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常州历史故事

常州历史故事

发布时间:2021-02-25 23:04:25

1. 常州有哪些历史名人

常州的历史名人:季札、萧道成、萧统等。

(1)常州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1、季札

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寿氏,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季子,《汉书》中称为吴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封于延陵(今常州),后又封州来,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常州天宁焦溪的舜过山下。

2、萧道成

齐高帝萧道成(427年—482年4月11日),字绍伯,小字斗将,东海郡兰陵县人(今江苏省常州市)。南朝齐开国皇帝(479~482年在位),自称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齐宣帝萧承之之子。

性情深沉,师从名儒雷次宗,通习经史。宋明帝时,先后镇守会稽郡、淮阴郡,累迁南兖州刺史,平定桂阳王刘休范叛乱。

迁中领军,掌握禁军,联合尚书令袁粲、中书令褚渊、丹阳尹刘秉并称“四贵”。引发刘宋皇室内部相残,渐渐掌控朝权。

升明元年(477年),废黜后废帝刘昱,拥立宋顺帝刘准,受封齐王,总掌军国大权,诛灭司徒袁粲、荆州刺史沈攸之、镇北将军黄回等人。升明三年(479年),禅让即位,建立南齐。

戒于刘宋灭亡之弊,务从俭约清明,减免百姓负担,宽简刑罚赋税。扩清整理户籍,设立校籍官员,引发“却籍”之乱,侵犯庶族地主利益。

建元四年(482年),去世,时年五十六,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泰安陵。一生广览经史,能文擅书,喜爱围棋,曾有《齐高棋图》二卷问世,成为史上首位亲自著作围棋书籍的皇帝。

3、萧统

萧统(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南朝梁宗室大臣、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长兄,母为贵嫔丁令光。

天监元年(502年)十一月,册立为太子,举止大方,爱好佛学。因蜡鹅厌祝一事,父子产生嫌隙。中大通三年(531年),英年早逝,谥号昭明,葬于安宁陵,后世称为“昭明太子”。

天正元年(551年),侯景立拥立豫章王萧栋即位后,追尊昭明皇帝。大定元年(555年),第三子萧詧建立西梁政权,追尊昭明皇帝,庙号高宗。

曾主持编撰中国现存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文选》,史称《昭明文选》。

2. 求关于常州的民间传说 历史事迹 风流人物

历史文化
常州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深厚。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建邑立邦,始称延陵。别名龙城,系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扎的封邑。秦代置县。 西晋以后,向为郡、州、路、府治,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称。城名多次更迭为毗陵、毗坛、晋陵、兰陵、常州、南兰陵、尝州、武进等。“常州”之名始于隋,此前称“郡”,此后至宋称“州”,元称“路”,明、清称“府”,均有辖县。 清雍正四年(1726)起,常州府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等8县。清末,城内尚有一府(常州府)两县(武进、阳湖)治所。 1912年废常州府,阳湖县并入武进县。解放初,常州专署辖常州市和无锡、江阴、武进、宜兴、溧阳、金坛6县;1953年1月常州市定为省辖市,当年3月共辖6区;1958年7月,镇江专区迁往常州,改称常州专区,常州属之。编辑本段文化
常州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之誉。“常州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和“孟河医派”饮誉全国。
民间工艺
根雕、金坛刻纸、梳篦、乱针绣、汉画砖刻屏、留青竹刻。
风土民俗
女回娘家“歇六月” 立夏时节“尝三鲜” 二月十二“花朝节” 二月初二“龙抬头”
冬至大如年 “岁朝春”与“踏双忙” “送灶”与“接灶” “三尸神”与“掸檐尘” “马和尚过江”与“惊蛰闻雷米似泥”

