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历史人物反叛

历史人物反叛

发布时间:2021-02-26 03:29:06

㈠ 请问一下我国历史上充满反抗精神的人物有谁

起义的算吗
陈胜 吴广 。。。。。。。。。。
革命时期的共产党 陈独秀 。。。。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国民党 孙中山。。。。
民主人士 鲁迅 。。。。

㈡ 历史上有什么反抗世俗的人物

如果从文人学说来看,那么主要是以中古自由派为主:

有明朝第一思想政治犯罪嫌疑人:李贽,其童心说犹见代表;

有锦衣卫牵连:徐渭,即徐文长,其可谓世俗之代表;

㈢ 古今中外名人叛逆的例子

我对历史人物比较有研究:正面、反面、变态和千里寻她和/或他。『Seriously,MortalShen』

㈣ 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多是些反叛者、异端吗

不见得。
有一些是坚决维护原有制度,如孔子,毕生都在致力于维护周礼,提内倡礼容乐文化,他是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首,不能不说是伟人。
有一些却是反叛者,如各代的起义者,各个朝代的开创者,没有反叛精神是不可能起来推翻前朝统治的。在学术领域也是这样,如果不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创新发现,也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现代文明。

㈤ 以毛泽东少年叛逆为例举历史上叛逆人物

刘邦,他三十多岁没结婚成家,这在古代农村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所有人都对他不抱希望了,连自己的父亲都整天的骂他没出息,不会种庄稼。嫂子不给他做饭吃。他都看在眼里。这是这种叛逆我不希望别人学习,毕竟刘邦只有一个,如果你也学他叛逆,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只能是东施效颦,越笑越难看。看清楚这个世界,找准时机,找对方向,这才是重要的,那个时候你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要为了正确的理想而选择叛逆,不要为了叛逆而叛逆。这是很没有眼光和头脑的行为。如果我们够理性,就不要学什么叛逆。少时的叛逆,更多的是长大后的忏悔。有多少人不是这样呢?除非你的叛逆行为是和你以后的路相同的。毛泽东就是,但是这种人很少。特别是现在,大部分人选择的是什么呢?到网吧一坐就是通宵,玩游戏,或者拉帮结派当小混混儿。这不是叛逆的问题了,这样下去是很惨的结局。
叛逆是什么呢?就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有了自己去看这个世界的眼光,我们有了自己的方法,有了自己的观点。这个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观点是和我们的父母,我们的长辈不同的。长辈父母还当我们是小孩子,于是用长辈的权威要我们同意他们,做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他们的想法也许是正确的,毕竟我们年轻)。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从思想上反抗,最后可能从行为上反抗,这就是叛逆时期。大约都是青少年时期才发生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开始真正解除别人,活力正盛,希望得到更多的自由。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能够好好沟通,适时的给他们空间去选择就好了。不要硬碰硬,那样谁都不好。

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叛国人物

1.秦桧
南宋权奸、卖国贼。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登进士第,历官太学学正、职方员外郎、御史中丞。曾主张抗金,反对割地求和。金军攻占开封后,欲立张邦昌为帝,秦桧进议状,主张另立宋朝宗室为帝,反对成立张邦昌伪楚政权,遂被金军驱掳北去,旋即降敌。秦桧在金廷大倡和议,故于建炎四年(1130)被金将完颜昌放回南宋。秦桧得宋高宗赵构信用,官至宰相,因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主张,罢相闲居。绍兴七年(1137),秦桧任枢密使,与宰相张浚劝说宋高宗收回由岳飞并统淮西等军的成命,招致淮西军的哗变投敌。绍兴八年,秦桧重新拜相,力主和议,代表宋高宗向金使跪接诏书。绍兴十年,金朝都元帅完颜宗弼领兵南侵,岳飞等军大举北伐,屡破金军,进逼开封,秦桧却怂恿宋高宗迫令班师(见郾城之战)。绍兴十一年,宋高宗与秦桧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大将军权,诬构谋反罪状,杀害岳飞,与金朝再次签订屈辱的和约(见绍兴和议)。宋向金称臣、纳贡、割地,金朝规定宋高宗不许以无罪去首相。秦桧再次任相十八年,独揽朝政,排除异已,大兴文字狱,极力贬斥主张抗金的官员,压制抗金舆论,篡改官史,奖励歌颂和议的诗文。他还任用李椿年等推行经界法,丈量土地,复位两税等税额,又密令各地暗增民税十分之七八,使很多贫民下户因横征暴敛而家破人亡。绍兴二十五年病死。

不用说,秦桧可称的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汉奸了.

