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沂水县的历史人物
沂水县历史悠久,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战争年代,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指挥过战斗。
B. 临沂出过什么名人啊
琅玡古郡人杰地灵,沂蒙大地英雄辈出。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上,勤劳勇敢的沂蒙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让大家了解沂蒙人民骄傲自豪的历史,现按历史年代列举如下。
周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姜尚(又称姜太公),祖籍东海(今日照,原属琅玡)。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文王渭水访贤拜为国师,协助武王建立周朝受封为齐侯。
春秋时期学识渊博的要数郯国(今郯城县北)的郯子了,据传当时二十七岁的孔子曾求教于他,留下了“孔子师郯子”的千秋佳话。以其孝道著称于世,并列为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的闵损是鲁国费邑(今费县)人。被尊为“宗圣”的曾参是儒学派的重要代表,祖籍鄫(今苍山向城),后居鲁国南武城,其父曾蒧也为孔门贤人。公正无私有君子之德的谵台灭明,也是南武城(今属平邑县)人。还有,鲁国名人秋胡是琅玡(今临沂)人。春秋末,博学多闻曾任鲁国太史,著有《左传》《国语》的左丘明是鲁国(今苍山县)人。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两度出任兰陵令,晚年定居兰陵。他是儒家后期的代表,法家的前驱,第一次提出了“人定胜天”的著名论断,成为思想史长河中的灿烂明星。
公元二百零六年,刘邦称帝后,为汉丞相的萧何是兰陵(今苍山兰陵小仲村附近)人,其孙萧秉彪官至谏大夫。兰陵律条村的邱颖,为汉王朝树起了从人治走向法治的第一座里程碑。
西汉前期的著名儒生官至郎中令位列九卿的王臧、西汉中期的儒生孟卿、孔门著名弟子高柴是东海兰陵(今属苍山)人。山东著名儒学大师西汉今文易学“孟氏学”的开创者孟喜,叔侄合力辅教太子的疏广、疏受,西汉名儒后苍也是东海兰陵人。兰陵萧何六世孙萧望之,宣帝时官至太子太傅。其子萧育、萧咸、萧由是西汉后期大臣,萧望之之孙萧绍官至御史大夫。著名经学家匡衡是东海承(今苍山鲁城)人,他学识渊博官至丞相,“凿壁偷光”就是他的一大传闻。西汉中期的知名儒者澓中翁是东海郯(郯城北)人,西汉丞相西平侯于定国是东海郯(郯城西南)人,其子于永是西汉后期大臣,他官至御史大夫,孝名远闻。西汉后期的著名儒生毋将永是兰陵人、白光是东海(郡治在今郯城)人。东海郯人薛宣、薛明、薛修、薛惠也是西汉时较有名气的大臣和官员。还有,西汉时期著名政论家贡禹是琅玡(今属诸城)人,他忠直敢谏,能大胆揭露政治腐败。
西汉末年,海曲(原属临沂,今属日照)人吕母于公元十七年首先起义,成为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位女英雄。公元十八年,琅玡(治所今诸城)人樊崇在莒县起义,临沂的徐宣、谢禄、郯城的杨音、沂水的逢安等起兵响应,建立了赤眉军政权。郯城的刁子都,也是新莽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
东汉作家卫宏是东海(今郯城西南)人,官至议郎,有《毛诗序》传世。著名学者缪斐是东海兰陵人,东汉尚书郎颜盛,任青徐二刺史时迁居琅玡孝悌里(今费县诸满二村)。汉明帝时,领导山东数十万治河大军的杰出水利专家王景是琅玡(今即墨)人。东汉末年的天文学家、算学家刘洪是盖城(今蒙阴)人,他发明的珠算技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还有,东汉末年领导黄巾起义时创立并传授太平道的于吉是琅玡人。
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是琅玡阳都(今沂南县)人。其子诸葛瞻随父入蜀,任骑都尉平尚书事等职。诸葛瑾(诸葛亮之兄)为孙权主要谋士,长子诸葛恪为吴国将军,次子诸葛乔在汉中为驸马都尉。三国时,魏国官吏诸葛诞是琅玡阳都汉司马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他深受曹操赏识官至尚书令。三国孙权猛将行盛是琅玡莒(今莒县)人,曾以少胜多以勇猛闻名。魏文学家官至尚书光禄勋的缪袭是东海兰陵人,经学大师王朗、王肃父子是东海郯人。还有三国时泰山郡华县(今费县方城一带)人臧霸,他投陶谦,助吕布,归曹操,文帝即位后官至执金吾为朝中权臣。
