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收集潮州10位历史名人及其生平事迹,5处名胜古迹及其相关历史由来;5个潮州民间传说及其寓意。
历史人物故事:
林大钦:明朝嘉靖十一年(1531),以《廷试策》切中时弊,且具有苏文风格,被嘉靖帝亲擢为文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洁身自娱,富有文才。
林德镛:清康熙六十年(1721),考中武状元。
黄仁勇:清嘉庆元年(1796),考中武状元。
刘允:历任循州(今龙川)户曹、程乡(今梅县)知县、化州知州。体恤民苦,减免赋税,革除弊政。
萧端蒙:历任山东道御史、巡按贵州、巡按江西等。查处龚滩敲诈案,惩办江西藩王部属并弹劾江西藩王。
郑大进:历任正定知府、两淮盐运使、湖南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河南巡抚、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直隶总督等。革弊兴利,兴修水利,力解民困,惩办邪教,重视文教。
翁万达:明嘉靖年间,历任梧州知府、广西副使、四川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等。招抚莫登庸,保卫祖国南疆;抵御俺答汗,保卫北边安全;善文能诗,着述甚丰。
丁日昌:历任江西万安县令、苏松太兵备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巡抚、福建巡抚、会办南洋海防节制水师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积极参与办洋务,主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支持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等;对台湾的开发作出积极贡献。
王大宝:历任连州知州、袁州知州、礼部侍郎、谏议大夫、兵部侍郎、礼部尚书等。支持抗金名将张浚北伐,弹劾抗金败将汪澈,致力稳住抗金局势。
陈梦龙:曾任湖北石首主簿,主动请求参加抗元,散家财招兵抗元,协助文天祥在潮阳讨伐陈懿、刘兴,前往赣、闽参加抗元战斗,为营救文天祥而战死潮阳古埕沙堤。
林大春:历任行人司行人、户部主事、浙江提学使等。嘉靖四十二年(1563),他因母丧居潮阳,协助县令郭梦得招义士抗倭,五战五捷。
郭瑞琳,潮州市湘桥区人,编著《潮州掌故》、《世界郭氏人物辞海》等著作近100部。
潮州八景是指外八景:
即“鳄渡秋风”、“西湖渔筏”(原西湖与韩江相通)、“金山古松”(曾名“马丘松翠”)、“北阁佛灯”、“韩祠橡木”、“湘桥春涨”、“凤台时雨”、“龙湫宝塔”(原位于北阁对面江心,现仍存遗址)。
潮州民间传说
百忍亭、仙佛造桥、陈三五娘传说、上世“章子郭”今世“郭子章”、凤尾竹的传说
㈡ 潮州有哪些名人
潮州的名人有李嘉诚、饶宗颐、陈伟南、孙大文、刘允、蔡澜、杨世略、林大钦、林德镛、黄仁勇、萧端蒙、郑大进、翁万达、丁日昌、王大宝、陈梦龙、林大春等。
1、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祖籍福建莆田,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资深顾问,是香港开埠后第三任首富。曾入选“世界最具影响力十大华商人物”。
㈢ 潮州的英雄人物
1.李嘉诚
他获得2000年国际杰出企业家大奖;
他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巨子;
他是潮人的骄傲
李嘉诚这个名字,自70年代以来一直震撼着世界,特别是地产界和金融界。李嘉诚这个名字,对于香港人来说更意味着是财富。李嘉诚刻苦诚实、孜孜不倦的个人奋斗精神,和独到的判断力、果敢的决策力以及善于用人,构成了成功的因素。于是他也拥有了“超人李”、“大哥诚”、“塑胶花大王”、“地产猛龙”、“地产大王”等称号。