2.贾似道

贾似道(1213年-1275年),宋朝人,台州(现今浙江临海人,字师宪,与秦桧堪称“南宋两大奸臣”。对军事一窍不通,竟成为与蒙古军战斗的指挥官,当时蒙哥汗在钓鱼城之战中被宋军击毙,而贾放弃反攻机会,在前线擅自和蒙古议和,定下屈辱条约,议和后小袭蒙军,打死170余人后回朝竟称大捷,,成了"英雄",骗得宋度宗信任.度宗离世后,蒙古大军已攻下了鄂州,南宋太学生提出贾似道要亲征出战,在群众压力之中,贾似道不得不出战,于是再次向蒙军议和,但蒙军根本不稀罕和约的内容。最后,贾似道大败,被贬到离州,安置于循州,并没收其家产。后来,福王赵与黄派杀手了结贾似道的一生,在贾似道死前,先被杀手戏谑一番,最后才于古寺中被勒死。

3.张弘范

元大将。宇仲畴,涿州定兴(今属河北)人。张柔子。中统三年(1262年)为行军总管,围李(王禀)于济南;后为万户,参与围攻襄樊之役,又从伯颜攻宋,为前锋渡江。至元十五年(1278年)任蒙古汉军都元帅,南取闽广。他使弟弘正为前锋,俘文天样于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次年于压山(今广东新会南)击败张世杰所统水军,灭宋。有《淮阳集》。

张弘范是中原的汉人,金国人.后来投降蒙古,成为助元灭宋的"名将",主要功绩有:俘获文天样,击败张世杰所统水军,彻底地消灭了南宋。灭宋后在崖山的石碑上刻上"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以纪念,不久后就有人在上面加上了几笔,改成了"宋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讽刺他.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下令永远不许张的后人作官.

4.孔有德

明崇祯四年(1631年)十一月至六年(1633年)春,明山东登州游击孔有德举兵叛明,投降满清.给后金带去大批炮兵和舰船,对尔后明清战争影响至巨。

孔有德叛明对明朝影响很大,在"登州事变"中,孔有德对登州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城,而且杀掉了很多的明军将领.登州是明军制造新式火炮和训练炮兵的基地,有近百名葡萄牙等外籍炮师与工匠,以及大批经过训练的炮兵,俱为叛军所获。孔有德将明军先进的火炮火枪技术和大批的技术人员献给了满清,从而使得明军武器的优势不复存在,大大地提高了清军的作战能力,间接导致了明朝和李自成农民军的灭亡.

5.吴三桂

不用说,吴三桂身为明朝在北方对抗满清的大将,镇守着明代中国的大门--山海关.却为了一个女子而不惜出卖了整个中原.清兵入关后,吴成为满清血洗中原的急先锋,后来居然打着明朝旗号叛清,其一生可谓一个不折不扣的叛徒.

6.施琅

施琅本是郑成功父亲郑芝龙手下,曾两度叛明,投降满清.和张弘范一样,施琅降清做了汉奸 ,其后施琅率清兵攻克台湾 ,为满清王朝扑灭了华夏文明复兴的最后火种.施琅的历史罪过要比张弘范严重的多,尽管郑明王朝当时已经剩下了孤岛了,但是只要它还存在,内地的反清复明的组织和汉人的思想意识以及华夏文明就会有一个根据地和保留地,有助于内地反抗满清的斗争,而且中华文明的就会得到较好的保存,未来的华夏文明复兴就有希望.正是因为郑明王朝的灭亡,施琅帮助满清扫除了它对中国文化和思想摧残的最后一个障碍.使得它能够更加彻底的销毁对它不利的思想和书籍,可以完美地搞"文字狱"和限制人们的思想自由了,而且肆无忌惮地搞了300年"愚民"政策,直到现在还在很多方面影响当代中国人的思维.

7.汪精卫

汪精卫在中华抗战的最艰难的时候投敌叛国,对中国的抗战局势非常不利.由于汪伪政权的存在,导致很多中国人抗战心理出现动摇.汪伪政权训练了大量的伪军,对抗战尤其是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极大的减小了日军的损失.

㈦ 历史上叛变的事例

三国十大反叛事例 第十名——孟达叛蜀:本来就弱小的蜀国又受到了损失回。

第九名——杨答松叛张鲁:也算是覆灭了一镇诸侯。

第八名——姜维叛魏:在后来的日子里,姜维给魏制造了无数的麻烦。

第七名——糜芳叛关羽:虽然关羽的能力被广泛质疑,但没有糜芳和博士仁的叛变,他也不至于那么窝囊的死去。

第六名——甘宁判黄祖:这次叛变让两个人得偿所愿,孙权报了杀父之仇,甘宁也出了口恶气,谁让黄祖侮辱他是水贼呢?

第五名——曹豹叛刘备:平白得了徐州的刘备本以为自己从此幸福了,可曹豹让他又流浪了二十来年。

第四名——吕布叛董卓:正所谓“成也吕布,败也吕布”,董卓之死大快人心,不过接下来是李郭争锋,关中几乎被洗劫一空。

第三名——许攸叛袁绍:尽管记载中曹操在官渡的战场上有非凡的表现,但许攸到来前的他已经遇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如果曹操在官渡决战中失败,天下将是另一番景象。

