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历史人物有哪些
《陈化成》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军进范吴淞要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领上内海军民英勇抵抗。由于清政府的容错庸和怯懦,陈化成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最后粮尽援绝,为国牺牲。陈化成的英雄行为,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苏武》:苏武奉了汉武的帝命令,出使匈奴,被单于扣留。单于千方百计地胁迫他投降,但他在冰天雪地北海边,忍受着长期的苦难,不肯屈膝。苏武不畏艰苦的精神和高贵的民族气节,为后人所称颂。《于谦》:于谦,明代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当时,北方的瓦剌部族侵犯明朝,在“土木堡”将明英宗浮去,明廷大震,于谦率领军民,保卫北京,终于把强敌击败,英宗也被送回。朝中的奸臣怀恨于谦,借英宗、代宗争夺的时机杀害了他。可是于谦忠勇为国的事迹,直至今天一直为人们所称颂,留有著名的《石灰吟》
⑵ 历史上所有朝代的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有成千上万个,楼主不是开玩笑每个都想知道吧?
我只能列举几个当内时最出名的。
夏:容大禹
商:汤,纣王
周:姬发
春秋:孔子,老子,春秋五霸,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李牧,王翦,项燕,
秦:嬴政,李斯
汉:刘邦,刘秀,刘彻
三国:刘备,曹操,孙权
晋:司马炎
南北朝:拓跋珪,刘裕,陈霸先,
隋:杨坚,杨广,宇文化及,
唐:李世民,李隆基,杨贵妃
五代十国:柴荣,李煜
宋:赵匡胤,赵祯,岳飞,
元:成吉思汗,忽必烈
明:朱元璋,朱棣,郑和,袁崇焕
清:康熙,乾隆,溥仪,慈禧
⑶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有:
1、韬略鼻祖、兵家之宗——吕尚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2、春秋第一霸的主谋者——管仲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誉,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恒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
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
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
3、奇谋成霸业、经商成巨富——范蠡
范蠡(lǐ),字少伯,汉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淅川县)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
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辞而不受,后迁往陶地(今山东肥城湖屯镇陶山,幽栖寺本名“陶公幽栖寺”,俗称西幽寺,始建于宋代,紧邻范蠡墓。)经商积资巨万,世称“陶朱公”。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乃中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4、计关秦王朝兴衰成败——李斯
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
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
李斯贡献巨大,但是害死了韩非,后被赵高所害。
5、辅佐刘邦创建西汉王朝的谋略家——张良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颍川城父(今河南省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人。
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
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
《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⑷ 中国古代历史所有英雄或名人有哪些
1.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2.岳飞(1103——1142),字鹏举,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3.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
4.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5.海瑞,字汝贤、国开,自号刚峰。海南琼山人。回族,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以《治黎策》中举人,嘉靖三十二年到福建延平府任南平县儒学教谕。嘉靖三十六年任浙江淳安县知县,在任期间着有《淳安政事》。
6.张骞(?~公元前114年),汉中成固(今中国中西部陕西城固)人,西汉外交家。汉武帝为了打败匈奴,打算联合西边的大月氏(即月氏)夹击匈奴。张骞于是应募出使。在出陇西经过匈奴辖地时被俘,此后在匈奴生活了十多年,还娶妻生子。不过,他一直手持汉朝符节,后来寻机逃走,向西到达了大宛(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经康居(今俄罗斯锡尔河中游地带),最后到达大月氏。
7.魏征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8.元太祖
【太祖介绍】
即成吉思汗(Chinggis Khaan),蒙古民族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其野蛮侵略和征服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战争灾难。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后被尊为元朝开国皇帝),统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 5
8.刘备
此图为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中的刘备像,为存世的最为客观的版本,请勿随意改动,尤其不允许改为日本漫画中的刘备形象!!