李嘉诚出生于潮州城面线巷内的书香之家,自幼聪颖超脱,学习勤奋。1939年,日寇侵占潮州便随父母流落香港,饱尝了战乱、贫穷、饥馑之苦,也培养了吃苦耐劳、奋发图强的精神。1950年,22岁的李嘉诚先生就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命名,初创了“长江塑胶厂”表达了他的赤子之心。经过数十年的努力,1988年他已拥有“长实”、“和黄”、“港灯”等五大公司,100多家附属公司和50多家联营公司,形成资金雄厚、实力强大的李氏“经济王国”。去年,他本人成为全球五大富豪之一。李先生已从面线巷走向世界,地位如此显赫但他并没有因此不可一世、颐指气使,依然是那样的谦逊、平和。有一次,李先生参加汕头大学的奠基典礼,本来,他作为汕大创建人,应是当之无愧地在贵宾签名册首页上写下他的名字,但李先生没有这样,而将自己的名字签在第三页上。在这次宴会中,他不论地位高低,都跟每一位宾客敬酒、握手、交谈,的确没有让人产生“隔离感”。李嘉诚先生已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巨富,但他并不骄奢淫逸、大肆挥霍,依然是坚持以俭养德、养廉、养身,淡泊宁静、朴实无华。
更令人钦佩的是,李嘉诚先生虽已功成名就,但仍不忘祖国、故乡。他曾充满感情地说:“本人旅居香港数十年,无日不怀念国家,思念故里”,“作为炎黄子孙,必须奋斗自强,发达不忘家国,来日以报效桑梓”。李先生深知:“教育的重要,实关系于国家的强弱,社会的兴衰,以及时代的进退”,而拥有万余平方公里面积,上千万人口的潮州地区,在八十年代前尚未有一所高等学府,不能不说是一桩憾事。为此,他从1980年开始,便开始出资创办汕头大学,到去年底为止,共捐资12亿多元,已建成36万平方米的校舍,设立了文、理、工、医、法、商等9个学院、16个学系,为国家,为潮州地区输送了一批批人才。在去年召开的汕头大学第五届校董会上,李先生虚怀若谷地对在汕大成长的每一位同仁再三表示衷心的敬意和感谢。在此,不禁想起李先生曾经在汕大讲的一句话:“成就加上谦虚,才最难能可贵”。
李嘉诚的人格挽救力是崇高的,他取得的成就更是任何人都望尘莫及的。去年6月他获得了2000年国际杰出企业家大奖,李嘉诚先生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华人企业家。大奖提名委员会主席弗雷泽先生在颁奖时说:李嘉诚先生在全球的商业地位显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企业家之一,他获得此奖是名至实归。
这位伟大的企业家,尽管获得无数殊荣,他依然把自己作为一个平常人,一个市民和一个商人,并尽一切所能来报务社会,几十年来,他向各界捐款逾38亿港元。用他的话说:“如果我们只是一味追求金钱和权力,而置人类高尚情操于不顾的话,那么,一切进步及财富创造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晚上8点多,宴终人散,在宴会上吃的是什么没有记清,但李嘉诚先生的风范却深深地“植入”脑海之中,给记者留下了难以忘情的印象,更加懂得应当如何立身处世,才不枉费自己一生。
2.林百欣
林百欣(1914年生)
潮阳人。早年赴澳门经商,1937年到香港经营制衣业。1947年创办丽新制衣有限公司,以成衣制造和出口为主要业务,逐步拓展非洲、欧洲和美国及加拿大市场。1987年购买鳄鱼恤有限公司73.9%股权,同年购入亚洲电视10%股权。1988年又增购亚视1/3股份。同年将地产业务分拆独立上市,改组成丽新制衣国际和丽新发展两家上市公司。1989年收购加拿大卑诗省山村度假胜地的最大度假酒店。家族财产超过90亿元:现任香港丽新集团主席,亚洲电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福织造厂有限公司、永福布行有限公司、台湾民兴纺织设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等。曾在香港捐资兴建林百欣学校和林百欣青年娱乐中心,在汕头、潮阳捐建林百欣中学等。1993年受聘为港事顾问。曾获汕头市荣誉市民称号。
3. 饶宗颐
初夏,香港跑马地。在一间“四壁皆书”的寓所,一位目光锐利、精神瞿烁的老人用纯正的潮州话娓娓而谈,从潮州的历史到敦煌的艺术,从神秘的新德里到浪漫的巴黎,从严肃的学术到优雅的艺术,让来自粤东潮属三市媒体的一群年轻人,深深感受其学问的博大精深,真正见识一代国学大师的风采。
这位老人就是被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称为“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又擅长书法、绘画,在中国台湾省、香港,以及英、法、日、美等国家,有极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的饶宗颐教授。“现在是一个制作模型的社会,但我制作了自己的模型,我不想跟着别人走过的路走下去,我要拥有自己的东西”