第二名——张松叛刘璋:没有张松的内应,刘备迟早会被消灭在曹操和孙权的夹缝之中,拥有了四川的刘备得以进攻退守,成为三雄之一。

第一名——吕布叛丁原:如果董卓不能打败丁原,汉朝也许就不会被弄个底朝天,吕布的叛变使得洛阳最后一只能牵制董卓的势力被消灭,天下从此变色。

㈧ 历史上有什么敢于反抗世俗的人物

大家说的都是男的 有个女性代表 小潘---金莲 绝对是对社会压迫的反抗 杰出人物

㈨ 十个反面历史人物事迹

赵高、严嵩、李林甫、杨国忠、卢杞、秦桧、杨广、来俊臣、梁翼、和珅。

1、赵高

赵高(?-前207年),嬴姓,赵氏。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

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

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

赵高从一名宦官起家,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

2、严嵩

严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右民系,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进士。

他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

严嵩父子权倾天下二十年,天下怨恨。严世蕃狂妄至极,甚至在家中宝库内大笑说“朝廷无我富!”众多大臣加以弹劾,皆赖世宗包庇。

在严嵩一伙的把持下,“政以贿成,官以赂授。”每一开选,视官之高下而低昂其值,及遇升迁,则视缺之美恶而上下其价。

如七品州判,售银三百两,六品通判售银五百两;刑部主事项治元,用银一万三千就可转任吏部稽勋主事,贡士潘鸿业用银二千二百两,就当上了临清知州。

武官中则指挥售银三百两,都指挥七百两,夺职总兵官李凤鸣出银两千两,起补蓟州总兵,老废总兵官郭琮出银三千两,使督漕运。

3、李林甫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画家李思训之侄。

李林甫担任宰相期间,对于才能功业在他之上而受到玄宗宠信、威胁到他相位的的官员,一定要想方设法除去,尤其忌恨以文才仕进的。他表面和善,言语动听,却在暗中阴谋陷害。世人都称他是“口有蜜,腹有剑”。

李林甫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还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做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4、杨国忠

杨国忠(约700年—756年),本名钊,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唐代权臣。是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张易之外甥,杨贵妃族兄。

杨国忠出身于弘农杨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杨玉环得宠后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封卫国公。身兼四十余职。他任相期间,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

5、卢杞

卢杞 (?-约785年),字子良,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人。 黄门监卢怀慎之孙,御史中丞卢奕之子 。唐朝宰相、奸臣。

任宰相以后,嫉妒贤能,稍有不顺从自己的人,必定要致他于死地。先后陷害杨炎、颜真卿、严郢、张镒等人 ,推举同党关播、于颀、赵赞等人 。

为了筹集军饷,又实行括率、增收房屋间架税、设立除陌税。长安为此停止交易,痛怨之声,喧嚣遍及天下。

6、秦桧

秦桧(1090—1155年),字会之,生于黄州,籍贯江宁(今江苏南京)。秦桧在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

第二次拜相期间,他极力贬斥抗金将士,阻止恢复;同时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7、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本名杨英,字阿[mó,上麻下女](一作阿摐),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

在位期间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引发全国范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导致隋朝崩溃覆亡。

8、来俊臣

来俊臣(651年—697年6月26日) ,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武周时期著名酷吏。

无赖出身,善于告密,得到武则天信任,先后任侍御史、御史中丞、太仆卿,组织数百名无赖专事告密,设立推事院,联合党羽朱南山等撰写《罗织经》,制造各种残酷刑具,大兴刑狱,采取刑讯逼供手段,任意捏造罪状致人死地,大臣和李唐宗室遭到枉杀灭族者达数千家。

贪赃枉法,横行无忌,联合侯思止、王弘义等援朋结党。最后,企图陷害武氏诸王、太平公主、张易之等武则天最亲信的人物,诬告皇嗣李旦和庐陵王李显谋反,遭到卫遂忠告发。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武氏诸王与太平公主等乘机揭露来俊臣种种罪恶。武则天下令处死来俊臣,将其酷吏党徒全部流放岭南,延续十四年之久的恐怖“酷吏政治”宣告结束。

9、梁翼

梁冀(88年-159年9月9日),字伯卓。安定郡乌氏县(今甘肃泾川)人。东汉时期外戚、权臣。出身世家大族,为大将军梁商之子,他的妹妹为汉顺帝皇后(顺烈皇后)。

最初为黄门侍郎,历任侍中、虎贲中郎将、越骑校尉、步兵校尉、执金吾。永和元年(136年),拜河南尹,任内残暴不堪、肆意妄为。

梁商病逝后,梁冀接任大将军,袭爵乘氏侯。顺帝崩,立冲帝,与太尉李固等录尚书事。冲帝崩,立质帝。后更毒杀质帝,另立桓帝刘志。

此后他更加专擅朝政,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大肆将官爵给予亲族。梁氏一门前后九人封侯,三位皇后,六位贵人,两位大将军,女人拥有食邑称君的有七人,娶公主的三人,其余任卿、将、尹、校的共五十七人。

延熹二年(159年),早对梁冀专权乱政不满的汉桓帝,借宦官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等五人之力杀死梁冀,并将之灭族。

10、和珅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和珅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

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严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李林甫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杨国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赵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卢杞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秦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杨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来俊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梁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和珅

㈩ 历史上嫪毐叛乱严重吗

嫪毐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留下那么个名字,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厉害,只不过因为他和太后那点事成为了人们的谈资,以至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最终在历史上留下了这么一笔。

阅读全文

与历史人物反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