汉昭烈帝 刘备 (161-223) 官职:皇帝 皇叔 左将军 宜城亭侯
字玄德,涿群(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东汉灵帝末年,与关羽、张飞一道讨黄巾贼有功,遂为安喜寨县尉。密诛曹操不成,潜逃。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后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取得益州与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谥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
9.汉高祖
【人物简介】
汉高祖-------刘邦[前247-前195]
西汉开国皇帝,字季。秦朝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公元前202年称帝,在位七年,谥号太祖高皇帝。死后葬于长陵。
10.管仲
【简介】
管仲( ?-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⑸ 历史人物有哪些
蔡伦,彭玉麟,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成吉思汗,清圣祖康熙
⑹ 历史主要人物大全
建议你去翻阅一下《中国上下五千年》,这本书里进入了中国历史上的主要人物。
⑺ 二十名历史人物
人物的种类有很多,我给你介绍几个外国的历史人物
大众传统的认知不同,在革命的大部分时间里罗伯斯庇尔都不是一个狂热主义者,更谈不上独裁,恰恰相反,他可能是革命者中极少数没有道德瑕疵的人,他还是为数不多自1789年三级会议到1794年走上断头台一直参与革命进程的人,所以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窥见大革命自身的动力与演变。
然而在革命初期,罗伯斯庇尔并没有多么引人注目,大革命最初的爱国英雄称号属于迪波尔、穆尼耶、米拉波,1791年3月,一名英国观察家几乎预言式的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他从骨子里就是一个共和主义者,并不是为了讨好大众,而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他认为这是最好的政体……他是一个刻板的人,固守原则,待人接物简单呆板,衣着朴素,明显不会腐化堕落,轻视钱财。我每晚都在观察他,他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人物,他正在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我认为他很快就会上位,统治成千上万的人,结果遭到了嘲笑。”
当然,在1791的春天,罗伯斯庇尔仍然拒绝承认自己是一名共和主义者,事实上在国王出逃之前,没有人想象过共和国,罗伯斯庇尔的政治生涯大多如此,除了几近疯狂的1794年夏天,他很少成为政治的开创者,毋宁说,他的政治思潮与大革命本身的动力学相辅相成。让罗伯斯庇尔名声鹊起的是他在制宪议会晚期的几个提案,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否决条款,他提议所有制宪议会成员在本届议会结束后四年内不得担任公职,这也就意味着1789年的爱国英雄们将全部退出法国政治的最高层,除此之外他还控诉了奴隶制,要求无论肤色种族一律赋予政治权利,也就是在这个阶段,他通过自己的演说,开始赢得雅各宾俱乐部的声望。
1791年6月20日,可能是大革命中最大的转折点出现,国王出逃。国王出逃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他将法国所有潜在的矛盾全部摆上了台面,并且要求所有人马上站队,他撕裂了法国。在1791年6月以前,从来没有人讨论过共和国,但现在他被摆在了台面上,然而在政治上层,这样的要求还不明显,巴纳夫、迪波尔等人想要掩盖事实,将罪责归咎于国王手下的将军,而罗伯斯庇尔也不置可否,只说应该把决定交给人民——最终人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7月17日,五万民众来到圣坛前情愿废除君主制,这最终引起了战神广场大屠杀。雅各宾俱乐部被分裂了,以巴纳夫、迪波尔为首的君主立宪派成立了斐扬俱乐部,并且带走了大部分议员,只有罗伯斯庇尔、佩蒂翁等一两人没跟他们走,即使罗伯斯庇尔自己不愿承认,但是国王出逃或许是他重新考量民众与共和制的开始。1792年7月,伴随着国内外矛盾的激化,法国陷入危机之中,雅各宾俱乐部开始谋划推翻君主制,这一次连最谨慎的罗伯斯庇尔也加入了进来,他放弃了此前宣称的宪政捍卫者的口号。8月10日,君主制被最终废除。
而在对外方面,1792年3月,布里索及其支持者进入内阁,他曾经起草了战神广场大屠杀中废除君主制的请愿书,也是之后吉伦特派的领袖,而在当时他们被称为布里索派。布里索上任后作出的最重要的决定就是鼓吹向欧洲宣战,他坚信战争能够让国家重生,恢复国家的尊严,但是罗伯斯庇尔则坚决反对战争,他认为如果战争失败,革命将会被颠覆,而如果战争胜利,则会出现军事将领独裁,当然,此时他担心的是拉法耶特。而在君主制被废除后,罗伯斯庇尔与布里索的矛盾也开始激化,罗伯斯庇尔也正是在此时对方为吉伦特派,双方也互相指责彼此谋划了九月屠杀。
