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盘点:甘肃历史文化名人都有哪些
伏羲:陇西成纪(今天水人)人文始祖,三皇之首,传说中人首龙身,今天水被誉为羲皇故里,龙城天水。
女娲:陇西成纪(今天水人)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
嫘祖:传为西陵氏之女,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她发明了养蚕,为“嫘祖始蚕”。
秦非子:秦国的先祖非子生活于公元前900年左右,居西垂宫(后称犬丘,今天水市秦城区西南边),是秦的开国君主,他因擅长养马,在 水、渭水间替周王室主持牧马,马群得到了大量繁殖,为周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名政,甘肃天水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的皇帝。
李广(?——前119),汉族,陇西成纪(今天水人),西汉名将,史称“飞将军”。
董卓(?——192),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西凉军阀。
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人(今天水人),庙号太宗。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天水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人。为明代誉满天下的文学家和诗人,为当时“前七子”的领袖人物。主要著作有《空同集》66卷,流传于世。
米万钟,明代著名书画家,祖籍安化县(今庆阳市庆城县)人。曾授江宁令尹,江西按察使,山东参政等职。为政清廉,关心民苦,注重文教,所到之处,颇受人民称颂。米万钟最突出的是才气出众,尤善书画,其作品风雅绝伦,气势浩瀚,烟云流畅。与当时华亭董其昌,临府刑侗,晋江张瑞图为齐名四家,时称“南董北米”。今故宫博物馆珍藏有米万钟书画多幅。
郭学礼,字立亭,甘肃省庆阳合水县西华池镇孙家寨沟村人,国民党高级官员。
2. 求庆阳的历史名人~~~
没有抄范仲淹,
庆阳历代名家辈出,古有黄帝问医的歧伯,不窋,鞠陶,公刘,汉有思想家王符,魏晋有政治家傅玄,以及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金石书画大家米万钟等,都为历史所称道。近现代有郭学礼等。
还有刘巧儿的原型也是庆阳人。
3. 甘肃有哪些著名历史人物
1、秦非子
秦国的先祖非子生活于公元前900年左右,居西垂宫(后称犬丘,今天水市回秦城区西南边),是秦的答开国君主,他因擅长养马,在水、渭水间替周王室主持牧马,马群得到了大量繁殖,为周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2、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名政,秦始皇是甘肃陇西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13岁即位,在位35年,建都咸阳。
公元前221年,历十年之久征灭六国后,建立了大一统秦国。其推行车同轨、书同文、实行郡县制等一系列措施,确立了历代大一统王朝的统一范本,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3、贾诩
贾诩(147-223),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谋士。官至太尉,谥曰肃侯。
4、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5、李广
李广(?—前119),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西汉名将。
4. 庆阳近代名人事迹、
历史名人:
文化名人:庆阳历代名家辈出,古有黄帝问医的歧伯,不窋,鞠版陶,公刘,汉有思想家王符,权魏晋有政治家傅玄,以及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金石书画大家米万钟等,都为历史所称道。近现代有郭学礼、旅行家、“微博环游中国第一人”路东等。
著名将领:庆阳历史上著名的武将有:北地郁郅王围、北地郁郅甘延寿,北地义渠公孙敖、北地义渠公孙贺,北地郁郅李息,北地泥阳李傕等人。《后汉书》中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谚语。
5. 陇右的历史名人