晋初,尊为文明皇后的王元姬(王肃之女)为东海郯人,弟王恂、王虔为贵戚大臣。泰山南城(今费县)人羊徽瑜为西晋太后,羊亮、羊祜、羊弦之为西晋著名大臣,羊诱为西晋著名将领。兰陵人缪播、缪胤是西晋大臣,束晳是西晋文学家。西晋时期的著名大臣还有卧冰求鲤的王祥、孝贤闻名的王览、称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及从弟王衍、王澄为琅玡临沂人。
东晋时期,琅玡临沂王氏涌现了好多著名人物。如王敦、王导、王舒、王彬、王棱及王导之子王悦、王恬、王洽、王劭、王荟都为东晋著名大臣或官员。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和妻郗氏、七子王献之是名震于世的著名书法家。东晋时较有影响的大臣和官员还有王徽之、王彪之、王胡之、王洵、王珉、王谧、王钦、王桢之、王允之,祖籍均是琅玡临沂。王导从弟王廙为晋元帝司马睿姨弟,功书画,善射御,为多才多艺的东晋大臣。
东晋时,泰山郡华县(今费县诸满)人颜含随元帝南迁后官至光禄勋。东海郯人王雅,曾任尚书左右丞、太子少傅。东海郯人何无忌为东晋著名大臣,鲍靓为著名官员。兰陵承人蒯恩,为东晋著名大将。临沂人孙泰是东晋五斗米道著名道首,王诞为东晋著名官僚。东莞莒人宋武敬皇后之弟臧熹,整顿纲纪招抚流民为东晋著名官僚。泰山南城人羊欣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大师,还是一位医学家,官至中散大夫、义兴太守。琅玡阳都人诸葛恢做过临沂令,官至紫光禄大夫。东晋时任淮阴令的萧整为萧望之十四世孙,是兰陵当时的头面人物。东晋末,东莞莒人刘穆之、刘秀之为刘宋开国元勋。东晋、南宋之际的著名战将虞丘进是东海郯人。还有,晋末临沂人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经历三年之久,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
南北朝宋武敬皇后臧爰亲是东莞莒人,刘裕掌握东晋政权后,她严谨律己不谋私利。其兄臧焘为南朝宋大臣、学者,官至光禄大夫。南朝宋孝武文穆皇后王宪嫄,和为人刚正的孝明帝皇后王贞凤为琅玡人。南朝宋著名大臣颜师伯、颜竣、王僧朗、王蕴、王惠、王华、王偃、王景文、王镇之、王敬弘、王准之、王弘是琅玡人,羊玄保为泰山南城人,徐羡之、徐豁、刘瑀、臧质是东莞莒人,徐佩之、徐湛之是东海郯人,萧思话、萧斌、萧简是兰陵人。还有著名官僚臧澄之、臧凝之、刘衍、臧敦、臧敞、臧寅、臧绰是东莞莒人。著名官僚王微、著名官吏王钊、隐士王景、学者王珪之是琅玡人。南朝宋著名诗人颜延之、历史学家王韶之也是琅玡人。著名天文学家、无神论思想家何承天,著名文学兄妹鲍照、鲍令晖和文学家徐孝嗣是东海郯(今苍山长城、二庙一带)人。
这时期,南朝宋齐大臣王奂、王琨、王僧绰、王僧达(文学家)、王僧虔(书法家)是琅玡人,萧惠开、萧惠基、萧景光、丘巨源(学者)、李安民是兰陵人。宋齐官僚文学之士刘祥、撰写《晋书》的史学家臧荣绪是东莞莒人。还有,南朝宋齐官僚至老手不释卷的王逡之是琅玡人。
C. 请教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的历史沿革
沂水县位于鲁中南地区,现辖19个乡镇,1042个行政村,110.83万人,总面积2434.8平方公里,在山东省县级区划面积中居第二位。 历史沿革 根据史书记载,沂水县的境域,在夏朝公元前21—16世纪,其北境、东境入青州,其南境入徐州。商朝,沂水地属人方。 西周,沂水地属鲁国。 春秋,沂水地为郓。莒鲁之争后入齐。战国,沂水地为盖。 秦朝,沂水地属琅琊郡莒县。 西汉,沂水地,东境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东莞县;西境为兖州刺史部泰山郡盖邑;南境为城阳国阳都、东安。 东汉,废城阳国,沂水地属徐州刺史部琅琊国。东汉末年,东莞、盖两县升为郡。 三国,沂水地北境属魏国徐州刺史部东莞郡东莞、东安两县;南境属琅琊国阳都。 晋朝前期,沿用魏国旧制。公元297年(元康七年)又分东莞置东安郡。自永嘉以后(东晋),十六国纷争割据,沂地归属多变。自公元327年(咸和二年)至公元409年(义熙五年),沂水地先后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五国所属。南燕慕容德改东莞县为团城。 南北朝时,沂地南北互争,归属时南时北,先后隶属于东徐州、南青州、东安郡、莒州。 隋朝,开皇初,废东安郡,置东安县(治团城)。公元596年(开皇十六年)改名沂水县,别置东安县于古盖县。