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八佰真实历史人物

八佰真实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1-02-25 20:34:32

『壹』 真实的八佰是谁为何他们的故事震撼了全世界

电影《八佰》在经历了好几次地延期后终于要在近期上映了,这部电影原本定于2019年6月15日上映,后来官方宣布因技术原因,不能如期播出,影片定于2019年7月5日中国内地上映,但是后来又撤档了,具体上映时间还要等官方宣布。据说,《八佰》开拍之前,为了还原1937年的时代感,进行长达整整两年的筹备工作,可见导演的用心,相信这将是一部良心剧。管虎拍的不止是一部商业战争大片,还是一部历史反思之作,让我们看到一岸之隔、地狱天堂的戏剧性和残酷性。一场战争沦为了表演秀,但那些销蚀的血肉、被辜负的感情都是真实发生的。

『贰』 电影八佰的历史原型

《八佰》取材自与日军奋战的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的真实经历,歌颂面对强敌毫不退让,战士誓死保卫家国的崇高气魄。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中日双方几十万大军拼死搏斗两个多月,到10月底,国军撤离上海,仅留下一支坚持最后抵抗的部队。

1937年10月26日至30日,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奉师长孙元良之命率420余人,对外宣称有800人,进入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四天四夜。抗击日军数万人,激战四昼夜,毙敌200余人,伤敌无数,自己仅阵亡九人,伤二十余人。从此闻名中外,激发了全国抗日热情,被誉为“八百壮士”。

(2)八佰真实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在《八佰》中是没有绝对主角存在的,这种做法对于电影而言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劣势是电影从头至尾都缺乏了一个真正的代表性人物,作为典型聚焦的小人物们,他们在电影中的表现都不差,但你却又很难说他们哪一个人是电影的核心,这终究使电影留下了人物模糊的诟病。

然而另一面,这样的群像处理也使观众得以多角度走进了这部电影,当人们看到这些身为战士的小人物如何在这场战争中逐步蜕变,看到河对岸的普通民众从隔岸观火的冷漠到群情激昂的热血,其实作为观众在情绪上也开始逐渐升温,这恰恰是《八佰》的高明之处,它并没有用单一的悲壮来煽动观众的爱国情绪,而是从不同视角为出发,让人真正洞悉以这场战争背后的血与泪。

『叁』 八佰历史真实结局

《八佰》是一部以淞沪会战四行仓库保卫战为题材的战争片,讲述了史称“八佰壮士”的军人于专四行属仓库浴血奋战、阻击日军的故事。

真实原型就是淞沪会战末期四行仓库保卫战,这场战争非常的惨烈,主要是因为他们只有400多人,但他们要面对的的是30万日军。

当时中国军队陷入侧背受敌的危险境地,五十几万大军不得不往西撤退。既然大部队要撤退,那必然是需要掩护的,而负责掩护的队伍就是88师262旅524团一营。

一个营的兵力怎么可能有八百人,他们实际的人数根本没有八百人,这个营由一个机枪连、三个步兵连和一个迫击炮排组成,“编制”算满也只有452人。


(3)八佰真实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谢晋元之所以回答称800人,就是为了壮大军威、迷惑日军,让这场战役有那么一点获胜的可能。

虽然人数比较少,但这400个人想尽一切办法,将四行仓库从里到外武装成了碉堡,之后就是硬着头皮和日军周旋和血战整整六天六夜,抗争到了最后。

在这六天六夜里,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小小堡垒,也有无数人祈祷他们能够撑到平安撤退。

就这样,他们这支号称“八百人”的队伍硬生生的抵挡住了30万日军的侵袭。事后,四行仓库巍然屹立,“八百壮士”孤军抗敌的事迹由此为人传颂。非常地感人!

『肆』 八百壮士真实历史是什么

1937年的淞沪会战已激战70余日。10月26日,上海大场镇失守,战局急转直下。为避免被日军围歼,中国守军开始撤退,唯有一营(88师524团1营)奉命留在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内,与日军誓死抵抗,掩护大军撤离。

这是一支仅有452人组成的孤军,大部分还是新兵。从军事上看,他们面对的几乎是一场必败之战,没有后援,以少敌多。他们更像是为了政治意义而准备好的牺牲品,抱着“此地即是我们埋骨之处”的决心,众将士死守四天四夜,利用四行仓库的天然优势,在日军的猛烈攻势之下,一次又一次地击退日军的冲锋。

他们的奋战也引起了苏州河对岸市民的关注,不仅为他们摇旗呐喊,还秘密为其筹集物资。尽管这支部队最终还是被要求停止作战,退入租界,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广为流传,成为抗战史上的“八百壮士”。