著名人物
自古以来,常州人杰地灵,名家辈出。有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季札,《昭明文选》的编纂者萧统,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陈济,清代语言学家段玉裁和思想家龚自珍。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共出过9名状元,1546名进士。 近现代直到当代,《官场现形记》作者李宝嘉(李伯元),“常州三杰” 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等一批政治领袖和革命家辉映史册;实业家盛宣怀、刘国钧,语言学家赵元任,数学家华罗庚,史学家吕思勉,医学家吴阶平、李宗恩、李宗明,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歌后周璇,油画家及美术教育家李宗津,西画家李毅士(李祖鸿),书画大师刘海粟等名贯中外。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常州籍院士有56名。在全国位列第4。 有苏轼,苏东坡与常州宜兴的缘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仁宗嘉佑二年。 那年苏东坡进京赶考,进士及第。在一次同年们聚会上,与他同桌的是常州府宜兴县的蒋颍叔(之奇)、单锡以及武进县的胡宗夫等。苏东坡从蒋之奇、单锡、胡宗夫的介绍中,了解到了江南的秀丽风光。他被江南的秀情风景迷住了。在酣酒中定下了卜居常州宜兴的“鸡黍之约”。然而,由于年少气盛,苏东坡自认为自己还没有施展抱负,故当时只是一时的兴致所至,并没有非常认真,这可以从苏东坡与蒋之奇的唱和之诗中看出: 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 江上秋风无限好,枕中春梦不多时。 琼林花草闻前语,罨画溪山指后期。 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 后来,苏东坡又先后结识了常州的钱公辅、钱济明(世雄)父子、胡仁修、报恩寺长老和宜兴的滕元发(达道)、邵民瞻、蒋公裕等老友。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五年。直到元丰七年才得到赦免。政治上的坎坷沉沦使他退隐田园、躬耕自给的愿望更加强烈。常州美丽富饶的土地、温和湿润的气候和莫逆之交的朋友让他留恋不已,他决定请求朝廷让他留在常州居住。 他两次乞求朝廷准予他在常州居住。他在《乞常州居住表》中写道:“……而赀用罄竭,无以出陆,又汝州别无田业可以为生。犬马之忧,饥寒为急。……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饘粥,欲望圣慈,特许于常州居住。” 当他得知朝廷准予他常州居住时,他喜极而泣,为如愿以偿而歌:“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 元丰八年五月二十二日苏东坡率全家抵达常州贬所。几经周折,苏东坡终于回到了这片朝思暮想的土地。他游遍了常州城景。在太平寺和报恩寺等都留下了他的诗:“六花?葡林间佛,九节菖蒲石上仙;何似东坡铁拄杖,一时惊散野狐禅。”“碧玉碗盛红玛瑙,井华水养石菖蒲。也知法供无穷尽,试问禅师得饱无。” 纵顾苏东坡的一生,与常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苏东坡初出茅庐,中举及第,便与多位常州籍同考举子结成好友,他们在苏东坡眼前展示了一幅绚烂的江南风光,使他与好友们订下了“鸡黍之约”。然虽有定居誓言,但毕竟未经深思熟虑,是信口所至。真正到了常州地区,苏东坡领略到了那水乡山野的神韵,便深深地吸引住了。中年离开黄州时,苏东坡两次上表乞求居住常州,终于如愿以偿,从此和常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在元佑时期,他政治上红极一时时,他还和常州籍大臣胡宗愈(完夫)讲定:“某已卜居毗陵,与完夫有庐里之约。”他在北归途中,一路均有人热情挽留,有的甚至无偿提供居舍,但他总是坚定地说:“然某缘在东南!”他终于返回了魂牵梦萦的常州。最后遂了他在熙宁七年在常州悼念钱公辅的《哀词》中的夙愿:“大江之南兮,震泽之北。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至今常州仍有苏东坡终老地腾花旧馆。 近代人物中,尤以常州三杰最为有名:
瞿秋白
(1899.1-1935),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江苏常州人。早年曾到武昌外国语学校学英文,后到北京谋生。1917年考入北洋政府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读书。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同年11月参与创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初,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派记者的身分,去莫斯科采访。1921年兼任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的教员。1922年2月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张太雷)。曾先后出席远东民族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三、四次代表大会。1923年春回到北京,主持起草了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纲领草案,参与制定国共合作的战略决策。同年6月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还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7月去上海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后又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25年1月当选为中共四大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成员。后又参加领导五卅运动。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7月接替陈独秀负责中央工作。主编过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曾将为陈独秀等人压制和拒绝发表的毛泽东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并为之写了序言。大革命失败后,在汉口主持召开临时中央紧急会议,后任中央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8年4月去苏联,6月主持召开中共六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作为中共代表,参加了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及政治书记处成员。