隋末,废东安县并于沂水县,县属琅琊郡。沂水县名沿用至今。 唐朝,公元622年(武德五年),沂地属莒州,公元634年(贞观八年),废莒州,县属河南道沂州琅琊郡(今临沂)。五代十国时期,沂水地先后隶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属沂州。 宋朝(北宋),沂水县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 金朝,公元1126年(金太宗天会四年)灭北宋。淮河以北被金占领,县属山东东路莒州。元朝,1234年元灭金,沂地此时归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沂水县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 明朝,明初因之。1376年(洪武九年),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 清朝,清初因之。1730年(雍正八年)改属莒州,1734年(雍正十二年),改属沂州府。 民国时期,1913年废府设道,沂水县属岱南道。 1915年改属济宁道。 1925年改属琅琊道。1928年裁道,属山东省。 1936年2月,设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沂水县属之。 1939年6月,日本侵略军第二次侵犯沂境,占据沂水城,沂水沦陷。 1940年3月,沂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由中共山东分局直接领导。 1941年2月,属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鲁中区沂蒙专署。 1940年以后,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原沂水县境除中部改为沂中县外,西南部划为沂南县,南部划为沂临边联县,东南部划为沂东县,东北部划为莒沂边县,北部划为沂北县,西北部划为沂源县,而后又几经分合,归属不一,现将沂中、沂北、沂东、莒沂边县的沿革分述如下:1943年8月,沂中、沂东县属山东省行政委员会(省战工会改称)鲁中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沂蒙专署。 1944年1月,沂北、莒沂边县属沂山专署。1945年7月,沂中县属鲁中行政公署沂蒙专署;同年8月13日,属山东省政府(省行政委员会改称)鲁中行政公署第二专署。 1948年7月17日,属山东省政府鲁中南行政区公署第二专署。 1949年7月,属山东省人民政府鲁中南行政公署沂蒙专署。同年8月恢复沂水县名称。同时,沂北与莒沂(1946年莒沂边改称莒沂)二县合并为莒沂县,属沂蒙专署。 1994年9月7日,撤销黄山铺乡、许家湖乡,设立黄山铺镇、许家湖镇。 1995年12月29日,撤销高庄乡,设立高庄镇。 1997年12月26日,撤销武家洼乡,设立武家洼镇(鲁政函民字[1997]48号)。 1998年12月23日,撤销王庄乡,设立王庄镇(鲁政函民字[1998]41号)。 2000年,沂水县辖15个镇、16个乡。总人口1057758人,各乡镇人口: 沂水镇 131868 马站镇 62607 高桥镇 55823 许家湖镇 53456 黄山铺镇 46640 姚店子镇 41548 诸葛镇 35095 崔家峪镇 30981 四十里堡镇 30989 杨庄镇 27098 夏蔚镇 25434 沙沟镇 24258 高庄镇 30617 王庄镇 25518 武家洼镇 30679 道托乡 36531 圈里乡 34578 龙家圈乡 38421 善疃乡 31452 泉庄乡 31828 富官庄乡 29911 三十里堡乡 30557 院东头乡 27093 泮池乡 22288 袁家庄乡 22122 新民官庄乡 19369 柴山乡 18409 王家庄子乡 17188 东于沟乡 17092 下古村乡 15447 何家庄子乡 