝敬宪皇后,她是雍正帝原配皇后,满洲正黄旗人,内大臣步军统领云骑尉费扬古之女。

④ 司马懿是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司马懿是真的呢,空城计的话有个模板,不过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设计的。罗贯中只是需要小说中的一个影响来反映文人的重要程度和作用~因为他自己一生都郁郁不得志

⑤ 如懿传里面的人物都是历史里真实出现的吗

有真实存在的人物,乌拉那拉·如懿(历史原型继皇后乌喇纳喇氏),爱新觉罗·弘历,珂里叶特·海兰(原型为愉贵妃珂里叶特氏),富察·琅嬅(原型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高晞月(原型为慧贤皇贵妃高佳氏)。

1、继皇后乌喇纳喇氏

继皇后乌喇纳喇氏(1718—1766)。满洲正黄旗,佐领讷尔布之女。雍正时,赐为皇子弘历为侧福晋。弘历即位后,初封娴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娴贵妃;

十三年七月初一晋皇贵妃,摄六宫事。十五年八月初二,册立为皇后。三十年正月随驾南巡,闰二月十八日忤旨截发失宠,提前送回京;

五月十四日收缴历次册宝夹纸。三十一年七月薨,以皇贵妃礼葬,乾隆四十年,追封为皇后。葬裕陵妃园寝纯惠皇贵妃地宫之东侧。且不设神牌、无祭享。

2、爱新觉罗·弘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3、愉贵妃珂里叶特氏

珂里叶特氏(1714——1792),员外郎额尔吉图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四。雍正时入侍高宗藩邸,乾隆初为贵人。乾隆六年生皇五子永琪;同年十一月晋为愉嫔。

乾隆十年十一月晋为愉妃。皇五子永琪勤勉好学,多才多艺,擅长骑射,贤淑国语(满语),乾隆对他很是钟爱满意,一度欲立之为储君。不想永琪未能继承父母长寿的基因,体弱多病。

乾隆三十一年封为荣亲王,可惜好景不长,同年三月永琪即永离父母而去(有电视剧中说愉妃先死,不确),留下悲痛欲绝的福晋和未成年的儿子,年仅二十六岁。谥曰:纯,即荣纯亲王。

愉妃在孤寂和对儿子的追忆中度过二十六年,于乾隆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薨,享年七十九岁。五十八年葬裕陵妃园寝,奉谕照皇贵妃例办理,一应礼仪与庆贵妃(庆恭皇贵妃)同。

4、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孝贤纯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3月12日),乾隆帝原配妻子,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傅恒姊。

皇后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乾隆十三年,随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

皇后的去世对乾隆的情绪及个性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继而引起朝廷内外一场不小的风波。

5、慧贤皇贵妃高佳氏

慧贤皇贵妃(?—1745年),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乾隆帝妃嫔,乾隆朝首位贵妃,首位皇贵妃。雍正年间选为四阿哥弘历使女(即格格);

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帝将高氏从使女中超拔为侧福晋;雍正十三年九月,乾隆帝登基后,诏封高氏为贵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封贵妃高氏为皇贵妃;正月二十五日皇贵妃高氏薨,谥曰慧贤皇贵妃;乾隆十七年入葬裕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珂里叶特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慧贤皇贵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乌拉那拉·如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爱新觉罗·弘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珂里叶特·海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富察·琅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高晞月

⑥ 《如懿传》如懿的历史原型是谁

继皇后乌拉那拉氏。

乌拉那拉·如懿,流潋紫小说《后宫甄嬛传》续集《后宫如懿传》女主角。原型为清高宗乾隆帝的皇后纯帝继皇后乌拉那拉氏(《清史稿》和《清皇室四谱》记载为乌喇那拉氏)

皇后(1718年3月11日-1766年8月19日)辉发那拉氏(《清史稿》记载乌喇那拉氏为误记),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赠一等承恩公、佐领讷尔布之女。清朝第一位摄六宫事皇贵妃。

(6)懿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继皇后乌拉那拉氏生平:

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与时为宝亲王的爱新觉罗·弘历,为侧福晋。乾隆二年(1737年)册封为娴妃,乾隆十年(1745年)晋封为娴贵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晋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册立为皇后。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随驾南巡;闰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乌拉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上谕档》记载)(乾隆后称其忤旨截发);五月十四日收缴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共四份册宝夹纸。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贵妃礼葬(实际仅相当于嫔),不举行国孝三年,可以说是不废而废;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乌拉那拉·如懿

⑦ 司马懿在历史上是个什么形象的人物

李世民为《晋书·宣帝纪》作史论,指出了司马懿在性格、军事、政治等多方面的矛盾或曰不平衡。原文如下:“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委,崇华甚霍光之寄。当谓竭诚尽节,伊傅可齐。及魏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若不损己以益人,则当祸人而福己。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况以未成之晋基,逼有余之魏祚?虽复道格区宇,德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非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虽则庆流后昆,而身终于北面矣。”
晋明帝时,王导侍坐,晋明帝问起晋前世得天下的具体情形,王导叙述了司马懿的业绩和手段,又说起司马昭在高贵乡公时的所作所为,晋明帝大惭,把脸埋覆在床上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何去非对司马懿的忍耐、气度和用兵能力,都给予分析,不与诸葛亮正面对战并非胆怯,而是高明的耗敌军之策:“仲达提秦、雍之劲卒,以不应而老其师者,岂徒然哉!将求全于一胜也。然而,孔明既死,蜀师引还,而仲达不穷追之者,盖不虞孔明之死,其士尚饱,而军未有变,蜀道阻而易伏,疑其伪退以诱我也。向使孔明之不死,而弊于相持,则仲达之志得矣。或者谓仲达之权诡,不足以当孔明之节制,此腐儒守经之谈,不足为晓机者道也”。评其“制其兵,出奇应变,奄忽若神,无往不殄,虽曹公有所不逮焉”。详见《何博士备论·司马仲达论》
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在魏国威望是相当之高的,即使毌丘俭、文钦在其死后讨伐司马师,檄文中依然对司马懿有“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等赞誉。史书上称其使“天下欣赖”“天下大悦”。到晋朝初年,司马炎在太康年间做到了“天下无穷人”的太康之治,人们对推动三国统一的司马懿还是相当推崇。乃至司马遹被传像司马懿,而能在当时“誉流于天下”。
司马懿的名声毁败,是从永嘉之祸以后开始。其不肖子孙自相残杀带来诸多浩劫,南方的东晋,又长期被世家大族把持,司马懿在人心中的地位也逐渐下降。晋室南渡,情况与当年蜀汉类似,以蜀汉为正统的呼声日高;东晋灭亡后,情况更加明显,到隋唐时代,民间说书戏曲日盛;而唐代官修的《晋书》,以帝王的立场更不鼓励效法。到明代《三国演义》之后,“空城计、火熄上方谷、见木雕魏都督丧胆”等不实的司马懿形象就被演义广传于民间了。