后留在莫斯科,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在苏联期间开始研究中国共产党党纲、中国苏维埃宪法、土地法、劳动法、婚姻法等问题,写了大量论著,翻译了共产国际纲领以及斯大林论列宁主义的著作。1930年8月回到上海,9月和周恩来一起主持中共六届三中全会。1931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开除出中央政治局。1931年夏参加了“左联”的领导工作,反击国民党文化的“围剿”,系统向中国读者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及普列汉诺人关于文学艺术的理论,翻译了苏联的许多著名文学作品。1934年2月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员。还兼任苏维埃大学校长。同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任中央分局宣传部长。 1935年2月23日在福建省长汀县被捕,6月18日英勇就义,年仅36岁。 瞿秋白纪念馆坐落于江苏省常州市延陵西路188号,于1982年3月25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于1985年6月18日瞿秋百同志英勇就义50周年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
恽代英
字子毅,1895年出生于湖北武昌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未能补实缺的清朝八品官,出身士宦之家并颇有旧学根底的母亲一起,从小便督促他学习古文和诗词。后来他上了新式小学堂,因文才出众被老师誉为“奇男儿”,并接触到西洋新学和民主思想,崇拜维新思想家梁启超、谭嗣同,以“我自横刀向天笑”自勉,决心冲破封建思想樊笼。 1913年,恽代英入武昌中华大学预科,1915年进入文科中国哲学系学习。这一年,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问世,恽代英读后欢呼这是“传播自由、平等、博爱、互助、劳动的福音”,并向其踊跃投稿。1917年,他在武汉发起组织进步团体互助社,1920年,又创办了利群书社,成为在长江流域宣传新思潮的重要阵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恽代英便申请加入。同年秋,他入蜀担任川南师范学校校长,引导大批青年出川参加革命。1923年,他赴沪执教于党创办的上海大学,并于10月间同邓中夏一起创办了共青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其发行量迅速增至3万份,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青年杂志。恽代英在该刊发表过一百多篇文章和几十封通讯,成千上万的青年正是手捧这份杂志并呼唤着“代英”的名字,奔赴黄埔军校、去寻找党团组织。 1926年初,恽代英到广州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并兼中共党团书记,在校内与周恩来并列为最受欢迎的演讲人。1927年初,他赴武汉主持中央军校工作,并成为精神上维系全体进步师生的核心。同年5月,在党的五大上他当选中央委员,7月间赴南昌参加组织起义。当张国焘赶来阻挠行动时,平时待人一向和善的恽代英拍案而起喝道:“如果你再动摇人心,就要打倒你!”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受挫后,恽代英乘小舟飘到香港。12月中旬广州起义爆发时,他担任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其间发布的政纲、宣言、告示等多是经这位大手笔挥就。失败时,他在指挥部大楼中坚守到最后,因同志们都劝他潜伏下来写暴动史才被迫离开,潜往香港。 1928年秋,恽代英被调到上海,主编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后调任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协助部长周恩来工作。1930年初,他曾前往闽西苏区视察,高度评价了朱毛红军长期游击战争的经验。同年5月,他在上海的工厂前偶然被捕,押转南京途中有些黄埔毕业的国民党军官认出了他,出于钦佩之情却相约不指认。在狱中,恽代英看到囚粮夹着砂粒和脏物,便不顾暴露的危险出面领导难友斗争改善了待遇,同时还编写了一本解释中国共产党十大纲领的工人读本。1931年4月,他被叛徒出卖而暴露身份,第二天便英勇就义。 恽代英纪念广场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小河镇。2005年11月20日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张太雷
1898年6月生,江苏常州人。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学习。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1920年10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与邓中夏到长辛店组建劳动补习学校,培养了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第一批骨干。后到天津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赴莫斯科,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多次陪同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代表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张太雷还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曾任青年团中央总书记。 在复杂的斗争中,张太雷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他主张武装工农予以反击。1927年参加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坚决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错误,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9月到潮(安)汕(头)组织群众接应南昌起义军。11月到上海中共中央参加制订广州起义计划,下旬回广州主持武装起义准备工作,兼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12月11日领导广州起义,建立广州苏维埃政府,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陆军委员。12日,遭敌袭击时牺牲,时年29岁。临终,他向战友们嘱托:要和敌人战斗到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张太雷故居位于清凉路子和里3号,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3. 关于常州的历史神话传说