在危机最为严重的1793年,救国委员会设立,罗伯斯庇尔怀疑其价值因而拒绝加入,4月巴黎群众要求将吉伦特派赶出议会,罗伯斯庇尔坚决反对,他不愿看到国家代表受到威胁,然而5月26日,他在雅各宾俱乐部邀请人民反对国民公会中的腐败分子,5月31日,起义者开始搜捕嫌犯,吉伦特派拒绝投降,并扬言要外省来复仇,直到此时罗伯斯庇尔才决心提出要弹劾名单上的人。10月3日,巴黎民众要求审判吉伦特派和王后,而罗伯斯庇尔一直在与这些做法抗争,并坚决反对记名投票,以免斗争进一步扩大。8月11日,在1793宪法通过后,有代表提议解散国民公会,让位一个常规的立宪政府,但是罗伯斯庇尔否决了这个提议,现在是共和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必须坚守下去。所以,讽刺的是,罗伯斯庇尔最终接手了由布里索发动、他坚决反对的战争和整个烂摊子。
之后,便是著名的恐怖时期,但是实际上,恐怖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1794年4月以前,恐怖是由巴黎群众主导的,而1794年4月到7月,则是由罗伯斯庇尔主导的。自革命一开始,巴黎群众便是重要的政治力量,他们攻占了巴士底狱、把路易十六从凡尔赛带到了巴黎,甚至推翻了君主制,但是也就是自此时开始,伴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和国内外危机的加剧,巴黎群众变得愈发疯狂了,在推翻吉伦特派以后他们几乎挟持了国民公会,强制雅各宾派实行经济管控和恐怖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受恐怖政策时发挥重要作用的不是罗伯斯庇尔,而是丹东。
⑻ 中国古代历史所有英雄或名人有哪些
一、 酒圣杜康
“杜康,字仲宇,为我县康家卫人,善造酒”的记载。杜康沟里的泉水“隐隐喷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许入白水河,乡民谓此水至今有酒味”。相传杜康正是取些水造酒,有文字为证:“他邑酒,足滋酒;白之酒独医病。故饮之终日,而无沉湎之患;服之终身而得气血之和。邻里百里许,多沽酒于白。先泽之遗,本地独得其身,至今遗址槽沿存,此其明验也。”
二、文圣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三、史圣司马迁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史记》,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四、诗圣杜甫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五、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是东汉名医,姓张名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约生于公元150年,卒于219年。张仲景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明代《李濂医史》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
六、武圣关羽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期蜀国大将,重义气,精武艺,后人称其为“关圣”、“关帝”。 直到清朝末年,关羽受历代封建帝王的祟封有增无减,“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尽,庙祀无垠,关羽名扬海内外,成为历史上最受崇拜的神圣偶像之一,以致与孔夫子齐名,并称“文武二圣”。关羽是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
七、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晋怀帝永嘉年(公元三零七年)生,死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三六七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王羲之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正体世称“书之圣”。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中。
⑼ 中国历史上著名人物有哪些
1、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自名武曌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2、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 ,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
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 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3、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族乞颜部人。大蒙古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淳熙十一年(1184年)前后,成为蒙古乞颜部可汗,一步步统一蒙古诸部。
开禧二年(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地区。宝庆三年(1227年),兴兵征伐西夏,途中去世,秘密安葬。
4、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
5、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