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历史人物刘备

历史人物刘备

发布时间:2021-02-26 03:28:26

❶ 刘备的历史名人

刘备:字玄德,西汉中山靖 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失主。

❷ 对历史刘备人物的评价是怎样的

人物性格

笼络豪杰,深得人心

刘备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能谦恭待人,城府极深。刘备年轻时师从东汉 大儒卢植不爱读书,喜欢弄狗骑马,喜欢结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时代就有不少年轻人争相依附他,这是他性格的优点。

刘备宽仁、忠厚、慈善、好施、善于收买、笼络人心,这是他性格中远远胜于曹操的地方。曹氏父子占据北方大部,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军事上都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曹操行事残暴,时常就屠城,刘备行事多与曹操相反:曹操急暴,刘备宽仁;曹操狡诈,刘备忠厚;曹操篡汉,刘备扶汉,因此,刘备深得人心。刘备入蜀后,实行拉拢当地豪门士族的政策,发还他们的田地和房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因而深得民心。

识人善用,君臣融洽

刘备礼贤下士,慧眼识才。在爱才、用才上,尽管刘备、曹操、孙权三人有共同的特点,但刘备比他们两人更胜一筹,在用人方面,毛主席曾对人评价:“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陈寿也评价刘备为:“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刘备创业之初,势单力薄,颠沛流离。虽然两次占据徐州,但都最终失败,但是他注意收买人心,不论什么情况,他都以民为先。后来,三顾茅庐得诸葛亮,有了著名的“隆中对”,形成自己的立国纲要。他一生重用诸葛亮,如鱼得水,共谋大业。他在乡党之中得到后来勇冠三军的关羽、张飞,重用行伍出身的魏延 ,成功地镇守了汉中这个战略重地……从另一方面说明刘备知人善任的本色,很会笼络人心。

坚忍不拔,终成大事

刘备性格中还有坚韧不拔、屡败屡战的优点。刘备创业之初,艰辛异常,东奔西走如丧家之犬,依靠袁绍时,受到节制,依附曹操时,曹操众谋臣想诛杀他。曹操两次都免杀,并以礼相待,后他又趁机逃脱,联吴拒曹。他也曾依赖刘表,却被刘表暗地里提防,忍辱存身,以图称霸。可见他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个打不败、拖不垮的硬骨头。


历史人物刘备的简介,相关事迹及历史精神

简介
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东汉时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中国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蜀汉王朝的建立者。

刘备出生于没落的汉朝皇室世家,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论辈分是汉献帝的族叔。

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刘备集团的力量相对较弱,又无稳定的根据地,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曾经一度寄居大军阀曹操、袁绍、刘表之下。但刘备为人的品质和品格方面最符合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所以所到之处均深受礼遇和尊敬。

相关事迹

188年,刘备与关羽、张飞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地方武装,加入东汉王朝扑灭黄巾起义军的战争,史料记载他:“数有战功”、“有武勇”。战争结束后,刘备建立了其军事集团的正规武装力量,任职东汉王朝的平原相(县令)。196年升任徐州牧,官拜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徐州被吕布攻占后改任豫州牧。

207年,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任军师。刘备按照诸葛亮的战略方针:占荆州、联孙吴、退曹兵、入四川。

221年于成都称帝建立蜀汉王朝,疆土包括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旧汉中府一带。成为三国时期的其中一国。先后娶妻甘氏、麋氏、孙氏和吴氏。子刘禅继位。

223年,在为关羽报仇而发动的对吴战争中失败,退兵回到蜀国。同年4月在白帝城(今重庆奉节)病逝,谥号为“昭烈”。刘备在中国有两个坟墓。一个是成都市武侯祠内的“惠陵”;另一处在四川彭山的莲花坝。

历史精神

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材、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三国志》评论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尽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不二,诚君臣之圣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侠,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他能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材收为己用。最典型的范例就是诸葛亮,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遗言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却在大权在握时,念念不忘完成刘备的遗志,最后在北伐的战争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刘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孔、孟的政治主张强调“德治”,强调“仁政”,告诫统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来影响臣民,征服百姓。刘备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实践中领略到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对于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

❹ 历史人物刘备岀生哪一年

刘备(161年-223年6月复10日),制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赞为古今之盛轨,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也多以刘备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之纪念。

❺ 历史上有刘备这个人吗

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上确有刘备其人。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政治家,庙号烈祖。东汉汉灵帝末年,刘备因起兵讨伐黄巾军有功而登上汉末政治舞台,三顾茅庐后始得诸葛亮辅佐。 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孙权将周瑜等大胜曹操于赤壁,其后得到荆州五郡,后又夺取益州。夺取汉中击退曹操后,刘备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自立为汉中王。 魏黄初二年(221年),时曹丕已于去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让皇帝位,蜀中又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刘备遂于成都武担之南即皇帝位,年号章武。次年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 章武三年(223年)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三,谥号昭烈帝。后人称刘备为皇叔。 他双手过膝,两耳垂肩,有1.8米高。