(?—前74年),字少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南)人。西汉将领,李广之孙。
甘延寿:字君况,西汉名将,北地郁郅人,即今甘肃庆城县人。与副校尉陈汤共同诛灭了匈奴的郅支单于,被封为义成侯。 (前137—前52年),字翁孙,汉族,原为陇西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后移居湟中(今青海西宁地区)西汉著名将领。
段会宗(前83年~前9年),字子松,天水上邦(今甘肃天水)人。西汉著名外交家。四出乌孙,在西域各族人民中享有很高威望。
隗嚣(?~公元33年),字季孟,陇右成纪(今甘肃天水)人。西汉末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出身陇右大族,青年时代在州郡为官,以知书通经而闻名陇上。
王符(85年?~163年?)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字节信。汉族,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因“不欲章显其名”,故将所著书名之为《潜夫论》。
赵壹文学家,字元叔,汉阳西县(今甘肃西和)人,东汉著名辞斌家,作品有《刺世疾邪赋》。
秦嘉:秦嘉,字士会,生卒年不详。东汉陇西郡平襄县人(今甘肃省通渭县榜罗镇)。据南朝徐陵编《玉台新咏》(卷一)记载:“秦嘉,字士会,陇西人也。为郡上掾……”明万历四十一年至四十四年(1613——1616年)《重修通渭县志》依“旧志”(按:明弘治《通渭县志》及更早的县志)载:“汉秦嘉,字士会,为上郡掾,博学鸿词,驰声先汉……今城川铺东,是其故里,祀乡贤”。“桓帝时,秦嘉为郡吏,岁终为郡上计簿使,后赴洛阳,被任黄门郎。后病死于津乡亭。代表作为《赠妇诗》。
秦嘉是一个才华卓著的诗人,但他误入官场,年近三十岁就英年早逝,为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历代研究者对其作者、作品的考据已十分充分,但对秦嘉、徐淑作品自身的研究与评价并不十分到位。他们不仅应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秦嘉徐淑用自己的人生、爱情经历,为腐朽不堪的东汉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作品在钟嵘《诗品》,唐代欧阳询等编纂的《艺文类聚》,明代胡应麟《诗薮》,清代沈德潜《古诗源》均有所收录和评价。近年出版的《俄藏敦煌文献》第12213号(上海古籍出版社)《后汉秦嘉徐淑夫妻往还书》,更加详尽地说明这对“夫妻诗人”的生活和文学创作一个侧面。秦嘉是一个有建树的诗人,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清醇文学之士。他虽身为上计掾、黄门郎,却不沉溺于名利,个性张扬,放荡不羁,张显着名士风骨。从他的《与妻书》中看出,秦嘉的理想、志趣不在风尘利禄之中。“不能养志,当给郡使”“ 当涉远路,趋走风尘,非志所慕,惨惨少乐”(《与妻徐淑书》) 他之所以过这种离别孤单的生活,只因为“随俗顺时,僶俛当去”。(同上)据徐淑对秦嘉 “策名王府,观光上国”(《答夫秦嘉书》)的评价,秦嘉不仅是有名诗人,更是一个执“高素浩然之业”(同上)的淡泊名利之徒。秦嘉不看重浮华,而关注自己的情感世界,关注真实的自我。他在《述婚诗》里写到:“君子将事,威仪孔闲。猗兮容兮,穆美其言”,“ 神启其吉,果获好逑”。毫不掩饰对妻子的赞美、钟爱和感激之情,这在以含蓄、自谦的中国古代诗文中,是非常罕见的。另一个方面,秦嘉率性自然,返璞归真,在名教鼎盛的东汉末年,他的作品取材于夫妻生活、感情琐事,并能真情真性,情致博雅,实属难能可贵。但他的思想并非拘泥于此不能自拔,而诗歌境界宏阔,寄喻深远,把夫妻情爱放在彼此的人生经历中审视,点出少与多、早与晚、达与穷等矛盾,用以探究人生的哲理。
张芝东汉书法家。字伯英。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人。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人。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都很有建树。
皇甫嵩(?—195年),字义真,安定朝那(今甘肃镇原东南)人,东汉末期名将。
盖勋(生卒年不详),字元固,敦煌郡广至县(今甘肃安西县西南)人,东汉末期蓍名的清官。
董卓(?-192),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西凉军阀。
韩遂(?-215),字文约,金城(治今甘肃永靖西北)人。东汉末年割据西凉一带的军阀。