饶宗颐字选堂,号固庵,1917年出生于潮安。作为名扬四海的学者,饶宗颐没有真正的进学堂读书,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对此他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制作模型的社会,学堂里也是在制造模型,但我不想跟着别人走过的路走下去,我要拥有,也有能力拥有自己的东西,于是我制作了自己的模型。他回忆说,我上过一年中学,后来就不上了,因为学不到东西。后来人家提到饶宗颐,总说他是秉承家学,大多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4.陈伟南
陈伟南( 1919年一)
原名陈鸿志,字国宪,出生於潮安县沙溪乡。1937年赴港,香港沦陷后回乡务农。抗战胜利后再渡香江,先后创办星洲贸易有限公司、星洲胶业有限公司、屏山企业有限公司,开设屏山饲料厂。任香港汕头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潮州商会副会长、香港潮安同乡会会长、永远荣誉会长、澳门潮州同乡会永远会长。陈伟南热心襄助乡邦发展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自1985年以来,捐资总额5000多万元。其中在家乡捐建沙二幼儿园、沙二小学、宝山中学。荣获广州、潮州、汕头三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八届人大代表、政协汕头市委员会副主席!
5. 谢慧如
谢慧如 (1913—1996年)
生於潮安县官塘镇白水湖,14岁赴泰国,初在东北部的坤敬、万沛、挽贲等地从商;后到曼谷创办泰联企业有限公司,经营火磐、火锯、冻房、保险、堆栈、建筑、糖业、米业、麻绒和土产出口等;继而在东北部各府开设火磐10多家,并先后承办政府酿酒厂,创办舂蓬矿业有限公司和远东三环喽铅瓦厂。先后担任泰国中华总商会执委、永远名誉主席,泰国潮州会馆副主席、名誉主席,天华医院名誉董事长等职。为“汕头市荣誉市民”和“潮州市荣誉市民”。捐赠巨款资助建设韩江大桥、潮州体育馆;赠建潮州谢慧如图书馆、泰佛殿、艺乐宫、慧如公园及在官塘白水湖建自来水厂;还在家乡兴办育智学校;在官塘中学建慧如堂;并於1991年4月在潮州市设立优秀市民奖励基金会。此外,还在汕头捐建谢慧如潮剧艺术中心,在潮阳市、饶平县、南澳县等地也有捐建善举。
6.
陈弼臣( 1910—1988年)
出生於泰国吞武里府,祖籍潮阳市峡山镇,泰名陈·梭蓬帕慝。当过厨师、小贩和司账员。后为保险业前辈郑景云所赏识,委以森兴隆有限公司全权经理之职。不久自创曼谷木业公司,继而开设星原、亚洲联合、亚洲保险等公司,经营木材、五金、药材、文具、大米、保险等行业。1944年与中泰10位商人合资创办盘谷银行,任董事,1945年下半年任买办,1952年任总裁,1963年任董事长兼总裁,1984年辞去职务,被委为名誉董事长。他是盘谷银行的主要股东,在泰国国内外兴办的公司约160家。历任泰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荣誉主席、泰国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主席、泰国潮州会馆永远名誉主席等。历年来本人及所属公司,对各种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捐款数以亿铢计。1981年获泰王所赐一等白象大绶勋章,并获红十字一等奖章等。1982年泰国国立喃甘杏大学颁授他金融及银行家名誉博士。1985年获朱拉隆功大学商业行政管理学系名誉博士学位。1983年捐资兴建潮阳峡山学校。
7. 庄静庵
庄静庵( 1908—1995年)
潮州市人。早年曾在广州一家银号当学徒。1935年移居香港。40年代创办中南钟表公司,经营钟表贸易。1955年,取得瑞士乐都表和得其利是表的经销权,在手表业奠定稳固的基础。1976年后大量生产石英表。1978年开始在内地投资设厂,产品销往欧美、南美和中国内地。曾任香港中南钟表行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潮安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广东省政协委协委员等。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早在1945年就在潮州市创办私立绵德小学,该校1979年复办,1980年又捐建绵德中学,后再创办绵德幼儿园。1991年被汕头市政府授予“汕头市荣誉市民”称号。
㈣ 潮州古代有哪些著名人物
著名历史人物,大致可以分为如下8类:
一、古代考中状元人物