12861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0年12月29日,撤销武家洼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沂水镇;撤销善疃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杨庄镇;撤销何家庄子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富官庄乡;撤销三十里堡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四十里堡镇;撤销新民官庄乡、下古村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诸葛镇;撤销东于沟乡、泮池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沙沟镇;撤销柴山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龙家圈乡;撤销王庄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夏蔚镇;撤销王家庄子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高庄镇;撤销袁家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许家湖镇(鲁政函民字[2000]90号)。即沂水县由15个镇、16个乡调整为13个镇、6个乡:沂水镇(武家洼镇)、四十里堡镇(三十里铺乡)、高桥镇、杨庄镇(善疃乡)、崔家峪镇、姚店子镇、许家湖镇(袁家庄乡)、黄山铺镇、高庄镇(王家庄子乡)、道托乡、富官庄乡(何家庄子乡)、马站镇、沙沟镇(泮池乡、东于沟乡)、泉庄乡、院东头乡、龙家圈乡(柴山乡)、诸葛镇(新民官庄乡、下古村乡)、夏蔚镇(王庄镇)、圈里乡。(括号内的为被撤并的乡镇) 截至2007年12月31日,沂水县辖13个镇、6个乡。
希望采纳
D. 沂水有名人吗
沂水名人
伏湛
(?~37)字惠公,西汉琅琊东武(今沂水县)人。历任太傅、太守、尚书、宰相、大司徒,封为阳都侯,不其县侯。伏湛在军事上反对长途用兵,主张先求内部安定,不宜舍近务远。治理国家,主张礼乐教化为首要措施。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伏湛 向来父学显,别自以家名。 不是能传业,如何著孝声。 伏湛 祖先均硕儒,累世皆明经。 才俊集门下,君王是学生。 伏生承祖训,术业有专攻。 孝信敬尊长,敦亲接弟兄。 既罹王莽乱,复被刘玄惊。 推饭救饥馁,分粮赈困穷。 平原免祸患,百姓获安平。 光武征耆旧,硕彦列上公。
李逵
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也是在水浒传中最鲁莽的人物。 沂州沂水县百丈树人,因打死人而流亡江州,做了个小牢头。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
徐奕
(?-219),三国魏东莞(今山东沂水)人。字季才。汉末避乱江东,孙策礼命之,奕不就,改名微服还本郡。曹操为司空,辟为掾属,从征马超。操还,以奕为丞相长史,镇抚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转雍州刺史,复还为东曹掾。出为魏郡太守。操征孙权,徙奕为留府长史。魏国初建,为尚书,主持官吏选拔,建安二十二年(217)迁尚书令。后转中尉,在职数月,以病乞退,拜谏议大夫,卒。
徐广
(352-425),字野民,东莞(今山东沂水)人。生于晋穆帝永和八年,卒于宋文帝元嘉二年,年七十四岁。家世好学,至广尤精。百家、数术,无不研览。谢玄为兖州,辟从事。孝武帝时,除秘书郎,典校秘书。后为散骑常侍,领著作。初,桓玄篡位,帝出宫,广陪列,悲动左右。及刘裕受禅,恭帝逊位,广哀感涕泗谢晦谓道:“徐公将毋小过?”广道:“君为宋朝佐臣,身乃晋室遗老,忧喜之事,固不同时。”因更欷觑。遂乞归。广尝撰车服仪注及晋纪凡四十六卷,答礼问百余条。有文集十五卷,(见《隋书志》及《两唐书志》)行于世。博览百家,学问精深。谢玄为兖州刺史,辟为从事。谯王司马恬为镇北将军,补其为参军。孝武帝时,任其为秘书郎、典校秘书省。后转员外散骑侍郎,仍领校书。尚书令王殉对其甚器重,荐为祠部郎。后被司马元显荐引为中军参军,迁领军长史。桓玄辅政,任其为大将军文学祭酒。义熙初年,奉诏撰写车服仪注,任镇军谘议,领记室,封乐成侯。后转员外散骑常侍,领著作。奉朝廷之命撰写国史。又迁为骁骑将军,领徐州大中正,转正员常侍、大司农,仍领著作。416年(义熙十二年)写成《晋记》,共46卷。不久,迁为秘书监。420年(元熙二年)6月,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于刘裕,东晋灭亡。他悲伤不已,失声痛苦。以年老,求归桑梓。虽至年迈,仍手不释卷,咏读不辍。年74岁,卒于家。还著有《答礼问》等。
徐之才