没分估计没人会所故事咯。

4. 常州市风俗历史小故事

常州历史文化渊源流长,自常州人文始祖季札分封延陵(常州古称)至今, 已经是有了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化古城(历史上有“龙城”别称),同时又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常州市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区,全市土地面积4375平方公里。

常州古称延陵、毗陵、兰陵,隋文帝时定名为常州。自西晋起,常州始终是郡治和府治所在地,向有“三吴重镇,八邑之都”之誉。常州的手工艺品“宫梳名篦”驰名中外,早在20世纪初,就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另外,始建于唐朝永徽年间(650-655)的天宁寺;唐昭宗年间(889-904)的红梅阁;以明嘉靖年间著名的抗倭英雄和文学家唐荆川先生读书处的名称命名的陈渡草堂,以及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淹城。无不蕴涵着常州浓厚的文化色彩。

常州历史文化的发展,到常州解放前,大致可粗略地分为四个时期,即:文化肇兴时期(从古吴文化至南北朝);文化发展时期(从隋唐至明代);文化鼎盛时期(贯穿整个清代);文化延续时期(从清末至民国)。古吴文化,大致可从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殷商末年算起。到了隋唐至明代时期常州出了五位状元,加上清代的四位,常州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九位状元,另外,自红梅公园内的文笔塔建成以后,常州先后出现了15位皇帝,1333名进士,因而文笔塔便成了常州人心目中的笔魂,每次上京赶考前必登塔祈祷,这也体现出常州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和在文化教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到了清代,从顺治至宣统,共267年。这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从积淀数千年形成的辉煌,迅速走向衰落并最后灭亡的时期。而这时期却成为常州的鼎盛时期,这时的常州不断涌现出具有全国影响的五大学派,即常州学派(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孟河医派。在文学方面,常州在清代有“诗国”之称,并出现了两位顶尖级诗人,一位是黄景仁(仲则);另一位是赵翼。在艺术方面,嘉道年间“常州滩簧”在民间流行,后发展成“常州帮”、“无锡帮”两种形态,是常锡剧的前身。当时虽屡遭官府禁绝,但禁而不绝,后来发展成常州主要的地方剧种。到了文化延续时期,在常州历史文化的诸多领域得到了体现,文学、艺术、教育都有了较快而且多元化的发展。

龙城常州,是一个蕴涵浓郁的历史文化色彩,并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文明城市。

5. 常州历史名人及事迹

瞿秋白 恽代英 张太雷
· 恽逸群 · 张志让 · 恽南田
· 阿甲 · 陈衡哲 · 段玉裁
· 洪亮吉 · 华罗庚 · 黄景仁
· 姜椿芳 · 杨守玉 · 洪深
· 刘海粟 · 恽敬 · 吕思勉
· 钱名山 · 唐荆川 · 张惠言
· 李伯元 · 王诤 · 史良
· 章汉夫 · 庄蕴宽 · 狄超白
· 李公朴 · 蒋衡 · 赵翼
· 朱涟 · 王肯堂 · 戈裕良
· 蔡旭 · 丁甘仁 · 刘国钧
· 盛宣怀 · 唐驼 · 徐伯昕

6. 常州市有哪些风俗历史小故事

常州历史文化渊源流长,自常州人文始祖季札分封延陵(常州古称)至今, 已经是有了25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化古城(历史上有“龙城”别称),同时又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常州市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区,全市土地面积4375平方公里。

常州古称延陵、毗陵、兰陵,隋文帝时定名为常州。自西晋起,常州始终是郡治和府治所在地,向有“三吴重镇,八邑之都”之誉。常州的手工艺品“宫梳名篦”驰名中外,早在20世纪初,就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另外,始建于唐朝永徽年间(650-655)的天宁寺;唐昭宗年间(889-904)的红梅阁;以明嘉靖年间著名的抗倭英雄和文学家唐荆川先生读书处的名称命名的陈渡草堂,以及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淹城。无不蕴涵着常州浓厚的文化色彩。

常州历史文化的发展,到常州解放前,大致可粗略地分为四个时期,即:文化肇兴时期(从古吴文化至南北朝);文化发展时期(从隋唐至明代);文化鼎盛时期(贯穿整个清代);文化延续时期(从清末至民国)。古吴文化,大致可从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殷商末年算起。到了隋唐至明代时期常州出了五位状元,加上清代的四位,常州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九位状元,另外,自红梅公园内的文笔塔建成以后,常州先后出现了15位皇帝,1333名进士,因而文笔塔便成了常州人心目中的笔魂,每次上京赶考前必登塔祈祷,这也体现出常州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和在文化教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到了清代,从顺治至宣统,共267年。这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从积淀数千年形成的辉煌,迅速走向衰落并最后灭亡的时期。而这时期却成为常州的鼎盛时期,这时的常州不断涌现出具有全国影响的五大学派,即常州学派(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孟河医派。在文学方面,常州在清代有“诗国”之称,并出现了两位顶尖级诗人,一位是黄景仁(仲则);另一位是赵翼。在艺术方面,嘉道年间“常州滩簧”在民间流行,后发展成“常州帮”、“无锡帮”两种形态,是常锡剧的前身。当时虽屡遭官府禁绝,但禁而不绝,后来发展成常州主要的地方剧种。到了文化延续时期,在常州历史文化的诸多领域得到了体现,文学、艺术、教育都有了较快而且多元化的发展。

龙城常州,是一个蕴涵浓郁的历史文化色彩,并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文明城市。

7. 常州三杰有什么历史事件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都是江苏常州共产党员,故被称为“常州三杰”。

瞿秋白(1899-1935),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重要奠基者之一。1923年底,瞿秋白参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草案的起草。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新三民主义政策。

张太雷(1898-1927),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和青年运动卓越领导人,广州起义主要领导人。1927 年12 月12 日 ,他在广州起义战斗中被敌人枪击身亡,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献出了29 岁年轻的生命,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

