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徐氏家族历史和名人
历史:
周初,以今山东郯城一带为中心(出土有徐国遗址),建立徐国,在东夷中最为强大,春秋时为楚国所败,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被吴国吞并。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徐氏为颛顼,皋陶之后。夏禹时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国。从若木至徐偃王共三十二世。徐偃王攻周,被周穆王及造父击败。
后又封徐偃王子宗为徐子。春秋时,徐国被吴灭后,徐子的遗族以原国名「徐」为氏。 二:清代满族姓氏舒穆禄氏改为徐氏,如徐元梦,为满洲正白旗人。
名人:
1、徐偃王
徐偃王,嬴姓徐氏,名诞,是西周时徐国第32代国君。徐国统辖今淮、泗一带。建都下邳(今更名为睢宁县古邳镇)。
周穆王末年,徐君偃好行仁义,前来归顺的东夷国家有四十多个。周穆王巡视各国,听闻徐君威德日远,遣楚国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其子遂北徙彭城,百姓从之者数万。
《后汉书·东夷传》称:“地方五百里”,向他朝贡的“三十有六国”。曾联合九夷伐周。穆王因其势大,承认其为东方霸主。后为楚所败。在战争与和平之间选择了仁义避战。
其事载《竹书纪年》、《后汉书》、《尸子》、《博物志》、《路史》诸书。《尸子》谓:“徐偃王有筋而无骨。”《博物志》谓:“徐君宫人有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
孤独母有犬鹄苍,猎于水滨,得所弃卵,衔以来归。孤独母以为异,覆暖之,遂孵成儿。生时正偃,故以为名。”
徐偃王僭越“伯”位而称“王”之后,实质上即是与周王(天子)分庭抗礼。作为徐国的代表人物,徐偃王当之无愧是徐国文明史的奠基人、开拓者和领袖人物。
2、徐达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次年,被任命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师攻取淮东,并于两年后攻克平江,灭张士诚。
旋即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
此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3、徐悲鸿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
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遗愿,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
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
4、徐敬业
徐敬业,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人,唐朝官员、将领。司空李勣之孙,梓州刺史李震之子,因父早死,直接承袭祖父英国公爵位。徐敬业是唐睿宗时反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而起事的领导者。
徐敬业从小善于骑射,有才智。因父早死,直接承袭了祖父的英国公爵位,曾任眉州刺史,后坐事被眨为柳州司马。武后废帝唐中宗为庐陵王,立李旦为帝。
后李旦上表请辞,由武后临朝称制。徐敬业与其弟徐敬猷、唐之奇、杜求仁、骆宾王等人,在则天顺圣皇后光宅元年(684年)九月起兵于扬州,徐敬业自称为匡复府大将军,领扬州大都督。
以勤王救国、匡扶卢陵王李显复位为名出师,由骆宾王写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以号召天下。徐敬业徐志摩的士卒很快增至十多万人。
武后剥夺徐敬业赐姓,遣梁郡公李孝逸为主帅,魏元忠为副帅统兵三十万征讨。徐敬业手下魏思温建议直攻东都洛阳,而薛璋则劝先南进常州、润州(今江苏镇江)。
徐敬业听从薛璋意见,先南渡长江攻陷润州,再北向与李孝逸战于高邮,徐敬业初战获胜,但久战兵疲,十一月,李孝逸以火攻大败徐敬业军,徐敬业逃往润州,为部下所杀,内乱遂平。
唐贞元十七年(801年)吐蕃军到唐朝盐州时,吐蕃军中有将徐舍人,自称徐敬业后人,不忘本国,并将包括僧人延素在内的俘虏千百人全部放归。
5、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
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
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
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② 历史上姓徐的名人有哪些
中国古代史上的徐氏名人
徐偃王 徐福 徐渭 徐光启 徐霞客 徐敬业
徐建寅 徐达 徐淑 徐天德 徐大春 徐安真
徐陵 徐稚 徐访
中国近代史上的徐氏名人
徐继畲 徐世昌 徐润 徐树铮 徐悲鸿 徐志摩
徐邦道 徐庆璋 徐寿 徐建寅 徐锡麟 徐用仪
徐广缙 徐寿朋 徐桐 徐国泰 徐宗汉 徐培添
徐仁铸 徐进炲 徐勤 徐绍桢 徐致靖 徐延旭
徐有壬 徐希颜 徐耀 徐静仁 徐振鹏
徐骧
中国现代史上的徐氏名人
徐特立 徐向前 徐海东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 ,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道人,明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出生于浙江绍兴,从小有神童之誉。但命途坎坷,八次科考,次次名落孙山。38岁的时候受聘成为胡宗宪的幕僚,直接参与谋划抗倭战争。后胡宗宪倒台,徐渭惧怕被牵连,遂发狂,先后九次自杀,73岁那年于贫病交加中逝世。
徐渭是罕见的通才,他在文、诗、词、书、画、剧曲等方面的成就堪称车载斗量。他自评:“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但以画对后世影响最大。这样一个才子,却又精通兵法,让人惊叹。明史《徐渭传》记载“渭知兵,好奇计,宗宪擒徐海,诱汪直,皆预其谋”。
清朝才子郑板桥对徐文长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近代画家齐白石曾说:“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故。”
遥想徐渭的才子风采,令人神往。
③ 历史上的徐姓名人
徐伯,西汉,治水专复家制
徐擀,三国 ,建安七子之一
徐盛 ,三国 , 东吴建武将军、庐江太守、封芜湖侯
徐晃 ,三国 ,曹魏名将、封都亭侯
徐世勣,唐代,唐朝开国将领
徐晦,唐代,福建省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徐敬业 ,唐代,英国公、柳州司马
徐熙,南唐,画家,有作品《玊堂富贵图》
徐徽言,南宋,抗金名将、衢州第一位武状元
徐达,明代,明朝开国军事统帅
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