当时团长谢晋元当时为迷惑敌军,对外称部队人数为“八百”。


(4)八佰真实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后世纪念

影视作品

1938年由应云卫导演,袁牧之主演的战时版《八百壮士》。1975年由丁善玺导演,柯俊雄、林青霞主演的中国台湾版《八百壮士》。 2020年由管虎导演的《八佰》。

纪念地名

抗战胜利后,为纪念这位抗日英雄,上海北火车站到四行仓库的一条马路改名为晋元路,与孤军营一墙之隔的胶州公园改名为晋元公园,并在园内修建谢晋元墓。1983年,谢晋元墓迁至上海市万国公墓名人墓园。

后世追认

2014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谢晋元等八百壮士(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集团军88师524团被追认为英雄群体。

『伍』 八佰真实原型人物

《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专三战区属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1937年10月,持续三个月的淞沪会战进入尾声,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88师524团团副谢晋元率“八百壮士”进驻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天四夜,用生命守护了一个民族的尊严。

资深外交官、国际法泰斗厉声教曾撰文揭开了“八百壮士”的历史真相。文章披露道:“闻名遐迩的’八百壮士‘其实远没有八百人。所谓的’八百壮士‘仅有不到四百人。八百人的说法是死守四行仓库的’孤军‘为了起到震慑日军的效果故意放出来的消息。

(5)八佰真实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杜淳饰)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 。

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谢晋元等八百壮士

『陆』 八百壮士真实历史结局

八百壮士真实历史结局是:

八百壮士进入收容所后,部队被英军卸下武器,生活在极差的环境中,开始了四年集中营一般的孤军生活。虽然没有被日本人打败,却也就此远离了抗日的正面战场。1941年4月,汪伪政权想要诱降谢晋元,并许诺其陆军总司令的头衔,被谢晋元严厉拒绝。

1941年4月24日晨5时,谢晋元和以往一样,率领官兵早操,上等兵郝鼎诚等四人迟到,谢晋元异常愤怒,进行斥责。有四人突然取出匕首及铁镐等凶器,蜂拥而上,猛刺谢晋元胸部及头部。

谢多处受伤,流血不止,至6时许悲壮长逝,时年三十七岁。四个凶手当场被擒。25日,谢晋元追悼仪式在上海举行,有30万人前往吊唁。国民政府追授谢晋元为陆军少将。

(6)八佰真实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们本已下定了必死的决心,然而,事态的发展,并不是他们个人的意志能够决定的。193710月30日,四行仓库战斗已是第四天。

日方高官接二连三地发表露骨谈话,威胁和恫吓租界当局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的抵抗行动,否则,日军“将不顾一切后果,采取极端手段,对付中国守军”。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考虑到坚守四行的部分目的已经达到,遂下令四行守军撤入租界。坚守四行仓库的勇士们在这里整整奋战了四天四夜。

打死了二百多进攻的日本鬼子,伤敌无数。更重要的是,他们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人抵抗侵略、牺牲到底的精神。

『柒』 八佰原型人物

1、谢晋元(杜淳饰):谢晋元1905年出生于广东梅州蕉岭县,1925年12月,谢晋元从国立广东大学(今国立中山大学)毕业,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谢晋元被第88师师长孙元良选中,组成“敢死队”坚守四行仓库,掩护十万大军西撤。当时他不过32岁,却留下了豪言壮语:“我们是中国军人,宁愿战死在闸北这块领土之内,也决不放弃杀敌的责任。”

2、何香凝(姚晨饰):何香凝是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民革主要创始人,国民党元老廖仲恺的遗孀。时至激战之际,何香凝先生专程赶到苏州河南岸“遥望致哀”,她在一封致函中写道:“‘八百壮士’的英雄气概,使我们感动得流泪,但等我们赶到沟边,却又不能通过,只有静穆地向对岸注视,遥寄我满腔虔敬亲爱之忱。”1937年淞沪会战的时候,何香凝已近花甲之年,但姚晨饰演这一角色时才39岁,在年龄上有较大出入,可能是运用了特效化妆。

3、上官志标(俞灏明饰):上官志标,生于1912年7月20日,福建省上杭县人,中央军校军训班第一期毕业。作为谢晋元的主要助手,上官志标在四行仓库浴血奋战的经历,被写进了台湾课本。

4、陈树生(郑恺饰):陈树生是湖北利川人,1934年冬于家乡参加国民革命军第88师,被编入补充团第一营。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谢晋元组织官兵们写下298封遗书,其中,陈树生在白色汗衫上,给远在四川大巴山里的老母亲写下一行悲怆血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