张济(?-196),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人,东汉末年军阀,张绣的叔父。官至骠骑将军、平阳侯。
张绣(?—207),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人。张济的从子。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郭汜(?-197)又名郭多,凉州张掖(治今甘肃张掖西北)人,东汉将领。原为董卓的部下。董卓被杀后占领长安,把持朝廷大权。
贾诩(147-223),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谋士。官至太尉,谥曰肃侯。
封衡,字君达,号青牛道士,生于公元116年左右,是陇西狄道(今天武山县)人。汉末名医,善医药、针灸,自幼习道,与华佗、左慈齐名。向曹操传授了气功养身术。曹依法习练,收效显著,大喜,乃召见封衡,欲留朝中任职,衡坚辞不受;又以重金相赠,衡亦委婉谢绝,就跨青牛飘然而去。曹叹曰 :“封衡乃神医也 !” 后人评曰“陇上医圣是封衡”。
庞德(?-219),字令明,东汉末年雍州南安郡狟道县(今甘肃省武山县四门)人。曹操部下重要将领。
姜维:(202-264),字伯约,天水冀(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军事统帅。
王嘉(?-390),字子年,陇西安阳(治今秦安县东)人。东晋志怪作家,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小说家,王嘉的主要作品有志怪小说《拾遗记》(一名《王子年拾遗记》)。
索靖(239一303年)中国西晋书法家。字幼安,敦煌龙勒(今甘肃省敦煌市)人,张芝姊孙,博通经史。
阴铿(南朝著名诗人五言律诗的先驱)祖籍武威姑臧(今武威市)人。
李冲(450-498),原名思冲,字思顺,北魏陇西郡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太和十年(486年)建议废止宗主督护制,提出均田制、三长制,孝文帝采纳,北魏国力大增。杜预早生李冲150多年,二人并称'李杜'。
李暠(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长生,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十六国时期西凉国的建立者,人称西凉王。
苻 洪:(公元285年--公元350年)氐族,略阳临渭人(今秦安县东南),十六国时期前秦建立者。
苻 坚:(公元338年--385年)二十岁时立自己为大秦天王,三十一岁时先后攻灭前燕、前凉等统一北方大部分地区。公元383年,征调九十万军队攻晋而败,这就是军事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
姚 苌:(公元330年--公元393年)后秦国建立者,羌族,伏羌(今甘谷县)人。公元384年攻灭前秦国,在长安称帝,史称后秦。
姚 兴:(公元366年--公元416年),姚苌子,在位22年,注重农业,兴办佛教和儒学,学生达一万余人,先后灭西秦及后凉,与北魏、东晋对抗。
宋繇:生卒年月不详,字体业,敦煌人,十六国时期西凉、北凉的政治家,著名学者。
吕 光:(公元338年--公元399年)后凉的建立者,略阳人(今秦安县),初为苻坚将领,率兵攻西域,后割据凉州,建国后凉。
薛举(?-618) 其父汪,徙居兰州金城(今甘肃兰州)。隋末十八路反王之一。
李 渊:唐代开国皇帝。
李世民:公元566年--公元635年),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县)人。
李思训(651-716,一作648-713)唐代大将,杰出画家。字健。汉族,成纪(今甘肃秦安)人。以战功闻名于时,官至左武卫大将军,任左羽林大将,晋封彭国公,世称“大李将军”。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唐代著名诗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南),诗文中常自称是陇西人。
李贺(790~816) ,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
李朝威(约766—820),陇西人,唐代著名传奇作家。他的作品仅存《柳毅传》和《柳参军传》两篇。其《柳毅传》被鲁迅先生与元稹的《莺莺传》相提并论。
李公佐生卒年不详,宪宗元和年间为江南西道观察使判官。唐代小说家,代表作有《南柯太守传》。字颛蒙,陇西(今甘肃东南)人。
李复言 生卒年不详。唐小说家。名谅,字复言。陇西(今属甘肃)人。所著有《续玄怪录》。