恽代英(1895-1931),我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和革命青年的领袖,中共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23年任上海大学教授。同年8月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宣传部部长,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它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

(7)常州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常州三杰精神

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是中国近现代革命时期江苏常州4000多名英烈中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人称“常州三杰”。为了纪念他们,常州市政府修建了“三杰”纪念馆,“常州三杰”是常州人民的骄傲,他们的光辉业绩、崇高风范,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是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常州三杰”正是在革命处于危急关头,以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着追求,挺立在险风恶浪的潮头的。

二是锐意创新的开拓勇气。以瞿秋白为首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将党的工作重心逐步由中心城市转到广大农村,尔后又发展成从农村局部割据到“威胁与包围”城市的决策,无不体现了他们锐意创新的开拓勇气。

三是尊重实践的科学态度。包括“常州三杰”在内的拓路者们,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能尊重实践,不断地总结各地党组织进行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逐步形成比较正确的观点和指导方针,组织和领导各地的革命群众继续进行探索,终于成功开辟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8. 常州有什么美丽传说(简单说明)

常州是一个有着2500多年文明历史的古城,历史上曾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流传甚广的有高山流水”、“冲冠一怒为红颜”、“三元桥的传说”、“卧冰求鲤”等:

一、“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奔牛老街西端的奔牛公园是“高山流水觅知音”故事的发生地。相传晋国大夫俞伯牙遭贬途经奔牛,遇到了奔牛人钟子其,由此演绎出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绝唱。公园内重建有一座伯牙桥,并重塑了俞伯 牙、钟子期谈琴论道的铜雕。

三、“三元桥的传说”。在古镇焦溪老街,一条舜河川流而过,河上现存古桥还有三座,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元桥。三元桥,建于1761年,原来也叫张 小娘桥。传说清朝初年,南下塘承姓是乡里的大族。她家一个女儿嫁给河北毛家,母亲看女,女儿省亲,虽一河之隔,却要绕道而行,因此造了此桥,人们便称之为 张小娘桥。乾隆时,人们易址重建此桥,并改名为“三元桥”,“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寓希望乡里多出人才之意,寄托了对后人美好的心愿。

四、“卧冰求鲤的传说”。传说晋时王祥,小时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继母患病,很想吃鲤鱼,适值天寒地冻,河里结冰无法捕鱼。王祥不计前嫌,于是心生一计,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王祥高兴万分,将鱼带回家供奉继母。继母食后, 果然病愈。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9. 常州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故事有那些详细点

从前,常州天宁寺有一口烧“腊八粥”的大锅。这口锅有多
大?据说一次好烧谷米八斗、花豆八斗、蔬菜八十斤、干果八十
斤,锅口象鱼池般大,锅深象口井。煮了一锅粥,够八百多人吃
得饱饱的。这样大的锅是怎样造出来的呢?
有一年闹灾荒,天宁寺周围的老百姓家里家家都揭不开锅,
到十二月初八这天早上,竞没有一家的烟囱里冒出烟来。这时
候寒冷,老老少少都睡在床上起不来了,又冻又饿。一会儿,天
宁寺里却敲云板,召集全寺和尚吃八宝、七香、六品、五味的鲜
粥,粥的香味向寺院外散发出来,穷人们更觉饥饿难忍。
这时,有个白胡须老人来到天宁寺找当家和尚,当家和尚刚
吃完粥正在打饱嗝哩!白胡须老人见了当家和尚就问: “出家人
以什么为本?”当家和尚答道: “慈悲为本。”白胡须老人说:
“你们吃着又香又热的粥,而寺院附近的老百姓连野菜汤都难喝
上,你们难道看得过去吗?”当家老和尚无言以对,怔了-阵,
才搪塞说: “我们寺院里没有这样大的锅呀!”白胡须老人说:
“我来帮你造。…’老和尚听后笑道:“这是一时三刻能办到的事么?”
白胡须老人说: “如果我一时三刻能造出大锅来,往后寺里每年
都得烧腊八粥送给穷人吃;如果造不出,我给你们寺院的大殿上
捐献一个紫铜大香炉。”说罢,他把手一招,就有两个后生抬着
一块紫铜进来了。当家和尚看到这块闪闪发光的紫铜,也就答应
了。
白胡须老人从衣袖中拿出一个大榔头,动手敲打那块紫铜
不一会儿,紫铜就形成了一块长方形和一块滚圆的铜皮,他又把
长方形的那块卷了起来,成了锅边;把那块圆形的铜安装在锅
底,老和尚见白胡须老人快要做成大锅了,就又提了个条件,只准用铜皮,
不准用第二种材料。因为当家和尚认为二块铜皮不可能
焊接上,锅子也就做不成了。谁知白胡须老人把二块铜皮接头
处的边敲出了卷口,再把两边卷口扣在一起敲紧弥缝,竟然连接
导滴水不漏,不多一息息工夫,一日大锅就造成了。
从此以后,天宁寺就用这口大锅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烧”腊八粥”,送给穷人吃了。