❻ 刘备是什么历史人物

刘备(公元161年7月16日—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专定市涿州市)人,三国属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根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历史上的刘备,在乱世中崛起,作为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天下英杰,蜀汉政权的开国之君,既有“明君”之誉,又有“枭雄”之称,而对于刘备的枭雄色彩,《三国演义》有意加以淡化,或者不写,或者来个移花接木。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刘备塑造为理想的“明君”,着重表现了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对其机变权略也有所表现,《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其言行确有“似伪”之处;但从形象的整体来说,其“长厚”大体上还是真实可信的,是其形象的基调,“不是伪”。

❼ 历史人物对刘备的评价

刘元起: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内玄德弘雅有信容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裴潜: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拓展资料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称他为蜀汉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益州;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❽ 历史上真正的刘备是什么样子的人

简单来说,是真正的英雄豪杰,和小说里完全就不是一个人。

小说里关张做过的很多看上去比较鲁莽的事其实都是刘备自己做的,你自己想想,刘备如果不是一个豪气冲天的人,是怎么当上关张这样“万人敌”的带头大哥的。罗贯中把刘备黑的不像样子,完全成了伪君子。举个例子来说,刘备年轻的时候打过的败仗很多,如果关张不在刘备都会亲自断后,掩护小弟撤退。我靠到了小说里,就变成刘备卖小弟在后面死扛,自己先跑路了,这黑的都不像人。

我给你粗略说下历史上真实的刘备的几个特点。

第一,这人是真豪杰。真正的英雄豪杰,交友不问身份尊卑,只求意气相投。如果你接触过社会,你就会明白这种大丈夫是多么令人向往。汉末名士许汜和刘备谈话,刘备不会因为他身份高贵就对他青眼相加,反而会因为他志向粗鄙而当面讥讽。刘备早年任平原相时,当地豪强派刺客来刺杀刘备,那名刺客与刘备相谈甚欢,因为意气相投而被引为上宾。原本出身卑微的刺客深受感动,第二天留下字条坦露事情悄悄离去。刘备在当时官虽不大,但也是个县长,现在全中国1500多个县,你可以跑跑看,看看有哪位县老爷有他这份冲天豪情。

第二,刘备品德高尚,是真正说到做到的仁主。汉末长年战乱,人口锐减,曹操早年起兵时有感于百姓多艰,写下《蒿里行》抒发感慨。事实上呢?整个汉末军阀里面,动不动就杀掠屠城,屠杀最厉害的就是曹操。刘备的品行高尚,仁义无双,在那个人命贱如狗的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因为与同时代的其他军阀反差过于剧烈而被载入史册,成为中国历史上公认的仁主。刘备出身卑微,早期事业不顺,屡战屡败却又总能屡仆屡起,这背后凝聚的是人心。

赤壁之战前曹军南下,百姓为了多了躲避屠杀跟随刘备逃难。刘备即使无法按正常速度行军,也不愿意抛弃百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这份高贵的道德情操感天动地,古今多少舔着脸把老百姓挂载嘴上的所谓“仁主”,有几个是真正说到做到?呵呵,鳖党长征的时候记得把苏区的老百姓带走了吗?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有几人能与之相比!古今中外多少豪杰志士心驰神往,恨不能追随先主效死。

第三,刘备有一份非常坚定的政治理想,并且以此凝聚了一大批同样理想的仁人志士。刘备以祖先刘秀匡扶汉室的事业激励自己,出身非常卑微,但是匡扶汉室之志不折不挠。刘备转战南北数十年,屡战屡败,刘备集团却始终颠扑不破,誓死追随左右,刘备集团反而越挫越强,麾下武将皆为当世豪杰,帐前文臣尽为四海英雄。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刘备集团的奋斗史诗俨然就是一部热血少年漫画。在他的感召下刘备集团三代人始终为了这一目标前仆后继,生命不息,奋斗不已。姜维继承老师的遗志九伐中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直到成都投降仍然不肯屈服,一计杀三士,匡扶汉室之志至死方休。虽然刘备的事业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他的事迹却像是在中国古代充满了成王败寇的冰冷历史当中划过的一颗闪耀流星,这颗罕见的流星又因为此后数百年五胡乱华,汉人被当做两脚羊屠宰的凄凉乱世而显得格外璀璨动人。

❾ 历史人物的故事谁有关于刘备的故事 50字左右

刘关张读文章1.《典略》曰: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专事将兵讨纯,过平原,子平属荐备于从事,遂与相随,遇贼于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
这件事一方面显示了刘备的武勇,但更多的是刘备的急中生智和临危不惧,想想看,若是刘备只是一介武夫,十分勇敢的与贼兵拼命,或是慌张被杀,还会有日后的昭烈皇帝吗?

阅读全文

与历史人物刘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