李翱(772-841),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秦安县北)人。唐代思想家,文学家。他曾从韩愈学古文,协助韩愈推进古文运动,两人关系在师友之间。
梁肃唐代散文家(753-793)。字敬之,一字宽中。安定(今甘肃泾川)人,世居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代表作有《过旧园赋》、《兵箴》、《台州隋故智者大师修禅道场碑铭》等。
董庭兰(约695年—约765年),陇西(今甘肃省)人,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名满天下,高适的《别董大》就写道:“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善吹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古乐器筚篥和弹奏七弦琴。几十年之后,姜宣演奏的琴曲《小胡笳》,被称为:“哀笳慢指董家本”(元稹:《小胡笳引》)。
王仁裕(880-956)字德辇。祖父王义甫时,迁居秦州长道县碑楼川(今甘肃礼县石桥乡斩龙村)。五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病逝后诏赠太子少师。一生著述之多,流传之广,唐以来少有其比,被时人誉为“诗窖子”。
张俊(1086—1154),字佰英,凤翔府成纪(今天水)人,宋代大将,出身贫庶,自小弓马娴熟,十六岁时以三阳弓箭手投身行伍,征南蛮,攻西夏,御金兵,累立战功,与刘光世、岳飞、韩世忠并称“南宋中兴四大将”,授武功大夫,逝世后追封为循王。人生污点在于陷害了岳飞。与当时主战派宰相张浚不是同一个人。
刘锜 中国南宋抗金将领,字信叔,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刘锜骁勇善战,在伐夏抗金的过程中屡立功勋,官至太尉、威武军节度使,去世后,谥为武穆。亦有人称为“中兴四将”。
吴玠 (1093~1139) 南宋抗金名将。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迁居水洛城(今甘肃庄浪)。善骑射,曾读经史,凡往事可师者,皆录于座右,墙牖皆格言。亦有人称之为“中兴四将”。
汪世显(1195—1243),金朝及蒙古国大臣。字仲明。巩昌盐川镇(今甘肃漳县)人。元朝加封“推忠协力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义武陇右王”。
张炎(1248~1320?),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张俊的六世孙。宋代大词人。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文学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他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
贺元希 元代著名道人,陇西人,开凿华山栈道。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胡缵宗(公元1480年一1560年),字孝思,又字世甫。号可泉,又别号鸟鼠山人。明巩昌府秦州秦安(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中进士,任翰林院检讨。公元1510年后,历经嘉定州判官,安庆、苏州知府,山东、河南巡抚,足迹遍及江南、中原。胡缵宗为官爱民礼士,抚绥安辑,廉洁辩治,著称大江南北。公元1534年罢官归里,遂开阁著书,有《鸟鼠山人集》、《安庆府志》、《苏州府志》、《秦州志》等14部著作传世。胡缵宗还是一位书法家,现存江苏镇江有“海不扬波”、曲阜孔庙有“金声玉振”,天水伏羲庙有“与天地准”牌匾。
金銮(1506?~1595?),明代散曲家。字在衡,号白屿。陇西(今属甘肃)人。
正德嘉靖年间随父侨寓南京。工诗,钱谦益说他“诗不操秦声,风流宛转,得江左清华之致”(《列朝诗集》)。所作散曲,名重一时。
胡釴,字鼎臣,号静庵,清甘肃秦安人。以贡生主讲秦安书院,时甘肃巡抚黄廷桂、陈宏谋、杨应据等人皆器重之,王太岳人倾倒尤甚。後出任高台训导,三十五年兼署肃州学正。同年以病辞归,病故于家中。一生作诗4000馀首,词200馀首,散文100馀篇,编为诗文集20卷。并主纂《秦州直隶新志》14卷。尤以诗著名,风格刻意沉博,赋物言事,必肖其形,不苟为藻饰。诗篇流播于秦陇间,与临桃吴镇、潼关杨鸾并称“关陇三诗杰”,为“西州骚坛执牛耳者”。民国著名学考张维(《甘肃人物志》中谓:秦安有三大诗人,唐权德舆,明胡缵宗,清则釴也。