徐光启,明代, 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徐渭,明代,文学家、书画家
徐常遇,清代,文学家,广陵派创始者
徐希颜,清代,北洋海军左营守备,甲午海战战死
④ 历史上最著名的徐姓名人
有徐特立、徐向前、徐悲鸿和徐志摩等等等等
⑤ 说出历史上姓徐的名人,越多越好
1、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
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
⑥ 历史上姓徐的有那些名人
中国古代史上的徐氏名人
徐偃王 徐福 徐渭 徐光启 徐霞客 徐敬业
徐建寅 徐达 徐淑 徐天德 徐大春 徐安真
徐陵 徐稚 徐访
中国近代史上的徐氏名人
徐继畲 徐世昌 徐润 徐树铮 徐悲鸿 徐志摩
徐邦道 徐庆璋 徐寿 徐建寅 徐锡麟 徐用仪
徐广缙 徐寿朋 徐桐 徐国泰 徐宗汉 徐培添
徐仁铸 徐进炲 徐勤 徐绍桢 徐致靖 徐延旭
徐有壬 徐希颜 徐耀 徐静仁 徐振鹏
徐骧
中国现代史上的徐氏名人
徐特立 徐向前 徐海东
http://predflag.51.net/mingren.htm
太多了
http://..com/question/7025187.html
-----------------
另
徐 和:(生卒年待考),著名汉后期黄巾起义首领。
徐 坚:(生卒年待考),字符固,湖州人。著名唐朝文学家。
徐树铮:(公元1880~1925年),字又铮,江苏萧县人(今浙江杭州萧山),北洋皖系政客,曾在段祺瑞内阁担任陆军次长,徐锡麟:(公元1873~1907年),字伯荪,别号光汉子,山阴东浦人(今浙江绍兴)。著名民主革命先驱。
徐 润:(公元1838~1911年),又名以璋,字润立,号雨之,别号愚斋。拱北北岭村人(今广东珠海)。著名清朝时买办。
徐 干:(公元170~217年),字伟长,北海郡人(今山东昌乐)。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徐 渭:(生卒年待考),山阴人,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自称书法天下第一,长于行草。
徐 铉:(公元916~991年),字鼎臣,扬州广陵人(今江苏扬州)。著名五代末宋初文学家。
徐 锴:(公元920~974年),字楚金,徐铉之弟,著名五代末宋初文字学家,文字训诂学家。世称“小徐”。
徐圆朗:(生卒年待考),山东兖州人。徐圆朗在隋朝末期亡命为群盗
徐霞客:(公元1586~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著名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游记文学家。
徐 达:(公元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凤阳临淮人(今安徽凤阳)。著名明朝开国将领。
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松江人(今上海)。著名明末政治家、科学家。
徐 淑:(生卒年待考),陇西人,东汉著名女诗人。
徐 稚:(公元97~168年),字孺子,豫章南昌县北沥徐村人(今江西南昌),最终没有做官,时称“徐州高士”。
徐安真:(生卒年待考),中唐时期重臣。
徐世绩:(公元594~669年):字懋功,后获赐李姓,又避李世民讳,改名李绩,离狐人(今山东东明东北部)。
徐世昌:(公元1855~1939年),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涛斋,著名清末北洋政府官僚,北洋政府总统。
徐致靖:(公元1826~1918年),字子静,江苏宜兴人。著名清朝末年维新变法领导者之一。
徐至展:(生卒年待考),物理学家。江苏常州人。著名激光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光宪:(公元1920~今),浙江绍兴人。著名量子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悲鸿:江苏省宜兴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尤擅画马。
徐特立:(公元1877~1963年),原名懋恂,湖南长沙人。著名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
徐向前:(公元1901~1990年),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
徐海东:(公元1900~1970年),湖北黄陂徐家桥村人(今湖北大悟)。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大将。
徐立清:(公元1910~1983年),安徽金寨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徐斌洲:(公元1912~1996年),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红安)。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徐 明:(公元1916~1985年),原名徐锐,黑龙江阿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徐 信:(公元1921~今),原名徐连晨,河北灵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徐 斌:(公元1920~2002年),四川达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徐介藩:(公元1901~1983年),原名徐齐邦,安徽固镇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徐文礼:(公元1920~1977年),云南宣威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徐文烈:(公元1909~1976年),又名何坤,云南宣威板桥镇大堡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徐立行:(公元1911~1985年),原名俞献诚,上海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徐光友:(公元1917~2003年),安徽六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徐光华:(公元1913~今),江西赣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徐体山:(公元1914~1968年),安徽霍丘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徐其孝:(公元1914~1997年),湖北麻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徐其海:(公元1913~1984年),安徽金寨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徐明德:(公元1916~今),湖南新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徐国夫:(公元1914~2004年),安徽六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徐国贤:(公元1916~2000年),江西莲花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徐国珍:(公元1912~1993年),甘肃天水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徐绍华:(公元1910~1978年),原名徐光,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红安)。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徐德操:(公元1913~1974年),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徐永清:(公元1938~今),原名徐观荣,浙江建德人。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上将。