林大钦:明朝嘉靖十一年(1531),以《廷试策》切中时弊,且具有苏文风格,被嘉靖帝亲擢为文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洁身自娱,富有文才。
林德镛:清康熙六十年(1721),考中武状元。
黄仁勇:清嘉庆元年(1796),考中武状元。
二、著名清官
潮籍清官很多,较为著名的有宋代的刘允、张夔、王大宝,明代的萧端蒙、陈一松、王天性、薛侃、薛宗铠,清代的郑大进等。
刘允:历任循州(今龙川)户曹、程乡(今梅县)知县、化州知州。体恤民苦,减免赋税,革除弊政。
萧端蒙:历任山东道御史、巡按贵州、巡按江西等。查处龚滩敲诈案,惩办江西藩王部属并弹劾江西藩王。
郑大进:历任正定知府、两淮盐运使、湖南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河南巡抚、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直隶总督等。革弊兴利,兴修水利,力解民困,惩办邪教,重视文教。
三、著名军事家
翁万达:明嘉靖年间,历任梧州知府、广西副使、四川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等。招抚莫登庸,保卫祖国南疆;抵御俺答汗,保卫北边安全;善文能诗,著述甚丰。
四、洋务派著名人物
丁日昌:历任江西万安县令、苏松太兵备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巡抚、福建巡抚、会办南洋海防节制水师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积极参与办洋务,主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支持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等;对台湾的开发作出积极贡献。
五、抗金、抗元、抗倭、抗日著名人物
王大宝:历任连州知州、袁州知州、礼部侍郎、谏议大夫、兵部侍郎、礼部尚书等。支持抗金名将张浚北伐,弹劾抗金败将汪澈,致力稳住抗金局势。
陈梦龙:曾任湖北石首主簿,主动请求参加抗元,散家财招兵抗元,协助文天祥在潮阳讨伐陈懿、刘兴,前往赣、闽参加抗元战斗,为营救文天祥而战死潮阳古埕沙堤。
林大春:历任行人司行人、户部主事、浙江提学使等。嘉靖四十二年(1563),他因母丧居潮阳,协助县令郭梦得招义士抗倭,五战五捷。
翁照垣:1931年任第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第一五六旅旅长,在“一二八”事变时率所部3000多名官兵誓死保卫阵地,并组织敢死队和大刀队,与敌浴血肉搏,重创日本侵略军,被当时新闻界誉为“抗日英雄”。其后又于1933年在长城古北口及滦河以东一带率官兵与日军鏖战,于1937年在津浦线一带抗日,于1938~1944年回潮汕率领抗日自卫队抗击日本侵略军。
㈤ 潮汕历史名人
前八贤
赵德
唐朝人,中进士以后就回到潮州隐居,不愿作官。韩愈刺潮时要兴学育才,发现此人“沉雅专静,颇通经,有文章,能知先王之道,论说且排异端,宗孔氏……”便邀请他出来主持办教育之事。在交往中,两人由于志同道合,逐步建立了友谊。当韩愈将离潮时,还邀请他同行。临别处,韩愈将自己所有的著作赠于了他,赵将其编成了《昌黎文录》,可惜此集现已流失。
许申
宋人,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进士,曾任韶州、吉州、柳州、建州等地知府,在任期间,“具有治迹”,“士民至今思焉”。后官累刑部郎中。曾向宋真宗“献赋颂以陈灾异,极诋时弊”。宋神宗时,他“因上书极言新法不便”,结果遭贬。
张夔
政和八年(1118年)进士。在廉州时,“却豪富贿,黜脏黩吏”,被大家认为是最廉洁的官。后任新州知府,政绩更显著,兴学修堤,发展农业,当地人他所主持修筑的堤为“张侯坡”。
刘允
以“通经史,博极群书”著称。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遗文甚丰,有200余篇。他的长子刘[日方],官至龙图阁学士,曾著《幼幼新书》,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与影响的儿科医学著作。
林巽
宋仁宗时参加科举,在对策中,因直言不讳,忤犯了权贵,毅然回到潮州,埋头研究《易经》。著有《易范》八篇,曾经记道:“五百年后,当有演绎吾书者。”可惜此书已散佚。
王大宝
建炎二年(1128年)得中进士第一甲第二名,官累礼部尚书。此人性格刚直,极力主张废除苛捐杂税,当金兵南侵,他极力主战,与投降派作针锋相对的斗争。颇具文采,名作有散文《韩木赞》等。