张澍(生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卒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清代著名学者,凉州府武威县(今武威市)人。一生著述颇丰。清代著名学者张之洞《书目答问》将其列入经学家、史学家和金石学家。
安维峻(公元1854年--公元1925年)字晓峰,号盘阿道人,甘肃秦安县人,清代著名的谏官。光绪年(公元1880年)中为进士,选翰林院庶士,1893年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安维峻性情耿直,不阿权贵,中日甲午之战前夕,支持光绪皇帝为首的主战派,连续上疏六十五道,最著名的是《清诛李鸿章疏》,1894年《请明诏讨诿法》
刘尔炘(1865-1931),近代著名学者。字又宽,号果斋、五泉山人。甘肃兰州人。光绪乙丑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应聘为五泉书院讲席。
杨大眼,中国北魏名将。世居仇池(今甘肃西和县西南),生卒不详。其祖父杨难当,为氐豪,先称蕃于南朝宋,封冠军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因与宋梁、南秦二州刺史甄法护不和,遂投北魏,拜征南大将军、秦、梁二州牧、南秦王。
6. 庆城县的著名人物
岐伯
岐伯,北地人。上古名医。精通医术脉理,曾和黄帝论医,为医学之祖。后经秦汉医学家继承整理,总结了岐黄以及古代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汇集成书,取名《黄帝内经》。后世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即源于此。
不窋
不窋,周王朝始祖后稷(弃)的儿子。相传弃为尧舜时代主管种稷和麦的农官,号称后稷。后稷死后,子不窋立,继任夏后氏农官。此时系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
鞠陶
鞠陶,不窋之子,夏代孔甲年间,夏后氏政衰,鞠陶随父奔戎狄(今庆阳)之间。不窋当政时,鞠陶负责挖陶窑,大力改善当地人民的居住条件,被人们称为鞠陶(鞠者,抚养,盈多也;陶者,窑也),后人称周老王。鞠陶死后,葬于庆城县县城西60里刘家坪北,后人称“天子冢”。
公刘
公刘,不窋孙。公刘在庆阳继承祖业,改革戎狄旧俗,垦荒种地,发展农业。公刘造福庆阳,人们服畴食德,尊为神灵,在温泉建有公刘殿(俗呼“老公殿”)。每岁三月十八日,古庙盛会,顶礼朝拜者络绎不绝。
李息
李息,西汉北地郁郅(今庆阳县)人。武帝(刘彻)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任材官将军。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大破匈奴右贤王,武帝赐息大将军。后会同护军都尉公孙敖、轻车将军公孙贺屡抗匈奴,功封关内侯。
公孙敖
公孙敖,西汉北地义渠人。少事景帝。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率步骑4万往征雁门,控制河套地区,功封合骑侯。
公孙贺
公孙贺,字子叔,西汉北地义渠人,为昆邪孙。少年从军,屡立战功,武帝继位,官至太仆。征和年间擅用军晌,案发下狱。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春正月,与子同死狱中,祸及家族。公孙贺死后葬于庆阳城东南秋林塬。
傅介子
傅介子,西汉北地义渠人。自幼酷爱读书,时匈奴屡犯边境,虏掠人畜、财物,介子对此极为愤慨。年十四,决心弃文习武,逐鹿疆场。后因杀死楼兰王,昭帝封介子为义阳侯。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卒,葬于庆阳城西原石马土肴。
甘延寿
甘延寿,字君况,西汉北地郁郅(今庆阳县)人。善骑射,参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郡良家子弟组成的羽林军,为皇帝护卫。后被元帝加封延寿为义成侯。
马少伯
马少伯,东汉北地郡马岭县(今庆阳马岭镇)人。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马岭县青山一带的穷苦百姓不堪忍受郡县徭役苛捐,马少伯举兵起事,屯聚青山,以反抗官府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后战败于东汉王朝长史陈诉,全族被迁徙到天水郡伏羌县。
7. 甘肃历史名人有那些
1、秦始皇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
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8. 甘肃出过什么名人