徐惠滋:(公元1932~今),山东蓬莱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徐世平:(公元1925~今),江苏沭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中将。
徐自强:(公元1938~今),浙江诸暨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徐芳春:(公元1927~今),山东淄博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徐春阳:(公元1925~今),原名徐锡骊,山西晋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徐钟祥:(公元1927~1990年),河北博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徐根初:(公元1943~今),上海南汇区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徐水香:(公元1938~2001年),湖北通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徐莉莉:(公元1952~今),女,山东济南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徐永昌:(公元1887~1959年),字次辰,山西崞县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徐源泉:(公元?~今),湖北黄岗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
徐培根:(公元?~今),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
徐焕升:(公元?~今),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二级空军上将。
徐一天:(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政治委员。1990年晋升。
徐甘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试验基地司令员。1990年晋升。
徐必耀:(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东海舰队某基地政治委员。1990年晋升。
徐共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福建基地司令员。1990年晋升。
徐同业:(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后勤部政治委员。1990年晋升。
徐执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指挥学院副院长。1990年晋升。
徐阿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某试验基地副司令员。1990年晋升。
徐宏俊:(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广州基地政治部主任,上海基地政治委员。1990年晋升。
徐忠贵:(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青岛基地副司令员。1990年晋升。
徐国祥:(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青岛基地政治部主任。1992年晋升。
徐寿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某基地政治部主任。1990年晋升。
徐听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员。1990年晋升。
徐建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宁波基地政治部主任。1990年晋升。
徐洪猛:(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东海舰队副参谋长。1990年晋升。
徐彦鹏:(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潜艇基地副司令员。1990年晋升。
徐敬益:(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湛江基地副司令员。1990年晋升。
徐培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湛江基地司令部参谋长。1990年晋升。
徐 洸:(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指挥学院训练部部长。1990年晋升。
徐水香:(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1990年晋升。
徐文显:(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成都军区空军后勤部政治委员。1990年晋升。
徐心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1990年晋升。
徐俊宝:(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济南军区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1990年晋升。
徐银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理工大学副校长兼气象学院院长。2000年晋升。
徐传读:(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第七航空军政治部主任。1990年晋升。
徐金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沈阳军区空军装备部部长。1990年晋升。