(492-572),祖籍东莞(今沂水),南北朝时期一代名医。出身世医家庭,其先祖为徐熙,熙之子徐秋夫,秋夫子徐道度及徐叔响,皆以医著名。徐道度之子徐文伯,及同族徐謇,亦皆以医名。后徐謇因故为北朝所俘,终于入仕北朝。徐之才系徐文伯之孙,徐雄的第六子,人又称徐六,也为北朝所俘。而仕北魏,官至西阳王,故又有徐王之称。徐之才,字士茂,五岁诵孝经,八岁略通义旨,十三被召为太学生。他医术高明,在北地名声很大,所撰有《药对》及《小儿方》,尤其对本草药物及方剂研究较深,故而有人把后世之十剂归于徐之才所创。此外,他对妇科也有一定的见解,其《逐月养胎法》实本自先秦时期《青史子》中胎教法而作,对于孕妇之卫生及优生均有重要意义。另外,他还著有《徐王方》、《徐王八世家传效验方》、《徐氏家秘方》及《雷公药对》,惜均已佚。
秦德纯
(1893~1963)中国国民党军将领。山东沂水人县后埠东村。字绍文。1916年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毕业 。曾任北京政府陆军第5师团副,皖系参战军第1师参谋。1920年入参谋学校第六期学习。1923年毕业后,在直系军队任豫东防卫参谋长。1924年12月改任国民军第二军第5师参谋长,次年倒戈依附吴佩孚,反击国民军。1926年5月任直系第24师师长。1927年3月任第四军军长。后改任冯玉祥第二集团军第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二十三军军长、十四军军长、山东政府主席。1929年11月随宋哲元反蒋,失败后退回陕西。次年参加中原大战,任冯玉祥第二方面军前敌总司令部参谋长。被击败后,改任张学良部第二十九军总参议。1932年起任察哈尔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1935年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1935 年 6月,与日军代表土肥原贤二订立丧权辱国的《秦土协定》,根据这一协定,察哈尔省主权大部丧失。同年12月,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北平市市长,镇压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一集团军总参议、军法执行总监部副总监、兵役部政务次长、军令部次长等职。1946年任国防部次长。1948年底任山东政府主席兼青岛市市长。次年8月去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李觉
山东沂水县人,中国大学毕业,曾任东北军骑兵师排长.一九三七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晋西游击队营教导员,鲁西军区团政治处主任,冀鲁豫军分区作战处长,旅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司令部作战处长,师长.参加了平汉,渡江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十八军参谋长,西藏军区参谋长,副司令,第二机械工业部局长,副部长,核工业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李觉将军解放初期虽十八军入藏,并作为决策者参与了西藏的和平解放,为西藏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建国后李觉将军调任二机部九局局长,负责原子弹的研制开发,李将军和科研工作者呕心沥血为两弹一星的成功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1993年1月14日原二机部九局的一些老同志在京聚会,为李觉庆贺八十寿辰,两弹一星功勋,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淦昌举杯向李觉敬酒说,你是中国原子弹研究的第一功臣.
张伯秋
山东沂水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科。曾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教育厅、实业厅科长,邹平实验县代理县长,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常委兼高级审判处处长,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司法厅厅长。建国后,历任山东省人民法院院长、省政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山东省第一至三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E. 沂水名人YOU哪些
李逵!