卢侗
“事亲至孝,为乡里所推重”。他曾在潮州西湖山上盖了一间小屋,每天在那里读书,所以学识非常丰富,“博习经术,尤粹于《易》”。后授国子监直讲。
吴复古
字子野,怪人也。他向来任侠乐道,不愿做官。李天章任登州太守时,他到登州旅游,得到可十二块“秀色灿然”的石头,船载以归。有一次,他到京都去,遇见一个叫蓝乔的道者,便跟他游荡了6年。后来,他回到家中,对其妻曰:“黄卷尘中非吾业,白云深处是我家。”别妻弃家,在麻田山上筑庵隐居。苏轼把此庵名为“远游庵”。他与苏轼兄弟交情很好。
后八贤
辜朝荐(公元1598—1668年)
字端敬,号在公;海阳大寨人(今广东潮州金石辜厝村)。当年入于揭阳学籍应考登第,故《选举表》列其为揭阳人。著名明末清初明朝、南明大臣。 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进士,授安徽柚城县知县,后任山东道御史、户科给事中、礼部给事中等职。 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40年),辜朝荐因督饷有功,受明崇祯皇帝赐御宴七次。 北京被清兵攻陷后,辜朝荐潜回故里。后闻郑成功在厦门进行反清复明活动,他前往投奔郑氏。 南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郑成功渡台,命辜朝荐留守厦门。郑成功逝世后,他渡海到了台湾,于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在在台湾彰化病故,终年七十岁。 辜朝荐是积极的反清复明份子,他辞却南明永历帝委以的御史高官,毅然投奔坚决反清的郑成功。郑成功率师出发渡海收复台湾,他被委以留守重任,可见郑氏对他是十分信任的。 在郑成功逝世后,辜朝荐渡海来到台湾,在台湾居住多年。如今在台湾有一种说法,说辜朝荐在台湾彰化留有后代。
郭之奇(公元1607—1662年)
字仲常,又字菽子,揭阳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永历时历官大学士。明亡后率义军转战各地,抵抗清廷,康熙元年(1662年)殉难,清乾隆时赐谥忠节。著有《宛在堂诗文集》,文录入《耆旧集》。其诗共分十九集,为我潮历代存世诗作最多的诗人。其诗之幽怨悱恻,直接楚骚遗响。其早年作品,诗风清新而见地独特,如《望庐山和苏韵》诗:“相对无缘认岭峰,入看祇与白云同。江舟竟日分横侧,真面遥临一水中。”苏轼《题西林壁》诗极富理趣。郭诗则采用新的角度,言心若能如江水澄澈,纵使事物变化纷纭,也能了然于胸臆。正合温丹铭对其“清乃能奇”的评语。
黄奇遇(公元1599—1666年)
又名黄享臣,号平斋,晚年自号绿园居士,生于揭阳县渔湖(今属榕城区)。少年以文章知名,明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四年授固安县令。任政期间,曾捐资修筑城墙、修撰县志、平冤狱等。九年擢升为翰林院编修,参加编撰《熹宗实录》,历任春坊中允兼起居注。十七年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煤山,朱明王朝后裔在两广一带建立南明王朝。他随南明隆武帝抗清,授为少詹事。不久,隆武帝被清兵杀害。清顺治五年(1648年)出任南明永历朝詹事府詹事,复升礼部左侍郎,后又升为礼部和兵部尚书。时南明朝中大臣,分为吴、楚两党,勾心斗角。黄奇遇见国事每况日下,遂藉其母丧为名,回归老家闭门不出,自称“绿园居士”,以诗书自娱而终老。
宋兆禴(公元1600—1642年)
又名尔孚,号喜公,揭阳渔湖凤围村(今属榕城区)人。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举人,十年後即崇桢元年戊辰(1628年)与陈斯献、郭之奇、辜朝荐、黄奇遇、梁应龙、杨任斯、李士淳等潮籍举子共中进士、故称“戊辰八贤”,在潮州城内建有一座“盛世元凯”牌坊。又因与揭阳郭之奇、黄奇遇、辜朝荐3人同科,人称“戊辰四俊”,并在榕城建一座“龙飞首盛”牌坊纪念。中进士後,最初任江西广昌县令,10个月後,因母去世而归家。在职时间虽短,但勤於政务,清理冤案,深受好评。後任杭州仁和县令(即今杭县)。於崇祯十五年(1642年)去世,年仅43岁。宋喜公以诗名世,诗集有《学言余草》和《旧耕堂存草》2种。近人辑有他的诗为《旧耕堂存辑》1册,计存诗作27首,未刊印。
李士淳(公元1585—1665年)
程乡(今梅县)人,官曲沃翼城县令,考选翰林院编修,累官吏部侍郎。明末倡建元魁塔。塔呈八角形,高42米,连地分8层,加塔尖葫芦顶共9层,顶用生铁铸成,塔内有螺旋式阶梯共154级,可通最高层,是“谋杀”胶卷的主要地方。