徐 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少将,国防科技大学教授。1990年晋升。
徐克俊:(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少将,国防科工委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1990年晋升。
徐宗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少将,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1990年晋升。
徐滨士:(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少将,装甲工程学院教授。1990年晋升。
徐国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少将,湖南省武警总队政治委员。1996年晋升。
徐贵宝:(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少将,武警后勤部政治委员,武警副政治委员。
徐田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少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武警总队政治委员。2001年晋升。
徐兆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少将,江苏省武警总队总队长,陕西省总队总队长。
徐德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少将,重庆市武警总队政治委员。1998年晋升。
徐钟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川鄂边区绥靖公署高参。
徐庭瑶:(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装甲兵司令官。
徐景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
徐会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五战区政治部主任。
徐 保:(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整编第七十六师师长。
徐启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十兵团司令官。
徐祖贻:(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徐绍曾:(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防部高参。
徐筑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总统府“侍卫长。
徐博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三军大学战争学院院长。
徐树南:(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第二十军副军长兼政治部主任。
徐远举:(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军事统计调查局西南站处长。
徐经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陕南行署主任。
徐振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山东省保安第六旅旅长。
徐日政:(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整编第八十四师一六一旅旅长。
徐亚雄:(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第七十三军十五师副师长。
徐稚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陕西省保安司令部参议。
徐中平:(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国防部青年救国团沪浦义勇总队总队长。
徐积章:(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第二○五旅旅长。
徐以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南京中央训练团团员。
徐建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国防部青年救中国国民革命军浙皖边区纵队副司令。
徐继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第一二三军三三四师师长。
徐其昌:(生卒年待考),著名陆中国国民革命军军少将,第六十一军六十六师师长。
徐台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海军少将,台湾省海军陆战队副司令官。
徐旭东:(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少将,台湾省空军总部政治作战部副主任。
徐材霖:(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后备役司令部动员处处长。
徐炳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后勤署副署长。
徐榴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三军参谋总长礼宾接待室主任。
徐 瑾:(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行政院国家安全局”处长。
徐云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部员。
⑦ 中国历史上姓徐的名人有哪些,越多越详细越好!!
徐 淑:东汉著名女诗人,甘肃临洮人。 徐 擀:汉末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回山东潍坊人。“建安七答子”之一,著有《中论》 等。 徐 达:明代名将,安徽凤阳人。随朱元璋打天下,佐朱元璋建立明朝,被封魏国 公,死后追封为中山王。 徐光启:明代杰出科学家,上海徐家汇人。研究范围广泛,以农学、天文学、数学较 为突出。著有《农政全书》,主译《崇祯历书》,译著《几何原本》等。 徐 渭:明代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字文长,浙江绍兴人。自称书法天下第一, 长于 行草。擅长水墨花竹、山水、人物。著有《徐文长全集》、《南词续录》 等。 徐霞客: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游记文学家,江苏人。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观察所 记,按日记载,死后编辑而成《徐霞客游记 》。 徐悲鸿:近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浙江宜兴人。擅长油画、中国画、尤精素描, 尤以画马驰誉中外。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新月派诗人,主编有《诗刊》、《新月》等文学刊物,是新月 派诗风的代表。愿你天天快乐