常州西面不远的武进县境内,有个奔牛镇。为啥叫这个名
字?有一个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是个小村子,村西头河当中,有一个土
墩墩。不管下雨还是晴天,不论河水涨落,土墩总归是仅露出一
个顶在水面上,不管你远眺近看,都象是一条牛在河中洗澡,露
出一点牛背的样子。历代流传下来,老年人都说这个土墩上有宝
.可是从未有人得到过。凡是撑了船想去盗宝的人,船到河中,
还勿曾靠近墩墩,总归翻船落水,好多人为此送了命。俗话道:
想发财,必倒霉!”
有一回,来了一个江西人,他说他的一条牛逃到河中土墩上
去了,要借一只船去捉牛。当地人一轧苗头,晓得他想去盗宝,
呒没一个人肯借船给他。最后,他用了可以买一条船的钱,才
在叶家码头向叶老大租了一条破船。老大不帮他撑船,他就自己
一个人把船撑到河当中,船头对着土墩,从身边拿出一棵“磨盘
草”,向土墩上下挥动,口中念念有词,约莫半个多时辰,终于
把一条金黄色的大水牛引到了破船上,划回岸来。
叶老大看到江西人真的载了一条牛回来了,感到很惊奇:
一看,牛还在船上屙了-大滩屎哩!便扳着脸说: “喂喂!替我
把屙在船上的牛屎弄干净了再走!”
江西人笑眯咪地说: “我租了你的船,送你一堆屎也错
呀!”
叶老大说: “不弄干净休想走!”
心工西人叹了口气,蹲下身子,用双手捧了牛屎甩进河里,
说:“你将来不要懊悔啊!”
’叶老大看着江西人骑上牛背,拍打着牛屁股一直往东去了
才回到船上,细细一看,嵌在船板缝缝中的牛屎没有弄干净,
舱里还有一小块,哪里是牛屎?分明是金光闪闪的黄金!连忙
上岸去,江西佬已无影无踪,早骑上金牛奔走了。这事一传
开去,大家都把河中的土墩叫作金牛墩。
金牛虽然奔走了,但屙下的一堆金屎和嵌在船板缝缝里自金子,
却被这里的百姓用来建造了一座集镇,这就是现在的奔牛镇。