F. 沂水地名的来历
历史沿革根据史书记载,沂水县的境域,在夏朝公元前21—16世纪,其北境、东境入青州,其南境入徐州。商朝,沂水地属人方。
西周,沂水地属鲁国。
春秋,沂水地为郓。莒鲁之争后入齐。战国,沂水地为盖。
秦朝,沂水地属琅琊郡莒县。
西汉,沂水地,东境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东莞县;西境为兖州刺史部泰山郡盖邑;南境为城阳国阳都、东安。
东汉,废城阳国,沂水地属徐州刺史部琅琊国。东汉末年,东莞、盖两县升为郡。
三国,沂水地北境属魏国徐州刺史部东莞郡东莞、东安两县;南境属琅琊国阳都。
晋朝前期,沿用魏国旧制。公元297年(元康七年)又分东莞置东安郡。自永嘉以后(东晋),十六国纷争割据,沂地归属多变。自公元327年(咸和二年)至公元409年(义熙五年),沂水地先后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五国所属。南燕慕容德改东莞县为团城。
南北朝时,沂地南北互争,归属时南时北,先后隶属于东徐州、南青州、东安郡、莒州。
隋朝,开皇初,废东安郡,置东安县(治团城)。公元596年(开皇十六年)改名沂水县,别置东安县于古盖县。隋末,废东安县并于沂水县,县属琅琊郡。沂水县名沿用至今。
唐朝,公元622年(武德五年),沂地属莒州,公元634年(贞观八年),废莒州,县属河南道沂州琅琊郡(今临沂)。五代十国时期,沂水地先后隶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属沂州。
宋朝(北宋),沂水县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
金朝,公元1126年(金太宗天会四年)灭北宋。淮河以北被金占领,县属山东东路莒州。元朝,1234年元灭金,沂地此时归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沂水县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
明朝,明初因之。1376年(洪武九年),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
清朝,清初因之。1730年(雍正八年)改属莒州,1734年(雍正十二年),改属沂州府。
民国时期,1913年废府设道,沂水县属岱南道。
1915年改属济宁道。
1925年改属琅琊道。1928年裁道,属山东省。
1936年2月,设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沂水县属之。
1939年6月,日本侵略军第二次侵犯沂境,占据沂水城,沂水沦陷。
1940年3月,沂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由中共山东分局直接领导。
1941年2月,属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鲁中区沂蒙专署。
1940年以后,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原沂水县境除中部改为沂中县外,西南部划为沂南县,南部划为沂临边联县,东南部划为沂东县,东北部划为莒沂边县,北部划为沂北县,西北部划为沂源县,而后又几经分合,归属不一,现将沂中、沂北、沂东、莒沂边县的沿革分述如下:1943年8月,沂中、沂东县属山东省行政委员会(省战工会改称)鲁中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沂蒙专署。
1944年1月,沂北、莒沂边县属沂山专署。1945年7月,沂中县属鲁中行政公署沂蒙专署;同年8月13日,属山东省政府(省行政委员会改称)鲁中行政公署第二专署。
1948年7月17日,属山东省政府鲁中南行政区公署第二专署。
1949年7月,属山东省人民政府鲁中南行政公署沂蒙专署。同年8月恢复沂水县名称。同时,沂北与莒沂(1946年莒沂边改称莒沂)二县合并为莒沂县,属沂蒙专署。
1994年9月7日,撤销黄山铺乡、许家湖乡,设立黄山铺镇、许家湖镇。
1995年12月29日,撤销高庄乡,设立高庄镇。
1997年12月26日,撤销武家洼乡,设立武家洼镇(鲁政函民字[1997]48号)。
1998年12月23日,撤销王庄乡,设立王庄镇(鲁政函民字[1998]41号)。
2000年,沂水县辖15个镇、16个乡。总人口1057758人,各乡镇人口: 沂水镇 131868 马站镇 62607 高桥镇 55823 许家湖镇 53456 黄山铺镇 46640 姚店子镇 41548 诸葛镇 35095 崔家峪镇 30981 四十里堡镇 30989 杨庄镇 27098 夏蔚镇 25434 沙沟镇 24258 高庄镇 30617 王庄镇 25518 武家洼镇 30679 道托乡 36531 圈里乡 34578 龙家圈乡 38421 善疃乡 31452 泉庄乡 31828 富官庄乡 29911 三十里堡乡 30557 院东头乡 27093 泮池乡 22288 袁家庄乡 22122 新民官庄乡 19369 柴山乡 18409 王家庄子乡 17188 东于沟乡 17092 下古村乡 15447 何家庄子乡 