梁应龙(公元1597—1677年)
又名梁霖海,饶平人。生于饶平县信宋都(今汫洲镇、海山镇一带)的书香世家。明天启七年(1627年)中丁卯科举人,崇元年(1628年)中戊辰科进士。初授太平府推官,掌管刑狱,执法不阿。后任四川保宁知府,当时,农民起义军破安龙、漳州等30余城,保宁府岌岌可危。梁应龙已被召入朝,仍同朝臣调兵遣将,战守历经5个月,起义军被瓦解。接着由兵部主事调任户部员外郎,晋升分巡福建宁道,逮捕起起义军首领陈任。嗣后清王朝建立,遂弃官回家。此后在乡下30余年,锐志儒学,指导学生。捐资筑东津堤,修河口陂,为农田水利造益。清康熙廿一年(1682年)病卒于家中。
杨任斯
字君赓,普宁人,落籍海阳(今潮安县庵埠文里村)。
陈所献
字君赓。潮州府普宁县庵埠镇文里村西畴美人,为保定府推官。 明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出任保定府推官,他在任内断案谨慎,疑案大多揭明真情,洗清冤枉。 为官的时节俭如寒士,在闲暇时间读史书来娱乐。当时有一个当权宦官路过保定,官府里的官员都争相向他奉承,只有陈所献没有怎么做,宦官便怨恨他,后来听说他的贤能,才开始改变态度。不久,陈所献因为道德素质而被选入朝,在部里的科中任职。后病卒
㈥ 潮州出现过什么伟大的历史名人
1、林大春
林大春生于1523年12月9日(明嘉靖二年十一月三日),字井丹、邦阳,号石洲,潮州府潮阳县县廓都(今汕头市潮阳区)人。 [1-2] 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中嘉靖庚戌科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户部主事、浙江提学。晚年归老,于1588年(明隆庆二十二年)2月12日离世。
林大春官不显赫但文名颇著。为人操守高洁,为官廉洁刚正,晚年作为潮州府最为著名的乡贤之一,积极参与乡梓事务,对当地社会具有很大的贡献。代表作品有《井丹集》、《潮阳县志》等。《明史》“艺文四”收有《井丹集》目。
2、翁万达
翁万达(1498年-1552年),字仁夫,号东涯。明朝中期名将、诗人。潮州府揭阳县(今汕头市金平区鮀浦一带)人。翁万达出身寒门,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
历任广西梧州府知府,陕西布政使,右副都御史衔巡抚陕西,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保定军务兼莉粮饷,左副都御史、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左都御史等职,曾参与平定安南莫登庸叛乱,后期统理北方边防,抗击蒙古俺答汗侵扰,统边五六年间,屡立战功。
又修筑大同宣府间长城800余里,烽堠300余座,使边境得以安定。后三罢三起,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逝于回乡途中。明穆宗时追赠太子少保,谥号“襄敏”。
3、王大宝
王大宝(1094年-1170年),又名王元龟、二龟、二王,海阳县汤头村人(今广东省潮安县归湖镇),宋朝名臣 。早年被选入太学读书,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中进士 ,廷试第二,成为宋代岭南唯一的榜眼。
历任南雄州教授,枢密院计议 ,差监登闻鼓院(接受士民向皇帝申诉奏禀的衙门)等职。王大宝对儒学颇有研究,尤长于易学,著有《谏垣秦议》、《周易证义》、《毛诗国风证义》、《诗解》、《王元龟遗文》等。后人将他与崔与之、李昴英等同尊为“岭南六先生”,并被推为“潮州八贤”之首。
4、丁日昌
丁日昌(1823—1882),字持静,小名雨生,别名禹生,广东省丰顺县人。历任广东琼州府儒学训导,江西万安、庐陵县令,苏松太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福州船政大臣,福建巡抚,总督衔会办海防、节制沿海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风云人物和中国近代四大藏书家之一。
5、郑大进
郑大进(1709(己丑年)~1782),清代人,又名誉捷,号谦基,退谷。生于广东潮州府揭阳县梅岗都山美村(今属揭阳市揭东区玉滘镇),少时有神童之称。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历任大名府、河间府同知,正定知府,按察使布政使,两淮盐运使,浙江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河南、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官至直隶总督。任政期间,草除积弊,关心民生,所至颇具政绩。