清朝辰光,大运河从西往东,从常州城的西门,南门到东门,
绕城而过。近城的沿河西岸,自然而然便形成了热闹的街市。老
西门旁边有个大水关,火水天里面是城里的内河,人水关外面便是
大运河,这里有一座高大的石拱桥-新桥,再往西就是怀德
桥。新侨到怀德侨这一段大运河的北岸沿河滩,那时已经是非常
闹热的花市街了。花市街在乾隆年间改名为篦箕巷。为啥要改呢?
这里有一个故事。
乾隆皇帝下江南,先后六次来到常州。有一次,他一路微服
私访,打扮成一个珠宝商,悄悄地进了常州城,第三天才摸到博
学宏词刘纶家里,把个刘纶吓了一跳。乾隆连忙叫刘纶勿要声
张,也同他一样换了便衣。手摇折扇,无拘无束地_一同上街白
相。他俩走到武进县和阳湖县交界的甘棠桥上,看到南大街上人
来人往,热闹非凡,爿爿店家,生意兴隆。又见一群小佬手舞足
弱地高唱:
甘棠桥头对鼓楼,木梳篦其摆首头,
源源客船运河来,都在花市靠码头。、
乾隆皇帝听勿清他们唱的是啥东西?便问刘纶: “这些小孩
名的是什么?” .
刘纶说: “他们在唱山歌。意思是说常州的篦箕木梳很出
各,运河中来往的客船,都慕名在花市停靠,上岸购买梳篦呐!”
“哦!”乾隆皇帝说: “花市街在什么地方?一定很热闹
吗”
刘纶答道: “花市街在老西门外大运河旁,是西门的水陆交
通要道,闹热透佬。如果皇上高兴,我明天同你到那里去白相好
吗?” .
乾隆皇帝笑咪咪地连连点头说: “好!好!”
乾隆皇帝明朝要去花市街,这个消息勿晓得哪会当天夜头就
传到了阳湖县知县的耳朵里。这位县官老爷认为拍马屁的机会来
了,第二天天勿亮,就点备了县里大小官吏,带了衙役、捕快、
跟班和吹鼓手等等好几百人,浩浩荡荡开到西门,在花市街上,
一大路摆开阵势,准备大张旗鼓接驾。给他这么一来,把整个匹
门外却弄得紧张起来了。
吃过早饭,乾隆皇帝和刘纶两个人仍和昨天一样穿着便服,
雇了一条小船,从城里内河划出大水关,来到了大运河之中,.只
见来往大小船只扬帆摇橹,川流不息,果然非常热闹。船过新桥‘
一眼就看到了花市街,只见许多衙役差人穿灯走马、地保团丁喝
五喝六,弄得行人熙熙嚷嚷,百姓诚惶诚恐···这是啥格原因
啊?
乾隆皇帝一看心里就明白了,便对刘纶说:“唉!这掌定是
阳湖县搞的名堂,真讨厌!我们还是寻个僻静点的地方登岸吧,
免得他们来啰唣”
刘纶连忙吩咐撑船佬在街上的一处不引人注意的小码头靠了
岸,把乾隆皇帝搀到岸上。乾隆皇帝一眼望去,花市街的店铺一
家连一家,差不多爿爿都是梳篦店。走进店里面看看,爿爿店平
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官梳名篦”,有圆背的,有直样的,有采
绘的,有雕花的,有竹木的,也有象牙的;品种则更繁多,有“麻
姑献寿”、 “福禄寿三星”、 “嫦娥奔月”,还有“四大美
人”.…..正当看得高兴,忽然听到前面街上大吵大闹,原来是公
差和地保不准行人走过去,以致许多挑夫挑着一担担木梳,担子
翘啊翘、跳啊跳的,被拦在那里。
乾隆皇帝问刘纶: “这些人是做什么的?”
刘纶说: “他们是南门木梳街上的做木梳佬,替梳篦店送木
梳来的。因为花市街上的梳篦店实则是篦箕店,一向只做篦箕·
木梳都是从木梳街上批来的。”
乾隆听了觉得很有趣,一时高兴,佶口说道: “哦!南门一
梳街上长做木梳,西门花市街上长做篦箕。好啊!那么这里就不
应该叫花市街,应该叫做篦箕巷。”
“对!l对!”刘纶连忙附和说: “南门木梳街,西门篦箕巷。
谢万岁隆恩!” 。
刘纶谈得起劲,不觉已说漏了嘴, “万岁”二字一出口,就
被旁边的便衣捕快听去了。捕快倒也吃了一惊,仔细一看: “这
个说话的人不就是大名鼎鼎的博学宏词刘纶吗?那个留着胡子的
珠宝商人,可一定是乾隆皇帝了。”于是三步并作两步,急急忙忙
推开人群,往怀德桥方向的接官亭跑去:
再说阳湖县知县老爷带着随从立在接官亭前,左等右等不见
皇帝的影踪,正等得有点心焦,听了捕快的报告,直吓得屁滚尿
流,逢E高喊: “快走!,快走!”领着众人吹吹打打齐奔小码头
而来。
可是,已经迟了。等到县官老爷领着众人打着旗号,敲锣打
鼓从西街头赶到东街头时,乾隆皇帝和刘纶早已登上小船开往城
里去了。县官老爷眼巴巴直挺挺地站在岸上,眼看小船驶过新
桥,进入了大水关,转眼就不见了,懊恼地叹了一口大气。突然,
他灵机一动,脑子里想道: “勿要紧,还有办法讨皇上的喜欢,
刚才捕快不是听皇帝说花市应该叫篦箕巷吗?有了·…--.’便立即
下令贴出一张告示: “奉圣谕,即日起花市街更名为篦箕巷。”
这位县官老爷后来怎样呢?据说过了几个月,吏部来了一道
公文,也勿曾说明为啥原因,就悄悄的把他的官职革了。
从此以后,篦箕巷的名称却一直沿用了下来。