12861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0年12月29日,撤销武家洼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沂水镇;撤销善疃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杨庄镇;撤销何家庄子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富官庄乡;撤销三十里堡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四十里堡镇;撤销新民官庄乡、下古村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诸葛镇;撤销东于沟乡、泮池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沙沟镇;撤销柴山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龙家圈乡;撤销王庄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夏蔚镇;撤销王家庄子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高庄镇;撤销袁家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许家湖镇(鲁政函民字[2000]90号)。即沂水县由15个镇、16个乡调整为13个镇、6个乡:沂水镇(武家洼镇)、四十里堡镇(三十里铺乡)、高桥镇、杨庄镇(善疃乡)、崔家峪镇、姚店子镇、许家湖镇(袁家庄乡)、黄山铺镇、高庄镇(王家庄子乡)、道托乡、富官庄乡(何家庄子乡)、马站镇、沙沟镇(泮池乡、东于沟乡)、泉庄乡、院东头乡、龙家圈乡(柴山乡)、诸葛镇(新民官庄乡、下古村乡)、夏蔚镇(王庄镇)、圈里乡。(括号内的为被撤并的乡镇)
截至2007年12月31日,沂水县辖13个镇、6个乡。
G. 有谁晓得沂水有名人吗
有。
最有名大家都熟知的是诸葛亮。
1、伏湛
伏湛(?~37)字惠公,西汉琅琊东武(今沂水县)人。九世祖胜,字子贱,所谓济南伏生者也。湛高祖父孺,武帝时,客授东武,因家焉。父理,为当世名儒,以《诗》授成帝,为高密太傅,别自名学。湛性孝友,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
2、诸葛亮
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少年时父母双亡,逐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常自比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3、李逵(生卒不详)
宋代沂水县百丈村人(据老作家魏树海根据《水浒传》中提供的李逵接母去梁山的路线考证,百丈村可能在现在雪山东北方向,具体哪个村庄不好确定),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之一。小名铁牛,绰号“黑旋风”,长得黝黑,杀人不留步,常常“照排砍去”,人见人怕,排梁山第二十二位,步军第五位。后在宋江招安时,被毒酒毒死。
4、刘勰(约公元465——520)
南北朝时代沂水镇东院村人。字彦和,少年时代随父迁居莒县。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莒县浮来山创办定林寺。著有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5、刘伶(生卒不详)
传说魏晋时期东安城北部刘伶埠村人,即今沂水城北牛岭埠村人,少年时代迁居沛国(今安徽淮北市濉溪县),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礼法”表示蔑视。是竹林七贤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个。
H. 沂水有神魔名人故居
黑旋风李逵 旱地忽律朱贵 笑面虎朱富 最近水浒传挺火的 哈哈
I. 沂水历史文化名人
我是沂水的热爱者,为沂水的发展愿意建言献策。诸葛亮、李逵、孟母、专吕洞宾、红嫂……这属些沂水历史文化名人,我们沂水人没有对他们身上的宝贵财富进行挖掘利用,任由其他县炒作偷袭,实在令人遗憾。毛泽东经常向干部和群众说诸葛亮的故事,教育他们重视学习文化和历史。1958年秋,毛泽东在河南郑州接见南阳县委的一位书记,问他:你们南阳,旧称宛城,是个古老的市镇,藏龙卧虎的地方哩!南阳有个卧龙岗,据说诸葛亮曾在那儿隐居过。诸葛亮,能人呵!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哪里人呀?你知道吗?毛泽东等了片刻不见回答,便自己说:诸葛亮是山东琅琊阳都人。阳都,就是现在的沂水县。毛泽东接着又问了南阳农民生活。在分手时,对他说:我给你留下两句临别赠言:第一,学一点历史知识;第二,要关心人民生活。
J. 沂水有什么历史故事
好多呀。复
比如说马战的由来制。
就是战争时期,一个大将的马在一个庄前站了站,那个大将就为这个庄起了名。叫马站。。。哈哈。我语文老师告诉我的。
还有高桥,就是说这个桥很高,比如一个鸟在高桥上下了个蛋,蛋掉在地上的时候,已经孵出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