后加授太子少傅衔。二十二年任正定同知时,纂修了《正定府志》50卷,四十七年十月十九日病卒,乾隆帝御制墓碑,亲撰碑文,赐祭赐葬,追谥勤恪。主要著作有《爱日堂诗文集》和《郑勤恪公奏议》。
㈦ 简单介绍潮州一位历史人物
李梨英(1888—1961年) 女,出生於潮安县西坑村一贫苦农家。1933年加人中共。1933—1934年,大女婿、大儿子和三儿专子因从事属中共地下活动先後身亡,大女儿被捕入狱。1935年夏,把小女儿寄托给一位远亲,带着12岁的小儿子到闽南乌山红军闽粤边区独立营伤兵站,悉心看护伤员。1938年春调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後改闽南特委)。1943年後担任方方等领导人的交通员。1945—1949年,以“户主”身份在汕头市的中共潮汕特委(後改潮汕地委)机关做掩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後,任政协汕头市委员会第一至三届副主席、广东省民主妇女联合会执委等职。
㈧ 潮州的名人
林大钦:明朝嘉靖十一年(1531),以《廷试策》切中时弊,且具有苏文风格,被嘉靖帝亲擢为文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洁身自娱,富有文才。
林德镛:清康熙六十年(1721),考中武状元。
黄仁勇:清嘉庆元年(1796),考中武状元。
二、≤著名清官≥
潮籍清官很多,较为著名的有宋代的刘允、张夔、王大宝,明代的萧端蒙、陈一松、王天性、薛侃、薛宗铠,清代的郑大进等。
刘允:历任循州(今龙川)户曹、程乡(今梅县)知县、化州知州。体恤民苦,减免赋税,革除弊政。
萧端蒙:历任山东道御史、巡按贵州、巡按江西等。查处龚滩敲诈案,惩办江西藩王部属并弹劾江西藩王。
郑大进:历任正定知府、两淮盐运使、湖南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河南巡抚、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直隶总督等。革弊兴利,兴修水利,力解民困,惩办邪教,重视文教。
三、≤著名军事家≥
翁万达:明嘉靖年间,历任梧州知府、广西副使、四川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等。招抚莫登庸,保卫祖国南疆;抵御俺答汗,保卫北边安全;善文能诗,著述甚丰。
四、≤洋务派著名人物≥
丁日昌:历任江西万安县令、苏松太兵备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巡抚、福建巡抚、会办南洋海防节制水师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积极参与办洋务,主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支持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等;对台湾的开发作出积极贡献。
五、≤抗金、抗元、抗倭、抗日著名人物≥
王大宝:历任连州知州、袁州知州、礼部侍郎、谏议大夫、兵部侍郎、礼部尚书等。支持抗金名将张浚北伐,弹劾抗金败将汪澈,致力稳住抗金局势。
陈梦龙:曾任湖北石首主簿,主动请求参加抗元,散家财招兵抗元,协助文天祥在潮阳讨伐陈懿、刘兴,前往赣、闽参加抗元战斗,为营救文天祥而战死潮阳古埕沙堤。
林大春:历任行人司行人、户部主事、浙江提学使等。嘉靖四十二年(1563),他因母丧居潮阳,协助县令郭梦得招义士抗倭,五战五捷。
翁照垣:1931年任第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第一五六旅旅长,在“一二八”事变时率所部3000多名官兵誓死保卫阵地,并组织敢死队和大刀队,与敌浴血肉搏,重创日本侵略军,被当时新闻界誉为“抗日英雄”。其后又于1933年在长城古北口及滦河以东一带率官兵与日军鏖战,于1937年在津浦线一带抗日,于1938~1944年回潮汕率领抗日自卫队抗击日本侵略军。
六、≤近现代著名革命人物≥
潮汕地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近现代有不少著名革命人物,为中国革命事业而努力奋斗,其中有的还为革命事业而英勇牺牲。