5、杨惠敏(唐艺昕饰):在片中可以看到一女士横渡苏州河,她很有可能是杨惠敏。1937年10月28日深夜,14岁女童子军杨惠敏冒着生命危险游过苏州河,爬到四行仓库楼下,将一面旗帜交给团长谢晋元,谢团长属下将旗帜升上四行仓库楼顶。1977年,台湾拍摄的电影《八百勇士》里,林青霞曾扮演杨惠敏。

『捌』 《八佰》的历史背景和原型是怎样的

《八佰》取材抄于1937年淞沪会战最后一役,谢晋元奉命率领第88师524团一营420余人,坚守上海四行仓库,四天四夜中,抵挡住日军的猛烈进攻。为迷惑日军、壮大声势,谢晋元对外宣称仓库内有八百人,史称“八百壮士”。

《八佰》故事原型为1937年10月底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该营本来有近800人,但在淞沪会战的前期战斗中牺牲了许多战士,所以守卫四行仓库的这个营实际上只有414人(也有423人的说法)。

负责这个营军事指挥的524团副团长谢晋元为了麻痹日军,故意对外宣称第一营有800名战士。因此,这部影片取名为《八佰》。事实上,日军一直认为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有一个团甚至一个旅的兵力,直到该战役结束,日军指挥官松井石根大将才大呼上当。

(8)八佰真实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八百壮士四天四夜的奋战,不仅振奋了租界中人,更让他们意识到中国军队仍在战斗,警醒了全国四万万同胞认定中华不亡,为后续不屈不挠的抗战胜利打下精神基础。

而历史没有忘记他们,2014年,谢晋元及八百壮士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玖』 八百壮士的历史事件

最近,管虎执导的国产战争大片《八佰》火了,这部电影是根据“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史实改编。这是一部军民团结,抵御外敌的抗日电影。相信许多人在看过这部电影后,都被“八百壮士”无畏生死的精神感动得涕泪横流。

谢晋元去世后,上海全城哀悼,国民政府为了顺应民心,追赠其为陆军步兵少将。但是,“八百壮士”的命运依然波折。就在谢晋元去世半年后,日本由于偷袭美国珍珠港,并向英美等中立国宣战,被英美等国驻守的公共租界也就成了他们的管辖范围,而一直被软禁的“八百壮士”也落到了他们手中。

由于日本人对“八百壮士”非常愤恨,所以在接管后,对他们百般折磨,并且还将他们分散看管。但是不管条件如何恶劣,“八百壮士”依然团结一心,不忘操练,随时准备与日本人作殊死博斗。他们宁死不屈的精神让日本人又恨又怕,最终卑劣的日本人将他们全部分散,输送到不同的地方做苦力。

日本战败后,“八百壮士”才得以恢复自由,他们回到了上海,并来到了谢晋元的墓前。只是此时他们只剩下100余人了。对于被国军当作炮灰,继而又被抛弃的“八百壮士”来说,国民政府促成了他们的悲剧,但是正因为有了“四行仓库保卫战”,才激起了国人的抗日精神,从而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解放。

『拾』 八佰是真实事件吗

电影最让人难过的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八佰》的真实历史有多悲壮?各位,这个话题非常好。首先,它涉及到的是历史类的话题,属于社会热点话题,比较接地气,也比较能引起大伙儿的共鸣。其次,这个问题具有科普的性质。我们知道,作为文字工作者,其职责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阐述事实,澄清谬误,引领社会舆论,起到为大众发声,为正义呐喊的作用;第二,文字工作者应该宣扬正确的价值导向,弘扬正能量。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文字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自己具有传道、解惑的职责,为百姓做好科普工作,是我们的应尽职责。今天的话题,正是具有科普价值的,所以是个好问题。小编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最后的冲桥战是不存在的,真实的历史是在午夜,趁日军防备松懈之时,用三挺机枪作掩护,打灭了敌军的探照灯,全营400余人有秩序地通过新垃圾桥撤入了租界,几乎无伤亡。只看电影的话,会觉得异常惨烈,中国军人最终活着过桥的应该没几个了。最让人无语的是,电影中中国军队冲桥时,租界的英国士兵不知是何原因开枪射击日军的情节。导演和编剧想要表达什么?是出于对中国军人的尊敬,还是同情或者只是单纯地渲染气氛?真实的历史是,谢晋元部进入租界后,立即被英军收缴武器,送胶州路关押。综上所述,《八佰》的真实历史的确很悲壮,但与电视剧演的不一样。



阅读全文

与八佰真实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