清朝辰光,乾隆帝巡视江南来到常州,名臣刘纶一路陪随圣
上。这天穿大街走小巷来到城里热闹地段,乾隆帝突然在一处极
不显眼的大饼摊前停步。一场离奇古怪的事情发生了! ,
这条街巷,非常繁华,商店林立,百货齐全。唯有这个大饼
摊,唐房简陋,门窗不雅,这家店主是孤女、寡母,俩人异姓同
名都叫桂芳,她们家境贫寒以洗衣,卖大饼相依度日,正当一代
君王驾临常州之际;常州城里一位自称“麻小姐”的闺秀,来请
桂芳母女洗裙衫,言明翌日来取,随即离去。当母亲桂芳正欲取
衣洗涤时,发觉裙衫口袋藏有一块灵珑透剔,光如水晶、雕刻异
常精细的白玉麻菇!母女俩料到这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珍宝,当即
分头寻找失主,在马山埠找到了这位麻小姐!麻小姐当然连声道
谢!对贫家母女襟怀坦白的高尚气质赞许!随即登门问寒问暖,
当问到大饼摊生意可好时,桂芳叹息说: “生意清淡,只得洗衣
补充,依然度日如年!”麻小姐当即以白玉麻菇赠谢,母女坚决
拒绝。麻小姐灵机一动,取来文房四宝当即赋诗一首,贴在大饼
摊店主门口,诗云:
麻糕乃是饼中王,
天子不尝甚荒唐, ’
圣上熟辨民食味, ~ ,
皇基永固定国邦。’
就这怪诗一首,深深吸引了乾隆帝,问长问短、闻店家母女
姓甚名何?当得翘异姓母女同叫桂芳时更为惊奇,又问道: “这
大饼为何称其麻禚?”刘纶也一时难答。可是桂芳姑娘直言不讳
答道: “天意也,刚才还有麻仙女在此,这诗是仙女写的。”刘
纶如释重负: “陛下!皇恩浩荡,这麻仙定是麻姑仙无疑了,天
助大清江出千秋万代啊!”乾隆一听,龙颜大喜当即取过麻糕大
口吞食,并以百两赏金赐予桂芳母女。
乾隆回京随带麻糕给皇后一尝,皇后赞美说: “常州麻糕果
然不寻常,酥、松、味美,脆又香!……”皇后同乾隆帝: “此
糕始创于何人之手?”乾隆帝只能含糊其辞回答皇后:“双挂芳
也”
常州的双桂坊与麻糕由此而得名。

10. 常州比较出名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季札、萧道成、萧统、陈圆圆、盛宣怀等。

1、季札

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寿氏,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季子,《汉书》中称为吴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封于延陵(今常州),后又封州来,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常州天宁焦溪的舜过山下。

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葬于上湖(今江阴申港),传说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公子之墓”十个古篆是孔子所书。

2、萧道成

齐高帝萧道成(427年—482年4月11日),字绍伯,小字斗将,东海郡兰陵县人(今江苏省常州市)。南朝齐开国皇帝(479~482年在位),自称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齐宣帝萧承之之子。

性情深沉,师从名儒雷次宗,通习经史。宋明帝时,先后镇守会稽郡、淮阴郡,累迁南兖州刺史,平定桂阳王刘休范叛乱。

迁中领军,掌握禁军,联合尚书令袁粲、中书令褚渊、丹阳尹刘秉并称“四贵”。引发刘宋皇室内部相残,渐渐掌控朝权。

升明元年(477年),废黜后废帝刘昱,拥立宋顺帝刘准,受封齐王,总掌军国大权,诛灭司徒袁粲、荆州刺史沈攸之、镇北将军黄回等人。升明三年(479年),禅让即位,建立南齐。

戒于刘宋灭亡之弊,务从俭约清明,减免百姓负担,宽简刑罚赋税。扩清整理户籍,设立校籍官员,引发“却籍”之乱,侵犯庶族地主利益。

建元四年(482年),去世,时年五十六,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泰安陵。一生广览经史,能文擅书,喜爱围棋,曾有《齐高棋图》二卷问世,成为史上首位亲自著作围棋书籍的皇帝。

3、萧统

萧统(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南朝梁宗室大臣、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长兄,母为贵嫔丁令光。

天监元年(502年)十一月,册立为太子,举止大方,爱好佛学。因蜡鹅厌祝一事,父子产生嫌隙。中大通三年(531年),英年早逝,谥号昭明,葬于安宁陵,后世称为“昭明太子”。

天正元年(551年),侯景立拥立豫章王萧栋即位后,追尊昭明皇帝。大定元年(555年),第三子萧詧建立西梁政权,追尊昭明皇帝,庙号高宗。

曾主持编撰中国现存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文选》,史称《昭明文选》。

4、陈圆圆

陈圆圆(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明末清初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优,“秦淮八艳”之一。

崇祯末年被田畹锁掳,后被转送吴三桂为妾。相传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遂引清军入关。

5、盛宣怀

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

汉族,祖籍江苏江阴,出生于江苏常州,死后归葬江阴。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

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

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

他热心公益,积极赈灾,创造性地用以工代赈方法疏浚了山东小清河。盛宣怀一生经历传奇,成就不凡,创办了许多开时代先河的事业,涉及轮船、电报、铁路、钢铁、银行、纺织、教育诸多领域,影响巨大,中外著名,垂及后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陈圆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季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盛宣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萧道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萧统

阅读全文

与常州历史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