杨石魂:1925年3月,创建中共汕头特别支部,1926年任汕头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7年带领部分武装赴普宁参加“四•二三”武装暴动,接着汇合海丰农民武装于陆丰成立惠潮梅革命武装队伍。“八•一”南昌起义军进发汕头时,他奉彭湃指示,率领工农军策应,其后随起义军撤至流沙,护送周恩来、叶挺等安全抵香港。1929年奉中共中央指示,赴武汉参加重建湖北省委工作,任省委常委兼秘书长,同年4月5日在武汉被捕牺牲。
方方:曾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参加东征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进入闽西苏区。红军主力长征后,他留在闽西南坚持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务。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后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都作出重要的贡献。
七、≤教育和科学著名人物≥
自古到今,潮汕地区的教育和科学著名人物甚多。如古代的赵德、薛侃、唐伯元和现代的杜国庠、陈唯实、许涤新、蔡翘等,都是著名的教育家或科学家。
赵德:韩愈任潮州刺史期间,复办州学,赵德被聘主持州学,对古代潮州文教的恢复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杜国庠:曾参与组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主要著作有《先秦诸子概要》、《便桥集》以及与侯外庐等合编《中国思想通史》等,是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教育家。
许涤新: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的道路》、《广义政治经济学》第一、二卷、《中国国民经济的变革》等。
蔡翘:留美医学博士,编写出中国第一部生理学大学教材,建国后致力航空生理医学研究,建立中国第一个航天医学研究基地,培养人才甚众,著作甚丰。
八、≤文化界著名人物≥
潮汕地区的文化名人甚多,尤其在近现代,有不少文化界著名人物在全国的知名度甚高,如洪灵菲、戴平万、冯铿、郑正秋、蔡楚生、陈波儿、秦牧等。
洪灵菲:1930年在上海参与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当选为“左联”常委,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前线》、《转变》,短篇小说《气力出卖者》等。
冯铿:1930年参加“左联”,作品有诗集《春宵》、随笔《一团肉》、中篇小说《最后的出路》等。1931年1月在上海被捕,2月7日被反动派秘密杀害,是“左联”五烈士之一。
郑正秋:中国电影事业奠基人之一。1913年编导中国电影史上首部故事片《难夫难妻》,20年代创办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和明星新戏学校,培养出胡蝶等一大批电影艺术家。代表作有《自由之花》、《姐妹花》等。
蔡楚生:1931年加入联华影片公司,任编剧和导演,曾编导出轰动一时的《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优秀影片,建国后曾担任国家电影局副局长、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主席等,对中国电影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陈波儿:1929年参加上海艺术剧社,开始从事左翼戏剧电影活动。1934-1938年,在明星、电通等影片公司主演《青春线》、《桃李劫》、《八百壮士》等影片。1938年赴延安,导演多出话剧。1947年赴东北参加创建东北电影制片厂。
秦牧:1938年到广州参加抗战救亡宣传活动,后辗转于粤、桂、川各地从事编辑、教育工作,积极创作文艺作品。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副主席、《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主编《广东教育与文化》、《作品》等杂志,后任广东省文联副主席等。主要作品有《花城》、《艺海拾贝》、《语林采英》等数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