中国历史上的甘肃名人:
有伏羲.女娲 轩辕.嫘祖 嬴非子:嬴秦的先祖非子生活于公元前900年左右,居西垂宫(后称犬丘,今天水市秦城区西南边),是秦的开国君主,他因擅长养马,好畜牧而应周孝王征召(公元前897年,周孝王十三年),在水、渭水间替周王室主持牧马,马群得到了大量繁殖,为周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马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工具,无马不成行,无马不成军,驭马和军马在经济、交通、国防上作用十分重大。因此,周孝王封嬴非子为附庸(国),准许在秦地(即秦亭,今张川县后川河谷)建邑,号称嬴秦。秦由此正式成为周朝在西域的封国,开始了秦族走向强盛的历史。 秦襄公:(?--公元前766年)非自第五代孙,居犬丘(今天水市秦城区西南边)。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造成内乱,犬戎族乘机攻破周都镐京,西周灭亡。时秦襄公率兵保护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秦襄公作为东周王室第一功臣,受封诸侯,原周王室直辖的歧山以西土地也全部赐于秦作为领地。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战争中阵亡,葬于故地西垂。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名嬴政,秦始皇:甘肃陇西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13岁即位,在位35年,建都咸阳。公元前221年,历十年之久征灭六国后,建立了大一统秦国。其推行车同轨、书同文、实行郡县制等一系列措施,确立了历代封建王朝的统一范本,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苻洪、苻坚;(公元285年--公元350年)氐族,略阳临渭人(今秦安县东南),十六国时期前秦建立者。东晋时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不久,自称三秦王,建立前秦政权。苻坚(公元338年--385年)二十岁时立自己为大秦天王,三十一岁时先后攻灭前燕、前凉等统一北方大部分地区。公元383年,征调九十万军队攻晋而败,这就是军事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 姚苌、姚兴:公元330年--公元393年)后秦国建立者,羌族,伏羌(今甘谷县)人。公元384年攻灭前秦国,在长安称帝,史称后秦。姚兴(公元366年--公元416年),姚苌子,在位22年,注重农业,兴办佛教和儒学,学生达一万余人,先后灭西秦及后凉,与北魏、东晋对抗。 吕光:(公元338年--公元399年)后凉的建立者,略阳人(今秦安县),初为苻坚将领,率兵攻西域,后割据凉州,建国后凉。 李渊李世民:公元566年--公元635年),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县)人,李之后代,隋朝时任谯州、陇州、歧州三州太守,太原留守。隋末起义,兵出太原,直指关中,以二十万大军攻入长安,称皇帝,号唐高祖,国号唐朝。李渊作为中国历史上辉煌、强大繁荣盛唐的缔造者,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割据战乱的局面,其史迹足以彪炳史册。
甘肃当代走出的名人有:
播音员主持人(中央电视台)
<<艺术人生>><<春节联欢晚会>> 朱军
<<新闻联播>> 李修平
<<焦点访谈>><<国际观察>><<高端访问>> 水均益
<<天气预报>> 裴新华
<<军事天地>> 张丽
<<新闻30分>><<地方社会新闻>> 耿萨
王陇德
卫生部副部长 甘肃人。
王石
地产大亨 白银人。
潘石屹
地产业奇迹 身价数亿元天水人。
李阳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 兰州大学毕业。
颜峻
乐评人 兰州的。
雷达
作家 天水人。
秦大河
首个横穿南极的中国人,现任国家气象总局局长,兰州人。
葛宝丰院士
是新中国骨科奠基人之一。
演员:罗海琼
歌星:魏晨
等等.......
9. 庆阳在古代有什么历史名人
庆阳古有黄帝问医的歧伯,周先祖不窋,更有鞠陶,公刘,汉有思想家王符,魏晋有政治家傅玄,以及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金石书画大家米万钟等,都为历史所称道。近现代有郭学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