⑧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有:

1、韬略鼻祖、兵家之宗——吕尚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2、春秋第一霸的主谋者——管仲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誉,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恒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

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

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

3、奇谋成霸业、经商成巨富——范蠡

范蠡(lǐ),字少伯,汉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淅川县)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

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辞而不受,后迁往陶地(今山东肥城湖屯镇陶山,幽栖寺本名“陶公幽栖寺”,俗称西幽寺,始建于宋代,紧邻范蠡墓。)经商积资巨万,世称“陶朱公”。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乃中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4、计关秦王朝兴衰成败——李斯

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

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

李斯贡献巨大,但是害死了韩非,后被赵高所害。

5、辅佐刘邦创建西汉王朝的谋略家——张良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颍川城父(今河南省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人。

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

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

《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⑨ 如懿传.历史上的如懿是谁

原型为清高宗乾隆帝的纯帝继皇后辉发那拉氏。

辉发那拉氏:

乾隆帝继皇后(1718年03月11日-1766年08月19日),辉发那拉氏(《清史稿》记载乌喇那拉氏为误),满洲正黄旗人,世袭三等承恩公、佐领讷尔布之女。

雍正年间,嫁与时为宝亲王的爱新觉罗·弘历,为侧福晋。乾隆二年(1737年)册封为娴妃,乾隆十年(1745年)晋封为娴贵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晋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册立为皇后。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随驾南巡;闰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五月十四日收缴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共四份册宝夹纸。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贵妃礼葬(实际仅相当于嫔),不举行国孝三年,可以说是不废而废。乾隆四十年,追封为皇后。葬裕陵妃园寝纯惠皇贵妃地宫之东侧。且不设神牌、无祭享。

(9)懿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如懿人设:

乌拉那拉·如懿,流潋紫小说《后宫甄嬛传》续集《后宫如懿传》女主角,《后宫甄嬛传》中四阿哥侧福晋、娴妃,乌拉那拉青樱,废后乌拉那拉宜修侄女。

因为心高气傲不愿做三阿哥的侍妾,受皇后之托被指给四阿哥爱新觉罗·弘历做侧福晋.

青樱(如懿)因为是先帝乌拉那拉氏皇后的侄女而心有不安,为求自保,青樱向太后求了新的名字“如懿”。乌拉那拉氏就是甄嬛传里的皇后,被揭发毒害亲姐姐,被幽闭冷宫的那位。

乾隆二年,封娴妃。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上因谕曰:“乌拉那拉氏本朕青宫时皇考所赐侧室福晋,孝贤皇后崩后,循序进皇贵妃。

青樱,一位聪明、伶俐、懂事的潜邸侧福晋,因为自己的表姑母的身份而受牵连,处处遭人嘲弄,却只能忍气吞声。昔日的熹贵妃钮祜禄氏,当今的太后娘娘,顾及青樱的为难之处,特赐名“如懿”。

弘历登基后,后宫权势大变。原本在青樱位分之下的高晞月被封为慧贵妃,而青樱只是被封为娴妃,且住到了偏远的延禧宫。

乌拉那拉氏的身份曾经为侧福晋青樱带来无上的荣耀与地位,如今因为景仁宫姑姑废后的原委却让她如芒在背。当日在潜邸时的尊贵、恩宠早已是过眼云烟,种种疑问、委屈只有埋葬在深宫时光里。

《清史稿·后妃列传》中记其为“皇后乌喇那拉氏”,史学界多称其为“那拉皇后”或者“纯帝继皇后”。

那拉氏出身于满洲镶黄旗,是佐领纳尔布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初十日,比乾隆小七岁。

入住翊坤宫之后,如懿决定要铲除一切曾经对付过她的仇人。皇后因为丧子之疼,日益衰弱,难以打理六宫。如懿使用计谋让当日怡嫔滑胎之事告白于天下。

慎嫔是主犯,因而遭受到猫刑而惨死。海贵人生下一子,但因遭人算计无法侍寝,彻底失宠,如懿痛心疾首。

慧贵妃身子也逐渐变差,原是其被皇后算计而不能生育,在死前,如懿告诉其真相,慧贵妃含恨而终,被封为皇贵妃。

皇后再添一子,但不久亦夭折,皇后几欲崩溃,后不幸坠入水中,幸得侍卫凌云彻救助,但大势已去,最终逝去。

⑩ 历史或者名人,有谁名字里面带‘懿’字

三国时期,魏国后期的首席谋臣:司马懿 字仲达,后其子司马昭篡位改魏国号为晋,追封其为西晋高祖宣皇帝。

阅读全文

与懿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