⑧ 徐氏的起源,发展,历史名人
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孙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县北。徐国历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跃在江淮之间,史称徐戎,也称徐夷或徐方。
春秋时,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联合楚国所灭,后又复封徐偃王之子宗为徐子。战国时,吴国灭徐,随后越国灭吴,至楚国灭越,徐国的版图归入楚国。徐国的子孙遂以国名为氏,散居于江淮之间。
远古时期,徐若木被封徐国(今安徽北部),徐国成为徐姓最早的发源地。在此地聚居的徐氏,在徐国灭亡后,纷纷向北方迁徙。大致经过两汉直至隋唐,中国北方的山东、河南等地形成了多处郡望。
先秦时期,徐姓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秦汉时期,徐姓已经迁播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同时,也开始南迁至江西南昌、浙江龙游等地,但聚集区仍以黄河下游地区为主。魏晋时期,徐姓开始大规模南迁,但主要繁衍地在淮河及长江下游大部分地区。
宋朝,徐姓由江西石城迁至福建上杭、连城等地。元朝,徐姓在广东丰顺县、梅州市梅县区、海丰县等地繁衍。
徐姓名望主要有:西汉时下邳太守徐光,哲学家徐斡;三国名士徐庶;南朝陈文学家徐陵;北魏经学家徐遵明;唐朝名相徐商、徐彦若父子;五代宋文学家徐铉;明朝名将徐达,地理学家徐霞客,科学家徐光启,文学家兼书画家徐渭;
清朝医学家徐大椿;民国诗人徐志摩;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徐向前,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教育家徐特立,大将徐海东,画家徐悲鸿,历史学家徐中舒,古植物学家徐仁,当代作家徐嗣兴等。
(8)徐历史名人扩展阅读:
徐姓的起源的另一说,来自《全国姓氏总谱》: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大禹年迈,想将王位禅让给伯益,伯益不愿接受(注:当时当头头,就是义务为大家服务),便逃到徐州以东隠居,在东海边打渔为生。
八年后,大禹将王位传给了儿子(从此开始了家天下),伯益才露面,禹叫儿子念伯益助其治水之功,将徐国封给了伯益,从此伯益以封地为姓,叫徐伯益,因此徐姓的第一人是徐伯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徐氏
⑨ 求姓徐的历史名人。
徐茂公,徐敬业,徐世昌,徐若木:伯益之子,徐伯西汉水利家,叙淑东汉著名回女诗人,徐答擀 建安七子之一,三国武将徐盛,徐陵 南朝文学家,徐遵明 南北朝时期"北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徐祯卿 明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
⑩ 中国古代姓徐的名人有那些
有:徐浩、徐庶、徐寿辉、徐贲、徐霞客、徐干等。
1、徐浩
徐浩(703~783), 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唐代书法家。
少举明经,肃宗时,授中书舍人,四方诏令,多由徐浩所书。后进国子祭酒,历任工部侍郎、吏部侍郎、集贤殿学士,封会稽郡公。著有《论书》(又称《法书论》)1篇。徐浩擅长八分、行、草书,尤精于楷书。
2、徐庶
徐庶(生卒年不详),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并仕于曹魏。
徐庶本名徐福,为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拜师求道。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歇后语,被广为流传。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加以称赞。魏文帝时,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3、徐寿辉
徐寿辉(1320年—1360年),一名真一,又作真逸,又名徐贞元,蕲州罗田县(今湖北黄冈市罗田县)人,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
卖布出身。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利用白莲教聚众起义,也以红巾军为号。十月,攻占蕲水(今浠水),他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一说大宋)。
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贫”等口号发动群众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
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军打败,蕲水失陷,退入黄海梅山中。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后明玉珍追尊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4、徐霞客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5、徐干
徐干(170年-217年),字伟长,山东寿光人,汉末文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代表作:《中论》《答刘桢》《玄猿赋》。
著作有《中论》,对历代统治者和文学者影响深远。
徐干一生,以“清玄体道”著称。在创作方面,则以诗、赋、散文见长。诗歌今存3篇,都是五言诗。今存徐干作品,没有《公宴》、《斗鸡》之类酬应之作,这也是他有别于其他建安作家之处。徐干诗歌成就不高,钟嵘《诗品》把他列入下品。
虽钟嵘贬抑过甚,而从干今存之诗看,较王粲、刘桢亦稍逊。干诗大部散佚,今存10首(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而以《室思》6首和《答刘桢》较为出色。
《室思》设为思妇之词,共六章,写一位妇女对远行不归的丈夫的怀念:“端坐而无为,仿佛君容光”,“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以至“展转不能寐”,幻想乘鸿鸾之羽飞到丈夫身边,与之相会。
有时又担心丈夫“重新而忘故”,在外另有新欢。全诗情致缱绻,心理刻画细腻,十分委婉动人。《答刘桢》则语言浑朴,感情真挚,亦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